2017年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
2017年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表格教案)

2017年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表格教案)2017年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教案设计年级:四年级学科:音乐课题我们大家跳起来课型课时3 感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活动中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2、知识与技能:能理解上行、下行等级进进行和跳进进行的含义,并能教学目标听辨音乐作品中的上行、下行和跳进进行;3、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与音乐游戏,并在活动中根据指令要求作出反应。
教学重点能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熟练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识别其他音乐作品中的上行、下行等旋律进行方式,并做出肢体反应。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串铃、小鼓、旋律卡纸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修改意见、备注(一)童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在今天的音乐旅行中,老师请了一位你们熟悉的小伙伴做导游。
请看!(课件显示“喜羊羊”)喜羊羊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象,借喜羊羊之口进行导入,不仅能吸收学生注意更能激发其好奇心和兴趣。
2、喜羊羊:今天我们将乘坐时光列车进行旅行,但列车需要三道音乐咒语才能开门。
3、学生反馈咒语答案,列车之门打开。
通过无意注意的方式,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前涉及。
4、师:同学们请坐好,把手搭在前面同学肩膀上,闭上眼睛,我们要穿越啦时空隧道啦!说明活动规则,创设童话故事的情景,使学生的体会更真实和亲切。
(二)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1、初听小步舞曲【师:你们看,这里有位老爷爷在弹钢琴,我们听听他在弹什么?】巧妙引出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和要研究的歌曲,经由进程巴赫爷爷的约请,使接下来的讲授任务衔接的更加自然。
2、拍手伴奏,感受律动【巴赫爷爷:孩子们,我们今天将举行一个音乐会,你们想参加吗?那就拿出你的小手拍起来吧!】3、介绍作曲家和巴赫【师:同学们可知道,这位巴赫爷爷可是一位音乐界的大人物呢!让我们来了解下他吧!】了解曲作者和作品,以便学生对研究内容有更全面和理性的认识。
(三)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1、初听歌曲,感受律动【巴赫爷爷:我们唱诗班的小朋友们也唱起来了,他们也想邀请你们加入呢,请拍手给他们伴奏吧!】通过巴赫爷爷的邀请引出歌曲的研究,继而以歌词的带节奏朗诵熟悉全曲节奏,再由师生的弹唱配合达到最后歌曲的熟练。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一、音乐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欣赏和表现能力;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和合作精神;3.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1. 第一课《欢乐的节日》•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感受节日气氛,学唱节日歌曲《春节好》。
•教学内容:春节历史、习俗、节日音乐欣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节日歌曲。
•教学难点:合唱、节奏掌握。
2. 第二课《世界那么大》•教学目标: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学唱英文歌曲《世界那么大》。
•教学内容:世界各国文化、海外音乐欣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英文歌曲。
•教学难点:发音准确。
3. 第三课《动物大会》•教学目标:通过动物的形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动物,学唱儿歌《动物大会》。
•教学内容:动物形象认识、儿歌音乐欣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动物形象认识、学唱儿歌。
•教学难点:儿歌曲调掌握。
4. 第四课《快乐的小船》•教学目标:通过歌曲的形式,教授简单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学唱歌曲《快乐的小船》。
•教学内容:音高、节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基本乐理知识。
•教学难点:音高节奏结合。
5. 第五课《小鸟歌唱夜曲》•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唱歌曲《小鸟歌唱夜曲》。
•教学内容:自然界与音乐的关系、古典音乐欣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情感表现。
6. 第六课《草原之夜》•教学目标: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学唱蒙古族歌曲《草原之夜》。
•教学内容:民族音乐、蒙古族歌曲欣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蒙古族歌曲。
•教学难点:声音转化。
三、教学方式1.听音识曲法。
2.集体合唱法。
3.分组合唱法。
4.独唱表演法。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唱出所学歌曲。
2.学生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所学歌曲表情。
3.学生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背景。
4.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篇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标:1.用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的方法,了解什么是音色。
2.了解人声的分类,通过聆听与对比,听辨出人声的类别。
3.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初步掌握基本的持笛、吹笛方法;能用适中的力度、均衡的气息吹奏短音和连音。
教学内容:1、学习音色的概念,感受乐器的音色。
2、了解人声的分类。
3、欣赏5首歌曲,分别听辩出人声的分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音色(乐器与人声)的概念与竖笛入门。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知识:美好的音色——人声的分类。
2、欣赏歌曲:《牧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老人河》、《夜莺》。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教学:1、自画秋天的色彩:下面请同学们用颜色来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秋天,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行(还可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随意画)。
2、联想乐器的色彩:启发学生把美术表现的秋天色彩,牵引到乐器音色的听辨上,由视觉到听觉加以感受,播放大提琴、双簧管、小号、三角铁等乐器的声音和图片,师小结“什么叫音色?”3、听辨乐器的音色,让学生为形容音色的两个形容词“嘹亮”、“清脆”找到合适的乐器(小号和三角铁)4、人声的美妙:音乐中使用的乐器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色,而人的歌喉也是一各最为自然的`特殊的乐器,它也有着美妙的音色。
请同学欣赏纯人声演绎的一首无伴奏合唱《牧歌》,真切地感受到人声的美妙与魅力,激发学生对合唱和人声的兴趣,同时又自然过渡到本课音乐知识“人声的分类”的讲解。
5、了解人声的色彩:童声、男声(高中低音)、女声(高中低音)。
为避免枯燥,每讲解一种都配一个演唱片断,使学生真实体验而又记忆深刻。
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如节奏、旋律和音高。
2. 学习认识各种乐器和他们的音色特点。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4.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教具:乐器模型、音乐CD等。
4. 学生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口琴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是什么,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
3.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音高。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这些元素。
4. 练习: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简单的合唱练习。
第二课:认识各种乐器1. 导入:播放不同乐器的音乐片段,让学生猜测乐器的名称。
2. 引导学生讨论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外形特征。
3. 通过展示乐器模型和实物,让学生认识各种乐器,并了解其演奏方式。
4. 练习:让学生分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模拟演奏,展示给全班。
第三课:音乐表达和欣赏1. 导入:播放一段具有明显情绪的音乐,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 学习音乐表达的方式,如演唱、舞蹈和乐器演奏等。
3. 练习:让学生分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进行合唱,并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
4.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等,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特点。
第四课: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培养1. 导入: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乐器进行演奏,要求协调合奏。
2. 引导学生讨论合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节奏统一、音量控制和互相配合等。
3. 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奏练习,并逐渐提高合奏的难度和复杂度。
4. 展示:让每个小组在班级中展示他们的合奏成果,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表现,评价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国歌》,唱好国歌。
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统配节奏型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略教学内容:一、歌曲: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学重点:围绕《国歌》开展演唱、演奏等活动。
教学难点: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运用。
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
课时:2。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重点:学唱国歌。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教学。
1、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2、议论:1)了解国歌歌词的作者,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
2)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学唱国歌。
1、用比较法学唱:由于学生会唱国歌多年,老师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学生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2、欣赏国歌,辨别三连音节奏。
3、讨论三连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4、找出难点乐句,如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听老师范唱并练习。
5、跟琴学唱国歌,用歌声感受歌曲的情绪。
6、跟录音演唱,用动作感受歌曲雄壮的节奏型。
三、拓展1、每当学校升国旗,同学门唱起雄壮的国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在哪些场合你还会看到升国旗唱国歌的情景?四、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国歌:用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三、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1、老师提前收集各种形式的国歌资料,如:军乐(吹管乐)、管弦乐、童声齐唱、成人齐唱、男声独唱等,能配上画面更好,让学生比较、欣赏。
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元素,如音高、节奏、旋律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介绍。
2. 音乐元素的学习和练习。
教学活动:1.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节奏、旋律等。
2. 通过听力练习,让学生辨别音高、节奏等音乐元素。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分析歌曲的风格、节奏等。
第二章:音阶与和弦教学目标:1. 掌握大、小调音阶的构成和唱名。
2. 了解和弦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教学内容:1. 音阶的构成和唱名。
2. 和弦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教学活动:1. 讲解大、小调音阶的构成和唱名,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 介绍和弦的基本概念,如三和弦、七和弦等,并进行练习。
第三章:节奏与拍子教学目标:1. 掌握各种拍子的特点和节奏感。
2.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演奏不同拍子的节奏。
教学内容:1. 各种拍子的特点和节奏感。
2. 朗读和演奏不同拍子的节奏。
教学活动:1. 讲解各种拍子的特点和节奏感,如2/4拍、3/4拍、4/4拍等。
2. 让学生朗读和演奏不同拍子的节奏,进行实践练习。
第四章:歌曲学习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够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2. 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分析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活动:1. 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并掌握旋律和歌词。
2. 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第五章: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 学会分析和评价音乐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 音乐评价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1. 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引导学生讨论和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3. 教授音乐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六章:打击乐器演奏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打击乐器,如鼓、铃鼓、木鱼等。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_0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第一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在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拍手拍手》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2. 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及《彩桥架到台湾岛》歌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与现代舞进行表演。
过程与方法:聆听模唱表演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发扬文明新风。
教学重点:在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拍手拍手》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教学难点: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及《彩桥架到台湾岛》歌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与现代舞进行表演。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在表演《拍手拍手》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2. . 掌握重音记号>,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
教学重难点:1 / 41、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问: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二、学习歌曲《拍手拍手》 1、范唱。
设问:歌曲有什么特征?(以拍手掌声穿插在歌曲中间。
) 2、再听一次范唱。
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二部分: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
) 3、学唱第一部分:(1) 听第一部分曲调范唱。
设问: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每句的开始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
) (2) 学唱第一部分曲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纠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
(3) 齐唱第一部分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
4、学唱第二部分:(1) 听一听、唱一唱:(2) 听第二部分曲调范唱。
---------------------------------------------------------------最新资料推荐------------------------------------------------------ (3) 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声部曲调。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音乐知识,如节奏、音高、音符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4.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音乐的基本元素学习节奏、音高、音符等基本音乐知识。
学习简单的乐谱读写能力。
2. 第二单元: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学习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学习键盘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3. 第三单元:合唱与集体唱学习合唱的基本技巧和合唱曲目。
学习集体唱的协调和合作。
4. 第四单元:音乐欣赏与创作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创造力。
5. 第五单元:音乐游戏与活动进行各种音乐游戏,提高音乐技能和兴趣。
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乐器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采用分组合作、集体唱、合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音乐技能掌握:评估学生在音乐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如节奏、音高、乐器演奏等。
3. 音乐欣赏与创作:评估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如对音乐作品的评价和自己的创作。
4. 音乐游戏与活动:观察学生在音乐游戏和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音乐表现力等。
五、教学时间:1. 第一单元:4课时2. 第二单元:4课时3. 第三单元:4课时4. 第四单元:4课时5. 第五单元:4课时六、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和乐谱。
2. 各种乐器,如钢琴、吉他、鼓等。
3. 音响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4. 音乐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学科备课任课教师:时间: 2011.2——2011.7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能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情绪的,能分辨两段体歌曲的结构,能分辨不同情绪的音乐。
了解不同节奏的表现力,节奏表现的特点如表现鸟叫的节奏、火车行进节奏、维吾尔族舞曲的节奏特点等。
2.了解乐器的音色,主要以熟悉民族乐器为主,如:阮、唢呐、竹笛、琵琶、京胡及京剧伴奏乐器(京二胡、小三弦、月琴、鼓板、大锣、小锣、铙钹等),外国民间乐器马林巴及电子合成器等。
3.了解中外著名作曲家如:李群、拉威尔等及其代表作品。
4.能了解一些表现江南景色的诗歌、绘画,初步接触印度尼西亚、日本、埃及与阿根廷等国家的音乐;了解中国的武术和京剧的历史;继续了解壮族、侗族、维吾尔族和布依族的音乐和风土人情;了解赞美花的音乐、花的象征性意义及一些国家的国花。
二、总的目标及要求:1、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儿童心灵,让孩子们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用音乐的节奏、旋律打动孩子们的心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2、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陶冶情操,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5、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小事物的习惯,并将它带到音乐中适当进行歌词、节奏、舞蹈的创编。
三、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了,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四、教学措施: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3、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4、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铜管乐队进行活动。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2 我长大啦 23 春 24 草原上 25 大海摇篮 26 音乐家舒伯特 27 家 28 江南小曲 29 江南小曲 210 月夜 211 歌唱二小放牛郎 212 地球村 213 团圆 214 音乐万花筒 215 选唱放牦牛的小卓玛 216 制作音乐中长大学习记录卡 217 复习检测 2第一课我长大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教学难点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录音机,学生聆听歌曲《别来接我》。
)二、进入主题1、交流、讨论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播放《别来接我》音乐及画面,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2、学唱旋律A、学生分别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
B、学生跟琴轻声识读乐谱。
C、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3、学唱歌词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
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三、情感的升华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1、分组排练(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学生自评、互评。
)C、拓展引申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
)c、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
教学过程一、情境定向1、动一动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
2、听一听,看一看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3、演一演、唱一唱师:(播放《小树长高了》。
)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树长高了》,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
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
“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
二、引导掌握1、听一听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
(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2、哼一哼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大的了。
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
(学生随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
)A、三拍子节拍:引导学生随三拍子律动摇摆,像是随风儿飘动的小树。
B、每句句尾五拍、六拍长音:引导学生将长音唱成树叶随风摇曳所发出的声音。
3、奏一奏师: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大家随琴轻轻唱一唱高声部。
师:低声部旋律也很优美,希望你们能使出自己的乐器----竖笛或口琴,用它们来吹一吹旋律。
(课件播放音乐,老师用电子琴,学生用竖笛或口琴跟奏。
)4、合一合师:下面将你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高声部,一部分吹奏低声部,大家一起合作表演,好吗?师:有没有同学可以把乐器吹奏的旋律唱出来呢?让我们来试一试把高低声部一起唱出来。
5、唱一唱A、老师指导唱曲谱。
B、学生从头至尾唱曲谱。
C、学生填词跟琴演唱。
三、听赏表现1、说一说、听一听师:小树不怕风不怕雨健健康康地长大了,那你们呢?想不想和小树一样长得高高大大的?师: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长大了,带着幻想去飞行,让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吧。
2、画一画、演一演(学生随音乐表现)师:你们边听音乐,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长大后的美好愿望告诉大家,可以用画的方式,也可用动作造型来表现,看看你们中间有哪些“未来之星”。
四、评价总结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唱歌曲,还认识了班上这么多的“未来之星”,收获真不少。
第二课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春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能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并积极参与活动《春天歌会》,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
教学过程一、活动激趣---找春天1、春景图导语:当严寒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素裹的世界悄悄换上绿装。
看,冰雪消融,柳树的枝条吐着嫩芽,轻轻摇摆,花朵含苞待放,小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小鸟正舒展着翅膀,高兴地在天空翱翔。
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呀!在这充满朝气的春天里,我们的春天歌会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展示: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课件展示:春天的歌、春天的诗导语: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歌曲?来,唱一唱。
3、唱一唱4、读一读小组朗诵后,学生自由朗读。
二、听赏感受---听春天1、初听《春》(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导语:许多歌曲和诗歌都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下面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春天的声音吗?(感受乐曲情绪,并展开想象。
)2、了解乐曲背景与作者生平A、诗歌(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
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
天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
)B、教师结合课件介绍作者及小提琴套曲《四季》3、复听《春》讨论:乐曲中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模仿了什么的叫声?4、随乐哼唱三、歌曲表现---唱春天1、春风的歌(学习歌曲1、2乐句)A、听春风B、学春风C、唱春风提出声音要求2、小树、溪水和花儿的歌(学唱3、4乐句)导语:春风高兴地跑来了,小树、溪水和花儿都欢迎它的到来。
你们听,它们是怎样表示欢迎的?①、听一听②、学一学请学生学学小树、溪水和花儿欢迎春风的样子。
感受音乐形象。
③、唱一唱3、春天的问候(学唱高声部)A、教师范唱歌曲最后一乐句。
B、学唱歌曲高声部。
C、师生合作演唱声部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听赏了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学会了《春风》这首歌,从中领略了春的绚丽、春的生机、春的豪情,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这美好的春天里都有一份新的收获、新的喜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歌曲《春晓》,并有感情地演唱。
2、能够用朗诵、演唱、配画来表现《春晓》的情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教学。
2、演唱歌曲《春风》。
3、让学生回忆以前所熟悉的诗歌。
1、想一想这幅画面最象哪首诗的意境?(课件展示画面。
)2、说一说不同的意见。
3、提问:诗中的“晓”是什么意思?4、吟诵(个别学生、全班、老师)。
三、学习歌曲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
(观察老师的演唱表情。
)2、教师带唱一遍。
3、学生跟琴用lu轻声哼唱。
4、师生接唱。
5、情绪处理(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朗诵跟合唱速度一致。
)四、起舞作画1、以《春》为题,以绘画或自己喜爱的的方式表现诗歌的情感。
2、教师巡回指导。
(课件展示《春晓》的音乐。
)3、评价(分组互相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喜欢这张画的哪一点……)五、小结老师小结,评奖,在乐曲中结束新课。
第三课草原上第一课时1、认识附点八分音符,能在《小马跑来了》的活动中采用各种身势动作正确地进行节奏表现。
2、能学会《大雁湖》,并随音乐吹奏《大雁湖》。
教学重点1、演唱《大雁湖》,吹奏《大雁湖》。
2、学习附点八分节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律动师:同学们,让我们唱着歌儿进教室吧。
(引导学生随着《我是草原小骑手》边唱边拍手进教室,在座位上站好。
)师:来跟着老师动一动。
2、师生问好二、导学铺垫:游戏“我跳你猜”师:同学们,从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和咱们律动时的动作中,知道咱们今天这节音乐课将要走进哪个民族吗?对于蒙古族,你们了解多少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