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更换道岔辙叉作业指导书

高速铁路更换道岔辙叉作业指导书

高速铁路更换道岔辙叉指导书目次一、作业介绍............................................ 3二、作业流程图.......................................... 5⒈作业准备...........................⒉防护设置...........................⒊作业流程........................................... 6四、质量标准 (8)五、作业机具材料 (9)一、作业介绍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务段范围内的高速铁路更换道岔辙叉作业人员要求:⒈岗位要求:作业负责人由不低于副主任职务的担任,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合格。

⒉人员配置:必须设置“三位一体”防护。

作业不少于16人。

施工负责1人,焊接操作4人,机动扳手1人,配合换轨及焊接操作配合8人,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

作业条件:⒈天窗点内:有正式施工作业计划、辙叉更换方案已批复、道岔辙叉组件经探伤人员仪器检定合格、表观质量良好、应急处置方案明确、应急材料机具到位、轨温符合作业条件要求、焊接方案经审批、电务配合人员到位、轨道车钢轨运输配合施工计划已批复。

⒉作业时间:不得少于240分钟。

⒊配合要求:车务段、电务进行配合。

作业风险:⒈违章施工作业风险⑴作业后作业机具材料清点,造成机具材料遗留在作业地段,且未撤出限界意外,造成冲撞机具行车事故。

⑵作业人员业务不强,造成钢轨焊接伤损,造成断轨,导致行车事故。

⑶施工作业后不进行质量回检或质量回检不到位,造成几何尺寸超标,导致行车事故。

⒉从业人员伤害风险⑴人工搬运工机具磕碰,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⑵防护设置不到位,造成人身伤害或行车事故。

⑶照明不到位,导致作业人员磕绊,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二、作业流程图三、作业程序及标准⒈作业准备作业前准备好相关机具,检查机具状态。

⒉防护设置设置“三位一体”防护,车站设置驻站防护员(驻站防护员应提前60分钟到达车站),待作业负责人通知后,登记、请点。

道岔改道作业指导书

道岔改道作业指导书

(5)曲基本轨存在弯折点(弯折量可用4m弦测量), 但由于提速道岔较长,在改道时可不必考虑调整弯 折量。
(6)轨距变化率不得超过1‰。
1.设置防护 提前一天上报作 业计划,以批准的作 业计划为准上道作业。 设好驻站和现场防护 员,瞭望条件差时, 可增设远端防护员; 待确认无车后,方可 上道,上道时要执行 “手比、眼看、口呼” 制度。
2.由现场防护员在作 业地点测量轨温并做 好记录,组长确认不 超温后方可下达上道 作业命令。
3.改道前,首先方正 轨枕,特别是绝缘接 头处,要将绝缘接头 出的T型螺栓方到两 夹板螺栓之间,误差 不超过40㎜,其次是 甩头严重轨枕,轨距 块两端不能密贴的轨 枕也要将其方正。 为防止相邻轨枕的后移,可在其后再顶一台方枕器。
④在曲股改道时要改正查照间隔以及护轨开口, 查照间隔控制在1391-1394mm之间,护轨开口的要 求不小于80mm;平直段开口为42mm(起点距护轨 端部2210mm),要求为+3﹣1mm。 ⑤改道完成后,在岔心顶铁处插入适量的插片, 方法同尖轨部分,顶铁离缝要求小于0.5mm。
四、作业后
(1)由组长检查作业质量,如有超限,当日整治 (2)组长确认人员、材料、机具全部下道后,方可通 知防护员撤除防护。
2.料具检查
(1)由组长对机具 的安全性进行检查 (2)主要的工具有: 单头螺栓机、压机、 大扳手、撬棍、大小 锤、刷子、道尺、支 距尺、钢板尺、卷尺、 石笔、轨温计、方枕 器、石砟叉。
(3)所需的材料:不同型号的Ⅱ轨距块、Ⅲ轨距块、绝缘 轨距块、护轨插片、顶铁插片、插条和偏心套。
三、作业过程
目 录

一、准备工作 ⑴工作量调查 ⑵申请作业计划及审批 二、作业前 ⑴班前安全教育 ⑵上道前准备工作

CRTSⅢ无砟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

CRTSⅢ无砟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先导段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中铁十四局有限公司鲁南高速铁路临沂至曲阜段LQTJ-1标里程为DK124+900~DK170+061.800(含DK170+061.800~D175+336.224段箱梁预制、架设),正线长45.198公里。

主要工程内容:路基工程长7.61km;特大桥3座37731.38延长米(临沂北特大桥21227.95延长米、11478.31延长米、福庄特大桥5027.13延长米);大桥1座鸭子沟大桥130.17延长米,中桥(2座) 177.8延长米;框架式桥(9座)13367.49顶平米;涵洞(10座)447.55横延米;新建车站2座:临沂北站(30811.050延长米)、费县北站(1357.070延长米)。

本标段正线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先导段为临沂北特大桥143#墩-205#墩2.06km。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由钢轨、WJ-8B扣件、轨道板(预制)、自密实混凝土层(C40)、隔离层(土工布)和底座(C40)等部分组成。

CRTSⅢ型无砟轨道采用板间不连接的单元分块式结构。

路基地段结构高度为842mm(内轨轨顶面至底座板底面),曲线超高在底座板上设置;桥梁地段结构高度为742mm(内轨轨顶面至底座板底面),曲线超高在底座板上设置。

轨道板宽250cm,厚20cm,自密实混凝土层厚9cm。

桥梁:轨道板主要为P5600、P4925、P4856、P4305四种规格。

底座宽2.9m,厚20cm,底座顶面设4mm厚土工布隔离层。

路基及框架桥:轨道板主要为P5600、P4925、P4856三种规格。

底座宽3.1m,厚30cm,底座顶面设4mm厚土工布隔离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十四局鲁南高速铁路LQTJ-1标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板粗铺施工。

3、作业准备全站仪应具有自动目标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其标称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

道岔作业指导书

道岔作业指导书

一、道岔作业指导书项目名称道岔检查作业适用范围线路因列车运行,气候变化等影响引起的道岔设备疲劳、局部零件损坏、导致轨道几何尺寸超限、或例行周期性的静态设备检查。

人员要求必须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职业等级,经过铁路局组织的岗位实作专项培训合格,熟悉工务维修的工作性质和任务,了解铁路线路设备的构造,掌握铁路线路的基本知识,胜任本职工作。

注意事项 1.量具必须检验合格,正确使用量具,测量准确。

2.按照标准填写记录本,并准确勾画和记录设备病害。

3.准确判读图纸,并现场准确找出设备病害原因,并能正确分析。

4.设备检查必须要有专人防护,来车及时下道、列队迎车。

5.工具随人下道,不侵限;无损伤和碰伤。

6.恶劣天气,瞭望困难应停止检查。

作业工具道尺支距尺弦绳板尺钢卷尺扭力矩扳手塞尺作业前准备工作 1.按规定设好防护,并做好记录。

2.用道尺调头测量,检查道尺水平精度,校核误差在0.2mm以内。

道岔作业作业过程与质量验收 1.测量规向、高低。

从道岔岔前开始,确定道岔外直基本轨为基准股。

在基本股对应钢轨布置弦绳,受用钢板尺测量,在钢轨非作用边检查轨向,在钢轨顶面检查高低。

使用普通弦绳时,将板厚设定为20mm,弦绳长设定为为20m。

高低:用10m弦绳,方向用40m弦绳并与目视相结合,每一根轨木记录数据。

2.测量轨距、水平时,须使用道尺采取逐根测量的方式进行,在道岔转辙部分检查时,直股检查完毕后,将道岔转向曲股,并对曲股进行检查,对应岔枕编号进行记录。

轨距、水平检查须检查道岔及前后100m线路,并将几何尺寸超限地点记录在检查本中。

3.使用塞尺检查道岔尖轨、心轨及各部分顶铁密贴情况,绝缘接头状态等。

4.使用支距尺检查道岔支距,使用塞尺、1m平直尺检查焊缝平直度,使用扭力矩扳手检查扣件力矩,必要时使用5m卷尺检查道岔框架尺寸、尖轨断面及降低值、尖轨光带。

5.检查滑床板密贴情况;检查各类螺栓缺少、松动情况;检查铁垫板或橡胶垫板、橡胶垫片磨损、缺少情况;检查岔枕失效、空吊情况。

高速铁路作业指导书最终汇编版.docx

高速铁路作业指导书最终汇编版.docx

、线路部分1・班组一日作业指导书1.H的与要求冃的:规范班组作业程序,叨确岗位职责,确保安全生产。

要求:作业人员经考试合格,掌握高铁作业基本操作规程,熟练操作。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川于高铁作业各班组犬窗点内作业。

3.班前准备3.1工(班)长根据日生产作业计划,合理分工,填写《京广高铁进出网作业人员及工机具数量确认表》;结合作业项口、人员、环境等综合因素,提出作业安全预想。

3. 2作业当日20时前使用专用GSM-R手机向进出网作业门(疏散通道)所屈警务区提报进出作业门的时间、地点、作业人数等。

3.3工(班)长根据当日天窗维修作业从工区出发时间,提前60分钟列队点名,布置当日生产任务,填写《高铁作业派工单》,明确当FI 各组作业负责人,各纽的作业项目、地点、数量、标准、人员分工、防护办法、交通工具等,公布各组工(机)具、材料清单。

3.4工(班)长结合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使用工(机)具等悄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特别要加强汽年交通安全、进出网物站遗落、路用轨道列车防护、人身触电安全等关键环节的安全教育。

3. 5各组领取所需工(机)具、材料,按照分工检查作业工(机)具及照明设备使用性能,确认状态良好,并与材料管理员一起清点、确认、出库登记。

3. 6盂电务等其他单位配合作业时,提前做好沟通确认工作。

3. 7去往作业地点的途屮,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3.8作业人员至少在天窗点开始前30分钟到达作业门(疏散通道)。

3.9驻站联络员必须提询60分钟到达车站运转宗办理登记手续。

4.进网前准备4.1到达作业门(疏散通道)后,山安全监督员负责清点进网人员、工(机)具、材料及其他物品,填写《施工维修作业防护登记簿》和《京广高铁进出网作业人员及工机具数量确认表》,作业负责人对是否清点进行签字确认。

4.2工务天窗命令下达、车站值班员签认后,驻站联络员通知现场作业负责人,并确认作业区段本、邻线是否有路用轨道车辆。

4.3作业负责人接到工务天窗命令后,及吋与公安护路队员确认命令号、进网人数,在双方签字并取得《石武客运专线防护设施作业门进出登记表》后方可进网。

板式无砟高速道岔组装作业指导书

板式无砟高速道岔组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1、适应范围 (1)2、作业准备 (1)3、技术要求 (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5、施工要求 (5)6、劳动组织 (6)7、设备机具配置 (6)8、质量控制及检查 (6)9、安全及环保要求 (7)板式无砟高速道组装作业指导书1、适应范围适用于P60-18号板式无砟高速道岔原位法组装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沪昆客专线《时速350km板式无砟高速道岔铺设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发放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提前备齐作业指导书上的施工工机具和检查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满足施工要求。

搜集与无砟道岔相关的线下工程资料,做好现场施工调查。

3、技术要求⑴认真作好施工准备,做到设备及时到位。

组织人员、材料、机具提前进场,尽快形成施工能力。

⑵在道岔铺设前,首先对进场的道岔原材料进行检验并报监理审批。

⑶积极采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效。

⑷加强施工阶段的工期控制,确定施工阶段进度目标及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

⑸加强施工工序验收和工序间的紧密衔接,及时组织验收工作,交下道工序施工。

⑹在道岔吊装作业时,严格按照道岔吊装作业指导书上的吊装要求进行吊装作业。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在线下单位完成道岔板铺设并验收合格后,采用原位铺设法组织道岔的铺设。

现场利用汽车吊采用多吊点方法直接在道岔板上组装道岔,组装顺序为:测量放样道岔定位基点--->安装尖轨转辙器组件--->安装可动心辙叉--->安装垫板(导曲线部分和岔后部分)--->安装导曲线连接钢轨--->检查、调整。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

图4-1 道岔原位组装流程图施工工艺流程说明如下:(1)、测量放样道岔定位基点在道岔组装前首先用仪器把道岔的岔前、岔尾的定位基点放样出来并标记在道岔板上。

道岔组装与定位作业指导书.

道岔组装与定位作业指导书.

道岔组装与定位作业指导书一、施工预备1技术预备〔1〕依据设计图纸,了解每组道岔的类型、具体里程位置、方向及开向。

〕依据无佛道岔铺设技术要求,生疏把握《客运专线无佛道岔铺设技术条件》〔2中无酢道岔铺设及检验要求,生疏《客运专线无酢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23] 189 号〕。

2材料要求43 kg/m 钢轨、支撑丝杆、润滑油、40 mmX40 mmX3 mm 钢板垫片〔中部为凹形〕、轨距拉杆、20m 吊轨扁担梁3 主要机具设备汽车吊、手摇式起道机、内燃电动扳手、移位台车、螺杆调整器、侧向固定装置、精测小车、电子道尺、支距尺、塞尺、全站仪、水准仪等二. 施工工艺道岔到场后,通过道岔移位台车将道岔移至道岔铺设位置上,然后进展初调、精调固定,具体步骤:测量放样-道岔移位台车安装 T 道岔分段吊装纵移就位-连接长、短岔枕-安装螺杆调整器-道岔移位台车撤除-道岔初调-地锚钻孔-道床板钢筋 T 道岔精调一安装岔枕支撑丝杆及轨排固定地锚锚固-道床板模板安装一>二次精调 T 安装侧向固定支架。

1 测量放样无酢轨道道岔测量包括道岔位置测量和道岔内部线路几何形位测量。

无祚轨道道岔区测量,以CPIII 掌握点为基准,依据站场设计图进展道岔区掌握桩测量,确认无误后进展道岔桩位放样,形成无酢轨道道岔区测量基标网。

站场内的各组无酢道岔宜一次测试完成,并复核道岔间的相互位置,误差的调整应在站线中消退。

在水硬性支承层或钢轨混凝土底座上定位出道岔岔心、岔首、岔尾中心桩, 以及道岔前后50〜100m 范围内测放线路中线桩。

掌握点测设:(1)道岔中心掌握桩宜与站线轨道同时测设,误差调整应在站线测量中消退。

(2)应在道岔始端、道岔中心、道岔终端亡股和侧股的两侧位置及道岔前后50〜100m 范圉内设置掌握基桩,距线路中线的距离应为3〜4m,按坐标直接测设。

〕掌握基桩的测量方法和精度要求〔3① 按CPIII 基桩掌握前方交会法施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客运专线无酢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23] 189 号〕表3. 1. 1,表3. 1. 2 -2,表3. 2.4 条的规定,并按第3. 2.5 条的规定进展平羌〔安排调整误差〕。

道岔整道作业指导书

道岔整道作业指导书

道岔整道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道岔整道作业2施工准备主要机具:道尺、起道机、手提电镐、道镐、撬棍。

作业条件了解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情况,设专人瞭望防护。

与电务有关时,必须有电务人员参加。

影响道岔使用时,事先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薄内登记,经车站签认,事后经有关人员试验良好,消除登记。

起道量为41~100毫米时,应办理减速施工手续,用减速信号防护,放行列车时限速不超过每小时25公里。

限速列车的时间、次数、速度由施工单位决定。

起道量超过100毫米时,应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停车信号防护,放行列车时限速不超过每小时15~25公里。

限速列车的时间、次数、速度由施工单位确定。

限速放行列车时,起道顺坡应不少于200倍,轨枕下道碴应串实,轨枕盒内道碴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不限速放行列车时,起道临时顺坡应不少于200倍,收工时应不少于400倍,轨枕下道碴捣固坚实,轨枕盒内填满道碴。

起道地点要有足够的道碴。

全面起道,应有起道标高,按标准起道。

2.2.9作业允许一处连续起下不超过五个枕木头的道钉(60公斤钢轨地段,改道有困难时,允许一处连续起下不超过七个枕木头上的道钉)。

来车钉不齐道钉时,允许每隔两根枕木有一个枕木头上不钉道钉。

33.2 根据工艺流程图描述。

3.2.1 道岔改道时,先拨(或改)正直向的基本股,以此股为基本股,改正直向轨距和导曲线支距,然后改正侧向轨距。

量轨距与划撬:用道尺从岔前岔后量轨距,除量轨距变化外,其他处每2~3根岔枕量一下,划改道撬;用支距尺逐点量导曲线支距,划改正符号;尖轨中间轨距不良时,应查明原因,如基本轨有硬弯,尖轨有旁弯,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连接杆长度不合标准,曲股基本股曲折点的弯折尺寸不合标准,尖轨与基本轨有肥边等,通过相应整修消除;护轮轨轮缘槽宽度,一般应比44mm小1~2毫米,护轮轨轮缘宽度与翼轮轮缘槽宽度之和,一般应比87mm大1~3毫米,如轮缘槽尺寸不合适,应同时进行调整,使轨距有一定的容许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沪高铁四标段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工程编号:高速道岔路基上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十二局编制:审核:批准:2010年5月8日发布 2010年5月8日实施目录一.适用范围 (3)二.粗铺前提条件 (3)三.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3)1、施工程序 (4)2、工艺流程 (5)四、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2、安装道岔板精调爪 (6)3、全站仪 (7)4、定向棱镜 (8)5、安装角点棱镜 (9)6、道岔板精调工艺 (10)7、验收标准 (13)8、控制测量 (13)9、施工注意事项 (14)五、劳动组织 (15)1、劳动力组织方式 (15)2、人员配置 (15)六、机具配置 (16)七、安全注意事项 (16)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6)1、文明施工 (16)2、环境保护措施 (16)路基上道岔板精调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京沪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路基上道岔板精调施工。

二.精调前提条件1、一组道岔板粗铺完成,粗铺精度达到规范要求。

2、道岔GRP点测设完毕,且通过评估,精度达到要求。

3、基准点平面精度应满足一下要求:(1)相邻点平面相对精度不大于0.2mm。

(2)轨道基准点各半测回测量的坐标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4mm。

(3)重叠轨道基准点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横向≤0.3mm(每点),纵向≤0.4mm(每点)。

4、基准点高程测量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单程水准测量起闭于CPⅢ点的闭合差限差应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S单程水准测量线路长度(km)。

(2)轨道基准点往返测高程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3mm。

(3)重叠区内轨道基准点高程较差≤0.3mm(每点)。

(4)相邻轨道基准点间的相对精度≤0.1mm。

三.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CRTSⅡ板式道岔板精调作业流程精调工艺流程图四、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1)每个工作面配置全站仪一台、棱镜至少6个、精调爪96套。

测量人员4人,调节人员12人(两班全天作业)。

(2)精调作业按照项目经理部测量协调人、工区测量协调人、作业班组三级组织管理。

施工班组根据得到的精调数据进行道岔板精调作业并将施工后的记录文件交给各工区测量协调人;不 合 格工区测量协调人每天按时将施工记录文件传给项目经理部测量协调人;项目经理部测量协调人应对每天的施工记录文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数据准备精调所需数据有:棱镜钻孔的三维施工坐标;现场测量并经过平差计算后的轨道基准点(GRP )三维坐标,形成dpu 格式。

将上述文件拷贝到指定文件夹下,精调时根据指令软件将自动调用所需文件。

精调系统平面布置图2、安装道岔板精调爪精调爪使用前应对相关部位进行润滑,在待调板前、中、后部位左右两侧安装6个精调爪(宽板安装4个)。

其中,前、后4个精调爪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双向调节。

中间两个只能进行高程测量(宽板通过板上的调节螺栓进行调节高程)。

精调爪在安全站仪棱镜孔1384 109装前要将调节螺栓居中,使之前后伸缩有10mm 的余量,以避免调节能力不足影响施工。

安装完毕后检查精调爪与道岔板是否密贴,调高螺杆与混凝土垫块间是够有足够空间。

3、全站仪(1)在轨道基准网点(GRP )上使用特殊三角架架设全站仪。

全站仪(2)与需要调整的道岔板之间距离:视天气和精度要求而定。

(一般间隔不超过2块道岔板)。

(3)三角架要适当配重,防止测设过程中三角架转动。

(4)调平全站仪。

每个工作日都须对电子气泡进行一次校正。

(5)全站仪对准目标点(定向点-轨道基准点),如下图。

特殊三角架(6)注意:① 三角架的三个支脚要确保始终是固紧的,不可晃动。

② 在全站仪整平前,轻转三角架,检查仪器下的对中杆是否在测点(GRP )上。

③ 整平之后小心晃动三角架,以确定在转动调整螺栓时,道岔板与螺栓之间没有强制力,在测量时全站仪不会因强制力的释放而发生平面位置的变化(转动)。

④ 特殊三角架的调整螺栓要始终旋紧,防止晃动。

⑤ 在调整全站仪和整个精调过程时,架设全站仪的道岔板始终都不可踩踏。

⑥ 在使用之前,应以常规方法对三角架进行高度检查。

⑦ 避免阳光直射全站仪。

4、定向棱镜将强制对中的棱镜安置在三脚架上、固定并将三角架架设在基准点(GRP )过渡连接点上,它在待铺设轨道板之后的已铺设好道岔板远端连接缝处。

架镜时,要求和全站仪一样,此外棱镜应相当精确地对向全站仪,侧向固定螺栓不应顶紧。

定向棱镜5、安装角点棱镜134568910(1)棱镜安放在道岔板角点孔位置(见上图)。

其中4、5号放置在上块板的两个角点孔内,棱镜常数以其它不一样,应高于其它棱镜。

(2)安放前检查棱镜孔是否平整,是否损坏。

(3)检查棱镜适配器是否和道岔板密贴,棱镜要对准全站仪。

6、道岔板精调工艺(1)在道岔板精调系统软件内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

主要是配置通信协议、各接口参数、棱镜常数,对各设备进行初始化,输入原始数据等工作。

棱镜适配器 棱镜精调作业(2)全站仪定向在连续的道岔板带的定向过程中,采用之前已经精调好的道岔板上的角点定向。

轨道基准网的另一个点必须作为检查点。

首先添加的控制点具有“远点”的功能,在测量中必须首先测量。

精调方向(宽板至窄板)输入基准点(轨道基准网)后,启动测量。

因为没有定向的近似值,所以第一基准网必须人工照准。

第一个输入点(轨道基准网点)成功测量后,其它基准点将自动启动及测量。

(3)精调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精调过程:①板角点的高程调整首先通过全站仪对1、3、6、8四处的棱镜进行跟踪测量。

根据测量数据在精调爪上调整到其相应的位置(一般先调高程再调平面位置),控制误差在1mm内。

②检测岔板板孔全站仪自动检测出偏差较大的板孔点,并提示对其修正。

③道岔板平面调整首先通过全站仪对1、3、6、8四处的棱镜进行跟踪测量。

根据数据对道岔板相应位置的精调爪进行调整,达到规范要求(≤0.3mm)。

④消除道岔板中部的弯曲首先通过全站仪对9、10两处的棱镜进行跟踪测量。

根据数据对道岔板相应位置的精调爪进行调整,达到规范要求(≤0.3mm)。

⑤整体测量在所有棱镜调整后,还要通过一次整体测量来确定每一个棱镜存在的位差,以完结其调整过程。

当检查点(4、5)被激活后,在整体测量时也同时对检查点进行坐标测量。

在整体测量时,所有的棱镜要通过全站仪测量。

根据测量数据调整3、4,5、6之间的误差,调整3、6点对应的精调爪(不能调整4、5点处的精调爪),使3、4,5、6之间的误差小于规范要求(≤0.3mm)。

重复完整测量,观察数据是否全部达到规范要求。

当无超限点时,保存完整测量数据,直接生成记录文件。

日志中还应记录预留下错误和其成因。

⑥数据备份完毕将道岔板精调系统内的所有设备顺次移到下一块板,重复上述步骤。

7、验收标准道岔板铺设定位精调作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道岔板精调完成后,在混凝土灌注前,应根据CPⅢ控制点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方式对道岔板进行线性检测,并满足下列要求①每块道岔板允许偏差:竖向1.5mm,横向1mm,纵向3mm。

②道岔板与道岔板搭接允许偏差:横向和事项均为1mm。

8、控制测量对道岔板的检测作业在下述两种安装状态下进行:①道岔板精调后;②轨道板灌浆后。

(1)基础和前提必须提供一个经平差了的控制网。

控制点必须具有足够的点密性(间距60m)。

(2)检测流程①全站仪设站点的选择与设站如同使用板精调系统进行道岔板精调时一样,全站仪测站总是沿检测作业的运动方向选定。

测站的测定可使用轨道CP3点,也可使用GRP点。

全站仪“自由设站”后,便可相对精调完毕的道岔板进行控制测量。

总体上,测站的视线长度约为40米,在外界条件甚佳的情况下,也可适当放宽。

为覆盖全部板缝区,每次换站时,要求有一块板的重迭。

②高程测量对每一个道岔板的承轨台进行测量。

9、施工注意事项(1)全站仪设站和后视棱镜安装使用强制对中三角架,全站仪的定向应使用道岔板基准点和已调好的相邻道岔板上的两个棱镜。

(2)道岔板精调后应采取防护措施,严禁踩踏和撞击道岔板,并及时灌注砂浆。

如果道岔板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0℃,或受到使道岔板发生变化的外部条件影响时,必须进行复测和必要的调整,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灌注砂浆。

(3)每天交接班时要对精调的配置文件进行复核,确保无误。

(4)每天对精调系统的记录文件进行复核,确保在误差允许范围。

(5)每次测量时要对棱镜的编号进行复核,避免无用。

(6)精调过程要避免有人踩踏道岔板,同时避免其它施工造成振动和扰动。

(7)定期对对中三角架的高度进行校核,发现高度变化及时在精调中修正,避免对中杆磨损造成三角架高度的变化。

(8)每次放置棱镜时要与道岔板保持密贴,放置棱镜倾斜。

五、劳动组织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2、人员配置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表2 劳动力配置计划(一个作业面)六、机具配置一套精调系统主要的使用配套设备见表3。

表3 精调系统设备一览表七、安全注意事项(1)精调作业架行走时须缓慢且及时调整方向。

(2)作业面搭设顶棚,注意防风。

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1、文明施工(1)精调爪须整洁且堆放整齐。

(2)作业架及测量设备保持干净整齐,作业资料及测量设备完成后及时入箱保护。

(3)作业人员必须保持作业面内整洁,禁止乱扔杂物。

(4)已调板设置明显的围护设施,严禁施工及闲杂人员进入。

2、环境保护措施作业面内收集各种固体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或统一运输到指定弃渣场,避免洒落在作业面内污染周边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