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在比赛中发球技术的特点研究

合集下载

第52届巴黎世乒赛丁宁技战术特点分析与研究

第52届巴黎世乒赛丁宁技战术特点分析与研究

第52届巴黎世乒赛丁宁技战术特点分析与研究作者:马田芯来源:《体育时空》2016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三段统计法,对参加第52届巴黎世乒赛女子单打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丁宁的比赛技战术特征进行了研究。

用具体数据分析了她在此次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对薄弱环节应有针对性的弥补和加强;提高比赛的应变能力。

关键词 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技战术分析随着器材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打法类型也越来越丰富。

对各种打法的特点,归纳分析战术运用特点,可以起到相同打法之间战术训练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作用。

因此对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发现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特点,找出优势与不足,为今后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统计方法,对第52届巴黎世乒赛乒乓球女子单打比赛中丁宁对阵李晓霞的发球抢攻阶段、接发球抢攻阶段以及相持阶段的技战术使用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丁宁在技战术特点的运用上所具有的明显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以期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阅读了大量乒乓球技战术方面的书籍,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和技术资料,并对所查阅的文献和资料进行整理并归纳综合分析。

2.录像观察统计法通过第52届巴黎世乒赛丁宁对李晓霞比赛的实战录像观察,对其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

三段统计法是将比赛分为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

对这三段进行得失分统计,并对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归纳。

三、结果与分析丁宁对李晓霞比赛的三段技战术分析:丁宁发抢段的使用率为25%,为良好,说明发抢意识还不是很高,尤其是第二局,发抢段一分没得,但是后四局的得分率都是100%,说明发抢的质量较高,效果显著。

胡婷婷开题PPT

胡婷婷开题PPT

研究思路与方
法 ●研究思路:
综合分析、 选题
搜集资料,了 解选题的研究 现状
确定研究 内容
撰写论文
整理数据、 分析结果
观察录像、 并分析记录
文献资料法 录像观察法
研究方法
数理统计法 比较分析法
研究内容
文章主要研究近4年国际、国内丁宁的主要比赛(单打 和团体单打)成绩,共统计27场比赛录像,能综合代表丁宁 最高的技战术水平。将列入统计的每一场比赛分为发球轮和 接发球轮,对每一项技术的线路、落点的使用情况和得失分 的情况进行记录、比较和分析。 技术类型:进攻类技术、防御类技术和控制类技术。 进攻技术:正手拉球、侧身拉球、反手拉/快撕、反手拧/侧 拉、挑打等; 控制类技术:拨球、摆短和劈长; 防御类技术:挡防。 线路:左直线、左斜线、中路直线、右直线和右斜线五条。 落点:左、中、右的近台和远台。
将丁宁09-12年世界排名的升降轨迹用图表清晰地表示出 来,根据图表对其近几年技战术发展变化的总体情况进行 简单分析
●09-12年发球轮技战术使用得分特征及比较分析
对丁宁09-12年发球轮(第三板、第五板、第七板后) 技战术使用得失分特征对比分析。分别将每一板的技术使 用类型、线路使用类型、落点使用类型与得失分进行对比 分析,其中每一板技术、线路、落点使用类型的情况用表 统计,主要技术、线路、落点使用与得失分趋势用柱状图 表示,然后结合表与图对丁宁的技战术发展变化的具体情 况进行分析。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 09-12年接发球轮技战术使用得分特征及
比较分析 对丁宁09-12年接发球轮(第二板、第四 板、第六板、第八板后)的技战术使用得 分特征对比分析。
● 丁宁2009-2012年技战术使用总体特征及

丁宁和刘诗雯打法对比分析

丁宁和刘诗雯打法对比分析

丁宁和刘诗雯打法对比分析乒乓球是我国的优势体育竞技项目,从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开始,中国乒乓球一直处于无人能敌的地步,在我国的普通大众中有着人数众多的乒乓球爱好者。

我国的乒乓球能够达到如此成就,不仅是因为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规律、乒乓球竞技规则的变化等进行研究和把握,更是根据其发展规律、竞技规则变化等对乒乓球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使我国的乒乓球水平始终立于世界一流水平。

丁宁和刘诗雯两位运动员是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目前丁宁在世界乒乓球女运动员的排名是第一,刘诗雯排名第二。

她们两人的打法并不相同,丁宁是以左手横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比赛中以稳为主,擅长打多拍;而刘诗雯以右手横拍两面反胶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擅长快攻,注重前三板技术的运用。

本文通过对丁宁和刘诗雯的打法进行对比分析,对丁宁和刘诗雯乒乓球打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为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促进我国乒乓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以丁宁和刘诗雯在比赛中的打法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1. 2.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知网、图书馆和百度互联网上搜索丁宁与刘诗雯打法的相关资料, 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为本文的写作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1.2.2录像观察法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选取2016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女单决赛视频进行观看,对丁宁和刘诗雯的打法进行技术统计,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一定的数据基础。

1.2. 3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2010、WoRD2010等软件,对于搜索到的文献中的数据和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为本文的写作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和理论参考。

2.2. 4逻辑分析法根据搜集的相关资料,运用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 有效的分析和探讨,并最终得出本文的结论。

2研究结果与建议2.1球拍使用类型对比分析2.1.1 丁宁和刘诗雯握拍手、握拍方式、球拍类型对比分析表1 丁宁和刘诗雯握拍手、握拍方式、球拍类型对比表握拍手 握拍方式 球拍类型 丁宁 左手横拍 两面反胶 刘诗雯右手 横拍 两面反胶 丁宁和刘诗雯的握拍方式和球拍类型同是横拍和两面反胶,区别在于丁宁左 手握拍,刘诗雯右手握拍。

对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对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渊3冤数理统计法遥
按三段统计法袁 将丁宁奥运会的比赛录像通过对发球抢攻段
技术尧发球效果尧发球抢攻效果尧接发球战术尧接发球抢攻段技术和
相持段技术进行统计袁并对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分析遥
渊4冤三段统计法遥
按照三段统计法将丁宁的比赛按发球抢攻段渊包括第一板尧第
三板冤尧接发球抢攻段渊包括第二板尧第四板冤和相持段渊第五板以
局数
发抢段
接抢段
相持段
得分 失分 得分率 使用率
得分 失分 得分率 使用率
得分 失分 得分率 使用率
1
0 2 0%
11.1%
2 3 40%ຫໍສະໝຸດ 27.7%9 2 82% 61.1%
2
1 0 100% 7.1%
3 0 100% 21.4%
7 3 70% 71.4%
3
2 1 66.7% 15%
2 1 66.7% 15%
渊1冤丁宁 VS 冯天薇发球抢攻段的技战术分析遥 从表 2 可以看出袁 丁宁在整场比赛中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 75%袁使用率却仅有 14.7%袁处于不及格的水平遥总观整场比赛袁发 球抢攻段除了第一局未能快速进入状态发挥出水平外袁 其他每局 得分率都很高袁相对比较稳定遥但是丁宁的使用率在各项技术中是 处于最低水平的袁在其发球被判罚两分的情况下袁丁宁的发球并不 算其得分的主要手段袁而且因为多次判罚在发球上有些缩手缩脚袁 并无新意遥整场比赛中丁宁的招牌下蹲式发球更是一次都未出现袁 作为辅助发球的正手发球也屡次被判罚袁 这也是导致丁宁未能有 效地组织发球抢攻而拖入相持阶段的原因之一遥 从各段使用率的 比较来看袁丁宁的发球抢攻段技术在各项技术中使用率是最低的袁 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遥 渊2冤丁宁 VS 冯天薇接发球抢攻段的技战术分析遥 丁宁在整场比赛中接球抢攻段的表现从表 2 中可以得出袁其 得分率为 47.6%袁使用率为 19.3%袁均处于良好的水平袁总体得分率 处于良好水平袁 丁宁主要通过摆短让对手主动进攻丢分和反手拧 一板到对方正手大角来得分袁 但是各局比赛接发球抢攻段的得分 率却波动很大袁 其中从对手在第三局扳回一局到第五局再次被判 罚发球袁丁宁对于可以上手的球没有积极上手抢攻袁在心里压力巨 大的情况下导致畏手畏脚袁失去主动抢攻的机会袁失误增加袁得分 率有明显的下降遥在第四尧五局中接球质量下降袁处于被动防守被 对手抓住机会抢攻而丢分遥但纵观整场比赛袁无论是丁宁的控制摆 短还是接球抢攻袁 其各个方面技术较对手有很大的优势袁 较为完 善遥 渊3冤丁宁 VS 冯天薇相持段的技战术分析遥 丁宁在相持段的得分率为 56.7%袁使用率高达 61.5%袁均达到 了优秀水平袁在三大类技术中袁丁宁的相持技术是最趋于稳定的袁 而在使用率方面袁相持技术使用频率最高遥特别相对于对手来说丁 宁的反手弧圈球技术有很强的进攻性袁不再是被动防御为主袁比赛 中能压住对方的反手占据优势遥丁宁的远台相持技术很优秀袁跑动 范围广袁一些角度刁钻的球也能救到袁稳定性高袁出去的球在质量 上和速度上都有优势袁回球的角度线路都很刁钻袁往往能出其不意 的制胜袁在相持中占据上风遥被动时能抓住时机反拉袁意志力顽强遥 但比赛进行到后面两局后丁宁的相持段得分率有所下降袁 除了屡 遭判罚在心理上的一些影响外袁大范围的跑动对体力的消耗巨大袁 容易导致稳定性下降袁是失分的重要原因遥 4尧结论与建议 4.1尧结论 渊1冤该场比赛丁宁的发球抢攻段的得分率最高袁但使用率也是 最低袁说明丁宁的发球抢攻意识还不够袁发球多次被判罚也说明了 丁宁的发球存在一些不合乎规则的问题遥发球缺少变化袁在判罚球 以后发球质量下降袁从而使发球抢攻变得困难遥发球抢攻多以正手 拉斜线为主曰 渊2冤丁宁在接发球抢攻段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袁使用率较高遥

对乒乓球运动员丁宁在巴黎世乒赛半决赛中的技战术分析

对乒乓球运动员丁宁在巴黎世乒赛半决赛中的技战术分析
l b %, 个 皮 偌 , 倪 日 月友 孢 葸 个 两 , 兀 共 是
合计

1 9
2 4
2 1
2 3
第二 局 ,发 抢 段 一 分没 得 ,但 是 后 四 局 的 得分率都是1 0 0 % ,说 明 发抢 的质 量 较 高 , 效果显 著 。
接抢 段 的使用 率 为2 8 % ,说 明丁 宁在接




2 . 2 . 2 、三 段评估 法
段得 分率 : 段 的合 计得 分 /( 段 的得分 +
失 分 )x 1 0 O %
F几
c^.
发球被攻
发球控制
合计








1 3

1 0 0
6 2


1 2

分析
比 赛 结 果 : 2: 4 (+8, 一l,
+ 4 ,一 1 1 ,一 6 ,一 8)
接发球被攻
接球后抢攻
接球后控制






1 0


1 0
3 3
5 0



由表2 可 以看 出 , 发 抢 段 的 使 用 率 为
表5相持时主被 动状 态统计表 相持状态 主动相持
被动相持
得分 1 3

失分 3

总计 1 6

得分率% 8 1
4 3
使用率% 1 5

第50届世乒赛女团决赛中国队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丁宁、刘诗雯为例

第50届世乒赛女团决赛中国队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丁宁、刘诗雯为例
所示 。
表 2 丁宁 v s冯天薇技 战术统计 结果
123 逻 辑 分 析 法 ..
依 据 现 代 乒 乓球 运
动 特 点 和 规 律 对 第 5 世 乒 赛 女 子 团 O届
体 决 赛 的 三 场 比赛 技 战 术 运 用 情 况进 行
投 稿 日期 :2 1 一 2 1 0 1 O 一l
乒赛 团体 比赛在 莫斯 科举 行 ,在为 期 8 天
的 比赛 中 ,中 国女子 乒乓球 队在 决赛 之 前
2 结 果 与分 析
未丢 一场 比赛 , 以 3 0的比分 战胜 对手 , 均 : 以 1 3 下 阵 来 。这 是 19 年 以来 中 国 :败 91 女乒在 团体赛 的首 次失 利 ,从而 也失 去 了
从表 2中可 以看 出,丁 宁在 接发 球抢 攻 段 得 1 ,失 1 ,接发 球抢 攻 段得 分率 5分 6分
为 4. 84 %,使 用 率 3. 41 ‰ 按 照 评 估 标 准 看 为 良好 。据 统计 ,在 本 段 中 接 发 球 直 接 得 7分 ,接球 抢攻 得 1 ,接球 后被 攻 分
从表 2中可 以看 出,丁 宁在 本场 比赛 中发 得 6 ,接 球后 抢攻 得 1 。从 以上数 据 分 分 球抢 攻 段 得 1 ,失 7分, 发 球 抢攻 段 可 以看 出,丁 宁在接 发球 摆短 控制 上有 一 9分
得 分 率 为 7. 31 使 用 率 为 2 . ‰ 8 %,按 照 定 优势 ,往 往造 成对 手 回摆和 上手 抢攻 的 6
孙 雷 ,赵 慧博
( 天津体 育 学 院,天 津
3 08 ) 0 31

要 :采 用 观察 统 计 法 、三 段 指 标 评估 法 和 逻 辑分 析 法 对第 5 届 莫 斯 科 世乒 赛 女 团决 赛 中国 队主 力 队 员 的技 0

乒乓球女队三大高手之李晓霞丁宁

乒乓球女队三大高手之李晓霞丁宁

女乒三大高手说是李晓霞、丁宁、刘诗雯没人不同意吧,先从李晓霞说起吧。

李晓霞,当今女乒现役唯一的全满贯球员,技术能力迄今为止应该说历史上第一人,这个也没异议吧,国乒资深教练李晓东和李晓霞的主管教练李隼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过这样的话,其实球迷通过观看李晓霞的比赛视频,也可以欣赏到李晓霞的球技,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李晓霞的技术特点就是比较全面,力量、速度、旋转都属一流,尤其力量和旋转在女线球员中更是出类拔萃,女线球员一般对旋转的理解比较差,而李晓霞正手的高质量弧圈球在女线属于鹤立鸡群,也可以说独一无二,李晓霞的反手技术也属一流,反手能拉、能撕、能弹、能打、能削等等,球迷印象比较深的是李晓霞的反手加力快撕斜线,还有李晓霞独有的招牌式反手弹打近网短球,应该说李晓霞的那条线都是一流水平,唯一缺点发球比较单一,场上的临变能力稍弱,还有一个身体伤病多,状态不稳定,这个不在今天的话题范围内,暂且不表。

李晓霞请看发球拿拍子方式接下来我们看看女子三大高手之一的丁宁,丁宁拥有世锦赛和世界杯单打四个冠军,应该说也属于实力型球员,丁宁是左手球员,在与相同级别的球员交手中,能多多少少的占有一点优势,毕竟是左手嘛。

丁宁的技术特点比较李晓霞更加的鲜明,丁宁的球速度、力量、旋转这三项指标中,旋转应该说是比较强的,虽然旋转不如李晓霞,但在女线中绝对算得上一流,近台的速度也不慢,毕竟女线球员以近台摆速为主,没有一定的速度根本打不到顶尖高手的行列,丁宁的力量一般,在女线球员中算不上一流,这和她的技术动作及身体条件有关,丁宁给对手最大的威胁是反手位的反拨对方的正手大角斜线这一板球,这也是左手球员的特点,还有一板反手塞直线,这是丁宁的看家本领,也是对对手最大的威胁,丁宁还有一个优点,步伐好,正手护的好,这在女线球员中也是极其少见的,虽然丁宁的正手进攻能力一般,但丁宁的正手护球绝对一流,这也是丁宁能在比赛中稳定发挥反手的一个重要保证措施,都说丁宁的中远台拉球能力超强,这个哥不能苟同,因为女子比赛中很少有中远台的对拉,毕竟女球员都是在近台比板数,一旦被打到中远台其实就很被动了,丁宁赢球主要还是靠稳定的发挥和纠缠能力。

2019年世乒赛丁宁相持段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研究

2019年世乒赛丁宁相持段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研究

2019年世乒赛丁宁相持段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研究1前言1.1选题依据自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我国在乒乓球运动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我国在乒乓球运动不断改良发展的过程中,在技战术方面持续不断的探索,以此来把握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以及制胜规律,根据不断变化的竞赛规则适时调整训练和比赛模式。

丁宁作为现阶段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其在比赛中有着不同常人的顽强斗志以及坚定地信念,这也使其在比赛之余受到了许多的人赞赏。

除了精神意志方面,丁宁在横排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方面也是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的杰出代表。

同时,丁宁还有着全面的技战术体系、是一名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的高水平女子乒乓球运动员。

自2009年直通横滨的队内选拔赛上力压当时国乒一姐张怡宁获得世乒赛单打资格;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女单亚军;2015年苏州世乒赛上带伤战胜队友刘诗雯拿到女单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制胜队友李晓霞获得女单冠军;自此,丁宁成为继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之后的又一位大满贯得主,相持段技术是丁宁主要的得分手段,也是比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2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规则的改变以及比赛节奏的加快,回合数的增加,比赛双方对于每一分的争夺都显得异常激烈,特别是在世界高水平的比赛中,以往高水平运动员依靠前三板技术制胜的方式已经很难再克敌制胜,相持阶段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相持阶段中,不同的技术、落点以及线路都能够反映出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以及战术策略。

因此,本文对我国女单运动员丁宁在2019世乒赛中相持段技术的运用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相持段技术的提高。

丁宁作为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出色的女子运动员,曾获得过多项荣誉,但在一些国际及国内比赛中的发挥又不稳定。

本文在前人技战术研究的基础上,对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丁宁在 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女单比赛的录像进行观察、统计,对丁宁在比赛中相持技术(从发抢段转入相持段和接抢段转入相持段中技战术组合、线路组合、落点组合)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宁在比赛中发球技术的特点研究
【摘要】发球在比赛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以不受对手的限制,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与抢攻配套,形成最佳的发球抢攻组合,为取得比赛的胜利创造条件。

本文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丁宁在比赛中所用发球技术的特点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找出丁宁比赛中发球技术在运用上的优势和问题所在。

【关键词】丁宁发球技术特点
一、研究对象方法
研究对象。

丁宁在2011年英国公开赛女单半决赛,2012年韩国公开赛女单半决赛、2013年巴黎世乒赛女单半决赛中所用发球技术的特点的情况。

研究方法。

通过对丁宁在2011年英国公开赛女单半决赛,2012年韩国公开赛女单半决赛、2013年巴黎世乒赛女单半决赛对阵李晓霞的三场比赛的录像进行观看分析,将丁宁比赛中发球技术的动作形式、发球落点等数据进行统计,并对所得数据加以整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发球落点分析
表1 丁宁三场比赛发球轮不同落点发球后得失分统计表
发球落点得分失分总计得分率使用率
中路71 45 116 61.2% 80.8%
正手9 4 13 69.2% 8.9%
反手10 4 14 71.4% 9.6%
合计90 53 143 62.5% 99.3%
丁宁作为世界优秀女选手之一,发球技术很有创新性,她的下蹲式发球在当今世界乒坛女选手中颇为罕见,下蹲式发球的速度快,旋转充分,而且在砍球的一瞬间会变换不同的拍面摩擦球,所以出来的旋转方向不一样,对手很难判断。

由表1可以看出,丁宁三场比赛中发球落点最多的是中路球,使用率高达80%,而且大多数是中路的半出台球。

结合观察录像可以发现,丁宁防守较好,对于对手轻拉起来的球,丁宁第三板能直接反拉,并且能较好的控制球的落点和线路,形成相持后的大部分球能够形成主动相持故丁宁在发半出台球技战术的使用上
形成了较好的得分效果。

另外发半出台球技术对落点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以致给对手在接发球判断上制造了一定干扰,增加了对手接发球的难度,使得丁宁在发球技战术使用与后续的技战术衔接上占据较大主动。

(二)丁宁发抢段中第三板技战术特征分析
表2 丁宁第三板技战术使用类型统计表
战术类型得分失分总计得分率使用率
发球抢攻60 36 96 62.50 77.42%
发球控制 6 6 12 50.00 9.68%
发球被攻 3 13 16 23.08 12.90%
合计69 55 124 55.65 100%
发球技术的运用效果主要体现在运用特定的发球技术之后是否能限制对手的主要接发球技术的运用,从第一环节打乱对手最有效技术组合战术的运用,是否能为自己在第三板制造抢上手进攻的机会,让我方最有效的技术组合战术得到贯彻,在随后的相持对抗中占据主动。

三场比赛中丁宁发球轮第三板发球抢攻战术的使用率为77.42%,得分率为62.50%,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发球抢攻是丁宁比赛主要的得分手段。

结合比赛录像可以发现,丁宁通过发中路半出台球来控制对手的接发球抢攻,给自己制造了第三板发球抢攻的机会,加上丁宁第三板抢攻路线灵活,抢攻上旋球和下旋球的能力都较强,抢攻能力较为全面,对手防守难度较大。

丁宁发球控制的使用率不高,但是得分率不低。

主要是因为第三板摆短和劈长配合较好,在没有好机会进攻时,能够起到好的调动对手的作用,为自己得分或为下一板球创造较好的进攻机会。

丁宁发球被攻占第三板技战术使用的比率也不高,被攻原因主要是丁宁的发球落点以中路半出台球为主,此类型的球若发的稍长时,就就容易被对手上手抢攻。

三、结论
在发球的动作形式上,丁宁主要运用的是下蹲式发球,以站立式发球为辅,且发球旋转质量高和旋转方向多变。

在发球落点上,丁宁以中路半出台球和中路短球的落点为主的单一式发球居多,且得分率最高。

由于多变的发球方式、旋转和落点,丁宁发球直接得分较多。

在第三板的技战术使用上,丁宁主要运用的是发中路短球和中路半出台球组合反手抢攻和正手抢攻的发抢战术。

参考文献:
[1]鞠树伟. 关于乒乓球发球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09,(2).
[2]刘惠元,李莉.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技术的心理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1993,(9).
[3]肖军. 如何提高乒乓球发球质量之我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郝英杰.对乒乓球发球技术的探讨[J].北方经贸,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