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工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吉利对沃尔沃跨国并购的分析

吉利对沃尔沃跨国并购的分析

吉利对沃尔沃跨国并购的分析摘要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跨国并购了沃尔沃汽车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全部股权。

本文通过展开对这一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跨国并购案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从而探讨吉利应对诸多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吉利首先应该想办法降低每辆车的生产成本,使沃尔沃摆脱连年亏损的境地,然后再全面打开中国市场,使沃尔沃有盈利的可能,但同时必须还要顾及沃尔沃原有的高端品质和中国与瑞典的文化差异等问题,从根本上留住沃尔沃的核心人才,消化掉其高端技术。

现在看来,吉利跨国并购沃尔沃之后虽然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从吉利官方对各种质疑的表态中,我们不难看出吉利已经做好了应对挑战的各项准备。

希望吉利的跨国并购之路可以走的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平坦。

关键词:跨国并购;吉利;沃尔沃The analysis of Geely to Volvo transnational M & A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sweeping the globe, Geely with 18 billion dollars for the price of transnational M & A for V olvo’s equity, inclu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is paper started on this sensational country, even the world's cross-border M & A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analysis to address the many challenges of Geely countermeasures to be taken. Geely should first try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per vehicle, so that successive loss of the V olvo out of position, and then fully open the Chinese market, V olvo has profit potential, it mus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original V olvo the high quality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Sweden, and other issues, a fundamental core of talent to keep V olvo and absorb the high-end technology. It now appears that lucky after M & A V olvo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many uncertain factors, but Geely official statement made by a variety of questions, we can easily see that Geely has already done the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the various preparations. Hope that Geely’s transnational M & A channel of road can go farther and farther, also more and more smooth.Key words: transnational M & A; Geely; volvo目录1 吉利跨国并购沃尔沃介绍 (1)1.1 吉利与沃尔沃简介 (1)1.2 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的原因 (2)2 并购后吉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4)2.1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机遇 (4)2.2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挑战 (5)3 吉利跨国并购沃尔沃后的经营对策 (8)3.1 降低生产成本 (8)3.2 全面打开中国市场 (8)3.3 保持沃尔沃原有特性 (8)3.4 留住核心人才,消化高端技术 (9)3.5 促进文化的融合 (9)参考文献 (11)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报告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报告

而金融风暴来袭,主营豪华车业务的
2005
沃尔沃轿车公司更是遭到重创,其在
2008年的销量仅约36万辆,同比降幅
达20%以上。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 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总收入出现了大幅下
2006
滑,由07年的约180亿美元跌至约140
亿美元。据福特2009年财报披露, 2009年沃尔沃累计亏损达到6.53亿美元
2. 吉利汽车盈利能力分析
对经营者来讲,通过对盈利能 力的分析,可以发现经营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对公司盈利能 力的分析,就是对公司利润率 的深层次分析,本文主要选用 2006年-2013年吉利汽车资产回 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进行分 析,如下图所示。
分析
由上图我们不难看出,总资产回报率在2009 年下降但是在2010年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2010年到2013年总资产回报率也大体上呈上 升趋势。净资产收益率在2007年和2009年的 呈下降趋势,而完成并购的2010您到现在大 体上都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吉利汽车净资产 收益率在上升。但是通过和同行业进行对比不 难看出吉利汽车盈利能力在减弱,这说明并购 并没有马上发挥他的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吉利汽车的盈利能力。
的品牌价值和核心技术。在收购沃尔沃之前, 吉利就已经开始了从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发展的 战略转型。吉利提出了“生产世界上最环保、 最安全的车”的主张,正是基于这一战略思想, 沃尔沃成为吉利的首要购买对象。
2、沃尔沃选择吉利原因
首先,沃尔沃轿车销售额在过去数年来一直下 滑,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沃尔 沃轿车出现巨额亏损,成为福特汽车的巨大包 袱。2009年,沃尔沃轿车在全球销售约33.5 万辆,同比下降10.6%。出售沃尔沃这个亏损 大户,并获得一笔宝贵的流动资金,对于正执 行拯救计划的福特汽车公司而言,是一个必须 完成,而且要尽快完成的任务。

案例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

“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
三、吉利收购沃尔沃存在的问题思考
问题二 技术利用的隐忧 如果福特将技术捆绑在高级的流水线平台上,加工采用数
字化的机床,送进毛坯,顷刻就出来配件,福特出售成型设 备,配置成一体化的制造平台,因此,只能购买流水线生产 ,任何一个流水线环节的出现问题,会有无法解决的担忧, 无法利用成型的技术。
“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
三、吉利收购沃尔沃存在的问题思考 问题一 是否会留下知识产权“后遗症”
吉利28日宣称,除了股权收购,本协议还涉及了沃尔沃 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汽车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 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但并未公布条款细节。
沃尔沃与福特有些车型是共用平台,而且有些技术是通 用型的,吉利收购后,如何处理相关知识产权问题,是否会 留下后遗症一直是业界担忧的问题。
“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吉利基本情况 集团产能整车30万辆/年,500个4S店和近600家服务 站,海外市场300个销售网点:在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尔沃” 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沃尔沃基本情况 集团产能:一个发动机厂,4个整车厂,56.8万俩的产能, 2000多个全球网络;海外市场100多个国家的2500家经销 商。200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33.48万辆,同比下降 10.6%;中国销量2.24万辆,同比增长88%。正常年景, 沃尔沃的全球销量都在40万辆左右,最高时曾达47万辆,其 重点市场历来是欧美而非中国。现在情况显然在逆转,中国 的市场权重在上升。
“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
二、吉利公司的情况分析
内部情况:优势(S)
1. 形成集团产能,汽车行业的民营之星 2. 价值观体系 核心价值观:”快乐人生,吉利相伴” 公司愿景:”让世界充满吉利 企业使命:”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 3. 领导个人魅力 4. 新增的实体资产和无形资产

中国吉利在收购沃尔沃的融资方法和问题

中国吉利在收购沃尔沃的融资方法和问题

中国吉利汽车在2010年成功收购了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海外并购案例。

以下是对吉利收购沃尔沃融资方式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总结:融资方式:- 境内和境外融资:根据信息,吉利为收购沃尔沃筹集的资金来自国内外两个渠道,国内和境外融资比例约为1:1。

- 自有资金:在国内资金来源中,有50%是吉利自身的资金。

- 银行贷款:另外50%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包括向中国的商业银行借款。

- 地方支持:还有一部分资金可能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支持或资助。

筹资问题:- 资金规模:吉利需要筹集大量资金来完成这次收购,因此如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是一个重要问题。

- 风险控制:由于涉及大规模的跨境交易,汇率波动、法律风险等都需要妥善处理。

- 财务安排:如何合理安排资金结构以降低债务负担也是一个挑战。

- 市场反应: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大型并购活动时,可能会受到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和压力。

- 审批程序:涉及到跨国并购,还需要获得中国和外国政府的监管批准。

其他考虑:- 品牌所有权:尽管有消息说吉利只收购了一半的品牌所有权,但李书福澄清称吉利收购了沃尔沃轿车品牌100%的所有权。

- 项目融资:通过这次收购,吉利展示了如何运用项目融资的方式来进行海外并购。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意义:- 提升品牌形象:对吉利来说,收购沃尔沃有助于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形象和地位。

- 技术获取:通过收购,吉利可以获得沃尔沃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产品竞争力。

- 国际化进程:这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领域的实力增强。

结论:整体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融资安排、风险管理以及与多个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协调。

这次成功的收购不仅增强了吉利的实力,也为中国企业未来的海外并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案例——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大幅滑坡,知名跨国汽车品牌身陷囹圄的今天,坐拥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享受了连续10年高速增长的中国自主品牌,纷纷开始了海外收购的步伐。

前有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北汽集团收购萨博,后有比亚迪意欲吞并顶级豪华品牌迈巴赫,而这其中,吉利收购沃尔沃,是最引人注目的。

一、案例背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

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资产总值超过340亿元,连续八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六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在澳大利亚拥有DSI自动变速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厂,已形成年产60万辆整车、60万台发动机、6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集团现有帝豪、全球鹰、英伦等三大品牌30多款整车产品,拥有1.0L-1.8L全系列发动机及相匹配的手动/自动变速器。

截止2010年底,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超过180万辆,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沃尔沃(V olvo)是拉丁语,意思为“滚滚向前”。

公司成立于1927年,总部设在瑞典的哥德堡,在全世界拥有超过19000名员工,在瑞典、比利时、中国和马来西亚设立了生产厂和组装线,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拥有2400多家销售网点,全线车型分成轿车(S系)、商务旅行车(V系)、SUV(XC系)和敞篷车/双门轿跑车(C系)四个系列。

目前,全世界约有600万沃尔沃车主。

自第一辆沃尔沃汽车下线以来,“沃尔沃”这个品牌已响彻全球八十余载。

自始至终,安全、环保和品质都是沃尔沃所恪守的品质核心价值,是沃尔沃对每一个消费者永恒的承诺。

二、吉利并购沃尔沃过程(一)收购准备吉利从2002年开始就已经关注沃尔沃了,正式跟福特进行沟通也将近3年多。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兜兜转转,吉利终于收购了沃尔沃了。

3月28日晚9时,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已经尘埃落定,吉利收购沃尔沃100%股权。

围绕收购划不划算,能不能、该不该,沃尔沃为何选择吉利、选择中国,吉利的实力等等热点话题引发的长时间的猜测和争论现在也可以暂时划上一个句号。

现在,业界和消费者关注更多的是,吉利怎么去实现“沃尔沃为我所用”、怎么用沃尔沃的技术去提升自主汽车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力?吉利将给沃尔沃这样一个高端品牌带来怎样的变革,沃尔沃能否在保持高品质的同时卖出“亲民价”?两年内让沃尔沃盈利?不容易!沃尔沃轿车销售额在过去数年来一直下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让沃尔沃轿车出现巨额亏损,成为福特的巨大包袱。

去年,沃尔沃轿车在全球销售约33.5万辆,同比下降10.6%。

李书福认为,沃尔沃之所以陷入亏损,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销量大幅下滑,产能放空,以及采购成本过高。

因此,沃尔沃扭亏的关键是,吉利将充分调动发挥瑞典现有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新的奖励考核机制。

在巩固稳定现有欧美成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降低成本、拓宽产品线。

李书福预计目前,VOLVO的产品线还很窄,大部分都是小众车型。

而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收购不仅仅是简单的品牌传承,而应该适应中国消费者对沃尔沃品牌的期望。

吉利必须深刻理解沃尔沃的品牌内涵,在保证国产沃尔沃品质的基础上,真正的融入中国元素,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100%技术转让?困难仍不可低估!此次,100%股权收购沃尔沃,吉利有望通过获取沃尔沃的相关技术,改变中国消费者对国产车“技术含量不高,不够安全”的印象,从而提升品牌价值。

业内专家认为,沃尔沃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在安全技术方面有独到的创造,吉利今后要利用沃尔沃形成自己的全球战略,发挥沃尔沃的孵化器功能,“养鸡取卵”。

但是,技术转让也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从以往经验来看,跨国并购中先进技术的转让往往存在不确定性,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东道国政府、被收购企业及其利益相关方可能针对技术转让、转移定价等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限制条款,并在日后的经营中严密监督,困难仍不可低估。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整合问题探究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整合问题探究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整合问题探究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对于企业非常重要。

借助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一案例,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后面临的战略整合、管理整合、员工整合和文化整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标签:企业并购;整合风险;吉利;沃尔沃1 案例回顾1.1 收购背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作为一家中国民营轿车生产企业,吉利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全球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旗下有上海英伦、上海华普、帝豪、全球鹰四大子品牌。

2007年开始,吉利提出了战略转型:不打价格战,将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重新定位为技术优势和品质服务。

这充分体现了吉利对技术和品牌的诉求。

与此同时,总部设在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在被福特收购后销售额在过去数年来一直下滑。

自2005年至2009年更是连续5年亏损,每年的亏损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上。

福特公司为应对2006年创下有史以来最严重亏损(约127亿美元),决定缩减规模,主要发展福特品牌,并提出口号“一个福特,一个团队”。

在此目标之下,福特公司出售沃尔沃公司。

1.2 收购达成北京时间2010年3月28日,中国自主汽车生产商、民营汽车企业吉利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以及相关资产。

吉利并购沃尔沃这段酝酿已久的“跨国联姻”终于尘埃落定。

吉利集团从本次收购中获得了沃尔沃品牌9大系列产品和3个最新车型平台、沃尔沃知识产权和研发人才以及全球的经销商网络和供应商体系。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迄今为止最重大的海外收购之一,这一场中国民营汽车与国际老汽车品牌之间的收购案,很快被各界描述为汽车行业的“蛇吞象”事件,并引发世界市场的广泛关注。

2 收购后面临的整合问题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并购只有在整合上取得了成功,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并购,否则只是在财务上的操纵,这将导致业务和财务上的双重失败。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解析 2010 年 3 月28 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 亿美元的代价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

此项交易预计于2010 年三季度完成,当然此交易还要符合通常交易完成条件,包括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复。

此次交易得到中国、瑞典两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 Olofsson出席了签署仪式。

作为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吉利上演了中国车企“蛇吞象”的完美大戏。

收购历程表1:收购历程收购价格1999 年福特以65 亿美元的高价购得沃尔沃品牌。

然而事与愿违,沃尔沃这个品牌在过去几年里让它伤透了心,2008 年沃尔沃税前亏损额高达16.9 亿美元。

随着金融危机全面到来,在售出阿斯顿马丁、路虎、捷豹之后,沃尔沃又成为了福特剥离的目标。

根据洛希尔综合采用现金流折现法、可比交易倍数、可比公司倍值等估算方法对沃尔沃资产进行的评估,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沃尔沃估值,合理价位在20 亿-30 亿美元之间。

其中,合理收购资金15 亿-20 亿美元,运营资金5 亿-10 亿美元。

正是根据洛希尔作出的这一估值,吉利提出的申报收购金额为15 亿-20 亿美元,最终成交价格确定为18 亿美元。

吉利花费18 亿美元的代价收购沃尔沃,不到当年福特收购价的三分之一。

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汽车行业重新洗牌下的意外收获。

从沃尔沃的品牌、已有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网络和它的技术来看,我们认为还是物有所值的。

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的沃尔沃,其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堪称世界一流。

吉利收购沃尔沃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是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典范。

交易架构此次收购将以在国内及海外设立特殊目的项目公司的形式进行。

为便于收购,吉利成立了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万源)和北京吉利凯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凯旋)来作为国内的收购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目标
使领导与员工明白工作中相互友爱与协作的必要, 沟通方式要正确的重要性和彼此之间难免存在的误解. 使企业全体成员彼此之间坚持相互支持,相互信任 的原则共事; 使企业全体成员明白适时换位思考的必要性,并能 够权衡工作中对待他人的态度,方式能够给客户的满意 度; 使企业全体成员能够相互帮助并相互感激,增强团 队内部的融洽.
产品的高质量, 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以及外协 配套体系的精细建设研发, 配套体系的精细建设研发,采购 生产, ,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人 才培训培养, 才培训培养,管制制度不断完善 ,成本控制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沟通,协调,合作,营造" 通过沟通,协调,合作,营造" 公平公开公正"的良好企业环境 公平公开公正" 形成上下齐心, ,形成上下齐心,步调一致的局 面.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的的相互作用
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文化已经开 始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两 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更 加广泛和全面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企业高层 战略 组织 激励
沟通 企业中低层
氛围
修养
2010-6-3
15
绩效政策激励员工
绩效评估内容讲不同程度的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 工作业绩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社会保险公积金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员工协助计划
旅游津贴
各类礼金
生日, 生日,节假日贺卡 贺卡 庆功舞会 自由工作时间 公司聚餐 无硬性着装要求
办理各项社会保险 关系 缴纳社会保险费 办理住房公积金
职业及工作 调迁及文化适应 精神健康及心理 法律及财务 员工管理
每年为每一个 员工提供适当 的旅游资助, 的旅游资助, 使员工有机会 放松身心 另根据员工绩 效可增加
人事决策 检查有效性标准 培训计划目标 职业发展反馈 组织问题诊断
工作态度 16% 23%
工作能力 16% 28% 50%
68% 49% 50% 35% 34%
30% 33%
35% 33%
绩效考核政策需要物资激励与精神激励配合,牵引员工做出符合公司发展的工作行为 将考 绩效考核政策需要物资激励与精神激励配合,牵引员工做出符合公司发展的工作行为,
2010-6-3
3
吉利财务分析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我们从吉利汽车综合损益表 可以看出从08年12月份 到2009年12月份 营业额增 长978%,发展逐渐壮大
2010-6-3
4
沃尔沃汽车公司基本背景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原为瑞典著名汽车品牌,该品牌汽车被称为目前世界上 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原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 也曾经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现在属于中国吉利集 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 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 别是安全系统方面,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美 国公路损失资料研究所曾评比过十种最安全的汽车,沃尔 沃荣登榜首.到1937年,公司汽车年产量已达1万辆.随 后,它的业务逐渐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源产品等多 领域发展,一跃成为北欧最大的公司.
7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出现了种种问题 工会问题尤为突出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沃尔沃工会职能
为工人提供多种 免费服务与便利 通过订立工会制度 来保障工人权益 保障工人工资水平 要求每年薪资 水平提高
工会对政府和企 业的决策施加重 大影响, 大影响,通过参 与制订政策来 维护工人权益
工会深入企业 开展工作, 开展工作,在 企业中设立代表
2010-6-3
21
素质拓展
作用: 作用: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素质拓展的主要作用是"磨练意志,陶冶 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 第一,它能有效地提高员工在体能,毅力,智慧, 沟通,协作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它能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运用管理学知 识的平台,并且使管理者理解企业文化的作用 . 第三,它为企业各级管理者与各级员工搭建了一 个相互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2010-6-3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29
素质拓展
活动具体细则: 活动具体细则:
项目目标
使员工们认识团队合作,工作谨慎的重要性; 使员工了解领导的难处,理解领导的权责之重; 使领导体会自己肩上的责任,了解员工的压力; 通过所有员工与领导共同经历挑战,增加相互之间 的凝聚力.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划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团队精神 teamwork 精益求精神 continuous improving 实事求是精神 truth-seeking 学习精神 learning 创新精神 innovation
敢于学习,善于学习,,要在变化 敢于学习,善于学习,,要在变化 ,, 中学习与适应, 中学习与适应,在适应中生成与发 把主动学习, 展,把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视作一 种工作能力,长期坚持, 种工作能力,长期坚持,毕生实践
收购
工会问题解决方案 项目建议书
2010-6-3
目录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具体内容,思路和方法 项目具体内容, 三,建立阶段性目标
2010-6-3
2
吉利控股集团基本背景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 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 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40亿 元.连续六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汽 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 "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 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2010-6-3
28
素质拓展
活动具体细则: 活动具体细则:
计时报数
项目简介
所有队员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一个领导. 共六轮比赛,每轮比赛所有的队员按裁判所指顺时针 或是逆时针报数,并对每轮比赛计时.有报错或是顺序 错误的判为输,无误的且用时最少的为赢家. 输家的领导要接受惩罚,六轮分别为10个,20个,40 个,80个,160个,320个俯卧撑,队员不接受惩罚, 只能看着领导受罚.
结婚,生育, 结婚,生育, 生病住院,亲 生病住院, 属逝世等特殊 情况下向员工 赠送礼品或慰 问品
2010-6-3
17
期望
手段
方式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绩效评估方式 形成企业新文化 员工福利 员工
2010-6-3
18
措施二 素质拓展
2010-6-3
19
素质拓展
解决方案之素质拓展: 解决方案之素质拓展: 简介 作用 目的 实施流程
该素质拓展活动分为每年四期,每季度一期,每一期的活动项目如下: 该素质拓展活动分为每年四期,每季度一期,每一期的活动项目如下:
活动初步目的 增进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初步了解,打破 增进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初步了解, 上下级冰层. 上下级冰层. 增加彼此之间的配合与协调, 增加彼此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信任感与 凝聚力. 凝聚力. 使领导与员工换位思考, 使领导与员工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彼此 的难处. 的难处. 使领导与员工都同时了解一个企业的发 展需要彼此的关爱和对企业的爱. 展需要彼此的关爱和对企业的爱. 24
25
素质拓展
活动具体细则: 活动具体细则:
项目目标
使企业工作人员以特殊的形式在一个新的环境中相 互认识与了解彼此,融化了彼此之间的冰层; 初步形成热烈的团队氛围,便于以后在工作中彼此 之间的交流合作; 通过为自己的队构建口号与设计队徽,大家能够了 解一个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 了解培训活动的相关内容与要求,为后续的三个素 质拓展训练做好心理准备.
2010-6-3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20
素质拓展
简介: 简介: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 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二战时期,大西洋上有很多 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大批船员落水,由于海水 冰冷,又远离陆地,绝大多数人不幸牺牲了,但极少 数人在历经了长期的折磨后仍能得以生还.后来,发 现得以生还的人并不是那些身体强壮的人,而是那些 拥有强烈求生欲望的人.因此,素质拓展如今已成为 了企业磨练员工心志与融合员工感情的首选.
- 指导企业开展生 产经营活动的各 种行为规范, 种行为规范,群 体意识和价值观 念,是以企业精 神为核心的价值 体系
近期目标重点解决 2010-6-3
11
2010-6-3
12
措施一 培养企业精神 建立企业文化
2010-6-3
13
吉利的企业精神
吉利的企业精神主要包括6个方面 吉利的企业精神主要包括 个方面
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吉 利扭亏为盈的难度 2010-6-3
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8
对工会问题的理解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收购之后 形成新的 企业文化
工会的职能 和吉利公司的 运营产生冲突
工人和公司的 利益冲突
改善工人与 公司的关系
增进工人与 领导间的沟通
加强工人 对公司现状 的了解
2010-6-3
2010-6-3
5
沃尔沃财务分析
项目概述
项目详情
项目规划
沃尔沃各季度的亏损额在逐渐缩小,到第四季度亏损额已下降至3200万美元.2009 全年沃尔沃轿车的税前亏损为6.53亿美元,好于2008年的14.65亿美元亏损.
2010-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