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必背知识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必背知识点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一)原始社会1.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二)商周时期1. 工商食官。

2.职业商人出现。

3.最早的货币。

(三)春秋战国1.商业繁荣。

2.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3.商人地位提高。

4.战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四)秦汉1.重农抑商。

2.商业发展艰难。

3.经商时间、地点受限。

4.丝绸之路。

(五)隋唐1.重农抑商。

2.经商时间、地点受限。

3.都市商业。

4.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5.柜坊、飞钱、邸店出现。

6.丝绸之路。

7.市舶使专管外贸。

(六)两宋1.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2.商业环境宽松,打破坊市界限。

3.商品种类增多。

4.出现纸币交子。

5.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6.海运发达,商税成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7.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8.广告业繁荣和娱乐场所瓦肆。

(七)元朝1.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2.泉州,世界第一大港。

(八)明清1.城镇商业繁荣。

2.农副成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4.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5.商帮出现。

6.闭关锁国(广州十三行)。

7.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市的变迁(以宋朝为界限)(二)城市的发展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扬一益二2. 城市演变特点:(1)城市功能上:政治军事为主到商贸经济为主。

(2)政府管理程度上: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放宽。

(3)城市数量和规模:唐开始,商业性城市增多,规模扩大。

(4)城市布局:与经济中心南移相联系。

(5)影响上: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市民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一)发展概况(二)方式1.正常的商人贸易2.朝贡贸易(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3)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问题探究:1.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政策、市场、商人、货币(金融)、交通、环境、发展基础(农业、手工业)。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货币材质:从金属到纸币
3、货币从单一到并行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同时以 钱为辅,形成了银、钱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海贝
铜贝
齐刀
楚蚁鼻钱 秦半两钱
•唐宋: 铜钱发行量不断增大
北宋交子——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
元代:中国历史上纸币流 通空前兴盛的时期,制定 了 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 纸币制度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二)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1. 朝贡贸易的定义: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2. 朝贡贸易的特点: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3. 朝贡贸易的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探究三: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1、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2、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 运发达。 3、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同数量规 模的商业大都市。 4、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 和纸币很早就出现。 5、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 人社会地位地下。
商业产生的根源何在?它与农业、手工业关系 如何?
商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 的结果。
农业、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 展有力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即“无农 不富”“无商不活”。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 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 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 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 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 两大商帮。
2、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 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 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 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古代商业的发展(第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的发展(第一轮复习)
2014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必修(Ⅱ )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湖师大附中耒阳分校 资光华
商 人
商品 市场 货币 交 交
通 通
商品
交通 市场 城市 商品 市井; 春秋战 巨商 骨贝和 种 类 铜贝 政治中心 国 管理市 秦汉 富商大贾 圆形方 增 多, 周流天下 孔钱 的法律 农 陆路 草市 魏晋 副 为主; 产 海路 品 隋唐 长安;洛 商人远行 开元通宝 商 扬;杭; 品 化 宋元 市突破时空限 最早的纸币 程 海外商运 制;草市完善 度 海禁; 明清 苏州; 会馆;商帮 白银 加 国内 汉口等 商人 货币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都长安与宋都东京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夜市更加繁华。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宋朝的城市特点:
(1)都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都分布着店铺和作 坊,城市的商业化气息极浓。(打破市坊界限) (2)经商时间长,基本上是日夜相继。(夜市)
(3)服务行业相对发达,娱乐活动商业化(瓦肆)

(指南针,造船技术)
赵太丞家
有一定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手段。
经营手段:打出招牌,招揽客商
王 员 外 家
北 市突破原先空间上的限制, 宋 东 商业活动区域扩大 京 城 布 局 示 意 图
材料一: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 日入前 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材料二: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 ——唐· 长安中鬼 材料三:二纪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 ——[北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
结论:
2.商品:以土特奢侈品为主到农副产品手工 业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1.商人:由最初的亲缘发展为地缘或业缘组织
3.市场:城市扩大到农村(时间限制逐渐打破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弄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3.秦汉以来:重农抑商4.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出现5.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世界最早货币“交子”出现;商税收入成重要裁员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7.明清:商业繁荣,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徽商、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特定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闭市后不准交易2.宋朝: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城郊和乡村出现“草市”,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3.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4.城市兴起与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5.扬一益二:扬州、成都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是重要外贸港口3.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清朝:海禁,闭关锁国,只开广州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6.朝贡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前言: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小结: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已出现4.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5.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6.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赔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课件]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商品经济发展 2、小农经济与市场联 系日益密切 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 展 4、统治者实行海禁和 闭关锁国政策
返 回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在各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下把古代中 国商业在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 期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由此,要求学生 归纳本课重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最后对合作探究活动中表现较好、合作精神 较强的小组应给予奖励,激励大家对历史的 学习。
返 回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
新课讲授
(35’)
探究学习 总结(3’)
拓展学习 延伸(5’)
引入两个材料:“古 代货币的发展”和 “刀闲经商的经历”, 提出问题,为学生的 合作探究作铺垫。
学生分组合作 探究“各时期 商业发的特 点、成因”
师生合作把各组写到黑板 上的合作探究结果与投影 仪展示的参考答案作比较, 分析、评价各组合作探究 成果;同时教师适当补充有 关内容,最后评选出优秀 小组。
② 4、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5、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 政府设市舶使,对外贸易繁荣。
返 回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的特点及成因
特 点 成 因
1、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2、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子” 3、出现较大的市镇,其中最著 名的四大商业名镇,大都成为繁 华的商业大都会。 4、打破“市”“坊”界限,草 市普遍,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5、海外贸易发达,泉州是元代 ③ 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誉为当 时世界第一大港。
返 回
凡市,以日中击鼓 三百响, 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
思考: 阅读课本第15页“学习延伸”中的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2、在外注重团结互助。 3、崇尚节俭,不奢华。 4、有较高的商业信誉,诚心经营。

必修2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

必修2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

五、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一)原因: 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三、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一)原因: (二)表现: 1、徽商
2、晋商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 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 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 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 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4、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5、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一)原因: (二)表现:
1、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2、中外贸易发展, 3、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4、每个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 5、设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 但发展受到限制: 如市区和住宅区分开(空间) 闭市后不得有经营活动(时间)
古代商业的发展
大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大都会 (2)海外贸易的发展: A、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B、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2、繁荣的原因:
古代商业的发展
(1)农业和手工业继续发展
(2)疏浚大运河,开辟海运,并在各地遍设驿站
(3)国家统一,有利于商品在大范围内流通
(4)海外贸易的发展
五、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徽商和晋商
古代商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
解题关键:宋元时期出现了繁荣局面, 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边境 柜坊、飞钱和纸币很早就产生了,国 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 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 荣。 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 思路引领: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 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政府对商 走向繁荣。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内容涉及的时间长,专业性强。

与内容有关的绘画、实物照片(如考古出土文物等)、文字资料比较丰富。

由于学生们初中基础的制约,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了解,为学生认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奠定基础。

最后对古代商业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整体认识和理解。

引言本课引言由文字组成,介绍古代传奇人物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仇后,弃官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故事。

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陶是春秋战国时代关东最繁荣的经济都会,被誉为“天下之中”。

“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是全国的经济中心,经济繁荣是必然之结果。

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也可出示《史记》的范蠡原文,然后向学生提问。

问题一:通过阅读引文,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问题二: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教材以我国古代历史的不同时期为线索,讲述了我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和在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的基本情况。

商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商业的出现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宋元时期商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最后于明清时期商业繁荣深入城镇农村,边疆海外。

第3课 中国古代商业

第3课 中国古代商业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二.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历史时期 商朝
概况
“商人”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 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1.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 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 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本教科书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及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本教科书介绍的统计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抽样调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侧重点放在了介绍获得高质量样本的方法、 方便样本的缺点以及随机样本的简单性质上。教科书首先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不是简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 否可靠。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进了随机样本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情景引入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方法,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最后,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三种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缺点。3.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同时为 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能通过实验、计算器(机)模拟估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 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 秦汉 商业初步发展,逐渐艰难 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 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 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古代商业发展 商业发展艰难,但仍得到发展 的线索概括促进我国 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商业繁荣,但仍受限制 有哪些?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城镇商业繁荣
商业繁荣
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政治 国家统一安定 经济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政策 政府开明开放政策 交通 水陆交通的发展
金融 纸币、柜坊、飞钱、票号的出现和应用
材料一: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 zhēng )三百下,散。 ——《唐六典》 材料二:有人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繁荣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 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分析上述材料,从经营的时间上看, “市”有什么发展变化? “市”突破时间限制,夜市繁荣。
明清
宋元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
1、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
2、交通发达
隋唐商业发展的原因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交通:大运河的开凿 秦汉商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
3、政府政策宽松:逐渐放 松了对商业的限制
思考:对比宋元前后商业发展状 况及原因给我们什么重要启示?
★政府的政策是影响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才能促进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思考:秦汉时期的商业在重农 抑商政策下仍然得到发展的政 治保证?
国家统一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历史时期 概况 “商人”出 现 商业繁荣 商业发展艰难,但仍得到发展 商业繁荣,但仍受限制
商朝 春秋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繁荣原因:
表现: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1、都市商业 2、交通:大运河的开凿 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3、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飞钱
飞 钱 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唐后期
出现,各地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
事处进奏院,领取票券游走四方,可在京城或回
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
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
大家一起想想想: 为他排忧解难,并说明你的理由。
《李猛的困惑》 唐朝后期
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 5000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去长 安买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 药材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在哪里?回 益州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卖,于是他想扩 大经营,可是手头钱不够,怎么办?……
材料一: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汴路即事》唐 王建 材料二: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晚唐 杜荀鹤 分析上述材料,“市”的种类有什么发展变化?
新出现了“草市”、夜市 等。
材料一:(汉)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 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 ——《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 材料二:(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至三 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 食货六七》
★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都 是生产力的产物,因此商业产生的根源 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历史时期 概况 “商人”出现 商业繁荣
商朝
春秋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列举春秋战国商业繁荣的表现:
1、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商人地位提高 3、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大商人
4、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兴起。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定义:
特点: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
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总结归纳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 2、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但政府的控 制逐渐减少。 3、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关联,作为自然 经济的补充存在。
分析上述材料,政府对“市”的控制有什么 发展变化? 控制越来越松,宋代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 吏直接控制。
1、市的变迁
阅 读 并 归 纳

市、坊严格分开 市坊界限被打破 严格的时间限制, 日中为市
出现早市,夜市
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 直接控制
四大商 业名镇
汉口镇 佛山镇 景德镇 朱仙镇
飞钱 邸店 柜坊
柜 坊 :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货币
借贷和存放的场所,这是银行的雏形,比地
中海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的时间。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历史时期 概况 “商人”出 现 商业繁荣 商业发展艰难,但仍得到发展 商业繁荣,但仍受限制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商朝 春秋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概括古代中国商业 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 发展的特点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历史时期 概况 “商人”出现
商朝
春秋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商人的由来
不断改进的劳动工具增加了人们的生产力, 生产的产品过盛衍生了原始的交换。这些交 换先是偶然性,渐渐变得经常而刻意。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 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 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 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 到今天。
飞钱 邸店 柜坊
邸 店 是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
务的机构,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
厚。东晋时已出现,唐朝时各大商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李猛的困惑》 唐朝后期
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 5000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去长 安买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 药材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在哪里?回 益州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卖,于是他想扩 大经营,可是手头钱不够,怎么办?……
与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萎缩
唐朝
两宋 明清
广州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设市舶使
元朝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闭关锁国政策、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封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导致了我国古代对外贸易逐步萎缩。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2、主要方式:朝贡贸易
材料
外国“朝贡”方物,明朝政府“赐赉 lai”礼品等方式进行的,素有“厚往薄 来” 特征,明朝政府对朝贡使者均是 “以礼待之”,即使“私货来,皆倍偿 其价”。
宋元商业空前繁荣的表现
1、商品种类增加 交子产生于四川,流通地 2、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区也主要是四川。四川当时使 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用铁钱。分量重、价值低。不 4 、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便于流通和随身携带,特别是 给大宗贸易造成巨大困难。据 记载一匹罗卖铁钱两万,铁钱 两万重500斤。于是,纸币交子 应运而生。
材料一: 山西票号较大的有数十家,每家票号在全 国各地均设有分号,有的甚至将分号开到国外 重要城市。 材料二: 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 亏”、“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思考:晋商的成功经营之道,对我们今天的
启示是什么?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历史时期 概况
“商人”出现
商朝
春秋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 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 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 在一起。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分析上述图片,从经营的空间上看,“市”有什 么发展变化? 宋代“市”突破空间上打破市和坊的限 制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历史时期 概况 “商人”出 现 商业繁荣 商业发展艰难,但仍得到发展 商业繁荣,但仍受限制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商朝 春秋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城镇商业繁荣
明清时期城镇商业依然繁荣
(1)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 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商帮”
2、城市的发展
古代的大都市: 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繁荣的南方大都会:扬州、成都等
(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 南移以及南方经济的发展)
更趋向于商业性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时期 西汉
中国对外贸 概况 易逐步萎缩的 原因有哪些? 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
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唐]姚合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大家一起想想想: 为他排忧解难,并说明你的理由。
《李猛的困惑》 唐朝后期
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 5000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去长 安买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 药材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在哪里?回 益州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卖,于是他想扩 大经营,可是手头钱不够,怎么办?……
范蠡(li)
子贡 吕不韦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历史时期 概况 “商人”出现 商业繁荣 商业发展艰难,但仍得到发展
商朝 春秋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说明秦汉商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秦汉至隋唐)
A、住宅区和市场区分开(坊市隔离) B、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再经营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