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必背知识点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一)原始社会1.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二)商周时期1. 工商食官。
2.职业商人出现。
3.最早的货币。
(三)春秋战国1.商业繁荣。
2.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3.商人地位提高。
4.战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四)秦汉1.重农抑商。
2.商业发展艰难。
3.经商时间、地点受限。
4.丝绸之路。
(五)隋唐1.重农抑商。
2.经商时间、地点受限。
3.都市商业。
4.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5.柜坊、飞钱、邸店出现。
6.丝绸之路。
7.市舶使专管外贸。
(六)两宋1.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2.商业环境宽松,打破坊市界限。
3.商品种类增多。
4.出现纸币交子。
5.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6.海运发达,商税成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7.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8.广告业繁荣和娱乐场所瓦肆。
(七)元朝1.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2.泉州,世界第一大港。
(八)明清1.城镇商业繁荣。
2.农副成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4.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5.商帮出现。
6.闭关锁国(广州十三行)。
7.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市的变迁(以宋朝为界限)(二)城市的发展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扬一益二2. 城市演变特点:(1)城市功能上:政治军事为主到商贸经济为主。
(2)政府管理程度上: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放宽。
(3)城市数量和规模:唐开始,商业性城市增多,规模扩大。
(4)城市布局:与经济中心南移相联系。
(5)影响上: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市民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一)发展概况(二)方式1.正常的商人贸易2.朝贡贸易(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3)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问题探究:1.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政策、市场、商人、货币(金融)、交通、环境、发展基础(农业、手工业)。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弄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3.秦汉以来:重农抑商4.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出现5.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世界最早货币“交子”出现;商税收入成重要裁员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7.明清:商业繁荣,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徽商、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特定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闭市后不准交易2.宋朝: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城郊和乡村出现“草市”,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3.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4.城市兴起与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5.扬一益二:扬州、成都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是重要外贸港口3.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清朝:海禁,闭关锁国,只开广州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6.朝贡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前言: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小结: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已出现4.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5.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6.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赔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课件]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1588afa4693daef5ef73dfe.png)
1、商品经济发展 2、小农经济与市场联 系日益密切 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 展 4、统治者实行海禁和 闭关锁国政策
返 回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在各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下把古代中 国商业在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 期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由此,要求学生 归纳本课重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最后对合作探究活动中表现较好、合作精神 较强的小组应给予奖励,激励大家对历史的 学习。
返 回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
新课讲授
(35’)
探究学习 总结(3’)
拓展学习 延伸(5’)
引入两个材料:“古 代货币的发展”和 “刀闲经商的经历”, 提出问题,为学生的 合作探究作铺垫。
学生分组合作 探究“各时期 商业发的特 点、成因”
师生合作把各组写到黑板 上的合作探究结果与投影 仪展示的参考答案作比较, 分析、评价各组合作探究 成果;同时教师适当补充有 关内容,最后评选出优秀 小组。
② 4、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5、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 政府设市舶使,对外贸易繁荣。
返 回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的特点及成因
特 点 成 因
1、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2、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子” 3、出现较大的市镇,其中最著 名的四大商业名镇,大都成为繁 华的商业大都会。 4、打破“市”“坊”界限,草 市普遍,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5、海外贸易发达,泉州是元代 ③ 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誉为当 时世界第一大港。
返 回
凡市,以日中击鼓 三百响, 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
思考: 阅读课本第15页“学习延伸”中的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2、在外注重团结互助。 3、崇尚节俭,不奢华。 4、有较高的商业信誉,诚心经营。
必修2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

五、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一)原因: 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三、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一)原因: (二)表现: 1、徽商
2、晋商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 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 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 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 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4、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5、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一)原因: (二)表现:
1、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2、中外贸易发展, 3、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4、每个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 5、设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 但发展受到限制: 如市区和住宅区分开(空间) 闭市后不得有经营活动(时间)
古代商业的发展
大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大都会 (2)海外贸易的发展: A、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B、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2、繁荣的原因:
古代商业的发展
(1)农业和手工业继续发展
(2)疏浚大运河,开辟海运,并在各地遍设驿站
(3)国家统一,有利于商品在大范围内流通
(4)海外贸易的发展
五、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徽商和晋商
古代商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
解题关键:宋元时期出现了繁荣局面, 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边境 柜坊、飞钱和纸币很早就产生了,国 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 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 荣。 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 思路引领: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 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政府对商 走向繁荣。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内容涉及的时间长,专业性强。
与内容有关的绘画、实物照片(如考古出土文物等)、文字资料比较丰富。
由于学生们初中基础的制约,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了解,为学生认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奠定基础。
最后对古代商业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整体认识和理解。
引言本课引言由文字组成,介绍古代传奇人物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仇后,弃官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故事。
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陶是春秋战国时代关东最繁荣的经济都会,被誉为“天下之中”。
“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是全国的经济中心,经济繁荣是必然之结果。
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也可出示《史记》的范蠡原文,然后向学生提问。
问题一:通过阅读引文,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问题二: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教材以我国古代历史的不同时期为线索,讲述了我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和在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的基本情况。
商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商业的出现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宋元时期商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最后于明清时期商业繁荣深入城镇农村,边疆海外。
古代商业的发展概述(PPT 31张)

小结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 商人 商品 商人 奢 侈 大商 品 人 为 主 媒介 地点 市 商路 国内 商路 政策 抑商
生产 资料 两宋 生活 明清 商帮 资料 为主
飞钱商 锁国
• • • • • • • • •
• • • •
必修二 经济成长历程
第3课古代商业的 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古代商业发展的一般原因和表现
政治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农业、手工业的 发展
经济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交通 金融
水陆交通的便利 纸币和汇票的出现和应用
表现:商品、商人、货币、城市和市场
城市: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 城市
(一)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政治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 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阅读课本,归纳宋元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人教版)高二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行的流通制度。
5 .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 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6 .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 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2)宋朝及以后 坊市 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①_________ ②“草市”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④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官府 的直接监管。 ⑤交易活动不再受________
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 长安 、 洛阳 、 开 封、 临 (1) 重要 大城 市 : 古代 的 _________ 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秦汉以来——艰难发展 (1)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时间 和地点的限制,商 (2)概况:秦汉到隋唐,经商受______
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3.隋唐——发展 (1)原因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通。
(2)概况
①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 ②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柜坊 和飞钱。 ③出现了________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
情 景 导 入
2
目 标 导 航
5
随 堂 练 习
3
自 主 预 习
6
高 考 演 练
4
课 堂 探 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情 景 导 入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想买鞋子的 郑国人,他在家先用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到了集市后, 他才发现忘记带量好尺寸的绳子。等到他拿上绳子再次来到 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了,最终他没买到鞋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共20张PPT)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北朝 《木兰辞》
问题1:从上述诗句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南北朝时期,市已经普遍存在,与人 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问题2: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配齐?反映 什么历史现象?
各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场所。
说明当时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情境辨史 唐玄宗时期,儒生孙仪和他的好友张治进京赶考 。由于铜钱携带不便,他把铜钱折换成了交子 200缗作为盘缠。到了京城,他发现京城毕竟不 同他原先居住的小县城,只见“人烟辐辏,坊巷 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店铺随处铺设 。他们住进了会馆,白天在那温习功课,晚上去 逛夜市,放松心情。结果高中头榜状元,荣归家 乡……
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 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 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 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 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 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 说是一个奇迹。历史是现实的 一面镜子。尽管徽商有过极其 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徽商 "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 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安徽人 的身影。
“红顶商人”胡雪岩
商周时的商品大多为一些王公贵族生活奢侈品和 人民生活必须品,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 西方的皮革、东方的鱼盐等。 秦汉时期,成为商品的物资越来越多,铁器、丝 绸、瓷器、纸品、药材等都加入到商品中来了。 宋元明清时期,商品的种类逐渐增至数百种,丝 绸、瓷器、药材之外,粮、棉、茶等农产品也成 为商品中的大宗。
两京诸市署:令一
人,从六品上,丞
二人,正八品上。
掌财货交易,度量
器物,……凡市,以
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
众以会;日入前七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 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 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商品买卖的地点受到限制,很不方便。
涿郡
宋元
明清
出现职业商人,官府控制商业
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艰难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和飞钱出现
商品种类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 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政收入;元大都国际化
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 贩运贸易发展;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商帮 出现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用于货物积聚和商品交易的场所 宋以前的市:
1)在城中特定位置、市坊严格分开 2)受官府严格控制 3)有时间控制
西 市
东 市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 卖。”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 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 店也。”
《 清 明 上 河 图 》 中 的 街 市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用于货物积聚和商品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变迁: 1)初期兴起往往作为政治、军事 中心 2)因为交通、经济重心的南移而 产生的经济都会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西汉:由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 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汉代陆路丝绸之路 和海上丝绸之路
清 初 十 三 行
课堂探究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 2、货币种类不断丰富。 3.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商业和商人地位低下。
4、商人群体出现,城市商业经济不断发展。 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6、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群神宴》中的中国青花瓷
《群神宴》中的中国青花瓷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
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 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 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间
原始社会末
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 运贸易发展;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商帮出现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 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 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 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 “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 “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 到今天。
范蠡
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四大商业名镇
• • • • 广东佛山镇 湖北汉口镇 河南朱仙镇 江西景德镇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用于货物积聚和商品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变迁: 1)初期兴起往往作为政治、军事 中心
农民赶着驮碳 桥上的 的毛驴进城
商业区
车水马龙的 码头区
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清明上河 图卷描写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的繁 华景象。
2. 朝贡贸易的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获取珍宝
文莱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郑和,本姓马, 小名三宝,云南人, 回族。12岁入王府为 宦者,明成祖即位后, 赐他姓郑,升为内宫 监太监,世称三宝太 监。
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1. 朝贡贸易的定义: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在重农抑商下,古代商业为什么还能得到发展呢? 请概括影响商业发展有哪些因素? (统一的市场、交通、生产进步、政府政策、金融) (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提高 (3)中外交往、民族交往 (4)交通便利(大运河、丝绸之路) (5)人民的辛勤劳动 (6)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7)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西汉:由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 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唐代: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 专管 北宋:特别重视海外贸易,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元朝 :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设市舶司
泉州的六胜塔是元代引导海船进出港口的灯塔
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1. 朝贡贸易的定义: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发展状况
以物易物,出现原始商业
难 重 商周时期 发 农 抑 春秋战国 展 商 背 秦汉时期 景 隋唐 下 宋元 艰
明清
出现职业商人,
官府控制商业
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和飞钱出现
艰难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还是得到发展
商品种类增加;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商税 成为政府重要财政收入; 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大都会
2. 朝贡贸易的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获取珍宝
3. 朝贡贸易的特点: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 刘家港 西孟加拉邦一带
榜葛剌
今印度科 泽科德
占 城
今加里曼 丹岛北部
今马来西亚 马六甲一带
南亚国家欢迎郑和 船队的到来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今沙特阿拉 伯的麦加
占城
阿拉伯地区国家欢 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古代商业的发展
“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
都有山西商人。”
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座落于“大清 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大街的繁华地段,分号遍布全国 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 “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时间
原始社会末
发展状况
以物易物,出现原始商业
艰 重 商周时期 难 农 抑 春秋战国 发 商 展 背 秦汉时期 景 隋唐 下
──引自《中国商业简史》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课文和地图册,说明北宋 东京与唐长安城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宋代以前的市:
1、在城中特定位置、 市和坊严格分开
2、受官府严格控制, 3、有时间控制
宋代的市:
1、打破市和坊的限制、 2、不再受官府直接监 视 3、打破时间的限制 (夜市、早市) 4、“草市”更加普 遍
永
隋 唐
长安
隋 济 隋唐运河沿岸经济的交流 朝 大 渠 运 河 通 济 的 渠 洛阳 605年 开 邗 凿 605年 沟
608: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会子
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 期各种铜币
秦半两 (秦朝)
五铢钱 开元通宝 (汉) 五铢钱(唐朝铸) 白银 纸币“交子” (明朝开始成为普 (宋) 遍流通的货币)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占城
木骨都束
慢八撒
今肯尼亚 蒙巴萨
非洲国家欢迎郑和 船队的到来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西汉:由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 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唐代: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 专管 北宋:特别重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 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元朝 :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 贸易逐渐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