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实验班化学考试大纲内容对应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变化量。

它是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的量化描述。

化学平衡是指当化学反应达到稳定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的状态。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与时间的比值。

它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变化所用的时间。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等。

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反应速率也会增大。

温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提高粒子的碰撞频率,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发生更容易。

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新的反应路径,使反应能够以更低的能量发生。

因此,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此外,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当反应物的浓度较低时,粒子之间的碰撞次数较少,因此反应速率较低。

二、化学平衡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将保持不变。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的转化速率等于生成物的转化速率。

化学平衡可以用下面的反应判断式来表示:aA + bB ⇌ cC + dD其中,A和B是反应物,C和D是生成物,a、b、c、d分别表示各物质的系数。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一直在进行,但是总的浓度不再改变。

平衡常数K用来描述平衡系统中各组分浓度之间的关系。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的值将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调节。

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或改变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平衡位置发生移动,从而改变反应的结果。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十: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十: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知识概要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式:2、影响因素:二、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移动:勒夏特列原理3.化学平衡常数三、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ΔG = ΔH – TΔS一、选择题1.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④不断分离出生成物⑤加入MnO2A.全部B.①②⑤C.②D.②③2.低温脱硝技术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2NH3(g)+NO(g)+NO2(g) 2N2(g)+3H2O(g)Δ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合物的转化率减小C.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D.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3.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右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4.可逆反应①X(g)+2Y(g)2Z(g) 、②2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

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开始平衡(Ⅰ)平衡(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 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C . 达平衡(I)时,X 的转化率为511D . 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 的体积分数相等5.可逆反应a A(g)+b B(g)c C(g)+d D(g) ΔH ,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是( )A .a +b >c +d T 1>T 2 ΔH >0B .a +b >c +dT1<T 2 ΔH <0C .a +b <c +d T 1>T 2 ΔH >0D .a +b <c +d T 1<T 2 ΔH <06.图Ⅰ是NO 2(g)+CO(g)CO 2(g)+N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

2014高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13大纲卷)7、反应X(g)+Y(g)2Z(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2013福建卷)12. 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根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

将浓度均为0.020mol·L-1NaHSO3(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右图。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 ×10-5mol·L-1·s-1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试验的指示剂(2013江苏卷)1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

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II中充入1molCO2和1mol H2,在III中充入2molCO和2mol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I、I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D.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2013高考∙重庆卷∙7)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

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① b<f ② 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③该反应的△S>0 ④K(1000℃)>K(810℃)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A.4个 B.3个 C.2个 D.1个(2013四川卷)6.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 各0.16 mol充入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g)+ Y()2ZA. 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 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2013上海卷)20.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Q达到平衡。

高三第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三第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浓度
速率-时间关系图: 增 V(molL-1S-1) 大 , V正 反 应 V正 ’ V 物 逆 V正= V逆 浓 平衡状态Ⅰ 度
V逆
V”正 = V”逆
平衡状态Ⅱ
0
t1
t2
t3
t(s)
增大反应物
减少生成物 正在上向正向移动, 逆在上向逆向移动。
图 像 上 有 连 续 变 化 点
一、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 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v=△c/△t 单位: mol/(L· s), mol/(L· min)
3、特点: ①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且均取正值。但在 时间-速率图像中某时刻对应的速率为瞬时速率。 ②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浓度的改变量表示速率, 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且各物质表示 的速率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比。 ③ 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 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 一物质来比较。 ④在一定温度下,固态和纯液态物质,物质的量 浓度视为常数,它们的反应速率也视为常数,不 用这些物质表示反应速率。
Mr

②一定,但m+n=p+q时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条件下,体系温度一定时 密度一定
体系的密 度
正逆相等,变量不变, ρ 达到平衡!

不一定 平衡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当改变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的条件时, 平衡状态被破坏,随反应的进行重新达到新平衡 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移动。
强 调 四 点
条件:一定条件(温度、浓度与压强)
对象:可逆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提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提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提纲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V == △ C / △tV表示反应速率;C表示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C表示其浓度变化(取其绝对值);t表示时间;△t表示时间变化。

2、方程式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表示有所不同在方程式m A + n B == p Y + q Z 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 A == △C(A)/△t ;V B == △C(B)/△t;V Y == △C(Y)/△t;V Z == △C(Z)/△t3、方程式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的相互关系V A:V B:V Y:V Z == m :n :p:q即同一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Ⅱ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反应物的本质反应速率与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有关,故所有能够改变内能、运动速率,以及碰撞速率的外界条件,都可以用来改变、控制反映的速率。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原因:浓度增大,相当于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

二、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压强(减小容器容积),相当于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增大容器容积),相当于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关键:改变压强时,气体的体积发生改变。

原因:改变压强,引起气体体积的改变,相当于改变物质的浓度。

三、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原因:温度升高,使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四、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原因: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即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

五、其他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光辐照、放射线辐照、超声波、电弧、强磁场、高速研磨。

总结:所有能向反应体系输入能量,增加有效碰撞机会的方法,都能提高反应速率。

专题12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2014届高三名校化学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3期新课标Ⅰ版)Word版无答案

专题12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2014届高三名校化学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3期新课标Ⅰ版)Word版无答案

1.(河北省保定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武为:HCOOCH3(aq)+H2O(l)HCOOH(aq)+CH3OH(aq) △H>0。

某温度下,VL溶液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HCOOCH3转化率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B.0〜10min,HCOOCH3的平均反应速率u=0. 003mol·L-1• min-1C.HCOOCH3平均反应速率先是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D.80min时,反应刚达平衡,反应物转化率保持不变2.(湖北省荆州市2013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Ⅰ)可逆反应2A(g)+B(g)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像错误的是3.(江西省红色六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如右图所示,隔板I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A(g) + 2B(g)xC(g)ΔH=-192kJ·mol-1,向M 、N 中都通入1molA 和2molB 的混合气体,初始M 、N 容积相同,保持温度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x =3,达到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关系为:φ(M )>φ(N )B .若x >3,达到平衡后B 的转化率关系为:α(M )>α(N )C .若x <3,C 的平衡浓度关系为:c (M )>c (N )D .x 不论为何值,起始时向N 容器中充入任意值的C ,平衡后N 容器中A 的浓度均相等4.(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T ℃时,将气体X 与气体Y 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 ,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在T 1、T 2两种温度下,Y 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Ⅱ)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图(Ⅱ)中T 1>T 2,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t 2 min 时,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X 的转化率增大D .T ℃时,若密闭容器中各物质起始浓度为:0.4 mol ·L -1X 、0.4 mol ·L -1 Y 、0.2mol /LZ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达到平衡时z 的浓度为0.4 mol ·L -1 5.(河北省邯郸市2013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铁的氧化物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H 2S ,该反应原理为:①Fe 3O 4(s )+3H 2S (g )+H 2(g )3FcS (s )+4H 2O (g )△H =a kJ • mol -1②Fe2O3(s)+2H2S(g) +H2(g)2FeS(s)+3H2O(g)△H=bkJ• mol-1③FeO(s)+H2S(g) FeS(s)+H2O(g) △H=ckJ·mol-1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b、c均小于0B.压强越大,H2S的脱除率越高C.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高D.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表达式相同6.(河北省邯郸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关于下列四个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图①是体系Fe3++3SCN-==Fe(SCN)3中c[Fe(SCN)3]与温度T的平衡图像,则A 点与B点相比,A点的Fe3+浓度大B.图②表示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H2) 与时间t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业水平复习讲义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业水平复习讲义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v)1、计算公式:v(A)= ;单位:2、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 之比=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决定因素):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金属钠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和沸水仅能微弱反应。

外因:指改变外界条件如、、、等。

其根本原因是改变了单位体积内的数目,也就改变了分子间发生的几率,从而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固体的表面积、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等均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①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反之则反之。

②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反之则反之。

③压强:(对气体)增大压强(或减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反应速率;减小压强(或增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反应速率。

说明:压强的改变必须要引起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才会有影响。

在恒容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加反应),虽然总压强增大,但是各物质的不变,反应速率就不会改变。

④催化剂:加入正催化剂,反应速率;小结: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特征:逆、_______、动、_______、等_______、定_______、变_______。

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达到化学平衡的根本标志②同一物质而言,当在同一时刻生成该物质的量与消耗该物质的量相等,即。

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

达到化学平衡的等价标志:①不同物质:A物质的正反应速率和B物质的逆反应速率的比值=。

②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体积分数、质量分数。

③于有颜色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

④同一物质而言,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对不同物质,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等于⑤于反应aA(g)+bB(g) cC(g)+dD(g),若a+b≠c+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⑥对于反应aA(g)+bB(g) cC(g)+dD(g),若a+b≠c+d,混合气体的总压、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延长而三、化学平衡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1、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取决于v正、v逆的相对大小。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提纲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提纲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3)注意:①平均反应速率,均为正值②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③用不同物质表示时,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Δc之比=Δn之比④比较速率大小时,要化为同一物质,同一单位2.影响因素:⑴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决定因素)(2)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①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原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通过缩小容器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原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③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原因:一部分普通分子吸收能量成为活化分子,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注意: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④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原因: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一部分普通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即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2、特征动(动态平衡)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标志①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②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质量、百分含量保持不变③其他:压强、密度、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不一定,看具体反应和条件(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2)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 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_大_的方向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三实验班化学考试大纲内容对应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定量表示方法,能设计反应速率定量测定实验及利用有关图表分析和进行简单计算;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 了解催化剂对化学速率的影响及在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应用Q与K的关系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并能用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及平衡移动的观点解释有关的化学现象。

【例1】(1)C(S)+O2(g)CO2 (g) ;ΔH < 0 的反应中。

可使正反应速率增大措施的是()A.增大压强 B..增加碳的量 C. 通入CO2 D. 通入O2 E.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F. 使用催化剂G. 升高温度H. 将碳块变为碳粉I. 恒容下充入N2J. 恒压下充入N2【改动】上述条件会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是()(2)若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两个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v1增大,v2减小D. v1减小,v2增大(3)反应A+3B = 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

A.v(A)=0.15mol •(L • S)-1 B. v(B)=0.6 mol •(L • min)-1 C. v(C)=0.4mol •(L • S)-1 D. v(D)=0.45 mol •(L • S)-1(4)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

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 催化剂2CO2+N2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①请在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设计实验Ⅱ、Ⅲ的目的是。

(5)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2IO3-+5SO32-+2H+=I2+5SO42-+H2O,生成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___;表中V2= ______ mL。

【例2】CO(g)+ Cl2(g) COCl2(g);△H<0,平衡时,能提高CO转化率且反应速率加快是()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压缩容器体积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⑦增加Cl2的浓度⑧降温⑨减小COCl2浓度【例3】下列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向血红色的Fe(SCN)3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固体,溶液颜色加深B. 合成氨工业中选择较大压强和较高温度以提高NH3的产率C. 向水中加入酸或碱均会抑制水的电离D. 配制FeCl 3溶液时,先将其溶于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例4】(1)已知可逆反应:4NH3(g)+5O 2(g) 4NO(g)+6H 2O(g) ΔH =-1 025 kJ·mol -1,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2)电镀废液中Cr 2O 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 4):Cr 2O 72- (aq)+2Pb 2+(aq)+H 2O(l)2PbCrO4(s)+2H +(aq) ΔH < 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改动】如果继续加水,则平衡向 移动?平衡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______ _ 。

(3)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图①t1时刻表示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g)+B(g) 3C(g) ;ΔH <0,是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 2(g) + O 2(g) 2S O 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随温度的变化C .图③表示 I 2(aq)+I -(aq)(aq); 状态A 与状态B 相比,状态A 的c(I 2)大D .图④中a 、b 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 2=CH 2 (g) + H 2(g)−−→C H 3C H 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4)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 和B ,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8 min 时表示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B. 前20 min A 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 -1·min -1C. 反应方程式中的x=1,30 min 时表示增大压强D. 40 min 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要求】4. 了解可逆反应在同一反应体系中不能反应完全,存在平衡。

【例1】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 2(g)2SO 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 -1、0.1 mol·L -1、0.2 mol·L -1。

当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 .SO 2为0.4 mol·L-1,O 2为0.2 mol·L -1 B .SO 2为0.25 mol·L -1 C .SO 2和SO 3均为0.15 mol·L -1 D .SO 3为0.4 mol·L -1【要求】5. 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平衡状态的涵义;理解平衡状态的判断;能写出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转化率的计算;能利用K 与T (温度)的变化关系判断反应热的情况(即放热与吸热);能通过图表、表格等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能用平衡三步模式进行简单计算,不宜涉及太繁杂计算与高次开方计算;能将化学平衡原理迁移应用到其他平衡(如氧化还原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平衡、络合平衡)上。

【例1】在一定温度和固定容积条件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2NO 2(g)2NO(g)+O 2(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NO 的生成速率与NO 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③NO 、O 2、NO 2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⑥N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NO ,同时消耗 a/2molO 2 ⑧NO 2、NO 的分子数之比为2:3 ⑨绝热容器,温度不变 ⑩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⑾v 正(NO 2)=2v 正(O 2) ⑿O 2浓度等于NO 2浓度 【改动】(1)若可逆反应为H 2(g)+I 2(g)2HI(g),则选: 。

(从②④⑤⑨⑩选择,下同) (2)若可逆反应为C(s)+H 2O(g)CO(g)+H 2(g),则选: 。

【例2】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1/3Fe 2O 3(s)+CO(g)2/3Fe(s)+CO 2(g)。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 ____,ΔH _________0。

(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1 000℃时加入Fe 、Fe 2O 3、CO 、CO 2各1.0 mol ,反应经过10 min 后达到平衡。

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2)=_______ ___;CO 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

(3)欲提高(2)中CO 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___。

A. 增加Fe 2O 3的量B.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C . 移出部分CO 2 D. 提高反应温度 E. 减小容器的容积 【例3】环境问题备受全世界关注。

化工厂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等气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汽车尾气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

已知反应2NO(g)+2CO(g)N 2(g)+ 2CO 2(g) ΔH =-113 kJ·mol-1。

为了模拟催化转化器的工作原理,在t ℃时,将4mol NO 与2 mol CO 充入2 L 反应容器中,反应过程中NO(g)、CO(g)、N2(g)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1)当15 min 达到平衡时,此时NO 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2)=_____ ____(有效数字2位)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______ __ , 此条件下反应的K = _______ _(3)根据图中20~25 min 内发生变化的曲线,分析引起该变化的条件 可能是________ 。

A .加入催化剂B .升高温度C .缩小容器体积D .增加CO 物质的量(4)当15 min 达到平衡后,若保持体系温度、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2 mol NO 、2 mol CO 2,平衡将______ 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例4】设反应①Fe(s)+CO 2(g) FeO(s)+CO(g) ΔH 1=Q 1的平衡常数为K 1,反应②Fe(s)+H 21、K 2的值如下:(1))现有反应③H 2(g)+CO 2(g)CO(g)+H 2O(g) ΔH 3=Q 3的平衡常数为K 3。

根据反应①与②推导出K 1、K 2、K 3的关系式为K 3=______ _;根据①与②可推断反应③是_______ (填“放”或“吸”)热反应。

(2)根据反应①与②推导出Q 1、Q 2、Q 3的关系式Q 3=____ __。

【要求】6. 以合成氨为例,应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来选择和确定合成氨的生产条件,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不做要求。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A .K(自然固氮)K <(人工固氮),所以要在常温条件下宜采用人工固氮B .大气与人工固氮都是放热反应C .人工固氮温度越低,氮气与氢气反应越完全D .K 越大说明合成氨反应的速率越大 E. 人类模拟大气固氮无现实意义 F .寻找在常温下合成氨的高效催化剂是目前人工固氮的新方向答案:【要求】1-3【例1】(1)A C D E F G H 【改动】D (2)A (3)DCAB (4)①Ⅱ280 Ⅲ 1.2×10-3 5.80×10-3②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5)探究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 40【例2】④⑦ 【例3】B 【例4】(1)C (2)A 【改动】平衡逆向移动 K =c 2(H +)/[c(Cr 2O 72-)c 2(Pb 2+)] (3)B (4)B 【要求】4【例1】B【要求】5 【例1】①③④⑤⑥⑨⑩ 【改动】(1) ②⑨⑩ (2) ②④⑤⑨ 【例2】(1)c(CO 2)/c(CO) < (2)0.006 mol·L-1·min-1 60% (3)C 【例3】(1)20% 0.27 mol·L-1 (2)5/144 (3)D (4)向右【例4】(1)K 1/K 2 ; 吸 (2)Q 1—Q 222222c(N )c (CO )c (CO)c (N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