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绿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同义的诗词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同义的诗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风柔软,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杏花绽放,红艳如火,映照着整个乡村,让人心旷神怡。
杏花红,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也是春天的使者。
十里杏花盛开,满园芬芳,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走在杏花树下,被花香环绕,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温暖和馈赠。
一年一度的春天,总是让人心情舒畅,充满期待。
杏花红,依然娇艳欲滴,仿佛在述说着岁月的轮回和生命的绚烂。
人们走过花海,拍下美丽的瞬间,记录下这绚丽多姿的时刻。
翠绿的青草,婀娜多姿,轻轻摇曳着,似乎在迎接杏花的绽放。
一片花海中,青翠与红艳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游人如织,驻足观赏,被这美丽的景象深深吸引。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季节,杏花的盛开更是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生机勃勃。
让我们走进花海,感受春天的温暖和芬芳,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杏花红,颜色娇艳欲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春风拂面,微风细雨,洗涤了一切尘世的杂念,唤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里杏花盛开,花开满园,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醉人心脾。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天如期而至,万物欣欣向荣,杏花的绽放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喜悦。
让我们抛却一切烦恼和忧虑,沉浸在春天的美妙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和神奇。
看着杏花红,心情忽然明朗了许多。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到一种轻松和愉悦。
十里杏花盛开,繁花似锦,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丽和喜悦。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天的脚步近了,杏花的绽放更是让人们对春天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让我们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盛开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和馈赠。
杏花红,颜色绚丽夺目,春风拂面,花香扑鼻。
十里杏花盛开,繁花似锦,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心生欢喜。
走进花海,尽情感受春天的温暖和芬芳,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第二篇示例: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的意思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的意思
意思是说:年复一年,春天又到了,郊外的各种小草一片翠绿,散发出清香,连绵不断的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仍然是那么的灿烂迷人。
是形容春天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色,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是一幅春联。
扩展资料:
贴春联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贴春联,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
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
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或与中华民族干支纪年文化相关连,如“锦鲤飞身酬远志”等;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
既然贴春联是要寄托某种祈望和祝福,那么,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身份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因此贴春联应符合自身的特点与事业。
老舍经典散文《又是一年芳草绿》原文

老舍经典散文《又是一年芳草绿》原文老舍经典散文《又是一年芳草绿》原文悲观有一样好处,它能叫人把事情都看轻了一些。
这个可也就是我的坏处,它不起劲,不积极。
您看我挺爱笑不是?因为我悲观。
悲观,所以我不能扳起面孔,大喊:“孤——刘备!”我不能这样。
一想到这样,我就要把自己笑毛咕了。
看着别人吹胡子瞪眼睛,我从脊梁沟上发麻,非笑不可。
我笑别人,因为我看不起自己。
别人笑我,我觉得应该;说得天好,我不过是脸上平润一点的猴子。
我笑别人,往往招人不愿意;不是别人的量小,而是不象我这样稀松,这样悲观。
我打不起精神去积极的干,这是我的大毛病。
可是我不懒,凡是我该作的我总想把它作了,总算得点报酬养活自己与家里的人——往好了说,尽我的本分。
我的悲观还没到想自杀的程度,不能不找点事作。
有朝一日非死不可呢,那只好死喽,我有什么法儿呢?这样,你瞧,我是无大志的人。
我不想当皇上。
最乐观的人才敢作皇上,我没这份胆气。
有人说我很幽默,不敢当。
我不懂什么是幽默。
假如一定问我,我只能说我觉得自己可笑,别人也可笑;我不比别人高,别人也不比我高。
谁都有缺欠,谁都有可笑的地方。
我跟谁都说得来,可是他得愿意跟我说;他一定说他是圣人,叫我三跪九叩报门而进,我没这个瘾。
我不教训别人,也不听别人的教训。
幽默,据我这么想,不是嬉皮笑脸,死不要鼻子。
也不是怎股子劲儿,我成了个写家。
我的朋友德成粮店的写帐先生也是写家,我跟他同等,并且管他叫二哥。
既是个写家,当然得写了。
“风格即人”——还是“风格即驴”?——我是怎个人自然写怎样的文章了。
于是有人管我叫幽默的写家。
我不以这为荣,也不以这为辱。
我写我的。
卖得出去呢,多得个三块五块的,买什么吃不香呢。
卖不出去呢,拉倒,我早知道指着写文章吃饭是不易的事。
稿子寄出去,有时候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连个回信也没有。
这,咱只好幽默;多见着那个骗子再说,见着他,大我们俩总有一个笑着去见阎王的,不过,这是不很多见的,要不怎么我还没想自杀呢。
春回大地造句大全

春回大地造句大全导读:本文是关于春回大地造句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春花红。
原野上,小草都换上了翠绿的衣服,充满了生机。
2、冰雪消融雨水降,春回大地歌欢唱。
小溪流水淙淙响,百鸟齐鸣花开放。
感谢春雨滋润情,人间遍地赞声扬。
祝你雨水心花放,开开心心烦恼忘!3、春回大地寒微晓,白雪阳春花枝俏。
春风贺喜无言语,吉祥如意你在笑。
今年春风总得意,一句平安喜讯报。
寄语短信风捎到,祝你立春快乐哈哈笑!4、春回大地百鸟齐鸣,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意浓浓开启美好,春雨如油滴滴珍贵,放飞希望放飞梦想,春天好运定能如愿!5、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春回大地,人们仍如往常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于昨夜之事,毫不知情,这就是民众的悲哀,他们没有任何的知情权。
6、柳树是春的信使,每当春回大地,万物还在沉睡之中,柳树就最先感知春的讯息。
7、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暖心头,暖暖心意有奔头;快乐如意来牵头,牵给你个好彩头;碰上福气有赚头,抓住运气这个小滑头;娶了平安是甜头,品尝她做的健康狮子头。
8、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仿佛带着春回大地百花齐开的轻柔,“我相信月将军。
9、严冬一过,春回大地,一轮暖阳高悬于天空之上,一阵微风吹过带着泥土清香,让人闻到为之一醉,树木发出了细嫩的新芽,小鸟儿站立在枝头高声的吟唱。
10、春风,春雨,春暖花开,喜迎春回大地,警徽,警衔,警服在身,伴我警钟长鸣。
11、早知道这样,自己再等上两三个月,待春回大地后再来讨伐这伙蚁贼也不为迟。
12、龙年如意好运长,小年送福送吉祥。
春回大地艳阳照,福满人间亮堂堂。
一送健康身体棒,二送事业多顺畅,三送幸福常安康,小年快乐情意长!13、突然刘星长啸一声,惊人的气息释放出来,地面小草在真元的浇灌下抽发出新叶,开出白色小花,周围仿佛春回大地,生机盎然。
14、还是春回大地,还是盛开百花,还是青烟缕缕,还是乡愁绪绪。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的意思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的意思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把满山满川的灿烂映入心里,只要是一个春天,就有着一种洒脱的自由,来自大自然的恩赐。
一年一度的春天,又从深秋的黑夜中走来,太阳初升,空气中袅袅四溢着尽是清新活力,一股活力新春活力,让一切在春天里充满了活力,树叶蓊蓊,像枝头穗穗的婴儿,把明媚的阳光拱成一蓬蓬的温馨,像是母亲的拥抱。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芳草和野花也伴随而来,一片片叶片藏着晶莹剔透的无限青春,一朵朵野花张着靥靥的脸,向着灿烂的阳光舞蹈,仿佛一群自由的小仙女,在微风中生起动人的华尔兹,让春天变得更加艳丽动人,令人心醉。
再一次见到夏日里,山涧里晃动着一片快乐,杏花满树,开得丰盛可爱,一朵朵杏花在微风中招展,在春风中回响着欢歌的祝福,一片片红色的梦密语往往让人流连忘返,感受着春日的温暖与欢乐。
春天最重要的是它的精神,那种勃勃的生机,春意盎然,仿佛每一个人都被这淡淡的春风吹起,人们在春天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让人心头洋溢着期待与欢喜,将自己的情绪传达给每一片鲜花绝艳的花朵,开满了春天里无尽的优雅。
春天,是一种如醉如痴的美丽,让人着迷,是自然的气息,把灿烂映入心底,犹如一位深爱的母亲,时刻地守护着我们,春天,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让人欢喜而安心,让心中满怀喜悦,让我们洒脱
自在,在芳草绿,杏花红中度过每一个春天,欢乐,快乐,快乐到每一个春天都无穷尽。
老舍《又是一年芳草绿》原文及赏析

⽼舍《⼜是⼀年芳草绿》原⽂及赏析 ⼜是⼀年芳草绿 这样,你瞧,我是⽆⼤志的⼈。
我不想当皇上。
最乐观的⼈才敢作皇上,我没这份胆⽓。
有⼈说我很幽默,不敢当。
我不懂什么是幽默。
假如⼀定问我,我只能说我觉得⾃⼰可笑,别⼈也可笑;我不⽐别⼈⾼,别⼈也不⽐我⾼。
谁都有缺⽋,谁都有可笑的地⽅。
我跟谁都说得来,可是他得愿意跟我说;他⼀定说他是圣⼈,叫我三跪九叩报门⽽进,我没这个瘾。
我不教训别⼈,也不听别⼈的教训。
幽默,据我这么想,不是嬉⽪笑脸,死不要⿐⼦。
也不是怎股⼦劲⼉,我成了个写家。
我的朋友德成粮店的写帐先⽣也是写家,我跟他同等,并且管他叫⼆哥。
既是个写家,当然得写了。
“风格即⼈”——还是“风格即驴”?——我是怎个⼈⾃然写怎样的⽂章了。
于是有⼈管我叫幽默的写家。
我不以这为荣,也不以这为辱。
我写我的。
卖得出去呢,多得个三块五块的,买什么吃不⾹呢。
卖不出去呢,拉倒,我早知道指着写⽂章吃饭是不易的事。
稿⼦寄出去,有时候是⾁包⼦打狗,⼀去不回头;连个回信也没有。
这,咱只好幽默;多?见着那个骗⼦再说,见着他,⼤概我们俩总有⼀个笑着去见阎王的,不过,这是不很多见的,要不怎么我还没想⾃杀呢。
常见的事是这个,稿⼦登出去,酬⾦就睡着了,睡得还是挺⾹甜。
直到我也睡着了,它忽然来了,仿佛故意吓⼈玩。
数⽬也惊⼈,它能使我觉得⾃⼰不过值⼀⽑五⼀⽄,⽐猪⾁还便宜呢。
这个咱也不说什么,国难期间,⼤家都得受点苦,⼈家开铺⼦的也不容易,掌柜的吃⾁,给咱点汤喝,就得念佛。
是的,我是不能当皇上,焚书坑掌柜的,咱没那个狠⼼,你看这个劲⼉!不过,有⼈想坑他们呢,我也不便拦着。
这么⼀来,可就有许争⼈看不起我。
连好朋友都说:“伙计,你也硬正着点,说你是为⼈类⽽写作,说你是中国的⾼尔基;你太泄⽓了!”真的,我是泄⽓,我看⾼尔基的胡⼦可笑。
他⽼⼈家那股⼦⾃卖⾃夸的劲⼉,打死我也学不来。
⼈类要等着我写⽂章才变体⾯了,那恐怕太晚了吧?我⽼觉得⽂学是有⽤的;拉长了说,它⽐任何东西都有⽤,都⾼明。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的意思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的意思“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是一句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句。
它的意思是:又到了一年的春天,放眼望去,原野上芳草萋萋,令人伤感;而那十里杏花,依旧是那样的艳丽。
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句话中,“又是一年春草绿”描述了春天的到来,草木开始生长,大地呈现出一片绿色的景象。
而“依然十里杏花红”则描绘了杏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色,红色的花朵在绿色的草地上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总之,“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这句话通过对比和描写两种不同的景物,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又是一年芳草绿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芳草绿,又见桃花满枝桠。
整日忙于复习备考,即使我不曾郊野踏青,也可以想像,三月的春开出了怎样的一片灿然天地。
三月,春便来了,她踏着轻盈的脚步,无声无息地来了。
她悄悄地拂过大地,小草便冒出了头;她悄悄地拂过枝桠,嫩芽便钻了出来;她悄悄地抚过人们的面颊,人们便醒了,伸了伸懒腰。
在这温柔的季节里,她在每个人的耳畔说:播下种子吧。
然后,她化作了一道春风、春雨。
春雨润如酥。
小草渴了,嫩芽渴了,人们也渴了,春雨便来了。
飘飘洒洒的春雨,洒在大地上,洒在枝桠上,洒在人们的脸上,让万物都喝了个饱,喝了个足,她便笑了,笑的好灿烂。
她轻轻地来了,她又悄悄地走了,春天的太阳要登场了。
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家都激动了。
草儿一个劲儿地往外钻,想冲破大地的束搏;芽儿争着往外冒,互不相让;花儿争着开发。
河边的杨柳低垂着腰,柳叶在水面嬉戏。
随着微风拂过,柳树扭起了她动人的腰肢,仿佛在欢迎着春的到来。
河面被春风吹起了阵阵涟漪,一些嫩叶打着旋儿落在湖面上,像一艘艘乘风破浪的帆船。
一江春水,一片柔情,融化了寒冬留下的顽固分子。
窄窄的山径边,草莓像精致的红灯笼。
抬头看树梢的小芽,极嫩的黄绿色里透出一派天真的粉红。
山间静静绽放的二月兰散出阵阵幽香,漫山遍野的野杜鹃开得正是烂漫,似是给上峦披上了一层红嫁衣,那么耀眼。
各式各半不知名的野花竞争开放,红的,黄的,蓝的,紫的桃花、梨花开了,有些含苞待放地花骨朵还很害羞呢,藏在那新出的绿叶下,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一番趣味。
又是一年芳草绿。
充满生机的春,充满活力的春,充满希望的春,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来,近了近了,你是否感觉到她的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是一年芳草绿》
地展现春光的明媚,表达了对美丽春色的热爱之情。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
一、作家作品课本
二、课文写作背景
三、课文分析
本文从人生态度、写文、做人等几方面来介绍老舍自己本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4)人生态度1)谦虚自知而不自以为是——“悲观”态度
2)踏实勤奋不好高骛远——打不起精神去积极的干…可是我不懒
3)既非盛气凌人也不趋炎附势——我不比别人高,别人也不比我高;谁都有欠缺谁都有可笑的地方。
他一定说他是圣人,叫我三跪九叩报门而进,我没这个瘾
第二部分(5——9)写文
1)如何对待写文章风格即人——我是怎个人自然写怎样的文章;不过分抬高自己也脚踏实地(说是为全人类而写作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
2)如何看待文章的功用不过分夸大也不过分贬低不哗众取宠
3)如何接受别人的批评爱接受批评不拒绝批评
4)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谦虚的谈自己的作品“”不拿她们当作宝贝,可是却卖了力气往好了写
第三部分(10——11)做人和气待人与人为善、率真,单纯童真
第四部分写作缘由
问题解析
1、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一开头说自己“悲观”?(立场+阐释)
2、文章中“世界确是更‘文明’了”,小孩也懂事懂得早了,可是我还是愿意大家傻一点”?作者何出此言?
不是真傻而是要单纯一点,不过早的像成年人那样世故老成
3、从文中如何概括老舍这一人物形象特征
人生观:谦虚而自信,踏实而勤奋,不自以为是,不趋炎附势
文学观:不哗众取宠,不拒绝批评,客观看待自己
处世观:和气友善,率真自然
4、文章的艺术特色(参见课后习题)
第一,寓庄于谐,构思巧妙;(立意与构思)
第二,语言生动,风趣幽默通过多种语言手段实现:比喻、对比、反语、歇后语、方言俗语等等
5、文章题目《又是一年芳草绿》,文章整篇都在谈论人生态度和为人态度,这样写是不是背题?(立场+阐释必要性+为什么)
6、老舍作品中幽默的语言风格
“原生态的幽默”例如《老张的哲学》老张平生只洗三次澡:两次业经执行,其余一次至今还没有人敢断定是否实现,虽然他生在人人是“预言家”的中国。
第一次是他生下来的第三天,由收生婆把那时候无知无识的他,象小老鼠似的在铜盆里洗的。
第二次是他结婚的前一夕,自对的到清水池塘洗的。
这次两个铜元的花费,至今还在账本上写着。
这在老张的历史上是毫无可疑的事实。
至于将来的一次呢,按着多数预言家的推测:设若执行,一定是被动的。
简言之,就是“洗尸”。
文章中在写到自己的稿子寄出去,有时候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这段描写的甚是生动
智慧的幽默
通过多种语言手段实现:比喻、对比、反语、歇后语、方言俗语等等
比喻手法我不过是脸上平润一点的猴子;对比手法:可是往眼前说,它不如一门高射炮,或一锅饭有用;歇后语: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方言俗语:笑毛咕了
稀松等等浓郁的京味特色
“含泪的微笑”(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虐而不虐乃老舍幽默的总风格。
讽刺与幽默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一个带刺,一个带笑;老舍后期的作品追求更高的视点,更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自我批判,而又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
老舍创作逐渐失去了初期的单纯性质,产生了喜剧与悲剧、讽刺与抒情的渗透、结合,获得了一种丰厚的内在艺术力量,读其小说往往不仅使人忍俊不禁,更令人掩卷深思。
叙述人称在文章写作中的运用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
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
第一人称叙述,是写作者站在说话人的角度,在文章中以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们”的口吻来叙述,所讲的事情往往是写作者或叙述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因此,它便于直接表达写作者或叙述者的看法,也可使读者有一种真实亲切之感。
在诗歌、自传、日记、回忆录、散文等文章中,第一人称“我、我们”的经历和感受,一般都是真实可信的。
诸如汉乐府的《上邪》、《雷锋日记》、巴金的《怀念肖珊》、朱自清的《背影》、季羡林的《清塘荷韵》等都是这种情况。
在一些诗词、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我”往往不全是写作者,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或事情的见证人。
例如,李白的《关山月》,这首诗是以身在天山之西的戌客身份写的。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是以行旅者身份写的。
鲁迅的《一件小事》和《孔乙己》。
《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个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变化,文中的“我”不全是作者自己。
《孔乙己》中的“我”,即咸亨酒店的伙计,是故事发展的一个见证人。
第一人称叙述虽有写作者或叙述者亲身经历的特点和读者感到真实亲切的优点,但由于受到“我、我们”的立足点及所处时空的限制,往往难以叙述复杂的对象和事情。
第三人称叙述,是写作者站在说话人、听话人之外的第三者角度,在文章中以第三人称“他”或“他们”的口吻来叙述,写作者或叙述者隐匿在事情的外面,不介入事情之中。
第三人称叙述采用全方位的视角来表达文章内容,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写作者或叙述者见闻的约束,可以充分表现广阔的生活和复杂的事情。
通讯、报告文学、游记、回忆录等记叙文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方法。
在小说中,第三人称叙述者常常是全知全能的预言家和是非曲直的评断者。
因此,长篇小说也大多数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方法。
第三人称叙述虽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但是,这种叙述没有了第一人称叙述的那些优点。
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让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独白,借他们的口,讲亲身经历的事情,同样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由于两种叙述人称各有其优点和缺点,所以,在文章写作中,写作者要根据文章样式的不同,根据文章内容和表现主题的需要,运用恰当的叙述人称。
叙述人称要保持相对稳定。
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只使用一种叙述人称,要么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要么使用第三人称叙述。
这样,可使文章脉络清晰。
需要使用两种叙述人称,即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交互运用时,一定要交代清楚,要用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或过渡段加以转换。
若运用的好,可使文章形式新颖。
例如,鲁迅的《祝福》,小说开头和结尾部分是第一人称叙述,中间叙述祥林嫂悲惨遭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
在第一人称叙述改换为第三人称叙述时,文章用了这么一句话:“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今也联成一片了。
”这是一个过渡的句子,来引出下文:“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冬初,……。
”由此改换为第三人称叙述。
祥林嫂的故事叙述完了,需要改换叙述人称,又用了这样一个过渡段:“然而她总是如此,……那我可不知道。
”承上启下,从过去讲到了现在,从第三人称叙述又回到了第一人称叙述,用第一人称叙述写了一段后收束全文。
全文的情节、线索都很清楚,叙述人称前后转换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