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最新(最新)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一、报告程序1.疫情报告表格:●每位教职工都应随时能够填写疫情报告表格。
●表格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姓名、年龄、症状、就医情况、家庭成员是否有症状等信息。
2.报告流程:●任何员工在发现学生或教职工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时,应立即向指定负责人报告。
●指定负责人将负责追踪和记录疫情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通知程序1.家长通知:●学校将建立快速通知系统,以便在发现疫情时及时通知所有家长。
●通知内容包括学生的症状、学校已采取的措施以及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2.卫生部门通知:●在确认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学校将立即通知当地卫生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合作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三、隔离与清理程序1.隔离措施:●学校将设立隔离区域,用于隔离疑似病例。
●隔离区域应具备必要的卫生条件和设备,确保病患得到妥善照顾。
2.清理程序:●学校将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包括教室、操场、餐厅等公共场所。
●清理程序应当符合卫生部门的标准和指导。
四、追踪程序1.学生及教职工追踪:●学校将追踪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学生及其家庭成员,以及与之接触的其他学生和教职工。
●所有接触者将被通知并要求进行隔离或监测。
2.协作与合作:●学校将积极与卫生部门、当地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疫情防控计划。
五、防控措施宣传1.家长宣传:●向家长提供有关症状、防护措施、紧急联系方式等的宣传材料。
●定期组织线上或线下的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2.学生宣传:●在学校内制作并张贴有关疫情防控的宣传海报。
●在适当的场合,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向学生传达简单易懂的防控知识。
六、保护隐私1.信息保密:●所有涉及学生及教职工疫情信息的工作人员都必须保守隐私,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分享信息。
2.公开透明:学校将在合法范围内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以保持社区的信任和理解。
请注意,这是一个通用的模板,具体的实施需要根据当地卫生部门和政府的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是为了确保幼儿园内的疫情情况及时被上报、控
制和跟踪的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该制度的规定,以下是报告流程:
1. 幼儿园每天早晨对每位幼儿和教职工进行体温检测,记录并保存相
关数据。
2. 若有幼儿或教职工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疑似新冠症状,立
即通知家长或教职工,并要求其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和诊治。
3. 家长或教职工需及时向幼儿园填报相关症状,包括体温数据、症状
描述等。
4. 幼儿园收集并汇总每天的症状报告,建立档案,确保数据的安全和
保密。
5. 幼儿园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渠道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疫情情况,如有需要,协助开展进一步的疫情调查和防控工作。
6. 幼儿园与卫生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获取疫情相关信息和防控措施,指导幼儿园的防控工作。
7. 幼儿园每天对清洁和消毒工作进行加强,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8. 幼儿园建立疫情报告制度的有效宣传渠道,向家长和教职工传达相
关流程和要求,提高疫情报告的积极性和及时性。
这一制度的落实可以有效遏制幼儿园内疫情的传播,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提高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疫情报告范围1. 法定传染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各类传染病。
2. 校内传染病:幼儿园内发生的疑似传染病及幼儿园周边环境可能导致的传染病。
三、疫情报告责任1. 教职工: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应立即向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报告。
2. 幼儿家长:发现幼儿有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向幼儿园报告。
3.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分析传染病疫情信息,并按照规定报告。
四、疫情报告流程1. 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时,教职工或家长应立即向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报告。
2.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规定时间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应将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通知幼儿园其他部门及家长。
五、疫情报告要求1. 传染病疑似病例报告时限: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
2.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 疫情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症状、发病时间、流行病学史等。
六、疫情报告后的处理1.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2.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应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等工作。
3.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待确诊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疫情报告奖励与处罚1. 对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教职工和家长,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隐瞒、谎报传染病疫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负责解释。
注: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如有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疫情对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机构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幼儿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
为了及时了解幼儿园内的疫情情况,制定并执行疫情报告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及时、准确地采集和报告疫情信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该制度适合于所有幼儿园的管理人员、教职工和家长。
三、报告内容和流程1. 报告内容:(1) 幼儿园每天上报的疫情信息包括:新增疑似病例、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接触者、新增解除隔离人员等;(2) 幼儿园每周上报的疫情信息包括:累计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累计接触者、累计解除隔离人员等;(3) 幼儿园每月上报的疫情信息包括:累计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累计接触者、累计解除隔离人员等。
2. 报告流程:(1) 幼儿园每天由疫情防控小组成员负责采集当天的疫情信息;(2) 采集的信息经过核实后,由疫情防控小组成员填写疫情报告表;(3) 疫情报告表需在当天内提交给幼儿园的疫情防控负责人;(4) 幼儿园的疫情防控负责人负责审核疫情报告表并上报给上级疫情防控部门。
四、报告责任和要求1. 幼儿园疫情防控小组成员的责任:(1) 及时采集和整理疫情信息;(2) 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填写疫情报告表并及时提交。
2. 幼儿园疫情防控负责人的责任:(1) 审核疫情报告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及时上报疫情报告给上级疫情防控部门;(3) 协调幼儿园内部各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
3. 幼儿园教职工和家长的要求:(1) 配合疫情防控小组的工作,提供准确的疫情信息;(2) 严格按照幼儿园的疫情防控措施执行,做好个人防护;(3) 及时向幼儿园报告自己或者家庭成员的疫情情况。
五、报告结果和应对措施1. 报告结果:(1) 根据疫情报告,上级疫情防控部门将评估幼儿园的疫情风险等级;(2) 幼儿园将及时通知教职工和家长有关疫情的信息。
最新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3篇

为了及时有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的要求,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组长:张哲宇,负责向教育局报告;副组长:齐明忠,负责小、初、髙、政教及后勤的收集整理。
成员:侯淑琴,负责小学部师生的收集整理上报。
孙宝华,负责初中部师生的收集整理上报。
冯敏,负责高中部师生的收集整理上报。
齐明忠,负责政教员工的收集整理上报。
于瑞东,负责后勤员工的收集整理上报。
王峻峰,兼下设办公室主任。
各班班主任为本班学生疫情报告责任人,上报给主管教导主任;组长为本组教师疫情报告责任人,上报给主管教导主任;政教中层领导为本辖区员工疫情报告责任人,上报给政工校长;食堂经理、超市经理为本辖区员工疫情报告责任人,上报给后勤主管于瑞东董事。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学校疫情和疑似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五检”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如发现学生或者教职工有发烧发热情况,疫情报告人要立即逐级上报;并排查共同用餐、饮水史、密切接触者,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上报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上报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并伴有发热症状时,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上报相关信息。
4、学校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5、任何部门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四、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五、学校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各部门负责人要随时掌握本部门应到校人数、未到校人员原因、人员健康状况及是否有疑似新冠病例及突发状等信息。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机构,必须采取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和报告疫情信息,制定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1. 及时掌握疫情信息:通过疫情报告制度,幼儿园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园内部的疫情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防止疫情扩散:通过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幼儿园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疫情在幼儿园内部扩散,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
3. 提高疫情应对能力:通过疫情报告制度,幼儿园能够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制定相应的疫情应对措施,提高疫情应对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疫情报告制度的内容1. 报告对象: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家长和幼儿。
2. 报告内容:a. 幼儿园内部疫情报告:包括幼儿园内部浮现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等情况的报告。
b. 家庭疫情报告:家长需报告幼儿家庭成员的疫情情况,如家庭成员是否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等。
3. 报告方式:a. 幼儿园内部疫情报告:教职工需通过幼儿园内部通讯平台或者专门的疫情报告系统进行报告。
b. 家庭疫情报告:家长需通过幼儿园指定的方式进行报告,如电话、微信等。
4. 报告时限:a. 幼儿园内部疫情报告:教职工需在发现疫情后的1小时内进行报告。
b. 家庭疫情报告:家长需在发现疫情后的2小时内进行报告。
四、疫情报告制度的实施流程1. 幼儿园内部疫情报告流程:a. 发现疫情:教职工在工作中发现疫情(如幼儿浮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即将向所属班级负责人报告。
b. 班级负责人报告:班级负责人收到报告后,立即将疫情信息报告给幼儿园疫情防控小组。
c. 疫情防控小组处理:疫情防控小组收到报告后,即将进行疫情确认,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通知家长、隔离幼儿等。
d. 疫情报告:疫情防控小组将疫情信息报告给幼儿园园长和相关部门。
2. 家庭疫情报告流程:a. 家长发现疫情:家长在家庭中发现疫情(如家庭成员浮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即将向幼儿园报告。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幼儿园要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
班主任对早晨到园的每个(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
对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幼儿园领导,幼儿园发现疫情要在2小时内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委。
幼儿园要指定专人负责幼儿园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幼儿园由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
(3)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其他传染病(1)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
(2)疑似病例:有传染病症状,但未进行实验室诊断的病例。
(3)确诊病例:经实验室诊断证实的传染病病例。
三、疫情报告流程1.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班主任应立即向幼儿园报告,幼儿园应在2小时内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委报告。
2.幼儿园应做好疫情登记工作,包括病人的发病日期、所在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是否就诊及医院、排查结果、采取措施、登记人等。
3.幼儿园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
4.幼儿园应做好疫情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
四、疫情处置1.幼儿园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2.幼儿园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学习与预防为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确保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幼儿园应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 传染病防治法》,提升全员预防意识。
各班级应严格执行每日晨检制度,班主任对到园的每位幼儿进行观察与询问,了解其出勤情况与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主任应及时追查病因并做好登记。
二、疫情报告与管理1. 教师在发现疫情时,应立即报告幼儿园领导。
幼儿园在确认疫情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县教委。
幼儿园应指定专人《如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负责园内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2. 包括甲类传染病《 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 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丙类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以及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3. 包括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以及同一班级或宿舍内短时间内多例《如5例以上)幼儿出现相似症状 如发热、皮疹、腹泻等)的情况。
4. 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例,或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疫情报告人应在1小时内上报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与任务1. 幼儿园应建立以XX为组长、XX、XX为副组长,各班卫生保健员及一名教师为成员的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2. 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由分管副园长负责领导,医务室与班主任承担具体工作。
3. 重点把控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的“五早”原则。
四、疫情报告流程与要求1. 疫情报告人发现符合报告条件的情况时,应立即以最便捷的方式《如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同时向教育管理中心与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加强我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幼儿园内传播流行,我园设置园长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园内的保健医、班级教师、保育员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
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报告社区医院,医院联系电话:。
二、幼儿园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要按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各班保健老师负责做好晨检,并做好记录。
保健医生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各班因病缺课幼儿的情况;
2、对患传染病儿童返校情况进行管理。
(如要求提供病愈证明)
3、建立并保管在校学生健康档案。
配合医院做好每年新入园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工作。
4、做好托幼儿童的预防保健及消毒隔离工作;
三、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各班教师、保育员)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四、园长作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第一责任人。
一旦发生疑似疫情和疫情时,应立即按规定报告疫情并做好以下工作:
1、立即隔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
2、及时护送病人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
3、认真落实卫生部门提出的卫生管理、隔离、消毒等措施,协助疾控中心完成疫情调查、应急接种等工作。
4、疫情期间,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晨检,严格控制进出校园的人员。
5、教师要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幼儿家长的思想工作,维持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6、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疫情。
疫情报告人 ***
为加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制度》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当及时了解学生患病缺课的情况和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并要及时报告给园内疫情报告员。
疫情报告员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登记并上报相关部门。
二、各班班主任每天负责对各班因病缺课人数进行统计与登记,并做好与因病缺课学生的联系工作,要将联系缺课学生情况报告给学校负责人。
三、各班班主任要告知家长:如幼儿因病缺课时要向班主任请假,并说明病因。
同时病治愈回园时,须持康复证明方能入校。
四、在园期间如发现有身体不适或体温超过37.5度时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迅速来校接孩子回家治疗并做好记录。
每过四个小时应联系家长了解学生情况,做好登记,如有异常应上报幼儿园疫情报告员。
五、幼儿园建立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各班主任要在每天的早7:30和下午1:00分别对学生进行两次体温测试,如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园内疫情防控员。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和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按照“科学排查、及时上报”的原则,特制订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
疫情报告员:
疫情排查员:
疫情登记员:
XX幼儿园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园长室
二、学校疫情报告员职责
1、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时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査。
4、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
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
1、晨检应在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进入教室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
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況卫生状况,发出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排査人,学校疫情排査人要进一步排査,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午检也如此)
2、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排査人,学校疫情排査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査学生的患病呼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3、学校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排査人。
学校疫情排査人应及时进行排査,并将排査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査结果登记日志。
4、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报告方式
(1)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向伏山镇教办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班主任或仼课老师——-—-学校疫情排--校长一教办卫生防疫站
(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
(患者名单、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报告顺序:班主任或任课老师(2分钟)→学校疫情排査人(校长组织排查(5
分钟)-镇教办
(3)有事由校长按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报眚,无事由学校疫情排人向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