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 养猪场中后备猪选择方法
后备母猪的饲喂管理要点

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源头和开端,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也是猪场饲养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后备猪从被选中的那一天开始,该怎么饲养,怎样才能让后备猪在身体成长的过程中,变成合格的可以用来配种繁育的母猪,这是每个猪场必须要面对的。
同时,也往往是猪场很难
从上表可以看出,后备猪在100kg之前,可以按照商品猪的标准进行饲养,当体重达到100kg以后,后备猪也接近6月龄,此时应该对后备猪进行隔离驯化。
与商品肥猪料的营养比例相比,后备猪料的可代谢能含量更低,是商品肥猪料的四分之一;增加了饲料中钙的水平,是商品肥猪料的两倍。
除了营养的保证以外,后备猪的饲喂过程中还应当注意:
1、后备猪按照正常饲喂,其体重与日龄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如果到了一定的日龄,体重没有达标,与正常后备猪相比,体型偏小,则说明其存在问题(生理缺陷或疾病),不适合做后备猪;
2、猪场以背膘作为衡量后备猪是否达到配种标准时,一般父母代的后备猪配种前P2点背膘厚度应当达到16-18mm,祖代和曾祖代的后备猪P2点背膘厚度应达到14-16mm;
3、后备猪在达到100kg之后,开始每天进行诱情,并且记录每一头后备猪第一次发情和第二次发情的时间,判断后备猪发情是否正常。
后备猪生长发育特点

后备猪生长发育特点
后备猪是指猪场中逐步进入生猪养殖的年龄阶段,即从断奶后到肉种猪交配前的猪。
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对于猪场的经营和生产十分重要。
1.生长速度快。
后备猪的生长速度比较快,每日增重可以达到300-350克。
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们可以随意饮食,尤其是高蛋白饲料。
2.体型逐渐增大。
随着后备猪的生长,它们的体型也会逐渐增大,而且这个过程并不是线性的。
从断奶后的90斤,到肉种猪交配前的220-260斤,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饲料和营养。
3.对饲料的要求高。
后备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且对饲料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营养的成分也需要根据其生长的特点而不同。
4.群体管理的重要性。
在后备猪的养殖过程中,群体管理非常重要。
需要经常检查牲畜的健康状况,以及喂养和饮水的情况,以保证整个群体生长的均衡和稳定。
总之,后备猪的生长发育关系到一个养殖场的生产和效益,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及时调整营养和饲料质量,做好群体管理,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

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后备猪是指出生后到出栏之前的猪只,其生长发育特点对于猪的养殖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以期帮助养殖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后备猪的需求。
一、生长速度快后备猪的生长速度快,一般以日龄和体重来衡量。
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后备猪的生长速度较慢,但随着饲养的持续进行,其生长速度逐渐加快。
大约在出生后的第10天左右,后备猪的生长速度达到巅峰,此后逐渐减缓。
到了出栏前的最后一个月,生长速度会再次加快,为了追求更高的出栏重量。
二、饲料转化率高后备猪的饲料转化率是指其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饲料与体重增长之间的比率。
后备猪的饲料转化率通常较高,尤其是在早期生长阶段。
这主要是因为后备猪的胃肠道发育较好,在饲料消化和吸收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
然而,饲料转化率也会受到饲养条件、饲料配方等因素的影响。
三、脂肪积累能力强后备猪的脂肪积累能力较强,这主要是由于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细胞数量和大小的增加。
随着生长的进行,后备猪的体重增加,脂肪细胞数量也逐渐增加,导致脂肪积累量的增加。
而后备猪脂肪积累能力的强弱对于后期肉质品质的优劣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骨骼和肌肉发育较快后备猪的骨骼和肌肉发育较快,这主要是因为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和肌肉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增生速度较快。
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不仅决定了后备猪的体型和生产性能,还对于后期屠宰后的肉质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后备猪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具有较低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
因此,后备猪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如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为了提高后备猪的免疫能力,养殖人员需要加强对后备猪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料、适当的环境等条件。
综上所述,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包括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脂肪积累能力强、骨骼和肌肉发育较快以及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等。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养殖人员更好地掌握后备猪的生长规律,采取针对性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后备猪的生产性能和免疫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养殖效益。
养猪生产中后备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合理饲喂
01
02
03
体重和饲喂量
饲料品质
饲喂频率
根据后备猪的体重和生长阶段合 理调整饲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
选择优质饲料,确保饲料营养均 衡,满足后备猪的生长发育需求 。
合理安排饲喂频率,一般每天饲 喂3-4次,以保持后备猪的食欲 和消化吸收。
定期称重与评估
体重监测
定期称量后备猪的体重,了解其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饲喂计 划。
饲料配制原则
合理搭配
根据后备猪的营养需求,选择适当的饲料原料进行搭配,确保饲 料的营养均衡。
适量添加
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必需营养素,以满足后 备猪的生长需求。
逐渐过渡
在更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以免后备猪出现消化不良或其他不适 症状。
饲料配方实例
配方1
玉米60%、豆粕25%、麦麸10%、预混料5%。
矿物质需求
后备猪对矿物质的需求包括钙、磷、铁、锌等。这些矿物 质在饲料中应适当添加以确保猪的健康生长。
蛋白质需求
后备猪的蛋白质需求取决于其体重、生长速度和蛋白质摄 入量。在适宜的环境下,后备猪的蛋白质需求通常为每公 斤饲料18%-22%。
维生素需求
后备猪对维生素的需求包括维生素A、D、E、K等。这些 维生素在饲料中应适当添加以确保猪的健康生长。
养猪生产中后备猪的生长发 育规律
2023-11-07
contents
目录
• 后备猪的生长发育阶段 • 后备猪的生理特点 •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 后备猪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 • 后备猪的疾病防治 • 后备猪的选种与选配
01 后备猪的生长发 育阶段
哺乳阶段
初生重
01
后备母猪要怎么养后备母猪的饲养技术

后备母猪要怎么养后备母猪的饲养技术在一些规模化的养殖场都是通过也自繁自育来获取仔猪的,养猪场内不仅要有种敬侯、母猪,同时也要有后备巴克夏猪。
后备母猪都是用来补充那些因年龄或者繁殖性能退化而淘汰的母猪。
因此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后备母猪要怎么养呢?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后备母猪家养的饲养技术。
后备母猪要怎么养鸡?后备母猪的饲养技术1、分群饲养后补母猪我们在进行饲养的时候。
要按照它的大小、强弱来或进行分群饲养。
举例来说是按照三到五头为一栏进行小群养殖,这样分商群可以说极为是最分群方式。
当然如果养殖场地亟需扩张,而后备博热县母猪的数量较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酌情的每栏驯服多驯养几头,但最多是不要超过十头。
2、喂料后备母猪在喂料上和母猪的喂料或者青年猪的喂料都是有区别的。
首先就是饲料我们要保证新鲜、没有变质,其次就是禁止使用铜、锌元素过高的饲料,这样可以给母猪增肥,从而影响专业知识到后备母猪繁殖能力。
在饲养的时候,一般每天饲料量控制在五斤左右,并且不能一次性饲喂,需分几次喂完。
还有就是在养殖的时候,我们要保持猪圈中有充足的饮用水,同时冰镇仍然需要让后备母猪进行适量的运动,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它们的体质,从后降低难产率。
3、配种前催情配种前给后备母猪进行催情,这主要为了增加它月经周期的排卵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受孕的几率,最终提高幼生的产量。
而前催情最好是在配种前的十四天左右进行,主要是通过优饲催情的方式。
在之前饲养的量中,每天饲养六斤左右,让后备母猪自由采食。
等到配种之后,有要降低饲养量,尽可能控制在每天四斤左右。
这段时间的饲养是非常关键的,如果饲养量不合理的话会导致胚胎死亡。
为了确保仔猪生产的重量,那么六个月在两一年二十五天的时候,每天饲料量提升到七斤左右。
4、日常管理后备肥猪的日常管理管理其实也比较简单,首先就是要保持养殖场内的卫生干净整洁;冷藏其次就是不定期的进行消毒,同时养殖场内的温度控制在二十度左右,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还有适当就是合理的进行脊髓灰质炎注射,这样可以达到母强子壮的效果。
种猪场种猪的选配方法!

种猪场种猪的选配方法!选配是根据明确规定的目的决定公、母猪的配对。
它是有意识地组合后代的遗传基础,以达到培育和初衷利用杂粮的目的。
选种选配相互配合向同一同一方向进行,可以使猪群向各别方向健康发展发展。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是选择亲和力最好的公母猪交配,可以得到更加理想的后代。
1、选配的原则(1)、公猪的等级应该高于母猪(2)、猪群中优秀公母猪应该以同质选配为主,巩固优良特性,兼顾适当的杂交改良绵羊。
(3)、具有相同缺点的公母猪不应该交配,以免遭受缺点玩固化,导致今后不能纠正。
(4)、体型外貌的缺陷,不能用相反的缺陷去纠正。
(5)、选择亲缘选配方法时应该慎重,要适当,掌握进交系数和效用,发现问题,适时减轻亲缘程度,或进行亲缘选配。
(6)、选配时应该考虑交配双方的年龄,应当避免使用过幼年龄或男女比例过脑年龄公猪。
2、选配方法,猪场猪群选配,通常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1)、同质选配同质选配是指选用性状相同、性能整体表现一致的优秀公、母猪来配种,以期获得与亲代产品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在育种生产实践中,通常选择具有遗传力的性状进行固定,采用同质选配方法。
如猪场想的重新得到体躯长的后代,就选择身体长的猪公猪和体躯长的母猪配种,这样使公母猪双方具有的优良家犬性能,在子代中得以体现,稳定遗传给后代,从而提高群体的遗传品质。
在育种生产整个过程中采用比较多。
但是,调节作用使用同质选配会产生一些有害作用,如猪群校园生活力下降,对环境的灵活性降低,猪群中不显著缺点显著加深。
因此,同质选配不可长期使用。
(2)、异质选配异质选配是指选择上用某些性状上异质的公。
猪猪来相配。
异质选配有两种市场条件,一是五百户选择不同优异性状的公、母猪相配,以期将两个性状结合在一起,获得具有双亲相异优点的后代。
如选择增重快的公猪默氏与肉质好、适应性强的母猪交配,可望获得增长快而肉质优良的后代。
另一选择同一性状,但是高低程度不同的公、母猪交配,以获得以良改劣的目的,此时“异质选配”又称为“改良选配”。
中小养猪场后备母猪管理

畜牧 生产
中小养猪场 后备 母猪 管理
刘志 国 l 、 凡 红 ( 山东省垦利县 畜牧局 2 5 7 5 0 0)
中图分类号:¥ 8 2 8 .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7 - 1 7 3 3 ( 2 0 1 3 ) 0 8 - 0 0 2 5 . O l
2 配制全价饲料
多年 以来 ,特 别 是近年 来 ,随者 品种 的不 断引进 和 改 良,母猪对 日粮 的营养 需求 越来 愈敏 感 ,因此严格 按
照 后 备母猪营 养标 准配制 全价 日粮 ,对 繁殖功 能正 常的
苓1 8 g 、甘 草 1 2 g、当 归2 4 g 。将 上药 粉 碎拌 料 ,分3  ̄ 5 d
率 高,膘 薄,不 发情概 率较 大 。而 稍微 肥 点,其子 宫等 器 官发育较 好 ,有 利于 发情 。饲喂 后 备猪 时。不 能用 以 前 的老 办法 了,饲 喂次粉 、秸 秆 、陈化 米 、麸皮等 。能
的免疫尤为重要 。 参考 免疫程序 : 1 6 0 日龄 ,细小病毒病 、乙型脑炎病 首免( 乙型脑 炎病仅4 - - 9 l 份蚊 虫季节免疫) f ;1 7 0 日龄。伪
4 合理的疫苗预防
后 备母 猪 的免疫 是猪 场管 理~个 重要 的环节 ,因 为 不仅保证 母猪 自身 的健康 安 全 ,更 重要 的是可 以通 过母 乳 将免 疫力传 递给 仔猪 ,而且 许 多繁殖类 疾病只 感染初
产母猪 , 比如 细小 病毒 病 、乙型脑 炎病 。因此后 备母猪
膘情 ,但 也应 防止过瘦 。因为瘦 肉型 品种 猪的肌 肉附着
当前 ,生猪 价格偏 低 ,正 是更新 生 产母猪 的大 好时
养猪技术100问

养猪技术100问一、母猪篇:1.如何挑选合适的后备母猪?答:后备母猪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a)看发育:整栏猪群中发育状况较差的不要选,因为这些猪的日龄都相似,个体小的肯定是生长发育不良,通常都有既往病史或者患有慢性疾病。
b)看体型:长白母猪、大白母猪都有自己的品种特征,而二元杂母猪以头颈轻秀、后躯丰满、肢蹄健壮结实、腹部微凸为佳,在考虑后躯丰满的同时,优先选择骨盆架较宽的母猪,这样,头胎难产的机率能够大大降低。
c)看乳房:后备母猪的乳头外凸,有效乳头不少于6对,而且要排列均匀整齐,乳头又多又密集的最好不要选。
d)看阴户:后备母猪的阴户轮廓要完整,具有明显的阴户角,另外还要多观察同批次的后备母猪群,把阴户特别小的母猪筛选掉。
2. 后备母猪为什么不发情?答: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原因比较很复杂,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a)后备母猪饲养得太肥,导致卵巢脂肪浸润,影响了卵泡的发育。
b)后备母猪缺乏运动的场地,长期圈养,对卵巢的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后备母猪由于某些营养代谢性疾病,导致内分泌紊乱,卵巢无法在正常的激素调节作用下发育。
d)后备母猪长期相对地缺乏某些特殊的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A、E等,就会影响卵泡上皮的发育。
e)后备母猪患有慢性疾病,长期营养不良,无法满足卵巢发育的营养需求。
f)某些外来引进的后备母猪在初情期容易感染子宫内膜炎,如果感染比较严重,引起子宫蓄脓,造成假妊娠,由此引发了持久黄体。
g)某些传染性繁殖系统疾病的流行,例如蓝耳病、伪狂犬病等,对于后备母猪的繁殖机能有一定的影响。
3.后备母猪不发情怎么办?答:a)对于太肥的后备母猪,应该控料,日喂量不超过2公斤,同时经常驱赶强迫运动,或者不断地调栏、并栏,迫使其减肥。
b)后备母猪必须提供运动的场地,还必须有足够的运动时间,每周至少保证3次的运动,每次运动的时间大概20~30分钟,乏情母猪每天运动1次,小群的母猪最好跟1头公猪同时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场中后备猪选择方法摘要
1前言
后备猪的选留方法是最近几年养猪先进国家的研究热点。
目前。
多数集约化养猪的大国,种猪/后备猪的生产基本集中到了少数专业化育种公司,商品猪场的后备猪基本是外购。
大型种猪公司纯繁群的后备猪即使来自本集团公司的内部,也往往是来自其他的分场,尤其是母猪群与保育肥育猪分开饲养的公司,更不用说施行跨场间遗传评估的大型种猪公司内的后备猪交流了。
与其他研究一样,后备猪选择方法的研究之所以成为重点热点,也是为了解决在养猪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种猪场与商品场后备猪的选择重点很不相同(表1)。
进行纯种选育的猪场,场内自产的后备猪,最后的选留决策主要基于完成生长性能测定之后评估出的育种值。
进行多品系纯种猪选育的种猪场,作为终端父本与母本的育种值选择重点不同,大多数国家通过给不同的性状以不同的经济加权值来制定综合选择指数,并根据指数的高低来决定后备猪的取舍。
仔猪断奶时(可加入断奶窝重的资料)后备猪的选择就可以开始了:利用现有种猪群的记录资料,计算出父母各性状育种值,父母育种值各一半相加,选择指数高的窝仔作为备选后备进入测定。
当然这一切。
在其父母选配时即初步确定了,只是由于新测定母猪资料的增加,在最近的这批断奶时再计算育种值会更为精密。
商品母猪场的情
况则不相同,根据育种值和测定资料基本选择难以开展。
虽然出栏肉猪性状改良的一半来源干母猪,但是,即便后备猪是场内自繁,公猪精液往往是用混精,除非拥有较大的核心群又能够利用杂交母猪信息,不然商品母猪场后备猪将来的生产表现主要依靠外购的种猪场的选育水平来提高。
选留的后备猪不携带猪瘟和伪狂犬野毒抗原是基本的健康要求,但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大大增加了后备猪选择的难度。
PRRS病毒流行程度对母猪群的繁殖效率影响很大,猪场动力网中国最养猪业的养猪技术网站。
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猪场及其生产流程的设计。
有条件的猪场,都设法将易感的保育育肥猪群从母猪场分离出去,即使是自产的后备猪,重新回到母猪群的过程也变得十分复杂。
由于目前对PRRS病毒的交叉保护机理尚不明了,病毒活跃的阳性母猪群也不愿引入新的未知毒株,大型母猪场引进的后备猪都要求PRRS抗原阴性。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仔猪感染PRRS病毒后的数毒期可能长达157d(Nilub01aDetc 2004)Ill,如果要保证后备猪在配种时不再散毒,后备母猪要在断奶后不久就要引进。
除非推迟2~3个情期再配种,不然像我国目前这种50 kg左右引进后备猪的做法几乎不能防止PRRS引入。
这就是国外母猪场要求建立独立的后备猪培育舍(Gilt DevelopmentUnit,GDU)的原因(Patterson(2i,J.etc,2005)。
GDU带
有保温保育设施,引进刚刚断奶的后备猪,分批进行病毒检测、驯化、测定、免疫,直至通过诱情发现第1次明显的发情,才转入母猪群。
GDU可以与母猪舍相隔不远,但往往需要分间隔离,独立通风,需要有保温保育舍和公猪诱情舍。
在PRRS的防控没有真正的进展之前,建立科学设计的GDU是有效控制后备猪引入疾病的关键措施。
更为重要的是,国外集约化养猪的母猪死亡率、淘汰率、动物福利要求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变得十分突出,母猪的年均淘汰率加死亡率远超过50%,母猪的生产利用年限已成为直接影响母猪群经营效果的大问题(表2)。
美国母猪的平均淘汰胎龄均约3.8胎(Stalder K2009),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生产纪录标准里,后备从母猪进群直至临近分娩记为0胎。
如果依此计算,中国母猪群的平均淘汰胎龄并不比美国的好。
提高母猪的生产寿命需要精确指标来分析母猪淘汰离场的原因。
Motd31及Mabry等(2009)利用美国中西部一家12万头母猪的3个猪场随机选出的2000头母猪进行了为期20个月的分析。
这项研究将母猪的淘汰原因分成了生产人员易于识别的几大类型:
试验开始时,将母猪分成2类,一类是从后备猪进场直至临近分娩的0胎青年母猪,以及试验期间5胎以上的母猪,3个猪场两类猪的数量相等。
重要的发现是,那些能够在群5胎以上的母猪在其第1
胎与青年母猪的相同胎次相比。
这项研究还发现,青年母猪在前5胎淘汰的主要原因是繁殖障碍(35.1%)和结构(22.1%),而超过5胎后主要因为太老淘汰。
繁殖障碍和结构肢蹄原因只占12.2%和7.5%。
瑞典的1项在21家猪场2万余头母猪的研究(Engbloml4],L.etc.2009),将母猪的利用年限定义为第1次分娩至淘汰的天数,淘汰原因细分为生产水平降低、繁殖紊乱、泌乳问题、肢蹄腿病和死亡。
与北美的情况有所不同,繁殖原因淘汰的比例仅为27%,泌乳问题(乳房炎、少乳,无乳)高达18%,猪多多论坛养猪人交流与学习的互动平台。
肢蹄腿病9%,死亡占4%。
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后备母猪选择时肢蹄、乳头整齐度等外貌选择的重要性。
设计合理的猪场管理软件均应对母猪淘汰原因预设科学分类,至少在大的类型上分为繁殖障碍(含不孕、产仔、泌乳问题),肢蹄、体况、死亡等等,对母猪管理和后备猪选择是有意义的。
母猪的生产利用年限有很多指标:平均淘汰胎次、母猪群平均胎次、后备母猪在群体中的比例、母猪年更新率、母猪一生在群天数(SOW herd life days)、母猪一生生产天数(SOWproductiveherdlifedaY),等等。
自后备母猪进群直至其淘汰离群期间,总的在群天数即母猪一生在群天数,其中总的妊娠泌乳天数即使所谓母猪一生总的生产天
数。
应考虑用母猪一生生产天数衡量母猪利用年限,而用母猪一生在群日平均提供的合格断奶仔猪头数衡量母猪群的生产效率。
这些指标说来起来似乎复杂,使用电脑管理软件很容易实现,也是进行母猪利用年限选择时必须考虑的。
通过对北美1996至2004年期间51万多头母猪的分析(Stalder及Mabry,Pig:Champ Benchmark 2009),母猪一生平均在群的天数为579d,期间总产仔51.8头,产活仔46.4头。
断奶40.6头,但是最好的10%的母猪群,上述指标分别为727 d,62.6头、56.4头和49.3头,差距十分明显,一般的群体有很大的改进潜力。
作为重要的固定资产投资,神农网生猪价格行情/后备猪的投资多年逐步折旧(中国一般折3年),亦即投资的回报需要在多个会计期间实现。
有没有回报、回报率的高低会受到不同商品猪价、饲料饲养成本、母猪产仔表现、母猪一生在群时间、进群至配种前的培育成本、淘汰母猪的残值等等因素的影响。
进行了投资回报的净现值及其风险因素分析之后,大多数情况下,母猪需要平均在群4胎以上才具有正的经济回报(Rodriguez-Zas,S.L.2003,2006)f,J,达给后备猪的选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母猪场的生产效率及其经营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的生产水平及使用寿命(更新率)。
总之,后备猪的选育方法影响猪群的遗传进展、繁殖效率、缝康状况,进而影响母猪的生产寿命,对猪场的经营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目的是总结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进展,综述后备猪选择方法的进展,读者诸君可根据自己猪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