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
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

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猪业正面临着如何提供高质量、安全的猪肉产品的挑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养猪场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生猪标准化方案。
本文将从生猪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疫病防控以及屠宰环节等方面详细介绍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
首先,养猪场在生猪饲养环境方面需要保证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养猪舍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在寒冷季节为猪提供温暖的环境,避免猪受冷引发疾病。
同时,养猪舍内的湿度要适中,过高的湿度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此外,保持养猪舍的通风良好也是非常关键的,充足的新鲜空气有助于猪的生长和免疫力提高。
其次,饲料管理对于生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养猪场应选择高质量的饲料供应商,并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符合标准。
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基本要求。
养猪场应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根据生猪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此外,定期监测饲料的质量,避免使用变质或污染的饲料,保证生猪摄入的营养充足而健康。
疫病防控是确保生猪健康新鲜、无污染猪肉的重要环节。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包括定期的免疫接种和疫情监测。
疫苗的接种应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和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并按时进行。
同时,养猪场还应加强对养猪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养猪舍、饮水设备和饲喂工具,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此外,养猪场还应定期请专业兽医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生猪,防止疾病传播。
最后,屠宰环节是生猪标准化方案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养猪场应选择符合标准的屠宰场进行生猪屠宰。
屠宰场应具备先进的屠宰设备和技术,保证屠宰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屠宰场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操作规程,保证屠宰操作符合卫生要求。
屠宰后,还需要对猪肉进行检验,并确保猪肉不受到污染。
综上所述,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是确保生猪养殖环节科学、规范、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生猪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疫病防控以及屠宰环节等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能够提高生猪的生长发育质量,生产出更加健康、安全的猪肉产品。
2023年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

2023年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摘要:本方案旨在建立2023年生猪标准化体系,以提高猪肉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方案主要包括制定标准化生猪养殖管理规范、加强养殖环境监测和改善生猪营养饲养,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和推广,以及建立生猪追溯体系等四个方面。
该方案的推行需要政府、农户、养殖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
一、制定标准化生猪养殖管理规范1.1 统一生猪养殖的国家标准,明确养殖场的规模、施工标准、卫生条件等;1.2 制定生猪饲养管理规范,规范饲料配方、喂养量和饮水管理;1.3 完善疫病防控措施,确保生猪健康生长,减少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二、加强养殖环境监测和改善生猪营养饲养2.1 建立生猪养殖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养殖场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污染情况;2.2 采取合理的养殖密度和空气流通设计,改善生猪舒适度和抗病能力;2.3 推进生猪营养饲养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品质。
三、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和推广3.1 开展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3.2 引进优秀的生猪种源和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养殖技术;3.3 加强与农民合作社和养殖企业的合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四、建立生猪追溯体系4.1 制定生猪养殖追溯管理办法,实现生猪从出生到屠宰的全程追溯;4.2 开展生猪屠宰检验和质量抽检,确保猪肉质量安全;4.3 建立生猪标识和追溯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消费者查询服务。
实施计划:1. 2020年制定2023年生猪标准化建立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2. 2021年制定标准化生猪养殖管理规范,并推广应用;3. 2021-2022年建立生猪养殖环境监测系统和生猪追溯体系;4. 2021-2023年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推广;5. 2023年全面推行标准化生猪养殖模式。
关键词:生猪标准化、养殖管理规范、环境监测、营养饲养、技术培训、追溯体系、猪肉质量。
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方案(3篇)

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方案为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我县在上级有关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决定从今年起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目标___年力争保质保量完成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___个,___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规模猪场都要参与标准化示范创建,充分发挥标准化示范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生猪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
二、创建内容(一)必备条件1、参与创建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场址不得位于禁养区域,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
2、具备《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已在县畜牧兽医局进行了养殖备案登记,并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及《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要求,建立《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场档案》。
4、新建规模养殖场育肥栏舍必须采用高床养殖节水减污技术,清洁生产实现粪污治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未采用高床养殖节水减污技术的老养殖场必须具备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并做到了达标排放或全部综合利用。
5、养殖规模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实行自繁自养模式,能繁母猪存栏___头以上,且年出栏育肥猪___头以上。
6、已获得部、省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不列入此次创建范围。
(二)主要内容品种良种化。
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生猪品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
养殖设施化。
养殖场栏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新建规模养殖场育肥栏舍必须采用高床养殖节水栏舍设计,实行免冲洗工艺。
管理规范化。
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范本)管理。
建立标准化养殖档案,各类生产记录齐全(包括:生产记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购进记录、配合饲养使用记录、兽药购进和使用记录、免疫记录、消毒记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记录、防疫监测记录、销售记录)。
生猪养殖标准化

生猪养殖标准化
生猪养殖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猪肉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实现生猪养殖标准化的几个关键步骤:
1.场址选择与布局:选择在地势干燥、水源清洁、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场。
猪场布局应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区应严格分开,并有防疫隔离带。
2.猪舍建设:猪舍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和光照性能。
猪舍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洁消毒。
3.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抗病力强、生长快、瘦肉率高的优良品种。
4.饲料管理:使用符合标准的全价饲料,并按照生猪生长阶段进行适当调整。
禁止使用霉变、过期饲料。
5.饲养管理:实行分阶段饲养,根据生猪生长发育需要,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饲喂量。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
6.疫病防治: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定期接种疫苗,定期进行驱虫。
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病死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7.粪污处理: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对猪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8.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生猪养殖档案,记录生猪来源、饲料来源、兽药使用、免疫接种等信息,以便追溯和查询。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实现生猪养殖的标准化,提高养殖效益和猪肉质量安全水平。
2023年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方案

2023年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方案活动方案:2023年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一、活动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大国,但目前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疫病频发、环境污染、养殖方式低效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水平,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有必要推行生猪养殖的标准化管理。
本活动方案旨在于2023年开展一次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通过制定标准并执行,促进养殖场的规范化经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二、活动目标:1. 制定一套符合科学、先进、可行的生猪养殖标准。
2. 推广和执行生猪养殖标准,提高养殖场的规范化经营水平。
3. 减少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改善生猪养殖的生产环境。
4. 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三、活动内容:1. 制定生猪养殖标准(1) 成立生猪养殖标准化制定组,由相关的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养殖企业等组成。
(2) 研究国内外先进的生猪养殖标准和管理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中国的生猪养殖标准。
(3) 标准的内容包括养殖场的选址、场内环境、养殖设施、生猪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要求。
(4)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订,最终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生猪养殖标准。
2. 宣传生猪养殖标准(1) 制作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宣传海报等,介绍生猪养殖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在各地的养殖业协会、养殖场、科研机构等组织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生猪养殖标准的相关知识。
(3) 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宣传信息,提高社会公众的认识和了解。
3. 推行和执行生猪养殖标准(1) 成立生猪养殖标准执行指导组,由相关的农业部门、兽医部门、执法部门等组成,负责推行和监督执行工作。
(2) 对符合标准的养殖场进行认证和评定,发放标准化认证证书。
(3) 对不符合标准的养殖场,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帮助其达到标准要求。
(4) 加强监督检查,对不执行标准的养殖场进行处罚和整改。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而传统的养殖方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项目旨在建立一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率和产量,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满足市场需求。
二、项目范围和关键节点1. 地点选择和土地准备: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养殖场,修建场地,确保充足的土地和基础设施。
2. 建设规划和设计:进行场地规划和设计,确保科学合理的养殖环境和设施。
3. 设备采购和安装:购买适用的养殖设备,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4. 养殖管理和运营: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方案,确保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合理的饲养管理。
5. 疾病防控和兽医保健:建立科学的疾病防控措施和兽医保健体系,确保猪群健康生长。
6. 市场销售和推广:制定有效的市场销售和推广策略,确保产品畅销和企业盈利。
三、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1.组织架构:设立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专家、市场销售人员、兽医等。
2. 人力资源:根据项目需求招募专业人才,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四、投资和资金筹措1. 投资规模:根据场地规模和设备需求,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2. 资金筹措: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合作伙伴等方式筹措资金。
五、风险管理和安全措施1. 风险评估: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安全可靠。
六、环保和可持续发展1. 环保措施:建立合理的污染防治和废弃物处理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 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环境压力。
七、实施计划和里程碑1. 地点选择和土地准备:3个月2. 建设规划和设计:2个月3. 设备采购和安装:2个月4. 养殖管理和运营:持续进行5. 疾病防控和兽医保健:持续进行6. 市场销售和推广:持续进行八、项目评估和效果分析通过对项目的实施与运营进行评估,分析项目效果,并对项目进行优化和调整,以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某养猪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某养猪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猪肉作为我国主要的肉类消费品,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养殖效益,某养猪场决定进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二、项目目标1.建设现代化养殖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保证生猪的生长和健康。
2.实现养殖过程的规范化管理,确保生猪肉品质和食品安全。
3.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优质的产品。
三、项目内容1.场地选择和规划在养猪场周边选择面积适宜的土地,确保充足的供应水源和良好的环境条件。
根据养猪场的规模确定场地面积,合理划分区域用于生猪的饲养和排泄物处理。
2.施工及设备选择建设现代化的猪舍,采用保温隔热、通风换气等环境控制措施,为生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选择高效的喂养设备和智能化的数据监测系统,提高养殖效益和管理水平。
3.猪种选择和养殖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猪肉品种特点,选择适宜的猪种,确保生猪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和喂养计划,科学管理生猪的生长和饲养过程,确保生猪健康生长。
4.环保措施建设生猪的粪污处理设施,实施科学的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采用无污染的工艺和设备,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5.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猪养殖过程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四、项目计划1.前期准备阶段场地选择和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手续的申请和审批等工作,预计耗时1个月。
2.施工阶段包括猪舍建设、设备安装、环保设施建设等工作,预计耗时3个月。
3.引进猪种和养殖管理准备阶段选择合适的猪种,准备饲料和饲养管理人员,预计耗时1个月。
4.生产运营阶段正式投入生产运营,进行生猪饲养和管理,预计为长期持续的工作。
五、经济效益预测根据前期调研数据和市场需求,预计该项目年产生猪肉500吨,并且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按照生猪肉市场价格,计算该项目的年收入,并减去相应的成本和费用,预计年净利润为100万元。
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方案

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生猪养殖是农业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生猪养殖存在诸多问题,如养殖环境污染、疫病传播、养殖技术不规范等,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提高养殖环境和质量标准,推动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标1. 创建一批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提供标杆养殖模式,促进全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
2.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养殖人才队伍,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3. 提高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益,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4. 加强生猪养殖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5. 加强生猪疫病防控,降低疫病传播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三、活动方案1. 筹备阶段(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由相关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养殖企业和农民代表组成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和筹备工作。
(2)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的目标、内容、计划和预算等。
(3)广泛宣传,提高农民对标准化养殖的认识和意识。
2. 实施阶段(1)选址建设示范基地。
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建设具备标准化养殖条件的示范基地。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可以选择分布式布局或集中式布局。
(2)培训农民养殖技术。
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包括种猪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对养殖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
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和推广,宣传标准化养殖的优势和效益,鼓励农民采用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4)加强兽医服务和疫病监测。
建立健全兽医服务网络,加强生猪疫病监测和防控,提高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3. 完善阶段(1)总结经验,完善标准化养殖技术。
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和水平。
(2)开展评估和奖励工作。
组织专家对示范基地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奖励,激励更多的农民参与标准化养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县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建设单位:****县****良种猪繁育场建设地点:****县城关镇****村****县****良种猪繁育场二○一二年二月目录一、项目概要 (1)二、项目总体设想及现状 (1)1、项目总体设想 (1)2、发展现状 (1)3、建设原则 (2)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工程设计 (2)1、项目建设规模 (2)2、建筑工程设计 (2)3、结构工程设计 (4)4、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7)5、电气工程设计 (9)四、工艺技术方案 (10)1、生产工艺流程 (10)2、主要技术指标 (10)3、猪舍环境条件及管理 (12)五、项目进度安排 (18)六、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9)1、编制说明 (19)2、投资估算依据 (20)3、编制方法 (20)4、项目建设投资 (21)5、资金来源与筹措 (21)七、效益分析 (21)1、经济效益分析依据: (21)2、成本核算 (21)3、利润分析 (23)八、项目管理 (23)附表:1、总概算表2、仪器设备概算表2-1、电力工程及设备明细表3、建安工程概算4、销售收入估算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图:1、项目建设地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图3、待配平面图4、妊娠舍平面图5、分娩平面图6、保育舍平面图7、育肥舍平面图8、圈舍建设立面、剖面图,屋面平面图9、结构图****县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县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2、建设地点:****县城关镇****村3、建设单位:****县****良种猪繁育场4、法人代表:****5、主管单位:****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6、项目性质:改建7、实施期限:6个月,2012年3月-2012年9月二、项目总体设想及现状1、项目总体设想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猪的标准化养殖水平,促进生猪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本项目通过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实现生猪生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从而带动项目区生猪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2、发展现状****县****良种猪繁育场位于城关镇****村,占地10亩,以商品猪育肥为主要经营项目。
现有员工11人,其中:8名工人,3名管理人员。
现存栏二元母猪120头,圈舍7栋1800平方米,产床、保育床、限位栏等设备140套,库房、办公用房及宿舍等辅助用房300m2。
3、建设原则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按照三大功能区建设,即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和生活区。
生产区包括按工艺流程布置的各栋猪舍,生产辅助区包括更衣室、消毒室、隔离舍、值班室等。
生活区主要包括办公用房、宿舍和食堂等。
从环境影响、卫生防疫、劳动组织的角度考虑,各功能区之间有绿化带隔离,为保证该项目的防疫要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养殖区内要求30%以上的绿化面积。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工程设计1、项目建设规模建设粪污处理池200立方,改造标准化圈舍1000㎡,建设兽医室1个30㎡,硬化道路350㎡,购置消毒设备1套、兽医诊疗设备1套,改造完善电力设施和给排水设施。
2、建筑工程设计(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90《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单体建筑外观设计:整个建筑在风格上和色调上统一协调,将原有猪舍改造为坡屋顶,屋顶均为蓝色,外墙面均为白色。
平面设计:依据场地条件和饲养工艺要求设计。
配种舍1栋:长16.24m,宽8.24m,总建筑面积133.82m2,舍内纵向采取单通道双列式,通道1.2米,两边各设计4个圈舍,单圈3.4×4米,纵向布设1条宽0.3米,深0.2米的粪尿沟, 排至舍外明沟。
(详见待配猪舍平、立、剖面图) 。
妊娠舍1栋:长29.24m,宽8.74m,总建筑面积255.56m2,舍内纵向采取3通道双列式,通道宽分别为1.15米、1.4米、1.15米,两列各布设39个限位栏,限位栏为2.1×0.65米,横向两端通道宽分别为1.5米、1.5米,纵向布设2条宽0.3米,深0.2米的粪尿沟, 排至舍外明沟(详见妊娠猪舍平、立、剖面图)。
分娩舍1栋:长26.24m,宽8.24m,总建筑面积216.22m2,舍内纵向采取3通道双列式,两列各布设14个产床,通道宽分别为1.12米、1.36米、1.12米,横向两端通道宽分别为1.3米、1.3米,纵向布设2条宽0.3米,深0.2米的粪尿沟, 排至舍外明沟(详见分娩舍平、立、剖面图)。
保育舍1栋:长36.24m,宽8.24m,总建筑面积298.62m2,舍内纵向采取3通道双列式,两列各布设18个保育床,通道宽分别为1.12米、1.36米、1.12米,横向两端通道宽分别为2.0米、2.0米,纵向布设2条宽0.3米,深0.2米的粪尿沟, 排至舍外明沟(详见保育舍平、立、剖面图)。
育肥舍3栋:长36.24m,宽8.24m,总建筑面积298.62m2,舍内纵向采取单通道单列式,通道宽1.2米,单栋设计9个圈舍,单圈为6.8×4米;舍外纵向布设1条宽0.3米,深0.3米的粪尿沟,舍内污水通过出粪口排至舍外明沟(详见育肥舍平、立、剖面图) 。
(3)建筑用料:各猪舍均选用塑钢窗,门为彩钢门,屋面采用75mmEPS 夹芯彩钢板;内外墙裙为水泥砂浆,其余为清水砖墙;地面为水泥砂浆地面,墙体为240厚的承重空心砖墙。
(4)设计图纸附后。
3、结构工程设计(1)设计依据①《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③《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2006年版);④《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⑥《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50025-2004;⑦《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⑨建筑专业提供的单体条件图。
(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35kN/m2基本雪压:0.2kN/m2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3组。
(3)抗震设防分类及设防标准本工程各单体,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4)结构单体设计①结构体系本工程为单层单跨砖排架柱结构体系。
跨度为8m,檐口高度2.8m;②荷载屋面活荷载(不上人)0.5 kN/ m²;③地基基础地基承载力暂按120Kpa考虑。
采用1.2m宽条形基础,灰土处理厚度450mm,灰土顶标高-1.2m;④主要承重体系及构件墙厚240mm,屋架采用三角形轻钢屋架。
屋架下设砖壁柱370x370mm;在标高-0.06m处和2.5m处,沿墙均设圈梁,截面:240x200mm;山墙墙顶设240x200 mm爬坡圈梁;⑤屋面屋面板为75mm蓝色夹心彩钢板;⑥屋架及支撑构件采用三角形轻钢屋架。
砖墙体材料:±0.000以下,采用MU10粘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
±0.000以上,采用承重空心砖,M7.5混合砂浆。
混凝土强度等级:±0.000以下C30,±0.000以上C25。
本工程砼结构的环境类别为:±0.000以下及室外悬挑构件为二·b类,±0.000以上为一类。
受力主筋砼保护层厚度:梁25mm;柱30mm;板15mm。
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采用HPB235级和HRB335级钢,HPB235级钢筋的强度设计值为210N/mm2,HRB335级钢筋的强度设计值为300N/mm2;钢筋强度标准值要求具有不小于95%以上的保证率;而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
钢结构部分,屋架与柱的连接,柱脚连接,均采用锚栓连接,钢材均采用Q235B钢,钢材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比值不应大于0.85,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伸长率不应小于20%,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焊条采用GB/T5117中规定的E43XX型系列焊条。
所有金属构件除锈后涂刷防锈底漆两遍,聚氨酯漆面漆两遍。
4、给水排水工程设计(1)设计依据①《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1990;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③《标准化规程养猪场建设规范》NY/T1568-2007;④《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⑤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
(2)设计范围场区猪舍室内给水及室外给水系统。
(3)水源及水质①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原场区已打深水井1眼,出水量20m3/h,已建5m3砖支筒保温水塔一座,可引入本场供生产、生活用水。
②水质状况良好,能满足养殖场生产、生活水质要求。
③用水量计算生产用水量计算饮水:平均20L/头.天;冲洗:平均10L/头.天;降温:1.2L/头.天;损失:单独鸭嘴式饮水器平均8~9L/头.天。
本场区存栏基础母猪120头,育肥猪618头,120×40L +618×25L=20.25 m3 /d。
生活用水量计算200L/人.天,人数:11人,11×200L=2.2m3/d全场日用水量为22.45m3。
(4)给水系统①该场区供水管网采用枝状下行上供式,主管道为DN80。
②本次改建猪舍内用水主管道为DN50,沿栏杆明敷,管道采用40厚超细玻璃棉保温。
③室外给水管采用PE管,熔接,给水管全部直埋,管道埋深为管顶距地面不小于0.7m;室内给水采用PPR管。
(5)消防系统场区消防系统主要形式为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5、电气工程设计(1)设计依据: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程、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①《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②《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③《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④《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⑤《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年版);⑥《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INY/T 388-1999)。
(2)设计范围:场区内建筑物(待配妊娠猪舍,分娩保育舍各1栋,育肥舍2栋,)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接地安全系统。
(3)场区低压配电系统①本工程所有单体建筑物均按三级负荷采取供配电措施。
②建设单位已具备本工程用电需要。
③各猪舍电源采用1回路~380/220v,TN-C制,由本场区变配电所架空引至各单体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