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世界各国战地雷达表
不同国家战斗机雷达介绍

相控阵雷达解决了传统机械扫描雷达的种种问题,反应速度、目标更新速率、多目 标追踪能力、分辨率、多功能性、电子反对抗能力等都远优于传统雷达 。
知识回顾
有源相控阵雷达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每个辐射器都 配装有一个发射/接收组件,每 一个组件都能自己产生、接收电 磁波,因此在频宽、信号处理和 冗度设计上都比无源相控阵雷达 具有较大的优势。正因为如此, 也使得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造价昂 贵,工程化难度加大。但有源相 控阵雷达在功能上有独特优点, 大有取代无源相控阵雷达的趋势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战斗 机雷达介绍
知识回顾
什么是相控阵雷达?
相控阵雷达(英文:Phased Array Radar,PAR):即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雷达
机制:它利用大量个别控制的小型天线元件排列成天线阵面,每个天线单元都由独 立的开关控制,基于惠更斯原理通过控制各天线元件发射的时间差,就能合成不同 相位(指向)的主波束,而且在两个轴向上均可进行相位变化;与托马斯·杨的双 缝实验相似,相控阵各移相器发射的电磁波以建设性干涉原理强化并合成一个接近 笔直的雷达主波瓣,而旁瓣则由于干涉相消而大幅减低。
F22猛禽战斗机
F-22“猛禽”(英语: F-22 Raptor)战斗机 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 丁和波音联合研制的单 座双发高隐身性第五代 战斗机。F-22是世界上 第一种进入服役的第五 代战斗机
F22猛禽战斗机
雷达中的“猛禽”AN/APG-77有 源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每个阵 元峰值功率达到10瓦,阵列有 2000多个阵元。至此,有源相控 阵雷达成为世界雷达强国用于改 进三代机以及装备新飞机的最佳 选择。
经典雷达资料-第16章 机载动目标显示(AMTI)雷达-1

第16章机载动目标显示(AMTI)雷达FRED M. STAUDAHER16.1 采用AMTI技术的系统机载搜索雷达最初是为远程侦察机探测舰艇研制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海军研制了几种机载预警(AEW)雷达,用来探测从舰艇雷达天线威力区之下飞近特遣舰队的低空飞机。
在增大对空和对海面目标的最大检测距离方面,机载雷达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只要了解下述情况就很清楚了,高度为100ft的天线桅杆,其雷达视线距离只有12n mile,而与其相比,飞机高度为10 000ft时,雷达视线距离则为123n mile。
神风突击队袭击造成多艘哨舰的损失引起了机载自主探测与控制站的设想,后来这种系统发展成为一种用于洲际防空的边界巡逻机。
E—2C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如图16.1所示)使用机载预警雷达作为其机载战术数据系统中的主要传感器。
这种雷达的视界很宽,用于检测海杂波和地杂波背景中的小飞机目标。
由于其首要的任务是检测低空飞行的飞机,因此这种雷达就不能靠抬高天线波束的仰角来消除杂波。
AMTI雷达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1]~[3],与前一章中探讨的地面雷达的MTI 系统相似[1][4]~[6]。
图16.1 带有旋转天线罩的E—2C空中预警机在截击机火炮控制系统中,AMTI雷达系统还可用来捕捉和跟踪目标。
在这种场合中,雷达仅需抑制指定目标附近的杂波。
因此,在目标所处的距离和角度扇形区内可将雷达优化到最佳状态。
MTI系统也可以装在侦察机或战术歼击-轰炸机上用来检测地面运动的车辆。
由于目标速度低,因而采用较高的雷达频率以获得大的多普勒频移。
因为背景杂波通常很强,故这些雷达能够有效地采用非相参MTI技术。
高空、高机动、高速度的环境条件及尺寸、重量、功耗的限制给AMTI雷达设计者带来了一系列的特殊问题。
本章将专门探讨机载条件下如何处理这些特殊问题。
第16章机载动目标显示(AMTI)雷达·637·16.2 覆盖范围的考虑搜索雷达一般要求有360︒方位角覆盖。
地平线上的守望者当代全球炮位侦察雷达扫描

地平线上的守望者当代全球炮位侦察雷达扫描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6年第20期曹戬1988年5月,印巴之间在锡亚琴高原冰川的两个山口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炮战,印度军队将当时最先进的一个连的瑞典博福斯公司制造的FH-77B式155毫米榴弹炮用直升机吊上了山顶,猛轰巴基斯坦陆军的山顶阵地。
但由于当地天气恶劣,山势险峻,炮击的效果并不理想。
而到了1999年6月卡吉尔高原冰川炮战之际,印军的155毫米博福斯榴弹炮却出奇的准确,给巴军造成了较大的杀伤。
究其原因,就是印军在吊运FH-77B榴弹炮上高原之际,同时将美国制造的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用直升机也吊运上了山顶。
这等于给印军的大炮安装了一双“火眼金睛”,因而能准确地锁定巴陆军的炮兵阵地。
因此,印军赢得这场世界高原上冰川炮战的胜利,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功不可没。
越战后美军锁定敌方炮位的新利器通过探测炮弹空中飞行轨迹,炮位侦察雷达可精确计算出敌炮兵武器(如火箭炮、榴弹炮和迫击炮)的阵地位置以遂行反炮兵作战。
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AN/TPQ-36炮位侦察雷达和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及后续改进型,从1981年开始列装以来一直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炮位侦察的主力装备。
目前,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已经装备了AN/TPQ-36H雷达。
AN/TPQ-36(V)8雷达采用新型高速信号处理器,每分钟能处理20个目标,还能在离开天线收发单元100米处进行遥控操作。
这些改进是通过采用安装在轻型多用途方舱中的新硬盘驱动器、平板显示器/控制设备、信号/数据处理设备以及车载式多功能计算机来实现的。
另外,在AN/TPQ-36(V)11中还采用了低噪声放大器,降低了错误定位的概率。
AN/TPQ-37(V)属机动式无源相控阵火炮定位雷达,目前已在美国、印度、以色列、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军队服役。
整个系统包括:安装在M-35系列战术运输卡车上的安放操作控制设备的操作方舱和一台安装在载重5吨的MEP-115A运输卡车上的60千瓦、400赫兹的柴油发电机设备。
史上最全的军用雷达分类

史上最全的军用雷达分类军用雷达利用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的军用电子装备。
“雷达”一词是英文RADAR的音译,原意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
雷达具有发现目标距离远,测定目标坐标速度快,能全天候使用等特点。
因此在警戒、引导、武器控制、侦察、航行保障、气象观测、敌我识别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电子技术装备。
原理和组成典型的雷达是脉冲雷达,主要由天线、收发转换开关、发射机、接收机、定时器、显示器、电源等部分组成(图1脉冲雷达原理方框图)。
发射机产生强功率高频振荡脉冲。
具有方向性的天线,将这种高频振荡转变成束状的电磁波(简称波束),以光速在空间传播。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时,目标受到激励而产生二次辐射,二次辐射中的一小部分电磁波返回雷达,为天线所收集,称为回波信号。
接收机将回波信号放大和变换后,送到显示器上显示,从而探测到目标的存在。
为了使雷达能够在各个方向的广阔空域内搜索、发现和跟踪目标,通常采用机械转动天线或电子控制波束扫描的方法,使天线的定向波束以一定的方式在空间扫描。
定时器用于控制雷达各个部分保持同步工作。
收发转换开关可使同一副天线兼作发射和接收之用。
电源供给雷达各部分需要的电能。
目标的距离是根据电磁波从雷达传播到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即回波信号到达时间的一半)和光速(每秒30万公里)相乘而得的。
目标的方位角和仰角是利用天线波束的指向特性测定的。
根据目标距离和仰角,可测定目标的高度。
当目标与雷达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雷达接收到目标回波的频率就会产生变化。
这种频移称为多普勒频移,它的数值与目标运动速度的径向分量成正比。
据此,即可测定目标的径向速度。
战术技术性能主要包括: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最小作用距离,方位角和仰角工作范围,精确度,分辨力,数据率,反干扰能力,生存能力,机动性、可靠性、维修性和环境适应性;以及雷达的工作体制,载波频率,发射功率,信号形式,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宽度,接收机灵敏度,天线的波束形状和扫描方式,显示器的形式和数量等。
雷达介绍

A A<0.25; B>0.25 B<0.5; C>0.5
D E<3.0; F>3.0 G<6.0; H>6.0 I<10.0; J>10.0
J J<20.0; K>20.0
K L<60.0; M>60.0
42
五、雷达的分类
频带
HF VHF, UHF
UHF, L S, C
X, Ku, K
Ku, K, Ka
17
三、雷达的发展历史
捷克“塔马拉”雷达系统(被动雷达)
分析空中商用电台、电视的频率和信号特征及其他信号的 波动状态来侦测隐形飞机。
18
四、雷达的应用
1、远程预警雷达
弹道导弹防御, 探测洲际导弹, 和绕地球的卫星 420-450兆赫(UHF) 探测距离4800~5550km 高32m,2000个阵元
2)不适合大面积搜索 3) 制作精度高,可靠性不高
应用:目标探测和监视 、火控和跟踪 、导引头和导弹末制导 、
外层空间
37
四、雷达的应用
16、激光雷达 优点:◆频率高(比微波高3~4个数量级)。多普勒频率高,对抗电子干扰、
反隐身,高精度测距(cm)◆能量高度集中,无副瓣
缺点: ◆激光的大气传输效应(大气悬浮粒子对于光能的吸收和散射)限制了
近地应用时的作用距离 ◆极窄的波束使得对于运动目标的搜索和捕获比较困难, 通常需要靠其他手段来引导。
应用:飞行器空间交会测量 ,目标精密跟踪,瞄准,直升机防撞告警 ,化学
战剂和局部风场测量 ,水下目标探测 (蓝绿激光0.5um可探测深达百米的目标)
38
五、雷达的分类 ➢按安装位置分
现役全球InSAR卫星简介

现役全球InSAR卫星简介1、加拿大Radarsat-2雷达系统Radarsat-2是加拿大第二代地球观测卫星,于2006年12月发射升空,它几乎保留了Radarsat-1的所有优点,雷达采用C波段,HH极化,数据分辨率3—100m,幅宽10—500km,设计使用寿命为7年,采用多极化工作模式,轨道定位精度15m。
能够大大增加可识别地物或目标的类别,能够左视和右视,并且可以实现相互转换,主要用于测绘以及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检测等方面。
2、日本ALOS观测卫星2006年1月日本发射了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它携带有L波段相控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该卫星主要用于对全球陆地资源和环境实施全天候监测,在高分辨率模式下距离向分辨率优于2m,轨道定位精度10m。
PALSAR有较高的距离向分辨率和较高的信噪比,并且在交轨方向对轨道有较好的控制。
3、欧洲ENVISAT雷达系统ENVISAT雷达卫星属极轨对地观测卫星系列之一,于2002年3月升空。
星上载有10种探测设备,其中4中是ERS-1/2所载设备的改进型。
作为ERS-1/2雷达卫星的延续,ENVISAT雷达卫星数据主要用于检测环境,即对地球表面和大气层进行连续的观测,供制图、资源勘查、气象及灾害判断之用。
4、意大利COSMO-Skymed高分辨率雷达卫星COSMO-SkyMed是意大利航天局和意大利国防部共同研发的COSMO-SkyMed高分辨率雷达卫星星座的第二颗卫星,该卫星星座共有四颗卫星,整个卫星星座的发射任务于2008年底前完成。
2007年6月8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成功发射意大利COSMO-SkyMed 1卫星。
该卫星由泰勒斯阿莱尼亚航天公司建造,是意大利国防部与航天局合作项目的首颗卫星。
该项目被称作COSMO-SkyMed星座,由4颗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组成。
卫星特点:作为全球第一颗分辨率高达1米的雷达卫星星座,COSMO-SkyMed系统将以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的能力、卫星星座特有的高重访周期、1米高分辨率。
单兵步战神器:美俄“地面监视雷达”

单兵步战神器:美俄“地面监视雷达”作者:郑大壮来源:《轻兵器》 2015年第13期郑大壮“地面监视雷达”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单兵携行,其可用于战场侦察及武器瞄准。
当然,它究竟在单兵装备体系中如何配属并发挥作用,仍值得探索——地面监视雷达的用途雷达的种类纷繁复杂,而“地面监视雷达”只是雷达大家族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家伙,其英文全称是GroundSurveillance Radar(缩写GSR)。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平面扫描的方式对诸如人员、车辆、船只、低空飞行物或旋翼机等移动的小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
也有说法将“地面监视雷达”称为“战场监视雷达”,即Battlefield SurveillanceRadar。
但不管怎么称呼,这种雷达都与那种地基和海基的大中型雷达风格迥异,因为它们都是便携式的。
地面监视雷达的应用比较广泛,包括城镇机动作战、在隐蔽处实施侦察与监视、反恐作战行动、海上近距离监视、边界巡逻和安全防御、边远地区保护、机场安保、核设施安保等。
从战场战术实践来讲,这种雷达主要用来对位于关键阻塞点以及敌人很可能渗透的路线予以搜索,对桥梁、路障、狭窄路段等“点目标”进行观察。
此外,地面监视雷达还可对被烟雾、强光掩盖的目标进行目视观察提供一定的辅助。
当然,在与其他传感器联合使用时,地面监视雷达也要克服一些弱点:首先,由于此类雷达工作时是直线扫描目标,整体性能很容易受到雨雪、浓雾、强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其次,这种雷达是主动发射雷达电磁波,易遭受敌方的电子干扰;第三,这种雷达不能分辨敌我,仅能够对移动中的目标进行探测和分类。
美国陆军装备过AN/PPS系列地面监视雷达,型号分别为AN/PPS-4、AN/PPS-5、AN/PPS-6和AN/PPS-15四种。
与此同时,苏联陆军列装过多种型号的地面雷达监视系统,老式的包括SBR-3“前灯”短程监视雷达和PSNR-5“便携式地面监视雷达”。
近年来,俄罗斯研制的新型地面监视雷达具有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高的坐标测量精度,用于自动探测目标和坐标精度处理,另外还可通过标准界面的通信频道来传送数据。
谈谈二战各个时期英德的各类防空雷达.(英国篇)

谈谈二战各个时期英德的各类防空雷达.(英国篇)1864年,英国人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理论的基本公式,出版了<<电磁场动力学>>,拉开了人类对电磁波(无线电波)认识和应用的序幕.进入20世纪,无线电波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但是直到一战末期,其用途主要局限于通讯领域.不过,无线电波的应用潜力已获得各国的广泛认同.20世纪30年代来临时,美.英.法.德以及苏联等国相继在无线电探测领域取得突破,雷达的概念(RADAR,既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为"无线电探测与测距")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并在接踵而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粉墨登场,广泛应用于各国的防空战场.战争的不断推进为雷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平台,许多技术模型和战术战法都成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成为军用雷达史上一块块不可磨灭的里程碑.本贴就让我们通过回顾二战时期英.德两国之间围绕防空雷达系统的对抗和竞争.来回顾这段值得回味的武器发展史.英国篇:英国链向雷达网20世纪30年代.随着纳粹德国空军的日益壮大,隔海相望的日不落帝国感受到明显的压力.英国必须拿出办法来制衡这股来势汹汹的空中力量.摆在这个老牌帝国面前有三条路:1.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轰炸机群作为威慑,一旦本土受到攻击,也能发动有效反击;2.通过签署国际武器控制协定来制约纳粹德国空军的发展;3.最后一种也是最直接的一种,就是发展战斗机部队和探测技术,建立直接有效的防空力量.第一种办法受到当时英国空军部的支持,但由于军费预算的限制而无法达成,制约纳粹德国空军的外交努力也流于失败.而第三条路不仅受到当时空战理论的束缚,在技术上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和瓶颈.但是,这条路得当了上层的支持,并专门成立了防空科学研究委员会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角度之一就是要找到一种"死亡射线'',或使飞行员失去行为能力,或使发动机停车,或者干脆引爆飞机.因此,委员会找到了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瓦特,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更加专业的意见和建议.1935年1月.瓦特在给委员会的回复中除了分析制造"死亡射线''的可能性外,还着重指出,利用无线电波的探测功能虽然存在一定困难,但比之利用其破坏功能,前者的难度要小很多.而且,他本人也可以很快的拿出实现无线电波探测功能的具体方案.由于受到上层的大力支持,瓦特的设想很快付诸实施.当年6月,他成功的利用位于达文特里的BBC短波广播站无线电波,探测到8英里外飞行的"黑福德''双翼轰炸机.这一重大突破被包括今天的许多史料视为雷达的诞生,试验的成功也理所当然地吸引了更多来自政府的支持.在空军部的资助下,瓦特开始在毗邻海岸线的地方建立了为数众多的雷达基站.到36年8月,已有7座基站投入使用,这就是链向雷达网的起源.实际上.链向雷达站的原理非常简单,大部分技术来源于瓦特对英国广播公司和高频无线电波的了解.最先推出的雷达系统是AMES-1型,主要用于远程探测.AMES是Air Ministry Experimental Station 的缩写,意为空军部试验站.每个雷达基站都使用装在固定支架上的大型天线,所谓的支架实际上都是高达120米的铁塔,用以支撑这组发射功率达到350千瓦的广角发射天线,发射频率为20--30兆赫(类似于当时的高频雷达).脉冲重复频率为每秒12.5--25次.接收天线则安装在4座80米高的独立支架上.整个基站显得庞大异常,因为无法转动天线进行扫描.所以只能覆盖正前方100度的区域.另外还有一种AMES-2型雷达站.也称Chain Home Low Station,既低空链向雷达站.顾名思义.该型号主要用于探测低空目标.作为1型雷达站的补充.1型雷达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低空探测能力薄弱的问题,这一方面要归咎于雷达的波长,另外也受制于当时天线的设计能力.2型雷达站使用发射功率为150千瓦,发射频率为200兆赫兹的天线,该天线同样置于高塔之上,只是高度只有1型的一半左右.在研制出2型雷达以后,英国人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为了进一步加强防空雷达的低空搜索能力,皇家空军又在1942年推出了11型雷达,其工作在500--600兆赫兹波段,峰值功率为50千瓦,雷达天线搭载在6轮越野卡车上,具备机动能力,由2型和11型雷达组成低空链向雷达网大大提高了英国防体系的低空探测能力和精确度.原先的链向雷达网能够发现90公里外1500米高度飞行的战斗机目标,新的雷达网则能探测到40公里外150--200米高度飞行的目标.但是,德国空军发现海峡对岸的进步后,也在不断寻找对付办法.他们发现30米低空突防是突破英国雷达网探测的有效方式,一些有经验的德国飞行员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攻击了英国的一些近岸目标此时,科学家已经发现超高频无线电波由于波幅很窄,可以沿地面传导而不受很大的干扰.1940年2月,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谐振腔式磁控管---一种微波发射能量超过原有发生器几十倍的新装置.在1942年的一次试验中,装有这种磁控管的试验性雷达成功地在50公里距离上发现了飞行高度在20--70米的飞机,某些时候的探测距离甚至达到72公里.取得这些研究成果以后,英国空军部当即决定建造一批更加先进的低空雷达,进一步加强链向雷达网的功能,这些雷达统称为超低空链向雷达站.超低空链向雷达站主要有3种不同型号.其一是52-56型S-波段雷达.其原型是英国海军部研发的271型雷达和皇家陆军海岸防卫部队的Mk lV-Mk Vl型雷达.前者及其改进型号277型雷达既可以用于航空母舰的载机引导,也可以用于大型舰船防空武器的目标指向;后者则是用来搜索近岸船只的.两种雷达都工作在S波段,非常适合搜索近岸底空目标.英国皇家空军于1942年12月获得从皇家海军和陆军移交的11台雷达,之后又在43年5月获得了3台.这些雷达都命名为52-56型雷达,它们采用可旋转的碟形天线,能够跟踪低空飞行的单个目标.另外两个型号的雷达则来自英国电信科学院的研究成果.它们制造出皇家空军第一台厘米波雷达.代号为13型雷达,主要为链向雷达网提供更加精确的高度信息.该雷达的研发始于1942年.采用两根条形天线,并照搬了277型雷达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天线组以每分钟6次的频率在-1度--+20度之间垂直扫描,提供目标的高度信息.这款雷达在43年3月开始生产,但是由于14型雷达的需求而推迟了生产.13型Mk ll型雷达于1944年早些时候投入使用,尽管实战表现不尽如人意.却展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果关闭垂直扫描.13型雷达可以很好地用作低角度探测.正是受到这一启发,14型雷达得以诞生.在13型雷达基础上,设计师将原先纵置的两根天线横置.使其水平扫描,获得了不错的低空探测能力.经过测试以后,设计师发现只保留其中一根天线,雷达的表现同样令人满意.因此,14型雷达的大部分型号都只有一根条形天线.对于飞行在20米高度轰炸机大小的目标,14型雷达的发现距离为32公里,300米高度目标的发现距离为90公里,目标高度达到2000米时,在144公里距离就能够发现.由于14型雷达的天线更加轻便,它可以灵活地选择固定式或安装在越野卡车上.以上3种雷达有效地补充了链向雷达网的低空探测能力.在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军方的不懈努力下,由链向雷达站.低空链向雷达站和超低空链向站组成的链向雷达网终于在43年底完全建成,总共包括50个雷达站,其中21个分布在英伦岛屿最关键的东海岸.但是,链向雷达网本身只能提供早期预警的功能,还需要有一套系统能够引导防空力量,尤其是战斗机群对来袭的空中目标进行有效拦截.而英,德开战之初,链向雷达网提供的目标信息精度在5英里左右.这样的精度只在能见度较好的白天有效,到了夜晚和恶劣气象条件,飞行员根本无法靠肉眼发现这一精度上的目标.要解决这一问题,开发机载截击雷达当然是一个方向,但限于当时的工程技术能力,这条道路还显得有些漫长.与此同时,使用低空链向雷达站引导战斗机进行拦截的试验取得了成功.但是,由于低空链向雷达站的天线无法进行机械旋转扫描,也没有平面位置显示器(PPI),最好的方式就是天线始终对着目标方向,让截击机沿着这个方向飞行.而雷达的操作手当然不希望这样做,因为雷达在引导截击机进行拦截的同时,也丧失了搜索其它目标的能力.但无论如何,试验的成功已经为专用地面引导截击(GCI)雷达勾勒出雏形.链向雷达网提供的早期预警在40年夏到来的不列颠空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得纳粹德国空军未能在英伦三岛逞凶.但是,英国人料定纳粹德军会加强夜间轰炸的力度,因此加快了GCI雷达的研制脚步,他们通过改进低空链向雷达,赋予其探测目标飞行高度的能力,并与刚刚问世的PPI显示器整合在一起.在10次拦截实验中,其成功率达到惊人的90%..英国电信科学研究院和皇家航空研究院立即根据这个试验模型赶制了6台GCI雷达,并命名为7型雷达.首台7型雷达于41年元旦投入使用,其余5台也在1月底相继服役.7型雷达与2型雷达一样工作在米波波段,初期型号为机动型的,后来演变成为可运输型和固定型两种.固定型包括雷达井,作战室和一组雷达天线.为了实现连续跟踪,7型雷达的天线阵列采用了32个中心馈电的全波偶极子,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8个偶极子.模块与模块之间可以产生不同的组合.如发射时,每个模块上方的4个偶极子和下方的4个偶极子会在操作手的控制下同相或反相组合,这样获得的叠加波束能够提供适当的补盲.接收时,每个模块上的偶极子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不同仰角的波束进行测高.另外,7型雷达的大型天线阵列能够在每分钟1圈至8圈的转速范围内旋转,得以覆盖360度全方位.之前提到的11型雷达也是一种GCI雷达.为避免受到敌方干扰,其工作频段与德国的雷达设备相同,都是500--600兆赫兹.该雷达的垂直覆盖有很大的盲区,需要在雷达车展开的位置填土垫高才能有所弥补,其对轰炸机大小目标的发现距离在96公里左右.随着GCI雷达站的建立,以及整套指挥,引导,控制和截击技术的发展成熟,皇家空军将纳粹空军轰炸的战损率从40年12月的0.5%提高到41年5月的7%.如果不是受限于经常出现的人手不足情况,其战果还能进一步提高.总体而言,二战时期的英国防空雷达网对纳粹德国发动的空战和轰炸行动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并迫使其投入大量精力开发FZG-76/V1巡航导弹和A-4/V-2弹道导弹等新型武器.另一方面,由于早期雷达技术水平低下,其搜索范围十分有限,定位和处理速度也很慢.有时,通过无线电技术截获的德军情报往往能够提供准确的敌人动向,包括来袭飞机数量,部队番号,来袭路线和目标等,并有两小时以上的预警时间.而链向雷达网只能提供20分钟的预警时间.但是,随着GCI雷达及其配套设施的成熟,地面雷达引导战斗机截击的战法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防空作战手段,并且不断发展,一直沿用至今.英国皇家空军在此领域的早期摸索和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ttlefield Surveillance RadarsGlobal Sales MappingFebruary 2010Country BelgiumManufacturer Belgian Advanced Tech SA (ELTA IAI License)Product SCB 2130AStatus Being marketedBulgaria KintexGR-100MBeing marketedIdentified Sales Belgium Army acquired 25 (also mounted on an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 + sold to three others unidentified foreign clients Presumably sold to Bulgarian security forcesKintexNR-100BeingBulgarian ArmymarketedKintexFARABeingsold to Bulgarian securitymarketed forcesKintexCREDOBeingBulgarian ArmymarketedGreat BritainThales SensorsPPS-5 MSTARBeing marketedOver 400 units sold. Among which Finland, Canada, UK, Spain and the Netherlands and Saudi Arabia. Manufactured under license in Saudi Arabia AustraliaGermany Thales SELBOR-A 550 Being marketedGerman Army, Greek Army 20 units, also sold to Saudi Arabia security forcesCountry Manufacturer Thales SELEADS DS Hungary ProPatriaProduct RATAC-STRGS PGRSStatus Being marketedIdentified Sales 300 units were sold to German, French, Moroccan, UAE Armies + others. .. See ASKARAD TurkeyDevelopme nt Being marketedStanding order for 76 units to German Army No sales identifiedNetherla ndsThales Nederland SQUIRE Also see DRS USAPoland RADWAROWLBeing marketedBeing marketedDutch Army 62 units for $ 20 million. Sales to Norway (aboard LMV) and Saudi Arabia. Presumably sold to Polish Army? Border Guard?FranceThales Air defenceThales Air defenceThales/SELSpainIndraRASITRB-12B RATAC ARINEBeing marketedBeing marketed , UpgradedOver 700 units were sold – identified customers to Argentina, Australia, Algeria, Estonia, Egypt, China (!) Thailand, S.Korea, Iraq, Sudan, Morocco, Libya, Nigeria, France, Germany, Saudi Arabia, Pakistan, Tunisia, Venezuela, Zimbabwe, Norway.Sold to French Air Force, upgraded to increase detection rangeBeingSales to US Army, Frenchmarketed , German ArmiesUpgradedBeingSold to Spanish ArmymarketedTurkey AselsanASKARAD (RATAC-S)Being marketedTurkish Military / Gendarmerie , 220 units sold to foreign customers Malaysia, Azerbaijan, Macedonia, Northern Cyprus.Country Manufacturer Turkey AselsanProduct MARS-VStatus Being marketedIdentified Sales Sold to Turkish ArmyEast Europe /CISCountry Manufacturer Russia STRELAScientificSTRELASTRELAProduct CREDOFARA-1Status Being marketedBeing marketedIdentified Sales Sales to Russia, Iraq, Syria, Egypt, Belarus, North Korea and dozens of other unidentified countriesOperational in Russia, Middle East and CIS militaries.MONITOR-1 BeingOperational in RussiamarketedSerbia YogimportIR-3BeingSerbian, Montenegromarketed ArmiesUkraine JSC112L1Ukrspetstechnika BarsukBeingNo datamarketedJSC112L2Ukrspetstechnika MangustJSC111L1 LisUkrspetstechnikaBeing marketedBeing marketedPresumably sold to Ukrainian security forcesPresumably sold to Ukrainian security forcesAsiaCountry ChinaManufacturer ECIREEECIREE FujianIndiaBharat BELProduct JY-17Status Being marketedIdentified Sales Sold to Chinese security forcesJY-17ABeing marketedMODEL 378 Being marketedSold to Chinese security forcesSold to Chinese security forcesBFSRBeing marketedSold to Indian security forces, Indonesia, Sudan, MozambiqueIsrael Elta/IAIEL/M-2128 BeingIn Israeli Army servicemarketedEL/M-2127 EL/M-2107Being marketed Being marketedIn Israeli Army service No dataEL/M-2129 BeingIsraeli security forces, Indianmarketed Army (56 units)EL/I-3370BeingMarketing was launched inmarketed 2010, integrated with EOMotorola IsraelEL/M-2140 PSRSBeing marketedNo longer producedIsraeli Army, India (25 units) Army Austria, Sold to Czech Army (locally produced under license)Sold to commercial customers and the U.S. Air ForceCountry Saudi ArabiaManufacturer AEC Advanced Electronic CoProduct AN/PPS-5Status Being marketedIdentified Sales Saudi security forcesNorth AmericaCountry ManufacturerUSATelephonics/ELTAAmexProduct ABSRAN/PPS-15AStatus Being marketed Production ceased 1997Identified Sales 150 to 200 units sold to Israeli Army Over 2000 units sold. Including Canada, Norway, Argentina, Israel, Taiwan and SpainTelephonics + DRS TechnologiesSensor TechAN/PPS-5 PSRSBeing marketedBeing marketed9 radars have been sold to Poland for $ 4.2 million. 13 more supplied later for $ 5.56 million. 1800 units were sold throughout the world mostly to Israel and the U.S. Forces Five units to the US Air ForceDRS (under license from Thales)SQUIREBeingNo datamarke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