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溶解度曲线 粗盐提纯教案 (新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第2课时溶解度知识与技能了解溶解度的具体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溶解度是不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溶解度的含义。
难点溶解度曲线的分析。
教学课件。
一、新课导入师:什么前提条件下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生: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等。
师: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解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了.在上节课的学习中,用20 mL的水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等?(不相等。
)由此可见,在确定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要确定相关的前提条件.过渡:在课题1的学习中,我们就明白: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来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
二、新课教学1.固体的溶解度【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1.向盛有20 ℃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 ℃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量?2.向40克20 ℃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 ℃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量?3.向100克20 ℃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100克20 ℃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量?(生交流讨论结果)投影展示上节课P33[实验9—5][实验9—6]分析:20 mL水中所能溶解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就是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八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八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一、教学设计思想
上节课引见了物质的溶解性,曾经了解了不同的物质在相反的条件下溶解状况不相反。
这节课溶解度是继物质溶解性后,怎样准确地权衡比拟不同物质的溶解才干。
经过不同物质在相反温度下,溶解度的比拟,让先生区分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经过比拟表格列数据和曲线查数据的不同,会画出相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曲线图。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艺
〔1〕了解溶解度含义。
〔2〕学会区分物质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3〕知道溶解度曲线,并会依据曲线查找相应的溶解度。
2、进程与方法
〔1〕在掌握物质溶解性的基础上,了解溶解度的含义,并能区分物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体验比拟的方法。
〔2〕在结合数学曲线思想下,学会画溶解度曲线,培育自学、阅读、查找有关数据的才干和剖析才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物质定性、定量的效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画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溶解度五要素。
四、教学用品
媒体:投影
五、教学进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2 溶解度 课件(共17张ppt)最新课件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9
探究点二 溶解度曲线
自学指导二
仔细阅读课本P36-38溶解度曲线的内容,搞清楚什么是 溶解度曲线,从这些曲线上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
液, A的溶解度是20克。(X) 温度
(4) 20℃时, 100克水最多可溶解36克氯化钠, 则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X) 单位:克
(改:20℃时, 100克水最多可溶解36克氯化钠, 则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5) 20℃时, 20克A物质 溶在100克A 的饱和溶液 中,则 20℃时,A的溶解度为20克 (X) 100克溶剂
8
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溶解度/g >10g (20℃)
1g~10g 0.01~1g
<0.01g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 . .
试一试: 0.01g 1g
10g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不正确 绝对不溶的物质不存在,通常所说的不溶即难溶
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美丽而奇特的盐碱湖,湖水中蕴藏着极其丰富 的食盐和纯碱。有趣的是,当地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条规律, 就是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这其中蕴含什 么科学道理呢?
冬天捞碱
夏天晒盐
1
课题2 溶解度
(第二课时)
2
学习目标:
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学会查阅溶解度曲线。 2、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知道溶解度曲线的点、线、交点的含义。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
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实验准备投影仪、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用文档教师: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议论纷纷)教师:你可能暂时还不知道为什么。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在前面的活动与探究中,所用的水均为20 mL,其中溶解NaCl 与KNO的质量是否相同?3学生甲:不相同。
乙:不加热时,二者相近。
丙:加热后,等量水中溶解的KNO要多。
3与NaCl 教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
我们如何来定量地描述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呢?学生:溶解度。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
什么叫溶解度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找出溶解度的概念。
实用文档学生:(大声朗读)(教师板书)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教师:在教材P36,表9-1,给出了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大家查一查20 ℃时NaCl的溶解度。
学生甲:(很快找出答案)36.0。
乙:不对,应该是36.0 g,溶解度有单位,单位是g。
教师:(表扬乙,肯定甲)乙同学回答得很准确,溶解度有单位。
“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学生:(踊跃发言)甲:在20 ℃时,36.0 gNaCl在100 g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
乙: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实用文档①指明一定温度;②溶剂为100 g;③必须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9.2 溶解度 第二课时课件

将称量好的4g硝酸钾晶体倒入试管,量取 10mL 水(常温),倒入装有硝酸钾的试管
中,充分振荡
加热该试管
现象
剩余较多的固体 固体完全溶解
结论 :在水的质量和溶质的种类相同的情况下,固体物质 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受温度影响。
环节三:分析讨论,初步形成实验方案
水的质量 对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有影响吗?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1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
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X )
②在10℃时,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
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X )
③在60℃时,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75g (X )
固体溶解度四要素:
固体溶解度四要素:
变量:
水的质量
不变的量: 溶质种类、温度
设计探究实验3
提供的药品: 氯化钠 (2包)各3克; 水可取10mL或5mL
环节四:实践探究,总结影响因素
实验探究3
水的质量 对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有影响吗?
变量: 水的质量 控制变量:温度、溶质种类
操作1
操作2
现象
将称量好的3g氯化钠晶 量取5mL 水(常温),倒入装有氯
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恰好达到饱和状 态可以比较两者的溶解能力。
环节五:比较分析,形成概念
思考: 若我们用固体溶解度来表示固体物质在
水中的溶解限量,你将如何给固体溶解度下定义?
固体溶解度表示:在 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通常指水)里 达到 饱和状态时 所 溶解的质量 。
概念巩固:
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20℃)
溶解性 溶解度(g)
2021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8单元 8.2.2 溶解度

第二节 海水“晒盐” 第2课时 溶解度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B 2B 3B
6C 7D 8C
4C
9C
5
10
答案呈现
11 D
12
(1)b (2)a (3)降温
13 B
16 D 17
14 D (1)c (2)b
15 (3)不饱和 (4)A
1.【中考•成都】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 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B ) A.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 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 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 比为100:36 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 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点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质量多少无关, 故A错;搅拌只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不能 改变其溶解度,故B错;溶解度是以100 g溶剂来定 义的,应是100 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 质量,故C错。
8.【改编•南京】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1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C.t2 ℃时,等质量甲、乙的饱和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11.【2020•大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 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 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
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
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 质量关系为A>B D.t1℃时,将50 g固体A加入到200 g水中,所得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二.docx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溶解度的定义,知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和溶解性的关系。
2、理解溶解度曲线,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二、课内探究活动一:探究溶解度的定义1、定义:在,某物质在溶剂(水) 里—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是g)。
2、四要素:_(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食盐在20°C时的溶解度S=36克,请回答:即在—°C时,食盐(氯化钠)在克水里达到—时溶解了—克。
此时的溶液一定是溶液。
该溶液的质量为。
溶液中食盐(NaCl)的质量为,水为 o归纳:若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为S克,则此时虬页=S克,= 100 克理解M液=M质+M剂=100+S克讨论:通过你对定义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1.1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o ()2.在10°C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铉,所以硝酸铉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140go ()3.在60°C, 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4.60°C, 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活动二:了解溶解度曲线1、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获得下列信息:2、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3、从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情况:讨论:溶解度曲线的线型有几种类型有: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训练1】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题2 溶解度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
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4、学会解决溶解度曲线题的技巧。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实验准备:
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进阶练习、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思路清晰。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绘图等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新知后及时通过练习进行反馈,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和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习题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增强学生关注生活、学好化学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溶解度曲线粗盐提纯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认识溶解度曲线,能从溶解度曲线获取物质溶解性的有关信息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
3.知道结晶的方法,知道如何对粗盐进行提纯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溶解度涵义、结晶的方式、提纯粗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曲线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学风,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流程:
任务一:自学课本,根据学案完成教材预览,不太明白的地方做标记并尝试小组内解决。
通过展示完成学案的教材预览内容。
教材预览的第5小题可以向学生渗透化学变化的元素守恒观。
任务二:认识溶解度曲线。
1.完成课本39页的活动天地8—2。
2.学生展示:
查一查:查一查课本第37页溶解度曲线,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想一想: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大”或“小”),由此说明,为什么可用蒸发结晶从海水中“晒盐”,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试一试: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等水蒸发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
将分别盛有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中,冷却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填: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_________。
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结晶法。
3.课件总结:
(1)根据溶解度曲线获得的信息
不同的物质,其溶解度曲线也不同。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有相同的溶解度。
可查到0--100 ℃时,各物质的溶解度。
(2)结晶的方式及适用物质的类型。
任务三:粗盐的提纯(先引导学生明确粗盐提纯的方法,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在实验课上再强调),总结如下
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思路清晰。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绘图等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新知后及时通过练习进行反馈,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和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习题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增强学生关注生活、学好化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