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两栖类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1.4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21.4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一、单选题1.青蛙是人类的朋友,被称为“田园卫士”,一只青蛙平均一年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雄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B. 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C. 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D. 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2.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类动物的是()。
A. 大鲵B. 鳄鱼C. 蝾螈D. 癞蛤蟆3.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众所周知青蛙是“田园卫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卵细胞B. 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C. 雌蛙直接将受精卵产在水中D. 生殖和发育都在陆地进行4.现在稻田中有害昆虫数量明显增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害虫的天敌青蛙大量地减少。
导致青蛙数量减少的原因很可能是()A. 稻田中农作物高度密植,影响通风透气,使青蛙的发育受影响B. 青蛙的天敌(如蛇类)增多,大量的青蛙被捕食C.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水质被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青蛙的发育D. 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了青蛙的发育5.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A. 体内受精,体内发育B. 体内受精,体外发育C. 体外受精,体内发育D.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6.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下列关于青蛙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只用肺呼吸B. 用鳃呼吸C. 只用皮肤呼吸D.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7.如图是青蛙生殖发育过程中的几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青蛙雌雄抱对是正在相互取暖B. 蝌蚪先长前肢再长后肢C. 蝌蚪和成蛙都用鳃呼吸D. 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幼体发育都离不开水8.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雌蛙与雄蛙抱对的生物学意义是()A. 表示友好B. 使产在水中的卵受精C. 孵卵D. 确定“配偶”9.从蝌蚪发育成蛙,呼吸器官的变化是()A. 鳔→鳃→肺B. 内鳃→外鳃→肺C. 肺→外鳃→内鳃D. 外鳃→内鳃→肺10.关于青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 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C. 青蛙的肺发达,能独立满足陆地生活需求D. 变态发育11.青蛙的一生十分复杂,在幼蛙的发育过程中变化中,生长的正确顺序是()A. 先生前肢,然后尾消失,最后长出后肢B. 先生后肢,然后尾消失,最后长出前肢C. 先生前肢,然后长出后肢,最后尾消失D. 先生后肢,然后长出前肢,最后尾消失12.青蛙是庄稼的卫士。
11种动物类群和5种植物类群

11种动物类群和5种植物类群
植物的主要的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的主要的类群有: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的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动物学

第十八章爬行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次生腭2 胸腹式呼吸3 新脑皮4 犁鼻器5 封闭式骨盆6 卵胎生7 爬行动物8 羊膜卵9 尿囊10 蜕皮11 自残断尾现象12 毒牙13 潘氏孔14 尿囊膀胱15 巩膜骨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写“+”,错的写“-”)1 羊膜动物冬天都没有冬眠习性。
( )2 变温动物的脑神经都为10对。
( )3 爬行动物口腔内着生有圆锥形的同型齿,具有咬捕和咀嚼食物的功能。
( )4 两栖类和爬行类的肾脏都属于中肾。
( )5 蝰科、蝮亚科毒蛇位于眼与鼻孔之间的颊窝以及蟒科蛇类上颌前缘的唇窝,是一种极灵敏的热能感觉器官,属于红外线感觉器。
( )6 变温动物因白天吸取太阳能,因而白天的体温比晚上体温高。
( )7 枢椎是从爬行类开始出现的。
( )8 大多数爬行动物所排尿液中的含氮废物为溶于水的尿素。
( )9 爬行类的鳞片和鱼类的鳞片都是由皮肤的真皮层演化而来。
( )10 避役类的表皮里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其体色可快速变化,有“变色龙”之称。
( )11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指(趾)端具有爪,是对陆生的适应。
( )12 爬行动物四肢同两栖动物一样,前肢四指,后肢五趾。
( )13 爬行动物表皮高度角质化,皮肤干燥,皮肤腺很不发达。
( )14 爬行动物的胸椎和腰椎两侧附生发达的肋骨,颈椎两侧无附生的肋骨。
( )15 爬行动物的肋骨都由软骨合成。
( )16 爬行动物中皮肤最发达的类群是蜥蜴类。
( )17 毒蛇的毒腺由上唇腺转化而来,一般位于眼后部、口角上方或上颌外侧。
( )18 从爬行动物开始,呼吸道开始出现支气管。
( )19 蝮蛇和避役类的肺脏结构比较特殊,前部为呼吸部,后部为一膨大的气囊。
( )20 爬行动物小脑比两栖动物发达,而不及鱼类发达。
( )21 蜥蜴和蛇类的犁鼻器与口腔相通,需要舌的活动共同完成嗅觉;鳄类无犁鼻器,鼻骨发达,龟鳖类的犁鼻器与鼻腔相通而不与口腔相通。
( )22 爬行动物眼都有活动性的上、下眼睑和瞬膜。
全国青年小动物知识竞赛答案

全国青年小动物知识竞赛答案1、炎热的夏天,狗是通过散热的。
(B)A、皮肤出汗B、张口呼吸C、洗冷水澡D、偷吃冷饮2、鱼类脊椎骨的椎体类型是。
(A)A、双凹型B、双平型C、前凹型D、异凹型3、腿长、脖子长、嘴巴长,素以这“三长”着称的禽类是。
(C)A、孔雀B、山鸡C、丹顶鹤D、海鸥?4、蜻蜓用来点水。
(D)A、头部B、翅膀C、后足D、尾部5、利用尾巴支持身体的动物是。
(C)B、卷尾猴C、袋鼠D、鱼6、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腹足纲的动物是。
(C)A、鲍B、海兔C、鹦鹉螺D、钉螺7、下列鸟中,总把蛋下在别人的窝里。
(C)A、燕子B、鸽子C、杜鹃D、麻雀8、蝗虫成虫的口器类型是。
(A)A、咀嚼式B、刺吸式C、虹吸式D、嚼吸式9、下列珍稀爬行动物中,生活在海洋里的是。
(A)A、玳瑁B、平胸龟D、扬子鳄10、接合生殖属于。
(B)A、孤雌生殖B、有性生殖C、无性生殖D、孢子生殖11、“四大家鱼”是指。
(C)A、鲤鱼、鲫鱼、青鱼、草鱼B、鲤鱼、鲫鱼、鲢鱼、鳙鱼•C、青鱼、草鱼、鲢鱼、鳙鱼D、鲢鱼、草鱼、鲫鱼、鳙鱼12、在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中,脂肪属于。
(B)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13、在动物分类中,田螺属于。
(C)A、掘足纲B、瓣鳃纲C、腹足纲D、头足纲14、在动物分类中,娃娃鱼属于。
(B)A、无足目B、有尾目C、无尾目D、喙头目15、动物界的第二大门是。
(B)A、节肢动物门B、软体动物门C、原生动物门D、环节动物门16、鸟类唯一的皮肤腺是。
(D)A、粘液腺B、皮脂腺C、鼠蹊腺D、尾脂腺17、在脊椎动物中,从开始具有皮肤肌。
(B)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18、昆虫马氏管的功能为。
(A)A、排泄C、免疫D、吞噬19、鸟类颈椎的椎体为。
(D)A、双凹型B、前凹型C、双平型D、异凹型20、从横切面看,蛔虫消化道和体壁之间的空腔称为。
(C)A、真体腔B、血腔C、原体腔D、混合体腔2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鱼纲的种类是。
福建省两栖类新记录——粤琴蛙

第48卷第1期6061年3月Vcb48No.1Mne5,2021福建林业科技Jour oh Fujian Forestry Sol and Techdol:10.13428/j.adi.fjlk.2061.202/福建省两栖类新记录——粤琴蛙黄雅琼1,李文周1,陈斌1,蔡孝星1,郑志学1,吕植桐4(5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德化302525;4.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476)摘要:2010年2月,在福建戴云山国家级保护区内采集到4号琴蛙标本,结合形态比较和线粒体CO/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粤琴蛙(Nidirana gung<longeosW),系福建省两栖类新记录。
这一发现,将粤琴蛙的分布区域由此前已知的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和江西南部向东扩展至福建中部,为琴蛙属的系统学和谱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并根据福建省弹琴蛙和粤琴蛙物种的分布范围,探讨了5个物种的地理隔离因素。
关键词:粤琴蛙;新记录;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福建省中图分类号:S785.5;Q9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51(2021)01-0084-06Nmiraan gaangOongensis,A New Amphibian Recerb in Fujian ProvinceHUANG YaqUng1,LI Wenzhou1,CHEN Bin1,CAI Xiaoxing1,ZHENG Zhuue1,LU Zhitong5(1.Dafya Mountain Nationai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onn,Dhin302500,Fuian,China;5.Schooi oO Lfe Sciencee,Sun Yat-sen Universif, Guangzaoo510578,Guangdong,Chinn)Abstroct:Four Nidirana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rom Daiyn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Fujian on June2010.Based on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s and molechlar phylogeny oh mitochondrial CO I gexe,these specimens are idenUfied as Nidirana guanndon-geed,which is the new amphibian record in Fujian Province.This discoverg expands the disWiduPon oh N.guanndonnensi)from the previously known northern Guangdong,southeastern Hunan and southwestern Jiangxi to central Fujian,providing important information oh the phylogexy and biogeography oh Nidirana.In aPdiCon,we discussed the geographio isoUtion factor oh N.guanndonnensi)and N.adenopleura in Fujian,based on their known disWibutions.Keyworbs:Nidirana guangdopgensi);/cw record;Daiynnshan Nature Reserve;Fujian Province蛙科(Ranibae)琴蛙属(Nidirana)物种广泛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亚热带地区,目前该属共有已知物种10种,且所有已知种在我国均有分布⑴o弹琴蛙(N.Sespeua)是琴蛙属中命名较早的物种之一,曾经是该属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被广泛记录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等地[4]o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综合分类法的应用,原先曾被鉴定为弹琴蛙的多个不同种群,先后被发表为新物种[(8-0]o 其中,分布于广西大瑶山的种群被认定为瑶琴蛙(N.yaoico),分布于贵州雷公山和梵净山的种群被认定为雷山琴蛙(N.1ehhanensW),分布于湖南湘江流域的种群被认定为湘琴蛙(N.2iangicU),分布于浙江北部的种群被认定为孟闻琴蛙(N.mangveni-),分布于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和江西西南部的种群为粤琴蛙(N.gungdopged))。
普通动物学试题库(脊椎-无脊椎

普通动物学试题库Ⅱ脊椎动物篇一、名词解释头索动物、原索动物、内柱、肝盲囊、脊索、逆行变态、无头类、颌口类、有颌类、咽鳃裂、口索、尾索、双循环、单循环、不完全双循环、闭鳔类、鳃耙、盾鳞、硬鳞、骨鳞、圆鳞、栉鳞、韦伯氏器、侧线器官、鳞式、齿式、生殖洄游、卵生、卵胎生、胎生、五趾型附肢、咽式呼吸、原脑皮、新脑皮、颞窝、颊窝、次生腭、口漏斗、鳃笼、鳃囊、动脉圆锥、动脉球、犁鼻器、淋巴心、婚垫、耳后腺、后肾、胸廓、红外线感受器、愈合荐骨、开放式骨盆、跗间关节、旅鸟、早成鸟、晚成鸟、留鸟、候鸟、迁徙、漂泊鸟、淋巴结、孵卵斑、尾综骨、龙骨突、鸣膜、胎盘、蜕膜胎盘、无蜕膜胎盘、复胃、喉、封闭式骨盆、鼻旁窦、洞角、实角;双重呼吸、同型齿、异型齿、适应辐射、三重调节、二、填空1、半索动物门的常见代表动物是(柱头虫),它的全身由(吻)、(领)和(躯干)3部分组成。
2、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脊索)、(咽鳃裂)和(背神经管)。
3、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尾索动物门)、(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门)三个亚门。
4、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是(脊索动物门),它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具有(脊索)、(咽鳃裂)和(背神经管)。
5、鱼类的基本体形有(纺锤型)、(鳗型)、(侧扁型)和(平扁型)四种。
6、真皮鳞是鱼类所特有的皮肤衍生物,根据形状和发生的不同,可分为(盾鳞)、(骨磷)和(硬磷)三种类型鳞。
7、鱼类的尾鳍分(原味)、(外围)和(正尾)三种基本尾型。
8、四大家鱼是指(草)、(青)、(莲)和(庸),它们的分类地位为(副其)亚纲(离心)目。
9、四大海产指(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
10、韦伯氏器又叫(),通常认为由前向后它由(闩骨)、(间叉骨)、(舟骨)和(三角骨)组成。
11、鱼类的生殖方式有三种,即(卵生)、(卵胎生)和(胎生)。
12、由(侧线)到(背鳍前端)的鳞列数,称为侧线上鳞,由(测线)到)的鳞列数称为侧线下鳞。
13、两栖类的脊柱分化为()、()、()和()四部分,其中()、()是两栖类开始适应陆地生活的产物。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11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11.5》
1、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是白骨顶鸡,因为它的身体主要由一些白色的羽毛构成,所以得名“白骨顶”;
2、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猴子,因为这只小动物长着像猴子一样的脸。
3、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两栖类,因为他们可以在水里和陆地上生活。
4、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哺乳纲,因为它有妈妈喂奶时候的姿势。
5、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爬行纲,因为他可以在树干或者墙壁等地方爬来爬去。
6、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鸟纲,因为它能够飞翔。
7、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脊椎动物门,因为它们都有脊柱。
8、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鱼纲,因为它有鳃,而且游泳速度很快。
9、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两栖纲,因为它可以在水中和陆地上生存。
10、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爬行纲,因为它有肺,还会爬树。
11、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爬行纲,因为它有四条腿,而且跑得非常快。
12、蚂蚁庄园11月5日答案:脊椎动物门,因为它们全部都是用脊柱来支撑自己的身体的。
动物生物学习题

动物生物学复习题1、1 填空题:一、判断正误,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选项(对或错)涂黑(每小题1分,共20分)1. 真体腔的形成有2种方式,一种是肠腔法,一种是体腔囊法。
2.睾丸和卵巢中的精细胞和卵细胞属于结缔组织。
3.心肌和骨骼肌类似,也有横纹,但不是随意肌。
4. 海绵动物的体壁由外胚层形成的皮层、内胚层形成的胃层和2层细胞之间的中胶层构成。
5. 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肠和肛门,属于完全的消化管。
6. 软体动物具有3个胚层和真体腔,属于原口动物。
7. 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呈管状,位于身体背部脊索之下。
8. 假体腔动物出现了疣足,这是动物原始的附肢形式。
9. 消化循环腔又称为肠腔,是胚胎发育中的原肠。
10.马氏管位于昆虫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有利于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
11.鱼类的肌肉可分为红肌和白肌,我们通常吃的三文鱼生鱼片也是红色的,所以属于红肌。
12.硬骨鱼类的动脉球是心脏的延伸,可以主动收缩。
13. 爬行类的脑较两栖类发达,大脑半球显著,新脑皮加厚。
14. 鸟类皮肤的特点是薄、松而且缺乏腺体。
15. 从线虫动物开始出现了中胚层,动物体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16. 原生动物的细胞膜又称为表膜,有保护和帮助虫体运动等功能。
17. 哺乳动物的心脏有四个腔,仅具有右体动脉弓。
18.肝脏能分泌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所以含有脂肪酶。
19.动物激素都是由专门的内分泌腺产生的。
20.海洋中最达、最强壮的鲨鱼如果不能参加繁殖产生后代,其适合度为0。
本题3 页,本页为第1 页二、选择题,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选项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1.蛙卵的分裂方式是()A.完全均等卵裂B.完全不均等卵裂C.盘状卵裂D.表面卵裂2.浮浪幼虫是()发育过程中经过的一个幼虫阶段A. 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形动物D. 海绵动物3.()动物的排泄管是原肾管。
A.海绵B.水螅C.海葵D.涡虫4.河蚌的幼虫为()。
A. 担轮幼虫B.面盘幼虫C.钩介幼虫D.牟勒氏幼虫5.电鳐、电鳗、电鲇等鱼类所具有的发电器官为()的变态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体内受精:少数种类如无足目和少部分有尾声类体 内受精,雄性泄殖腔突出作为交接器可将精子送 入雌体内;一些有尾类的雄性以精包的形式排出 精子,雌性的泄殖腔再将精包纳入体内完成受精。
• 变态发育:无尾类幼体称蝌蚪,无四肢、鳃呼吸、 单循环,成体有四肢、肺呼吸、不完全双循环。
• 进化地位: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 群,由硬骨鱼类中的古总鳍鱼类进化而来。
道,故口咽腔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蛙在喉头气管室 中具有声带,这也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之一;雄蛙还有 一对声囊,可发出洪亮的叫音。 2. 皮肤呼吸:皮肤呼吸是成体的辅助呼吸;然而在冬眠时, 却几乎成了唯一的呼吸方式。 • 幼体的呼吸:用鳃呼吸,有一些成体也用鳃呼吸。在幼体 发育过程中,早期有外鳃,后被皮肤褶形成的鳃盖所遮掩 并逐渐消失;蛙蟾类另以新产生的4对内鳃作为呼吸器官。 变态登陆后,内鳃消失,再由咽部腹侧长出一对肺。有些 种类的幼体内鳃和外鳃同在。
• 陆生时:由于皮肤裸露,体内大量水分易于从体 表散失;同时又由于肾小管中相当于亨氏袢的一 段较短,重吸收水分的功能不强;泄殖腔膀胱虽 有一定的重吸收的功能,但还是保水能力不够, 因此两栖类虽然上陆但不能长时间离开水源。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 神经系统仍处于鱼类相似的较低水平:脑的5个部分分化 不高,仍处于同一平面上。位于大脑内部的灰质开始外移, 出现了原脑皮,但大脑的主要作用仍是嗅觉的作用。中脑 仍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也是视觉中枢。已具备发育较 为完备的植物性神经系统,但仍以交感神经为主。
动物界的基本类群和分类
• 第一节 概 述 原口动物
• 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 • 第三节 海绵动物门 • 第四节 腔肠动物门 • 第五节 扁形动物门 • 第六节 原体腔动物 • 第七节 环节动物门 • 第八节 软体动物门 • 第九节 节肢动物门 • 第十节 触手冠动物
后口动物
• 第十一节 棘皮动物门 • 第十二节 脊索动物门 • 第十三节 圆口纲 • 第十四节 软骨鱼纲和
• 消化腺:消化腺有独立的肝脏和胰腺。胰腺中有内分泌细 胞。
生殖与泌尿系统
排泄器官对陆地适应的不完善
• 背肾:是成体两栖动物的一对排泄器官,排尿管 道有兼输精的作用,并具有由泄殖腔壁突出形成 的泄殖腔膀胱。胚胎期为全肾。
• 水生时:由于皮肤裸露,大量水渗入体内;肾脏 中的肾小球具有很强的泌尿功能,可排出体内多 余的水分。
★附肢肌变得强大而复杂
消化系统的分化较鱼类复杂
• 消化道:口、口咽腔、食道、小肠、大肠、泄殖腔和泄殖 腔孔。
1.口腔:内有牙齿、肌肉质的舌和口腔腺,此外还有内鼻孔、 耳咽管孔、喉门和食道等开口。牙齿与鱼类相同,同型、 多出齿,无咀嚼功能。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蝌蚪植食性, 肠的总长可达体长的9倍;成体主要以昆虫为食,肠总长 仅有体长的2倍。
• 温度:温差变化的不同,陆生动物在行为和生理 上都必需作出适应。
• 声光介质:声波、光波介质的不同,要求陆生动 物具有更为发达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 官。
• 总之,水陆环境的巨大差异使登陆的动物在呼吸 系统、支持和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以 及相应的其他系统必需得到深刻的改造。
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
两栖纲分类
无足目
• 代表:鱼螈;生活于热带,眼退化,以触须代 之,形似蚯蚓,有护卵习性。
有尾目:我国3科11属24种
蛙蛙鱼
小鲵科
蝾螈科
无尾目:我国有7科23属172种.
盘舌蟾科
蟾蜍科
锄足蟾科
雨蛙科
蛙科
姬蛙科
树蛙科
无足目
有尾目
无尾目
四肢 尾
皮肤 呼吸
退化消失
较小
发达
有,短小
有,发达
无
裸露;有骨鳞残余 裸露,有侧线 裸露;角质化
肺、皮肤 皮肤,有的缺肺和鳃 肺、皮肤
椎体 荐椎
双凹型 无
双凹或后凹 无或短
前凹或后凹 无
胸骨 肋骨 中耳 眼睑 习性
无 有 无 无 穴居,体内受精
很不发达(1块 无或短 无 无或有 水栖
复杂 无 有 有
陆栖
进化特征和地位
• 进化特征:各大系统基本具备了陆生脊椎 动物的结构模式,如具有内鼻孔、两心房、 颈椎、荐椎、胸骨、发达的轴下肌、中耳、 泪腺和眼皮等。
2.多细胞腺体:有粘液腺和毒腺两类。粘液腺分泌粘液,保 持湿润,皮肤保护和皮肤呼吸。蟾蜍的大毒腺叫耳后腺。
3.色素细胞:成层分布于表皮和真皮中,含有色素颗粒,色 素颗粒的集中或分散,使体色变浅或变深。色素细胞有黑 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体色的改变受光、 温及体内内分泌腺影响。
• 真皮:真皮较厚而致密,分布有大量的粘液腺、神经末梢、 血管及色素细胞,表现出陆生动物真皮的特征。真皮与肌 肉组织之间分布有大量的淋巴间隙和毛细血管,便于皮肤 呼吸。
• 感觉器官的演变 1.听觉:出现了中耳。中耳包括鼓室、鼓膜和耳柱骨。内耳
出现了真正感音的部位-瓶状囊。鼓膜位于皮肤表面。 2.视觉:眼球的结构适于远视,具有泪腺,下眼睑可活动。 3.嗅觉:出现了陆生四足类的两个特化结构: ★内鼻孔:使鼻腔兼有嗅觉和呼吸的双重功能。
★犁鼻器:为一对盲囊,内表面有感觉上皮和嗅粘膜,能感 知进入口腔的空气或物体的化学性质。
4.侧线:水生的幼体均有侧线,变态后视生境而定。如终生 水生的的中国大鲵成体仍保留神经丘,蛙的成体侧线消失。
离不开水环境的生殖方式
• 生殖结构:雄性的输尿管兼生殖管道,雌性有不 与卵巢相连的输卵管,但精子和卵细胞都通过泄 殖腔孔排出体外。
• 受精场所和方式:雌雄个体抱对可刺激雌体排卵, 并提高受精率。
• 概述: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鳞已退化。开始在胸部、 背部等处出现皮肤肌,但不发达。
• 表皮:角质层和生发层。还衍生出大量的多细胞腺体和色 素细胞。
1.角质层:由1~2层有轻微角质化的、有核的活细胞构成, 仅在一定程度上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因而两栖类 只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蟾蜍例外,它的表皮角质化程 度较高,比较耐旱。
单个外声囊
成对内声囊
声囊
不完善的肺呼吸和呼吸的多样化
• 成体的呼吸:主要是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1.口腔粘膜和肺呼吸: ★肺的结构:肺仅有1对薄壁的囊,囊内壁呈现蜂窝状,但
面积仍不大。 ★呼吸运动的方式:咽式呼吸,可通过口腔粘膜(富含毛细
血管)和肺进行气体交换。 ★特点:与肺呼吸相适应的是内鼻孔的出现,但还没有呼吸
不完全的双循环的出现
• 成体心脏:有一心室二心房,静脉窦和动脉圆锥仍存在
• 不完全的双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同出一个心室。这种循 环较鱼快,但气体交换的效率都较差,新陈代谢率较低; 所以这类动物是变温的,在行为上有夏眠或冬眠。
•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和淋巴心等,几乎遍布全身皮下组 织。
支持和运动系统已基本具备陆生动物的模式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 变温 • 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并辅以皮肤呼吸。
皮肤裸露,出现轻微角质 • 具典型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五指(趾)型四肢 • 脊柱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 心脏的心房出现分隔,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 • 原脑皮 • 出现中耳和在空气中传导声波的耳柱骨 • 具有犁鼻器 •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
进化而又不完善的结构
主要特征
不完善性
成体为肺呼吸
幼体鳃呼吸,皮肤辅助
皮肤初步角质化
角质化不够,怕旱,怕盐
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但各只有一块
具五指型附肢
支持力弱,位体侧
成体为不完全双循环 幼体单循环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离不开水
原脑皮
大脑的主要作用仍是嗅觉
出现中耳及其耳柱骨 没外耳,也没三块听小骨
梨鼻器
• 脊柱的分化:首次出现了颈椎和荐椎。脊柱分为颈椎(1块)、 躯干椎、荐椎(1块)和尾椎四个部分。尾椎间愈合成一块尾 杆骨。首次出现了一块荐椎和一块颈椎-寰椎,是与陆地活 动相适应的特点。
• 带骨和肢骨 1.带骨:肩带和腰带2种。 ★肩带:蛙蟾类的肩带由肩胛骨、乌喙骨、上乌喙骨和锁骨
等构成,并在胸部正中出现了胸骨,但与躯干椎的横突或 肋骨互不连接。 ★腰带:有髂骨、坐骨和耻骨,并构成骨盆。 ★进化特点:肩带不附着于头骨,腰带借助于荐椎与脊柱联 结,这是四足动物与鱼类的重要区别。肩带脱离了与头骨 的连接后,不但可以增进头部的活动性,并且也极大地扩 展了前肢的活动范围。 2.肢骨:首次出现了与人相同的典型的五指(趾)型四肢。 五指型四肢能承受体重和使身体在地面上运动。但四肢位 于躯干侧面,不能抬高身体,因而运动速度极为有限。
支持和运动系统已基本具备陆生动物的模式
3.头骨已脱离了肩带的束缚,有了灵活性的 可能
4.肌肉开始分化
★肌肉保留原始分节现象:无足目和有尾目 的躯干肌和无尾目的腹直肌仍保留分节。
★轴肌的比例发生变化:因水平生骨隔位置 上移,轴上肌比例减少,腹部的肌肉即轴 下肌增加,以在陆地上更有效地保护和支 持内脏。
• 裸露但有轻微角质化的皮肤 • 完善的肺呼吸和呼吸的多样化 • 不完全的双循环的出现 • 支持和运动系统已基本具备陆生动物的模式 • 消化系统的分化较鱼类复杂 • 排泄器官对陆地适应的不完善 • 神经系统仍处于鱼类相似的较低水平 • 感觉器官的演变 • 离不开水环境的生殖方式
裸露但有轻微角质化的皮肤
硬骨鱼纲
• 第十五节 两栖纲 • 第十六节 爬行纲 • 第十七节 鸟大鲵
蝾螈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 湿度:从水环境到干燥的陆地,保水结构要改变。 • 氧气:氧气密度的改变,呼吸器官的结构要彻底
改变。
• 浮力:浮力的改变,陆地生活的动物其四肢要进 化成具有承担支持身体和运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