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见两栖类动物识别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别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别最近需要做一个基于生产的动物识别系统,对如何区分两栖类和爬行类有点迷茫。
我查了相关资料后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到有同样困惑的人。
一.两栖动物两栖类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中间过渡类群。
身体结构有一些陆地动物的特征,但并不完美。
成虫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受精和幼虫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幼虫通过鳃呼吸,没有成对的附肢,变态后只能在陆地上生活,这是两栖动物区别于其他脊椎动物的根本特征。
体型为蛙形、鱼形或蠕虫形。
皮肤裸露,布满腺体。
两栖动物约有3000种,分为无尾目、无尾目和安足目三大类。
1.无尾类的特征是体表裸露,成体无尾巴,四肢发达。
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生活在两栖跳跃中。
约有18科2600余种,分布于世界各地。
大多数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雨蛙、树蛙和牛蛙都属于这一目。
2.阿努拉是一种两栖动物,生活在水中,一生都在游泳。
其体表裸露,幼虫和成虫均有长尾巴,四肢发达。
约有8科300种,常见的有大鲵、大鲵、蝾螈。
3.无足目动物是营钻穴生活的特化类型。
身体大多呈蠕虫状,尾很短,四肢均退化。
约有160—170种,主要分布在南美、非洲和南亚的热带森林中,我国仅有鱼螈一种。
两栖动物中的“两栖”是指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二.爬行动物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能适应陆地上的生活,有的习惯在水中生活,但在陆地上产卵繁殖。
在成长过程中,一般会蜕皮几次,长大后身上有鳞片或指甲,可以保护身体。
脚趾处有爪子,利于捕食小动物。
这些动物用肺呼吸,体表温度随着自然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冬眠来度过冬天。
常见的爬行动物有蛇、龟、鳄鱼和壁虎。
三.区别爬行动物皮肤有鳞片或甲板,两栖动物皮肤裸露。
两栖爬行哺乳类动物

两栖爬行哺乳类动物
两栖类动物
什么是两栖类动物
两栖动物的起源
两栖动物的分类
两栖类动物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两栖类动物是怎样生殖发育的两栖动物的防卫本领
两栖动物的运动方式
两栖动物之最
无法长大的两栖动物有哪些
青蛙眼睛的奥秘
为什么会出现青蛙大战这种现象呢蝌蚪尾巴自动脱落的奥秘在哪里比青蛙更长的蝌蚪
墨西哥钝口螈
两栖类动物
什么是两栖类动物
两栖动物的起源
两栖动物的分类
两栖类动物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两栖类动物是怎样生殖发育的
两栖动物的防卫本领
两栖动物的运动方式
两栖动物之最
无法长大的两栖动物有哪些
青蛙眼睛的奥秘
为什么会出现青蛙大战这种现象呢蝌蚪尾巴自动脱落的奥秘在哪里比青蛙更长的蝌蚪
墨西哥钝口螈
产婆蟾
蟾蜍身上为什么长疙瘩
胡子蛙
超声通讯的凹耳蛙
巧妙隐身的华西蟾蜍蛙类也会纳凉
蝌蚪的&"牙齿&"
蝌蚪的角质颌
湍蛙蝌蚪逆流勇进
青蛙与蟾蜍的异同
版纳鱼螈
爪鲵
东北小鲵
不用肺呼吸的无肺螈科
青蛙肉吃不得
为什么青蛙在下雨天叫得特别大声为什么青蛙会改变体色
蛙类的&"巨人&"--牛蛙
青蛙为什么要冬眠
要保护青蛙一
蟾蜍能人药吗
蟾蜍吃什么
体形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
……
爬行类动物
哺乳类动物显示全部信息。
两栖纲分类

小鲵科——极北小鲵 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
• 小鲵科有9属35种,我国就有7属 15种。小鲵科成员体型很小,身 长不超过25厘米。 • 陆栖的包括:极北小鲵、爪鲵等, 生活于林间潮湿的地面,仅在繁 殖栖回到溪流中; • 水栖的包括山溪鲵、北鲵等,多 生活在寒冷山溪中,不远离水源。 • 小鲵科分布基本限于东亚一带, 但是极北鲵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 北至北极圈,西到俄罗斯的欧洲 部分,极北鲵也十分布最北的两 栖动物,另有一种分布限于伊朗。
蝾螈亚目Salamandroidea (显鳃亚目)
• 有尾目的大多数成员属 于蝾螈亚目,均为体内 受精,其中有些成员为 胎生或卵胎生,有部分 成员终生保持幼体形态。 • 蝾螈亚目分布广泛,但 主要集中分布于北美洲。 如大鳗螈Siren lacertina
蝾螈科Salamandridae
• 蝾螈科是蝾螈亚目的进步成员, 有14属60余种。 • 4个属为陆生,它们分布于欧洲、 北非和中东,其余的10个属主 要为水生,广泛分布于北半球 的温带地区,其中在亚洲有少 数种类进入热带、亚热带地区, 是有尾目中分布最广的一类。 蝾螈科多数成员在水中产卵, 但是也有少数为胎生或卵胎生。 • 在我国多分布于南方,其中有 不少种类为我国所特有。该科 有不少种具有毒素,如分布于 我国西南以及邻近的东南亚地 区的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有一些种类的疣螈 则为我国特有。
隐鳃鲵亚目Cryptobranchoidea
• 隐鳃鲵科和小鲵科在外表上和习性上相 差很大,但共同拥有一些原始的性状, 如体外受精并有不少幼态性状,因此被 同归入隐鳃鲵亚目,作为有尾目中最原 始的代表。隐鳃鲵亚目的成员分布基本 限于亚洲特别是东亚,但是隐鳃鲵科的 隐鳃鲵分布于北美而极北鲵除了分布于 亚洲北部外,也分布于欧洲北部。
第五节两栖类和爬行类——两栖动物课件八年级生物鲁科版(五四制)上册

4.青蛙为什么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
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的特点
与陆生生活相适应 的特点
1.头部呈 三角 形,减 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1.有鼻孔,用 肺 呼吸
2.皮肤 裸露 且能分泌 2.有 眼睛 和 鼓膜 , 黏液 ,还可以减少运动 感觉器官发达;
目的是:提高体外受精率。
四、青蛙的发育
受精卵 成蛙
蝌蚪
幼蛙 尾巴逐渐消失
先长后肢 后长前肢
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的不同点
蝌蚪
成蛙
呼吸器官
鳃
肺和皮肤(辅助呼吸)
尾 四肢 生活环境
有
无 水中
无 有
水中和潮湿的陆地上
生活习性 藻类和浮游生物
农田害虫
幼体的 形态结构 和 生活习性 与成体有 着 较大差异 的发育叫做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
6主要特征————————
7与人类的关系——————-
跟踪练习
1、请根据两栖动物的含义,分析下列动物中哪个是真正
的两栖动物
(A )
A、蟾蜍 B、乌龟 C、企鹅 D、鸭子
2、两栖动物是
( C)
A、典型的水生动物
B、真正的陆生动物
C、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D、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3、关于青蛙的幼体与成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卵——胚胎——幼蛙——成蛙
B.卵——胚胎——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一、青蛙的形态特征
1、青蛙的身体呈身体颜色?有 什么作用?
只对移动的物 体有反应
1鼻孔
背部绿色、有花纹,腹部白色, 有利于猎食和保护自己。
两栖纲的分类

• 极北小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 (小鲵科)
• 极北小鲵是小鲵科分布最北部的种类,在国内主要 分布于东北,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蒙古、朝鲜。
新疆北鲵(小鲵科)
• 蝾螈科:东方蝾螈、疣螈 、肥螈等.
• 红瘰疣螈 (Tylototriton shanjing) (蝾螈科)
• 俗称娃娃蛇,头顶和背部有棱嵴。我国云南、广西 有分布。
• 洞螈Proteus anguinus(洞螈科)
• 洞螈科是终生保持幼体形态的水生蝾螈,长有外鳃。 洞螈身长不到30cm,由于生活于洞穴中,身体呈粉 红色,受阳光照射会变色,眼睛隐藏在皮肤下。
• 美西螈Ambystoma mexicanum(钝口螈科)
二、有尾目(Caudata,或蝾螈目Salamandriformes)
• 有尾目主要特征:
• 具有长尾。体表裸露。 • 椎体在低等种类为双凹型。 • 具分离的尾椎骨。具有肋骨和胸骨。 • 一般不具有鼓室和鼓膜。 • 不具眼睑或具不活动的眼睑。 • 再生力强,肢、尾损残后可重新长出再生肢或
再生尾。 • 水栖游泳生活。
两栖纲的分类
• 现存3目,约4 200种。我国有280种。
形似蚯蚓;耳无鼓膜 无足目 四肢及带骨退化;无尾或极短
♂泄殖腔能翻出体外做交配器
形似蜥蜴,四肢细弱 两栖纲 体型短宽,四肢强健 无尾目 成体无尾;皮肤裸露
多具鼓室和鼓膜;有活动性眼睑
一、无足目(Apoda, 蚓螈目Caeciliformes)
• 脊椎骨达60~280多块,体长10cm~1.5m多。
• 体内受精。
• 分类:5科、160多种。 • 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森林中。我国仅有
一种即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
两栖类、爬行类

考眼力
图中这些动物, 哪些是爬行动物?
哪些不是爬行动物?
它为什么不是爬行 动物?
节肢动物 环节动物
思考:
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
脊椎动物? 卵的外面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完全脱离 了水的限制
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用于制药
融入了人类的文化 伤人
考考你Leabharlann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鳞片
蛙的卵块
受精卵 成蛙
蝌蚪 尾巴逐渐消失
先长后腿 后长前腿
蛙的生殖和发育
变 态 发 育
受精卵
蝌 蚪 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
幼 蛙 成 蛙 生活在陆地上 用肺呼吸
两栖类
1、生活环境: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2、体 色:保护色 3、皮 肤:裸露;能够 分泌粘液 4、运动器官:具有强壮的四肢 5、呼吸: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 呼吸 6 、变态发育
蛙的生殖和发育
思考:
1、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 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
青蛙的个体发育经历了几个时期?
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上有没有差异?
青蛙的抱对行为有什么意义?
抱对刺激雌 蛙释放卵细 胞,雄蛙释 放精子。有 利于精液直 接排在卵细 胞上,这样 就会提高卵 的受精率。
运动: 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 爬行
保护身体,也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呼吸: 用肺呼吸,肺比青蛙的发达 生殖: 卵生,卵的外面有坚韧的卵壳,
起保护作用
思考: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1、皮肤表面覆盖有角质鳞片或骨质的甲,
两栖爬行动物分类

如壁虎
2020/3/9
14
二、重要目特征
1、两栖纲
蚓螈目(Caeciliformes,无足目Apoda)
形似蚯蚓,穴居生活,眼、耳、四肢退化, 皮肤裸露、富含粘液腺,体表有皮肤褶皱 形成的环状皱纹。共约150种。
2020/3/9
15
蝾螈目(有尾目)
2020/3/9
31
2020/3/9
各种蟒蛇
32
2020/3/9
蝮蛇
33
2020/3/9
虎斑游蛇
34
2020/3/9
黄脊游蛇
35
2020/3/9
赤练蛇
36
2020/3/9
白条锦蛇
37
2020/3/9
黑眉锦蛇
38
玉斑锦蛇
2020/3/9
39
2020/3/9
棕黑锦蛇
40
鳄目
结构最高等。2个心室;次生腭发达, 槽生齿;现存25种。
2020/3/9
41
形似蜥蜴,四肢细弱,终生有发达的尾, 多营水栖生活。共约300种。
2020/3/9
16
蛙形目(无尾目)
体形短宽,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和 游泳,成体无尾。共约2600余种。
2020/3/9
17
2020/3/9
18
2020/3/9
19
2020/3/9
20
2020/3/9
21
2020/3/9
22
2020/3/9
23
2020/3/9
24
2、爬行纲
喙头目
最古老的现存爬行动 物,体形似蜥。头部
两栖纲的分类

第四节两栖纲的分类现存的两栖类在脊椎动物各纲中是种类较少的一纲,全世界约有2800余种,我国约有200种。
分为3个目: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
一、无足目(Apoda)无足目或称裸蛇目(Gymnophiona),为原始的,同时又是极端特化的一类。
特化的构造是和它们营地下穴居的生活方式相联系的。
外形似蚯蚓或蛇,尾短或无尾,无四肢及带骨。
皮肤裸露,有许多环状皱纹,富于粘液腺。
眼睛退化,隐于皮下,实际上是盲目的,但在眼睛和外鼻孔之间有一能收缩的触角,可以收缩进一特殊的凹陷内,很敏感,有助于钻穴活动。
听觉器官中没有鼓膜,听神经退化。
嗅觉发达。
体内受精,雄性的泄殖腔能向外突出,起着交配器的作用,能将精液输入雌体内。
脊椎骨的数目很多,蚓螈多达250块。
无足类除具有上述的特化性特征外,还具有一系列原始性特征,如蚓螈(Caecilia)有退化的骨质鳞陷在真皮之内,外表并不显露,这代表着古代坚头类体表鳞甲的遗迹。
现代的有尾类和无尾类体表光滑无鳞,只有无足类尚保存着这种承前的原始性特征。
此外,椎骨为双凹型,无胸骨,心房间隔发育不完全,头骨膜原骨非常发达和坚头类有相似之处,这些特征皆反映出其原始性。
本目只有一科,即蚓螈科(Caecilidae),约有150种,分布于南美、非洲和亚洲南部的热带地区。
鱼螈(Ichthyophys glutinosus)为本目代表(图6-38)。
体长约40cm,体形似蛇。
体色暗褐,两侧各有一条黄色带。
泄殖腔孔开于身体末端,这样就无尾部。
繁殖期间,雌体在地下洞穴中以其湿润的身体盘绕着卵,以保护卵免于干燥。
卵在孵出以前经历一个带有三对长的羽状外鳃阶段,该外鳃并不执行呼吸功能,而是作为吸收营养之用。
待卵孵出后,外鳃已消失,幼体移到水中完成发育。
幼体具一对开口的外鳃裂和尾鳍,不时的游泳至水表面,吸空气入肺。
最后,鳃裂关闭,尾鳍消失,移到陆地上变为营地下穴居的成体。
近年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捕获到鱼螈,这是我国仅有的一种无足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时更甚,能产生具恶臭油脂,并
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 将其涂于巢穴四周,使得其巢臭气
能传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 冲天,其它鸟类、啮齿类和部份爬
[唐]贾岛《题戴胜》行类动物因这种恶臭望而却步。
云雀: 亦称“阿兰”、“告天子”、“朝天柱”,有高昂悦耳的 声音。在求爱的时候,雄鸟会唱着动听的歌曲,在空中飞翔,或者 响亮地拍动翅膀,以吸引雌鸟的注意。栖于草原及开阔农田地带, 在具沙质土壤地区数量较多。杂食性,多数云雀以食地面上的昆虫 和种子为生。在河北以北的东北及西北地区繁殖,迁徒时遍及东部, 越冬于华南。
卷羽鹈鹕: 我国沿海地 区有分布。
鹈鹕
白鹭:广泛分布, 常见鸟类。
一行白鹭上青天
牛背鹭 池鹭
东方白鹳:繁殖于俄罗斯东南部、 中国东北以及朝鲜、韩国和日本等 地,主要在我国华东、华南、西南 等地区以及朝鲜、日本和琉球群岛 越冬.我国东方白鹳约有2500~ 3000只。
大天鹅:北方繁殖,南 方越冬。
巢常筑在田野堤岸 的砂土种,掘成隧 道,深为60厘米 左右。翠鸟的翠羽 由于折光缘故,闪 闪发光。以往的帝 王服装和“凤冠”, 用翠鸟鸟羽作为装 饰,经历漫长岁月 也不退色。
戴胜
别名:山和尚、臭哱哱、咕咕翅、懒
婆娘等。遍布全国。喜欢独自行动,
多为单只鸟在较为开阔的农田、草
地、荒野等处地面上活动,在一些
野猪:雄性上颌犬齿发达,外突形成獠牙。分布于我国大 部分地区,栖息于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环境,性情凶猛。
河麂:别名獐、牙獐,属于鹿科。似麝而稍大,体长90~100厘 米,肩高55厘米,体重约15千克。雌雄均无角,雄性撩牙发 达,尾短被短毛、四肢较宽。 冬季栖息于浅山丘陵地带,夏季迁至多苇草的湿地。
稀疏树木边也能见到它们。戴胜以
地下昆虫、蚯蚓、蜗牛等为食,偶
而也食嫩草芽和嫩树叶芽。在长江
流域平原和丘陵地区它们是一种极
为常见的鸟类,常和乌鸫、八哥等
一起在地面上边走边觅食。每年4
-6月繁殖,多以树洞为巢。每次
产卵5-9枚,卵白色或淡绿色。在
孵卵和育雏期间,成鸟不清理巢中
粪便和秽物,同时其尾脂腺分泌较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鸡,经 济种类,是蛙类中体形较大而 粗壮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 南方深山密林的山涧溪流中, 喜欢在潮湿、安静、阴暗,接 近水源的山岩石壁下穴居,石 蛙具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 并且善于跳跃。
大树蛙:细长而扁,后肢长,吸盘大,指、趾间有发达的 蹼。与树栖生活相适应。分布于南方各省。
画眉
暗绿绣眼鸟
黄雀
蜡嘴雀
省内常见的哺乳动物识别
狼:吻部长而尖,眼向上倾斜,尾短而粗具蓬松长毛。国内广泛分布,
生态适应性极强,可栖于海拔5400米以下的多样景观区和气候带,夜 行性,机警多疑,行动敏捷。
赤狐:体形较小,吻细长,背部体毛为浅红棕色,四肢较短,尾长
达体长过半,被毛长而蓬松。国内广布,栖息于海拔4000米以下的多 种生境,独栖或成对活动,穴居。
水獭:四肢短,趾间具蹼,尾巴结实扁平,擅长游泳和潜水。分布于华
北、华中、西北、西南等地区,栖息于河流、沼泽、湖泊等淡水水域, 半水栖,掘洞而居,以鱼类和甲壳动物为食。
大灵猫:体形较大,嘴上触须发达,背部的中央有一条竖立起来的黑色
鬣毛。尾长,有黑色和黄白色相间的环纹。分布于秦岭、长江流域以南地 区,栖息于丘陵、山地或灌丛中。独栖,穴居,昼伏夜出,生性机警,善 于攀树、游泳。
中华蟾蜍♀/♂
黑斑侧褶蛙(青蛙,俗称田鸡),皮肤光滑或有疣
粒,体色因环境而相差大。除新疆、西藏、云南、 台湾、海南省外,广泛分布于我省。
虎纹蛙
虎纹蛙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经济种类,是蛙类中体形较大而粗壮的一种,雌性 比雄性大,体长可超过12cm米,体重250—500g。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水栖蛙类,常生活于丘陵地带海拔900m以下 的水田、沟渠、水库、池塘、沼泽地等处,以及附近的草丛中。广东省 虎纹蛙繁育养殖基地目前人工繁殖的虎纹蛙数量达到100多万只,成 为华南地区人工繁殖虎纹蛙规模最大的繁育养殖基地。
省第内3章常我见国两的栖源两动栖物动的物识资别
中华蟾蜍(俗称癞哈蟆),在全国各地多有分布,我省广泛 分布。身体表面有许多疣粒,内有毒腺,吃昆虫、蜗牛等 小动物,对农作物有益。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 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 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行动缓慢笨拙,不善 于跳跃、游泳,只能作匍匐爬行。
斑 腿 泛 树 蛙
省内第常4章见我国爬的行爬动行动物物的资源识别
平胸龟,也称大头龟。 龟壳显著扁平,背甲腹甲以韧带相连。头大,上嘴呈鹰钩 状,尾长。头、尾、四肢不能缩入龟壳。生活在山区多石的 浅溪中,食性广。分布在我国南方大部分省份。
平胸龟
鳖:
体表无角质盾片,覆盖以柔软的革质皮肤。背甲边缘有厚 实的结缔组织,通常称鳖裙。颈长,头、颈可缩入壳内。 生活于淡水中,吃小型动物等。
王锦蛇 大型蛇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养殖对象。体长一般170~
190cm,活动于河边、水塘旁、玉米地或干河沟内,头背 鳞缝黑色,显“王”字斑纹(幼无)。我国大部分地区分 布。
王锦蛇
玉斑锦蛇
短尾蝮
省内常见鸟类的识别
普通鸬鹚:分布在 我国大部分地区, 北方繁殖,南方越 冬。有些渔民捕捉 此鸟并训练它们捕 鱼。
鸿雁
灰雁
鸳鸯
绿头鸭
斑嘴鸭
越冬的水禽群
红隼:常见的小型猛禽
苍 鹰
雉鸡:左♂右♀
养殖的鹌鹑及其幼 鸟
丹顶鹤
鹤属于鹤形目鹤科。世界上鹤的种类共4属15种。除两种冠鹤(黑冠 鹤、灰冠鹤)外,还有丹顶鹤、黑颈鹤、灰鹤、白枕鹤、白鹤、白头 鹤、蓑羽鹤、赤颈鹤、澳洲鹤、美洲鹤、沙丘鹤、蓝鹤、肉垂鹤,共 计15种。 世界现存的15种鹤中,有7种列为濒危种受到严格的保 护。
红骨顶(黑水鸡)
金眶鸻:广泛分布、 常见的泥滩鸟类
沙锥
南方越冬地集群的鹬类
黑嘴鸥
翠鸟,又叫翡翠。 全身翠蓝色,腹面 棕色,平时以直挺 姿势,栖息在水旁, 很长时间一动不动, 看到鱼虾,立刻以 迅速凶猛的姿势, 直扑水中,用嘴捕 取。有的时候,还 可以看到它鼓翼飞 翔距离水面5-7 米的空中,好像悬 挂在空中,俯头注 视水面。 翠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