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文本

合集下载

广州白云山索道形成旅游攻略

广州白云山索道形成旅游攻略

广州白云山索道形成旅游攻略广州白云山索道是广州市白云山景区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也是游客们到达山顶欣赏美景的最佳途径。

索道以其独特的风景和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为了帮助游客们更好地规划行程并享受旅游,本文将为您提供广州白云山索道的旅游攻略。

一、索道概述广州白云山索道位于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区内,全长约4.6公里,是亚洲最长的单线往复式索道,运行时间约为30分钟。

索道起点位于索道出发站,终点位于白云山南门。

二、提前准备1. 车票购买:为了避免人流高峰时期的排队等待,建议提前购买索道车票。

可以通过官方网站预订或者到景区门口的售票处购买。

票价通常为成人XX元/人,儿童XX元/人(儿童身高需符合要求)。

2. 出行时间选择:广州白云山景区全年都对游客开放,但是夏季和节假日人流量较大。

如果想要避免拥挤人群,可以选择工作日或者淡季进行游览。

另外,早上6点之前和傍晚18点之后也是较为宜人的时段。

三、索道上的注意事项1. 安全须知:在乘坐索道之前,请仔细阅读索道上的安全须知。

确保乘客不在索道运行时伸出身体或物品,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2. 索道体验:索道行驶过程中,您可以欣赏到白云山的秀美风景,面对窗户可以拍摄美丽的照片,但请注意不要使用闪光灯以免影响其他乘客的观景体验。

四、到达目的地1. 白云山南门:当您乘坐索道到达白云山南门站时,可步行至白云山风景区的各个景点,例如石牛寨、摩云台、飞鹅楼等。

在游览过程中,需要支付额外的门票,按照各景点的实际价格结算。

2. 索道出发站周边:索道出发站位于广州市白云山索道广场,周边有各式各样的餐馆供游客就餐,您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广州美食。

此外,还有一些旅游纪念品店可供游客购买纪念品。

五、其他注意事项1. 穿着建议:旅游时,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和衣服,以便于行走和活动。

根据季节的变化,您可以根据气温和天气情况选择适宜的服装。

2. 防晒措施:在广州白云山索道上,由于空气较为稀薄,紫外线辐射较强,所以请游客们做好防晒措施,佩戴帽子、墨镜,并携带防晒霜等用品。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X X大学人文学院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委托单位:XX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总站XX昱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编制单位:XX大学人文学院规划负责人:教授XX省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旅游美学硕士生导师参加规划人员:硕导教授所长博士教授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讲师讲师讲师讲师教授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旅游专家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工程师目录第1篇基本概况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二章人文环境第2篇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第一章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二章各片区综合评价第3篇风景区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产业背景分析第二章区域背景分析第三章可利用条件分析第四章市场分析第五章景区接待容量分析第4篇营销规划第5篇景区规划第一章规划目的与范围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主题定位第四章形象标志第五章旅游区划分及功能设置第六章中心旅游区——XX湖修建性规划方案第七章配套游览区规划方案第八章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第6篇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规划第一章土地利用规划第二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三章环境保护及生态保育规划第四章安全防灾措施规划第7篇规划实施及效益分析第一章规划实施第二章主要项目投资估算第三章效益分析第8篇风景区经营管理编制说明一、基本情况依据长顺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X湖—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涵盖长顺县所有风景点,是长顺县所有旅游风景点的组合体,即所有风景点均属XX湖—白云山风景区范围,并分为XX湖(含广顺古镇)、白云山、青龙山、格凸河四大风景区。

其中:XX湖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省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为中国历史名山、XX佛教名山之一;景区内的广顺写字岩、广顺神仙古人类遗址、交麻洞葬、付家院岩画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肖国宝烈士陵园为XX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区的开发以XX湖为中心,本规划以XX湖为重点。

二、编制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及《XX湖——白云山深度开发研究及规划方案》作为本规划的重要依据。

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论述

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论述

第一章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一、白云区概况白云区是广州市10个城区之一,因其境内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而得名。

位于广州市城区的北部,东邻增城区市,西界南海市,南连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等4个城区,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市。

全区面积1042.7平方公里,200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4万,流动人口约90万,行政区辖12个镇,15条行政街。

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8度,年均降雨量为1655毫米,境内兼具有多种地貌,东部和东北是丘陵地区,有广州市(原八区)最高峰帽峰山(海拔534.7米)和著名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山丘坡度平缓,林木茂盛,果树如海,大小水库山塘遍布,湖光山色。

风景宜人。

中部为广花平原,西部是珠江水系,河网交织,珠江西航道,巴江河及流溪河流经境内,既得灌溉之便,更得航运之利,其中流溪河更是广州市民主要的饮水源。

改革开放以来,白云区凭借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00年,全区GDP127.53亿元人民币,比1995年翻了一番。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营从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向龙头带动的集约经营转变,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工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新一代企业群体逐步成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力量。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各类商贸专业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行业兴旺发达,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

目前,全区三大产业比例为16:38:46。

二、旅游发展评价(一)现状评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全国和广州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白云区立足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宽广的地域空间和组合良好的旅游资源等优势,积极开拓旅游业务,建设酒店宾馆,开发景区景点,拓展旅游市场,走上了旅游发展之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九五"时期的大发展,白云区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旅游产业体系,进入初步发展到加速发展的转变时期。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X X大学人文学院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委托单位:XX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总站XX昱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编制单位:XX大学人文学院规划负责人:教授XX省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旅游美学硕士生导师参加规划人员:硕导教授所长博士教授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讲师讲师讲师讲师教授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旅游专家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工程师目录第1篇基本概况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二章人文环境第2篇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第一章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二章各片区综合评价第3篇风景区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产业背景分析第二章区域背景分析第三章可利用条件分析第四章市场分析第五章景区接待容量分析第4篇营销规划第5篇景区规划第一章规划目的与范围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主题定位第四章形象标志第五章旅游区划分及功能设置第六章中心旅游区——XX湖修建性规划方案第七章配套游览区规划方案第八章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第6篇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规划第一章土地利用规划第二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三章环境保护及生态保育规划第四章安全防灾措施规划第7篇规划实施及效益分析第一章规划实施第二章主要项目投资估算第三章效益分析第8篇风景区经营管理编制说明一、基本情况依据长顺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X湖—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涵盖长顺县所有风景点,是长顺县所有旅游风景点的组合体,即所有风景点均属XX湖—白云山风景区范围,并分为XX湖(含广顺古镇)、白云山、青龙山、格凸河四大风景区。

其中:XX湖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省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为中国历史名山、XX佛教名山之一;景区内的广顺写字岩、广顺神仙古人类遗址、交麻洞葬、付家院岩画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肖国宝烈士陵园为XX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区的开发以XX湖为中心,本规划以XX湖为重点。

二、编制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及《XX湖——白云山深度开发研究及规划方案》作为本规划的重要依据。

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X X大学人文学院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委托单位:XX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总站XX昱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编制单位:XX大学人文学院规划负责人:教授 XX省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旅游美学硕士生导师参加规划人员:硕导教授所长博士教授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讲师讲师讲师讲师教授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旅游专家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工程师目录第1篇基本概况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二章人文环境第2篇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第一章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二章各片区综合评价第3篇风景区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产业背景分析第二章区域背景分析第三章可利用条件分析第四章市场分析第五章景区接待容量分析第4篇营销规划第5篇景区规划第一章规划目的与范围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主题定位第四章形象标志第五章旅游区划分及功能设置第六章中心旅游区——XX湖修建性规划方案第七章配套游览区规划方案第八章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第6篇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规划第一章土地利用规划第二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三章环境保护及生态保育规划第四章安全防灾措施规划第7篇规划实施及效益分析第一章规划实施第二章主要项目投资估算第三章效益分析第8篇风景区经营管理编制说明一、基本情况依据长顺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X湖—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涵盖长顺县所有风景点,是长顺县所有旅游风景点的组合体,即所有风景点均属XX湖—白云山风景区范围,并分为XX湖(含广顺古镇)、白云山、青龙山、格凸河四大风景区。

其中:XX湖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省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为中国历史名山、XX佛教名山之一;景区内的广顺写字岩、广顺神仙古人类遗址、交麻洞葬、付家院岩画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肖国宝烈士陵园为XX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区的开发以XX湖为中心,本规划以XX湖为重点。

二、编制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及《XX湖——白云山深度开发研究及规划方案》作为本规划的重要依据。

探究不同用地属性及山体融合关系——以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为例

探究不同用地属性及山体融合关系——以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为例
济效益并不高
自然景观保护良好,人文景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且保护良
观良好
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政府部门统一管理经营
政府部门统一管理经营
白云山与岳麓山对比
借鉴
• 原则:“城不压山”同时要“城山共融” 如西侧的白云新城,留有视线通廊,并且对建筑高度进行严格控制;另外, 前面所提到的越秀公园,作为白云山余脉的越秀山是传统城市中轴线的起点, 起到了连接白云山与城市的重要作用,让城市人民更便利地从休闲的生活公 园进入自然山体,达到“城山共融”的境界。
白云山地形图
• 云山是大庾岭支脉九连山的末梢,山脉由从化至白云山为终点,地势中间高, 南北低,并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白云山地位: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节点
• 白云山紧邻城市中心区,一直以来都在城 市空间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州古城 在清代已基本形成了贯穿越秀山、官署衙 门、商业区的城市轴线雏形,至民国初期, 拆建惠福东西路,同时辟建维新路(起义 路)意在承继清代的城市布局,建立北起 越秀山、南至珠江的城市轴线。
西部社 区公园
飞翔 公园
• 中部白云公园、南部飞翔公园、西部社区公园为主要大型公共绿地,是新城内观赏 白云山的最佳视点,建筑高度控制在10m以下。
• 以白云公园为最低点,建筑高度限制逐渐向北放宽,黄石社区、萧岗社区控制在4080m,公共文化片区控制在30-50m,云山社区控制在50-100m。白云公园以南柯 子岭社区、创意社区、机场社区和商业步行街区控制在30-40m。白云公园南侧的 商业综合体建筑为新城的地标,五座超高层塔楼为130m、150m和200m。
• 景区周边现状
• 周边用地性质分为:居住用地R、 工业用地M、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用地A、商业用地B以及绿 地G等五大类。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XX湖—白云山景区深度开发研究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X X大学人文学院委托单位:XX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总站XX昱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编制单位:XX大学人文学院规划负责人:教授 XX省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旅游美学硕士生导师参加规划人员:硕导教授所长博士教授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讲师讲师讲师讲师教授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旅游专家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经理工程师目录第1篇基本概况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二章人文环境第2篇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第一章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二章各片区综合评价第3篇风景区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产业背景分析第二章区域背景分析第三章可利用条件分析第四章市场分析第五章景区接待容量分析第4篇营销规划第5篇景区规划第一章规划目的与范围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主题定位第四章形象标志第五章旅游区划分及功能设置第六章中心旅游区——XX湖修建性规划方案第七章配套游览区规划方案第八章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第6篇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规划第一章土地利用规划第二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三章环境保护及生态保育规划第四章安全防灾措施规划第7篇规划实施及效益分析第一章规划实施第二章主要项目投资估算第三章效益分析第8篇风景区经营管理编制说明一、基本情况依据长顺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X 湖—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涵盖长顺县所有风景点,是长顺县所有旅游风景点的组合体,即所有风景点均属XX湖—白云山风景区范围,并分为XX湖(含广顺古镇)、白云山、青龙山、格凸河四大风景区。

其中:XX湖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省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为中国历史名山、XX佛教名山之一;景区内的广顺写字岩、广顺神仙古人类遗址、交麻洞葬、付家院岩画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肖国宝烈士陵园为XX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区的开发以XX湖为中心,本规划以XX湖为重点。

二、编制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及《XX湖——白云山深度开发研究及规划方案》作为本规划的重要依据。

白云山温泉度假村旅游总体规划

白云山温泉度假村旅游总体规划

白云山温泉度假村总体规划1规划总则1.1项目背景1.2规划位置及范围白云山温泉度假村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境内嵖岈山风景区,南临驻马店市,距华中重镇――武汉市300公里,北靠漯河市,距中原枢纽――郑州市200公里。

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纵贯遂平县境,距景区仅25公里。

1.3规划依据和原则《遂平县嵖岈山风景区旅游规划》《遂平县城市总体规划》《遂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遂平县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和2010-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河南省旅游产业“十五”发展规划》《驻马店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遂平县志》《河南省遂平县旅游发展展总体规划》1.4 规划性质本规划是白云山温泉度假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本规划从白云山温泉度假的区域概况入手,对当地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价,对日后的发展方向和布局作了整体规划,并对景区进行了功能分区,对各区的景点和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对市场开发进行了规划,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估算,还规划了旅游业发展支撑体系,为白云山温泉度假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从而保证当地旅游业有序健康发展。

1.5规划技术路线:接受当地委托,做规划准备工作,拟定工作方案和需搜集的文献目录进行实地考察,听取领导和群众对本地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与建议,搜集资料和数据。

制定规划提纲,根据提纲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形成规划文本,绘制草图。

实地补充调查,修改规划文本。

对规划文本初稿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征求各方面对初稿的意见和建议。

修改完善规划书和图件规划书评审最后成果付诸实施图1-1 白云山温泉度假旅游区规划技术路线图1.6 规划的期限及阶段划分本规划的期限为5年,从年元月到年月。

2区域概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白云山温泉度假旅游区位于河南省遂平遂平县境内,东西长公里,南北宽4公里,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 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目 录 文 本 第一章 总则……………………………………………………………2 第二章 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2 第三章 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2 第四章 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3 第五章 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4 第六章 保护培育规划…………………………………………………7 第七章 典型景观规划…………………………………………………8 第八章 风景游赏规划…………………………………………………10 第九章 游览设施规划…………………………………………………17 第十章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8 第十一章 道路交通规划………………………………………………19 第十二章 市政设施规划………………………………………………21 第十三章 消防规划……………………………………………………21 第十四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21 第十五章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21 第十六章 分期发展规划………………………………………………22 第十七章 外围保护地带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31 第十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23 第十九章 附则…………………………………………………………24

I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 本 附 图 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图 规划设计总图 风景游赏规划图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发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本文本适用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及各类用地的保护、土地利用、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文本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 第四条 本文本涉及指标及其定量数据,是结合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第五条 规划年限为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5年,并考虑2025年以后的远景发展。 第二章 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六条 风景区规划范围面积为21.80平方公里。 第七条 风景区定位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是广州市构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和山水型生态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以南亚热带植被景观、“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特征,以自然生态保护培育、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具有丰富历史人文资源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条 风景区发展目标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自身健全目标——在规划期内,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将发展成为自然生态环境维育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各类基础设施条件优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 社会作用目标——在规划期内,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将进一步发挥其在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市

II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 本 民休闲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需要,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促进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 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 第九条 景区划分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麓湖、飞鹅岭、三台岭、鸣春谷、柯子岭、摩星岭、明珠楼及荷依岭等八个景区。 条 保护区划分 第十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发展控制区。 第十一条 风景区结构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结构由游人结构、用地结构、空间景观结构、职能结构等复合组成。 ,一,游人结构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未来的客源市场分为三级。一级客源市场为广州市,二级客源市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级客源市场为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国内外其他地区。 ,二,用地结构 在保护林地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风景游赏用地,同时合理分布风景游赏用地和游览设施用地,适当增加交通与工程用地,不再新增与风景区无关的各类用地。 ,三,空间景观结构 整体空间景观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北环高速公路以南为城市公园区,以北为森林公园区。南部城市公园以麓湖公园、云台花园、雕塑公园为主体景观,形成麓湖、三台岭、飞鹅岭三个景区。北部森林公园以南亚热带植被、“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主体景观,以南北贯通的车行道路为主线、以若干登山步道为脉络,形成鸣春谷、柯子岭、摩星岭、明珠楼及荷依岭五个景区。 ,四,职能结构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职能结构是由风景游赏和旅游设施两个职能系统组成的复合型结构,以景区、景点、景物组成的风景游赏系统为主系统,以游客中心、餐饮、购物等组成的游览设施系统为辅助系统。 第十二条 风景区布局 风景区布局包括保护培育布局、风景游赏布局、游览设施布局、基础工程布局等四个方面。 ,一,保护培育布局,保护培育的核心范围是由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组成的核心保护区,详见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 核心保护区以外的用地划定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其中, ,1,风景恢复区在现状林地的基础上划定, ,2,风景游览区在核心保护区外围,以现状风景游赏用地为基础划定, ,3,发展控制区根据现状保留的居民社会用地和特殊用地划定。

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 本 ,二,风景游赏布局 风景游赏形成“一环串七线”的放射型布局结构,“一环”是指中部的环山道路,环山道路沿线是风景区景点最为集中的区域,包括了摩星岭主峰、山顶公园等,在此基础上形成向西山门、云溪生态公园、柯子岭门、南山门、濂泉门、梅花门、东山门放射的七条登山游览线路,在南山门处通过麓景路、麓湖路进一步联系南侧的麓湖景区和飞鹅岭景区。 ,三,游览设施布局 游览设施布局结合风景游赏布局及游人分布形成山顶公园、明珠楼、南山门三处各类游览设施较为集中的区域,对一些环境影响较大的餐饮设施集中设置,同时在这三处设置游人中心及其他购物设施,另外沿七条登山线路及其他景点周围散点状设置各种类型的游览设施。 ,四,基础工程布局 ,1,给水规划主要利用市政水源。麓湖景区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摩星岭、鸣春谷景区的供水采用水泵将市政给水分级提升的方式,明珠楼景区采用市政加压供水与自流管引进山上泉水相结合。 2,各景区污水都要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供电通信设施的布置要尽量不影响景观。 , ,3,充分利用现状供电设施,完善供电系统,明确供电功能和范围。 ,4,保留山上现状主要的通讯设施、特殊用地设施和电视微波站,不再新设微波站和扩大现有微波站规模。保留现有微波站向北微波通道。各微波站向南的微波通道逐步取消,向南采用光缆联系。 ,5,消防规划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重点做好风景区的消防安全布局,设置防火隔离带,加强游客的安全用火宣传和管理,对景点、服务设施进行重点管理,清理景区周边用地的火灾隐患,完善消防供水系统,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对景区的兼职消防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购置必要的设备,将其改造成风景区的专职消防队,疏通重要的消防通道,增加消防疏散场地。 第四章 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 第十三条 游人容量 ,一,风景区瞬时容量为3.6万人。 ,二,风景区日容量为5.3万人。 ,三,风景区年容量为1949万人。 第十四条 生态分区 风景区划分为有利区、稳定区和不利区三个生态分区类型。具体划分及其措施如下, ,一,生态有利区,将景区内森林植被发育良好,环境宜人,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小的区域划为生态有利区。这部分区域包括,摩星岭景区内从山庄旅舍后山集水区向东北至摩星岭东南坡一带,鸣春谷景区内白云晚望、蒲涧濂泉一带,明珠楼景区内黄婆洞水库周围与孖髻岭一带,麓湖景区内大鸿鹄一带,荷依岭景区内上、下坑水库周围区域。对于生态有利区,以保持现有自然状态为主,对于新的开发利用需规定人为压力的限度,根据需要确定自然保护措

3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