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北京-十分钟年华老去之百花深处-影视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百花深处分析

百花深处分析

《百花深处》分析陈凯歌的电影,《黄土地》肇其端,《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继其后,都提出并探讨一些重大的人文主题。

这位执着于文化思考的大导演总是尖锐的目光审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

对于短片《百花深处》(2002)陈凯歌也是赋予其丰厚的主文思想,使其真实地表现出时光逝去这一主题。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住在百花深处胡同的冯先生请搬家公司帮他搬家。

可是当搬家公司的人到了胡同后,却发现那儿只有一个小土坡和一棵大树。

但是为了要得报酬,于是就上演了一幕滑稽的搬家过程,工人们装模作样的按照冯先生的指示搬起了家,但是因为当做玩笑一个工友“摔坏”了一个前清的灯座,搬家就在冯先生的无线哀痛中结束了。

返回过程中,他们找到了冯先生以前挂在房檐上的风铃,转悲为喜的冯先生像个孩子似地边摇着手中的铃铛边跑回了“家”。

时光流逝——永恒的主题影片讲述了一位老北京人冯先生的悲剧故事。

这是一位典型的生活在社会经济飞速奔向现代化却又沉迷于故土文化,因安土重迁而与现代化文明相抵触的顽固形象。

他集中了一批老一辈人的乡土情结加以夸张的手法,通过搬家一事展现给观众。

影片中,当搬家公司的小伙问到他怎么称呼时,他不断地点着头,略略笑道:“我姓冯,大家都叫我冯先生”。

“先生”一词本源于西方(古时中国的“先生”作“老师”一意,与今意不同),是在国民时期随着西服、西餐一起流传到中国。

倘若按照中国式的方式,大可叫一声“老冯”或“冯师傅”。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迫于现代文明的冲击与压迫,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淡出了光彩。

在短短的十分钟内,陈凯歌导演不仅鲜明志表现出时光流逝这一中心主题,同时也表露出他对于人文的思考。

搬家公司的几个小伙是典型的势利小人。

由于生活压迫和金钱利诱,他们便也干从配合冯先生在小土丘上上演了一出搬家的戏,“卖力”地表现出使劲的表情。

“十分钟年华老去”陈凯歌大概是这样解题的:用搬家的十分钟来见证世事变迁。

人物分析1、冯先生——似疯非疯宽大的西装衫配上一条红色运动裤,瘦削的体形,红色T恤,黄色帽子,灰色外套。

《百花深处》影视视听语言

《百花深处》影视视听语言

七、拍摄角度
1.仰拍
主体建筑物的面积 和高度被夸张放大,省 去了其他陪体,使得大 楼看起来更加宏伟壮观 ,同时也给人一种压抑 感。表现出现代化大都 市的气息。
2、俯拍
俯拍的角度会使画 面中人物显得渺小,强 调环境、空间和人物在 其中的位置,表现出冯 先生孤立无援的境地, 营造出一种荒凉、困窘 的氛围。
影视视听语言期中作业
王勇俊 学号:你猜 班级:10级戏文四班 TEL:你接着猜 指导老师:高冠林
注:本幻灯片须全屏观看
《百花深处》
——视听语言分析
一、故事名称、导演、内容
二、景别运用特点
三、镜头运动特点
四、光线运用特点
五、色彩运用特点 六、构图特点 七、拍摄角度 八、调度手段
一、故事名称.导演.内容
导演:
• 陈凯歌:中国著名导演,福建 长乐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导演系。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 表人物之一,执导过《黄土地 》、《霸王别姬》、《梅兰芳 》等多部经典作品。至今仍为 唯一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的华人导演。在第47届希腊塞 萨洛尼基电影节上获得终身成 就奖。
影片内容:
表面上看,《百花深处》讲述的是一个荒诞不经的 滑稽故事。一位冯(疯)先生请人为自己搬家,而所要搬 的那个“家”实际上确实不存在的。在冯先生类似于疯癫 的坚持之下,一出模拟搬家的喜剧在那片被拆迁的废墟之 上上演了。但陈凯歌用这种方式来表现时间的主题绝非一 种玩世不恭的“堕落”,实际上他是在用一种极具个人化 的思维表达着自己一贯的创作理念。而《百花深处》也在 短短的十分钟里表现了虚与实的交错、历史与现实的传承 、以及对于过往细腻而繁杂的怀恋。
全景:
全景景别展现出人 物在画面中的动作 、又 能体现出人物所处的环 境,画面中叙述的信息 比较全面。图中主人公 身单影只站在一片荒芜 中,既强调了主人公和 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 又表现出传统文明被破 坏后的一片荒芜。

逝去的北京 十分钟年华老去之百花深处 影视分析

逝去的北京 十分钟年华老去之百花深处 影视分析

二、人物语言与形象
影片开头地道的京腔,虽未介绍,但却使观众主观上将故事的 发生地直接定位到了北京。以及人物对话之中最常用的“您”, “好嘞”、“瓶子脆了”等等。也都向观众展现了富有特色的北京 话,北京的语言文化。使得影片富有地方特色、真实、生动。然而 在片中,开车司机的一句话,“现在就是老北京人才不认识路”, 很耐人寻味。老北京人为何不认识北京路,是发展更新太快?还是 老北京人与北京的发展脱节?真是富有深意,耐人寻味。 而在剧中“冯先生”的形象,兰花指,女性化的声音,扶帽子 的动作,极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皇宫中的太监一职。同时,“冯先 生”这一人物的设计,也象征着被阉割的传统文化。
总结
或许,说简单一些,在影片里,导演运用许多象征性的比喻,来表明自己 的态度。司机通过后视镜来看冯先生,实际上有一种回顾过去的暗喻,树 在一个矮小的土坡上艰难的存活,四周包围着的高大楼群,现代文明的即 将推进吞噬这仅存的旧有文明。坡的意义也是不可代替的,并非单纯的只 是拍摄的限制,冯先生所谓的家,旧的物件(旧有的文明)都存在这小小 的坡上,下坡的艰难,搬家工的小心翼翼,都是揭示这样一个道理,旧文 明和现代文明之间有着许许多多冲突的地方,从一种文明过度到另外一种 文明,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轻而易举。既然有冲突,就必然会摩擦,花瓶 在下坡的途中被摔碎,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由此就更加印证了坡的象征 意义,半途中的花瓶摔碎,就是新旧文明相互碰撞的代价。难能可贵的是, 陈并没有过分强调旧的就是好的,新的就是不好的认知,而是通过沟和铃 铛来揭露我们和过去不可磨灭的联系,新的代替旧有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但旧有的东西依然有值得可取的地方,就像铛子和铃铛本身最后相合,终 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逝去的老北京
——浅析《百花深处》
目录

《十分钟年华老去——百花深处》影评范文

《十分钟年华老去——百花深处》影评范文

短暂的十分钟,凝重的历史感——评《百花深处》主题如果你相信有时候瞬间即是永恒,那么你也一定会相信十分钟的时间足以令我们年华老去。

十分钟或许短暂,却足以让人重构历史;十分钟固然易逝,却能够承载任何一种意识。

作为制作方唯一邀请的一个中国导演,陈凯歌在《十分钟年华老去》中的表现无疑是让我们欣喜的。

《百花深处》讲述的是一位老北京“冯”(疯)先生“疯而不疯”的悲剧故事。

这是一位典型的生活在社会经济飞速奔向现代化却又沉迷于故土文化,因安土重迁而与现代文明相抵触的顽固形象,他集中了一批老一辈人的乡土情结加以夸张的手法,通过虚拟搬家这一荒诞滑稽的形式展现给观众。

当传统文化这个物质家园被摧毁之后,人类的精神家园也将无枝可栖。

“冯先生”以变疯这种极端的方式,象征性地昭示了这一严重的后果。

而那几个搬家工人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灾难面前表现的是可悲的冷漠和麻木。

简单的故事,流露出陈凯歌对老北京过去生活的无限追思,更能体现主题。

在短短的十分钟内,陈凯歌导演不仅鲜明地表现出时光流逝这一中心主题,同时也表露出他对于人文的思考。

影片一开始,在阵阵鞭炮声中,仰拍的新高楼大厦充斥着整个画面,压抑和强势感随之而来,冯先生跟着搬家公司的车行驰在北京四通八达马路上,四周现代化的建筑让冯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是哪啊?”“现在只有老北京在北京才迷路呢!”不经意的一句话,背后却蕴含着深深地感伤。

当车子行驶到拆迁后的残垣废墟上,冯先生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到这我就认识了”,端坐整理衣帽的动作,显得那么的正式,像是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仪式前的准备。

除了冯先生的语言动作,影片的场景构图也在向我们暗示着主题,不论是从废墟窗框向外看汽车疾驰而过,汽车行驶时反光镜中冯先生站在废墟中作为背景实体渐行渐远,一废墟为前景的背景中隐约呈现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迫于现代文明的冲击与压迫,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淡出了光彩。

生活在冯先生周围的人都逐渐融入新文化的潮流,而悲剧人物冯先生却以一个有些女性化的荧屏形象扮演了一位在这般潮流前勇于抵挡、坚守家园的老者。

电影《百花深处》ppt课件

电影《百花深处》ppt课件

经典影片分析
他执导的《黄土地》,以其突破性的电影语言, 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为中国第五代 导演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执导的《霸王别姬》 被影评家认为是中国文革后最有艺术价值的一部 电影,诠释了中国半个世纪的风雨变换和人物命 运。至今仍为惟一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 国导演。在第47届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上获得 终身成就奖。
电影《百花深处 》
第二节
经典影片分析
陈凯歌——《百花深处》
第二节
经典影片分析
第二节
经典影片分析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 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的作 品特点是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 十分强烈,代表人物有张艺谋、陈 凯歌、田壮壮等。 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 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 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 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 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 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 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 寻找新的角度。
第二节
经典影片分析
第二节
经典影片分析
第二节
经典影片分析
第二节

经典影片分析

《十分钟,年华老去》由英国“10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 斥资上亿元人民币拍摄,邀请了15位世界大师级导演,旨在展 示当代世界电影的最高艺术水准,15位导演各拍10分钟,串成 一部150分钟的电影。每位导演在10分钟内所选择的主题和题 材不拘一格。这十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短片分为大提琴篇和小号篇。作为制作 方唯一邀请的一个中国导演,陈凯歌在《十分钟年华老去》中 的表现无疑是让我们欣喜的。
第二节

经典影片分析
《百花深处》100 Flowers Hidden Deep (中国) 导演:陈凯歌 这是一部特有感情的好片子,是一部以寓言展现的 片。冯先生(确切地说是个疯子)是个老北京,住 了大半岁月,看过花开花落。房子早已拆了,但他 的心还留在过去,埋藏在那棵家族的大树下。搬家 工人装模作样的搬着只存在于老先生视野里的家具, 再加上那一口北平土话/京片子,突然又有了那种传 统相声的喜感。而藏在传统段子里的那种深沉哀痛, 却也一点一滴地表露无遗。那种昨日琼楼玉宇今日 黄花的辛酸!

无处依托的百花——论电影短片《十分钟年华老去》之《百花深处》的视听手法及文化内涵

无处依托的百花——论电影短片《十分钟年华老去》之《百花深处》的视听手法及文化内涵
谁 才具 有 永 存 心 间的 力量? 残 阳如 血 下 ,孤 寂 的槐 树 荒 芜 的土 坡 缘何
组 人 物却 总 是在 观众 的不知 不 觉 中 相互 交换着位 置。究竟是哪 个有病 , 谁 人 疯癫 ,各人 自有 各 人 的 看 法 。 1 、有病与没病 关于 冯 先生 的 “ 子 ” 身份 , 疯
的 反 思 ,对 老 北 京 生 活 的 无 限 追 忆 , 尤 其 是 对 传 统 文 明 在 现 代 文 明 的 打 压 下 逐 渐 消亡 的 无 限伤 感和 无 可奈 何 。
【 关键词 】 《 百花深处 》 视 听手法
文化 内涵
d i1 .9 9jin 1 0 — 9 62 1 .80 4 o :03 6 /.s .0 2 6 1 .0 20 .2 s
新 的思考 。

只 有 忿忿 与 咒骂 ,因为这 白 白搭 上 精神病 与正常人 孰疯孰病 了他 们 的油 钱 ,又 耽误 了他们 赚 钱 首 先 要 说 的是 影 片 中 的一 组 互 的 时间 ;接 到 “ 结帐 ” 的指 令 时 , 为 映 照 的 关键 人 物 : “ 疯子 ” 冯 先 他们 也丝 毫没 有顾 虑 到 冯先 生精神 生 和 正常 的 搬 家工 人。前 者 是影 片 不正 常的特殊情况 ,打 出只要给钱 , 的核 心人 物 ,没 有他 ,一 切 故 事都 让 怎 么搬 就 怎 么搬 的旗 号 , “ 力 ” 努
壅 鍪誊 —■■■■■■ 塑
而 冯 先生 似 乎 对钱 没 有什 么 强
西 就是 人 像 和 声音 来 表达 导 演 的情 感 和态 度 ,而 我们 对 电影 的解读 也是 从这 些视 听形 象入手 的。 陈凯歌 的 《 花 深 处 》中有 很 多组 百 涵 义相 对 、值 得人 反 复玩 味 的视 听 形 象。 冯 先生和 搬 家工 到底 谁 才是 真 正 意义 上 的 不正 常? 高楼 林 立 的 现 代都 市 与馨 雅 幽 静 的 四合 院 究竟

(完整版)百花深处PPT

(完整版)百花深处PPT
他们开车前往百认花识深北处京,呢一!个冯”先的生话记令忆车中内的尴家尬,路的上状,况看,着增车添水了马那龙的么道些路无,奈的意味。 沿车途在都坡一 然 人是下左 还 质拆挺一 是 疑迁住右 那 冯的全 片 先,都 蔚 生破冯是 蓝 的败先冯 的 北景生先 天 京象爬生 , 人。上不 但 身车坡熟是份到悉四之去地的周际,现的,儿坡代景车了上化物内,仍建完其百旧筑全他花是,改搬深一于变家处是,工片,他一人荒探切的一芜出都一片,车已句破紧窗经:败接,物“的着向 是 现断,天 人 在壁空 非 ,冯残看 。 只先去 正 有垣生, 当 老,开依 有 北最始显絮眼絮的叨就叨是的坡说上自那家株的茂摆密设的,大听树着。 冯先生的京话才搬不认家识工北人京知呢道!被”涮的话后令,车气内急尴无尬奈的的状离况,去增。添返了回那途么中些的无车奈的内意,味小。头目接到一个电话,通话中老板说明 了冯先生疯子的身份,为了要车钱,一行人随之返回到坡下,并顺着冯先生的意思,煞有介事的开始帮冯先生 搬运并不沿存途都在是的拆家迁具的。破两败个景搬象。运车工到摆地起儿了了架,势百搬花深“处大,衣一柜片”破,败就的像断壁演残戏垣一,样最。冯先生还在土里找到他们家的风 铃小部显件眼,的欢就是天坡喜上地那的株蹦茂哒密着的大。树俏。皮车的在鼓坡点下,挺配住,合冯着先搞生笑爬的上对坡白去,坡一上部仍诙旧谐是幽默无实物表演就是这样进行着。 就在此一时片,荒一芜,个紧工接人着正,小冯心先翼生开翼始地絮搬絮着叨“叨花的瓶说”自家,的偏摆偏设有,人听来着借冯火先生,的他话习搬惯家性两手一撒,“花瓶”碎了冯先生 哭了,蹲在埋葬了过去切工断人了知历道史被的涮黄后土,气面急前无,奈痴的痴离地去念。:“你碎了我的花瓶。”其实碎了的何止花瓶。前清 檐的下小锈曲为 冯迹,了 先返斑明要 生回斑代车 搬途的钱 运的中, 并铃的雨一 不车铛巷行 存内还,人 在,剩旧随 的小薄下军之 家头薄了阀返具目的一回。私接青到两个藏到苔坡个档一的全下搬个子老碎,运电,酒并工成话叮,顺摆,了叮老着起通瓦当先冯了话砾当先架生中砖生势地深老石的搬碎板爱的意“说了的残思大明风玉,衣肢了碎镯煞柜冯,了„有 ”先„都雨都介 ,生不。事 就碎疯在的 像了子狭了开 演的,长,始 戏身碎的都帮 一份成胡不,了同在一拆了抔成。黄了土空,洞从的前土两坡进,的胡院同子壁的上

被撞倒的人——评十分钟年华老去

被撞倒的人——评十分钟年华老去

《被社会撞倒的人——评十分钟年华老去之百花深处》看到这部陈凯歌大师的小制作时,我的第一感受是这才是真正的“微电影”。

大师出手果然不凡,相较于现如今网络上滥觞的以争议性话题、出位的演出、不明所以的诡异故事,这部短小、充满对社会的反思、对个体的关注深深地打动了我。

陈的功力令人赞叹,这部短片也足以骄傲的位列“十分钟年华老去”系列。

相对于这部片子中这个短小却意味深长的故事来说,片子的摄影等其它方面都成了“细枝末节”。

由此可见一个绝妙的创意,一种深切的情怀对于摄影并不是那么的依赖。

本片是关于一个老北京人在飞速发展的北京城却还在内心深处生活在胡同时代的故事,冯远征饰演的老北京使我们眼中的“神经病”,他把搬家公司的几个小伙子喊到他家的胡同要搬家,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荒地和一颗孤零零的大树。

这颗困守荒地,被高楼大厦围堵起来的大树何尝不是这个老北京人,是每一个孤独的存在于社会的人,这使我想到了《重庆森林》。

几个年轻人从一开始的气愤到后来煞有介事的帮他搬那些并不存在的瓷器、家具时我们要从开始的嬉笑陷入颇不自然的沉默。

我们想大声的告诉他,那些都是假的,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没有了,你的家、你的胡同全都已经被拆了,连这颗仅存的大树可能明天也要倒在开发商的脚下了。

我们看到短片中家具在虚实间变幻,在我们眼中为虚,在他的眼中为实。

当年轻人不小心打碎了前清花瓶时,老北京伤心欲绝。

这其中隐喻着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让我们这些年轻人给打碎了,丢弃了,老一辈的人对此感到伤心难过而我们虽然同情老人们的伤心却并不对此感到惭愧。

当老北京告诉开车的年轻人前边有个沟时,几个年轻人友好的笑着还以为他是在胡言乱语,但后来却真的有个沟,把车给陷进去了。

这隐喻着我们这个社会这辆车在由年轻人掌握时却又顽固的不听老人言,所以陷入“坑”中无法向前。

总的来说,整个片子是对我们这个急功近利的急躁的社会的一个讽喻,满含着导演对于像老北京人这样的被这个巨大的、不停向前的社会所撞倒了的人——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二、人物语言与形象
影片开头地道的京腔,虽未介绍,但却使观众主观上将故事的发生 地直接定位到了北京。以及人物对话之中最常用的“您”,“好嘞”、“ 瓶子脆了”等等。也都向观众展现了富有特色的北京话,北京的语 言文化。使得影片富有地方特色、真实、生动。然而在片中,开车 司机的一句话,“现在就是老北京人才不认识路”,很耐人寻味。老 北京人为何不认识北京路,是发展更新太快?还是老北京人与北京 的发展脱节?真是富有深意,耐人寻味。 而在剧中“冯先生”的形象,兰花指,女性化的声音,扶帽子的动 作,极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皇宫中的太监一职。同时,“冯先生” 这一人物的设计,也象征着被阉割的传统文化。
.
7
当搬家公司的车驶入“百花胡同”的时候,一个破旧的窗口,车子飞速驶入—— 象征现代文明强势闯进旧文明。进入之后,眼前的景象跟之前的高楼大厦形成了 明显的对比,到处是已经拆迁的和即将被拆迁的老房子。这里也更加体现出新旧 文明的对比和时代的变化。
.
8
在其中插了一段,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被他们的行为吓的掉头就走的情节。 这样的情节,不仅使故事更生动,有趣,有看头,一切为利益而为之,行动和 决定快速,这是现代人的行为作风,不惜做出自欺欺人的行为。富有深意,耐 人寻味的故事细节。
.
12
总结
或许,说简单一些,在影片里,导演运用许多象征性的比喻,来表明自己 的态度。司机通过后视镜来看冯先生,实际上有一种回顾过去的暗喻,树 在一个矮小的土坡上艰难的存活,四周包围着的高大楼群,现代文明的即 将推进吞噬这仅存的旧有文明。坡的意义也是不可代替的,并非单纯的只 是拍摄的限制,冯先生所谓的家,旧的物件(旧有的文明)都存在这小小 的坡上,下坡的艰难,搬家工的小心翼翼,都是揭示这样一个道理,旧文 明和现代文明之间有着许许多多冲突的地方,从一种文明过度到另外一种 文明,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轻而易举。既然有冲突,就必然会摩擦,花瓶 在下坡的途中被摔碎,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由此就更加印证了坡的象征 意义,半途中的花瓶摔碎,就是新旧文明相互碰撞的代价。难能可贵的是 ,陈并没有过分强调旧的就是好的,新的就是不好的认知,而是通过沟和 铃铛来揭露我们和过去不可磨灭的联系,新的代替旧有的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但旧有的东西依然有值得可取的地方,就像铛子和铃铛本身最后相合 ,终能发出清,金属制的家什被搬家工人抬进新的现代化公寓, 身后传来主人家的:“慢点,慢点……”呼喝,伴随着鞭炮声的响起,镜头上摇仰 拍高耸的公寓,强烈的压抑感,与其说是现代化的文明,不如说是一只吞噬一切的 怪兽。而那“慢点慢点”的台词,此刻听来更显得有些滑稽。
.
6
在片中“冯先生”坐着搬家公司的车,头伸出车窗向外看去,此处多用主观镜头,“冯 先生”充满疑惑地看着窗外的大楼,依然还是那片蔚蓝的天,但是四周的景物完全改变 ,原本应是物是人非,但在“冯先生”这,却变成了人是物非。这些镜头让人觉得有些 好笑然而这更有一种讽刺、反问的感觉。随后车内搬家工人的对话,更是在侧面表达这 层意思:“现在,只有老北京人才不认识北京呢!”尴尬的状况,还有那么些无奈的意 味。
逝去的老北京
——浅析《百花深处》
.
1
目录
影片信息 剧情简介 影片分析
总结
.
2
影片信息
导演:陈凯歌 中文名:百花深处 外文名:100 Flowers Hidden Deep 上映时间:2002年 上映地区:中国
.
3
一、故事情节
影片分析
随着中国的逐步强大,北京的日益发展,一些原本充斥在老北京城之中 的建筑、物件以及那些老北京人独有的生活习俗,都被随之而来的高楼 大厦,时尚新颖的生活方式所替代。那些被拆掉的老胡同,只有开发商 眼中的利益;那些古老而又充满京味儿的生活方式,在那些新兴的都市 人眼中只是不健康、老俗的代名词。仿佛这一切的消失都没有人会在意 去关注,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真的会没有人在乎吗?由陈凯 歌导演,片长仅十分钟的《百花深处》中的“冯先生”,他就在乎,而 且不仅是在乎,更是留恋,更是痴迷。 本片构思精巧,新颖并且充满矛盾的故事情节能够吸人眼球,引人入胜 ,从而让观众更好的了解剧情,了解其主题。戏剧化的情节设计,影片 《百花深处》用一种类似于“皇帝新装”的故事模式,向观众展现了一 段生动有趣的“搬家”情景。
.
4
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搬家公司的小头目耿乐刚刚为一个顾客 搬完家,冯先生找到耿乐说自己也要搬家,于是带着耿乐一伙人找百 花胡同,但当费劲周折找到百花胡同时,那里已成为一片废墟,只有 一棵老槐树孤零零地留在那里。耿乐他们大呼上当,掉头离去,这时 接到公司电话,电话说,这几天有一个疯子到处找人给他搬家,告诉 耿乐别上他的当,上了当别忘了要钱。 为了要钱,耿乐他们又折回来给冯先生搬家。于是冯先生就给他们讲 :这是大立柜、这是鱼缸、那是花瓶儿,于是耿乐他们就搬没有实物 的家,当搬一个前清的瓷瓶时,由于有人要吸烟借火,搬运工一松手 瓷瓶摔碎了,冯先生哭了。 搬好了东西,车往前开,冯先生告诉耿乐胡同前面有个沟,结果车真 的陷进去了。在陷车的地方,挖出了一个铜铃铛,冯先生捡起铜铃铛, 把刚才捡到的铛子装上,高兴地跑向落日,耿乐他们蓦然回首,落日 余辉中一个水墨四合院出现了……
.
9
在搬家时,“冯先生”找到的那些物件时的喜悦表现,给人一种心酸的感觉,温馨 、令人回味的结尾。影片的最后,以一种动画的方式,再现了“百花胡同”的场景 ,全场飘满了百花,给人一种温馨然而又心酸的感觉,同时又印证了片名、深化了
主题。
.
10
在影片最后,陈凯歌采用三维动画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古色古 香的四合院立体构图,进而又幻化成一幅虽然有些粗糙但却不失宁 静和谐的中国水墨画,而那土坡中曾经掩埋着的破碎铃铛的美妙乐 声也在夕阳的废墟中变得清晰而温暖,不论是音乐方面,还是象征 着“历史遗物”的“铛儿”,还是残垣废墟中那棵挺立的老槐树, 影片都表现出陈凯歌一贯的对历史的关注,以及在历史和现实对照 中所表现的隔离与传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