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马刀舞曲》教案花城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音乐课件第4课 欣赏 管弦乐曲《马刀舞曲》 |花城版 (共15张PPT)

六年级下册音乐课件第4课 欣赏 管弦乐曲《马刀舞曲》 |花城版 (共15张PPT)
倾听两首乐曲
听听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从乐队上来区分

管弦乐

打击乐
弦乐组 木管组 铜管组

民族乐器
欣赏 《马刀舞曲》
感受歌曲情绪,聆听全曲后
你认为乐曲《马刀舞曲》的情绪 应该是如何?
作曲家介绍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 – 1978 ),前苏联作曲 家。生于亚美尼亚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 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
一次,活泼的阿霞抢走了阿尔缅准备送给加雅涅 的鲜花,并与阿尔缅共舞。偶然目睹这一切的盖 奥尔格对阿尔缅发生了误解。所以当阿尔缅上山 打猎,不慎从断崖摔下时,他竟视而不救。
阿尔缅受伤后双目失明,他不愿为加雅涅带来不 幸,便克制自己的情感,拒绝了加雅涅的爱情。
后来,阿尔缅很幸运的重见光明,并且原谅了深 感悔恨且当众承认错误的盖奥尔格,与加雅涅结 为幸福的伴侣。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4:32:32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62021/8/262021/8/26Aug-2126-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6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马刀舞曲》教案

《马刀舞曲》教案

《马刀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民族器乐欣赏》,详细内容为欣赏哈萨克族传统马刀舞曲。

通过对马刀舞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哈萨克族的民族音乐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哈萨克族马刀舞曲的历史背景、演奏乐器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民族舞蹈动作,增强身体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马刀舞曲的音乐结构、节奏变化及舞蹈动作的掌握。

教学重点:马刀舞曲的音乐特点、历史背景及民族舞蹈动作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马刀舞曲乐谱、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舞蹈服装、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播放马刀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2)介绍哈萨克族马刀舞曲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学习马刀舞曲的音乐结构、节奏变化。

(2)学习马刀舞的基本动作,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2)邀请部分学生进行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分析马刀舞曲的节奏特点,进行节奏练习。

(2)讲解舞蹈动作的技巧,进行动作练习。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马刀舞曲》2. 内容:(1)哈萨克族马刀舞曲简介(2)音乐结构、节奏特点(3)舞蹈动作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哈萨克族马刀舞曲的历史背景。

(2)分析马刀舞曲的节奏特点。

(3)学会马刀舞的基本动作,并录制视频。

2. 答案:(1)哈萨克族马刀舞曲起源于草原游牧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2)马刀舞曲的节奏特点:强弱分明,富有动感。

(3)见学生提交的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实践、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哈萨克族马刀舞曲的音乐特点及舞蹈动作。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 欣赏 管弦乐曲《马刀舞曲》 教学设计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  欣赏 管弦乐曲《马刀舞曲》 教学设计

欣赏管弦乐曲《马刀舞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欣赏《马刀舞》,体验乐曲所表现的热情奔放的气氛,了解管弦乐丰富的表现力;2.分析乐曲结构,认识带再现的三部曲式;3.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及正确的音响感知,并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联想能力,开阔其音乐视野、培养良好的听赏习惯。

2学情分析《马刀舞曲》是花城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舞蹈音乐天地》的欣赏歌曲。

本课要求能分别听出弦乐组、木管组和铜管组演奏的音乐片段,并模仿相应乐器演奏的姿势。

3重点难点分析乐曲结构,同时用图形和颜色区别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1、聆听2首管弦乐作品2、复习管弦乐的音乐常识复习学过的音乐知识,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学习新知1、初听全曲(交响乐版)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资料活动3【活动】乐曲对比分析提问:听完乐曲后,你认为全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1、分析第一部分学生从乐曲情绪、音乐的形象、使用的乐器等方面谈自己的感受。

2、分析第二部分学生听后说出与第一部分在情绪、节奏、旋律上有什么区别。

3、分析第三部分(1)介绍音乐知识,教师为学生讲解带再现的三步曲式。

(2)学生听出主奏乐器,了解乐器音色,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对于多种演奏形式,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4【练习】小游戏模仿小能手将学生分为铜管组、弦乐组和木管组,欣赏完《马刀舞曲》全曲后,听到或看到自己组乐曲演奏的时候,模仿看到乐器的演奏方式。

活动5【测试】欣赏不同版本的《马刀舞曲》1、小提琴+钢琴2、手风。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精品教案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精品教案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第七章《舞曲的魅力》中的《马刀舞曲》。

该章节详细介绍了舞曲的起源、类型以及特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舞曲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马刀舞曲》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管弦乐作品,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舞曲的背景,感受其激昂、奔放的旋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马刀舞曲》的基本旋律,能跟随音乐哼唱。

2. 培养学生对舞曲类型的识别能力,了解《马刀舞曲》的民族特色。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掌握《马刀舞曲》的节奏、旋律及民族特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其学会分析舞曲的结构和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黑板。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马刀舞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舞曲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舞曲背景,让学生了解《马刀舞曲》的创作背景及其民族特色。

(2)学习旋律: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哼唱《马刀舞曲》主旋律,体会舞曲的韵律美。

(3)分析结构:让学生通过听辨,分析舞曲的曲式结构,了解其创作特点。

3. 例题讲解:选取舞曲中的典型旋律片段,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曲。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舞曲中的节奏变化,并尝试演奏。

六、板书设计1. 《马刀舞曲》2. 内容:(1)舞曲背景(2)旋律特点(3)曲式结构(4)民族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马刀舞曲》的旋律特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舞曲表达的情感。

2. 答案:旋律特点:激昂、奔放;情感表达:勇敢、热情、豪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马刀舞曲》的内容。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找其他民族舞曲,了解其风格特点,下节课分享交流。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教案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教案

六年级音乐欣赏《马刀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马刀舞曲》,该曲目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的第三章“鼓舞飞扬”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对《马刀舞曲》的背景介绍、曲式结构分析、音乐要素解析及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刀舞曲》的创作背景,理解其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鉴赏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音乐中的节奏感,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马刀舞曲》曲式结构及音乐要素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鉴赏力和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马刀舞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背景介绍(10分钟)讲解《马刀舞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渊源。

3. 曲式结构分析(15分钟)对《马刀舞曲》的曲式结构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乐谱,理解曲目的结构特点。

4. 音乐要素解析(15分钟)播放《马刀舞曲》,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并进行解析。

5. 情感体验(10分钟)让学生跟随音乐,体验《马刀舞曲》中的激情与活力。

6. 实践环节(10分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7.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结合《马刀舞曲》的节奏特点,设计例题,并进行讲解。

随后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马刀舞曲》2. 曲式结构:ABACA3. 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4. 实践环节:节奏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马刀舞曲》中的音乐要素,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马刀舞曲》有了深入的了解。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舞蹈音乐天地花城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舞蹈音乐天地花城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舞蹈音乐天地花城版教学目标1. 了解舞曲及其常见的拍子形式;了解圆舞曲的音乐特点。

2. 观赏管弦乐曲《溜冰圆舞曲》,能唱会并熟记第一圆舞曲A 、B主题;能划出第二圆舞曲主题A的旋律线;能听辨出第三圆舞曲主题A旋律的乐器家族;能听辨演奏第四圆舞曲的乐器音色。

3. 观赏爱尔兰踢踏舞曲《王者之舞》,感受爱尔兰踢踏舞曲典型的音乐特点,并跳出爱尔兰踢踏舞的差不多舞步。

4. 观赏管弦乐曲《马刀舞曲》,能分别听辨出弦乐组、木管组和铜管组演奏的音乐片段,并仿照相应乐器演奏的姿势。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观赏乐曲《溜冰圆舞曲》《王者之舞》《马刀舞曲》,了解舞曲的差不多特点;学习爱尔兰踢踏舞的差不多舞步。

教学难点:体验与明白得音乐的感性特点与精神内涵。

[来教学过程:一、观赏《溜冰圆舞曲》1、分别倾听第一、二、三、四圆舞曲问:这几个主题给你如何样的感受?由哪一乐器家族演奏?2、听赏结尾部分,是哪个主题的再现?3、组织学生随音乐舞蹈。

二、观赏爱尔兰踢踏舞曲《王者之舞》1、视频导入1)播放爱尔兰踢踏舞曲《大河之舞》片段。

2)提问:这段舞蹈片段给你如何样的感受?你明白这是什么舞蹈吗?2、视频观赏1)播放爱尔兰踢踏舞曲《王者之舞》。

2)简介《王者之舞》,让学生差不多了解传统爱尔兰踢踏舞的最大特点是动作整齐划一,舞蹈时上身差不多不动。

3、、爱尔兰踢踏舞的差不多动作1)观看爱尔兰踢踏舞教学视频2)练习动作a)学习分解动作;b)分组进行练习、汇报;c)师生评判。

三、观赏管弦乐曲《马刀舞曲》1、听听、想想1)倾听管弦乐曲《马刀舞曲》全曲,摸索:全曲能够分成几个部分?2)倾听第一部分主题,摸索:第一部分主题给你如何样的感受?3)观赏第二部分主题,摸索:第二部分主题与第一部分主题在情绪上和旋律上有什么不同之处?2、听听、动动观赏全曲,将全班同学分成3组,分别代表弦乐组、木管组和铜管组。

当音乐进行到相应乐组时,本组同学即站立起来,仿照乐器演奏的姿势。

《马刀舞曲》教案

《马刀舞曲》教案

《马刀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马刀舞》曲,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体会不同意境。

2.通过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示听到的不同主题的音乐,边听音乐边即兴表演,模拟铁蹄战士挥舞大刀勇往直前的雄姿,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表现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深入挖掘乐曲内涵,对乐器、段落、速度、力度在作品中作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初听乐曲。

1、教师完整播放《马刀舞曲》音乐。

2、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音乐感受
3、小组讨论为乐曲起名字。

4、教师解题。

二、复听乐曲。

1、教师指导用双向筒敲击后十六节奏。

2、完整放录音,运用打击乐根据教师出示的后十六节奏型为乐曲进行伴奏。

3、复听后,自己根据乐曲所想象的场面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分段聆听。

1、分段欣赏,听辨主奏乐器。

交流音乐情绪。

2、教师指导学生跟随钢琴哼唱乐曲主题。

四、再听乐曲。

完整播放乐曲,根据自己想象中的场景尽可能的运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五、小结。

这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

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欣赏 管弦乐曲《马刀舞曲》-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欣赏 管弦乐曲《马刀舞曲》-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欣赏管弦乐曲《马刀舞曲》-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下
册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管弦乐曲的类型,欣赏器乐音乐的魅力。

2.理解曲目《马刀舞曲》的特点及表现内容,领略音乐的情感表现力。

3.学会通过感性体验、细心倾听去感受音乐的表现形式。

二、教学重难点
1.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2.音乐语言的理解和表现。

3.音乐想象力的培养和拓展。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A.音乐的欣赏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器乐。

引导学生听到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并且让他们相互交流。

2.让学生欣赏《马刀舞曲》。

在听音乐时,请学生尽量放松身体,静心倾听。

可以在听前通过简单的预设,令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表现表式。

B.音乐的理解
1.听《马刀舞曲》时,先让学生听看音乐表现出来的情感,如快乐、活泼等。

再根据这种情感去找出琴声所表达的路径。

2.请学生发表对音乐的评价。

此时,应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讲述自己得到的感受。

C.音乐的理解
请学生根据《马刀舞曲》的情感表现,自己编出一个简单的舞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现和情感。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学生掌握了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对音乐语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了音乐想象力,拓展了音乐的表达方式。

教学中,我尝试与学生平等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喜欢音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刀舞曲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
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
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