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_趋势及布展设计通则

合集下载

展览馆布展设计总体规划方案(精)

展览馆布展设计总体规划方案(精)

展览馆布展设计总体规划方案(精)1. 概述展览馆布展设计总体规划方案为了提供一个系统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展览馆布展设计方案,旨在充分展示展品,并提供舒适、愉悦的游览体验。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展览馆布展设计的总体规划方案。

2. 布展原则本方案遵循以下布展原则:- 以展品为中心:展览馆布展设计应以展品为核心,充分展示展品的独特价值和各自特点。

- 视觉引导:通过良好的展览布局、标识和导览牌等,引导游客流畅地游览展览,确保观展的顺序性和连贯性。

- 舒适体验:提供舒适的展览环境,包括合理的空气流通、温度控制、灯光设计等,使游客能够享受展览过程。

- 安全可靠:在展览馆布展设计中,要确保游客的安全,合理设置出入口、应急通道和紧急出口,保证游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3. 布展步骤3.1 展品分类根据展览内涵和主题,对展品进行分类,确保展品布展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2 布局设计根据展览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展览布局,布置展台、展柜等展览场地,使其与展品相互映衬。

3.3 环境设计在展览馆布展设计过程中,重视环境设计,如展馆内的灯光、光线设计,声音音效的设置等,使游客能够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

3.4 标识导览合理设置标识系统,包括指示牌、导览图等,帮助游客找到各个展览区域,提供便利的导览服务。

3.5 创意互动设计在展览馆布展设计中,增加互动元素,通过虚拟现实、触摸屏、投影等技术手段,提供与展品互动的机会,增加观众参与度。

4. 时间安排根据展览规模和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布展时间安排,确保展览馆的布展工作可按计划进行。

- 第一周:展品分类和布局设计- 第二周:环境设计和标识导览- 第三周:创意互动设计和评审- 第四周:布展完成及最后调整5. 结束语展览馆布展设计总体规划方案旨在为游客提供一个系统、合理和舒适的展览环境,以充分展示展品的价值和特点。

通过布展原则、布展步骤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将确保展览馆布展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将不断优化和改进布展设计方案,提供更好的观展体验。

DB12_T514-2014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通则

DB12_T514-2014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通则

514ICS 91.040.10 P 33DB12天津市地方标准DB 12/ T —2014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通则General rule for exhibition design of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2014 -04 -22发布 2014 -07 -20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布展与建筑 (3)6 布展程序 (3)7 布展空间 (4)8 展览内容 (5)9 展览形式 (5)10 展览环境 (6)11 展览服务设施 (7)12 防火设计 (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规划展览馆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本标准起草人:诸铭、吴国欣、赵利华、李洋、王耸、刘茂国、欧操、钱凤德、彭义、张婷、杨文麒、陈月浩。

本标准于2014年4月首次发布。

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通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通则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布展与建筑、布展程序、布展空间、展览内容、展览形式、展览环境、展览服务设施和防火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00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GB 5004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条文说明)GB/T 50356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218 展览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3 术语和定义3.1规划展览馆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展示城市所在地区历史文化、城乡规划建设成果及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对公众开放的专门性展览空间。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划展厅作为城市规划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场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现代化、人性化的城市规划展厅。

一、展厅整体布局我们的城市规划展厅将采用开放式设计,打破传统规划展厅的限制,让参观者能够更自由地欣赏展品。

展厅分为多个区域,包括城市历史发展区、规划案例展示区、互动体验区以及儿童教育区。

二、城市历史发展区城市历史发展区将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城市的发展历程,通过图片、文字和模型的结合,让参观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城市从建城之初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这个区域的设计将融入城市的历史元素,让人们感受城市的韵味和变迁。

三、规划案例展示区规划案例展示区将展示各个城市的规划案例,包括乡村振兴规划、城市更新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

我们将用图表、模型和多媒体等手段呈现这些案例,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规划的内容和实施效果。

四、互动体验区互动体验区将为参观者提供真实的城市规划体验。

我们将设计虚拟现实技术,让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城市规划师的工作,包括规划设计、建筑模拟等。

参观者还可以通过触摸屏互动设备参与到规划讨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五、儿童教育区儿童教育区将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学习的空间。

我们将设计一系列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模型制作等方式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个区域将通过色彩、材质等元素打造一个温馨、有趣的环境,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六、展厅设施为了提升整个展厅的服务质量,我们将提供舒适的休息区、饮水区和便利设施,如无障碍通道和轮椅服务等,方便各类人群的参观。

同时,我们还将设置网络连接,方便参观者在展厅内获取更多资讯。

总结我们的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注重参观者的体验和互动,旨在通过各种展示手段,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成果。

展厅的开放式设计、多元化的展示形式以及完善的设施将为参观者带来愉悦的观展体验,同时也能够促进市民对城市规划的参与和理解。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展厅在各个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个开放的场所,为市民提供了了解和参与城市规划的机会。

一个精心设计的城市规划展厅可以向公众展示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蓝图,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推动城市规划的协商和实施。

本文将探讨一个创新的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以实现这一目标。

一、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为了提供更好的展示效果,我们建议在城市规划展厅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佩戴虚拟现实头盔,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城市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

他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漫游城市,观察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甚至可以体验交通流动和人口分布的模拟情景。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将激发市民对城市规划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城市的发展方向。

二、互动参与除了虚拟现实技术,城市规划展厅还应该提供更多的互动参与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大屏幕,让参观者通过手势或触摸控制屏幕上的城市模型,了解城市的结构和发展计划。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个投票系统,让市民能够就某个城市规划方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通过互动参与,市民将感到自己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增强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设计城市规划展厅时,我们应该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

我们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展厅的电力需求,在展厅内设置空气净化设备和节能灯具,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展厅中设置一个创意的垃圾分类区域,向市民传达正确的环保意识。

通过这些设计,城市规划展厅本身就成为了一个环保的榜样,引导市民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展示城市的故事除了展示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展厅还应该展示城市的历史和独特故事。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城市记忆墙”,展示城市的历史照片和重要事件,让市民了解城市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个展示区,展示城市的文化和创意产业成果,让市民体验城市的多样性和活力。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分析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分析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分析【摘要】这篇文章将围绕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展开分析。

在将介绍背景和研究目的。

正文将围绕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原则、风格、结构、材料和环境进行深入分析。

在将总结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特点,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特点,为未来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为相关行业人士和设计师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分析,原则,风格,结构,材料,环境设计,特点,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时间等。

城市规划展览馆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向公众展示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现状,促进市民的规划意识和参与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划的不断调整,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建设和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

对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实用性和功能性,还要体现城市规划理念和文化内涵。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展示空间的舒适性和视觉效果,同时考虑灯光、色彩、材料等因素的运用,使展览馆建筑既具有独特性又符合城市规划的需求。

通过对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原则、风格、结构、材料和环境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设计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未来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城市规划展览馆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设计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深入分析,探讨其设计原则、风格、结构、材料和环境设计等方面,以揭示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特点和规律。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原则,分析其在功能需求、审美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设计考量,为城市规划展览馆的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2. 分析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风格特点,探讨不同风格在展览馆设计中的运用及影响,为设计师在创作中提供启发和思路。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一、引言城市规划展厅作为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展示窗口,承载着向公众传递城市发展理念、展示城市规划成果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提出一个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以期能够满足展厅的功能需求,同时创造舒适美观的展览环境。

二、整体布局根据城市规划展厅的要求,整体布局应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入口与大厅、主要展区、交互体验区、媒体展示区、讲解区等。

在入口与大厅区域,应设计简洁大气的接待台以及展厅背景墙,使来访者能够清晰了解展览的主题。

主要展区应根据展示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展示手段,包括城市模型、沙盘、图文展板等。

交互体验区应提供交互式展示装置,让观众能够亲身参与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

媒体展示区则可以设置大屏幕、投影仪等设备,播放相关城市规划的视频资料。

讲解区应设置专门的讲解台,提供专业讲解人员与观众进行互动。

三、展示设计1.城市模型与沙盘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城市规划成果,可以设置城市模型与沙盘。

城市模型可以采用立体展示的方式,将城市的各个建筑和道路、公园等要素进行精确还原,展示出未来城市的景象。

沙盘则更加注重城市规划的布局与功能分区,可以通过颜色、纹理等方式凸显出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

2.图文展板与多媒体展示在展厅内设置图文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城市的规划理念、历史沿革、发展成果等内容。

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城市规划的演示视频,以及对城市发展的数字化分析。

3.交互体验装置交互体验装置可以分为互动屏、触摸屏、虚拟现实设备等形式。

通过这些装置,观众可以亲身参与到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体验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并根据个人的偏好进行选择,增加观众的参与度与体验感。

四、环境设计1.灯光设计灯光设计对于展厅的氛围营造至关重要。

可以采用温暖柔和的灯光来照亮展览区域,同时通过不同色温的调节,使观众在不同区域感受到不同的氛围。

2.声音设计在展厅内设置合适的音响设备,播放与城市规划相关的背景音乐、讲解录音等,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示内容。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1. 概述城市规划展厅是一个用于展示城市规划成果、宣传城市发展、互动交流的场所。

本设计方案主要围绕展厅的整体布局、展示内容、展示手段和空间氛围等方面展开。

2. 展厅布局在整体布局上,展厅可分为几个功能区域,包括接待区、展示区、互动体验区和多功能区。

接待区域位于展厅入口处,用于接待来访者并提供相关咨询信息。

展示区域将展示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成果和规划目标等内容。

互动体验区域则提供互动体验设施,以增加参观者的参与感。

多功能区域可用于召开会议、举办活动以及进行专题展示等。

3. 展示内容在展示区域中,我们将展示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成果,包括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规划等。

通过文字、图片、模型等多种方式,将城市规划的信息直观地传递给观众。

此外,还可以设置专题展示区,重点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城市规划案例,以激发观众的兴趣。

4. 展示手段为了提高展览的吸引力,展示手段应当多样化且具有互动性。

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展示和互动屏幕等方式,带给观众更丰富的视听体验。

同时,还可以设置互动设施,如触摸屏、虚拟现实设备等,让观众能够亲身参与并了解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

5. 空间氛围为了营造良好的参观体验,展厅的空间氛围应该注重设计。

首先,在照明方面应采用温暖柔和的光线,避免刺眼的强光。

其次,展示区域的音效设计也很重要,应根据展示内容定制背景音乐或者音效,以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布置花卉、绿植等元素,营造舒适的环境氛围。

6. 安全与无障碍设计在展厅设计中,安全和无障碍设计不能忽视。

要配置足够的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并保证通道畅通。

展示区域的展示物品应坚固稳固,以防止观众触碰时的意外发生。

同时,根据无障碍设计原则,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和轮椅通道等。

7. 可持续设计在城市规划展厅设计中,也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

可以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城市规划展厅是一个集展示、交流和教育为一体的重要场所,其设计方案应能准确呈现城市的发展历程、规划理念以及未来愿景。

本文将介绍一个理想的城市规划展厅设计方案,包括展厅的整体布局、展示内容和交互体验等。

通过科技手段与艺术融合,打造一个引人入胜、富有参与感的展厅环境。

第一部分:布局与设计理念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特点,展厅设计应该精心规划,以便参观者可以全面了解城市的规划概念和发展进程。

展厅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1. 主入口区:作为参观者进入展厅的第一印象,主入口区应该设计成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

可以采用独特的门廊设计,结合城市元素,以及艺术雕塑等形式,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2. 展示区:展厅的核心区域是用于展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区域。

可以设立多个展示牆和展台,配以沙盘模型、多媒体设备和互动装置等。

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等方式,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重点项目和未来规划。

3. 交互体验区:为了提升参观者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可以设置一些互动区域,如虚拟现实漫游区、数字互动展示区和城市规划游戏区等。

参观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城市的规划效果,并参与到城市的设计中。

4. 休息区:为了给参观者提供休息和交流的空间,可以在展厅中设置休息区,供参观者休息、品味展览内容或与他人交流。

休息区可以配备茶水机、座椅和展示书籍等,使参观者感到舒适和方便。

第二部分:展示内容与技术手段城市规划展厅应该能够传达城市规划的核心概念和理念,同时呈现城市突出的特点和发展成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展示内容和采用的技术手段:1. 城市历史与现状:通过图文、模型、多媒体等方式展示城市的历史进程和当前状态,以便参观者了解城市背后的故事和发展变化。

2. 规划理念与未来愿景:通过展示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和发展愿景,让参观者了解城市规划的目标与导向,并展示未来可能的建筑、交通、绿化等发展计划。

3. 互动体验与参与感:采用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城市规划的成果和效果,同时还可以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决策和设计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6□ 钱凤德,吴国欣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趋势及布展设计通则[摘 要]2000年2月25日中国首个城市规划展览馆—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投入运营。此后,中国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纷纷开始建设用于展示城市规划成果和城市整体形象的专业展馆。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的情况如何?目前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其未来发展趋势会怎样?这些均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展示内容、展示形式的发展,结合“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通则”课题的研究,提出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城市规划展览馆;现状;布展设计;通则;发展趋势[文章编号]1006-0022(2012)05-0076-05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Present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And General Exhibition Design Rules Of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Halls/Qian Fengde, Wu Guoxin[Abstract] Since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opened on Feb, 25, 2000,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has become aphenomenon in major Chinese cities. What are the problems of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s after a decade of development? What isthe future trend? The paper analyzes current status, exhibition content, exhibition techniques by research of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hall general design rules”, and raise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s in China.[Key words] U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Current status, Exhibition design, General rule, Development trend

1引言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与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具有密切的关系,城市目前的现状如何?近期如何发展?将来会怎样?这些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城市规划展览馆就是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回答的专业性展馆。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对当地市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其展示的内容会使当地市民对所在城市的古往今来有个大致的了解,能够为中小学生的文化教育提供更加生动的教材;其次,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能够增强市民建设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最后,城市规划展览馆为城市的宣传推广提供了一扇窗口,特别是作为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城市规划展览馆必将成为中国城市展现自我魅力的宽广舞台。 2当前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展示内容、

展示形式的发展

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仅仅经历了1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展馆建设的情况怎样?其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又有哪些发展?随之而来又存在哪些问题?以下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2.1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规模与发展概况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自2000年起分别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2007年可以看作是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2007年,中国有20多个城市规划展览馆开馆运营,如重庆城市规划展览馆、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大型展馆分别在这一时期相继开馆。2007年~2010年,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速度较快,这一时期相继建成了百余个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专业场馆,到2011年又有几十个这样的专

[基金项目][作者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2011-122-5)钱凤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研究生。吴国欣,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772012年第5期 第28卷

业场馆正在筹建或在建。可见,目前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正处在一个集中快速发展的时期。2.2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内容与展示形式的发展2.2.1展示内容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一开始就是以相对比较成熟的模式出现的,其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基本上以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基本模式为主,总体上分为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篇章,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大型城市规划展览馆。实际上,大量中小型城市规划展览馆一开始并不具备这样完整的体系结构,它们最初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模型为展示核心,另外配以适量的专项规划图文看板来解释说明其规划的具体内容,这样,总体规划模型和图文看板构成了中小型城市规划展览馆的最初形态。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三个篇章”的基本模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布展策划与设计中。虽然这种模式在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布展设计中存在着相对的合理性,但其布展模式过于单一的负面作用,造成了城市规划展览馆“千馆一面”的现象。随着这种问题的凸显,各布展设计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内容布局方式,试图打破这种单一的内容结构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上海风语筑展览有限公司在2008年5月完成的连云港城市规划展览馆和2009年5月完成的松江城市规划展览馆。连云港城市规划展览馆以“神话”为主题,用神话故事的情节作为线索对展示内容进行了总体布局(图1);松江城市规划展览馆采用了“泛规划”的理念对展示内容进行了总体布局,这种内容布局方式扩大了城市人文文化的比重,达到了一种综合展示城市形象的目的(图2)。以上案例均是对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的有益尝试,也为城市规划展览馆在内容布局设计方面开拓了新的思路。2.2.2展示形式城市规划展览馆,顾名思义就是展示城市规划成果和城市未来发展目标的专业展览馆,其内容决定了以城市总体规划模型为核心的展示形式。然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现了大量高科技展示手段之后,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展示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城市3D及4D影院的设置,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模型中加入了数字演示的部分内容(图3,图4)。这种高科技的展示手段提供了更加真实的参观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展示形式,也形成了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的自身特点(以高科技及丰富的参观体验为主要特征)。2.3城市规划展览馆行业规范缺失世界上任何行业都要依靠一定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才能保证其健康有序的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虽然在2007年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其行业发展的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的具体情况,加上其所涉及的内容与工程装饰、策划传播存在着过多的交叉,并不是全新的领域,因此相应的规范并没有及时出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权威的行业规范。大部分从事城市规划展览馆策划设计及布展施工的从业人员,基本上是来自室内设计、传媒策划、建筑与环境设计以及装饰工程行业的专业人员。当前,对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与施工企业的资质没有统一的具体要求,一般是以室内设计资质、建筑装饰施工资质以及各地协会颁发的布展设计资质等作为参考。正是因为没有权威从业门槛限制的现状,造成了从业企业在业务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投资巨大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项目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很有必要尽快进行相应的行业标准规范和相关企业资质评定的有关研究。“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通则”的课题研究正是在这种现状下进行的。

3“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通则”

课题的研究

如前所述,城市规划展览馆虽然在短期内得到了集中快速的发展,但是行业规范的缺失给城市规划展览馆的项目立项、策划设计、项目建设管理及运营等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天津市城市规划展览馆联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共同完成了“城市规划展览馆

图1 连云港城市规划展览馆总体规划模型大厅图图2 松江城市规划展览馆内景图78

布展设计通则”的基础研究,内容涵盖了城市规划展览馆项目的各个方面。通过对设计通则的基础研究,期望能够为未来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建设与内容更新等提供有益的参考,进而探讨城市规划展览馆未来的发展方向。3.1“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通则”研究的背景与条件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发展时间短,投资额度逐渐加大,但有关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本课题的研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具备什么样的基础条件?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3.1.1研究背景如前所述,中国的城市规划展览馆正处在高速发展的特殊阶段,建设项目非常集中,展示的内容框架及展示形式不断发生着重大变化,然而这些展馆在项目立项、内容策划与设计,以及后期运营管理等各环节都还没有相应的规范进行参考,这给整个规划展览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各相关单位也对此问题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首先,政府建设管理部门需要一定的规范来指导项目在各个阶段的运作和管理,比如如何立项、如何招投标、如何进行展示内容的收集与整理、如何组织项目评审、如何管理布展过程、如何在开馆后高效运营等;其次,对于方案评审专家而言,由于没有一定的评定标准可依,大部分评审的标准来自专家自身的工作经验,这就造成了评定的主观性过重;最后,对于策划设计企业而言,没有相应的行业规范,在方案设计时只能按照其他相近展馆或公共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展示技术方面也只能主观地进行选择。以上这些构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大背景。3.1.2研究条件任何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对于城市规划展览馆而言,虽然正式的规范尚未制定,但是大量项目的相继完成为城市规划展览馆的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对于其他城市规划展览馆的相关研究,就目前来看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专业行业协会的成立。针对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展示问题,早一批城市规划展览馆的馆长及相关管理人员在2006年已经达成共识,提议成立自身行业的专业协会。2007年,“规划展示专业委员会”作为城市规划协会下的二级机构,在重庆城市规划展览馆的主持下成立,目前已经出版了内部刊物《规划展示》,主要涉及工程技术、装饰布展、运营管理等不同方面。其次,设计施工企业作为展馆策划与设计的主体,对展馆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些企业均有着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针对如何进行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布展策划与设计问题,国内几家大型设计施工企业都在各自探索着新型的展示理念与设计方法,如上海风语筑展览有限公司、深圳杰尔斯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苏州和氏设计营造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亿品展览有限公司等,都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与总结。最后,学术领域的相关研究也相继展开。例如,李言伟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设计初探》(中央美术学院);张雅静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郭益萍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布展工程EPC管理模式研究》(江西理工大学),等等。大量展馆的建设运营,专业协会、设计施工企业和各学术机构的研究,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条文规范(如展览馆建筑设计规范、博物馆设计规范等)构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