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池中的指标控制
污泥负荷的计算、控制及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污泥负荷F/M的计算、控制及与其他指标的关系一、污泥负荷的计算及一般控制区间1、什么是污泥负荷、承受负荷和去除负荷?如何计算?污泥负荷是指单位质量的污泥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所得基质的量,单位为kgCOD( BOD) /(kgMLSS·d)。
污泥负荷在微生物代谢方面的含义就是F/M比值,它代表了微生物量与食物量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的增长速率、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效率、氧的利用率以及污泥的沉降性能。
污泥负荷(F以BOD5表示,M以MLSS表示)的计算公式如下:F/M==(BOD5×Q)/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总量其中,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总量=曝气池有效容积×MLSS。
(由于一些污水厂没有条件测定BOD5,所以污泥负荷计算也可用CODcr 来取代BOD5。
因为就某一处理装置而言,其污水的BOD5/COD一般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
)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面我们所介绍的污泥负荷只是大致反映了曝气池中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每天所能接纳的BOD5量,而不能反映所能去除的BOD5量。
因此,在实际的运行管理中应采用污泥的BOD5去除负荷。
二者的计算不同在于:前者的F用曝气池每天进水BOD5的总量表示,是污泥的承受负荷;而后者的F用曝气池每天去除的BOD5的总量表示,是污泥的去除负荷。
在日常运行管理中,后者往往更具指导意义,能反映出处理装置的实际处理能力。
2、F/M的一般控制区间数据来源/《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F/M参考控制值值得一提的是,上图提到的这些控制区间数据,仅可用于参考,并不能作为定理或者切实准确的标准。
毕竟,随着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国家对出水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把生化处系统的F/M必须控制得更低,否则很难做到达标排放。
当然,维持较低F/M时,也会出现很多不良表现。
在低负荷情况下的不良表现——曝气池和二沉池容易产生浮渣;放流水容易夹带颗粒物;有水力货荷冲击时,容易导致活性污泥流出二沉池。
污水处理厂常见指标的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

污水处理厂常见指标的异常分析及控制方法PH在实际调节过程中pH值宁愿偏碱而不要偏酸,主要因为偏碱更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提升。
pH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1.与水质水量的关系:工业排水中pH的波动主要由生产中使用的酸碱药品带来的,需要在运行中逐步熟悉企业排水情况,积累经验通过颜色等物理性质判断水质偏酸或偏碱。
2.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
3.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
在受冲击后应加大排泥量促进活性污泥更新。
4.与回流比的关系: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是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
进水温度水温高则影响充氧效率,溶解氧难以提高经常是由于这个原因;温度过低(一般认为低于10℃影响明显)则絮凝效果变差明显,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
原水成分原水成分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如下食微比食微比就是反映食物与微生物数量关系的一个比值。
运行管理中需要明白:有多少食物才可以养多少微生物。
通常需要控制食微比在0.3左右,经常利用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以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量。
BOD值按COD值的50%进行计算,并在日常化验的数据对比中找出适合该处理站水质的COD、BOD比值。
计算方法为:NS=QLa/XV其中Q—污水流量(m3/d);V—曝气池容积(m3);X—混合液悬浮物(MLSS)浓度(mg/L);La—进水有机物(BOD)浓度(mg/L)。
1.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根据有多少食物可以养多少微生物的原理,污泥浓度的调整要与进水浓度相适应,在系统进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以日平均浓度作为调整污泥浓度的参考依据较为合理。
实际操作上,调整污泥浓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如能根据排泥数据制作出适合该处理站的排泥曲线,对日后运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与溶解氧的关系:食微比过低时,活性污泥过剩,过剩部分污泥的呼吸消耗的氧量大于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但总需氧量不变,氧的利用率降低,形成功率的浪费。
活性污泥浓度MLSS详解

活性污泥浓度MLSS详解活性污泥法的运行需要众多控制参数的合理调控,其中包括活性污泥浓度(MLSS)的控制,它是污水系统日常运行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对此,今天针对MLSS的定义和其他指标关系进行详细的介绍。
1.活性污泥浓度MLSS定义活性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出口端混合液悬浮固体的含量,用符号MLSS表示,其单位是mg/L,它用来计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数量。
MLSS的总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活性的微生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为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无机物。
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MLSS仅指曝气池中混合液的浓度,而不考虑二沉池内混合液的浓度。
同时,在监测曝气池混合液浓度的时候需要注意是以曝气池出口端混合液浓度为标准来衡量整个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浓度的。
2.活性污泥浓度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1)活性污泥浓度和污泥龄的关系污泥龄是通过排除活性污泥来达到污泥龄指标的可操作手段的。
通过合理的污泥龄及食微比的控制即可给出控制活性污泥浓度的合理范围。
事实上,若一味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在进水有机物浓度不高的情况下,污泥龄就会特别长,超出正常控制的污泥龄值,这明显地提示我们活性污泥浓度控制过高,这样要比用活性污泥浓度的绝对值来判断是否对活性污泥浓度的进行控制要准确的多。
2)活性污泥浓度与水温的关系活性污泥在生化池内的生长、繁殖、代谢和水温的关系是密切的。
水温每降低10℃,活性污泥的活性将降低一倍;当水温低于10℃时,可以明显发现处理效果不佳。
对此通过活性污泥浓度的调整来应对水温的变化:∙当水温偏低时,可以提高活性污泥浓度,以抵消活性污泥活性降低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活性污泥在水温偏低时去除效率增高的目的;∙当水温较高时,活性污泥活性旺盛,控制过高的活性污泥不利于活性污泥的沉降,这样的情况就可以指导我们通过降低活性污泥浓度来规避出现未沉降絮体和混浊的上清液的不良状况。
3)活性污泥浓度和活性污泥沉降比的关系活性污泥浓度会影响沉降比的最终沉降值。
环境工程学

1、废水的混凝机理。
答: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网捕作用2、按照微生物的生长方式,废水生物处理方法。
答:好氧悬浮生长处理、好痒附着生长处理3、已知某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曝气池的进水BOD5浓度为100mg/L,测得曝气池混合液中的BOD5为22mg/L,曝气池出水BOD5浓度时多少。
4、曝气方式。
答:鼓风曝气、机械曝气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6、按照长生微气泡的方式,气浮法分类。
7、水力停留时间HRT的英文全称。
答:Hydraulic Retention Time8、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的英文全称。
9、生化需氧量BOD的英文全称。
10、溶解氧DO的英文全称。
11、污泥停留时间SRT的英文全称。
12、曝气生物滤池BAF的英文全称。
13、Sludge age。
16、污泥负荷率SLR。
二、选择题1、理想沉淀池中,颗粒的沉降是(A)。
A、自由沉降B、絮凝沉降C、成层沉降D、压缩沉降2、废水中乳化油的最适宜去除方法是(B)。
A、隔油B、气浮C、萃取D、气提3、下述生化处理中,氧利用率最高的是(D)。
A、接触氧化法B、活性污泥法C、延迟曝气法D、深井曝气法4、活性污泥曝气池的污泥容积指数SVI处于(A)范围是,污泥沉淀性能良好。
A、50<SVI<100B、SVI=100~200C、SVI>200D、SVI>3005、采用中温发酵对废水进行厌氧处理,其适宜温度范围为()。
A、10~30℃B、35~38℃C、32~42℃D、50~55℃6、下列生物处理工艺中,不属于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是:(B)。
A、SBR工艺B、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C、CASS工艺D、AB工艺7、废水中胶体的s 电位(B),表示该废水易于混凝处理。
A、越高B、越低8、在好氧处理工程中,BOD:N:P比例宜控制在(A)。
A、100:5:1B、(200~300):5:1C、50:5:1D、150:5:19、氧化沟中采用的曝气器通常是(D)。
污废水处理试题--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工试题分析活性污泥法一、判断题1、厌氧—好氧生物除磷法比普通活性污泥法对磷的去除率高。
(√)2、硝化菌比增殖速度比去除有机物的异养菌快得多,且受水温影响较小,因此硝化反应只有较小的SRT时才能继续。
(×)3、考虑到进入反应池水量和水质的变化,为安全起见,反应池出水溶解氧的浓度最好维持在0.5-1mg/L的范围。
(×)4、原生动物中大量存在的纤毛虫可以分为三类,通过它们在活性污泥中的构成比例和数量,可以判断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以及污水的净化程度。
其中活性污泥性纤毛虫类是在活性污泥成熟后才出现的。
(√)5、SVI异常上升大多都是由于丝状菌膨引起,发生丝状菌膨胀时SVI值可达到500以上。
(√)6、一般二级处理出水的BOD在15mg/L左右,BOD异常升高的原因有:活性污泥处理机能下降;测定BOD时有硝化反应进行;活性污泥流出等。
(√)7、二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按照设计最大日污水量确定。
(√)8、BOS—SS负荷、SRT、MLDO、SVI、MLSS都属于曝气池水质管理控制指标。
(√)9、垂直轴表曝机通常保持一定转速连续运转,不得采用变速或间歇运转。
(×)10、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运转开始时,逐渐增大进水量直到达到设计水量的过程中,应不进行污泥的排除,以使活性污泥迅速增殖,达到合适的MLSS浓度。
(√)11、二次沉淀池中不再消耗DO,因此,二沉池出水DO与曝气池出水一致。
(×)12、二次沉淀池中水质异常可能是由于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堆积、排泥不当、池构造上有缺陷、存在短路、异重流等与二次沉淀池有关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曝气池或其进水异常造成。
(√)13、二次沉淀池去除的SS,以微生物絮体为主体,与初次沉淀池的SS相比,其沉淀速度较低,故表面负荷为20-30m3/m2d,在能够预计污泥沉降性很差的处理厂,最好采用更低的数值(15-20m3/m2d)(√)14、用生物处理技术处理污水的方法称为生物处理法。
曝气池

1.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指标:BOD 5≤250mg/l COD ≤300mg/l SS ≤300mg/l PH=6.5~7.52.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指标:BOD 5≤25mg/l COD ≤100mg/l SS ≤30mg/l PH=6.5~7.5原污水的5BOD 值(S a)为250,经初次沉淀池处理,5BOD按降低25%考虑,则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其BOD 值(S a )为:5.187%)251(250=-⨯=a S 计算去除率,对此,首先按下式计算处理水中非溶解性BOD 值: e a C bX BOD1.75=式中 e C ——处理水中悬浮固体浓度,mg/L ,取值为25mg/L ; b ——微生物自身氧化率,一般介于0.05~0.1之间,取值0.09;a X ——活性微生物在处理水中所占比例,取值0.4。
代入各值,得:4.639.6254.009.01.75≈=⨯⨯⨯=BOD处理水中溶解性5BOD 值为:25-6.4=18.6 mg/L 去除率91.09008.05.1879.1685.1876.185.187≈==-=η2)曝气池的运行方式在本设计中应考虑曝气池运行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即以传统活性污泥法系统作为基础,又可按阶段曝气系统和再生—曝气系统运行。
(2)曝气池的计算与各部位尺寸的确定 曝气池按BOD -污泥负荷法计算。
1)BOD -污泥负荷率的确定拟定采用的BOD -污泥负荷率为0.3kg 5BOD /(kgMLSS*d)。
但为稳妥需加以校核。
ηfS K N e s 2=2K 值取0.0185 e S =18.6mg/L91.0=η 75.0==MLSSMLVSS f代入各值,得: )*/(284.091.075.06.180185.05d kgMLSS kgBODN s =⨯⨯=计算结果确定,S N 值取0.3是适宜的。
2)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X )根据已确定的S N 值,查相关资料得SVI 值为100~200,取120。
曝气池设计计算

曝气池设计计算曝气池是水处理工艺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净化水质。
设计一个合适的曝气池对整个水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曝气池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曝气池的基本原理曝气池又称为活性池,它是一种利用机械或者自然通气的方法,将氧气送入水中供微生物呼吸代谢的设备。
曝气池里的水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在这个过程中,曝气池内的氧气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维持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活动。
曝气池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一系列参数,包括曝气量、曝气时间、水深、水温等等。
现在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曝气池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曝气池的设计和计算方法曝气量的计算曝气量是指向曝气池中供氧所需的氧气流量。
曝气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曝气量 = 生化需氧量(BOD) * 放氧量 / 溶解氧利用效率其中,BOD是进入曝气池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总量,放氧量是指在曝气时间内需要向水中通氧气的总量,溶解氧利用效率则是曝气池内细菌利用氧气的效率。
曝气池的曝气时间计算曝气时间是指水在曝气池中停留的时间,也就是水的停留时间。
曝气池的曝气时间一般取决于进入曝气池中的污染物浓度和在处理水的过程中需要达到的效果。
曝气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曝气时间 = 污水进出水中某个指标的浓度差 / 处理效率 / 单位面积水量其中,处理效率是指在曝气时间内水处理系统能达到的效率,单位是千克/天/平方米。
单位面积水量是指曝气池中单位面积的水体的流量,通常表示为立方米/平方米/小时。
曝气池的水深计算曝气池的水深对水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同样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曝气池的深度根据需求确定,但是不要超过4米,因为过深的曝气池会增加氧气向底部输送的难度。
曝气池的进出水管道设计曝气池进出水管道的设计需要从流量、水头、管道内径等方面考虑。
通过合理的进出水管道设计,不仅可以保证水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行,还可以避免管道爆炸或者漏水等问题。
曝气池需氧量与供气量的计算

曝气池需氧量与供气量的计算
按照曝气的方式不同,曝气池的分类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分为推流式曝气池和完全混合型曝气池两种,各种不同的曝气方式设计的参数也是不相同的,这主要是根据实际条件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曝气设备的选择则是经济效益和运行成本控制的关键。
1、需氧量
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除需要有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以外,还需要进行充足的氧气供应,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日平均需氧量(O2)可按公式1/θC=YNs-Kd计算,去除1kgBOD5的需氧量(ΔO2)根据下式计算,也可根据经验数据选用。
ΔO2=/Ns
废水a’、b’的值和部分工业废水的a’、b’值可以从表1、表2选取。
2、供气量
在需氧量确定以后,取一定的安全系数,得到实际需氧量(Ra),并转化为标准状态需氧量(Ro)。
公式如下:
Ro=RaCs/[α(βρCS(T)-CT)×1.024(T-20)]
式中:
CS——在1.03×105Pa条件下氧的饱和浓度,mg/LX——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浓度mg/L
在实际工程中,所需要的空气量比标准条件下所需要的空气量要多33%~61%,具体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曝气池中的这些数值怎样控制为好?1曝气池MLSS或MLVSS数值怎样控制为好?曝气池混合液须维持相对固定的污泥浓度MLSS,才能维持好处理效果和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每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都有其最佳曝气池的MLSS,比如普通空气曝池活性污泥的MLSS最佳值为2g/L左右,而AB法工艺A段的MLSS最佳值为5g/L左右,两者差距很大。
一般而言,曝气池中MLSS接近其最佳值时,处理效果最好。
而MLSS过低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当MLSS过高时,泥龄延长,维持这些污泥中微生物正常活动所需的溶解氧数会增加许多,导致对充氧系统能力的要求增大。
同时曝气池混合液的密度会增大,阻力增大,也就会增加机械曝气或鼓风曝气的电耗。
也就是说,虽然MLSS偏高时,可以提高曝气池对进水水质变化和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但在运行上往往是不经济的。
而且有时还会导致污泥过度老化,活性下降,最后甚至影响处理水质。
在实际运行时,有时需要通过加大剩余污泥排放的方式强制减少曝气池的MLSS值,刺激曝气池混合液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活性污泥分解氧化有机物的活性。
2什么是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沉降比(SV)?有什么作用?污泥沉降比(SV)的英文是Settling Velocity,又称30min沉降率,是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比例,以%表示。
一般取混合液样1000m1 ,用满量程1000m1量筒测量,静置30min后泥面的高度恰好就是 SV的数值。
由于SV值的测定简单快速,因此是评定活性污泥浓度和质量的常用方法。
SV值能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性、沉降性能等。
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SV的正常值一般在15%-30%之间,低于此数值区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好,但也可能是污泥的活性不良。
可少排泥或不排泥或加大曝气量。
高于此数值区,说明需要排泥操作,或应采取措施加大曝气量,也可能是丝状菌的作用使污泥发生膨胀,需加大进泥量或减少曝气量。
3观测SV值时污泥的表观现象说明了什么(1)污泥沉淀30-60min后呈层状上浮且水质较清澈。
说明活性污泥反应功能较强,产生了硝化反应,形成了较多的硝酸盐,在曝气池中停留时间较长,进人二沉池中发生反硝化,产生气态氮;使一些污泥絮体上浮。
可通过减少曝气量或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来解决。
(2)在量筒中上清液含有大量的悬浮状微小絮体,而且透明度差、混浊。
说明是污泥解体,其原因有曝气过度、负荷太低造成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有害物质进入等。
可减少曝气量,或增大进泥量来解决。
(3)在量筒中泥水界面分不清,水质混浊其原因可能是流人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使形成的絮体沉降性能下降,污泥发散。
可采取加大曝气量,或延长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来解决。
4什么是污泥容积指数(SVI)?污泥容积指数(SVI)的英文是Sludge Volume Index ,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过30min静置沉淀后,每克干污泥所形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
单位以ml/g计。
计算公式如下:也段合液经他血静置沉淀以泌计的污泥容积血歸以甜的干疑量SVI与SV值的关系:SVI值排除了污泥浓度对污泥沉降体积的影响,因而比SV值能更准确地评价和反映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性能。
一般来说,SVI值过低说明污泥颗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缺乏活性;SVI过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较差,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SVI值一般介于70~100之间。
SVI值与污泥负荷有关,污泥负荷过高或过低,活性污泥的代谢性能都会变差,SVI值也会变很高,存在出现污泥膨胀的可能。
5影响曝气池混合液SVI值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曝气池混合液 SVI值的原因如下:(1)水温突然降低使微生物活性降低,分解有机物的功能下降。
(2)流入含酸废水使曝气池混合液pH值长时间处于酸性条件下,嗜酸性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另外排放酸性废水的管道内生长的丝状微生物膜周期性脱落也会导致混合液中的丝状微生物的增殖。
(3)进水中氮磷营养物质比例偏低,而丝状菌能够在氮磷等营养物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量繁殖,并在混合液中占优势,进而引起污泥膨胀。
(4)曝气池有机负荷过高导致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淀性能变差,SVI值升高。
(5)进水中低分子有机物含量大,而低分子有机物是丝状菌最容易吸收利用的成分,从而使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曝气池混合液沉降性能降低。
(6)曝气池混合液溶解氧不足使絮体生长受抑制。
而丝状菌生物却能够在O.1mg/L以下条件中大量繁殖,导致活性污泥膨胀,SVI值升高。
(7)进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如酚、醛、硫化物等类物质含量突然升高,使微生物菌胶团凝聚性能下降,大量解絮,而丝状菌则得以增殖,SVI升高。
(8)高浓度有机废水缺氧腐败后进人曝气池,其中含有大量的低分子有机物和硫化物等,从而使丝状菌大量繁殖,SVI值升高。
(9)消化池上清液短时间内进人曝气池。
其中的高浓度有机物使曝气池有机负荷升高,丝状菌大量繁殖。
(10)的进水中SS较低而溶解性有机物比例较大,使得污泥容重降低,固液难以分离从而使SVI 值升高。
(11)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其中溶解氧含量下降,污泥因此腐化变质,进而使回流污泥中丝状菌大量繁殖,引起曝气池活性污泥膨胀,SVI增高。
曝气池运行的好不好就看这四个数值了!曝气池MLSS或MLVSS数值怎样控制为好曝气池混合液须维持相对固定的污泥浓度MLSS,才能维持好处理效果和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每一种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都有其最佳曝气池的MLSS,比如普通空气曝池活性污泥的MLSS最佳值为2g/L左右,而AB法工艺A段的MLSS最佳值为5g/L左右,两者差距很大。
一般而言,曝气池中MLSS接近其最佳值时,处理效果最好。
而MLSS过低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当MLSS过高时,泥龄延长,维持这些污泥中微生物正常活动所需的溶解氧数会增加许多,导致对充氧系统能力的要求增大。
同时曝气池混合液的密度会增大,阻力增大,也就会增加机械曝气或鼓风曝气的电耗。
也就是说,虽然MLSS偏高时,可以提高曝气池对进水水质变化和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但在运行上往往是不经济的。
而且有时还会导致污泥过度老化,活性下降,最后甚至影响处理水质。
在实际运行时,有时需要通过加大剩余污泥排放的方式强制减少曝气池的MLSS值,刺激曝气池混合液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活性污泥分解氧化有机物的活性。
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沉降比(SV)污泥沉降比(SV)的英文是SettlingVelocity又称30分钟沉降率,是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分钟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比例,以%表示。
一般取混合液样100ml,用满量程100ml量筒测量,静置30分钟后泥面的高度恰好就是SV的数值。
由于SV值的测定简单快速,因此是评定活性污泥浓度和质量的常用方法。
SV值能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性、沉降性能等。
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SV的正常值一般在15%〜30%之间,低于此数值区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好,但也可能是污泥的活性不良。
可少排泥或不排泥或加大曝气量。
高于此数值区,说明需要排泥操作了,或着采取措施加大曝气量。
也可能是丝状菌的作用使污泥发生膨胀,需加大进泥量或减少曝气量。
观测SV值时污泥的表观现象说明了什么1、污泥沉淀30分钟〜60分钟后呈层状上浮且水质较清澈。
说明活性污泥反应功能功能较强,产生了硝化反应,形成了较多的硝酸盐,在曝气池中停留时间较长,进入二沉池中发生反硝化,产生气态氮;使一些污泥絮体上浮。
可通过减少曝气量或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来解决。
2、在量筒中上清液含有大量的悬浮状微小絮体,而且透明度差、混浊。
说明是污泥解体,其原因有曝气过度、负荷太低造成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有害物质进入等。
可减少曝气量,或增大进泥量来解决。
3、在量筒中泥水界面分不清,水质混浊其原因可能是流入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使形成的絮体沉降性能下降,污泥发散。
可采取加大曝气量,或加大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来解决。
什么是污泥容积指数(SVI)污泥容积指数(SVI )的英文是SludgeVolumeIndex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过30分钟静置沉淀后,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
单位以ml/g计。
SVI与SV值的关系:SVI值排除了污泥浓度对污泥沉降体积的影响,因而比SV值能更准确地评价和反映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性能。
一般说来,SVI值过低说明污泥颗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缺乏活性;SVI过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较差,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SVI值一般介于70〜100之间。
SVI值与污泥负荷有关,污泥负荷过高或过低,活性污泥的代谢性能都会变差,SVI 值也会变很高,存在出现污泥膨胀的可能。
影响曝气池混合液SVI值的原因是什么1、水温突然降低使微生物活性降低,分解有机物的功能下降。
2、流入含酸废水使曝气池混合液PH值长时间处于3〜4酸性条件下,嗜酸性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另外排放酸性废水的管道内生长的丝状微生物膜周期性脱落也会导致混合液中的丝状微生物的增殖。
3、进水中氮磷营养物质比例偏低,而丝状菌能够在氮磷等营养物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量繁殖,并在混合液中占优势,进而引起污泥膨胀。
4、曝气池有机负荷过高导致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淀性能变差,SVI值升高。
5、进水中低分子有机物含量大,而低分子有机物是丝状菌最容易吸收利用的成份,从而使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曝气池混合液沉降性能降低。
6、曝气池混合液溶解氧不足使絮体生长受抑制。
而丝状菌生物却能够在0.1mg/l以下条件中大量繁殖,导致活性污泥膨胀SVI值升高。
7、进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如酚、醛、硫化物等类物质含量突然升高,使微生物菌胶团凝聚性能下降,大量解絮,而丝状菌则得以增殖,SVI升高。
8、高浓度有机废水缺氧腐败后进入曝气池,其中含有大量的低分子有机物和硫化物等,从而使丝状菌大量繁殖,SVI值升高。
9、消化池上清液短时间内进入曝气池。
其中的高浓度有机物使曝气池有机负荷升高,丝状菌大量繁殖。
10、进水中SS较低而溶解性有机物比例较大,使得污泥容重降低,固液难以分离从而使SVI值升高。
11、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其中溶解氧含量下降,污泥因此腐化变质,进而使回流污泥中丝状菌大量繁殖,引起曝气池活性污泥膨胀,SVI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