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H2S安全防护知识题库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可燃的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鸡蛋气味。
2. 硫化氢主要通过降解有机物、细菌的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产生,常见于沼气、油田、污水处理等场所。
3. 硫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甚至导致窒息和死亡。
4. 硫化氢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
5. 预防措施包括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防止硫化氢泄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6. 硫化氢的浓度应该定期检测监测,通常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或者硫化氢检测仪进行监测。
7. 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者暴露的紧急情况下,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并向工作人员发出紧急警报。
8. 在进行硫化氢作业时,应注意遵守作业规程,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9. 培训和教育是硫化氢防护的基础,所有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10. 硫化氢防护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场所和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确保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适应实际情况。
H2S安全防护知识题库

H2S安全防护练习题第一篇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第一部分:H2S安全防护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硫化氢是透明的、剧毒的酸性气体,危险类别属甲类。
√2、硫化氢具有臭鸡蛋味,所以在作业现场,可以依靠闻到的硫化氢气味来判断它的存在。
×3、因为硫化氢气体比空气略重,所以硫化氢容易在地势低凹处发生聚集。
√4、当硫化氢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适当的比例时,就会发生爆炸。
×5、硫化氢气体可溶于水、乙醇、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6、氢硫酸比硫化氢气体具有更强的氧化性,易被空气还原生成二氧化硫。
×7、地层中硫化氢的形成,与石膏的存在、温度、地层厚度及地层孔隙度、天然气组分等因素有关。
√8、我们通常看到的硫化氢是气态的,是因为它的沸点、熔点都很低。
√9、硫化氢气体能够随着存放液体(包括水、油、乳液和污水)的容器而被搬运、转移。
√10、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产物属于生物化学成因的一种。
√11、火山喷发物中,往往也含有大量含硫化氢的气体。
√12、钻井作业时,硫化氢气体可以通过孔隙、裂缝等通道,上窜侵入井中。
√13、储层水中的硫酸盐,可以将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经高温还原作用而产生硫化氢。
√14、酸洗输送管道时,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
√15、在对地层的酸化或酸压时,地层中的一些含硫的矿石如硫化亚铁(FeS)与酸液接触会产生硫化氢。
√16、在注水作业时,会造成对地层的污染,将使硫化氢的含量增加。
√17、硫化亚铁自燃的过程中,当周围有其它可燃物(如油品)存在时,会冒出浓烟,并引发火灾和爆炸。
√18、硫化氢气体在作业现场不会发生飘移、扩散。
×19、在潜在硫化氢存在的作业场所必须设置指示风向的装置。
√20、当听到硫化氢溢出或泄漏的警报后,首先应该确定出风向,以便迅速撤离。
√21、撤离时,若发现有人出现硫化氢中毒倒地意外,应立即进行施救。
×22、接触硫化氢的次数越多,使人们对硫化氢的敏感度反而会增强。
H2S知识理论测试卷答案

H2S防护培训班理论试卷姓名:计分:一、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2分,满分60分。
)1、H2S是氢硫化合物,它的毒性几乎与氰化钾同样剧毒,较一氧化炭的毒性大()。
A、二至三倍B、五至六倍C、七至八倍D、一至二倍2、没有佩戴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人员,()进入H2S可能积聚的区域。
A、可以B、领导批准可以C、不能D、根据生产需要允许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137—2005)中规定H2S阈限值为()ppm,SO2阈限值为()ppm。
A、9 2B、8 2C、10 2D、20 24、集输站内的采样、脱水等作业过程中,采样时应有人监护,采样人员和监护者应站在()处,监护者应始终能看清采样人员。
A、上风B、下风C、远处D、高处5、未经脱硫处理的液态烃中,()含量非常高。
A、硫化氢B、水C、轻质油D、盐水6、当硫化氢警报器报警后,现场负责人发出撤离信号时()人员立即离开施工现场。
A、全部B、非应急C、应急D、被指定7、H2S进入人体最主要途径是()。
A、通过呼吸道吸入B、通过皮肤吸收C、通过消化道吸收D、通过空气传播8、硫化氢气体进入人体后,首先刺激(),其次,抑制()。
A、视觉系统、呼吸道。
B、呼吸道、神精系统。
C、神精系统、消化道。
D、呼吸道、消化道9、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137—2005)中规定H2S的安全临界浓度为()mg/m3[( )ppm]。
A、20 20B、20 30C、30 20D、30 30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137—2005)中规定H2S的危险临界浓度为()mg/m3[( )ppm]。
A、10 15B、20 30C、150 100D、300 45011、在含硫化氢气体的地区施工时,一旦硫化氢外泄释放,人员应往()方向迅速撤离。
A、上风B、下风C、顺风D、任意12、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前检查气瓶压力与报警压力,报警值是应在()MPa 范围内。
硫化氢试题答案(全)

硫化氢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1分)1、API标准中H2S的8小时允许暴露极限为(A10ppm)。
2、API标准中H2S的短期暴露极限为(B15ppm)。
3、H2S是一种无色、( A 剧毒)、( B酸性)气体,低浓度的H2S气体有一股(C臭鸡蛋味)。
4、H2S对健康和生命有立即危险的浓度是(A100ppm).5、API标准推荐SO2门限值为8小时加权平均值(A2ppm),超15分钟短期暴露量平均植(B5ppm)。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087——-2003)规定,露天8小时允许浓度的最高限量为( A 15mg/m3)。
7、检查呼吸是否停止的判断方法是(A看)、(B试)、(C听)。
8、单人法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的比例为(A 2:15)。
9、硫化氢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A 呼吸道吸入)、( B皮肤吸收)、(C消化道吸收)。
10、H2S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引起氢损伤的腐蚀类型有( A氢鼓泡 )、( B氢致开裂)和( C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D氢脆)。
11、在含H2S地层钻井时,进入气层前应将二层台、钻台周围设置的( A 防风护套)和其它类的围布拆除。
12、打开气道的三种方法为(A仰头抬颈法)、(B仰头举颏法)、(C推颌法)。
13、被抢救病人的体位一般采取(A仰卧式).14、在钻进含H2S地层时,要求钻井液的PH值始终控制在( A 9.5)以上。
15、在含H2S井施工时,钢材的拉应力应尽量控制在钢材屈服极限的( A 60%)以下.16、在进入怀疑有H2S存在的地区前,应先( A 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及其浓度。
17、疏松的硫化铁与钢铁接触形成了( A 原电池),硫化铁是正极,钢铁是负极,因而加速了电化学失重腐蚀。
18、有H2S中毒时,应迅速将中毒者从毒气区抬到( A空气清醒的安全区域 ),并送医院抢救。
19、硫化氢是仅次于(A氰化物)的剧毒物,是极易致人死亡的有毒气体。
20、H2S高含量时(A无气味),难被发觉,因为此时人的(B嗅觉)神经已经很快地被麻痹而失去了知觉。
硫化氢知识与防护

硫化氢知识与防护一、术语1、阈限值: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
硫化氢的阈限值为15 mg/m3(10ppm),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5.4mg/m3(2ppm)。
2、安全临界浓度: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小时可接受的硫化氢最高浓度。
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30 mg/m3(20ppm)。
3、危险临界浓度: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
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150 mg/m3(100ppm)。
4、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H2S的立即威胁到生命和健康的浓度为450mg/m3(300ppm)。
二、人员培训1、凡在含硫化氢区域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设计、生产、施工人员等)应由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按照相应标准要求进行硫化氢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持证上岗。
2、现场监督人员应对应急预案中本职责任、硫化氢对施工系统各环节(人、设备和周边环境)的危害等进行培训。
3、对进入现场临时性工作的外来人员应进行教育和培训指导,并有专人监督监控。
三、风险识别和评估1、生产施工单位应对施工项目进行硫化氢风险评估,在施工区域划出警戒范围,做出明显警示标识。
要对所属范围内的含硫化氢作业井号、油气集输管线、油气集输场(站)建立技术档案,各级管理人员应对其所属范围内的硫化氢风险情况熟悉。
2、生产(施工)人员应了解所在施工区域的地理、地貌、气候等情况,熟知逃生路线和安全区域。
3、生产(施工)人员应对岗位的作业内容进行风险辨识,对存在危险性的环节采取防范措施。
四、作业安全管理1、涉及含有硫化氢区块开采的各集输油站、集气站、轻烃站应建立安全记录,记录包括生产情况、硫化氢含量、可能泄漏的位置、平面位置图、防护措施等。
2、在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硫化氢告知牌。
发生源多且集中、影响范围较大时,可在地面用红色警示线标示区域范围。
H2S安全防护知识题库练习【含答案】

第一篇 基础理论知识部分
第一部分:H2S 安全防护基础知识
1、判断题: 1、硫化氢是透明的、剧毒的酸性气体,危险类别属甲类。√ 2、硫化氢具有臭鸡蛋味,所以在作业现场,可以依靠闻到的硫化氢气味来判断它的存在。 × 3、因为硫化氢气体比空气略重,所以硫化氢容易在地势低凹处发生聚集。√ 4、当硫化氢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适当的比例时,就会发生爆炸。× 5、硫化氢气体可溶于水、乙醇、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6、氢硫酸比硫化氢气体具有更强的氧化性,易被空气还原生成二氧化硫。× 7、地层中硫化氢的形成,与石膏的存在、温度、地层厚度及地层孔隙度、天然气组分等因 素有关。√ 8、我们通常看到的硫化氢是气态的,是因为它的沸点、熔点都很低。√ 9、硫化氢气体能够随着存放液体(包括水、油、乳液和污水)的容器而被搬运、转移。√ 10、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产物属于生物化学成因的一种。√ 11、火山喷发物中,往往也含有大量含硫化氢的气体。√ 12、钻井作业时,硫化氢气体可以通过孔隙、裂缝等通道,上窜侵入井中。√ 13、储层水中的硫酸盐,可以将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经高温还原作用而产生硫化氢。 √ 14、酸洗输送管道时,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 15、在对地层的酸化或酸压时,地层中的一些含硫的矿石如硫化亚铁(FeS)与酸液接触会 产生硫化氢。√ 16、在注水作业时,会造成对地层的污染,将使硫化氢的含量增加。√ 17、硫化亚铁自燃的过程中,当周围有其它可燃物(如油品)存在时,会冒出浓烟,并引 发火灾和爆炸。√ 18、硫化氢气体在作业现场不会发生飘移、扩散。× 19、在潜在硫化氢存在的作业场所必须设置指示风向的装置。√ 20、当听到硫化氢溢出或泄漏的警报后,首先应该确定出风向,以便迅速撤离。√ 21、撤离时,若发现有人出现硫化氢中毒倒地意外,应立即进行施救。× 22、接触硫化氢的次数越多,使人们对硫化氢的敏感度反而会增强。× 23、当硫化氢浓度极低时,将被血液中的溶解氧氧化,此时硫化氢对人体的威胁不大。√ 24、达到阈限值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 25、肩部正前方直径在 15.24cm~22.86cm(6in~9in)的半球型区域,称为呼吸区。√ 26、就地庇护所是指通过让居民呆在室内直至紧急疏散人员到来或紧急情况结束,避免暴 露于有毒气体或蒸气环境中的公众保护措施。√ 27、“ppm”表示的浓度数据不会受到温度、压力变化的影响。√ 28、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它也是一种助燃的气体。× 29、二氧化硫有硫燃烧的辛辣刺激性气味,具有窒息作用,在鼻和喉黏膜上形成亚硫酸。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资料

井下作业
对于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时循环洗井 、循环压井、抽吸排液、防喷排液都会释放出硫 化氢气体,所以循环罐、油罐和储液罐周围有可 能存在硫化氢气体超标。
注意事项
★硫化氢可以以气态 的形式存在,也可 以存在于井内的钻 井液中。
★油罐的顶盖、计量 孔盖以及封闭油罐 的通风管,都是硫 化氢向外释放的途 径。
天然气中或酸洗管 道产生的气体中
3、硫化氢的危害
职业危害
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气, 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属 于剧毒,其毒性几乎和氰化物 一样,比CO的毒性大5-6倍。主 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 系统,亦可造成心脏等多个器 官损害。接触H2S的主要途径是 经呼吸道吸入。
H2S危害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 H2S最主要的危险是短时间内意外接触高浓度H2S会导
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 • 现场需24小时连续监测硫化氢浓度(体积分数)
时,采用固定式硫化氢探测仪。
• 主机应安装在司钻控制室、录井拖车、总监或平 台经理室内。检测仪探头置于现场硫化氢易泄漏 或聚集的区域。 探头数可根据现场气样测定点的 数量来确定。
注意事项 • 在连接开关量输出线时,接线要牢固,不要和后
万分之几。单位是ppm(国际标准)。 1ppm=1/1000000 2、重量比浓度: 表示H2S气体在1立方米的空
气中的重量。单位是mg/m³ (行业标准)。 3、两者的换算关系: 1ppm=1.5mg/m³
二氧化硫浓度概念 1、体积比浓度:二氧化硫气体占空气体积比的
百万分之几。单位是ppm.(国际标准)。 1ppm=1/1000000 2、重量比浓度:二氧化硫气体在 1立方米的空
注意事项 • 检测仪为精密仪器,不得随意拆动,以免破坏防
硫化氢防护知识题库

546、二氧化碳液化后程无色无臭的液体,不可挥发。
547、二氧化碳分子式是CO2,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酸味的气体,比空气重。
548、某些钻井液处理剂高温热分解可产生硫化氢。
549、在含硫气田进行钻井作业时,应严格执行SY/T 5087《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的规定,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和减轻硫化氢溢出的危害。
550、钻探含硫化氢地层前,应从当地气象资料中了解当地盛行风的方向。
551、当所钻地层怀疑有硫化氢气体存在时,在设计中应注明含硫化氢地层及其深度和估计含量。
552、各种过滤式防毒面具不使用时,应将滤毒罐的上下盖拧紧或橡皮塞堵严,以防毒气侵入或受潮553、硫化氢不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
554、硫化氢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二种。
555、硫化氢、天然气等中度中毒的患者,在搬运和转运过程中应使其采取仰卧、面部朝上的体位。
556、心肺复苏开始的越早,其成功率就越高。
557、进入下水道(井)、地沟作业时,严禁在下水道井口10m内动火。
558、对液态烃的脱水排凝,应采取密闭方法。
若确需长期敞开脱水,其上风向应设置固定式H2S报警559、硫化氢低浓度时有臭鸡蛋味,因此可凭嗅觉判断其是否存在。
560、你的眼睛是无法判断硫化氢是否存在的。
561、硫化氢具有臭鸡蛋气味,因此可以用气味作为一种警示措施。
562、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酸性气体。
563、硫化氢沸点很低,通常成气态,容易被风吹散。
564、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迅速给予治疗。
565、有明显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者,禁止从事与二氧化硫有关的作业。
566、按照SY/T5087-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规定: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应放在作业人员能迅速取用的方便位置。
陆上钻井队当班生产班组应每人配备一套,另配备一定数量作为公用。
567、空气呼吸器一般至少提供30分钟的呼吸用空气,因此使用时可由相关人员看时间通知按时撤离568、每一次使用空气呼吸器前均应对其进行检查,使用后可不再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S安全防护练习题第一篇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第一部分:H2S 安全防护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硫化氢是透明的、剧毒的酸性气体,危险类别属甲类。
V2、硫化氢具有臭鸡蛋味,所以在作业现场,可以依靠闻到的硫化氢气味来判断它的存在。
x3、因为硫化氢气体比空气略重,所以硫化氢容易在地势低凹处发生聚集。
V4、当硫化氢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适当的比例时,就会发生爆炸。
x5、硫化氢气体可溶于水、乙醇、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V6、氢硫酸比硫化氢气体具有更强的氧化性,易被空气还原生成二氧化硫。
X7、地层中硫化氢的形成,与石膏的存在、温度、地层厚度及地层孔隙度、天然气组分等因素有关。
V8、我们通常看到的硫化氢是气态的,是因为它的沸点、熔点都很低。
V9、硫化氢气体能够随着存放液体(包括水、油、乳液和污水)的容器而被搬运、转移。
V10、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产物属于生物化学成因的一种。
V11、火山喷发物中,往往也含有大量含硫化氢的气体。
V12、钻井作业时,硫化氢气体可以通过孔隙、裂缝等通道,上窜侵入井中。
V13、储层水中的硫酸盐,可以将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经高温还原作用而产生硫化氢。
V14、酸洗输送管道时,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
V15、在对地层的酸化或酸压时,地层中的一些含硫的矿石如硫化亚铁(FeS)与酸液接触会产生硫化氢。
V16、在注水作业时,会造成对地层的污染,将使硫化氢的含量增加。
V17、硫化亚铁自燃的过程中,当周围有其它可燃物(如油品)存在时,会冒出浓烟,并引发火灾和爆炸。
V18、硫化氢气体在作业现场不会发生飘移、扩散。
X19、在潜在硫化氢存在的作业场所必须设置指示风向的装置。
V20、当听到硫化氢溢出或泄漏的警报后,首先应该确定出风向,以便迅速撤离。
V21、撤离时,若发现有人出现硫化氢中毒倒地意外,应立即进行施救。
X22、接触硫化氢的次数越多,使人们对硫化氢的敏感度反而会增强。
X23、当硫化氢浓度极低时,将被血液中的溶解氧氧化,此时硫化氢对人体的威胁不大。
V24、达到阈限值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
X25、肩部正前方直径在 15.24cm〜22.86cm (6in〜9in )的半球型区域,称为呼吸区。
V26、就地庇护所是指通过让居民呆在室内直至紧急疏散人员到来或紧急情况结束,避免暴露于有毒气体或蒸气环境中的公众保护措施。
V27、“ ppm”表示的浓度数据不会受到温度、压力变化的影响。
V28、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它也是一种助燃的气体。
X29、二氧化硫有硫燃烧的辛辣刺激性气味,具有窒息作用,在鼻和喉黏膜上形成亚硫酸。
V30、硫化亚铁易被空气氧化,生成高价的铁氧化物(如四氧化三铁)和硫。
V二、单选题:1硫化氢(H2S)气体完全燃烧时,生成( C )。
A、三氧化硫(SO)B硫单质(S)C二氧化硫(SQ)D氧化硫(SQ2、[T]A-B-001 5 2 5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时,会呈现出( D )火焰。
A、赤红色B橘黄色C紫色D蓝色3、硫化氢气体具有典型的( A )气味。
A、臭鸡蛋B鸡蛋壳灼烧时的焦臭C形同榴莲的D辛辣刺激性4、硫化氢气体具有的特殊气味,在浓度( B )时,可以被闻到而感知到它的存在。
3A 0.13 〜4.6mg/mB 0.13 〜4.6ppmC、10〜 30ppm3D、10〜 30mg/m35、硫化氢气体的爆炸极限为:空气中硫化氢(H2S)蒸气体积分数(D )。
A、5〜 15B、5%〜 15%C、4.3 〜 46D、4.3 %〜 46%6、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就是( A )。
A、氢硫酸B亚硫酸C硫酸D盐酸7、硫化氢的形成机理中,生物体的代谢产物和降解产物是属于硫化氢成因( A )成因之一。
A、生物化学成因中B热化学成因中C岩浆成因中D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产物中8、硫化氢的形成机理中,金属硫化物的氧化产物是属于硫化氢成因( A )成因之一。
A、生物化学成因中B热化学成因中C岩浆成因中D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产物中9、硫化氢的形成机理中,不稳定含硫有机化合物的热化学分解是属于硫化氢成因(成因之一。
A、生物化学成因中B热化学成因中C岩浆成因中D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产物中10、硫化氢的形成机理中,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是属于硫化氢成因( BA、生物化学成因中B热化学成因中C岩浆成因中D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产物中11、硫化氢的形成机理中,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产物是属于硫化氢成因( AA、生物化学成因中B热化学成因中C岩浆成因中D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中12、硫化氢气体在作业现场会( A )发生飘移、扩散。
A、顺着风向向下风方向B逆着风向向上风方向C顺着风向向上风方向D逆着风向向下风方向13、硫化氢气体在作业现场会顺着风向向下风方向产生( B )。
A、飘移、但不扩散B飘移、扩散C扩散、但不飘移D不飘移、也不扩散14、雨雾天气、无风状态下,硫化氢气体( B )。
A、会漂移、扩散B基本上不漂移,但会扩散C基本上不漂移,也不扩散D会漂移,但不扩散15、在我国,硫化氢中毒死亡仅次于( C )。
A、二氧化碳B天然气C 一氧化碳D氨气16、在我国,硫化氢致人中毒死亡,排在( B )。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17、当发生硫化氢溢出浓度持续上升无法控制时,人员正确的逃生方向是(A 、下风方向B 捷径的方向C 就在原地无须撤离D 上风、地势较高的方向18、 硫化氢的毒性较一氧化碳大(B ),几乎与氰化物同样剧毒。
A 2〜4倍B 5〜6倍C 、 3〜 5 倍D 、 2〜 6 倍19、 当硫化氢在空气中体积浓度达到( B )范围时,形成易爆的混合气体,遇火发生强烈 爆炸。
A 、 5%〜 15% B 、 4.3%〜 46% C 、 10%〜 15% D 、 15%〜 46%20、 当硫化氢处于高浓度〔超过( A )〕环境时,人的嗅觉神经会因为麻痹、钝化快速失 去知觉。
A 、 100 ppm B 、 150 ppm C 、 200 ppm D 、 300 ppm21、 硫化氢被吸入人体后,首先刺激( B ),使嗅觉钝化、咳嗽,严重时将其灼伤。
A 、眼睛 B 呼吸道 C 皮肤 D 肺22、 撤离时,当你发现有人倒地或出现意外时,应( A )。
A 、确保自身安全后,按程序施救B 立即施救,以免耽误施救时间C 与同事一起,直接进行施救D 救援请求后,原地等待专业救护人员来施救 23、 硫化氢对钻井液的污染会使钻井液的密度( A )。
A 、下降B 增大C 不变D 先升后降24、 在同时存在水和硫化氢的环境中,当硫化氢分压大于或等于( A )时,则称为湿硫化 氢环境。
A 、 0.0003MPa B 、 0.0003KPa C 、 0.003MPa D 、 0.03MPa 25、 在同时存在水和硫化氢的液态石油汽中, 当液相的硫化氢含量大于或等于( B )时则 称为湿硫化氢环境。
成因之一。
)成因之一。
D )。
-6 B 10X 106D 、1x 10626、( A )是指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 的最大浓度。
A 、阈限值 B 安全临界浓度 C 危险临界浓度 D 、 IDLH 浓度27、 硫化氢的阈限值浓度是( A )。
A 、 15 mg/m 33B 、 5.4 mg/m 3C 、 30 mg/m 3D 、 20 mg/m 328、 二氧化硫的阈限值浓度是( A )。
A 、 2ppm B 、 10ppm C 、 20ppm D 、 100ppm29、 硫化氢安全临界浓度指的是: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 B )可接受硫化氢的最高浓 度。
A 、 4hB 、 8hC 、 12hD 、 24h33、当硫化氢处于高浓度〔超过( B )〕环境时,人的嗅觉神经会因为麻痹、钝化快速失 去知觉。
3A 、 100 mg/m 3B 、 150 mg/m 33C 、 200 mg/m 3330、 当硫化氢浓度达到( A 、阈限值 B 安全临界浓度 C 危险临界浓度 D 、 IDLH 浓度 31、 当硫化氢浓度达到( A 、 10ppm B 、 20 ppm C 、 30 ppm D 、 50 ppm32、 当硫化氢浓度达到(A 、 10 mg/m 3B 、 20 mg/m 33B )时,作业人员必须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B )时,作业人员必须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C )时,作业人员必须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D、300 mg/m334、( B )指的是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 可接受硫化氢的最高浓度。
A、阈限值B安全临界浓度C危险临界浓度D、IDLH 浓度35、达到( C )时,对生命和健康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
A、阈限值B安全临界浓度C危险临界浓度D、IDLH 浓度36、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 C )。
A、15 mg/m3B、30 mg/m33C、150 mg/m3D、450 mg/m337、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 C )。
A、10 ppmB、20 ppmC、100 ppmD、300 ppm38、硫化氢的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为(D )。
A、10 ppmB、20 ppmC、100 ppmD、300 ppm39、二氧化硫的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为(A )。
3A、270 mg/mB、54 mg/m33C、27 mg/m3D、540 mg/m340、氧含量低于( B )为氧的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 IDLH)。
A、19.5%B、16%C、23.5%D、46%41、硫化氢的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为(C )。
3A、30 mg/m33B、150 mg/m33C、450 mg/m33D、700 mg/m342、封闭设施是指一个至少有( D )的投影平面被密闭的三维空间,并留有足够尺寸保证人员进入。
B、3/5C、1/2D、2/343、含有已知或潜在的 H2S 危险的空间,对其进出进行严格的限制,就形成了( B )。
A、圭寸闭设施B受限空间C不良通风D密闭空间44、对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称为( D )。
A、圭寸闭设施B受限空间C不良通风D密闭空间45、( A )是指作业场所附近的居民对紧急情况下生产设施向环境释放有毒物质有知情权,业主或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A、公众知晓权B员工知情权C应急通告D舆情通报46、含硫化氢天然气指天然气的总压等于或大于( A )( 60psia ),而且该气体中硫化氢分压等于或大于()。
A、0.4MPa, 0.0003MPaB、0.004MPa, 0.003MPaC、0.004KPa ,0.0003KPaD、0.4KPa, 0.3KPa47、含硫化氢天然气指 H2S 含量大于( B )的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