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山大学信息与计算专业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学习计划

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学习计划

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学习计划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涵盖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数学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更好地规划个人学习路径和提高自身能力,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习计划进行探讨。

一、学习目标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习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算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熟悉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学习一门或多门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等,并灵活运用各种开发工具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

3.理解网络技术和安全知识:掌握网络协议、网络编程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

4.具备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能力:掌握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关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具备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学习内容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算法等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2.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学习一门或多门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等,并掌握常用的开发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

3.数据库技术和数据管理:学习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设计和SQL语言的使用,了解分布式数据库和大数据处理技术。

4.网络技术和安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协议,了解网络编程和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

5.数据分析和挖掘:学习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常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

6.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了解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算法,掌握相关的编程和模型训练技术。

7.项目实践和团队合作:参与一些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培养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中山大学2015-2016学年校历

中山大学2015-2016学年校历
Aug.19-Sep.19: Summer Semester 2015(4.5 weeks)
● 8 月 17、18 日,夏季学期注册 / 报到(不含新生),8 月 19 日正
2015 学年 夏季 学期
23 30 6 13 24 31 7 14 25 1 日/ 9月 8 15 26 2 9 16
2015 学年 秋季学期(2015 年下半年)

4 11 18 25 1 日/ 11 月 8 15 22 29 6 13 20 27 3 10 17 24
19 26 3 10 17 24 31 7 14 21 28 4 11 18
◆ 寒假(2016 年 1 月 24 日~2016 年 2 月 20 日,共 4 周)
Jan.24,2016-Feb.20, 2016 Winter Break (4 Weeks); University Closed. ● 2 月 8 日春节 Feb.8: Spring Festival ● 2 月 19 日~21 日,留学生注册报到。 Feb.19-Feb.21 : Interntional student enrollment
●7
◆ 暑假(2016 年 6 月 26 日~2016 年 8 月 13 日,共 7 周) Jun.26-Aug.13:Summer Break. University Closed. (7 weeks) 月份本科招生录取工作。 July: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23 30 6 13
◆ 秋季学期(2015 年 9 月 20 日~2016 年 1 月 23 日,共 18 周)
Sep.20, 2015-Jan.23, 2016: Fall Semester 2015 (18 weeks) 9 月 20 日,本科生注册(不含新生),9 月 20 日研究生注册(不 含新生),9 月 21 日正式上课。 Sep.20:Non-first-year student enrollment. Sep.20:Non-first-year graduate student enrollment. Sep.21: Classes begin for students at all levels for Fall Semester. ● 9 月 27 日中秋节 Sep.27: Mid-Autumn Festival ● 9 月 16 日~18 日非学历留学生注册报到。9 月 28 日~30 日全英 留学生(MBBS)注册时间。 Sep.16-Sep.18: Non-degree international student enrollment. Sep.28-Sep.30 All-English Program student enrollement ● 9 月下旬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End-Sep.:Degree Assessment and Granting Committee Conference. ● 10 月 1 日国庆节 Oct.1: National Day. ● 11 月 12 日校庆日 Nov.12: The 91-year University Anniversary. ● 12 月下旬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End-Dec.: Degree Assessment and Granting Committee Conference. ● 12 月份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Dec.: National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 1 月 1 日元旦节 Jan.1: New Year's Day. ● 1 月 17 日~23 日期末集中复习考试。 Jan.17-Jan.23: Final exams for Fall Semester 2015.

中大计算机课程安排

中大计算机课程安排

中大计算机课程安排导言:计算机课程是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机会。

本文将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介绍中大计算机课程的安排。

一、课程设置中大计算机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

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方面的课程。

每个学期学生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中大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结构、算法、网络等方面的知识;2. 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常用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与开发;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开发;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协议。

2. 编程语言课程:包括C语言、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的学习。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和算法,培养良好的编程思维和习惯。

3.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包括线性表、树、图等数据结构和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基本算法的学习。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原理和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 计算机网络课程:包括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 数据库系统课程:包括数据库设计、SQL语言、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参考书目:432统计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学科数学基础主编范培华胡显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前四章)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龙永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57数学分析 1. 《数学分析简明教程》,邓东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数学分析》(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69高等代数 1、《几何与代数导刊》,科学出版社,2006年,另可参考:北大的《高等代数》或南开的《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只考高等代数内容。

F3401抽象代数 1.《代数学》(上册),莫宗坚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F3402泛函分析 1. 《泛函分析讲义》(上册),张恭庆,北京大学出版社F340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数理统计学讲义》陈家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余锦华等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概率论引论》,汪仁官编,北大出版社 4.《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王福保,同济大学出版社F3405偏微分方程 1.《数学物理方程》,谷超豪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学物理方程讲义》,姜礼尚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F3406实变函数 1.《实变函数》(第二版),周民强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实变函数简明教程》,邓东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F3407数据结构 1.《数据结构教程》(第二版),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殷人昆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F3409数值分析 1.《数值分析》(第四版),李庆扬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计算方法引论》(第二版),徐萃薇,高等教育出版社F3410微分几何 1.《微分几何》,苏步青,高等教育出版社F3411概率论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国人民大学龙永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F3412数理统计 1. 《数理统计学讲义》陈家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余锦华等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F3413概率论 1.《概率论引论》,汪仁官编,北大出版社 2.《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王福保,同济大学出版社。

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确定)

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确定)
12级3班+国防生 12级3班+国防生 12级3班+国防生 12级3班+国防生
计算机类 高等数学(一) 计算机类 程序设计1 计算机类 程序设计1实验 计算机类 高等代数 计算机类 高等数学(一) 计算机类 程序设计1 计算机类 程序设计1实验 计算机类 高等代数 计算机类 高等数学(一)
专必 5+1 5 专必 专必 专必 3 2 4 3 1 4
公必 公必 专必 专必 专必
大学物理(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
1-17 1-17 1-3 1-17 3-15 1-17 1-17 1-17 1-17 1-17 1-17
A201 A204
计算机类+信息安全
计算机类+信息安全
4-5
4-5 1-3
A201
实验中心C102 实验中心B402 实验中心B402
周四
周五 上课地点
实验中心B401
备注
10级A班+B班 计科 10级A班+B班 计科 10级A班+B班 计科 10级A班+B班 计科 10级A班+B班 计科 10级A班+B班 计科 10级A班+B班 计科 10级A班+B班 计科 10级B班 11级 11级 11级
11级1班+国防生 11级1班+国防生 11级1班+国防生 11级1班+国防生 11级1班+国防生 11级1班+国防生 11级1班+国防生
3-4节(9:50-10:35 10:45-11:30) 5节(11:40-12:25)
6-7节(12:35-13:20 13:30-14:15) 8-9节(14:25-15:10 15:20-16:05)10-11节(16:15-17:00 17:10-17:55)

学年度中山大学开设辅修、双学位一览表 (1)

学年度中山大学开设辅修、双学位一览表 (1)

2017学年度中山大学开设辅修、双学位一览表1234备注:1.各专业的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请参考教务部旧版网站“教学研究”栏目下的“专业培养方案”(链接,需使用netID登录查看),如有变动,以院系公布的为准。

2.主辅修专业所修相同课程,其学分不再重复计入辅修专业学分。

5报名时间及注意事项:1.11月1日-11月8日,申请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填写辅修、双学位申请表一式两份交本学院、系办公室。

申请表格下载地址:(辅修),(双学位)。

申请条件:按门类招生的专业,学生在申请修读辅修之前尚未进行专业分流的,均不能选择本门类专业下的某一专业作为辅修;第一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及以上者,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第一、第二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及以上者,可申请修读双学位。

2.学校将在12月公布2017学年辅修、双学位学生名单。

经批准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原则上从2017学年春季学期(即2018年上半年)开始上课。

3.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须按规定缴费。

根据我校2017年第15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自2016级起,学生修读辅修、双学位课程执行调整后的学分学费标准,均为160元/学分(党办通〔2017〕215号);2016级之前的学生仍执行原收费标准,即,文科类115元/学分,理科类130元/学分,医科类115元/学分,艺术类250元/学分(中大财务〔2007〕10号)。

4.由于我校是多校区(园)办学,请同学们充分考虑跨校区(园)修读课程在交通、安全、住宿等方面的因素,慎重选择修读各校区(园)开设的辅修、双学位课程。

中山大学教务部62017年11月1日7。

中山大学2015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中山大学2015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最高分 644 646 646 650 638 636 644 648 645 661 638 640 647 644 641 641 637 645 638 641 647 633 650 652 648 633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国际政治 工商管理类 经济学类 历史学 经济学类
会展经济与管理(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联合培养)
旅游管理类 人类学 社会学类 德语 法语 日语 英语 哲学 公共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新闻传播学类 城乡规划 地理科学类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地质学类 法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交通工程 理论与应用力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卫生检验与检疫 预防医学 工商管理类
旅游管理(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联合培养)
地球科学与地质工 程学院 法学院 翻译学院 工学院 工学院 工学院 工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 光华口腔医学院 国际商学院 国际商学院 海洋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 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 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 院 历史学系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旅游学院 旅游学院 软件学院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 院 生命科学学院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 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 院 微电子学院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 术学院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 术学院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 术学院 心理学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 院
核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八年制)
管理学院 国际商学院 历史学系 岭南学院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 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 理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资讯管理学院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 院 翻译学院 工学院 工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光华口腔医学院 海洋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 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 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 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旅游学院 软件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 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 院 微电子学院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 术学院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 术学院 药学院 移动信息工程学院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 学院 中山医学院 中山医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习计划

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习计划

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习计划引言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个日益重要的学科领域,它涉及到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数学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与计算科学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它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

因此,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相关知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本学习计划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习计划,并且列出相关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并希望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和调整这份计划。

目标1.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学、数学和工程学等相关知识;2.熟练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工具和技术,包括数据分析、算法设计、程序开发等;3.具备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4.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5.构建一个学习型的社区,与同行们分享经验和思想,共同推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发展。

学习内容1.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等;2.学习信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信息管理、信息检索、信息安全等;3.学习数学和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数学建模、信号处理、控制技术等;4.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工具和技术,包括数据分析工具、算法设计工具、程序开发工具等;5.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学习方法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包括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相关视频、参与相关网课等;2.参加相关培训和工作坊,包括学习营、研讨会、讲座等;3.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包括实验室实习、项目实训、开源社区贡献等;4.建立学习型社区,与同行们互相交流,共同学习进步;5.积极参与竞赛和评比,包括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

时间安排1.每周安排至少10个小时的自学时间,包括阅读书籍、观看视频、参与网课等;2.每月参加至少一次相关培训和工作坊,包括学习营、研讨会、讲座等;3.每学期参与至少一个学术研究项目或工程实践项目,包括实验室实习、项目实训、开源社区贡献等;4.每年参与至少一个相关竞赛和评比,包括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5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素质,能从事数据分析、科学计算及其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的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与维护、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社
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
2.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与统计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
掌握数学和统计科学的思想方法;
3.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主要知识与技能,熟悉现代数据分析的主要理论、
方法与技巧;能够面向现代商业、金融、企业数据分析,基于数学理论
与统计知识分析建模,运用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科学计算的主要理论与方法,能够初步解决科学与工程计算问题;
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在专业领域
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
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并具备在团队
中与他人合作并发挥自己作用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 能熟练阅读本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
野,具备初步的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能力。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本专业学制四年,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五、专业基础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离散数学基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
六、专业核心课程
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实验、数理统计、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数值计算方法、微分方程及数值解
七、专业特色课程
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验、现代统计方法与计算、大数据导论、运筹学与最优化方法、复变函数、数学建模、高级编程技术、高性能计算基础、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软件工程导论、数字图像处理、图论及其应用
八、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见附表1)
九、专业学分学时分布情况表(见附表2)
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含实验)一览表(见附表3)
十一、辅修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4)
附表1
附表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分学时分布情况表
填写说明:
(1)公必课、专必课根据该专业设置的课程填写每学期学分学时,专选课分专业设置课程学分和建议学生修读学分两栏填写;公选课的学分、学时不需分学期列出。

(2)每学期的总学分、总学时仅包含公必课、专必课和专选课(建议修读)的学分、学时,公选课不计入;表格最后一行公必、专必、专选(建议修读)、公选的合计学分应与相应课程类别毕业学分要求相等。

(3)此表以学制四年为例,学制超过四年的,请自行添加行数。

附表3
填写说明:
(1)此表所填课程即毕业总学分中实践教学学分所含课程,其中必修23学分,选修13学分。

(2)课程类型包括以下几种:♊独立设置的实验,指不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理论+实验,指包含实验教学内容、理论和实验部分各有一定学分学时的课程;♌集中性实践,指独立设置、集中实施的实践课程,如见习、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或设计等课程;④分散性实践,指独立设置、分散在学期内多个时段实施的实践课程;⑤理论+实践,指包含实践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部分各有一定学分学时的的课程;⑥其他。

附表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