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158

合集下载

南开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3

南开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3

南开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31.近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显著,其中不包括土壤碳和养分的丧失以及植被生产力的变化,但包括土著物种的减少。

2.一般而言,生长在植物群落下层的植物不具备生长在植物群落上层的植物所具备的更大和更薄的特点,但它们的叶片通常更绿。

3.人们关注一氧化碳浓度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臭氧。

4.人们常用二氧化碳测定法来测定叶面光合作用和群落二氧化碳量的变化。

5.磷在大多数有机体中的重量比约为1%左右。

6.全球变化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研究不同类型的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7.从动植物园或养殖场逃逸出去的入侵物种具有中等程度的适应能力,依赖于人类的运输方式。

8.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以及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9.甲烷分子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是二氧化碳分子的20倍。

10.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是获得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数据的重要手段,可以观测陆地生态系统内的环境条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组成和动态变化。

C: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改写: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的增加会对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产生负面影响。

D: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改写: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的增加会对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产生正面影响。

24:从1700年到1980年,下列地区中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的是()。

改写:1700年到1980年,哪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了?正确答案:北美。

25:显生宙开始于()。

改写:显生宙是从哪个时期开始的?正确答案:寒武纪。

26:生物入侵不仅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日益增加。

()改写:生物入侵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越来越大,也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从模型的时空尺度上分类,不包括()。

A.林窗模型B.经验模型C.协作性模型D.过渡性模型2.水体中的含氧量大概是大气含氧量的千分之七,每一千毫升水中仅含有25到30毫升氧气。

()T.对F.错3.在干热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湖泊水平面()。

A.维持不变B.上升C.下降D.不确定4.生物入侵将产生两种值得关注的全球效应是()。

A.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B.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C.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D.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5.根据大多数生态学家所采用的定义,如果某一入侵种的后代在离母体很远的地方自然生长,那么即可认为该入侵种已被驯化。

()A.正确B.错误6.对植被来说,最基础的化学循环就是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

()T.对F.错7.人们关注一氧化碳浓度,主要是由于它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缘故。

A.二氧化碳B.氧气C.甲烷D.臭氧8.磷化氢通常产生于一些厌氧体系。

()A.正确B.错误9.气候变化不一定导致过渡带界限的摆动,但过渡带界限的摆动一定是因为气候变化。

()A.正确B.错误10.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影响的元素流通率主要影响了()元素。

A.碳B.氮C.磷D.硫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F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T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D)个。

A、2B、3C、4D、53生态学主要研究(C)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错误)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D)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D)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错误)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错误)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C)。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错误)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C)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70000-90000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B)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六分之一D、六分之五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D)。

A、20%B、40%C、60%D、80%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正确)5区分扬尘和沙尘暴的标准是看能见度是否大于2公里。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人为造成的全球变化远比自然变化快得多,但究竟现阶段的变化速率是否属于安全速率仍然尚未确定。

()A.正确B.错误2.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中,主要影响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的是()。

A.温室气体的源和汇B.云量及其变化C.海洋D.极地冰雪3.根据1992年的统计,我国农村燃烧作物秸秆和薪柴消耗的能源总量约占农村消耗的能源总量的23.8%。

()T.对F.错4.任何能跨越天然屏障、在浅海之间快速大量运输含有浮游生物水体的机制都有可能促进海洋生物的入侵。

()A.正确B.错误5.全球变化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研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A.短期的生态变化B.长期的全球变化C.特定类型的全球变化D.不同类型的全球变化6.关于磷在自然界中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的光合和呼吸作用控制着磷对生物圈的输入和输出B.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可利用态磷都是通过含磷矿物的风化产生的C.促进风化的因子都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D.矿物中的磷含量较高,大多数土壤都不存在缺磷现象7.大陆的物种数与该大陆的面积呈密切正相关。

()A.正确B.错误8.新仙女木事件是发生于约1.1-1万年前一次明显的()事件。

A.气候变暖B.气候变冷C.气温迅速升高后迅速变冷D.气温迅速变冷后迅速升高9.根据大多数生态学家所采用的定义,如果某一入侵种的后代在离母体很远的地方自然生长,那么即可认为该入侵种已被驯化。

()A.正确B.错误10.入侵种的定居能力、扩张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以及对景观的改变有强有弱,不可一概而论。

()T.对F.错11.海水表面水的碳含量比深度超过1千米处海水中的碳含量高14%。

()A.正确B.错误12.如果大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地表温度只有是在()摄氏度时才能平衡来自太阳的入射辐射。

[南开大学]20春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100分)

[南开大学]20春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100分)

【奥鹏】-[南开大学]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关于磷在自然界中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的光合和呼吸作用控制着磷对生物圈的输入和输出B、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可利用态磷都是通过含磷矿物的风化产生的C、促进风化的因子都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D、矿物中的磷含量较高,大多数土壤都不存在缺磷现象正确答案:D第2题,一般来说,对树木年轮生长情况影响最大的是()。

A、温度B、湿度C、空气成分D、污染物正确答案:A第3题,下列归一化植被指数种,植被状况最好的是()。

A、-1B、0C、1D、2正确答案:C第4题,经过重新测算,目前在构筑全球碳循环模式时,陆地植被的碳库大多采用()Pg C。

A、375B、550C、827D、1276正确答案:B第5题,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

A、孤立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D、群体系统正确答案:B第6题,大约()的入侵种能够成功地定居下来。

B、5%-25%C、10%-15%D、10%-25%正确答案:B第7题,整个国家是一个()。

A、封闭型的单一生态系统B、开放型的单一生态系统C、封闭型的复合生态系统D、开放型的复合生态系统正确答案:D第8题,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第9题,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当今的方法和手段不包括()。

A、主要是在较大时空尺度上研究全球变化和植物生理生态反应B、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C、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错综复杂的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D、着力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物种的未来生存趋势正确答案:D第10题,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来平均以每年()的速度上升。

A、1-3毫米B、5-8毫米C、1-3厘米D、5-8厘米正确答案:A第11题,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从理论上来说,高纬火山喷发以后不久,欧洲的西风环流会变得更加强盛,冬季的天气一般是温和的。

()T.对F.错2.遥感的3S技术主要是指RS、GIS、GPRS。

()A.正确B.错误3.如果大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地表温度只有是在()摄氏度时才能平衡来自太阳的入射辐射。

A.15B.6C.-6D.-154.任何能跨越天然屏障、在浅海之间快速大量运输含有浮游生物水体的机制都有可能促进海洋生物的入侵。

()A.正确B.错误5.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

A.10-20厘米B.20-30厘米C.10-20毫米D.20-30毫米6.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强影响,光强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

()A.正确B.错误7.水圈中全部的水每()通过生物体一次。

A.2.8年B.28年C.280年D.2800年8.在吸取大气中的热量方面,甲烷被认为是二氧化碳的()多倍。

A.5B.10C.15D.209.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

A.空气和温度B.空气和土壤C.水分和温度D.水分和土壤10.从模型的时空尺度上分类,不包括()。

A.林窗模型B.经验模型C.协作性模型D.过渡性模型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T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D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C。

南开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3

南开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3

南开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3单选题)1:近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土著物种的减少B:外来种的减少C:土壤碳和养分的丧失D:植被生产力的变化正确答案: B单选题)2:在植物群落下层的植物,相较于生长在植物群落上层的植物来说,一般不具有()的特点。

A:叶片向水平方向生长B:更大C:更绿D:更薄正确答案: C单选题)3:人们关注一氧化碳浓度,主要是由于它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缘故。

A:二氧化碳B:氧气C:甲烷D:臭氧正确答案: D单选题)4:人们常用二氧化碳测定法测定两个尺度的光合作用过程,即()。

A:叶面光合作用和群落二氧化碳量的测定B:叶面光合作用和个体二氧化碳量的测定C:叶面呼吸作用和群落二氧化碳量的测定D:叶面呼吸作用和个体二氧化碳量的测定正确答案: A单项选择题)5:磷在大多数有机体中的重量比为()左右。

A: 10%B: 6%C: 3%D: 1%正确谜底: D单选题)6:全球变化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研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A:短期的生态变化B:长期的全球变化C:特定类型的全球变化D:不同类型的全球变化正确谜底: D单项选择题)7: ()依靠于人类的运输,生物体至少对新环境有中等程度的适应本领。

A:人类运输引起的意外入侵B:有意引入C:从动植物园或养殖场逃逸出去的入侵D:人类辅助的入侵正确谜底: C单选题)8: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当今的方法和手段不包括()。

A:主如果在较大时空尺度上研究全球变化和动物生理生态回响反映B: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本领C: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错综复杂的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D:着力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物种的未来生存趋势正确谜底: D单项选择题)9:甲烷分子对全球变暖的进献是二氧化碳分子的()。

A:二十分之一B:二十倍C:十分之一D:十倍正确答案: B单选题)10:关于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南开大学20春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 (2)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20春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 (2)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20春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水圈中全部的水每()通过生物体一次。

()
A.2.8年
B.28年
C.280年
D.2800年
答案:D
2.生物入侵将产生两种值得关注的全球效应是()。

A.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
B.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
C.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
D.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
答案:B
3.关于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1: 初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固定并转化(),生产有机物质的过程。
A: 太阳能
B: 水分
C: 养分
D: 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随着冰期的结束,全新世气候开始转暖,约在()前进入最暖的时期,国际上称为全
新世大暖期。
A: 3.2万年
B: 1.8万年
C: 9千年
D: 1千年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传统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模型假定()。
A: 生物与环境相互独立
B: 生物与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
C: 生物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
D: 生物与环境平衡态不断变化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板块运动
B: 海洋变化
C: 火山喷发
D: 水汽输送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不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产等),仅考虑与生物圈有关的
自然因素,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取决于()。
A: 光合同化量
B: 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
C: 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
D: 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生态循环量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
A: 30米
B: 300米
C: 3000米
D: 30000米
正确答案: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