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五上《有人脸的器物》教案
第5课有人脸的器物(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四年级下册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有人脸器物的知识点掌握得较为扎实,但仍有个别学生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存在疑惑。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在课后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通过一对一辅导或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疑问。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认为有人脸器物在现代社会有哪些新的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பைடு நூலகம்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第5课有人脸的器物(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美版(2023)美术四年级下册第5课《有人脸的器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有人脸的器物的概念、历史背景及其在艺术领域的价值;
2.观察和分析有人脸的器物的特点,学习其造型、装饰手法和表现技法;
3.动手创作一件有人脸特征的器物,培养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人脸器物的基本概念、艺术特点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有人脸器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有人脸器物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春人美版美术四下第5课《有人脸的器物》word教案

5课《有人脸的器物》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古今有脸的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及表现手法,利用各种技法制作一件有趣思维人脸造型器物。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分析、实践、探究中,利用捏、搓、压、刻等技法,制作有人脸的器物。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并运用到美化生活中,提高审美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2.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人脸器物的陶艺造型方法。
3.教学难点: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及其与器物的有机结合。
4.教学用具:课件、欧克妮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前,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同学们让自己的五官都动起来,做一个鬼脸出来。
——提问:我没在变换表情时,五官会有哪些变化?1、播放课件,出示大禾人面铜方鼎和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图片。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工艺美术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今天老师先请大家看两件古老的工艺美术作品。
一件是有着3500年历史的大禾人面铜方鼎;这一件是有着6、7千年历史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它们都是中华古老文化的不朽瑰宝。
——提问:观察这两件器物,谁能找出它们在造型上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有人脸的装饰。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有人脸的器物。
2、板书课题:《有人脸的器物》。
师: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很擅长用人脸来装饰器物了,这件商代的青铜鼎四面都有很写实的浮雕人脸造型,你们想知道它有什么意义吗?据专家推论,它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头上有四张脸有关,它代表着管理东南西北四方。
因此,这个鼎还是一种权利和威严的象征。
不仅青铜器上有用人脸装饰的,这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用人脸装饰,由此可见,使用人脸装饰是艺术创作中很早就使用的一种装饰手段。
3、播放课件,欣赏现代脸饰陶艺作品。
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都喜欢用人脸来装饰器物。
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探究学习1、播放课件,出示图片。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器物的造型方式不一样,人脸造型也不一样,谁能说说这些人脸装饰有些什么特点?人脸装饰在起舞的什么位置?(同桌之间可以小声的交流一下。
《有人脸的器物》教案

《有人脸的器物》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激发学生对有人脸的器物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人脸识别技术的起源和发展讨论人脸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有人脸的器物的思考和好奇心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让学生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展示一些有人脸的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反馈第二章: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2.2 教学内容介绍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人脸图像的处理和特征提取过程讨论人脸识别算法的分类和优缺点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问答法,让学生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示例和案例,讲解人脸图像的处理和特征提取过程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参与情况收集学生的问题和讨论观点第三章: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技术应用的认知和思考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讨论人脸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案例通过讨论和思考题,引发学生对技术应用的认知和思考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应用案例的理解情况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反馈第四章:有人脸的器物介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有人脸的器物培养学生对有人脸器物的兴趣和创新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常见的有人脸的器物,如、智能家居设备等讲解这些有人脸器物的功能和特点讨论这些有人脸器物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和优势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问答法,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的基本概念和功能通过展示和操作一些有人脸的器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有人脸器物的认识情况收集学生的问题和讨论观点第五章:有人脸器物的创新应用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的创新应用案例培养学生对创新应用的认知和思考能力5.2 教学内容分析一些有人脸器物的创新应用案例,如智能客服、智能陪伴等讲解这些创新应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讨论这些创新应用的优势和潜在挑战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的创新应用案例和原理通过讨论和思考题,引发学生对创新应用的认知和思考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创新应用案例的理解情况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反馈第六章:人脸识别技术的挑战与伦理问题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脸识别技术面临的挑战和伦理问题培养学生对技术挑战和伦理问题的认知和思考能力6.2 教学内容讨论人脸识别技术在准确率、隐私保护、种族和性别歧视等方面的挑战讲解人脸识别技术在伦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争议,如未经同意的监控和数据滥用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挑战和伦理问题通过讨论和思考题,引发学生对技术挑战和伦理问题的认知和思考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挑战与伦理问题的理解情况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反馈第七章:人脸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技术未来发展的认知和思考能力7.2 教学内容讲解人脸识别技术在深度学习、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人脸识别技术在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讨论和思考题,引发学生对技术未来发展的认知和思考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未来发展的理解情况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反馈第八章:有人脸器物与的融合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与的融合应用培养学生对融合应用的认知和思考能力8.2 教学内容讲解有人脸器物与的融合原理和技术分析一些有人脸器物与融合的应用案例,如智能客服、智能陪伴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与的融合原理和技术通过讨论和思考题,引发学生对融合应用的认知和思考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融合应用的理解情况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反馈第九章:有人脸器物的安全与保护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的安全问题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思考能力9.2 教学内容讲解有人脸器物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如恶意攻击、数据泄露等介绍保护有人脸器物安全和隐私的措施和方法,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的安全问题和保护措施通过讨论和思考题,引发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思考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安全问题的理解情况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反馈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激发学生对有人脸器物未来发展的兴趣和思考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如人脸识别技术、有人脸器物的应用等展望人脸识别技术和有人脸器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通过展望未来,激发学生对有人脸器物未来发展的兴趣和思考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课程内容的总结情况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反馈第十一章:有人脸器物的设计与创新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设计和创新有人脸的器物培养学生对设计和创新的认知和思考能力11.2 教学内容讲解有人脸器物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提升有人脸器物的用户体验和功能性能分析一些有人脸器物的创新设计案例1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创意设计任务,引发学生对设计和创新的认知和思考1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设计原则和方法的理解情况评估学生小组讨论的创意设计和问题反馈第十二章:有人脸器物的市场与商业应用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的市场状况和商业应用培养学生对市场和商业应用的认知和思考能力12.2 教学内容分析有人脸器物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探讨有人脸器物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商业应用案例讨论有人脸器物在商业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的市场和商业应用通过小组讨论和商业应用分析,引发学生对市场和商业应用的认知和思考1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市场和商业应用的理解情况评估学生小组讨论的商业应用分析和问题反馈第十三章:有人脸器物的社会影响与责任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的社会影响和责任培养学生对社会影响和责任的认识和思考能力13.2 教学内容讨论有人脸器物对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影响讲解有人脸器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如隐私侵犯、歧视等探讨企业和个人在使用有人脸器物时应承担的责任1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有人脸器物的社会影响和责任通过小组讨论和责任分析,引发学生对社会影响和责任的认识和思考1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社会影响和责任的理解情况评估学生小组讨论的责任分析和问题反馈第十四章:综合项目实践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综合项目实践,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综合项目实践,如设计一个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设备学生需要完成项目的设计、开发和测试过程项目要求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和有人脸器物的应用14.3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法和团队合作法,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项目汇报和评审,评估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4.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的项目实践过程和成果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程度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第十五章:课程回顾与未来发展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激发学生对有人脸器物未来发展的兴趣和思考15.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如人脸识别技术、有人脸器物的应用等展望人脸识别技术和有人脸器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1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总结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通过展望未来,激发学生对有人脸器物未来发展的兴趣和思考1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课程内容的总结情况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主要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挑战与伦理问题、未来发展、有人脸的器物介绍、创新应用案例分析、与的融合、安全与保护、设计与创新、市场与商业应用、社会影响与责任以及综合项目实践等方面。
小学美术《有人脸的器物》教案+试讲稿+说课稿

教材部分02教案部分《有人脸的器物》教案一、课题:有人脸的器物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泥板成型的陶艺技法知识,设计制作一个夸张有趣的人脸造型器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学习陶艺泥塑成型的手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陶艺泥塑带来的乐趣,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审美品味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泥板成型和捏、压、揉、搓、刻等泥塑方法,学会制作有人脸的器物。
难点:掌握人脸制作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件夸张变形且精美的作品。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欣赏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一)激趣导入学生分享自己所见过的奇特的杯子,并说明理由。
教师呈现带有人脸的杯子,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进而引出课题《有人脸的器物》。
(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展示《大禾人面铜方鼎》和《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及现代两件有人脸的作品。
(2)古代作品他们的用途和形器有什么不同?(《大禾人面铜方鼎》用于祭祀,造型写实,表情凝重肃穆,《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用于盛物,手法简洁概括,充满青春活力)(3)教师展示现代的两件作品,探索脸型,五官有什么特点?(五官夸张、表情丰富、生动形象)2.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学生优秀作品,这件作品用什么泥塑的方法制成呢?(泥板成型法)(2)这些作品的五官运用了什么方法呢?(捏、压、揉、搓、刻等泥塑方法)(3)怎样才能把夸张的五官和器物的造型粘贴好?(在接口处涂抹泥浆或者用其他小饰品链接如泥条、小叶片等)五、教师示范播放教学视频,展示制作人脸杯子的过程,并重点讲解关键点。
(1.制作泥板,注意薄厚要均匀,2.制作器型,注意五官捏着要美观3.粘连组合,注意接口处稳固,4.装饰调整,可以利用捏、压、揉、搓、刻等泥塑方法)六、学生作业要求:用泥板成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夸张有趣的人脸造型器物;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下《5、有人脸的器物》教案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下《5、有人脸的器物》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有人脸的器物》是人美版美术四下的教学内容,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人脸器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欣赏和分析具有人脸特征的器物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美术作品,对美术作品的基本欣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人脸器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脸器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脸器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具有人脸特征的器物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分析、讨论、创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具有人脸特征的器物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具有人脸特征的器物作品,如人脸面具、人脸陶罐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具有人脸特征的器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更多的具有人脸特征的器物作品,如人脸面具、人脸陶罐等,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人脸器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对人脸器物的观察和分析,开始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以此巩固学生对人脸器物的认识和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脸器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人脸识别技术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人脸器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观察和欣赏美术作品。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有人脸的器物》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有人脸的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人脸的器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创作,掌握人脸器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人脸器物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美术创作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人脸器物的特征把握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脸器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段表现人脸器物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人脸器物的基本特征,学会描绘人脸器物。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人脸器物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人脸器物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人脸器物的特征。
2.示范法:老师现场示范绘制人脸器物,讲解绘制技巧。
3.创作法:学生动手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4.评价法:学生互评、自评,老师点评,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有人脸的器物》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人脸器物图片素材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人脸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脸器物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老师简要介绍人脸器物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人脸器物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人脸器物的特征,如形状、线条、颜色等。
3.操练(10分钟)老师现场示范绘制人脸器物,讲解绘制技巧,如如何把握人脸器物的比例、如何运用线条和颜色等。
学生在画纸上进行绘制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自评,老师点评,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人脸器物作品。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如拼贴、雕塑等。
《有人脸的器物》教案

《有人脸的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脸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提高观察和描绘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夸张、卡通等手法创作有人脸的器物,激发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脸的基本结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 夸张手法:对人脸的某一特征进行夸张表现,如大眼睛、小嘴巴等。
3. 卡通手法:简化人脸轮廓,用线条和色块表现人脸特征。
4. 创作有人脸的器物:如玩具、文具、家居用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脸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学会运用夸张、卡通手法创作有人脸的器物。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卡通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人脸图片,了解人脸结构和特征。
2. 讲解法:讲解夸张、卡通手法的运用和创作步骤。
3. 示范法: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评价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人脸图片、范作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 准备评价表格和评价标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人脸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脸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 新课内容:讲解人脸的结构,示范夸张、卡通手法的运用。
3.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创作有人脸的器物,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与展示: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
七、作业布置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完成一幅有人脸的器物作品,运用夸张或卡通手法表现。
2. 评价:根据作品创意、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卡通画展或雕塑展,了解人脸艺术的表现形式。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人脸绘画讲座,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开展人脸创意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人脸结构和特征,是否引导学生掌握夸张、卡通手法。
《有人脸的器物》精品教案2023

《有人脸的器物》精品教案 课题 5.有人脸的器物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古今有人脸的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能利用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一件夸张有趣的人脸造型器物。 2.能力目标:在观察、分析、实践、探究中了解陶艺造型知识,利用泥板成型及捏、揉、搓、压、刻等泥塑手法,制作有人脸的器物。 3.情意目标:通过学习陶艺技法,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并运用到美化生活中,提高审美品位。 重点 以泥板成型法为主,综合运用捏、揉、搓、压、刻等泥塑装饰手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难点 泥板的薄厚与拼接、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及与器物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 对比观察:说一说,它的用途和形状有什么不同? 用途都是杯子。一个没有图案,一个有图案,是以人脸为主。 多媒体出示课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暖色 对比观察
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讲授新课 二、新知讲解 1.引导启发 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有人脸的器物?形容一下面部表情吧! 2.欣赏古代器物 说一说,你知道图片中的器物用途是什么吗?看一看,脸形、无关、表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它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 大禾人面铜方鼎 商代 大禾人面纹方鼎为商代的青铜器,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约1958-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乡。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因此鼎亦被称为大禾方鼎。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披发, 思考回答 观察回答 欣赏了解器物 欣赏了解器物 提高观察思考表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脸的器物
(人美版第九册第15课)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也是本套教材陶艺系列中的一课。陶艺造型表现的方式
很多,例如拉坯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模具成型法等。本科的目
的是启发学生们学习运用盘条及泥板成型的方法来创作表现。
人离不开生活,生活创造了艺术,所以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人
物题材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重要题材,在陶艺中也有很多体现,例如作为装饰图案的《人面
网纹盆》、作为浮雕装饰的《大禾人面铜方鼎》等,作为小学高年级的陶艺教学,应该接触
一些人物浮雕的制作,而将它们与陶艺这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既便于操作,又会令学生兴
趣盎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意识,大胆创作。
教学内容与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人脸的器物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适合装饰或者面部
佩带的艺术品。
2、欣赏和制作有人脸的器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有人脸的器物,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有人脸的器物的设计与制作。
三、教学难点
脸的造型与色彩的创新设计。
四、教学理念
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学生要以描绘为主,其表现方式为辅,重视自我评价。
五、教学准备
纸板、彩笔、剪刀、胶水、白板纸等。
六、教学资源
七、教学时间: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及课堂常规。
二、 引导阶段:
1、板书课题:有人脸的器物
2、引导学生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人头型器口彩陶瓶以及古埃及金面具和贵州人脸面具等
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结:人连器物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的,适合装饰和
佩带的工艺品,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人脸装饰艺术。书上的这几件人脸艺术品都具
有极强的艺术魅力,是我国古老艺术的不朽瑰宝。你能说出它们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引导学
生欣赏并交流这些艺术品的五官以及色彩方面的特点。
3、启发想象:你想设计制作一张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三、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分析各种人脸艺术品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出示人脸设计范样,讲解制作方法:
--设计人脸形象,画好五官的形状和位置。
--刻线:实线剪、虚线折。
--添加色彩和其它装饰。
3、布置作业要求:用泥巴做人脸器物,还可以加一些其它材料,让它和平常的脸不一样,
你能试一试吗?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收拾用具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以及课堂常规。
二、 引导阶段:欣赏上节课人脸器物作业,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板书课题:有人脸的器物
三、 发展阶段:
1、 互相欣赏有人脸的器物作品,交流各自的感受。
2、教师简单讲解染色的方法。
3、 鼓励学生大胆为自己设计的人脸器物设计奇特的色彩。
四、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 课堂小结:欣赏讲评学生人脸器物作品,评出最奇特的人脸器物。
六、 课后拓展: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脸器物代表各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课后找出有关资料
讲给同学听。
九、教学板书
有人脸的器物
出示人脸设计范样,讲解制作方法:
设计人脸形象,画好五官的形状和位置。
刻线:实线剪、虚线折。
添加色彩和其它装饰。
十、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