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盛唐诗坛PPT课件

合集下载

1-2盛唐诗坛

1-2盛唐诗坛
《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 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江上吟》:“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 洲。”
(二)想象奇特丰富,往往发想无端, 奇之又奇。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赠裴十四》)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首》)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紫云山、青城山学道: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道家宇宙观:“天地为橐龠,周流行太易” 神仙:“仙之可学致,如黍稷可播种得, 甚炳然耳” “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
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 风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 庐山瀑布》)
(三)敏感的精神世界充满了惊奇和忧愤, 感情深幽炽烈,性情汪洋恣肆,而且往往凭 空而泻,一倾而尽。
“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书摩诘田烟雨图》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起,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古代文学课件 盛唐文学2

古代文学课件  盛唐文学2

三、崔 颢
(704—754),汴州(开 封)人氏,“年少为诗,名陷轻薄。 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 塞垣,说尽戎旅”。(殷璠《河 岳英灵集》),他才思敏捷,长 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 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 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 终不得志。《全唐诗》存其诗一 卷,代表作《黄鹤楼》、《长干 曲四首》、《雁门胡人歌》。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2句:那源远流长、一泻千里的黄河,蜿蜒 曲折一直伸向高远的云天;一座孤零零的城堡, 在高山峻岭的环绕之中。
“孤城”的意象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 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王昌龄的诗歌创作 王昌龄现存诗180多首,其中七绝代表了他诗
歌的最高成就,被称为“七绝圣手”,并在这一 领域与李白同领风骚。
清人叶燮《原诗》云:“七言绝句,古今推 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 1.边塞诗
其边塞诗讲究立意构思,反映了广泛的生活 面,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 ,表现出深婉蕴藉的 特色 。如《从军行》七首 、《出塞》两首。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9—12句:运用鲜明的对比巧妙地指出挑起战事的罪 魁祸首,说明拓边战争所付出的代价之高,而收效 甚微,富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闻道玉门犹被遮:语出典故“使遮玉门”,据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大初元年,命贰 师将军李广利攻大宛,李广利失利,退至敦煌,请 求朝廷退兵,汉武帝“闻之大怒,使使(派使者) 遮玉门,曰:‘有敢入者辄斩之!’”
二、李 颀
(690-751),东川(今四 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 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 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 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洒脱 豪放,慷慨悲凉,善于铺叙 夸饰以写人状物,七言歌行 尤具特色。著有《李颀诗 集》、《全唐诗》收录其诗 三卷。代表作《古从军行》。

盛唐文学课件

盛唐文学课件
第二章 盛唐文学
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们

王维: 王维生于武后长 安元年(701),卒 于代宗上元二年 (761),祖籍太原 祁(今山西祁县), 字摩诘,取自佛经 《维摩诘经》中的维 摩诘居士。
王维
王维诗歌的分期:王维一生所创作诗歌今存 约四百余首,收在《王右丞集》中(清人赵殿成 有《王右丞集笺注》,今人陈铁民有《王维集校 注》)。大致而言,王维一生以天宝为界可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王维,生活态度比较积极,向往开明 的政治,对功名亦有热烈的追求,对社会上一些 不合理的现象也有所揭露。 前期诗作如他的《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 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高适

二是反映民生疾苦之作。 如《封丘县》 三是边塞诗。共有二十余首,是最能代表其特 色的作品。由于诗人前后曾三次出塞(一次在 开元十九——二十年,北游燕、赵,登蓟门; 一次在天宝八载任封丘尉时送兵至范阳节度使 安禄山所辖清夷军,一次在天宝十一年赴河西 节度使哥舒翰幕掌书记),对边塞征战生活有 亲身的体验,因此所写多系有所为而发,有较 强的针对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边塞的情况。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燕歌行》 。
岑参
岑参的诗歌创作: 岑参的诗歌创作大致可 分为两期,一是出塞以 前的早期创作,大多作 于隐居于嵩阳、颖阳以 及往来京洛间。 第二个阶段是两次 出塞时期,其诗以边塞 诗为主,约有七十余首。 不仅数量在盛唐边塞诗 人中最多,成绩也最突 出,这些诗可说典定了 岑参诗诗歌史上的地位。
岑参
代表作如《走马 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 西征》 等
王维诗意
王维《竹里馆》
王维
后期的王维,由于思想日趋消极,因而初 期政治上的积极进取转为消极退隐,作品在内 容与风貌上均与前期有所不同。尤其是后期半 官半隐的生活,使他的创作重点也转向了山水 田园题材,这些作品在感情基调上虽不如前期 作品那样充满热烈、明朗、乐观、进取的精神 风貌,但在艺术上却具有杰出的成就,使他成 为中国山水田园诗派中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第二章盛唐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第二章盛唐诗歌


三 边塞诗派 1 边塞诗 结合雄伟壮阔的边疆景色的 描写,表现征戍将士驰骋沙场 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 志,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和个 人思考。 2 高适 ☆ 诗风——气质沉雄、慷慨悲壮、以骨力取胜; ☆ 擅用现实主义手法正面描写边塞战争; ☆ 善用议论手法表现战争主题,直露心声。 作品赏析: 《燕歌行》 第329页

王维(701-761),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 著名诗人,官至尚书 右丞,原籍祁(今山 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 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 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 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 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 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 生像》都非真迹。
第三节
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形成的标志——格律风骨兼备 盛唐诗歌三大流派——山水诗派、豪侠诗派、边塞诗 派 一 山水诗派 1 山水诗兴盛的原因 ① 南北朝时代晋宋之交的陶、谢二人山水田园诗影响 深远。 ② 盛世局面给文人提供饱览山川田园风光的悠闲的物 质生活条件。 ③ 唐代取士重视声名,部分求仕困难的 文人往往由隐而仕,走所谓的“终南捷径”。

曲终人不见

二 豪侠诗派 特点:诗人出身较卑微,热 衷功名富贵,性格自负狂傲, 仕途颇多失意; 诗作豪爽俊丽,风骨凛然,具有清刚劲健之气。 1 王昌龄——七绝圣手 ☆ 诗歌题材以边塞、宫怨为主; 诗歌形式以绝句为主,尤工七绝; 诗风多变,或清刚劲健,或凄婉缠绵。 ☆ 《出塞》《从军行》(其四) 2 崔颢 殷璠《河岳英灵集》:“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 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作品赏析:《黄鹤楼》

03第四编 第二章 盛唐诗坛

03第四编  第二章  盛唐诗坛

一、山水园林的新开拓
▪ 园林别业是人化的自然,蕴含着文人的意趣,与士人的精神 审美息息相关。盛唐诗人在初唐园林诗创作的基础上,对于 园林别业投入更多的关注与更丰富的书写,描绘园林景观、 园林生活,抒写园林情趣,将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田园诗拓展 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 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 《水槛遣心二首》)
许,多有为国效力、留名青史的抱负。
▪ 立功边塞是盛唐士人取得功名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赴边从 戎的士人越来越多,写实的军旅文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以 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开拓了边塞诗的题材内容与艺 术技法。
一、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 高适(700?—765),字达夫, 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 玄宗天宝八年(749),有道科及 第,授封丘尉。后入陇右节度使 哥舒翰幕府充掌书记。安史乱起, 曾先后任左拾遗、淮南节度使、 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 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广德 二年(764),召还长安,为刑部 侍郎,转左散骑常侍,世人因称 “高常侍”。
于宰相苏颋。后自作山水画一幅,并自题诗献上,得玄宗御署“郑虔三
绝”。天宝九年(750),玄宗特置广文馆于最高学府国子监,诏授首 任博士,从此扬名天下。
三、京城诗风的影响
▪ 京城诗风使得盛唐的贬谪文学亦充满了从容的气度与洒脱的 情怀,这正是时代精神的写照。 ▪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诗人赴京或者其诗歌传到京城,京城诗 坛的创作在坚守帝京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越来越讲究艺术的 个性,不断得到发展。盛唐诗坛正是在京城诗人群体强大的
安应举,失意而归,在吴越
间游历。后为张九龄幕府。 开元二十八年(740),会 友人王昌龄于襄阳,时疾疹 发背且愈,食鲜疾动,病疽 而卒。

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

• “惟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 绍末躬。昼夜常自强,词赋颇能工”(《书怀 贻京邑故人》) •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御》:“为学三 十载,闭门江汉阴。” • 《南阳北阴雪》:“少年弄丈墨,属意在章 句。” •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忠欲事明主,孝 思侍老亲。”
•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拂衣从此 去,高步蹑华嵩。(《京还留别新半诸 友》) •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 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楫谢公卿, 且乐杯中酒,谁论世上名。(《自洛之 越》) • 拂衣去何处,高枕南山南,欲循五斗禄, 其如七不堪。……(《京还赠张维》)
• 严羽《沧浪诗话》:学诗当以“汉魏晋盛 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 •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公惟在兴趣,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 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2、现代学者的论述
• 缪钺:“浑雅空灵,情辞丰腴”。如芍药、 海棠。(《诗词散论》) • 李泽厚:“盛唐诗对人世现实充满憧憬, 有着青春、自由、快乐。”(《美的历 程》)
• 第二,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使士大 夫们不管由隐而仕还是由仕而隐,都不乏 寄傲林泉的生活条件和安全环境。 • 杜甫《忆昔》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 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 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 第三,统治阶级对佛道思想的提倡,造成 社会上隐逸风气的流行,引导诗人们向往 自然、热爱自然。 • 王维:‚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 不衣文彩。‛ • ‚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 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 事‛(《旧唐书· 本传》)。
2、孟浩然创作成就
• 第一,孟浩然的部分山水诗描绘巴蜀吴越 等地的山川风光,记叙游历旅程,表现了 游子漂泊之感。 • 《宿建德江》

盛唐诗歌(诗派) 共57页PPT资料

盛唐诗歌(诗派) 共57页PPT资料
• 他长期隐居在山水林壑之间,对大自然的观察细 致,加之于他擅长绘画、音乐、书法,对大自然 的色彩、音响有极敏锐地感受,用最准确、最富 有表现力的词语来创造诗的意境,再现大自然的 美。(构图、着色、声响)
• 受佛教思想影响深,诗歌追求一种寂静无人的清 幽境界。“诗佛”
王维的其他诗作
• 送别怀亲诗:感情真挚,构思精巧, 语新意远。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送元二使安西》 • 《相思》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诗中有画•来自2、诗中参禅1、诗中有画
• 1)、构图美 • 2)、色彩美 • 3)、层次美 • 4)、线条美
构图美
如《渭川田家》将夕阳、牛羊、牧童、 野雉、田夫等散点笼照在一个“归”字下, 流露出“闲逸”之趣和作者的价值取向。 《山居秋暝》,用月、松、泉、石、竹、 莲结构出一个雅静的境界,间缀以浣女、 渔舟,突出了一种恬淡、安详、高洁的精 神追求。
线条美
王维还成功地吸取了绘画线条勾勒的技 法入诗,例如《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画面上有直的孤 烟,圆的落日,横贯大漠边缘的地平线, 蜿蜒曲折的长河,四种不同的线条,勾画 出雄浑壮阔的塞上风光。
王 维(701一761)
• 王维,701年生,761年 逝世,祁(今山西祁县) 人。唐诗人、画家。字 摩诘。父迁居蒲州(今 山西永济),遂为河东 人。与弟缙并以词学知 名。天宝十五年(755) 叛军安禄山军陷长安, 拘摩诘于洛阳普施寺, 授以给事中。后官至尚 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的诗歌创作
• 前期多写政治感遇诗,仕 进精神强。
• 这派诗人除王、孟外,还有储光羲、常建、 祖咏、裴迪等。
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1、历史渊源
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景物 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描写, 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2章盛唐诗人群体课件

2章盛唐诗人群体课件
1、行旅山水诗。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宿建德江》
2020/5/27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020/5/27
❖这是一首请求引荐的干谒诗。它以观湖 起兴,寄托了自己不甘隐居、迫切求仕的 心情。 ❖首联总写洞庭湖。 ❖颔联分写洞庭湖。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 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反映湖的 气势。 ❖颈联、尾联抒情,表明请张丞相汲引之 意。
——《秋登兰山寄张五》
2020/5/27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020/5/27
隋唐五代文学
2020/5/27
文学院 刘文兰
王维的生平思想
•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出身 于官僚地主家庭。其母亲崔氏,笃信佛教。
• 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 首创水墨山水画。 • 精通音乐。《旧唐书·文苑传》:“人有得《奏乐
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 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 思。”
2020/5/27
王维的生平思想
• 大致以40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 他生活的前期,思想积极进取,是一个热衷于政
治、奋发有为的人。 • 维与弟缙均为早熟的才子。《新唐书》本传:“
精读作品
• 王 维:使至塞上 送元二使安西 山居秋暝 渭川田家 鹿柴
•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过故人庄 •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芙蓉楼送辛渐 • 王 瀚:凉州词 • 崔 颢:黄鹤楼 • 高 适:燕歌行 别董大 • 岑 参:白雪歌 走马川行 • 王之涣:登鹳雀楼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边塞诗有《从军行》、《《使至塞上》、《出塞作》等。 《燕支行》、《陇头吟》、《老将行》等则属兼融类型。
4
2、讽时感怀诗。如《不遇咏》、《寓言》等。 3、赠友送别、思乡怀人诗: 《相思》“红豆生南国”; 《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 《杂诗》“君自故乡来”等。 以《送元二使安西》最著名。 4、妇女题材诗。《洛阳女儿行》、《班婕妤》等。
惶惶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第二次,长安应举失败后,遍游吴越,历时四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
诗。
11
4、晚岁入幕。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他应召入幕,但不久便 回乡归隐。不一年即病逝。
5、思想矛盾。 孟浩然是倍受时人推崇的隐者、高士。李白诗: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但他入仕济时愿望也很强烈。如《洗然弟竹亭》:
(1)诗境与禅境合一。沈德潜说其诗“不用禅语,时得 禅理”。如《鸟鸣涧》等。
(2)融禅理于形象,充满生机与趣味。如《辛夷坞》等。 5、小结。其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可概括为八字: 诗情、画意、琴音与禅趣。 四方面的高度结合,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
9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乡》: •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 《唐宋诗举要》评:“带字、当字极佳,非得画中三 昧者,不能下此二字。”
• (2)表现景物之间的层次感。如《新晴晚望》: •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 (3)给画面设色敷彩。如《辋川别业》: •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7
• 3、注重音响处理,使诗歌具有音乐蓟门》:
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
13
1、取景富于流动感与动态感(旅人眼光)
• 登鹿门山怀古 •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辩。渐到鹿门山,
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养芝术,石床卧苔藓。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 高风邈已远。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舻夕阳晚。
• 按:引诗为《彭蠡湖中望庐山》
17
第三节 盛唐边塞诗派
• 唐代边塞诗 约2000首, 以盛唐为多。
• 盛唐边塞诗 质量高,以 高适、岑参 为代表。
18
一、盛唐边塞诗创作繁荣的原因
1、以频繁的边陲战争为现实基础。高适《塞上》: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2、文人追求马上功名的抱负。如: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之中,淡到看不见诗了。
16
4、风格:冲淡而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 )
• 又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 ……然襄阳诗如……“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
明发,眇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黯黮凝黛 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 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则谓襄阳诗都属悟到, 不关学力,亦微误耳。
5
(三)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殷璠评:“维诗辞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 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苑咸《酬王维序》:“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1、情景交融与含蓄蕴藉的意境。(集陶谢之长) (1)以山水为知音。 (2)静以观物。
6
• 2、“诗中有画”。 • (1)绘画的构图手法用之于诗。《送綦毋潜落第还
• 主要诗人为王维和孟浩然。此外还包括裴迪、 常建、储光羲、綦毋潜、祖咏、张子容等。
2
一、王维
• (一)生平概况 • 1、多艺才子。 • 2、奉使河朔。 • 3、亦官亦隐。 • 4、迫受伪官。 • 5、虔心事佛。
3
(二)王维的非山水田园诗 1、咏史诗、边塞诗与游侠诗。 咏史诗如《西施咏》:“君宠态益骄,君怜无是非” 。 游侠诗有代表作《少年行四首》,名句:
《河岳英灵集序》回顾与总结唐诗发展曰: 贞观末标格渐高,景云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
声律风骨始备矣。……璠今所集,颇异诸家;既闲新 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 为俦,认宫商则太康不逮,将来秀士,无致深惑。
1
第一节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 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十分繁荣,作家作品很 多,后人将这一具有大致创作倾向的作家列为 一派,称之山水田园诗派。
• (1)捕捉大自然细微的音响: •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 (2)声响描摹与画面结合,形成有声有色的胜境:
•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8
4、富于禅意与禅趣。
14
• 晚泊浔阳望庐山 • 挂席几千里, • 名山都未逢。 • 泊舟浔阳郭, • 始见香炉峰。 • 尝读远公传, • 永怀尘外踪。 • 东林精舍近, • 日暮空闻钟。
15
2、题材贴近现实生活(与陶相近) 皮日休评:“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如《过故人庄》。 3、伫兴而作,追求意境浑融。 王士源序孟诗:“每有制作,伫兴而就。” 闻一多《唐诗杂论·孟浩然》: (他)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
俱怀鸿鹄志,共有鶺鴒心。 又《田园作》: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所以他的一生实际是在隐与仕的矛盾中度过的。
12
(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特色
• 孟诗今存260余首,以山水诗居多。 • 宋陈师道《后村诗话》引苏轼评:“浩然之诗,韵
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耳。” • 严羽《沧浪诗话》:“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
二、孟浩然
10
(一)生平概况
1、隐读鹿门。《秦中苦雨赠袁左丞》:“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 阴。”
2、旅居京洛。开元十二年,赴洛求仕未果。开元十六年赴京应举, 不第。结识王维、王昌龄等人。
3、出襄漫游。25—35岁,漫游长江流域,干谒公卿。并两游吴越: 第一次,洛阳求仕失败后,《自洛之越》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