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高三高考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2019 届高三高考调研考试1.依次填入文中棋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把中国科技吹上天的“震惊体”和把中国科技贬入地的“神话体”,看似 ___ ,其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由于无知和懒惰,对世界做出一种最省力、最简单的解释。
省力的结果就是像 ___ 一样,把现实照得。
实际上,这些人的目的不是对世界获得深入的理解,而只是情绪的发泄。
最滑稽的是,这两种文章还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好像 _________________ 。
A. 针锋相对放大镜妍媸毕露众人皆醉我独醒B. 短兵相接放大镜面目全非醉翁之意不在酒C. 针锋相对哈哈镜面目全非众人皆醉我独醒D. 短兵相接哈哈镜妍媸毕露醉翁之意不在酒【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
短兵相接:比输面对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针锋相对”,强调对立;“短兵相接”,强调面对面。
结合语境“把中国科技吹上……入地的‘神话体'”,此处选用“针锋相对”。
放大镜: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
哈哈镜:用凹凸不平的玻璃做成的镜子,照起来奇形怪状的引人发笑,从语境来看,此处要表达的是他们对现实真实是无知的、不客观的、歪曲的所以应该用“哈哈镜”。
妍媸毕露:美丽和丑陋都显现出来,比的事情真相大白。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
所以此处选用“面目全非”。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众人都己经醉倒,只有我一个人清醒。
醉翁之意不在酒: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根据前后语境,此处选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故选C。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第二,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盐城中学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高考模拟

盐城中学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高考模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I卷(36分)一.(12分,每小题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柏林伯乐船舶淡泊名利B.磕头瞌睡唠嗑溘然长逝c.胴体恫吓炯炯迥然不同D.笑靥梦魇赝品义愤填膺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季羡林上了清华后,最使他感到遗撼的是没能赶上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开办时期。
B.本届获奖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已展露头角。
c.加快发展的愿望不能脱离农村的实际。
假如采取竭泽而鱼的政策,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D.你知道吗?人体会对辘辘饥肠做出反应,先“拿”出蛋白质去燃烧热量,然后才会燃烧到脂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杜甫的那首《登高》就是在奉节居住下来以后写的,居高一吟,至今让人回肠荡气。
B.如果小泉政府将中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c.在网吧迷上网络游戏后,吴晓便把“作业”二字抛在了脑后,掉书袋、抄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明显退步。
D.丁是丁,卯是卯,这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办事情才不会互相推诿,才能有高效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神州五号”升空,使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规划审核的4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用外科手术的技术处置不正常的大脑,对于医学界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
精神外科的本意,即是通过外科手段改变人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表现。
早期使用的手术方法是大脑白质切除。
1935年,葡萄牙精神病学家moniz 和神经外科医师Lima合作,施行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切除手术,从而开创了精神外科学,并将该手术命名为moniz-Lima 手术。
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马说》的作者韩愈,《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两人均是唐代人;《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两人都是北宋人。
这四位我们熟悉的散文家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B.《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英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丑恶形象。
D.“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书籍,“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范仲淹不是。
B.正确。
C. 法国作家莫泊桑。
D.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尚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B.家风似玉,连城之璧,家风若字,翰墨留香。
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D.我从小就喜欢吃梨啊、苹果啊、香蕉啊……【答案】C【解析】【详解】A“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后加问号。
B“连城之璧”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D“啊”后的顿号都改为逗号。
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点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
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
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2019江苏高考冲刺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9江苏高考冲刺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 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B. 察言观色胜卷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C. 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D. 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刻不容缓沧海桑田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 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3、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况,不要超过15个字。
(4分)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
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
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
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赵阁老书
( 明 ) 归有光
有光自应举,连蹇不遇。常恨生当太平之盛,徒抱无穷之志,而年往岁徂,茕然无所向往。时张文隐
公知之,时时称之于人。张公垂殁,以不能荐达为恨。然有光尝侍于公,间闻公论当世之士,独亟
.称明公,
谓不惟于文章绝出,他时为国家建弘业者,终有赖焉。有光之乡人在明公门下者,亦颇言鄙人姓名,为明
土人情。② 《列子·周穆王》载,郑人击毙一头鹿,藏到蕉叶下,后来去找却忘记了地方,以为是一场梦。
③ 《韩诗外传》载,周人在汉上与二神女交谈,神女解佩赠珠而去,不料刚走数步,珠与二神女皆不见踪
影。
9. 有学者认为该词“平淡中见出悲愤”,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10. 简要赏析“铜驼烟雨栖芳草”和“休向江南问故家”两句的表达效果。
三、古诗词鉴赏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 ①
张炎 梦里瞢腾说梦华。莺莺燕燕已天涯。蕉中覆处应无鹿
② ,汉上从来不见花 ③。
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注】① 周草窗,张炎好友。 《武林旧事》是其在宋亡后所写的一本笔记,记载了南宋百余年间临安的风
.奋。有光
自度已无用于世,而区区所见如此,略为明公陈之,非为一身之进退也。若身之进退,则在明公而已矣。
君子伸于知己而诎于不知己,是以冒渎而忘其僭越焉。
( 选自《震川先生集》 ,有删节 )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独亟.称明公
亟:屡次
B. 有光之羁.穷
羁:漂泊
C. 格.天下之士
格:阻止
子忽出手诏,还明公于朝。是时海内之士试都下者四五千人,皆叹天子之明圣能知人如此;明公能自结于
2019-2020学年盐城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盐城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了长期的继承,并且仍然保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在我们今天,依旧存在。
这也就说明,没有文化的继承也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更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经过长期发展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指引。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拥有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等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B.讳:古时对于君王或尊长不直呼其名叫做“避讳”,在死者名前称讳,表尊重。
C.方,方术,以医学为理论基础,但研究范围宽于医学,包括后世的医家与方士等。
D.孤,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孤寡鳏独分别指的是:孤儿、寡妇、无妻子或者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者稽首阶下,君伏几呻吟,固却之。
②因使太医院檄取为医士。君遂称疾笃,数月竟死。
(4)陈驭虚是个奇人,文中选取哪几件事例表现他的奇特之处?请概括。
【答案】
C
D
(3)①这些使者在台阶下叩头行礼,陈取虚伏在案上中吟(装病),坚决推辞。
②于是让太医院下文书任命他为医士,陈取虚就自称病严重,数月以后,竟然去世。
(4)治病、抗诊、拒仕。
【考点】
君之杜门不出也,余将南归,走别君。君曰:“吾逾岁当死,不复见公矣。公知吾谨事公意否?吾非医者,惟公能传之,幸为我德。”乙亥,余复至京师,君柩果肂,遗命必得余文以葬。余应之,而未暇以为。又逾年,客淮南,始为文以归其孤。
君生于顺治某年某月某日,卒于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妻某氏,子某。铭曰:“义从古,迹戾世,隐于方,尚其志。一愤以死避权势,胡君之心与人异?
A.增殖显然点铁成金
B.繁殖显然画龙点睛
C.增殖诚然点铁成金
D.繁殖诚然画龙点睛
【答案】
C
【考点】
字义词义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增殖:指增加;繁殖。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种接代的过程。此处指网络时代语言增加,故选“增殖”,排除BD;
显然: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诚然:实在,确实。此处的确实这背后必定有着消费时代的共谋,故选“诚然”,排除A;
江苏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模拟试卷(四)语文

江苏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模拟试卷(四)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而来的。
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的音域,深受民众喜爱。
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
A.演化宽厚平分秋色 B.演绎宽广平分秋色C.演绎宽厚各有千秋 D.演化宽广各有千秋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③⑤①④② B.①②⑤④③ C.①⑤③④② D.③②①④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宇航员希望在2040年向土卫六发射一艘智能潜艇的实验,对土卫六上的海洋环境进行全面探测,以寻找不同于地球的生命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9.5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________,我们正面临一个膨食化的阅读时代。
时代所能挤出的一点点脑汁,多陷入学理的臃肿系统中________,多少________的繁文,一旦脱去了泡沫,真实有用的信息大概仅几十字或一句话。
A. 毋庸置喙不能自己洋洋万言B. 毋庸讳言不能自己鸿篇巨制C. 毋庸置喙不能自拔鸿篇巨制D. 毋庸讳言不能自拔洋洋万言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保护湿地的众多标题和字眼中,我只看到“保护”湿地,而始终未见“敬畏”湿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当保护湿地的动作和欣赏、敬畏的情感牵手时②在精神上却对湿地无动于衷③我只看到湿地对于人类安全重要性的列举④这样的保护才真正深入人心⑤而始终未见对湿地的生命审美⑥人类的关切只是出于利己的安保考虑A. ③②⑥⑤①④B. ③⑤⑥②①④C. ⑥②①④③⑤D. ⑥⑤④①③②3. 下列两段文字中都包含的意蕴是(3分)( )①浪迹天涯的游子最终又会思念故土,并在自己的茅屋内,在妻子的怀抱里,在儿女们的簇拥下,在为维持生计的忙碌操劳中,找到他在广大的世界上不曾寻得的快乐。
——歌德(德国)②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知道把一家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人生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浸透在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中。
——德莱塞(美国)A. 和睦的家庭氛围能培养人美好的天性B. 游子走到天涯也终会思念故土和亲人C. 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带给人幸福快乐D. 家庭是这世界上最温柔最甜蜜的地方4. 下列括号中对联用途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种杏成林,怀仁益寿(医院联) 滋兰树蕙,种李栽桃(花店联)B. 落处惊风雨,挥来泣鬼神(笔店联) 看书狂欲脱,得志喜频弹(帽店联)C. 鹤影随云杳,鹃声带月寒(挽联) 大椿常不老,丛桂最宜秋(寿联)D. 一联佳句随流水,百合香车动画桥(婚联) 与阶前兰桂齐芳,应堂上椿萱并茂(宅第联)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上赵阁老书(明)归有光有光自应举,连蹇不遇。
常恨生当太平之盛,徒抱无穷之志,而年往岁徂,茕然无所向往。
时张文隐公知之,时时称之于人。
张公垂殁,以不能荐达为恨。
然有光尝侍于公,间闻公论当世之士,独亟.称明公,谓不惟于文章绝出,他时为国家建弘业者,终有赖焉。
有光之乡人在明公门下者,亦颇言鄙人姓名,为明公之所垂记。
虽以文隐公之故,然士固有相知者,则有不待付授言语相属而相契舍者矣。
会明公忤时宰,屏居西蜀者十年。
有光始获举进士,在京师,思明公而不可见。
徒念岷、峨之高,江水之长,怅然而叹。
幸与明公生同时,而顾无由一见;以为今世则已矣,徒若读书而慕古人于百世之下。
既而为吏越中,明公始复登朝。
及入觐,以为可以得见矣,而明公又以南迈。
有光时尚在京师。
一日,天子忽出手诏,还明公于朝。
是时海内之士试都下者四五千人,皆叹天子之明圣能知人如此;明公能自结于天子之知如此。
有光又私自喜:道之将行也,文隐公之知人不谬也;有光之羁.穷,得所依归也。
当是时,官程迫促,又不能迎拜明公于马首。
昨春自越还,遇瞿文懿公于乡,言入朝时,与明公尝以鄙人为荐,有惑于流言者,从中毁之,瞿公因言今世荐士之难:“吾与赵公知子深矣,力足以荐士矣,尚格而不行!”语毕,黯然不乐者久之。
今所以复有言者,以往年为吏,差知自爱,亦自谓能使鳏寡孤独不失其所。
顾不惟劳效不得上闻,而持衡之人,用一人之言,格.天下之士。
使士之有志不负朝廷、为生民计者,徒以不能诡随趋附,横被中伤,乃令晻蔽殁世而不见。
使后之欲为循良者以为戒。
何以厚天下风俗,而返汉代长者之风?此尤可痛也。
兹者天子特以明公为相,复改任铨部,诏旨皆从中出。
天下想望丰采,士莫不鼓舞踊跃自矜.奋。
有光自度已无用于世,而区区所见如此,略为明公陈之,非为一身之进退也。
若身之进退,则在明公而已矣。
君子伸于知己而诎于不知己,是以冒渎而忘其僭越焉。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独亟.称明公亟:屡次B. 有光之羁.穷羁:漂泊C. 格.天下之士格:阻止D. 士莫不鼓舞踊跃自矜.奋矜:庄重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文隐公非常赏识作者,直到去世时,张文隐公还遗憾自己未能向朝廷推荐引进作者。
B. 作者到京城赶考时,因赵阁老已去西蜀,作者只能怀想他如岷山、峨山般的高风亮节。
C. 作者在越中做官时赵阁老回朝任职,作者进京朝觐时赵阁老又南行,两人终未能相见。
D. 赵阁老先任宰相,又改任铨部,皇帝的诏书从该部门发出,天下学子都仰慕他的丰采。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有光之乡人在明公门下者,亦颇言鄙人姓名,为明公之所垂记。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今所以复有言者,以往年为吏,差知自爱,亦自谓能使鳏寡孤独不失其所。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作者写信给赵阁老的目的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①张炎梦里瞢腾说梦华。
莺莺燕燕已天涯。
蕉中覆处应无鹿②,汉上从来不见花③。
今古事,古今嗟。
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注】① 周草窗,张炎好友。
《武林旧事》是其在宋亡后所写的一本笔记,记载了南宋百余年间临安的风土人情。
② 《列子·周穆王》载,郑人击毙一头鹿,藏到蕉叶下,后来去找却忘记了地方,以为是一场梦。
③《韩诗外传》载,周人在汉上与二神女交谈,神女解佩赠珠而去,不料刚走数步,珠与二神女皆不见踪影。
9. 有学者认为该词“平淡中见出悲愤”,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简要赏析“铜驼烟雨栖芳草”和“休向江南问故家”两句的表达效果。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 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 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3) 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4) 乱石穿空,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 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6) 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7) 曾子曰:“________,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8)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偷马贼艾芜半夜过后,隔壁店里一些过夜的马夫,忽地吵闹起来,原因是打失一匹马。
不久又听见说:马已找回来了,贼却在山那面躺着。
大家都一时嚷着高兴的声音。
这事我没兴趣,便一直睡我的。
可是,我的店老板却来掀醒了我。
他一面搂着披起的衣衫,一面小声向我说:“你去看看吧,不晓得哪个倒了楣,说不定就是老邓……唔,不管他是哪一个,你把这药给他,止止痛也好。
”随即将一个小纸包递给我。
他的心肠倒并不见得怎样好,平日一个落难的向他求乞,他只道:“去你的吧,我这里开店子,不是善堂!”目前他这样好善的举动,就不免使我颇为奇异。
天空没有月,到处现着密密麻麻的星点。
我慢慢爬上山坡。
一路伏在暗中的丛莽,轻拂着小风,凉凉的,有些润湿,且杂着各样树叶的味道。
差不多找到了天亮,草丛中有人叫我。
等我从他鼻血模糊的脸上认出到底是谁时,我吃惊得了不得。
原来他并不是我们意料中的偷马贼,却是常常看见的老三,一个矮小个子,又瘦又黄,风都吹得倒的家伙。
这时他见了我,现出很急迫的样子,问我道:“他们都知道了吗?”“什么?”“我偷马的事哪。
”他现着十分嗔怪的神情。
我就随口说道:“这怎么不知道?不知道,我怎会来呢?”他才闭一闭眼睛,满足地抒一口气,好像刚完成一件大事似的。
他接着药,不马上擦,又问我道:“他们说我什么没有?”“说你?没有!大家只晓得一个偷马的倒了楣就是。
”“怎么?那些马哥头连我老三都不认得么?”他脸上现出失望和不快的气色。
他咬着牙齿,忍着痛,竭力做出一个偷马贼的英雄样子。
但话声却是破碎的,令人觉得加倍可怜,亦复可笑。
“你为什么要干这样的事呢?……听我劝,养好伤,去做点正经事吧……偷马!不是你我干的呀!”他听见我这番话,便笑了一笑,略带讥刺的口气说道:“噗,什么是正经事呀?……你看我怎么样?一向不是饿得皮包骨了么?你倒在路上,一丝丝气了,我敢打赌,也没人给你一口米汤吃的,嘿,这就是要做正经事的好报应!”他的话倒有几分道理,但他的神情却激怒了我,便没好声好气地驳他道:“你要是一直这样干下去,包你还有拳头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