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

合集下载

现代西方文学流派教学大纲(全)

现代西方文学流派教学大纲(全)

《现代西方文学流派》教学大纲赵文彤编写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388 目录前言 (1392)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1392)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392)三、本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392)第一章现代西方文学概述 (1393)第一节现代西方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1393)一、时间划分 (1393)二、人自身价值的失落感加剧 (1393)三、文学的显著变化 (1393)第二节 20世纪西方文学精神风貌 (1393)一、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精神进程 (1393)二、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1394)第三节现代西方文学的流派特征 (1394)一、现代西方文学三大文学流派特征 (1394)二、三大文学主流 (1394)复习思考题 (1395)第二章象征主义 (1396)第一节 象征主义文学概述 (1396)一、概述 (1396)第二节象征主义文学的特征 (1396)二、象征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396)三、象征主义的文学价值 (1396)第三节艾略特和《荒原》 (1397)一、艾略特 (1397)二、《荒原》作品分析 (1397)第三章表现主义 (1398)第一节表现主义文学概述 (1398)一、表现义文学的发展状况 (1398)二、表现主义文学的独特性 (1398)三、表现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398)第二节 卡夫卡及其作品的思想 (1399)一、生平与创作 (1399)二、主要作品 (1399)第三节卡夫卡和《城堡》 (1399)一、《城堡》分析 (1399)二、《城堡》的情节内容 (1399)三、思想成就。

(1400)四、艺术贡献。

(1400)五、艺术成就。

(1400)复习思考题 (1400)现代西方文学流派第四章存在主义文学 (1401)第一节存在主义 (1401)一、存在主义文学概述 (1401)二、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理论 (1401)三、存在主义的基本价值 (1401)第二节萨特和《苍蝇》 (1401)一、萨特生平与创作 (1401)二、《苍蝇》 (1402)第三节加缪及文学创作(上) (1402)一、《鼠疫》(1947) (1402)第四节加缪及文学创作(下) (1402)二、《局外人》 (1402)复习思考题 (1403)第五章意识流文学 (1404)第一节意识流文学概述 (1404)一、意识流文学的内涵 (1404)第二节意识流的思想内涵和文学特征 (1404)二、意识流文学的基本特征 (1404)三、意识流的文学价值 (1405)第三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1405)第四节乔伊斯的《追忆似水年华》 (1405)一、文学地位 (1405)二、《追忆似水年华》的结构内容 (1405)三、思想成就 (1405)四、艺术贡献 (1406)复习思考题 (1406)第五节意识流文学概述 (1406)第六章“新小说” (1407)第一节新小说文学概述 (1407)一、新小说派文学的发展状况 (1407)二、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作品 (1407)第二节新小说的文学特征 (1407)三、流派的主要特征 (1407)四、新小说的文学价值 (1408)第三节《嫉妒》 (1408)五、《嫉妒》 (1408)复习思考题 (1408)第七章荒诞派戏剧 (1409)第一节 荒诞派戏剧概述 (1409)一、荒诞派戏剧的发展状况 (1409)第二节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1409)二、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1409)三、荒诞派戏剧的基本特征 (1409)1389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390四、荒诞派戏剧评价 (1409)第三节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 (1410)一、尤内斯库的生平和创造 (1410)二、《犀牛》和其他代表作品简析 (1410)三、《秃头歌女》 (1410)复习思考题 (1410)第八章魔幻现实主义主义文学 (1411)第一节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411)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概念 (1411)第二节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1412)一、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理 (1412)二、“魔幻”表现手法的1运用 (1412)第三节马尔克斯和《百年孤独》 (1413)一、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与创作 (1413)二、《百年孤独》 (1413)思考题 (1413)第九章“黑色幽默” (1414)第一节“黑色幽默”文学概述 (1414)一、“黑色幽默”文学的发展状况 (1414)二、“黑色幽默”的影响和价值 (1414)三、“黑色幽默”的思想内涵 (1414)第二节黑色幽默的文学概述(下) (1415)四、代表作家作品 (1415)五、“黑色幽默”文学的基本特征 (1415)六、艺术贡献。

西方语言学史教学大纲

西方语言学史教学大纲

西方语言学史教学大纲一、引言- 简介:介绍西方语言学史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对西方语言学发展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探索的平台。

- 目标:培养学生对西方语言学史的认知和理解,并掌握相关重要概念和学派。

二、古典时期语言学- 古希腊语言学: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赫拉克利特等著名学者对语言的研究。

- 古罗马语言学:卢克莱修斯、恩尼阿斯·切斯塔鲁斯等对拉丁语和古罗马文化的研究。

三、中世纪语言学- 基督教时期语言学:奥古斯丁、圣奥古斯丁的语言哲学与神学。

- 文法学派:普罗布良、尼西亚的布尔累勒、伊罗纳伊等对拉丁语语法的研究。

四、文艺复兴时期语言学- 人文主义语言学:培根、埃拉斯谟等对语言的研究,特别是对希腊和拉丁语文本的重要性的重新评估。

- 18世纪启蒙运动的语言学发展。

五、19世纪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的兴起:格林、布雷西奥尔、孟德斯鸠等,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

- 历史语言学:亚历山大·冯·侯赛因等研究语言演变的学者。

六、20世纪以来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布洛赫、哈里斯等语言结构研究的先驱。

- 生成语法:诺姆·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模型。

- 认知语言学:莱因霍尔德·弗洛姆的认知语义学。

七、当代语言学- 语用学:奥斯汀和斯金纳的语用学理论。

- 社会语言学:威廉·拉布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脑神经语言学:对语言和脑部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

八、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技巧- 论文写作:培养学生撰写语言学论文的能力和技巧。

- 资料收集与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从各种来源收集语言学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九、学科发展和未来研究方向- 学科发展概览:回顾西方语言学史的重要发展,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 学科应用前景:探讨语言学在翻译、教育、语音识别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十、总结- 总结西方语言学史的主要发展轨迹和学术贡献。

- 强调学生在学习语言学历史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编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教学大纲说明:【课程性质】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使该专业学生达到培养其对外国文学史的整体把握之目标的重要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和训练,学生对外国文学要有“史”的把握,把握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重要的作家作品。

【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外国文学史知识;二是外国文学中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重要的作家作品。

在对外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框架进行简洁、明晰的勾勒与描绘的同时,突出四个高峰:古代文学、文艺复兴文学、19世纪文学、20世纪文学,尤其加大了20世纪文学的比重。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关系】本课程于大三第一个学期开设,是大三第二学期“外国文学(亚非部分)”课程的姐妹课程,该课程也为学生学习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平行参照的体系。

【教学时间安排】上课共17周,周3学时,共51学时,其中复习一周,考试一周。

【考试安排】按学院规定,本课为闭卷考试课。

考试内容主要为两部分:文学史知识和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作品。

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占30%。

【参考书目】1、《欧洲文学史》(上、下),杨周翰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梁立基、陶德致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外国文学》,匡兴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外国文学史》,金元浦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目录说明 (1)绪论 (5)一、为什么要学习外国文学二、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古代文学 (5)一、概述二、荷马史诗三、古希腊戏剧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6)一、概述二、但丁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6)一、概述二、塞万提斯三、莎士比亚第四章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7)一、概述二、莫里哀第五章17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 (8)一、概述二、卢梭三、歌德第六章19世浪漫主义文学 (9)一、概述二、拜伦三、海涅四、雨果五、普希金六、惠特曼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 (10)一、概述二、斯丹达尔三、巴尔扎克四、狄更斯五、果戈理六、陀思妥耶夫斯基第八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下) (11)一、概述二、福楼拜三、哈代四、托尔斯泰五、契诃夫六、易卜生七、马克·吐温第九章19世纪后期非主潮文学 (12)一、概述二、波德莱尔三、鲍狄埃四、左拉五、莫泊桑第十章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 (13)一、概述二、罗曼·罗兰三、德莱塞四、高尔基五、肖洛霍夫六、布莱希特第十一章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 (14)一、概述二、卡夫卡三、艾略特四、乔伊斯五、奥尼尔六、福克纳第十二章20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 (14)一、概述二、海明威三、帕斯捷尔纳克四、艾特马托夫五、贝娄第十三章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 (15)一、概述二、萨特三、加缪四、尤涅斯库五、海勒六、马尔克斯绪论【教学内容】一、为什么要学习外国文学;二、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三、怎样学习外国文学。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教案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教案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教案第一章:20世纪外国文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外国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趋势。

掌握20世纪外国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分析20世纪外国文学的特点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20世纪外国文学的发展背景:历史、文化、社会影响。

主要文学流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重要作家和作品:举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

1.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20世纪外国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趋势。

阅读:分配几篇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提前阅读。

讨论:课堂上分组讨论作品的主题、风格和影响。

第二章:美国文学2.1 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美国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分析和欣赏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探索美国文学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2.2 教学内容美国文学的特点:文学风格、主题、表现手法等。

重要作家:举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美国作家及其作品。

经典作品分析:选择一部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2.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20世纪美国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阅读:分配一部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提前阅读。

讨论:课堂上分组讨论作品的主题、风格和影响。

第三章:英国文学3.1 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分析和欣赏英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探索英国文学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3.2 教学内容英国文学的特点:文学风格、主题、表现手法等。

重要作家:举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经典作品分析:选择一部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3.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20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阅读:分配一部英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提前阅读。

讨论:课堂上分组讨论作品的主题、风格和影响。

第四章:法国文学4.1 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法国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分析和欣赏法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探索法国文学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4.2 教学内容法国文学的特点:文学风格、主题、表现手法等。

重要作家:举例介绍几位代表性的法国作家及其作品。

经典作品分析:选择一部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西方文论》教学大纲(单)

《西方文论》教学大纲(单)

《西方文论》教学大纲(单)《西方文学理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西方文学理论英文名称:Western literary theory课程代码:011271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文秘教育、编辑出版学修订人:单晓溪修订日期:2007年3月10日审核人:陈雪军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的性质《西方文论》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是《文学理论》的提高课和拓展课,也是《文学理论》中基本文学问题的重要理论来源。

本课程是对西方自古希腊至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知识的介绍和评析,对于拓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的文学理论知识、提高文学理论思维水平、提高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的《西方文论》旨在通过讲授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让学生了解西方文艺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西方文论发展史上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辩证的分析这些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丰富文学理论知识。

具体达到如下目标: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演变为历史线索,系统介绍和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主要文学理论观点;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去辨别良莠、区分高下,正确认识它们的合理性与理论缺陷,全面分析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影响;梳理出各自的发展轮廓和基本概念及不同形态,从而帮助学生总结西方文论的经验和规律,探询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深入的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把握西方文论的内在精神,为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建立必要的基础和参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艺理论(5学时)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西方文论的源头所涉及的重要理论家及其理论观点。

指导同学阅读重要的理论家的经典作品,使同学打下坚实的西方文论基础。

第一节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一、柏拉图是如何阐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的:(1)文艺是摹仿的摹仿;(2)摹仿者不能判断美丑优劣;(3)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

西方文学理论 高教版 教学大纲

西方文学理论 高教版 教学大纲

西方文学理论高教版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西方文学理论的高等教育版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西方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和代表性作品,培养对文学的批评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2.掌握不同学派的理论观点和代表作品;3.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和分析能力;4.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底蕴。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文学理论概述•理论的定义与分类•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系•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古典主义与启蒙主义文学理论•古希腊与古罗马古典主义文学理论•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启蒙运动与启蒙主义文学理论第三章: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第四章:对立与融合: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理论•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第五章: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第六章: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第七章: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研究理论•文化研究文学理论•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授课:60学时•讨论与研讨:20学时•课堂演示与分析:20学时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西方文学理论导论》(高教版)•参考书目:–《西方文学理论史》–《文学的符号学》–《结构主义与文学》–《后现代主义与文学研究》六、作业评估与考核方式•平时出勤与课堂参与:10%•期中论文:20%•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30%•期末综合考试:40%七、其他注意事项•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分析,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增强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期末考试前将进行复习指导和重点回顾。

以上为《西方文学理论高教版教学大纲》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西方文学选读教学大纲

西方文学选读教学大纲
Week 6: Renaissance.
Week 7: Renaissance
Week 8: Mid-term.
Week 9: 18thCentury.
Week 10:18thCentury.
Week 11:19thCentury.
Week 12:19thCentury.
Week 13:20thCentury.
This course will start by looking at the two foundations of Western Literary thought and inspiration, The Greeks and the Hebrews. We will start by looking at the literature they left behind:The Iliad,The Odyssey, Greek Tragedy andThe Bibleand see how the themes and ideas introduced here have affected Literature through the ages.
6)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oundations of Western literature and thought.
7)Improved English vocabulary, grammar, and ease of
8)An ins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本科《西方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00640282
开课单位
外语系
课程名称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一、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外国文学》(一)是汉语言文学的必修基础理论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文学成就,以提高其整体文化水平。

通过外国文学史和重要作家作品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情况;掌握外国文学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成就极其意义;具有一定的鉴赏和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外国文学史》学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二)牢固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理论,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外国文学史》学科的发展前沿。

(三)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外国文学史》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外国文学史》问题的能力;学习掌握从《外国文学史》的发展实践中探索文学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

三、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外国文学(一)即欧美文学,具体章序如下: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第八章十九世纪后期文学第九章 20世纪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他重要作家外国文学的教学,除了应当遵循一般的原则之外,尤其应当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阅读、欣赏、分析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四、课程教学条件(一)师资授课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主讲教师必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者研究生学历,并具有外国文学学习的指导能力。

师生比1:45,合班开课:两个班合班为宜。

要求有两名及以上《外国文学史》课程的主讲教师。

(二)教材《外国文学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图书资料《外国文学史》课程相关的作家、作品、评论、思潮、著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教学大纲
(20th-Century West Literature)
(供四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试用)

课程编号:11291390 总学时数:
32

学分数:2 开课单位:
文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后继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的概况,了解世界现当代文学在
内容上的变化及文学手段的革新。重点讲授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思潮、流派、代表
作家及重要作品。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
法去分析、评价复杂的文学现象。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同时总结借鉴西方文
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的探索民族文学发展道路。学习本课程,还能适应中学
文科教学的需求,并能为从事一定的文化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学。
本课程为学期课程,考核形式为考查。

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 论
一、 学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 教学基本方法和要求
三、 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的介绍和使用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充分认识本课程学习的重
要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一章 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概况和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 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概况
1、资本主义的的高速发展与世界工场的形成
2、世界两次大战对人类传统价值观的剧烈冲击
3、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矛盾
第二节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发展概况
1、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基本特征
2、二十世纪西方三大文学主潮之间的联系及影响
3、二十世纪文学与十九世纪文学的基本关系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社会概貌,外国文学多元发展的局面。重点了解三大文
学思潮之间的联系,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及世界性影响。
第二章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文学
第一节 二十世纪俄苏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学概述,
1、俄罗斯文学创新和争夺话语权时期
2、白银时代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红色三十年代文学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变调
2、高尔基的文学创作
3、肖洛霍夫的文学创作
4、“解冻文学”、“回归文学”、“战壕真实”派文学
第三节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作家作品。重点掌握这
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中与阶级意识和人道主义的复杂关系,掌握社会主义文学与
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性上互相渗透的特征。
第三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2、德国现实主义及托马斯〃曼、雷马克、布莱希特等人的创作
3、美国现实主义及欧〃亨利、斯坦贝克、索尔〃贝娄、塞林格等人的创作
第二节 罗曼〃罗兰
1、生平与创作
2、《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人物形象
3、长河小说的特征
第三节 海明威与《老人与海》
1、《老人与海》与美国精神
2、作品的象征意蕴
3、“迷惘的一代”
4、冰山原则,语言的“电报体”风格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西方现实主义重要作家和作品创作。现实了解现实主义
作家鲜明的政治意识和社会道义感。重点掌握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与十九世纪
现实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第四章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1、科学与人文的分道扬镳
2、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兴起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第三节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第四节 现代主义代表性文学流派评介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歌,里尔克、瓦雷里、叶芝等人的诗歌创作
2、表现主义戏剧,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卡夫卡的小说创作
3、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的心理学背景和哲学背景,重要作家伍尔芙、
乔依斯、福克纳等人的创作。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思
想特征。重点掌握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与传统文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五章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1、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和基本特征
2、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比较辨异
3、后现代主义文学采取的艺术策略和手段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作家
1、存在主义文学和萨特的文学创作
2、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
3、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后现代主义兴起的背景和基本特征,重点掌握后现代主义文学的
艺术策略和艺术手段。
学时分配

章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绪论 4课时
一 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概况和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4课时
二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文学 6课时
三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6课时
四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6课时
五 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 6课时
合计 32课时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张玉书主编.20世纪欧美文学(1—4册).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2张首映.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袁可嘉选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1—4册).第一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84年
4刘建军主编.20世纪西方文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宋寅展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第一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6吴晓东.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执笔人:岳峰 审核人:岳峰 专业负责人:陈义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