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习题
2023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及答案

2023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及答案1.依据组织统计调查的机构不同,统计调查项目可分为( )。
A.国际统计调查项目B.国家统计调查项目C.部门统计调查项目D.地方统计调查项目E.综合统计调查项目2.典型调查的优点有( )。
A.调查范围小B.调查单位少C.详细深化D.敏捷机动E.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3.统计资料的详细表现形式有( )。
A.统计表B.统计报告C.电讯D.出版物E.磁介质4.我国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 )。
A.经济普查B.农业普查C.人口普查D.工业普查E.基本单位普查5.重点调查的主要特点有( )。
A.投入少B.调查速度快C.所反映的主要状况或基本趋势比较精确D.可推断总体E.数据精确度高6.典型调查结果的特点有( )。
A.没有倾向性B.可以用以推算全面数字C.有肯定的倾向性D.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E.可以计算调查误差7.重点调查的适用场合是( )。
A.通常用于定期调查B.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C.通常用于常常性的连续调查D.有时用于常常性连续调查E.用于了解全面状况的调查1.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重要手段。
( )2.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供应有关经济社会进展状况的统计询问意见,实施行统计监督。
( )3. 统计资料就是指原始调查资料。
( )4. 统计数据是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料,都应当准时地公布,供应给全社会的统计信息使用者。
( )5. 统计的信息职能是其最基本的职能,询问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 )6. 经济普查第10年进行一次,在逢3的年份实施。
( )7.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在逢1和6的年份实施。
( )8.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在逢0的年份实施。
( )9.经济普查对个体经营户采纳全面调查方法。
( )10.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纳简洁随机抽样的特别普遍。
( )11.在社会经济的抽样调查中,简洁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 分,每小题 1 分。
)1.下列方法中,属于推断统计的是()。
A.搜集数据的方法 B.参数估计的方法C.用图形展示数据的方法 D.解析样本数据特征的方法2.下列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产量 B.收入C.性别 D.体重3.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 50 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 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 D.系统抽样4.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C.电话调查 D.典型调查5.落在某一分类数据每一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A.频数 B.频率C.频数分布表 D.累积频数6.下列图形中,适合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的是()。
A.条形图 B.饼图C.环形图 D.散点图7.适合反映两个变量的关系的统计图是()。
A.直方图 B.条形图C.散点图 D.圆形图8.某运动中心有 20 个篮球场,30 个羽毛球场,40个排球场,15 个手球场。
在上面的描述中,则运动场的众数是()。
A.40 B.30C.排球场 D.手球场9.下列选项中,最容易受到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众数 B.中位数C.平均数 D.四分位数10.在一个统计样本中,标准差越大,说明()。
A.它的各个观测值分布的越分散B.它的集中趋势越好C.它的离散程度低D.它的各个观测值分布的越集中11.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为 0.5,平均数为20,则标准差为()。
A.4 B.10C.0.025 D.4012.某学校男生身高的均值是 175cm,标准差为 2.8cm。
一名男同学身高 180cm,则他的身高的标准分数为()。
A.1.43 B.3.15C.2.32 D.1.7913.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
A.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变小 B.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变大C.与样本量的大小无关 D.大于总体标准差14.正态分布变量标准化的公式为()。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附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附答案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附答案统计师考试用书统一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书籍分为初级和中级。
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一看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单项选择题1. 有权制定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是( )A.省级人民政府B.国务院各部门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D.地级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上述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
2. 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 )。
A.法律B.地方性法规C.政府规章D.行政法规3. 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 )施行A.1983年12月8日B.1996年5月15日C.2009年6月27日D.2010年1月1日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A.1983年12月8日B.1996年5月15日C.2009年6月27日D.1987年2月15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A. 统计法律B. 统计行政法规C. 法规性文件D. 统计基本法二、多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分别于( )修正A. 1987年1月B. 1996年5月C. 2009年6月D. 2005年12月E. 2000年6月2. 下列属于统计行政法规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C.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的《统计执法检查规定》D. 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E.《全国农业普查条例》3..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与( )相抵触。
2023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和答案

2023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根底试题和答案2023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根底试题和答案1.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一般。
A.与总体范围无关B.随着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C.随着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答案]D[解析]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一般与总体范围成正比,即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随着总体范围的缩小而减小。
2.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答案]B[解析]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
3.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A.实物指标、劳动量指标和价值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C.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答案]D[解析]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①时点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状态上的总量;②时期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总量。
A项是按照计量单位不同划分的;B项是按照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划分的。
4.假如研究从业人员劳动收入程度,那么从业人员人数与劳动报酬总量等指标是。
A.前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C.都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D.都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答案]B[解析]“从业人员人数”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总体单位数多少,因此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劳动报酬总量”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的总和,因此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5.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才能的总量指标是。
A.价值量指标B.时期指标C.实物量指标D.劳动量指标[答案]A[解析]价值量指标是以价值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
它可以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经济现象的数量过渡到可以加总,用以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总程度,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才能。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
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l.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
A.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B.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C.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D.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2.设计统计分组的原则是( )。
A.分组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互斥性B.分组的全面性、完整性和互斥性C.分组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全面性D.分组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互斥性3.按统计指标的用途不同可分为( )。
A.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 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C.外延指标和内涵指标 D.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4.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若干件进行质量检验,并计算合格率,然后以此推断全部产品的合格率。
此种调查属于(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5.为了研究某市百货商店的经营情况,需要对全市百货商店进行全面调查,那么,该市所有的百货商店就是( )。
A.报告单位 B.调查项目C.调查对象 D.调查单位6.对35个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价的变化进行调查,就可以及时了解全国城市零售物价的变动趋势。
此种调查属于(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7.某车间9月份生产老产品的同时,新产品首次小批投产,出现了4件废品,全车间的废品率为1.3‰,10月份老产品下马,新产品大批投产,全部制品10000件,其中废品12件,则10月份产品质量(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8.下列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
A.产值资金占用率 B.产值计划完成程度C.增加值率 D.百元流动资金实现的利税额9.以下标志变异指标中,能在不同水平总体间直接比较标志变动程度大小的是( )。
A.全距 B.平均差C.标准差系数和平均差系数 D.方差与标准差10.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队,然后按相等的间隔来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为( )。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附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附答案统计师考试用书统一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书籍分为初级和中级。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试题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单项选择题1. 有权制定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是( )A.省级人民政府B.国务院各部门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D.地级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上述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
2. 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 )。
A.法律B.地方性法规C.政府规章D.行政法规3. 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 )施行A.1983年12月8日B.1996年5月15日C.2009年6月27日D.2010年1月1日4.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A.1983年12月8日B.1996年5月15日C.2009年6月27日D.1987年2月15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A. 统计法律B. 统计行政法规C. 法规性文件D. 统计基本法二、多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分别于( )修正A. 1987年1月B. 1996年5月C. 2009年6月D. 2005年12月E. 2000年6月2. 下列属于统计行政法规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C.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的《统计执法检查规定》D. 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E.《全国农业普查条例》3..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与( )相抵触。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统计学的两大分支是()A.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B. 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统计学C. 经济统计学和社会统计学D. 描述统计学和概率论答案:A2. 统计数据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顺序数据D. 概率数据答案:D3. 下列哪一项不是统计调查的方法?()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概率论答案:D4.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误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非抽样误差B. 抽样误差C. 测量误差D. 计算误差答案:D5. 下列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A. 分组B. 编码C. 统计图表D. 回归分析答案:D6. 下列哪种统计图表表示的是频数分布?()A. 直方图B. 饼图C. 折线图D. 散点图答案:A7. 在下列情况下,适合使用算术平均数作为集中趋势的测度是()A. 数据分布偏斜B. 数据存在极端值C. 数据为等差数列D. 数据为比例数据答案:C8. 下列哪种指数是用来反映价格变动情况的?()A. 消费者价格指数B. 生产者价格指数C. 股票价格指数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下列哪种概率分布是离散型的?()A. 正态分布B. 指数分布C. 二项分布D. 对数分布答案:C10. 下列哪种统计方法用于预测未来的数值?()A. 回归分析B. 方差分析C. 协方差分析D. 主成分分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描述、分析、预测12. 按照数据的性质,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数据。
答案:定量、定性13. 在统计调查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14. 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统计同时具有的三个基本职能是()。
A.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决策职能B.核算职能、预警职能、监督职能C.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D.核算职能、预警职能、决策职能2.为了解某公交车站的运行情况,需调查下列几个项目,其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站上乘客候车时间B.正点到站的车次数C.车次实际到站的间隔时间D.运行高峰时间段车次延误时间3.在下列几项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D.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4.某市交管局为了解该市巴士公交运输公司所属车辆的尾气排放和油耗情况,下列选项中提法正确的是()。
A.该公司是调查总体B.该公司是调查单位C.该公司所属每一辆车为报告单位D.该公司所属每一辆车为调查单位5.通过调查几个大型油田了解全国原油生产的基本情况,此项调查应属于()。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6.普查的特点之一,就是要确定调查的标准时间,其目的是()。
A.保证调查的及时性B.便于组织调查C.避免所登记资料发生重复或遗漏D.使历次相关调查能保持连续性7.设计统计分组的原则,除应强调分组的科学性和具备完整性外,还要使()。
A.组与组之间有相容性B.组与组之间有互斥性C.组与组之间有量的差异性D.组与组之间有量的连续性8.统计分类标准化与一般统计分组体系相比较,其特点是具有()。
A.统一性、具体性和可比性B.综合性、强制性和稳定性C.统一性、强制性和稳定性D.综合性、具体性和可比性9.如果数据的次数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这种分布类型属于()。
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J型分布D.洛伦兹分布10.国家外汇收入与外汇储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习题
提前做好对考试考点的预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你是不是还在为在备考中不知道做什么练习题而烦恼呢?小编搜集整理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习题,旨在提高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就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1.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
A.用饼图描述某公司员工的年龄构成
B.某日从某化肥厂随机抽取了100袋化肥,用这100袋化肥的平均重量估计这天生产的所有袋装化肥的平均重量
C.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工资
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答案】B
【解析】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
ACD属于描述统计。
2.下面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A.性别
B.天气温度
C.上证股指
D.教育程度
【答案】D
【解析】变量可分为:①分类变量是指只能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②顺序变量,是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这类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顺序数据;③数值型变量,是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A项是分类变量;BC两项是数值型变量。
3.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先将所有的学生按性别分为两组,然后分别从这两组人中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答案】C
【解析】分层抽样是首先将总体分成不同的“层(或组)”,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抽样。
题中某校学生为总体,男女两组为不同的层,然后从这两组中分别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分层抽样。
4.下列图形中,适合描述数值型数据的是()。
A.饼图
B.环形图
C.散点图
D.条形图
【答案】C
【解析】数值型数据的图示方法有直方图、折线图和散点图,ABD三项适合描述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5.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A.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
B.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
C.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D.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
【答案】C
【解析】在统计各组频数时,恰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即将该频数计算在与下限相同的组内。
该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计入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6.()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A.统计调查和统计咨询
B.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C.统计监督和统计分析
D.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
【答案】B
【解析】在统计工作中,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是紧密衔接的两个环节。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7.若要了解某地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水平,则采用()方式比较适合。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答案】B
【解析】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本题中,为了解某地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水平,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所以选择抽样调查。
8.下列各项中,关于普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B.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较为繁重
C.普查所取得的资料更全面、更系统
D.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较长
【答案】A
【解析】普查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为详细地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模的全面调查。
与其他调查相比,普查所取得的资料更全面、更系统,但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较为繁重。
9.经济普查是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为对象的。
A.产业活动单位
B.个体工商户
C.个体经营户
D.法人单位
【答案】B
【解析】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
它是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为对象。
10.统计应同时具有信息、()和监督三大职能。
A.咨询
B.预警
C.决策
D.分析
【答案】A
【解析】统计同时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这三个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