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课ppt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性能》PPT课件

《材料力学性能》PPT课件
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注:所有退火状态和高温回火的金属与合金都有包辛格效应。 可用来研究材料加工硬化的机制。
精选ppt
19
精选ppt
20
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方法:
(1) 预先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 (2) 在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材料于回复或再结晶
温度下退火,如钢在400-500℃,铜合金在250-270℃退 火。
如果施加交变载荷,且最大应力低于宏观弹性极限,加载速率比较大, 则也得到弹性滞后环(图b) 。
如果交变载荷中最大应力超过宏观弹性极限,就会得到塑性滞后环(图 c) 。
精选ppt
16
金属的循环韧性
定义:
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或振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 的能力,也称为金属的内耗或消振性。
意义: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具体数值的高低表示材料 抵抗变形和断裂能力的大小,是评定材料质 量的主要依据。
精选ppt
3
第1章 静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试验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基本力学性能试 验方法之一。本章将详细讨论金属材料在单向拉 伸静载荷作用下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如:屈服强 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伸长率等。
循环韧性越高,机件依靠自身的消振能力越好,所以 高循环韧性对于降低机器的噪声,抑制高速机械的振 动,防止共振导致疲劳断裂意义重大。
精选ppt
17
1.2.4、包申格效应(Bauschinger)
精选ppt
18
包申格效应的定义:
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 余应变约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 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
精选ppt
24

材料力学 ppt课件

材料力学  ppt课件

③应力分析: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叠加;
④强度计算:建立危险点的强度条件,进行强度
计算。
PPT课件
20
2、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有棱角的截面
max
Mz Wz

My Wy
[ ]
圆截面
max
M
2 z

M
2 y
[ ]
W
3、拉伸(压缩)与弯曲
有棱角的截面
max

FN ,max A
(4)确定最大剪力和最大弯矩
3、弯曲应力与强度条件
(1)弯曲正应力
My
I PPT课件 z
12
M max Wz
yt,max yc,max
Oz y
PPT课件
t,max

Myt,max Iz
c,max

Myc,max Iz
13
(2)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M max
Wz

M
2 z

M
2 y
T
2
Mr4
M
2 z

M
2 y

0.75T
2
PPT课件
22
5、连接件的强度条件
剪切的强度条件
FS [ ]
AS
挤压强度条件
bs

Fbs Abs
[ bs ]
PPT课件

M z,max Wz

M y,max Wy
[ ]
圆截面
max
FN ,max A PPT课件

M max W
[ ]
21
4、弯曲与扭转

材料力学全套ppt课件

材料力学全套ppt课件

___ 不满足上述要求,
不能保证安全工作.
若:不恰当地加大横截面尺寸或
选用优质材料
___ 增加成本,造成浪费
}均 不 可 取
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还需要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在 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验研究是完成材料力学的任务所必需的途径和 手段。
目录
10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四、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
m F4

m
F3
F4

F3
目录
17
§1.4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例如
F
a
a
F
M FS
FS=F M Fa
目录
18
§1.4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例 1.1 钻床 求:截面m-m上的内力。
解: 用截面m-m将钻床截为两部分,取上半 部分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
列平衡方程:
M
Y 0 FN P
灰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
目录
12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2、均匀性假设: 认为物体内的任何部分,其力学性能相同 普通钢材的显微组织 优质钢材的显微组织
目录
13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3、各向同性假设: 认为在物体内各个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
(沿不同方向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称为各向异性 材料。如木材、胶合板、纤维增强材料等)
材料力学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3 外力及其分类 §1.4 内力、截面法及应力的概念 §1.5 变形与应变 §1.6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目录

材料力学全ppt课件

材料力学全ppt课件
x
切应变(角应变)
M点处沿x方向的应变: M点在xy平面内的切应变为:
x
lim
x0
s x
g lim ( LM N)
MN0 2
ML0
类似地,可以定义 y , z ,g 均为无量纲的量。
目录
§1.5 变形与应变
例 1.2
c
已知:薄板的两条边
4、稳定性:
在载荷 作用下,构 件保持原有 平衡状态的 能力。
强度、刚度、稳定性是衡量构件承载能力 的三个方面,材料力学就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 的一门科学。
目录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三、材料力学的任务
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满足强度、刚度 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 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目录
§1.3 外力及其分类
按外力与时间的关系分类
静载: 载荷缓慢地由零增加到某一定值后,就保持不变或变动很不显著, 称为静载。
动载: 载荷随时间而变化。
如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
交变载荷
冲击载荷
目录
§1.4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内力:外力作用引起构件内部的附加相互作用力。 求内力的方法 — 截面法
传统具有柱、梁、檩、椽的木 制房屋结构
建于隋代(605年)的河北赵州桥桥 长64.4米,跨径37.02米,用石2800 吨
目录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古代建筑结构
建于辽代(1056年)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塔高9层共67.31米,用木材7400吨 900多年来历经数次地震不倒,现存唯一木塔
目录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架的变形略去不计。计算得到很大的简
化。
C
δ1

《材料力学实验》课件

《材料力学实验》课件
明确
确保学生了解实验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设备检查
确保所有实验设备和工具都完好无损,并处于良 好工作状态。
安全注意事项
强调实验室安全规则,确保学生遵循安全操作规 程。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步骤讲解
详细介绍实验步骤,确保学生清楚每一步的操 作。
演示操作
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实验过程。
实验设备介绍
实验设备主要包括试验机、测 量仪器和辅助工具等。
试验机是进行材料力学实验的 主要设备,用于施加力和测量 变形。常见的试验机有万能材
料试验机和疲劳试验机等。
测量仪器用于测量材料的各种 力学性能参数,如应变片、压 力传感器等。
辅助工具包括支架、夹具等, 用于固定试样和连接试验机与 测量仪器。
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内 力,是描述材料在受力时 所承受的力量的重要参数 。
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 范围内应力与应变之比, 是描述材料抵抗形变能力 的参数。
应变是指材料在受力时发 生的形变,是描述材料变 形程度的重要参数。
实验原理概述
材料力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 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弹 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
《材料力学实验》PPT 课件
目 录
• 实验目的与要求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与操作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 和实验方法。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 处理能力。
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测 试方法。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问题
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或操作错误,导致实验结果 不准确。指导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并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培训。

材料力学ppt课件

材料力学ppt课件

A
B
C
D
F
F F A
(a) y
B
A
B
C
D
F
C ( b) n (c)
n
主要内容结构
应力集中
拉(压)杆的强度 拉(压)杆的变形和位移
拉(压)杆的应力
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拉(压)杆的内力
§2-2 拉(压)杆的内力
〖问题提出〗
1.用手拉伸弹簧时,手臂肌肉会感觉到紧张,弹 簧则有反弹的趋势,为什么? 2.图示等直杆,轴向外力按给定比例同步增加, 哪一段首先发生破坏?
〖工程技术〗
受拉
AB
立柱受拉
〖文学艺术〗白居易:《琵琶行(节选)》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注意:在用截面取分离体前,作用于物体上的 外力(荷载)不能任意移动或用静力等效的相 当力系替代。
(a)
(b)
F F
F F
n C n B
m m A
F
C
n n B
Fm
m A
(a)
FN=F m
m A
(d)
F FN=0 (e) F
A m m A
(b) FN=F n
n BFN=FFra bibliotekn n B
F
A
(c)

《材料力学实验》课件

《材料力学实验》课件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1
01 实验设备出现故障或误差。
解决方案1
02 及时联系实验技术人员进行维
修或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问题2
03 实验数据处理出现错误或异常

解决方案2
04 重新进行实验或采用不同的数
据处理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问题3
05 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或不规
范。
解决方案3
06 加强实验前的培训和指导,确
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 注意事项。
实验的不足与展望
不足之处
本次实验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实验设备精度不够高、数据 处理方法不够先进等。
改进方向
未来可以对实验设备进行升级改 造,提高测试精度和稳定性;同 时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数据处理和 分析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03
实验中应注意观察实验 现象,如有异常应及时 处理或报告。
04
实验后应清洗实验器具 ,保持实验室整洁。
02
CATALOGUE
实验原理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01
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和失效行为的科 学。
02
材料力学涉及到材料的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概念。
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等,这些性能决
03
定了材料在不同受力条件下的行为。
实验原理概述
1
通过实验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泊 松比、屈服强度等。
2
实验中需要控制应力、应变等参数,以模拟实际 工程中的受力情况。
3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材料的性能和可 靠性,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材料力学》实验.ppt

《材料力学》实验.ppt
4.分析比较低碳钢和灰铸铁两种材料的破 坏情况。
二、试验仪器 1.扭转试验机; 2.扭角仪。
扭转试验
三、试样 1.测低碳钢G采用自制试样:
d l
2.测低碳钢ts、tb、灰铸铁tb采用标准试样:
d0
扭转试验
四、试验原理 1.低碳钢切变模量G
T
j
Dd
O
j
GTIlp
G
Tl
Ipj
Fal
Ipj
l d
a
b
F
2)矩形截面
t b
l0
l0 11.3 A0 或 l0 5.65 A0
l0=10d0 l0= 5d0
拉伸试验
四、试验原理
F
1.低碳钢拉伸弹性模量E
√√
F Dl
D
l
EFAl
E

F
A√
l D
l
l
等量逐级加载法:
DF DF d(Dl)2
EDF l A d(Dl)
d(Dl)1
Dl
O
拉伸试验
2.测定低碳钢拉伸机械性能(ss、 sb 、 d、 y )
F
Fb 颈缩阶段
Fe FpFs屈服阶强段化阶段
冷作硬化 线弹性阶段
Dl O
屈服点:
s
s
Fs A0
抗拉强度:
s
b
Fb A0
伸长率:d l1 l0 100%
l0
断收面缩率:y
A0 A1 A0
100%
拉伸试验
低碳钢拉伸试验现象: 屈服: 颈缩: 断裂:
低碳钢拉伸试验动画:
tmax引起
拉伸试验
3.测定灰铸铁抗拉强度 sb
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三.材料力学实验绪论
1. 实验课的作用。
• 实验课是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巩固、加深和运用讲课中的基本理论知识。
• 掌握测定材料机械性能及测定应力和变形 的基本方法。
• 学会有关的机、仪器的操作使用。
• 培养独立确定实验方案、正确处理实验结 果的能力;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
4
三.材料力学实验绪论
-
2
二.机、仪器使用规则
1. 在实验前必须了解所使用机、仪器的一般原理 及操作方法,实验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 非本实验所用机、仪器切勿任意动用。 3. 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实验,
及时报告教师;切忌自作主张,擅自处理。 4. 实验完毕后,应将机、仪器恢复到实验前状态,
关闭电源。
-
• 原始实验数据:包括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如:材料名称及牌 号、弹性模量E。机、仪器的量程,加载速度、应变仪的灵敏系数、 电阻片的灵敏系数、试样的几何尺寸等。
• 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数据应列表和以曲线形式给出,注明测量单 位,给出最终实验结果。对结果应定性分析实验误差,分析主要误 差来源。
• 实验结果的讨论:应将实验中所观测到的主要现象、实验结果进行 总结归纳;并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验中观测到的实验现象,以便 巩固和加深基本理论概念。
材料力学实验绪论课
工程力学系 材料力学实验室电测室
-
1
一.学生实验课守则
1. 学生进入实验室应遵守实验课守则。实验时应 严肃认真,保持课堂安静。
2. 实验课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未经预习不得 进行实验。
3. 爱护机、仪器及其他设备,并应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任课教师。
4. 实验完毕应整理实验现场,实验设备恢复实验 前状态,实验记录必须经教师审阅后方可离开 实验室。
A
对上式微分后可得: 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dRddLdA
R LA
d c dV C-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为常数。d V -体积变化率。
V
V
金属丝在受单向拉伸时电阻变化率
dR
R-
与轴向应变
= dL L
有如下关系:
11
dR C dV dL dA
R
V
L
A
经变换最后可得:
d R c (1 2 ) 2
与应变成线性关系;尺寸小,重量轻,对构件的工作状
态影响极微小;
• 测量范围:0~5000 μ ε;频响好:0~5000Hz。
• 精度高、通用性好:精度在0.1~1%,可测应变、力、位移、加速度、 压力、扭矩等物理量。
(3)金属丝的应变效应: 根据物理学可知,物体的几何尺寸与电阻值有如下关系:R L
在报告中可以表达对实验的体会及对实验的意见。
-
7
三.材料力学 实验绪论
• 实验曲线的正确画法,左图不正确,右图正确。
250 200 150 100 50
0 h/2
-50 -100 -150 -200 -250 -300
h/4
0
h/4
理论曲线
实验曲线
250
200
150
100
50
h/2
0
h/2
-50
-100
R
c (1 2 ) (1 2 ) 2 2 ( c 1 ) (1 2 ) [ 2 ( c 1 ) (1 2 ) ] 由 于 c、 在 常 温 常 压 下 为 常 数 , 故 d R K , ( K 2 ( c 1 ) (1 2 ) 常 数
R
(二)电阻应变片: (1)应变片的分类:根据敏感元件的材料和型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应变片
金属式
体型
丝式 箔式
薄模型
半导体式
-
10
• 根据温度可分为:
• 低温:-30℃以下;常温:-30℃~60℃ ;中温:60 ℃ ~300 ℃;高 温:300 ℃ 以上。
(2)应变片的优点:

电阻变化率
R R
-150
-200
-250
h/4
0
h/4
h/2
光滑曲线
实验曲线
图1 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
-
8
•实验课进度表
实验教室安排:电测在1515 (五层) 强度在 3104(一层) 理力在 3120(一层)
-
9
三.材料力学实验绪论
5.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一)电测应变技术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地位: 电测技术是利用敏感元件——电阻应变片,把机械量转换成电量的一 种测量方法,由于它测量方法简便、精度高、稳定性好、便于携带、 可进行野外现场测量等特点,目前运用极为广泛。
实验目的:巩固理论概念、学会验证方法。
• 综合性实验:
工程中实际构件的形状和受力情况复杂,单凭理论计算比较困难。 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应力和变形。综合性实验包括:组合梁、框 架、薄壁构件、组合柱等实验。
实验目的:着重训练用电测法测定应力应变、正确使用电阻应变仪的 能力,掌握电测法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确定实验方案, 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由上式可见,当电阻片粘贴在构件上并一起变形,金属丝的电阻变化与被 测点的应变成正比。电阻片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将机械量转换成电量进行 测量。
(4)应变片的结构形式及主要性能指标:
-
5
三.材料力学实验绪论
3.做好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做好预习和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到: • 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 确定实验的具体方法,如要求理论计算的实验,都应进行
理论计算。 • 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实验过程中应做到: • 充分动手:掌握有关的实验技术,能独立操作机、仪器。 • 充分动脑:密切结合、灵活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善于观测
实验现象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 解。电测实验:2~3人;性能实验:3~4人一组。 (3)实验结束后: 应认真做好实验报告,报告独立完成。
-
6
三.材料力学实验绪论
4.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实验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 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成员姓名及学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备及装置简图:应注明所用机、仪器的名称、型号、精度、 量程等,并画出实验装置简图。
2.材料力学实验的主要内容:
测定材料机械性能的实验:
拉伸、压缩、扭转、冲击等。
实验目的:巩固概念、增强感性认识,掌握实验方法。
• 验证理论的实验: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理想模型,再根据科学假设,推导出一般性公 式。假设是否正确,理论公式是否能实际运用需要通过实验验证。弯 曲应力、压杆稳定、弯扭组合受力等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