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动物早期胚胎操作
高三生物胚胎工程知识点

《高三生物胚胎工程知识点全解析》在高三生物的学习中,胚胎工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板块。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为畜牧业生产和医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一、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1. 精子和卵子的发生(1)精子的发生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
从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精子发生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精原细胞经过数次有丝分裂产生大量的精原细胞,其中部分精原细胞继续分裂成为初级精母细胞;第二阶段是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含有单倍染色体的精子细胞;第三阶段是精子细胞经过变形成为成熟的精子。
(2)卵子的发生卵子发生在卵巢内。
在胎儿时期,卵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演变成初级卵母细胞,并被卵泡细胞包围,形成卵泡。
初情期后,初级卵母细胞继续发育,在排卵前后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成熟的卵子和第二极体。
2. 受精(1)受精场所:输卵管。
(2)受精过程:包括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等阶段。
精子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成熟和获能后,才能与卵子结合。
当精子接触到卵子周围的放射冠时,释放顶体酶,溶解放射冠和透明带,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的通道。
穿过透明带的精子触及卵黄膜的瞬间,会引起透明带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
随后,精子入卵,卵黄膜立即发生生理反应,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这一过程称为卵黄膜封闭作用。
精子入卵后,尾部脱离,原有核膜破裂,形成新的核膜,最后形成雄原核。
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形成雌原核。
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标志着受精过程完成。
3. 早期胚胎发育(1)卵裂期:在透明带内进行的有丝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总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缩小。
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

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动物胚胎学是研究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包括探索胚胎的起源、形态变化以及分化过程等。
了解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对于进一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受精开始,逐步探讨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
一、受精受精是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第一步。
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在受精卵中融合成一个新的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双方的基因信息融合,确定个体的遗传特征。
受精之后,受精卵进入分裂阶段。
二、分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逐渐形成由多个细胞组成的胚胎。
最早形成的细胞称为胚胎干细胞,它们具有极强的分化能力,可以发展成任何细胞类型。
在分裂过程中,胚胎逐渐变得越来越小,但细胞数量却增加。
三、膜囊形成随着胚胎的发育,外层细胞开始分泌一种液体,形成一个膜囊,称为原始膜囊。
原始膜囊起到保护和滋养胚胎的作用,为胚胎提供所需的氧气和养分。
四、胚胎分化在胚胎分化阶段,胚胎细胞开始发生特定的分化,逐渐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通过分化,胚胎的细胞开始具备特定的功能和形态。
例如,一部分细胞会分化为神经细胞,形成神经系统;另一部分细胞会分化为肌肉细胞,形成肌肉组织。
五、器官形成在胚胎发育的后期,各个器官开始形成。
胚胎的细胞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结构,并逐步分化为各种器官系统,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这个阶段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各个器官系统发育的基础。
六、胎儿形成当胎儿的器官形成完毕后,胚胎就进一步发育成为胎儿。
胎儿继续生长和发育,逐渐呈现出人类或其他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胎儿期的发育过程主要是体重的增加和器官的进一步成熟。
综上所述,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涉及受精、分裂、膜囊形成、胚胎分化、器官形成以及胎儿形成等多个阶段。
通过研究这些过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也为生物医学研究和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动物胚胎学的发育过程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小鼠早期胚胎发育和胚胎移植

小鼠早期胚胎发育和胚胎移植/4544.htm、小鼠的早期胚胎,是研究哺乳动物以及人类自身早期发生机理常用的实验材料。
胚胎移植,就是把一头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从输卵管或子宫内取出,移植到另一头雌性动物的输卵管或子宫内,使其继续发育为胎儿。
胚胎移植技术在畜牧业已开始应用于生产。
小鼠的早期胚胎,是研究哺乳动物以及人类自身早期发生机理常用的实验材料。
胚胎移植,就是把一头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从输卵管或子宫内取出,移植到另一头雌性动物的输卵管或子宫内,使其继续发育为胎儿。
胚胎移植技术在畜牧业已开始应用于生产。
一些发达国家已有经营奶牛和肉牛胚胎移植的企业公司,向国外销售胚胎。
在我国,这一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1974年在绵羊上获得成功,1978年在奶牛上获得成功,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奶牛、安哥拉山羊和绵羊的胚胎移植开始在生产上应用。
胚胎移植术也是显微操作中最基本的实验技术,是从事其它显微操作如嵌合体动物、胚胎干细胞、转基因动物和细胞核移植等实验必不可少的步骤。
下面以小鼠为例,介绍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及胚胎移植的操作过程。
实验技术一、人工催情和超数排卵1. 小鼠的性别鉴定:成年小鼠的性别较易鉴别。
雌鼠可见有明显的阴道开口和明显的五对乳头,雄鼠可见明显的阴囊,仔鼠或幼鼠则主要以它们的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来区别,距离近的为雌鼠,距离远的为雄鼠。
2. 人工催情:成年小鼠在非妊娠和非哺乳期间,任何时间都可发情,性周期为4-5天。
超数排卵一般选用体重在20-30g的雌鼠,注射孕马血清(PMSG)促使超排。
每头雌鼠注射PMSG 5-10IU,注射时间可在第一天下午4时左右,注射部位为腹腔。
在第三天的下午4时左右腹腔再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IU,并和雄鼠合笼饲养让其自然交配。
第四天上午8时左右检查雌鼠,如有阴道栓形成者,即可供采卵。
阴道栓是雌鼠交配后精液与阴道分泌物及阴道上皮等凝结而成的,位于阴道口附近,一般在交配后数分钟即可出现(图16.3)。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课件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课件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生物学》第八章第一节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包括受精、卵裂、囊胚、胚胎盘形成、胚胎植入、胚胎分化和器官形成等阶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受精、卵裂、囊胚、胚胎盘形成等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重点:受精、卵裂、囊胚、胚胎盘形成等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动物胚胎发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2. 知识讲解:介绍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讲解受精、卵裂、囊胚、胚胎盘形成等基本概念。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题目,加深学生对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理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图,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促进学生互动。
六、板书设计受精:精卵结合卵裂:细胞分裂囊胚:细胞分化胚胎盘形成:胚胎发育七、作业设计1. 描述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2. 解释受精、卵裂、囊胚、胚胎盘形成等基本概念。
3. 绘制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图。
答案:1.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受精、卵裂、囊胚、胚胎盘形成、胚胎植入、胚胎分化和器官形成。
2. 受精: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
卵裂:受精卵不断进行有丝分裂,细胞数目增多。
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形成内细胞团和滋养层。
胚胎盘形成:内细胞团继续分化,形成胚胎盘。
3. 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图:(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学生兴趣浓厚。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人教版和中图版)

中胚层:皮肤真皮、肌肉、骨骼、脊索、内
脏器官外膜、循环、排泄、生殖系统。
注:“外表附神感,内腺二道皮”
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受精卵 :最初发育在输卵管进行有丝分裂
卵裂期
桑椹胚
:在透明带内进行有丝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 加,但胚胎总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减少。
:由具有全能性细胞构成,细胞数在32个左右, 排列紧密,形似桑椹 内细胞团:发育成胎儿各组织 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 原肠腔
2班
新生命的第三天—桑椹 胚
新生命的第四天——囊胚 桑椹胚:细 期 胞数在32 个左右,细 胞排列致密, 形似桑椹, 细胞属于全 能细胞
囊胚:细胞开始分 化;内细胞团将来 发育成各种组织, 滋养层将来发育成 胎膜、胎盘;出现 囊胚腔后,进一步 扩大会导致孵化。
受精后8天。胚芽 完成"着陆",微微 嵌入子宫内膜。 此时它分裂发育 为几百个细胞。
卵细胞的形成
1、场所 2、过程 卵巢
卵原细胞
有丝分裂
多个卵原细胞
染色体复制
胎 儿 时 期 完 成
初级卵母细胞
MⅠ
被卵泡细胞包围,形成 卵泡
次级卵母细胞
MⅡ
第一极体
排卵前后完成
卵子 第二极体
两个第二极体
在受精过程 完成
退化消失
受精前的准备阶段
精子获能
即精子必须在输卵管内发生相应生理 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的现象。
2、动物的受精作用过程中,其受精作用的实质是( D )
A、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 B、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C、卵细胞和精子结合 D、卵核和精核互相融合
1、下列叙述是有关精子和卵子的区别: ①②③ ①初级性母细胞的形成时间
动物胚胎工程

动物胚胎工程介绍动物胚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胚胎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它的目的是通过利用胚胎发育的特点和机制,对动物进行改良和调控,以达到人类所需的目的。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胚胎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细胞分裂、细胞迁移、细胞分化等多个阶段和环节。
在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从无形到有形、从单一到多样化的变化。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1.受精与分裂:雌性动物的卵子被雄性动物的精子受精,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逐渐分裂成多个细胞。
2.胚胎的团块形态:受精卵的细胞逐渐分裂成一个个细胞团块,形成囊胚。
3.胚胎的腔室形态:囊胚内部出现腔室,形成囊胚腔。
4.胚胎的胚层形态:囊胚的细胞分化成不同的胚层,包括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
5.胚胎的器官形态:胚层的细胞进一步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形成完整的胚胎。
动物胚胎工程的研究方向动物胚胎工程有多个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是指通过操作某个基因的结构或功能,改变生物体的性状或特性。
在胚胎工程中,基因编辑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功能、修复遗传缺陷,或者改良动物的性状。
胚胎植入和移植胚胎移植是将一个胚胎移植到另一个动物体内,使其在新宿主体内发育成熟。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动物的繁殖和保护。
胚胎干细胞研究胚胎干细胞是胚胎发育早期的一类细胞,具有多能性和自我复制能力。
通过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分化,可以研究细胞分化的机制,以及治疗细胞相关的疾病。
胚胎发育机制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分子和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这些调控机制对于了解胚胎发育的原理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胚胎工程的应用动物胚胎工程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动物繁殖和保护通过胚胎移植和胚胎植入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的交叉繁殖和保护濒危物种。
动物品质改良通过基因编辑和选择性繁殖等技术,可以改良动物的性状和品质,提高其经济和科研价值。
第八章 动物早期胚胎操作

2.牛的超数排卵
1)促卵泡素(FSH) 减量注射法:供体牛在发情 后的 9 ~ 13d 肌注 FSH ,早晚各一次,间隔 12h ,分 4d减量注射。在第3d时同时宫注PGF2α 2.0~2.4mg 或氯前列烯醇0.6mg。如使用国产FSH总剂量为325 单位时,处理方法如附图所示。超排剂量根据不 同厂家激素确定适宜剂量,国产激素 320 ~ 360 单 位,进口激素28~36mg。
(2)子宫采胚法: 受精后60–72小时,一些致密的8细胞胚 胎已进入子宫。而桑椹胚和囊胚的收集则一 定要从子宫中获得。 需熟悉小鼠胚胎着床前发育过程 (p316 图12-6)
五)供体胚胎的分级检查
• 冲胚液回收后,应立即收集冲胚液中的胚胎, 并进行质量检查。 • 形态学标准:教材P318、P319 • 形态大小正常,卵裂球均一,透明带完整等。 • 采卵时间与胚胎发育时间是否吻合。
• 胚胎分割(embryo splitting)是运用显微操作系统 将哺乳动物附植前胚胎分成若干个具有继续发育 潜力部分的生物技术,运用胚胎分割可获得同卵 孪生后代。
• 在畜牧生产上,胚胎分割可用来扩大优良家畜的 数量;在实验生物学或医学中,运用同卵孪生后代 作实验材料,可消除遗传差异,提高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
3.用于同期发情的激素和使用方法:用于同期发情的激素 及其类似物可分两类:
一是抑制卵巢上的卵泡发育和发情表现的孕激素类物质;
二是促使黄体溶解和消退的前列腺素制剂; 另外,还有一些是在以上两类激素施用基础上,为获得 更好的发情和受胎效果,用来促进卵泡的生长、成熟和排卵
的一些辅助激素,主要有: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孕马血清
七)影响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因素
• 1. 胚胎因素:胚胎的质量、发育阶段、数 量、供体质量、体外停留时间等。 • 2. 母体因素:供受体发情的同期化程度、 受体孕酮水平、移植部位、受体营养水平、 受体子宫等生殖系统状态等。
实验二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尽管实验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 步探讨。例如,如何更深入地揭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 制?如何更好地干预和控制胚胎发育异常?未来的研究可以 从这些方面展开。
05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收获与体会
实验收获
通过观察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过程,深入了解了胚胎发育的规律和 机制,掌握了相关实验技术和方法。
胚胎培养
将早期胚胎放入准备好 的胚胎培养液中进行培 养,观察胚胎的发育过
程。
胚胎操作
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胚 胎的显微操作,如胚胎
切片、显微注射等。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胚胎发育过程 中的形态变化、生长速
度等数据。
数据记录与分析
数据整理
将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数 据库或表格。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二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 胎发育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结果与讨论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实验目的
理解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观察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 形态变化,了解胚胎细胞分化的
过程和特点。
学习胚胎发育的基本理论,理解 遗传信息在胚胎发育中的调控作
用。
掌握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 阶段划分和特征。
03
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准备
01
02
03
实验动物
选择适合的多细胞动物, 如小鼠、兔子等,确保动 物健康无病。
实验器材
准备显微镜、培养皿、吸 管、离心管等必要的实验 器材,并进行消毒处理。
试剂
准备胚胎培养液、胰蛋白 酶、胶原酶等必要的试剂, 确保质量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
每个发情周期生殖器官都有一个孕向发育 早期胚胎处于游离状态,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
会与子宫发生生理联系 胚胎发育不存在免疫问题 胚胎的遗传性不受受体的影响
三、 胚胎移植的基本原则
胚胎移植前后所处的环境的同一性 供体和受体在分类学上的相同属性 动物生理上的一致性:受体和供体在发情时间上 的同期性 动物解剖位置上的一致性:空间环境的一致性
作者的熟练程度。
胚胎移植产出的犊牛
一次移入三枚胚全部成活
受体母羊与所生羔羊
五、 胚胎移植的意义
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借腹怀胎 促进家畜改良的速度 —快速繁殖 代替种畜的引进,保存品种资源 胚胎生物技术的基础—试管动物、转基因
动物、克隆动物等
第二节 胚胎分割技术
概念 胚胎分割的方法 影响胚胎分割效果的因素
输卵管冲胚:顺向冲胚、逆向冲胚 子宫角冲胚
非手术法收集胚胎
二路法 三路法
6.供体胚胎的分级检查
形态学检查
根据透明带、胚胎细胞、发育阶段及细 胞在透明带中的比例确定胚胎级别。
细胞荧光法 测定代谢活性法
7. 胚胎移植
小鼠输卵管胚胎移植 小鼠子宫胚胎移植 大动物非手术法胚胎移植
第十二章 动物早期胚胎操作
胚胎移植技术 胚胎分割技术 胚胎嵌合技术 细胞核移植技术
第一节 胚胎移植技术
胚胎移植的概念 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 胚胎移植的原则 胚胎移植的技术程序 胚胎移植的意义
一、胚胎移植的概念
借助一定的器械,从一头优良雌性动物的输卵 管或子宫内取出早期胚胎,移植到另一头处于相 同生理阶段的雌性动物的相应部位,使之继续发 育成为新个体。 供体:提供胚胎的个体,一般为良种。 受体:接受胚胎的个体,提供胚胎孕育时间和空间。
胚胎的发育期限:必须处于周期黄体期内 胚胎的质量:胚胎必须是正常的,并在处理过程中不
受不良因素的影响
四、胚胎移植的技术程序
供体和受体的选择 供体超数排卵处理 供体母畜的发情鉴定及配种 受体同期发情处理 供体早期胚胎的收集 胚胎的检查、保存与培养 胚胎的移植 供体和受体的术后观察
应用生殖激素处理,使单胎或双胎动物有更多卵泡 发育并排出卵巢的过程。
超数排卵的意义:
采用超数排卵可大大增加每次的排卵数量
动物常用超排激素:
PMSG、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PGF2α、 GnRH、hCG等
供体超排处理
3.发情观察和配种
4. 受体同期发情处理
同期发情(同步发情):
嵌合体:同一个体中同时存在不同基因型的细
胞或组织,这种个体称为嵌合体。
胚胎嵌合:把两个或多个不同基因型的早期胚
胎(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复合胚胎,进而发育 为不同程度嵌合个体的过程。
二、胚胎嵌合体的制作方法
1. 聚合法
胚-胚聚合:去透明带后,PHA作用下CO2培养箱中
聚合,去PHA,继续培养
卵裂球(细胞)-胚聚合法:
8.供体和受体的术后观察及处理
供体和受体的抗炎处理 健康状况检查 返情状况检查 妊娠检查及妊娠确定
9.影响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因素
胚胎因素:胚胎的质量,胚胎的发育阶段,胚
胎在体外停留的时间等。
母体因素:供受体发情的同期化程度、受体的
孕酮水平、移植部位等。
其他因素:移植方法、移植器官污染程度及操
一、概念
采用机械方法用特制的显微刀片或玻璃 微针将早期胚胎分割成为2等份、4等份或8 等份,从而获得同卵双生、四生或八生的一 项技术。
胚 胎 分 割 过 程
同 卵 双 生
三、影响胚胎分割效果的因素
分割胚胎发育的阶段 胚胎分割的次数 操作液 动物种类 分割胚的移植
四、胚胎分割存在的问题
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母畜的 发情周期,使其在预定的时期内集中发情的方法。
同期发情在畜牧生产中的意义:
A.便于集中或定时对一群母畜进行输精,使母畜的妊娠、 分娩和幼畜的培育相对集中。 B.利于家畜胚胎移植的应用
同期发情的机理及方法
机理:借助外源激素对卵巢的作用,使被处理的母畜
卵巢按预定的要求发生变化,并使其功能处于一个共 同的基础之上,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四、嵌合率的影响因素
供体细胞 供体细胞发育的全能性、核型的正常与
否及遗传背景对种系嵌合率有较大影响。 受体胚胎
一般来说,导入的受体胚胎越早,其形 成嵌合体的嵌合程度越高,但嵌合体的获得 率类细胞用PHA聚
合,琼脂包埋培养
2. 注入法
细胞(卵裂球、ICM、ES等)显微注入囊胚腔中,与 ICM合并,最后发育得到的个体即嵌合胚。
有 色 鼠 与 白 色 鼠 胚 胎 融 合
三、嵌合体的标记与分析
1. 遗传标记
毛色 同工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其他方法 2. 人工标记
初生体重低 遗传一致性:同一胚胎切割后获得的后代,理
论上遗传性状应该完全一致,但事实并不这样。
同卵多胎的局限性:至今最好的结果是由一
枚牛胚胎获得3个牛犊。
第三节 胚胎嵌合技术
嵌合体的概念 嵌合体的制作方法 嵌合体的标记与分析 嵌合率的影响因素 嵌合体的应用前景
一、概念
A. “弹簧法”:向待处理母牛群同时施用孕激素,抑制 卵泡的发育和发情,经过一定时期同时停药,随之引起 同期发情。 B. “割草法”:利用前列腺素或其类似物(PGF2α),使 黄体溶解,中断黄体期,降低了孕激素水平,从而提前 进入卵泡期,使发情提前到来。
5.供体早期胚胎的收集
胚胎冲洗液的配制: 手术法收集胚胎
1.供体和受体的选择
供体应具有相当高的育种价值 供体生殖机能应处于较高的状态:产后60天以上,无生
殖系统疾病,体质强健
受体应容易购买,繁殖性能好,对地方适应性强,体型中 上等,非优良品种
受体健康状况良好,已进入发情季节 供受体发情时间应接近或一致
2. 供体超数排卵处理
超数排卵(superovul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