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分析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分析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分析在公路施工中,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它被广泛应用于路面、桥梁、隧道等重要结构中。

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试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混凝土的强度试验一般包括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

抗压强度试验是最常见、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它可以反映混凝土的整体抗压能力。

抗压强度试验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制样、养护、试件尺寸测定、试件标识、试件破坏、力值记录等。

制样是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获取符合规定尺寸的试验块。

制样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如使用合适的模具、振捣方法、振捣时间等。

制样后的试样需要经过适当的养护时间,以确保试样的强度完全发挥。

试件尺寸测定是为了确定试样的几何尺寸,这对于计算试样的面积和应力很重要。

在测定试样尺寸时,需要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还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试件标识是为了能够区分不同试样的标志,以避免混淆。

常用的试件标识方法有编号、颜色标识等。

试件标识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试件破坏是试验的核心环节,通过对试样施加加载,并记录加载过程中的力值变化,以获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试件破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试件加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需要将力值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力值记录是试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记录试件在破坏过程中加载的力值变化。

在记录力值时,需要使用合适的力值记录设备,并结合试样的几何尺寸和材料特性,计算出试样的抗压强度。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可以评价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并为公路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

混凝土强度试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泥胶砂抗折强度测试标准

水泥胶砂抗折强度测试标准

水泥胶砂抗折强度测试标准一、引言水泥胶砂抗折强度是评估水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泥材料抵抗弯曲应力的能力。

在建筑、土木工程和道路建设等领域,准确测定水泥胶砂抗折强度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结构安全性和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胶砂抗折强度测试的标准方法,包括测试原理、设备与材料、操作步骤、结果解读与标准以及注意事项。

二、测试原理水泥胶砂抗折强度测试基于弯曲试件在承受三点弯曲负荷下的断裂行为。

在测试过程中,将水泥胶砂试件放置在支座上,并在两支座之间施加逐渐增大的弯曲负荷。

当试件断裂时,记录所施加的负荷,并根据相关公式计算抗折强度。

该方法适用于评估水泥、混合料及混凝土等材料的抗折性能。

三、设备与材料1.抗折试验机:应具备可调节的加载速率、可拆卸的加荷装置以及具有足够的刚度的支座。

2.试模:一般为40mm x 40mm x 160mm的棱柱形,应具有足够的刚度,确保试件制作准确。

3.水泥胶砂:按照规定比例混合,确保材料均匀。

4.金属刮刀:用于刮平试模表面。

5.养护设备:用于养护制备好的试件。

四、操作步骤1.准备试模:将试模清理干净,确保无杂质。

2.配料与混合:按照规定比例混合水泥、细骨料和添加剂,充分搅拌均匀。

3.制备胶砂:将混合好的材料倒入试模中,用金属刮刀刮平表面。

4.养护:将制备好的试件放入养护设备中,按照规定养护龄期进行养护。

5.测试前准备:从养护设备中取出试件,稍微风干后,将试件放置在抗折试验机的支座上,调整好位置。

6.施加负荷:启动抗折试验机,以规定的加载速率对试件施加弯曲负荷。

记录试件断裂时的最大负荷。

7.结果计算:根据最大负荷和相关公式计算抗折强度。

五、结果解读与标准1.结果解读:根据测试得到的最大负荷,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出抗折强度值。

抗折强度通常以兆帕(MPa)为单位表示。

2.标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工程要求,对抗折强度的要求会有所不同。

因此,应参照相关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如我国的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1999)等,对抗折强度进行评估和比较。

c30f200混凝土抗冻配合比报告

c30f200混凝土抗冻配合比报告

c30f200混凝土抗冻配合比报告C30F200 混凝土抗冻配合比报告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在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尤为重要。

C30F200 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抗冻性能的混凝土,本报告旨在介绍其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及相关试验结果。

二、原材料1、水泥:选用_____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 425,其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粗骨料:采用 5-25mm 连续级配的碎石,表观密度为_____kg/m³,堆积密度为_____kg/m³,含泥量为_____%,压碎指标值为_____%。

3、细骨料: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 26,表观密度为_____kg/m³,堆积密度为_____kg/m³,含泥量为_____%。

4、粉煤灰:采用_____级粉煤灰,其需水量比为_____%,烧失量为_____%。

5、外加剂:选用_____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_____%。

6、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三、配合比设计1、设计依据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和工程要求,C30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_____MPa,抗冻等级为 F200。

2、计算水胶比根据水泥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水胶比为_____。

考虑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适当降低水胶比,最终确定水胶比为_____。

3、确定用水量根据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坍落度要求和外加剂的减水率,计算得出单位用水量为_____kg/m³。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根据确定的水胶比和用水量,计算得出胶凝材料用量为_____kg/m³。

其中水泥用量为_____kg/m³,粉煤灰用量为_____kg/m³。

5、确定砂率通过试验和经验,确定砂率为_____%。

6、计算粗细骨料用量根据胶凝材料用量、用水量、砂率和骨料的表观密度,计算得出粗骨料用量为_____kg/m³,细骨料用量为_____kg/m³。

变态混凝土实验报告总结(3篇)

变态混凝土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变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性能表现及其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变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等关键指标进行测试,评估其适用性,为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粗砂- 碎石:碎石骨料- 灰浆: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混合浆液- 水:自来水2. 实验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 振捣器- 抗压强度试验机- 耐久性试验机- 电子天平- 环境温度及湿度计三、实验方法1. 配合比设计:- 按照国家标准和实验要求,设计不同配比的变态混凝土,包括水泥用量、砂率、水胶比等参数。

- 通过试拌和性能测试,确定最佳配合比。

2. 制备变态混凝土:- 按照最佳配合比,准确称取水泥、砂、碎石等材料,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 将配制好的灰浆均匀地洒在碾压混凝土表面,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密实。

3. 性能测试:- 对制备的变态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测试。

- 测试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变态混凝土的性能表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显示,变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显著高于普通碾压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 抗折强度:- 变态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 耐久性:- 变态混凝土的耐久性测试结果表明,其在抗渗、抗冻、抗碳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五、结论1. 变态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混凝土材料,适用于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

2.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变态混凝土可以显著提高大坝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施工成本。

3. 本实验为水利工程中变态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六、建议1.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优化变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变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3. 深入研究变态混凝土的长期性能,为工程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路基路面工程_实验报告

路基路面工程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施工方法、检测技术和材料性能测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质量意识。

二、实验内容1. 路基压实度试验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3.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4. 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路基压实度试验- 材料:路基土、砂、碎石等- 仪器:灌砂仪、标准砂、量筒、天平等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材料:沥青、集料、矿粉等- 仪器:马歇尔稳定度仪、温度计、称量设备等3.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材料:水泥、砂、碎石、水等- 仪器:抗折强度试验机、模具、量筒等4. 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 材料:3m直尺、水准仪等- 仪器:平整度仪、皮尺等四、实验步骤1. 路基压实度试验- 将路基土分层铺筑,每层厚度为15cm,用灌砂法测定每层的压实度。

- 计算路基压实度平均值,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按照设计配合比制备沥青混合料。

- 将沥青混合料制成标准马歇尔试件。

- 在规定温度下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测定试件的稳定度和流值。

3.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按照设计配合比制备水泥混凝土试件。

- 在规定条件下养护试件。

- 使用抗折强度试验机测定试件的抗折强度。

4. 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 使用3m直尺检测路基路面的平整度。

- 计算平整度指数,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路基压实度试验- 实测路基压实度平均值达到设计要求,说明路基施工质量合格。

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实测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和流值均满足设计要求,说明沥青混合料质量合格。

3.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实测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说明水泥混凝土质量合格。

4. 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 实测路基路面平整度指数达到设计要求,说明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合格。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施工方法、检测技术和材料性能测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质量意识。

混凝土护栏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混凝土护栏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混凝土护栏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一、检验概述为确保混凝土护栏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并且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我单位对混凝土护栏进行了现场质量检验。

本次检验采用了目测、测量和检测等方法,以确保混凝土护栏的强度、平整度和外观质量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二、检验项目及方法1.外观质量检验:采用目测法对混凝土护栏表面进行检查,检验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均匀性等指标。

2.强度检验:采用抽芯法获取混凝土护栏强度样品,经实验室试验后,得到混凝土护栏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三、检验结果1.外观质量检验结果如下:(1)表面平整度:混凝土护栏的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没有明显凹凸不平或波浪状现象。

(2)色泽:混凝土护栏的色泽均匀,与设计要求相符。

(3)均匀性:混凝土护栏的颜色均匀分布,没有色差明显的问题。

综上所述,混凝土护栏的外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2.强度检验结果如下:(1)抗压强度:经抽芯试验,混凝土护栏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符合标准要求。

(2)抗折强度:经试验,混凝土护栏的抗折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大于标准规定的最小抗折强度。

综上所述,混凝土护栏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四、结论及建议通过对混凝土护栏的现场质量检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混凝土护栏的外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2.混凝土护栏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综上所述,混凝土护栏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且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以下问题:1.混凝土护栏在浇筑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波浪状现象,需要在施工中加强抹平操作,确保表面平整度。

2.混凝土护栏的颜色均匀性有待提高,建议在施工中加强颜料的搅拌和注入工作,确保颜色的均匀分布。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浇筑时的振捣和抹平操作,确保混凝土护栏表面的平整度。

2.加强混凝土配料和颜料的控制,确保混凝土护栏颜色的均匀分布。

五、检验人员签字。

砼抗压抗折试验作业指导书

砼抗压抗折试验作业指导书

砼抗压、抗折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规范试验员的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精度和试验水平,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与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3、内容3.1 本作业指导书对试验报告和记录做以下规定:1)工程名称及施工部位;2)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3)试件编号;4)试件制作日期;5)混凝土配合比编号;6)混凝土强度等级;7)试件的形状与尺寸;8)养护方式;9)试验龄期;10)试验编号;11)试验日期;12)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13)试验室温度14)检测结果;15)其它要说明的内容;3.2 取样3.2.1 混凝土的取样应符合《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第二章规定;3.2.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应以三个试件为一组,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3.3 试件的尺寸、形状和公差3.3.1试件的尺寸A、试件的尺寸应根据骨料的最大粒径下表选定;混凝土试件尺寸选用表B、为保证试件的尺寸,试件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试模进行制作。

3.2试件的形状C、抗压强度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是标准试件;⑵边长为100mm和200mm的立方体试件是非标准试件;D、抗折强度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边长为150mm×150mm×600mm(550mm)棱柱体试件是标准试件。

⑵边长为100mm×100mm×400mm的棱柱体试件是非标准试件。

3.3.2尺寸公差A、试件的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0.0005d(d为边长)B、试件的相邻面的夹角应为90℃,其公差不得超过0.5℃。

C、试件各边长、直径和高的尺寸的公差不得超过1mm。

4、设备4.1 试模4.1.1试模应符合《混凝土试模》JG3019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4.1.2应定期对试模进行自检,自检周期宜为三个月。

4.2振动台4.2.1振动台应符合《混凝土试验试验室用振动台》JG/T3020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混凝土配比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

3. 提高混凝土材料性能评价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行混合,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实验过程中,主要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性能指标。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混凝土实验室拌和:混凝土搅拌机、台秤、量筒、天平、拌铲与拌板等。

2. 坍落度确定:坍落度筒、捣棒、装料漏斗、小铁铲、钢直尺、镘刀。

3. 表观密度测定:容量筒、台秤、振动台。

4. 试件的制作:试模、振动台、振动棒、钢制捣棒、混凝土标准养护室。

5. 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压力试验机、钢尺。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拌合: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行称量,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

2. 坍落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装入坍落度筒,用捣棒捣实,然后取出,测量坍落度。

3. 抗压强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分批装入试模,用捣棒捣实,制成标准立方体试件,养护至一定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4. 抗折强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分批装入试模,用捣棒捣实,制成标准小梁试件,养护至一定龄期后,进行抗折强度测试。

5. 表观密度测定:将拌好的混凝土装入容量筒,用振动台振动,测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坍落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在18cm左右,满足设计要求。

2.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养护28天后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40.5MPa,满足设计要求。

3. 抗折强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养护28天后的抗折强度平均值为5.8MPa,满足设计要求。

4. 表观密度测定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380kg/m³,满足设计要求。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报告
试验表19
试验编号:
委托单位: 试验委托人:

工程名称: 部位:
设计强度等级: 拟配强度等级: 坍落度: cm
水泥品种及等级: 厂别: 出厂日期: 试验编号:
砂子产地及品种: 细度模数: 含泥量: %试验编号:
石子产地及品种: 最大粒径: 含泥量: %试验编号:
掺合料名称: 产地: 占水泥用量的: %
外加剂名称: 产地: 占水泥用量的: %
其他:
施工配合比: 水灰比: 砂率: %

配合比编号 材料名称 用量 水泥 水 砂子 石子 掺合料 外加剂
每立方米用量(kg)
制模日期: 要求龄期: 要求试验日期:
试块收到日期: 试块养护条件: 试块制作人:

试块编号 试验日期 实际龄期 (d) 试块尺寸 (mm) 计 算 跨 度 (mm) 破坏荷载 (kN) 平均极限抗折强度(N/mm2) 折合标准试件 强度 (N/mm2) 达到设计
强度
(%)
单块 平均

长 宽 高

负责人: 审核: 计算: 试验: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