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水压试验验收报告

合集下载

管道闭水试验和压力试验

管道闭水试验和压力试验

管道闭水试验和压力试验1、管道闭水试验:根据设计要求每个检查井都必须在其砂浆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检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渗水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这期间应注意闭水试验必须用清水(切忌用污水),逐池缓慢地放水试验,发现渗漏点要做好标记。

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2m计;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2m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段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首先将被试验的管段起点及终点检查井的管子两端用钢制堵板堵好,在上游井的管沟边设置一试验水箱,将进水管接至堵板的下侧,下游井内管子的堵板下侧应设泄水管,并挖好排水沟。

管道应严密,并从水箱向管内充水,管道充满水后,浸泡1~2昼夜再进行试验。

量好水位,观察管口接头处是否严密不漏,观察30分钟,测量渗水量应满足规范要求。

闭水试验完成后及时将水排出。

(1)、准备工作:灌水之前首先将检查井内清理干净,以免充水后井内浮渣漂浮水面,影响测试精度。

对于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口等都要加以临时封堵,同时还必须严格检查充水及排水闸口,不得有渗漏现象发生,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再计算出设计水头标高,再依据设计水头与管顶内壁和上游检查井井口标高相比的结果来决定试验水头的选取。

然后即可设置灌水水量观测标尺,用以观察灌水时水量所达到的渗水量。

(2)、灌水:向污水管内灌水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灌水为设计水量的1/3;第二次灌水至设计水量的2/3;第三次灌水至设计水量。

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若发生渗漏严重的情况,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段水头恒定,以便更好地查找渗漏的地方并做标注。

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半小时。

(3)、水位观测:①、灌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②、灌水至设计水位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1、压力管道水压试验验收记录

1、压力管道水压试验验收记录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验收记录
市政验·管-36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验收里程桩号 管材及规格 球墨铸铁管DN300
接口种类 承插接口
分包单位
/
试验段长度 (m)
管道工作压力(MPa)
615m
管道排气阀类型、数量 DN300、1个
管道试验压力(MPa)
允许渗水量 (L/min·km)
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并保持恒压30min,管道无漏水现象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符合GB 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
自检合格,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结 论
监理单位意见: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项目技术负责人
会 项目建设负责人 签 栏 项目设计负责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0.3
1.0
1.70
第三方检测 情况
试验结论 试验日期
合格 加固墩混凝土龄期 (养护时间)(d) 压力表编号、量程
报告编号
试验单位
28
加固墩后背土
符合要求
110633466/(0~1.6)MPa
压力表检定及有效日期
1.6级合格/(2019.10.9~2021.10.8)

次 达到试验压力时间
恒压结束时间
恒压时间内注入 实测渗水量q

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1
t2
的水量W(L)
(L/min)
情 况
自检情况
注1 水
11:00
11:30
28.79
0.094
法2
11:35
12:05

(绝热)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绝热)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一、填写依据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可按设计系统、楼层、施工段、单元划分。

三、GB50242-2002规范摘要主控项目4.2.1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4.2.2 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和开启阀门、水嘴等放水。

4.2.3 生产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

4.2.4 室内直埋给水管道(塑料管道和复合管道除外)应做防腐处理。

埋地管道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或局部解剖检查。

一般项目4.2.5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4.2.6 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自来水输水工程设备验收报告

自来水输水工程设备验收报告

自来水输水工程设备验收报告一、引言自来水输水工程设备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重要设施。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合格,经过对自来水输水工程设备的全面检测和测试,现将验收结果报告如下。

二、验收对象本次验收的自来水输水工程设备包括水源、水处理及输水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如水泵、过滤器、管道等。

三、验收标准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对自来水输水工程设备的性能、安全性、运行稳定性、水质指标等进行检测,以确保设备达到或超过规定的要求。

四、验收内容1. 设备性能测试通过对自来水输水设备的性能测试,评估其输水能力、泄漏情况、水质变化等,确认设备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2. 安全性检测对水泵、输水管道等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测,确保其在正常运行和突发情况下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和用水居民的安全。

3. 运行稳定性检验观察自来水输水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表现,评估其故障率和运维难度,从而判断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水质指标测试对自来水输水工程中水源、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进行采样测试,分析水质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五、验收结果1. 设备性能测试结果经过测试,所有自来水输水设备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其输水能力稳定,泄漏情况在可接受范围内,没有出现明显的水质变化。

2. 安全性检测结果所有水泵、输水管道等设备的安全性能良好,能够在正常运行和紧急情况下保证工作人员和用水居民的安全。

3. 运行稳定性检验结果自来水输水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测试,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故障率较低,维护保养难度较小。

4. 水质指标测试结果经过水质采样测试,自来水输水工程所输送的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水质优良。

六、结论自来水输水工程设备经过全面的检测和测试,满足设计要求,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提供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质给居民使用。

因此,特此报告,验收自来水输水工程设备合格。

七、建议为了确保自来水输水工程设备持续有效运行和水质合格,建议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居民的用水安全。

(防腐)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防腐)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一、填写依据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可按设计系统、楼层、施工段、单元划分。

三、GB50242-2002规范摘要主控项目4.2.1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4.2.2 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和开启阀门、水嘴等放水。

4.2.3 生产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

4.2.4 室内直埋给水管道(塑料管道和复合管道除外)应做防腐处理。

埋地管道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或局部解剖检查。

一般项目4.2.5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4.2.6 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试验与调试)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试验与调试)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一、填写依据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可按设计系统、楼层、施工段、单元划分。

三、GB50242-2002规范摘要主控项目4.2.1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4.2.2 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和开启阀门、水嘴等放水。

4.2.3 生产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

4.2.4 室内直埋给水管道(塑料管道和复合管道除外)应做防腐处理。

埋地管道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或局部解剖检查。

一般项目4.2.5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4.2.6 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给水压力管道试验记录表自动计算表格

给水压力管道试验记录表自动计算表格
1.1
热熔法 15min允许降压值 (Mpa)
0.03
魏元友
试验段长度 (m)
500 允许渗水量 L/(min·km)
1.0
次数 试
1
恒压时间T(min) 15
恒压时间内注入的水量W(L)
实际渗水量 q (L/min·m)
6.2
0.000826
验 注2
15

方法
6.6
0.000876
法 外观
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 0.834
L/(min·km)
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并保持恒压30min,检查管道结果均无漏水现象
评语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均符合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
试验:
审核:
签发:
日期: 2016年6月26日
138 578 140
0.000826 0.000876 0.000834 0.834
试 验
工程名称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报告
会宁县会师大道G312线会宁过境段二期 改建工程I标
试验编号: 2016-ZSSY-008
试验日期
2016/6/21
桩号及地段
管道内径 (mm)
400 工作压力
(Mpa) /
给水管线K7+000-K7+500(右侧)
取样见证人
管材种类
接口种类

PE管
试验压力 (Mpa)

室外供热管网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

室外供热管网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

室外供热管网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SN3.8.1
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统表2
游泳池水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统表2
游泳池水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SN3.9.2
锅炉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统表2
室外供热管网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SN3.10.1
辅助设备及管道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统表2
辅助设备及管道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SN3.10.2
安全附件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统表2
锅炉安全附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SN3.10.3
续表
烘炉、煮炉和试运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统表2
锅炉烘炉、煮炉和试运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SN3.10.4
热换站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统表2
换热站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SN3.1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