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酸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投资赖氨酸项目应谨慎

投资赖氨酸项目应谨慎

投资赖氨酸项目应谨慎于春梅2002-10-25一、产能增长迅速赖氨酸是蛋白质的重要组分之一,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直接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汲取。

近几十年,国外对赖氨酸的开发与应用逐渐增加,赖氨酸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氨基酸产品(仅次于味精)。

赖氨酸在自然界中有/型和。

型两种存在形式,其中L—赖氨酸是以一种非常稳定的形式存在,而D—型赖氨酸会被生物体消化,不稳定。

目前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是卜赖氨酸。

赖氨酸主要用在饲料工业,占赖氨酸消费总量的90%以上,赖氨酸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替代部分蛋白质原料。

一般情况下,在以谷物为主的饲料中,加入0.1%~0.3%的赖氨酸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在食品工业中,赖氨酸又是营养强化剂中较为重要的品种,成人每日最低需要赖氨酸0.8g,人体在缺乏赖氨酸时会发生蛋白质代谢障碍;在小麦面粉中添加 0.2%的赖氨酸,可使其蛋白质的有效吸收率从原来的47%提高到71.1%。

此外,赖氨酸对人体的脑部神经细胞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尤其是合成脑神经生殖细胞核蛋白、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

我国发酵法生产赖氨酸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拥有全套成熟赖氨酸生产工艺的国家并不多,只有美国、日本、中国等少数国家。

在实际生产中采用淀粉发酵,其产酸率为9%~11%,提取率为83%~ 87%,每吨赖氨酸产品需消耗淀粉3.2~3.5t;而采用糖蜜(含糖50%)发酵,其产酸率为7%—9%,提取率为 80%~85%,每吨产品需消耗糖蜜6~8t。

2001年世界赖氨酸生产能力约67.5万t/a,消费量近55万t,近10年全球赖氨酸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16.7%,预计今后赖氨酸需求年均增长率仍将保持在7%-8%。

我国赖氨酸生产企业主要有5家,分别是广西桂元赖氨酸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大泉赖氨酸有限公司、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吉林长春大成集团公司、安徽车原集团公司,总生产能力为4.7万t/a,见表1。

1987年广西赖氨酸厂(现广西桂元赖氨酸有限公司)投产,这是我国第一家利用国产技术的干吨级赖氨酸企业,目前该厂赖氨酸装置生产能力已扩至l万t/a;同时福建泉州大泉赖氨酸有限公司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开始了赖氨酸的生产,1999年生产能力已扩至 6000t/a;1996年,中日合资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产能为1万t/a的赖氨酸装置投产,这是国内第一套万吨级赖氨酸生产装置,2000年扩到1.3万t/a; 2000年吉林大成集团建成了1.5万t/a赖氨酸装置,2002年已扩至5万t/a,目前是亚洲最大的赖氨酸生产装置。

赖氨酸

赖氨酸

赖氨酸的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赖氨酸是合成脑神经、生物细胞核蛋白及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成份,是动物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之一,营养学家把它列为“第一缺乏氨基酸”。

植物性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

若缺乏,其它氨基酸利用效率将明显降低,导致蛋白质合成障碍,使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赖氨酸在生物体的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饲料等工业。

赖氨酸工业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谷氨酸的第二大氨基酸工业。

1赖氨酸的生产方法在实际生产及应用中,游离的L-赖氨酸非常容易产生潮解现象,发黄变质,且带有刺激性的腥味,不便于长期贮存。

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把L-赖氨酸制成L-赖氨酸盐酸盐或L-赖氨酸硫酸盐的颗粒状的物料形式以便于贮存、运输与使用。

除非特殊需要,则以液体的物料形态被直接快速应用。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生产赖氨酸的主要方法有提取法、合成法、化学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共4 种。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微生物发酵法,其次是化学酶法。

但化学酶法在国外仅有几家规模均不太大的企业在生产,目前为止国内还未有一家。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大规模工业生产中主要用微生物直接发酵法和化学酶法两种工艺生产赖氨酸。

现在以微生物直接发酵法生产赖氨酸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并应用,年总产能已达近160 万t。

我国以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年产能也已突破60万t,仅饲料级的赖氨酸产量就已突破了45 万t。

目前国内最好水平为产酸可达17%,转化率62%,综合收得率98%,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1.1 L-赖氨酸盐酸盐的生产方法98.5%赖氨酸盐酸盐生产工艺:淀粉浆制糖→赖氨酸发酵→膜滤离交→酸化、蒸发结晶→赖氨酸盐酸盐产品。

1.2 L-赖氨酸硫酸盐的生产方法65%赖氨酸硫酸盐生产工艺:淀粉浆制糖→赖氨酸发酵→酸化浓缩→喷雾造粒→赖氨酸硫酸盐产品。

2 賴氨酸的應用情況2.1賴氨酸在醫藥上的應用賴氨酸是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合成人体激素、酶及抗体的原料,參与人体新成代謝和各种生理活動,賴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各种氨基酸輸液配方中基本上都有。

赖氨酸

赖氨酸

目录1 赖氨酸(L YSINE)产品介绍 ··················································-2 - 1.1赖氨酸的特点·········································································································· - 2 -1.2性能与用途·············································································································· - 3 -①用于饲料业················································································································ - 3 -②用于食品工业············································································································ - 3 -③用于医药工业············································································································ - 3 -1.3赖氨酸的生产·········································································································· - 3 -2 我国赖氨酸生产历史···························································- 5 -3 目前市场形势··································································- 6 - 3.1转向东南亚进口······································································································ - 6 -3.2酝酿中的新形势······································································································ - 6 -3.3赖氨酸的市场价格·································································································· - 7 -3.4赖氨酸生产厂家······································································································ - 7 -附件一2008年上半年赖氨酸市场整体状况 ···································- 9 -1 国内赖氨酸市场情况································································································ - 9 -2 国内赖氨酸市场价格变化整体状况······································································ - 10 -3 国内赖氨酸生产的发展趋势·················································································· - 10 -4 后市展望···················································································································- 11 -赖氨酸行业研究报告1 赖氨酸(Lysine)产品介绍赖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

赖氨酸行业现状及展望

赖氨酸行业现状及展望
平均 环比 增幅
1月 21396 21508 23635 21002 21885 -2633 -11%
四、2016 年赖氨酸出口状况
2月 14221 12016 24277 24495 18752 218
1%
3月 20536 17254 20881 29819 22122 8938 43%
4月 14058 22132 26792 28138 22780 1346
二、我国赖氨酸的产区分布和开工率情况 1、我国赖氨酸的产区分布
30 18 43.3 10 40.3 19.3 18.7
图 我国赖氨酸产能分布情况
2016年,中国赖氨酸总产能已达 180 万吨,主要分布
在内蒙、新疆、宁夏、山东、东北等省区,目前国内生产企
业有:梅花集团、宁夏伊品、希杰集团(CJ)、长春大成集团、
2000 年以前,我国赖氨酸产量不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 的需求,每年均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 我国赖氨酸产量的大幅提高,出口量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增长。 2005 年,随着大成产量的大幅增加,我国赖氨酸出口量首次 超过进口量,结束了过去必须依赖进口的局面,开始从全球 最大的赖氨酸进口国逐步转变为最大的出口国,产品出口到 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向好,赖氨酸价格开始上涨,上涨态势保持到 9 月份新粮上市
前,9、10 月份新玉米批量上市,赖氨酸生产成本降低,市场
价格走弱,9 月底限超令的发布、近年来赖氨酸价格低迷及
环保压力加大,行业部分产能不断退出,库存持续低位,出
口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供给收缩推动 11 月份赖氨酸价格暴
涨。
98 酸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3、近年来,赖氨酸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竞争激烈 程度加剧。

国内外主要发酵类氨基酸产品发展现状

国内外主要发酵类氨基酸产品发展现状

国内外主要发酵类氨基酸产品发展现状摘要: 2006年世界味精需求量超过240万t,其中,日本味之素公司的味精生产量约占世界味精总产量的30% ,约58万t (包括在华企业的产量)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味精的主产地, 2006年产量增长至170万t,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25%;出口量达到20多万t,但我国味精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

近几年,我国赖氨酸产业高速发展, 2006年国内生产能力接近70万t/ a,出口量增长到1413万t,但由于养殖业低迷,导致需求欠佳;由于国内赖氨酸企业的激烈竞争,使得国际赖氨酸生产商售价和利润大跌。

本文还简要分析了国内外苏氨酸、色氨酸的生产情况,详细表列了苏氨酸、色氨酸的主要生产企业及日本味之素的产能情况。

关键词: 发酵类氨基酸; 味精; 赖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发酵类氨基酸(不包括医药用)主要包括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

表1 为2003 ~2006年三大限制氨基酸世界需求情况。

1味精(谷氨酸钠)1. 1我国味精行业发展现状味精是第一代食品调味品,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使用量最大的行业是食品工业。

权威机构如美国FDA和联合国已经证明,适量食用味精对身体无害。

而且,味精是鸡精的最大构成部分,鸡精里面含有35%以上的味精,所以,味精行业的发展仍将保持较高的年增长速度。

2000~2006年间,味精行业平均每年增长17%。

同时,由于世界其他主产地日本和韩国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当地对环境要求逐渐提高,使世界味精产能逐步向我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味精的主产地。

2006年成为近10年以来我国味精总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2006年,我国味精产量增长至170万t,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25%;出口量达到20多万t,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2007年上半年我国味精产量分布见表2。

与2005年相比, 2006 年生产量增长最大的地区是四川、山东、河北、河南、宁夏、重庆、上海、广西、新疆等省、直辖市,降低最多的是甘肃、天津、湖北和湖南地区; 2007年上半年产量与同期相比增长最大的是河南、湖北、四川、宁夏、江西和山东,降低最多的是安徽、天津、广西、湖南和福建。

2024年赖氨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赖氨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赖氨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赖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赖氨酸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赖氨酸的基本介绍赖氨酸,化学名为2,6-二氨基己酸,分子式为C₆H₁4N₂O₂,是一种生物活性分子。

赖氨酸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和改善肌肉功能等。

它还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保健品成分和药物原料。

赖氨酸市场的现状1. 行业规模赖氨酸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取得了持续稳定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赖氨酸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XX亿美元。

2. 主要应用领域赖氨酸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

赖氨酸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常作为增加食品营养价值和改善口感的添加剂。

同时,赖氨酸也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广泛应用于调味料和调味品的制备中。

医药领域赖氨酸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药物原料,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促进生长发育的药品等。

此外,赖氨酸还被用于研制保健品,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改善肝功能的功效。

农业领域赖氨酸在农业领域被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中,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减少养殖成本。

赖氨酸还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和抵抗逆境的能力。

3. 市场竞争格局赖氨酸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国内外知名生产商和供应商。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份额来争夺竞争优势。

同时,一些新兴企业也加入到赖氨酸市场中,推动了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升级。

4. 发展趋势赖氨酸市场面临着以下几个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赖氨酸的生产技术不断更新迭代。

新的工艺和设备的引入使得赖氨酸的生产更加高效和环保。

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赖氨酸市场的发展。

增长驱动因素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营养,对高品质赖氨酸的需求不断增加。

另外,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养殖业的不断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赖氨酸市场的增长。

市场扩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赖氨酸市场的需求将持续扩大。

赖氨酸行业分析报告

赖氨酸行业分析报告

赖氨酸行业分析报告赖氨酸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赖氨酸是一种氨基酸,人体和动物需要通过饮食来摄取,而植物自身不能合成赖氨酸,因此需要在养料中添加赖氨酸。

赖氨酸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营养强化剂,可以被添加到各种动物饲料、食品和医药保健品中。

二、分类特点赖氨酸可以分为两种:L-赖氨酸和D-赖氨酸。

L-赖氨酸是人体和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而D-赖氨酸则不是。

赖氨酸作为一种营养强化剂,具有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增加肌肉质量的特点。

三、产业链赖氨酸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出口商、经销商和终端使用者。

原材料供应商提供赖氨酸原料,制造商将原材料转化为赖氨酸产品,出口商负责将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经销商将赖氨酸产品销售给终端用户。

四、发展历程赖氨酸作为一种营养强化剂,从1980年代起被广泛使用。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赖氨酸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赖氨酸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行业。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 《农业部关于调整畜禽饲料添加赖氨酸量的通知》该文件规定了畜禽饲料中赖氨酸添加量的标准,通过控制赖氨酸添加量,可以有效控制畜禽养殖成本并提高养殖效率。

2. 《日本食品添加剂法》该法规定了食品加工商在添加剂使用中应该遵循的标准和规定。

3. 《美国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典》该法典规定了赖氨酸在食品中的使用标准和规定。

六、经济环境赖氨酸行业发展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对赖氨酸行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经济衰退和萎缩导致消费者对营养强化剂的需求下降,但经济复苏和消费升级也会促进行业的发展。

七、社会环境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的需求增加,赖氨酸作为一种营养强化剂受到广泛关注。

人们对健康营养的关注也推动了赖氨酸行业的发展。

八、技术环境赖氨酸行业的发展取决于技术进步。

新技术的出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目前,赖氨酸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技术日新月异,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地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赖氨酸

赖氨酸

目录1 赖氨酸(L YSINE)产品介绍 ··················································-2 - 1.1赖氨酸的特点·········································································································· - 2 -1.2性能与用途·············································································································· - 3 -①用于饲料业················································································································ - 3 -②用于食品工业············································································································ - 3 -③用于医药工业············································································································ - 3 -1.3赖氨酸的生产·········································································································· - 3 -2 我国赖氨酸生产历史···························································- 5 -3 目前市场形势··································································- 6 - 3.1转向东南亚进口······································································································ - 6 -3.2酝酿中的新形势······································································································ - 6 -3.3赖氨酸的市场价格·································································································· - 7 -3.4赖氨酸生产厂家······································································································ - 7 -附件一2008年上半年赖氨酸市场整体状况 ···································- 9 -1 国内赖氨酸市场情况································································································ - 9 -2 国内赖氨酸市场价格变化整体状况······································································ - 10 -3 国内赖氨酸生产的发展趋势·················································································· - 10 -4 后市展望···················································································································- 11 -赖氨酸行业研究报告1 赖氨酸(Lysine)产品介绍赖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赖氨酸市场分析
1 市场整体形势
1.1 国内市场供大于求,货源充足
据估计2010年中国赖氨酸产量可达到60万t(折算成98.5%),同比增长了7%。

需求约38万t(折算成98.5%),同比增加6%。

1.2 国产赖氨酸的胜利
1.2.1 出口大幅增长
2010年赖氨酸出口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当年欧洲乃至世界对赖氨酸需求强劲,全球发酵原料价格上涨,给予国内出口较大提振。

据估计2010年赖氨酸出口19.5万t(折98.5%),同比增长56%,其中65%赖氨酸出口9万t(折98.5%后),同比增长18.4%;98.5%赖氨酸出口10.5万t,同比增长99%。

从结构来看,98.5%赖氨酸出口大幅增长(图2)。

2010年各企业出口份额有较大变化,大成份额保持稳定,伊品大幅上升,而希杰(聊城)、金玉米和丰原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图3)。

1.2.2 进口大幅缩水
与稳定增长的赖氨酸出口量相比,2010年赖氨酸进口大幅缩水,2010年赖氨酸进口量总量7 661.528 t,较去年同期28 912.355 t,大幅下降73.5%,其中11月进口量7 t,为近6年单月最低值。

进口量大幅降低,国外产品在在中国已经失去优势,国产产品完全占据主动(图4)。

1.2.3 赢得知识产权诉讼
2010年3月大成完胜对味之素起诉其赖氨酸产品的侵权案。

2006年4月6日味之素提出诉讼:指控大成对美出口和销售的L-赖氨酸饲料级产品侵犯自己两项方法专利;2006年5月美国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款对大成调查,调查持续了近26个月;2008年7月和9月美国委员会分别进行了初裁和终裁,结果都是大成胜诉,可以继续在美销售L-赖氨酸;由于味之素不服美国贸易委员会的终裁再次上诉,2010年3月9日美国上诉法院终裁,结果仍旧维持原判,整个历时近4年的“337”调查以大成完胜而告终。

1.3 厂家纷纷扩产,已经进入整合期
2010年1月19日,中国淀粉董事会宣布进行老厂改建及新厂扩建的工作,预计未来2年将赖氨酸扩产至10.5万t,以适应和储备未来市场需求。

2010年8月30日,希杰第一制糖于在印尼Jombang 举行了氨基酸工厂的奠基仪式,2012年完工,届时将达到年产10万t赖氨酸和5万t苏氨酸的能力。

2010年7月22日丰原发布上半年年报上指出报告期内完成了4万t/年65%赖氨酸技改项目主体工程建设,下半年试车投产。

2013年,大成预计其产能将达80万t,而希杰则要达到55万t 生产能力。

两大巨头国内地位的日趋显耀,国内其他厂家面临更大压力。

2010年底,在伊品网站上获悉,未来伊品与大成会在赖氨酸方面进行合作,目前伊品产能在11万t左右,2011年两家的合作值得期待。

据博亚和讯统计,2010年中国赖氨酸总产能将达到97.4万t左右,同比增长11.5%,2010年各大厂家纷纷新增未来扩产计划,如果公布的产能扩建项目全部实施,预计未来3年内国内产能将增至130万t左右。

从全球赖氨酸供应结构来看,2010年,全球赖氨酸产能190万t,需求约145万t,预计至2015年,全球产能约240万t,而全球需求在蛋白饲料原料价格高位波动、品种多样化等因素作用下,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5年全球赖氨酸需求约200万t。

另外,据测算,如果色氨酸使用成本大幅降低,同苏氨酸作为常规氨基酸在动物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用量将会在当前基础上增长1倍。

因此,在未来需求强劲的刺激下,现有厂家都在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意图在未来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传统的赖氨酸生产工艺,一般是发酵液先酸化后,进入树脂柱中进行离交提取,用氨水进行解析后的赖氨酸(解析液)进行薄膜蒸发浓缩,经结晶分离后精制成品.
赖氨酸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
1)发酵液处理问题
赖氨酸发酵液不进行过滤直接上柱提取(混液吸附),由之而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即树脂吸附后进行洗涤,含大量的菌体、蛋白、胶体的废水将被洗涤下来形成难以治理的废水。

事实上该废水是具有丰富营养资源的物质可做饲料使用的有价值的东西,但废水浓度很稀要将该废水浓缩成饲料要耗费大量的能源,经济上极不划算,这就是
赖氨酸生产时废水难以治理的原因所在。

由于混液吸附,树脂要频繁洗涤反冲,造成树脂破碎,树脂用量大更换频繁。

更为重要的是杂质的吸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树脂的提取收率、解吸下的杂质及色素会带入下游工艺中影响产品的色泽、结晶质量。

2)蒸发浓缩的问题
传统料液浓缩技术基本沿用减压蒸发浓缩的方法,能耗成本很高。

平均一吨蒸汽的效率只有1.0-1.2之间,蒸发水的成本将近100元。

有工厂采用多效蒸发技术,能将蒸汽的利用效率提高很多,但多效蒸发器的投资同样相当高昂,且维护工作相对困难。

蒸发由于是采用加热的方式同样带来一个问题是在加热蒸发过程中产品破坏使得产品的色泽加深影响质量。

然而这一问题一直被赖氨酸生产企业所忽视。

3)含[wiki]硫酸[/wiki]铵的上柱废液处理问题
由于赖氨酸利用其两性氨基酸的特性进行吸附与解析,因此要在上柱之前进行硫酸调酸处理,然后解析时通过加入一定流量的氨水改变PH解析赖氨酸。

不可避免的将会产生含硫酸铵的废水。

三达新工艺
发酵液放罐后直接经Ultra-flo超滤系统过滤,能使真正收率达到99%以上,滤渣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菌丝等营养物质,烘干后作饲料,可进行包装销售。

整个工艺过程除了最终产品赖氨酸和副产品饲料、硫酸铵外,无多余废水排放。

特点:
1)酵液超滤过滤无须任何预处理,节约成本。

菌渣可直接做饲料,完全消除废液污染。

滤液不含蛋白质量高,保证连续离交进料要求。

过滤收率可达98-99%。

2)由于减少了蛋白对树脂的污染,可增加树脂的吸附容量10%以上,并有效延长树脂寿命。

3)减少悬浮物在连续离交树脂罐内的沉积,减少反冲次数,减少树脂破碎。

4)纳滤低成本的预浓缩,降低能耗。

部分无机盐透过纳滤膜,减少产品灰份。

纳滤透析水回用顶洗,闭路循环提高收率减低成本。

(根据实践表明纳滤浓缩平均成本为20元/吨水)
5)纳滤废水处理系统能将硫酸铵废水处理成回用水,并且回收硫酸铵做肥料。

膜系统适应性强,能随时跟上今后用户对处理后的污水排放水质进一步提高的要求。

6)本工艺膜系统运行平稳,维修容易。

膜系统可分性强,可根据料液流量大小随时切换膜的运行数量,其余可进行清洗、保护或更换等操作,故膜系统无传统工艺的每年大修要求,在40℃~45℃左右用低压力大流量对膜进行清洗,只需清洗一小时左右即能使膜通量恢复,而不用拆卸设备,可实现全自动运行与清洗。

7)本工艺的占地面积大大缩小。

由于膜设备都是由膜元件叠加起来的,使膜设备占地极小。

膜系统为全封闭系统,无物料和气体的泄漏,噪音小,并容易实现全自动化运行。

发酵液放罐后直接经Ultra-flo超滤系统过滤,去除蛋白质、菌丝、悬浮物、胶体、细菌及其他大分子有机物于滤渣中,通过加水进行透滤,使真正收率达到99%以上,滤渣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菌丝等营养物质,烘干后作饲料,可进行包装销售。

滤液经SEPTOR 连续式离子柱进行离交吸附,此工序后赖氨酸洗脱液进入纳滤膜系统预浓缩,赖氨酸浓缩液进行活性炭脱色、薄膜蒸发再浓缩、结晶、分离后精制成品,分离出的结晶母液再回收进行离交浓缩循环操作。

纳滤膜的透析液为氨水,可回收利用。

SEPTOR 上柱废液经纳滤膜系统进行浓缩后,浓缩液为硫酸铵,纳滤系统出水可用于Ultra-flo超滤过程的顶洗水再利用(套用)。

整个工艺过程除了最终产品赖氨酸和副产品饲料、硫酸铵外,无多余废水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