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化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二、教师讲析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展示多媒体图片(元谋人牙齿化石、元谋人使用的石器):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生活情况、这个发现的意义是什么?
(四)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教
学
过
程
巩固练习:(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板书设计:
教后
心得
(二)北京人的发现
1.北京人遗址位于,这处遗址1921年
首先被发现,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________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
骨化石,后又相继发掘出土四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经测定,北京人
生活在距今_________。
(3)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能够_________,采用打制方法制造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他们过着生活,已经学会使用_______和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
(2)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
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_北京人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赠送七年级历史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与现代人相貌最接近的一种原始人类应该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居民2.“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3.下列对于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已学会用火②脑容量比现代人小③能够直立行走④使用磨制石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下面对北京人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用耒耜耕地,饲养家畜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5.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考古拼图》,主要讲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
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是()A.元谋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B.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C.山顶洞人一起制作色彩鲜丽的彩陶D.河姆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子里一起纺线、织布、制衣6.在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
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彩陶D.青铜器7.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问道:“他是哪种远古人类?”大屏幕提供了几个片段:(1)生活在北京周口店;(2)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3)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我们可以推测出,“他”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居民8.①发现于云南省;②会制造工具;③知道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
这些内容所述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人9.请你按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境内的早期原始人类()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②①10.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根本因素是()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精品教案(word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指导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了解北京人发现的过程,指导根据化石推测北京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要点。
2.通过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说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情况,初步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讲述北京人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小故事,体会考古学家执着探索的精神,结合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以及北京人的特征【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教学过程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图片导入达尔文猿身像及达尔文真实画像设问: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片的特殊之处?2.观察第二幅图片,认识达尔文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学生观察图片,看看能不能发现这个猿身像的头是谁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暨生物进化论。
设疑导入,从达尔文猿身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
新课教学1.多媒体资料:人类进化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人类由猿进化而来。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设问:(1)依据地图观察中国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个流域,说明什么问题?(2)探索人类产生奥秘的时候,是依靠什么来判定远古人类生存、存在的时间的?3.牙齿的秘密——初识“元谋人”资料:首次报道:1965年5月,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进行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经研究发现,两枚牙齿同属于一个男性成年人个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状。
经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_北京人教案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 北京人的特征
小组合作:1、出示北京人头像复原图,比较北京人面部与现代人有哪些不同?
2、设想北京人的一天怎样度过?
合作交流:
比较北京人比元谋人有哪些进步的地方?
(指导学生列表比较)
自主完成“自主学习”练习题。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感受到他们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难。正是在这样恶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祖先一步步进步,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下预习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
重点
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以及距今年代。
教学
难点
学生初次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
教法
教具
教法:师生探究法、小组互助法、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意见
情景导 入
合作交 流
课堂达 标
课堂小 结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知识模块一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引导学生观察我国远古居民分布图。
讨论回答:1、原始人类遗址分布有何特点?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题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掌握识图技能。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定稿)

《中国境内早期人的代表——北京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知道山顶洞人及其特征。
2、过程与方法: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特征2、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讲述法、情境创设法等2、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四、新课解读导入:展示一张恐龙化石的图片(同学们,这张图片认识么?我们自贡恐龙博物馆里面的恐龙化石,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生活在2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的恐龙的生活。
那么,你们知道什么叫化石么?化石又有什么作用呢?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
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
如果化石会说话的话,它会告诉我们些什么呢?我们一起进入到今天的学习:如果化石会说话。
)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一)会说话的化石——小元(元谋人牙齿化石)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的两颗人类牙齿化石,之后,在同一地方,又陆续出土的打磨过的石器和炭屑。
这些化石会告诉我们些什么呢?通过牙齿化石,地质学家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左右,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而碳屑的发现,又可以证明什么结论呢?对,他们已经知道使用火了。
出土的石器,可以看出已经与一般的石头有所不一样,有明显打磨过的痕迹,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了,用于平时的狩猎中而告诉我们这些有效信息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地点是(云南省元谋县)化石小元只是两颗牙齿,可以证明距今约170万年出现过古人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北京人的生活状况,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以及他们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
教材以北京人为例,展示了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对于远古时期的北京人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呈现和操练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讨论等方式,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在巩固和拓展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掌握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工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产工具,以及他们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生产工具。
2.难点:北京人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北京人的图片和视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北京人的认识。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深入掌握北京人的生活和文化。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相关内容。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素材:北京人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4.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北京人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北京人在山洞中生活,如何使用打制石器等。
2.呈现(10分钟)展示北京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的基本生活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京人难点: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通过书籍和影视剧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说说你知道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生试说。
教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
谁能告诉大家: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样产生的呢?请大家看“导入框”中的内容。
教师: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谁能为大家讲述一下?学生:盘古把宇宙分成天和地两部分,但没有人类存在。
有个女神叫女娲把泥土揉到一块,捏成了一个个小人,吹口气,人就活了,后来,女娲累了,便用一根藤条从泥中一抽。
甩出许多泥点,泥点变成了一个个小人,这样就有了人类。
展示:美丽的传说。
教师:有关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我们会找到答案的。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展示:元谋人的资料卡片发现的地点:距今时间:发现的意义: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填写完整,在学生填写完整的基础上带他们看相关的资料图片,问题: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些信息的?学生:史料、文献、实物、口头传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境内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知道山顶洞人及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
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
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
教学难点:远古人类历史离我们非常遥远,学生对寻找有科学依据的感触和历史想像有一定难度。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多媒体学习、图示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一、说说人类究竟是怎样诞生的?
1、神话之说——图片
(1)、东方说法:中国——女娲造人
(2)、西方说法:西方——上帝造人(亚当与夏娃)师: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神话传说是不可信的,而根据科学的观点,……
2、科学之说:
视频:人类进化(1’24”)
出示:书中图片
师:这一说法是谁提出的呢?
生:达尔文
师:他的这一说法最后形成了一
个理论,叫人类进化论
师: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远古时期在我国境内又生活着哪些人类呢?这些远古人类中哪些地区的远古人我们了解的最为详细。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