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植物形态与生长可视化仿真研究

合集下载

文献检索课程报告

文献检索课程报告

文献检索课程报告班级:091228学号:2009117228姓名:一、选题简介课题名称:利用L-SYSTEM仿真植物花序方法研究The use of L-SYSTEM simulation method to study plant inflorescence课题分析:关键词:L-SYSTEM 、仿真、模拟、植物花序、方法L-SYSTEM 、simulation、plant inflorescence、method二、文献检索过程1、使用CNKI使用CNKI中国知网学术搜索平台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因为利用L-SYSTEM仿真植物花序方法研究是一个比较热的课题,在期刊上应该有所反映。

检索策略: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献检索的标准检索。

主题使用L-system并且包含仿真或者模拟,并且包含植物花序。

2、使用万方数据库搜索平台中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既然中国知网上面可以收到大量的跟该课题相吻合的文献,那么也有大量的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做该选题的学位论文。

检索策略:通过学位论文检索[1] 周春江.基于L系统的虚拟植物生长的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5.随着分形学的研究和发展,虚拟植物生长己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其研究在农林业研究、绿化景观设计、教育、娱乐、商业等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从美国生物学家Lindenmayer于1968年提出L系统后,L系统不断完善,为植物的构型提供了新的途径。

1984年(A.R.Smith)等人将L系统引入计算机图形学,在计算机上模拟生成各种形态的植物,显示了计算机模拟植物方面的能力,为在计算机上实现虚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对确定L系统、随机L系统、参数L系统、微分L系统、语义相关L系统等作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L系统理论,采用标准图形软件接口OpenGL和支持可视化编程的集成开发环境VC++6.0,实现了虚拟植物生长系统。

虚拟植物枝条生长与形态生成模型研究

虚拟植物枝条生长与形态生成模型研究

虚拟植物枝条生长与形态生成模型研究
耿瑞平;涂序彦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04(040)023
【摘要】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植物形态生长的动态模拟方法,该方法基于状态空间理论,将植物的生长视为三维状态空间中状态矢量的运动过程,并综合考虑了趋光作用与分枝自重对植物形态的影响.该模型既能连续、动态地模拟植物并行生长,又能反映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机理的关系,模型直观,易于理解,为虚拟农林以及计算机动画等提供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方法.
【总页数】3页(P4-5,29)
【作者】耿瑞平;涂序彦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
【相关文献】
1.虚拟植物形态生成关键算法研究 [J], 张维统;古辉;丁维龙;芦亚亚
2.虚拟植物小麦根系生长建模与研究 [J], 姚芳;曹扬;王文永
3.教学型虚拟植物生长仿真建模方法的研究 [J], 范国华;吴国栋;周琼;乐毅
4.基于图像的虚拟植物形态数据获取方法研究 [J], 李彦锋;孟繁疆
5.基于光作用的虚拟植物生长模拟与可视化研究 [J], 李子巍;淮永建;付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生长模拟方法研究及优化

植物生长模拟方法研究及优化

植物生长模拟方法研究及优化在植物生长领域,模拟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它可以帮助我们模拟植物生长过程,并预测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同时,模拟方法也能帮助我们优化植物生产模式,使得植物生长效率更高、更节约资源。

本文将对目前常用的植物生长模拟方法进行梳理,探讨其应用优化。

一、常用的植物生长模拟方法1. 动态模型动态模型的基本假设是植物存在一套逻辑严谨的生长规律,并在环境的照顾下按照规律进行生长。

其基础是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得出各生长因素之间的关系。

动态模型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拟合,得出拥有预测性的生长规律,从而模拟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2. 反向模型反向模型是以逆向工程原理为基础的模型。

它是通过对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推导出植物的生长规律。

反向模型通常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生长规律,从而极大地提升植物生长模拟的准确性。

3. 生理模型生理模型关注的是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规律。

其基本思路是基于现有的生理学知识,通过建立生理学模型,从而模拟植物的生长情况。

生理模型通常注重生理变量的解析和刻画,涉及到植物的生理特性,同时它也是植物生长模拟方法中比较复杂的一种。

二、常见模拟方法的应用1. 基于动态模型的土壤氮素研究土壤中的氮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氮素的吸收和利用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就需要有一种可靠的方法,来模拟植物对氮素吸收和利用过程。

这时动态模型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基于土壤-作物模拟平台的构建,可以将氮素的移动和转化关系嵌入到模型中,该模型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植物生长过程中氮素的变化,从而合理配置氮素肥料。

2. 基于反向模型的光☐温交互影响研究光☐温交互影响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会存在差异。

通过反向模型的应用,可以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光照与温度交互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虚拟植物叶片的可视化建模技术研究

虚拟植物叶片的可视化建模技术研究
相比其他方法 ,本文采用数据驱动技术 ,全部数据 (包括 叶轮廓数据 、叶脉数据和纹理数据 )取之实际叶图像数据 ,所 建模型更加符合自然 ;充分考虑了叶脉在叶片建模和变形中 的重要作用 ,引入数学思想 ,解决叶片的光滑变形问题 ,能够 更好的模拟叶片表面的弯曲变形效果 ;将几何方法巧妙地运 用到叶片建模 ,可以自动生成更加匀称合理的叶片网格结 构 ,且可根据需要调节网格的形状 、大小和密度 。实验表明 , 本文仿真方法可以构建出具有真实感效果的叶片模型 ,并可 以满足树叶动态变形效果模拟的要求 。
根据植物学上的分析 ,树叶发生枯萎变形正是由于叶脉 正反面细胞的不同生长率造成的 ,因此叶脉对树叶的变形起 着重要作用 。论文充分考虑了叶脉的控制作用 ,提出了一种 真实感树叶仿真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边缘检测和 marc2
hing square算法提取出树叶图像的轮廓及叶脉信息 ;然后利 用树叶轮廓和叶脉信息来实现叶片的三角化 ;之后利用叶脉 作为控制骨架 ,采用 Lap lace方程的迭代变形算法来实现叶 片的空间变形 ,从而生成带有自然弯曲变形效果的三维叶片 模型 。
— 205 —
2) 设 i和 j为轮廓上的两个结点 ,初始 i = 0, j = 2,将 V i 放入 S中 ;
3) 如果 j = n - 1,停止简化 ,否则 ,记线 L ij为 V i和 V j连 线;
4) 计算结点 Vk ( i < k < j)分别到 L ij的距离 Dk,计算 Dk 的最大值为 Dmax;
逐个三角形判断其每条边的中点是否在叶轮廓多边形内如果三角形任意边的中点在叶轮廓多边形外即认为该三角形位于叶轮廓多边形外去除该三角形如图此所绘制出的三角形网格是任意三条边的中点都位于叶轮廓内的三角形所绘制的边包含前面去除的三角形部分边中点在叶轮廓多边形内的边

基于L_System的植物生长仿真研究与实现

基于L_System的植物生长仿真研究与实现
L indenm ayer提出的括号字符串概念本质是当它的组成 模块被重写时维持了结构的分支拓扑 。 2. 3. 1 轴树和括号字符串
为了使植物体看起来有一个抽象的层次 , 我们用了轴 树 [1 ] (如图 3) 的概念 。轴树概念是树枝轴线的植物学原理激 发了对根树的图论概念的补充 。根树由有标号的有向边和从 一个叫做基点的特殊结点到终端结点的路径组成 。在生物学 文献里 ,这些边被称作树枝段 。对非终端结点 ,把它们分别区 分为衬托段 (靠近树根 ) 和被衬托段 (远离树根 ) 。在某个路 径上 ,一个节段至少跟连着另外一个节段 ,这样的叫做一个 枝节 。一个终端的节段 (没有跟连着的边 ) 叫做树顶 。
Im ita t ion of P lan ts Grow ing Ba sed on L - Sy stem
L I X iang,WAN G Yuan - n i, ZHU L i
(Compu te r Co llege of Ch ina U nive rsity of Geo sciences, W uhan H ubei 430074, China)
2. 5 龟形 从字符串替换的概念可以看出 , L - System 中的初始状
态和产生式均是由字符串来描述的 , 归根结底是因为 L System 本身是一种形式语言 。若要将 L - System 与植物模拟 联系起来 , 使之能表现真实植物枝条的构造 , 就需给 L System 中每一个字母赋予一个特定的几何图形含义 。为了形 象地说明 ,可以引进龟形 ( turtle) [1 ] 这个概念 。最初的龟形来 自于一个称为 LOGO 的内置了制图字符指令集的绘图软件 , 龟形的本质也就是一个运动指针 。
1968 年 , 美国的生物学家 A ristid L inderm ayer(1925 ~ 1989) 提 出 了 L indenm aye r 系 统 , 简 称 L - System。 L indenm ayer系统是描述植物生长的数学模型 ,其基本思想 可解释为理想化的树木生长过程 :从一条树枝 (种子 ) 开始 , 发出新的芽枝 , 继而发过芽枝的枝干又都再发新芽枝 …… 最后长出叶子 。这一生长规律体现为斐波那契数列 : 1, 1, 2,

虚拟植物整体生长研究现状与展望

虚拟植物整体生长研究现状与展望

如 : 国的 Wol ule 、 美 r B i r加拿大的 L— tdo 、 国的 xrg d d s i 德 u u f 、 o
l 引言
虚拟植物 ( 即植物 可视化 ) 是 以植 物个体 或群体 为研 就 究对象 , 利用虚 拟现实技 术在计算机上模 拟植物在 三维空 间
中的生长发育过 程 。因其 具有 真实 感强 、 控制 、 于交互 易 便 操作等特点 , 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
t e my t r so l n i n h u e o r w h p o e s s w l a o i r v h n i n n a q a i f h ma h se i fp a tl e a d t e r l fg o r c s ,a e l st mp o e t e e vr me tl u l y o u n e f t o t
型认为根 、 冠生长取决 于底物碳 和氮 的浓度 及其在 根 、 间 冠
的运输阻力 , 其核心结 构式 : △ /t= (/m △ 1, )X( M ̄ t A A) () 5
4 可 以在虚拟 的农 田环境 中进行虚拟试验 , ) 部分 的替代
现 实生 活中Βιβλιοθήκη 较 费时 、 费力 以及昂贵的试验 ;
c n u ,a d b a s o o u e ,mo ei g a d smu ai n o ln r w h wi r g n w o p r n t s t x lr e tr y n y me n fc mp tr d ln n i l t fp a t o t l b n e p o u i e o e p o e o g l i t i
拟植物整体生长 的研究现状 , 并探讨了虚拟植物整体生长研究的难点 , 并对虚拟植 物整体生长研 究的应用前景 作了简要 的

植物生长模型、模拟和可视化及其应用新进展

植物生长模型、模拟和可视化及其应用新进展

植物生长模型、模拟和可视化及其应用新进展
李保国;张宝贵
【期刊名称】《国际学术动态》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法信息、自动化和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HAMA)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举办的“植物生长模型、模拟和可视化及其应用”同际研讨会于2003年10月13-16日在北京举行。

有来自法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泰国、日本和国内的数百名学者参会,共提交60多篇论文。

经评议,40篇被接收,其中包括4篇特邀报告。

会议论文集以“Plant Growth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专辑的形式由清华—Springer出版社正式出版,内容涵盖植
物生长的结构模型、功能和生理模型、模拟、可视化以及在农学、林学及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

从本次学术交流中可概括出有关植物生长模型、模拟和可视化及其应用在近几年所取得的进展。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李保国;张宝贵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5.5
【相关文献】
1.木本植物三维可视化生长模型与林业生产 [J], 苏喜友;龙洁
2.植物共享光照资源的生长模型改进及可视化仿真 [J], 董天阳;张萃;范菁;陈巧红
3.第二届植物生长模型、模拟、可视化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J], 贺超兴
4.第二届国际植物生长模型、模拟、可视化及应用研讨会 [J],
5.第二届国际植物生长模型、模拟、可视化及应用研讨会会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L-系统的植物三维可视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L-系统的植物三维可视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L-系统的植物三维可视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植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其他生物最重要的生命资源之一。

随着人类的探索和发展,对于植物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

近年来,基于L-系统的植物建模和可视化已成为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形态变化规律。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以L-系统为基础,研究建立一套植物三维可视化系统,探索植物形态的生成与动态展示规律。

在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以下主要内容:1. L-系统的原理与建模L-系统全称Lindenmayer系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生物学家Aristid Lindenmayer提出的一种描述植物生长形态的形式语法。

本研究将重点研究如何通过L-系统构建植物的结构和形态。

2. 基于L-系统的植物三维建模在建立L-系统规则之后,将会进行三维建模的实现。

此处我们将采用开源3D引擎Unity开发工具,通过预设的树材质、材质球、模型等物品,生成各式各样的植物模型。

3. 植物动态演绎的可视化通过通过改变植物生长角度、荟萃程度等系统参数,让植物在时间中完成演化,形态随时间而变化。

将植物形态渲染到Unity中,以便可以进行3D动画和实时交互。

三.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1. 拓展对植物生长形态的认知通过研究基于L-系统的植物三维可视化,并结合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应用,可以深化人们对于植物生长形态演化规律的理解,并拓展有关植物生长形态方面的相关研究。

2. 探索生态景观设计方法本研究植物三维可视化的技术应用,不仅可望拓展植物生长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同时对于景观设计、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 实现可视化系统的创新思路研究基于L-系统的植物三维可视化系统,经过本项目的深入探究和实践,可以有效把图像数字化,对于数据的模拟可视化和趋势的展示结合进行研究,同时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数据的更直观和立体的展示,推进数学科研领域数字可视化的实际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