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环评征求公众意见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穗府办〔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穗府办〔2024〕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30日附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2021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广州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结合广州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域,规划期为2023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本规划在轨道、民航、港口、邮政等方面吸纳了国家、省及我市有关职能部门编制的交通相关最新规划成果,重点深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与运输服务融合等任务,明确我市规划期内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和主骨架布局,着力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形势要求第三节运输需求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扩能提效,推进高水平综合立体交通布局第一节编织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二节构筑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三节打造多层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第四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第四章融通全球,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第二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第三节构建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第四节建设韧性高效的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第五章引领湾区,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第一节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第二节构建外联内畅的道路网第三节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第四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升级第六章统筹融合,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第二节加快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第三节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第七章守正创新,实现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增强安全韧性水平第二节提供便捷舒适服务第三节加快绿色集约转型第四节推进经济高效发展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附件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 年)一、线网规划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 2020 年线网由 21 条线组成,总长度 约 973 公里,共设车站 465 座,其中换乘站 104 座;远景年线 网由 23 条线路组成,总长度约 1025 公里,共设车站 481 座, 其中换乘站 108 座。
预测 2020 年,广州市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 行量比例为 34%,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为 37%。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 3 号线东延、5 号线东延、7 号线二期、8 号线北延、 10 号线、 12 号线、 13 号线二期、 14 号线二期、 18 号线和 22 号线共 10 个项目,总长度 258.1 公里。
到 2023 年,形成 18 条 线路、总长 792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3 号线东延工程自番禺广场至海傍站,线路长 9.6 公里,设 站 4 座,投资 56.98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9~2022 年。
5 号线东延工程自文冲至黄埔客运港站,线路长 9.7 公里, 设站 6 座,投资 78.62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2 年。
7 号线二期工程自大学城南至水西北站,线路长 21.8 公里,1设站 11 座,投资 162.35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2 年。
8 号线北延工程自白云湖至广州北站,线路长 20.0 公里, 设站 9 座,投资 150.83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9~2023 年。
10 号线工程自石牌桥至西朗站, 线路长 19.9 公里, 设站 14 座,投资 210.88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7~2022 年。
12 号线工程自浔峰岗至大学城南站,线路长 37.6 公里,设 站 25 座,投资 351.2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3 年。
13 号线二期工程自朝阳至鱼珠站,线路长 33.6 公里,设站 23 座,投资 370.75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7~2021 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3.15•【文号】发改基础〔2017〕498号•【施行日期】2017.03.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7〕498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上报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2年)的请示》(粤发改交通〔2016〕686号)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一、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支持广州市重点区域、新区建设和南沙自贸区发展,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提升综合交通枢纽接驳水平,发挥轨道交通网络效益,原则同意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考虑到建设规划项目合理工期安排,将建设规划期调整为2017-2023年。
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经济、适用、安全的原则,统筹考虑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加强设施、人员配备。
同时,研究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连接城市副中心及郊区组团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应优先采用市域快线。
三、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划审批(核准)项目,项目基本建设方案不得随意变更。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项目审批(核准)工作不得进一步下放、转移审批(核准)权限,审批(核准)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评估,建立公示和信息公开制度。
项目批复文件抄送我委,并按要求及时报送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
四、本期建设项目要做好与铁路广州站、北站、东站、南站及南沙站枢纽等重要交通枢纽的规划无缝衔接,换乘设施工程应一次建成,可分期投入使用;不能一次建设成的,应充分做好预留。
重要的地铁换乘枢纽应尽可能实现不同线路间同台换乘,不能同台换乘的,通过建设或改造配套换乘设施实现便捷立体换乘。
2030年广州49条地铁这样分布20个三地铁站出炉~

2030年广州49条地铁这样分布!20个三地铁站出炉~四线齐开!明天,广州地铁又将迎来高光时刻,运营总线路增至14条!未来,广州地铁的惊喜陆续有来。
来看下未来广州11区,都有哪些地铁,未来广州三地铁交汇站点又有哪些!11区将有49条线路,海珠17条居首随着明天4号线南延段、9号线、13号线、14号线知识城线的开通,广州地铁线网里程迈向400公里!实际上,未来广州地铁线网里程远不止此。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显示,2023年广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800公里以上。
加上已披露的2025—2030年远期地铁规划和有轨电车规划,全广州的地铁线加起来将有49条之多!想必大家都很好奇,这些线路在各区分布如何?楼市君统计发现,海珠的地铁加上有对电车线路有17条,为11区中最多的区域。
天河以15条居第二。
最为意外的是黄埔,随着13号线、知识城线的开通,以及17、19、23号线与有轨电车等众多线路的建设,近、远期规划轨道线路将达14条,在11区中位列第三。
20个三地铁交汇站,西朗站5线汇聚随着地铁线网的密集建设,交汇站也将越来越多。
9月份,楼市君曾统计过,广州的三地铁及以上交汇站点有15个。
3个月过去,楼市君再次整理发现,有20个三地铁交汇站。
其中,荔湾的西朗站,共有1号线、10号线、18号线、广佛线和有轨电车荔湾线5条线路交汇。
4线交汇的有5个,为广州南站、番禺广场、广州东站、琶洲南大街站和香雪站。
多地铁交汇之处,不仅通达度更高,区域价值更是不可小觑,你住在这些站点附近吗?最后,附上明天新开4条线路沿线的楼盘,有你中意的吗~13号线一期知识城线9号线4号线南延段广州地铁这么拼,一起期待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响评价 技术 导则》 《 和 环境 影 响评 价技 术导则 城 市 轨道 交通》 ,并从三个 不 同层次对 城市轨 道交通 规
划环境 影响 评价进 行 了规 定 。
3 州 市 城 市轨 道 交 通 规 划概 况 福
福州市轨道交通规划 由 7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 ,
全长 19 9m, 00 7. k 22 年前先建线网骨架线 1 7 号线、 号 2 线, 形成 “ 字形构架 的骨架网, 十” 总长度为 5. m, 2 k 均 2
_ 囡
铁 勘 道 :
A E I 0 13 ND D SGN 2 1 ()
城 轨交 建 及 网 划境 响价 究 宙 彬 吴 芳许 阳 市道 通 设线 规 环 影评 研
令 令
图 1 福 州市 轨道 交通 线 网及建 设规划 图 合 的方法 进行 , 主要 包括水 源保 护区 、 自然保 护区 、
程 序等 , 是城市 轨道 交通规划 环境影 响报告 书编制
所 依据 的重 要基础 性文 件 。
《 环境影 响评 价技 术导则 城市轨 道交通 》 是 则
2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 的基础
目前城 市轨 道 交通 建 设及 线 网规划 环 境影 响 评 价可 以依据 的基础是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环境 影响 评价法》 《 及 规划 环境影 响评价 条例》 《 、 规划环 境影
4 福 州 市轨 道 交 通 规 划
风 景 名胜 区 、 地 保 护 区 、 史文 化保 护 区 、 市 湿 历 城
环境影 响评价概况
41 . 环境 保护 目标 和环 境敏 感制 约 因素分 析 环 境现 状 调 查采 取 现场 调 查及 资 料 统训‘ 结 相
绿 地 , 以及 建 设规 划 范 围 内既有 及 规划 的集 中居 住区、 文教 区 、 政机 关 集 中办 公 区 、 党 医院 、 疗养 院 和 具有 重 要社 会 、 经济 、 史 、 化 价值 的建 筑 等 , 历 文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 题
论 对 环境 问题 的 关 注度 逐 渐增 强 , 道 交通 工 程 从 建 设 到 运 营过 程 中产 轨
生 的诸 如 振 动 、噪 声 、电磁 辐射 、地 下 水 、景 观 等 环 境 问题 已备 受 各 界
公 众 关 注。 通过 分析 现 阶段 我 国城 市轨 道 交通行 业环 境 影 响评 价 工 作 中
1. 环 评 作 介 入 时 机 题 2 目前 ,我 国 轨 道 交通 行 业 规 划
1 现 阶段我 国城市轨 道交通环
评 中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通 过 现 场 查 勘 、 集 资 料 、 相 搜 与
环 境 问题 。但 是 随 着 我 国城 市 轨 道 关单 位 座 谈 等 多种 形 式 , 上 海 、 对 广 环 评 一 般 在 建 设 规 划 完 成 后 介 入 , 交 通 建设 快 速 发 展 ,运 营 规 模 的 不 州 、西安 、重 庆 、长 春 、武 汉 和 北 京 难 以达 到 提 早 介 入 的 原 则 ,无 法 实
国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环 填 影 晌 评价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又 策
乔 皎 吕 巍 曹 娜
摘 要 :随 着我 国城 市轨 道 交通 建 设 进 入 高速 发展 期 ,政 府 、公 众 、舆 全 面 总 结 和 整 理 ,提 出 现 阶 段 我 国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1 作 主 要 存 在 以下 9个方 面 的 问题 。
普 遍 存 在 的 问题 , 出 了相 应 的 对 策 和 建 议 , 提 为今后 我 国城 市轨 道 交通
环境影响评价起到较好 的指导作 用。
根 据 环 评 法 和 规 划环 境 影 响评 价 条 例 有 关 规 定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规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影响评价在环境保 护中重要性表现 的 日益 突出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在实际操作 中根据实 际情 况不断 的给予补充 、 调 整和完善 , 形成 等多个城市在规 划 、 建设城 市轨 道交通 中都大力开展 了相关 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 ,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 防了环境问题的发生 。
得到不断的完善和补充。
析、 预测 和评价 ,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 良环境影 响的对策和措施 , 2城 市轨道 交 通环境 影 响评 价指 标体 系 的构 建 进行跟踪监测 的方法和制度 。其实质是一种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
具有相 当的前 瞻性 , 它侧重 于在 规划层面前期协调环境 与发 展的
城 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研 究
王 玉 文
( 扬州美境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扬州 2 2 5 0 0 0 )
公众 的居住 、 出行都具有相 当大 的影 响 , 因此 , 其规划环境评价必 须要有公众 的广 泛参 与 , 能保证最终 的评价结果很 大程 度上 反映 公众的意 向和利益。
一
个较为全 面的指标评价体系 。
2 . 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 指标体 系划分
城市轨 道交通规划 环境评 价指标体 系大体可 以分 为三个层
1城 市轨 道 交通规 划 评价 的原 则
1 . 1科学性原 则 任何 指标体 系的建立首 先讲求 的就 是要科 学 , 这是整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无论 是权 重系数 的确定 、指标的选择等等都必须要求 以科 学理论为前提 , 符合科学性原则 。 1 . 2可操作性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体 系错 综复杂 , 因此不 可能选取全部 的指标。指标 的确立 、 权重系数 的选择 以及 预防的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注重点及常见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注重点及常见问题2衢州市常山生态环境监测站浙江衢州 324200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和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壮大,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远远不够。
目前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依旧困扰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又恰恰能够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因此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立是尤为重要的,做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必不可少。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评价工作主要包括规划环境评价和项目环境评价工作的衔接、噪声振动环境影响和风亭、冷却塔环境影响工作等,还有一些地下水评价、车辆检修、公众参与等常见问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关注重点;常见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运能大、速度快且安全准时的特点,早在上个世纪各个国家就开始广泛应用,现如今更是属于骨干交通工具。
城市轨道交通对于解决城市拥堵、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轨道交通将会快速发展。
轨道交通属于线性工程,不管是在建设规划过程中还是投入使用过程中,主要影响其轨道两侧范围[1]。
轨道交通项目往往具有环境污染、生态影响等多个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居民居住环境、居民饮用水等各方面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注重点及常见问题展开论述。
1.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评价的关注重点1.1规划环境评价工作和项目建设环境评价的衔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及时预防不良环境影响。
建设项目环评是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行政审批程序。
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评价工作包括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两者的衔接直接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质量。
规划环评工作包括轨道线路的选择、分布、规模、站点地址的选择、实地勘测结果、不同施工路段施工方式的选择以及轨道线路对周边居民住宅、文化教育等地区的噪音影响,还有对地下水、居民用水等地区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环评征求公众意见
近日,广州地铁官网发出公示,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正在进行环评公众意见征询。
据悉,本次建设规划调整建议在已批复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地铁八号线北延段线路规划方案,延伸两条(段)轨道交通线路,总长约59公里,站点29座。
最新变化
地铁八号线新增北延段拆解线和东延段
据悉,本次规划调整主要围绕未开工建设的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滘心至广州北站)。
该线路拟进行拆解调整,八号线继续往北延至江府,江府至广州北段拆解成二十四号线,并南延至市中心的纪念堂站;目前已开通运营的八号线万胜围向东南延伸至莲花。
其中,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滘心-江府),线路长约9.4公里,设站4座,全地下线路。
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拆解线(新一轮线网二十四号线,纪念堂-广州北站),线路长约31.6公里,设站18座,全地下线路,设唐阁车辆段一座,雅瑶停车场一座。
地铁八号线东延段(莲花-万胜围),线路长约18.0公里,设站7座,全地下线路,设化龙车辆段一处。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已开通运营的地铁八号线万胜围向东南延伸至莲花,这是首次出现在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中的新线路。
地铁八号线两端再延长之后,里程将达到60公里左右,共计设39个车站,运行时间至少一个半小时,超过广州所有已开通的线路。
此外,江府至广州北段拆解成二十四号线,并南延至市中心的纪念堂站,该线路将成为另一条连接广州北与广州市中心的重要交通动脉。
市民建议
地铁二十四号线在飞翔公园加站提高通达性
据了解,此次经过拆解出来的地铁二十四号线始于广州北站,南下沿广花路行进,经过铁路枢纽白云站,与十二号线换乘,沿三元里大道进入中心城区,在梓元岗站换乘十一号线,到纪念堂站换乘二号线、十三号线。
据此前铁路白云站的相关招标,地铁二十四号线拟采用设计时速100公里的列车,广州现在唯一用相同速度级别列车的是十三号线。
据介绍,地铁二十四号线的主要功能,是让花都市民快速到达白云站、进入市中心。
与十三号线相反的是,二十四号线的设站是郊区密,市区疏。
根据相关媒体曝光的车站线路图,该线路在广州北站始发的前三站——秀全公园、雅瑶、雅源,平均1.3公里左右就有一站,密度堪比地铁一号线。
进入中心城区,在远景站之后仅设两站——梓元岗站、纪念堂站,车站之间的距离约2.4公里。
笔者还发现,地铁二十四号线无法换乘十四号线,与二号线在我区内无换乘站,最近的换乘站是纪念堂站,线路的覆盖面、通达性都有所损失,降低了客流吸引力和市民出行的便捷度。
“二十四号线在花都的站点密集,为了加站还多拐两个急弯,进入市区反而设站稀疏。
”有市民看到最新的车站分布图后建议,地铁二十四号线应该在远景和梓元岗之间加一个站,可设在飞翔公园的位置,飞翔公园西有地铁十四号线乐嘉路站,东有地铁二号线飞翔公园站,二者均为南北走向,若二十四号线以东西向经过并设站,则可一次性实现与二号线、十四号线的换乘。
也有市民表示,考虑到地铁二十四号线未来还要南延,成为市区的南北纵贯线,在此处相交换乘,为北上客流提供多种方向选择,尤显必要。
延伸
地铁二十四号线现阶段设站规划:
广州北站(换乘九号线)—秀全公园—雅瑶—雅源—东镜—神山东—水沥—江府(换乘八号线)—桃源—均禾—白云大朗—夏茅—黄石—白云站(换乘十二号线)—棠景—远景—梓元岗(换乘十一号线)—纪念堂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