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虫害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玉米几种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几种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的虫害很多,经常发生的虫害有蝼蛄、粘虫、玉米螟等。
一般发生年份常使玉米减产l0%-15%,发生严重地区减产50%,甚至毁种,农民称它为“哑吧灾”。
(一)蝼蛄。
蝼蛄又名拉拉蛄、土狗子,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幼苗,在地表处被咬断,断面不齐,呈缕缕丝状。
或在土层表面开掘隧道,在玉米3叶期前后咬断幼苗主根,使幼苗枯死,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毁种重播。
防治方法:
1.毒饵诱杀。
将麦麸、豆饼等炒香,每100千克饵料拌入90%的敌百虫1千克,加水10千克,混拌成毒饵,趁鲜在当天傍晚空气潮湿时撤于地面,毒杀蝼蛄。
播种前后两次防治,效果更好。
2.药剂拌种。
用50%1605乳剂或辛硫磷1千克,兑水100千克,拌玉米种子500千克。
拌后闷3-4小时即可播种,预防效果好。
3.人工防治。
(l)坑粪诱杀。
在蝼蛄为害严重的地块,每隔3米挖长宽各30厘米、深50厘米的坑,傍晚放入新鲜牛马粪2-3千克,上面覆盖青草,第二天早晨移开盖草捕杀蝼蛄。
(2)灯光诱杀。
在蝼蛄多的地方,在晚间,特别是下雨之前或闷热天气,在田边点燃火堆诱杀,效果尤为明显。
在风速小于15米/秒,气温在18-22℃,灯光在100瓦时,诱集效果最好。
1。
玉米螟的化学防治

玉米螟的化学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叶末期防治:在心叶末期,即玉米螟幼虫孵化并潜入心叶丛为害的时期,可以使用药剂喷施或颗粒剂丢心的方法进行防治。
具体可选用
2.5%敌百虫颗粒剂沾心叶,每公斤500-600珠,或者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混细土配成毒土,每株2克撒入心叶。
此外,还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或使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等方法进行防治。
2. 药剂喷雾防治:在玉米螟幼虫3龄前,即玉米心叶末期,使用超低量电动喷雾器把药液喷施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以杀死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
可用的药剂有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悬浮剂)、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悬浮剂(福奇悬浮剂)、9.4%高效氯氟氰菊酯+12.6%噻虫嗪微囊悬浮-悬浮剂(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亮泰悬浮剂)和24%甲氧虫酰肼(雷通悬浮剂)等,用量分别为10毫升/亩、25毫升/亩、25毫升/亩、40毫升/亩和40毫升/亩。
3. 药剂灌心或撒施毒土:在心叶末期,每亩用50%巴丹100克兑水100公斤喷雾或灌于心叶内。
也可以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1公斤加水5公斤加细砂土25公斤配制成颗剂,每亩10公斤施于心叶进行防治。
或者使用含有辛硫磷等成分的颗粒剂配土防治成虫,在7月中上旬防治幼虫。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虽然可以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危害,但也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避免超量使用或滥用,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同时,也可以考虑采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玉米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玉米常见病虫害有哪些玉米常见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
防治方法:使用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2500倍液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使用2%阿维菌素3000倍液,可防治玉米叶螨;使用2%阿维菌素3000倍液,可有效防治玉米蚜虫、灰飞虱等。
一、玉米螟1、玉米螟又被称为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常见的虫害,它会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全年一般发生2-4代,在海拔低、温度高的地区,发生代数更多。
2、成虫一般喜爱在夜间活动,飞翔能力比较强,具有趋光性,寿命为5-10天,喜爱在离地50cm以上、生长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
3、玉米螟幼虫孵出后,刚开始会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玉米植株,刚孵的幼虫,能吐丝下垂,并借助风力飘移到邻株,使邻株造成危害。
二、黏虫1、黏虫又被称为麦蚕、五彩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粮食作物与牧草作物的常见害虫,危害玉米比较严重,黏虫是一种迁移性、多食性、暴发性的害虫。
2、发生黏虫与温度、湿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成虫产卵适宜温度为19-25°C,当温度达30°C以上时产卵会受影响。
3、如果湿度越大,就越有利于成虫产卵,尤其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下,更有利于成虫产卵、卵孵化、幼虫发育。
三、棉铃虫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又被称为青虫、钻心虫、棉铃实夜蛾等。
四、蚜虫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主要在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玉米心叶上,抽穗后主要危害穗部,吸收玉米汁液,妨碍其生长发育,还会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其分泌物会将花粉粘住,影响玉米散粉,此外还会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导致玉米减产。
五、玉米叶螨玉米叶螨又被称为红蜘蛛,危害作物种类较多,主要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作物叶片会由黄色变为白色并枯死,会严重影响玉米灌浆进程,导致产量减少。
六、防治方法1、使用2000-2500倍液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或者使用1000-2000倍液20%虫酰肼悬浮剂,或者使用1500-2000倍液25%灭幼脲,喷洒玉米植株,可有效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怎样防治玉米螟虫 玉米螟虫用什么药防治

怎样防治玉米螟虫玉米螟虫用什么药防治玉米螟幼虫每年都在不断的生长,并且在呈现老态的时候在茎杆里面过冬,相对湿度要在60%以上。
降雨较多利于它们产卵。
今天我们介绍怎样防治玉米螟虫,玉米螟虫用什么药防治。
一、怎样防治玉米螟虫1、利用玉米螟的趋光性利用虫子喜欢光的特性,使得虫子飞向机器从而杀死虫子。
在田庄的外面,每隔一百五十米左右就放一个诱杀虫的灯,玉米螟成虫对于光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只要有光的地方他肯定会去,那么就可以将这个玉米螟成虫杀死。
2、利用性激素防治因为玉米螟雄蛾雌蛾有着明显的性别区分,人们可以很好的识别出他们的性别,所以可以对雌虫注射性激素。
这种做法可以使得玉米螟雌成虫不能够怀孕,产生不孕不育现象,从而不能够进行繁殖,从根本上减少了玉米螟。
3、释放赤眼蜂赤眼蜂的主要食物就是玉米螟,对于玉米螟来说,看见赤眼蜂就等于老鼠见了猫一样。
玉米螟对于赤眼蜂的害怕可想而知。
在玉米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在晴天时大面积连片放峰,效果最好。
释放的赤眼蜂的数量可根据螟虫卵的数量而定。
二、玉米螟虫用什么药防治敌敌畏与甲基异硫磷混合来杀死螟虫成虫。
使用这种药剂可以有效的控制玉米螟的数量,使得玉米螟不能够在对食物进行残害。
幼虫的防治可在玉米的心叶期进行,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1.5%的辛硫磷颗粒剂,以1:15的比例与细煤渣混合均匀,然后使用喷雾器施药,一边沿着田埂走一边喷药。
在玉米的抽穗期间,对于敌敌畏的使用量一定要增加,这样才能够使得玉米螟死亡,保证食物的安全,使农民的努力没有白费。
也可将上述药剂施与雌穗顶部花柱基部,这样药液就可以渗入花柱,杀死在雌穗里的幼虫,因此减少玉米螟的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提高作物的产量。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导致玉米产量大幅下降。
为了有效防控玉米病虫害,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技术。
综合防控技术是指通过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全面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实现科学、可持续的玉米种植管理模式。
一、玉米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及危害玉米病虫害是导致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玉米病害主要包括玉米赤霉病、玉米晚疫病、玉米锈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叶片枯黄、秧苗凋谢、果实畸形等,严重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而玉米的主要虫害包括玉米螟、玉米象、玉米蚜虫等,这些虫害会直接危害玉米的生长点,导致玉米植株死亡或减产。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二、综合防控技术的基本原则综合防控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其基本原则包括:多因素作用、全程覆盖、动态监测、精准施药等。
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如优势生态环境、微生物调节等,形成多因素协同作用,增强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其次,要在整个玉米生长周期中,全程覆盖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做到早防、早治。
再次,要不断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确保防控效果。
最后,要进行精准施药,避免药物滥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综合防控技术的具体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等天然生物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可以通过释放有益昆虫、引入天敌和天敌调查等方式,增加天敌的数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2.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例如,可以利用陷阱、遮阳网等物理屏障,阻止病虫害的入侵;可以利用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杀死病虫害的幼虫。
物理防治简单易行,对减少药物使用和环境污染有积极作用。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病虫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可以有效控制玉米病虫害的发生。
玉米螟防治方法

玉米螟防治方法
玉米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玉米螟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使用天敌来控制玉米螟的繁殖和发展。
常见的天敌包括寄生性蜂类和捕食性昆虫,如天牛、蜻蜓等。
可以通过引入这些天敌或者利用天敌繁殖的方式进行生物防治。
2.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来消灭玉米螟。
常见的农药有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
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对人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轮作休闲:在连作地或者玉米田旁边种植休闲作物,如红薯、蔬菜等,可以减少玉米螟的滋生和传播。
4. 清除秧苗:玉米螟常常在玉米秧苗上滋生,及时清除受害的秧苗,以减少玉米螟的繁殖量。
5. 增加种植密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可以减少玉米螟的寄生和繁殖。
6. 使用陷阱:在田间设置玉米螟的诱捕器,如黄色粘虫板,可以吸引和捕获玉米螟,减少其数量。
7. 种植抗虫品种:选择抗虫品种的玉米,可以减少受到玉米螟的侵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玉米螟防治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农作物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对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一、玉米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最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它会在玉米叶片中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会啃食玉米叶片,导致玉米的减产和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昆虫天敌和寄生性昆虫来防治玉米螟,如蜘蛛、蝗虫、蚂蚁等。
(2)化学防治。
可以使用杀虫剂来防治玉米螟,如敌杀死、多菌灵等。
2. 玉米花叶病玉米花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玉米叶片发黄、凋谢,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
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来防治玉米花叶病,如拮抗菌、有益细菌等。
(2)化学防治。
可以使用杀菌剂来防治玉米花叶病,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
二、水稻1.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水稻叶片发黄、凋谢,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减产。
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来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如拮抗菌、有益细菌等。
(2)化学防治。
可以使用杀菌剂来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如多菌灵、百菌清等。
2. 水稻螟水稻螟是水稻上最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它会在水稻叶片中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会啃食水稻叶片,导致水稻的减产和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昆虫天敌和寄生性昆虫来防治水稻螟,如蜘蛛、蝗虫、蚂蚁等。
(2)化学防治。
可以使用杀虫剂来防治水稻螟,如敌杀死、多菌灵等。
三、蔬菜1. 蔬菜病毒病蔬菜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蔬菜叶片发黄、凋谢,严重时会导致蔬菜减产。
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来防治蔬菜病毒病,如拮抗菌、有益细菌等。
(2)化学防治。
可以使用杀菌剂来防治蔬菜病毒病,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
2. 蔬菜蚜虫蔬菜蚜虫是在蔬菜上最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它会在蔬菜叶片中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会啃食蔬菜叶片,导致蔬菜的减产和品质下降。
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

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草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玉米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降低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农业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治理的方法,以期有效控制玉米的病虫草害问题。
一、病害的防治1. 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严重的话会导致玉米产量的锐减甚至无法收获。
防治玉米穗腐病的方法主要是选择抗病优良品种,选用健康种子,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残株,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空气湿度,及时采取化学防治。
2. 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常常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容易发病。
预防玉米叶斑病的最重要的方法是要做好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合理浇水、浇水不可溅到叶片,有疫情时要及时用药防治。
3.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黄色链格孢引起的,严重者会造成减产甚至颗粒不育。
防治玉米锈病的主要方法是选择抗锈病的玉米品种,保持通风透光,保持玉米田的整洁,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防治。
二、病害的监测和预警要做好病害的综合治理,必须要有科学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可以利用农业气象条件、病虫发生规律和玉米生长期来预测疫情,当监测到病虫的发病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玉米的生长健康。
三、病虫害的防治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在玉米苗期和玉米灌浆期危害较大。
综合治理玉米螟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农药。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混合播种、间作栽培以及采用抗虫玉米品种。
2. 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常见的害虫之一,喜温暖干燥的环境,如果发生危害,会造成严重的玉米减产。
我们可以通过优良品种的培育、留茬不深、根据适度施肥及时收获等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控制玉米蚜虫的危害。
3. 玉米蓟马玉米蓟马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危害玉米和蔬菜等多种农作物,严重时会导致减产。
对付玉米蓟马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农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摘要:唐山市丰润区是粮食主产区,每年粮食作物面积大,玉米占主要地位,由于病虫害每年损失10%左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起关键作用。
本文对本地区玉米的虫害玉米螟提出针对性防治对策。
关键词:玉米;虫害;玉米螟;药剂唐山市丰润区是农业大区,农业作物面积达165万亩,其中玉米面积68万亩,占总面积的42%,玉米总产量达到34万t,每年因病虫草害损失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0%左右,唐山地区6月进入雨季,相对温度大,有利于普遍发生二代粘虫,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都有发生。
尤其今年多阴雨,气温适宜,6月底,多点调查发现,春玉米有虫株率达15%,夏玉米平均有虫株率达10%。
此期为玉米心叶期即大喇叭口期,是粘虫普遍发生及防治关键期。
进入8月份,发生三代粘虫多点调查平均密度为2~5头/m2,平重地块达8~15头/m2,幼虫以2~3龄期为主。
这是穗期防治关键期。
今年玉米虫害发生严重,预计有些地块减产20%。
现将玉米虫害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介绍给广大农民,希望为玉米的丰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 什么是玉米螟玉米螟,又名玉米粘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主要危害玉米、高梁、谷子、甜菜、番茄等重要作物。
2 玉米螟的危害玉米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
玉米螟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
1~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3龄以上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
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当一块田玉米被吃光,幼虫成群迁到另一块田为害。
一般地势低、杂草丛生的田块受害重3 玉米螟的危害症状玉米螟是钻蛀性害虫,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钻入茎部,取食髓部,影响养分输送,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严重的无籽粒。
为害的茎秆易被大风吹折,造成严重减产。
玉米心叶被幼虫为害后,展开的玉米叶片上出现一排排小孔,幼虫还可钻入雄穗取食,往往造成雄穗根部折断,幼虫常取食雌穗的花丝和嫩苞叶,并能蛀入重轴或取食细嫩籽粒。
4 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mm,翅展24~35mm,体背黄褐色,腹部末端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卵:卵粒长约1mm产,扁平椭圆形,数粒到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
蛹:长15~18mm,黄褐色,呈长纺缍形,蛹尾端有刺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mm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主要是幼虫期为害玉米。
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5 发生规律唐山地区,发生原因是进入6月,降水过程较多,土壤及空气湿度大,一年可发生三代,以二三代危害夏玉米为主,以末代老熟幼虫在作物的茎秆,重轴或根茬内越冬,也有的在杂草中越冬,玉米秸秆中越冬虫量最大。
翌年越冬幼虫陆续化蛹、羽化。
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羽化后第二天交配,第三天开始产卵。
卵多生产在玉米的叶背面中脉两侧,少数产在茎秆上。
产卵期7~10天。
幼虫有5个龄期,3龄以前潜藏,4龄以后钻蛀危害。
幼虫具有趋触、趋糖、趋湿、避光等特性。
老熟后在危害部位附近化蛹。
在我们唐山地区,第一代卵产于春播玉米心叶期。
幼虫孵化后最后集中于玉米喇叭口处,取食未展开的嫩叶。
雄穗打苞后幼虫转移到苞内取食,雄穗散开后幼虫多进入5龄,沿茎秆向下转移而蛀茎。
第二、三代螟卵一般发生在玉米花丝盛期,幼虫孵化后大量侵入玉米花丝丛取食,部分在叶腋处取食花粉和花药,发育到4~5代龄后,有的取食雌穗籽粒,有的钻入穗轴,更多的向下转移,蛀入雌穗柄或下部茎秆。
6 防治方法6.1 农业防治于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杆,消灭越冬虫源;早春处理越冬寄生。
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秸秆、玉米芯、根茬内越冬,春季4月下旬前处理完,这样可起到压低越冬虫口基数的作用。
留作饲料的秸秆要铡细、铡碎。
用作沤肥垫圈的秸秆要铡短、压碎、沤烂;选育抗虫品种。
如农大108等。
6.2 生物防治玉米螟蛾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杀卵;是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颗粒剂施入心叶喇叭口中杀幼虫。
6.3 药剂防治6.3.1 抽雄前即大喇叭口期,颗粒剂防治。
春、夏玉米抽雄前药剂防治,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也是保产的重要环节。
① 是1%1605颗粒剂,每株1.5~2g,撒入心叶喇叭口;②是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混细土配成毒土,每株2g撒入心叶;③是5%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按1:6拌煤渣,每株2g,撒入心叶;④是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每株1g撒入心叶。
6.3.2 玉米穗期药剂保护。
①是药液灌注雄穗:常用药剂有18%杀虫双水剂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90%玉米虫害玉米螟的综合防治郑 玲(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牧局,河北唐山 064000)·153·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50%乙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
这些药液均按每株10mL的用量灌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
②是药液点花丝: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装入带细塑料管的瓶中,在玉米授粉结束而幼虫尚未集中花丝为害时,将药液滴几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熏杀幼虫。
③是亩用4.5%高效氯氢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乙酰甲胺磷乳油500~800倍液喷雾,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g对30~50kg水全田喷雾。
进行叶面喷施,用药时一定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中毒。
摘要:为保证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控制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减少环境污染,为今后我市蔬菜用药管理提供充分依据。
我们对我市蔬菜进行调查了详细深入地调查,查明了10类37种蔬菜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地点、发生面积、使用农药品种等,并针对蔬菜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控制措施。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种类;用药品种;调查;防治对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对蔬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根据我市蔬菜种植种类及用药现状,我们在全市范围内采用以查阅相关文献、咨询相关农技人员、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详细深入细致地调查,重点对我市蔬菜集中种植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以及合作社开展了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了我市蔬菜种类、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用药现状等,为今后蔬菜用药管理提供充分依据。
本文概述了我市蔬菜种类、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地、用药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
1 唐山市蔬菜生产基本情况唐山市南邻渤海、北靠燕山,地处暖温带北部边缘,属冀东平原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各种蔬菜正常生长,是典型的蔬菜生产大市。
全市基本形成了以乐亭为核心的南部设施果菜类种植区,以玉田为核心的叶菜类集中产区,以滦县为核心的瓜类集中产区,以遵化、迁西为核心的食用菌集中产区。
全市具有南部沿海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北部山区食用菌生产基地,西部平原露地品牌蔬菜生产基,中部及环城应季特色蔬菜生产四大蔬菜生产基地格局。
全市基本形成了唐山城郊的秋瓜、遵化香菇、玉田二包尖大白菜、大葱、丰润生姜、萝卜、迁西栗蘑、丰南西红柿、乐亭草莓、甜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
全市大田作物种植面积达1201.2万亩(包括复种),蔬菜种植面积为217.42万亩,各类蔬菜都有种植。
在蔬菜种植中包括10类37种,10大类为根菜类、白菜类、绿叶蔬菜类、葱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多年生蔬菜类、食用菌类,主要种植作物为:大白菜、番茄、黄瓜、韭菜、大葱、马铃薯、甘蓝、芹菜、菠菜、生菜、大蒜、尖椒、西葫芦、甜瓜、菜豆、西瓜、芦笋、蘑菇、萝卜、胡萝卜、豇豆、扁豆、空心菜、香椿、洋葱、菜花等。
常年种植分春季和秋季。
其中黄瓜主要以温室生产为主,甜瓜、番茄、甜椒等主要以大棚生产为主,西瓜、韭菜等主要以小拱棚生产为主,大白菜、大葱、萝卜、菜花等主要以陆地生产为主。
2 唐山市主要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地及用药现状通过我们深入细致地调查,对我市蔬菜种类、用药等情况了如指掌(详见表1),为今后我市蔬菜管理提供依据。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的相关对策3.1 存在问题3.1.1 在蔬菜上好用的农药价格比较昂贵。
主要是一些农药价格较高,造成农民加大用药成本。
3.1.2 农药品种繁多,不知真伪。
因为农药品名太多,农民不知道用哪种药效果更好。
3.1.3 农户缺乏相应的技术。
农民不能对症用药,常常把几种农药混在一起施用,一是易造成药害,二是造成减产,加重防治成本,农民亟待用药知识的普及。
3.1.4 随意加大用药量,导致用药成本增加。
在病虫害防治时,农民普遍存在随意加大用药量现象,使病害、虫害很快产生抗药性,造成防治成本增加,病虫更难以防止并出现恶性循环。
3.1.5 部分县区蔬菜种植面积太小且分散,不能同时进行统防统治,防治效果不好。
3.1.6 我市芦笋茎枯病现在没有很好效果的药进行防治,造成芦笋生产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3.2 防治对策3.2.1 建议研制和推荐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2.2 加强农药、蔬菜、植保技术方面的知识宣传和培训。
3.2.3 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把农民看不懂的“外文洋药”清除市场,减少农药商品名称,尽量标注“有效成分”。
3.2.4 普及农药使用常识及鉴别常识,提高农民用药水平。
唐山市蔬菜主要病虫害种类、用药现状及防治对策宋烨华(河北省唐山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河北唐山 06300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