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条件书

合集下载

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条件书

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条件书

广电集团东莞供电分公司220KV板桥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条件书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2004年9月目录1. 引言2. 系统技术要求2.1 引用标准2.2 监控对象2.3 系统功能2.4 视音频图像技术要求2.5 结构要求2.6 设备环境条件要求2.7 设备先进性和可靠性要求2.8 软件要求2.9 抗干扰措施及施工技术要求2.10 主要性能指标要求3. 供货清单4. 工程管理4.1 双方工作界面4.2 设计联络与培训4.3 资料和图纸4.4 工程设计4.5 电缆敷设4.6 设备安装调试4.7 现场试验验收(SAT)4.8 售后服务要求1.引言本技术条件书适用于东莞供电分公司220kV板桥变电站智能图像监控系统订货招标。

2.系统技术要求2.1 引用标准QB/001-123.01-2002 《广电集团电力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标准》GB/T1762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2887-89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T13850-1998 《交流电量转换为模拟量或数字信号的电测量变送器》GBJ115-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T16435.1-1996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GB/T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线设计技术规定》《电力系统实时数具通信应用协议》ITU/T H.200系列标准ITU/T H.120系列标准ITU/T H.323标准2.2 监控对象(1) 变电站厂区内环境。

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目录1、供货范围一览表 (2)1.1主设备清单 (2)1.2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清单 (4)2、网络示意图 (4)3、方案详述 (4)3.1概述 (4)3.2安全技术标准 (5)3.3方案总体说明 (6)3.4主要技术数据及特点 (7)3.4.1监控系统的技术指标 (7)3.4.2 保护监控装置技术指标 (8)3.4.3 监控装置技术指标 (12)3.4.4 TCP/IP局域网络特点 (13)3.4.5 分散式微机保护监控装置主要特点 (14)3.4.6 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特点 (17)3.5一次设备保护监控 (18)3.5.1 35kV进线间隔 (18)3.5.2 35kV分段间隔 (21)3.5.3 35kV PT间隔 (23)3.5.4 35kV 主变间隔 (25)3.5.5 35kV 所变间隔 (29)3.5.6 低压测控间隔 (30)3.5.7 卫星对时间隔 (30)3.6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 (31)4 质量保证及现场服务 (44)1、供货范围一览表1.1主设备清单备注:1、用户自备后台工控机、显示器一套,要求厂家增加软件加密狗一套,将增加的后台监控软件拷入该工控机中,实现后台系统两台主机双在线式运行方式。

2、35KV高压柜面板改造配线及安装、所有低压遥信遥测装置与低压一次元件的接口联接等项工作由供货单位负责完成。

1.2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清单2、网络示意图(见图3)3、方案详述3.1概述本工程按分层分布式结构设计,由间隔设备层、网络控制层和当地监控站控层三部分组成。

间隔设备层按照不同的电气间隔单元,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分散布置在对应的高压开关柜继电器室和主控室,各微机保护监控装置主要采用分散式微机保护监控装置,在站控层及网络失效的情况下,间隔设备层仍能独立完成间隔层的监测和断路器控制功能。

站控层设置单机操作员工作站。

网络控制层采用TCP/IP工业以太网网络、CAN总线网络及RS232/485网络(智能设备)。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INDUSTRIAL TELEVISION MONITORING SYSTEM
版次
REV.
分项名称
SUBPROJECT

号 详细设计 第2页 共 10 页
SHEET OF
DWG. NO.
设计阶段
STAGE
1、概述 1.1 范围 本技术规格书是为“中石化润滑油重庆分公司搬迁扩能改造项目(一期)”项目视频监视系统 技术规格书而设计, 该系统须满足本项目对电视监视系统技术规格书的各项技术要求, 内容包括 电视监视系统技术规格书的询价、订货以及质量保证、培训等各阶段的要求。 1.2 标准规范 除另有说明外,提供的系统应符合下列规范和国家标准的最新版本: 1、GB 50115-2009 2、SH/T 3028-2007 3、SH/T 3153-2007 4、GB 50058-92 5、GB/T13953-92 6、GB/T 15413-94 7、GB/T 15412-94 8、GB/T 15465-95 9、SJ/T 10603--10604-94 10、GA/T75-94 11、GB12322-90 12、GB7401-87 13、渝安监发[2012] 17 号 设工作的通知》 1.3 供货商的总体要求 1、系统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和企业安全的要求,为生产操作监视、保证产品 质量、工厂管理、消防监视、安全保卫等提供有效的手段。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应与石油化工企 业生产管理模式相协调。 2、本技术规格书为视频监控系统设计、选材、装配、检查和试验的最基本的要求。对本技 术规格书中未提及的, 但为实现系统技术性能和系统完整性又是必需的系统配置和有关附件, 供 货商有责任向用户方提出建议,并提供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配置方案。供货商负责系统总集成,
本文件中图样、文字及数据未经 CWEC 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扩散至第三方。

RV-2000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说明书

RV-2000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说明书

1概述RV-2000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是一个包含当地视频监控系统和远程监控于一体的集成系统。

其当地视频监控系统可以独立成系统,并完成全部的系统功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让工作人员在远方进行视频监视和控制。

当地视频监控系统是由视频采集终端、网络连接设备、云台控制器、多画面处理器、摄像机、报警探头、报警输入/输出控制器、视频监控软件等组成,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实现采集站与监控中心的视频/报警信息传输及远程监控,每个站点最大可接128路视频和128个报警输入,128路联动输出。

RV-2000远程图像监控系统也是一套基于先进的软硬件构架和图像压缩标准,采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协议开发出的性能卓越、功能完备的新一代远程图像监控系统。

系统采用标准的互联网协议,能架构在局域网、广域网或其它网络之上,可以与各种类型的不同的网络设备无缝连接,同时能与本地MIS系统紧密结合,充分适应网络监控的要求。

RV-2000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时图像监控。

即通过在现场合理设置摄像机位置,对现场环境和重要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本地或远程监视,并且监控中心可通过网络对现场的摄像机进行控制。

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动力环境的监控,即各种动力环境监控信号,如温度、压力、湿度、水位等可以通过相应的传感器接入系统,也可以将空调、空压机、风扇等的控制接入系统,通过系统软件进行监视和控制。

2系统设计依据和原则2.1 设计依据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2.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 70-1994)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5.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6.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108-91)7.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9.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标准(IEC364-4-41)2.2 设计原则根据图像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和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并考虑系统投资的长期效益,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最佳的工程性能价格比,本方案设计遵循以下的设计原则:2.2.1实用性根据用户整体情况特点布置监控点,并全盘考虑整个用户的联网传送和控制视频音频信号与报警信号,能完全满监控场所的监控与告警要求。

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目录1、供货范围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主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网络示意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方案详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安全技术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方案总体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主要技术数据及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监控系统的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保护监控装置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监控装置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 TCP/IP局域网络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视频监控及集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完整版)视频监控及集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图像监视系统及集控系统技术规范书买方:卖方:2016 年12 月目录1. 总则 (1)2. 技术要求 (1)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1)2.2 环境条件 (2)2.3 系统规模 (3)2.4 技术性能要求 (3)2.5 图像监视系统要求 (6)2.6 屏体要求 (7)2.7 基本技术指标 (8)3. 技术服务 (11)3.1 项目管理 (11)3.2 技术文件 (11)3.3 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 (13)3.4 卖方现场服务人员的职责 (13)3.5 其它 (14)4. 买方工作 (14)5. 工作安排 (14)6.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5)6.1 备品备件 (15)6.2 专用工具 (15)7. 质量保证和试验 (15)7.1 质量保证 (15)7.2 现场试验 (16)8. 包装运输和储存 (16)附件 1 货物需求一览表 (17)附件 2 卖方应填写的技术参数表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和本公司光伏电站集控系统。

它提出了图像监视系统、集控系统及其元器件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本技术规范书只对本项目的视频监控系统、集控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备的基本配置提出最低要求,卖方应对本项目的视频监控系统、集控系统的设备完整性、功能的先进性负责。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技术规范书众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监控中心设备技术要求

监控中心设备技术要求

监控中心设备技术要求
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控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监控过程中,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技术角度探讨监控中心设备的要求。

关键技术要求
系统集成性
监控中心设备需要能够与其他系统集成,例如门禁系统、智能家居、防火系统等。

因此,系统具有良好的集成性十分重要。

数据存储
监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较大,因此需要具备大容量和高速度的数据存储能力。

此外,数据存储应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数据量。

数据可视化
监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过大,人工分析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因此,设备
需要能够将数据可视化呈现,以方便用户的管理和分析。

安全性
监控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设备应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同时,设备应具备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保护机制。

高性能
监控中心设备需要具备高性能,以便能够同时处理多路视频监控和其他相关数据。

同时,设备需要具备优秀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监控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

系统集成性、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
安全性和高性能是关键的技术要求。

在未来,随着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监控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也将不断提升。

SCADA系统技术规格书

SCADA系统技术规格书

SCADA系统技术规格书燃⽓公司SCADA系统技术规格书⼆〇年⽉⽇⽬录1 总则 (1)1.1 供货商职责范围 (1)1.2 供货需求量表 (1)1.3 ⼯程基本条件 (2)1.3.1 ⽓象条件 (2)1.3.2 ⼯作介质 (2)1.4 ⼯程范围 (2)1.5 ⼯程要求 (4)1.6 项⽬实施要求 (5)1.7培训要求 (6)2系统要求 (8)2.1 系统的接⼝ (8)2.2 系统的设置 (8)2.3 系统操作模式 (8)2.3.1 SCADA系统⼯作模式 (8)2.3.2 SCADA系统的通讯模式 (8)2.4执⾏标准与规范 (9)2.5计量单位 (9)2.6设计原则 (9)2.6.1安全可靠性 (9)2.6.2先进适⽤性 (10)2.6.3经济合理性 (11)2.6.4标准化、模块化 (11)3通⽤技术要求 (11)3.1环境条件 (11)3.2供电电源 (11)3.3防雷、接地要求 (11)4SCADA系统功能和技术要求 (12)4.1SCADA系统功能要求 (12)4.1.1调度中⼼监控系统功能要求 (12)4.1.2⼯商业⽤户监控点功能要求 (14)4.1.3其他功能要求 (14)4.2软件和硬件要求 (15)4.2.1调度中⼼监控系统软件要求 (15)4.2.2调度中⼼监控系统硬件要求 (16)4.2.3⼯商业⽤户监控(⽆线监测点) (20)1 总则1.1 供货商职责范围设备采购供货范围为中⾢燃⽓SCADA系统项⽬的SCADA调度中⼼及相关控制测量仪表设备。

主要包括:1、燃⽓调度监控中⼼系统(1 套)2、⼯商业⽤户监控(新建)(42套)3、门站、加⽓站视频(只远传)(1 套)4、巡线定位系统(1 套)1.1.1 SCADA系统备品备件清单供货⽅应提出设备在保质期后运⾏3年内所需的备品备件和易损件的建议,推荐名称、规格、数量等,其价格单列,不计⼊总价。

1.1.2 调试及试运⾏消耗品清单供货商需依照各⾃的系统设计提供调试及试运⾏阶段的消耗品清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电集团东莞供电分公司220KV板桥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条件书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2004年9月目录1. 引言2. 系统技术要求2.1 引用标准2.2 监控对象2.3 系统功能2.4 视音频图像技术要求2.5 结构要求2.6 设备环境条件要求2.7 设备先进性和可靠性要求2.8 软件要求2.9 抗干扰措施及施工技术要求2.10 主要性能指标要求3. 供货清单4. 工程管理4.1 双方工作界面4.2 设计联络与培训4.3 资料和图纸4.4 工程设计4.5 电缆敷设4.6 设备安装调试4.7 现场试验验收(SAT)4.8 售后服务要求1.引言本技术条件书适用于东莞供电分公司220kV板桥变电站智能图像监控系统订货招标。

2.系统技术要求2.1 引用标准QB/001-123.01-2002 《广电集团电力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标准》GB/T1762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2887-89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T13850-1998 《交流电量转换为模拟量或数字信号的电测量变送器》GBJ115-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T16435.1-1996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GB/T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线设计技术规定》《电力系统实时数具通信应用协议》ITU/T H.200系列标准ITU/T H.120系列标准ITU/T H.323标准2.2 监控对象(1) 变电站厂区内环境。

(2) 主变压器外观及中性点接地刀。

(3) 对变电站内的全部户外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刀闸的合分状态给出特写画面。

(4) 对变电站内各主要设备间的监视(包括大门、控制室、继保室、通信室、高压室、电容器室、接地变室、电抗器室、低压交流室等)。

2.3 系统功能2.3.1实时图像监控与变电站安装在监视区设备进行配合,对环境进行防盗、防火、防人为事故的监控,对变电站设备如主变、场地设备、高压设备、电缆层等监视。

通过通信网络通道,将被监视的目标动态图像以IP单播、组播方式传到监控中心,并能实现一对多(一个远程终端同时连接监控多个变电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多对一(多个远程终端同时访问一个变电站端视频处理单元)的监控功能。

报警信号、站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以TCP/IP方式与监控中心实时通信。

运行维护人员通过视频处理单元或工作站对变电站设备或现场进行监视,对变电站摄像机进行(左右、上下、远景/近景、近焦/远焦)控制、也可进行画面切换和数字录像机的控制。

2.3.2报警功能*报警类别:变电站事故报警、电力设备状态变化及故障报警、消防报警、防盗报警、防火报警、电力设备水浸报警、门禁报警、非法闯入及画面异动报警、图像设备故障报警等;*当发生报警时,变电站视频处理单元或数字录像机能自动进行存盘录像,同时传送报警信息和相关图像,并自动在地理图上提示报警位置及类型;*当发生报警时,能联动相关设备,如启动现场照明、警笛等,相关设备启动后,应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关闭,且现场照明在白天(时间段可设)可不打开;本地监控也要实现报警的灯光联动。

*能与站内各自动化系统实时连接,接收报警信息,联动相应报警目标的图像监视(变电站事故、设备状态变化及故障、保护动作、遥控操作、消防报警等);并指定相应摄像机进行录像,作为事故追忆和调查的辅助手段;*视频处理单元应能对站内摄像机进行自检和故障报警;*画面异动报警的变化率可设置;*变电站内同时发生多点报警时,按报警级别高低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显示存贮,先上传严重报警点的图像,同等级别的报警按时间优先上传报警点的图像,其它报警点上传报警信息,报警信息不得丢失和误报;*对移动目标具有自动跟踪功能,该功能应能随时启动关闭;*报警信息应该和录像数据相结合,可由报警信息检索回放相应的图像录像。

*系统报警功能要实现同保安系统的联动,更有效实现安防功能。

2.3.3控制功能*操作人员能对任一摄像机进行控制,实现对摄像机视角、方位、焦距、光圈、景深的调整;对于带预置位云台,操作人员能直接进行云台的预置和操作;*应具有可控制设备的机械保护措施,在控制雨刷、云台等设备时(自动状态),系统应具有定时功能,即设备在运行后,应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停止,以防止人为的忘记关闭动作,以保护机械结构;*保证控制的唯一性,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操作人员控制同一控制对象;*具有操作联动功能,当运行人员对某一电力设备进行操作时,摄像机应可自动调整到该设备处,并启动数字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

2.3.4图像录像管理站端的视频处理单元或数字硬盘录像机可对非重要区域的监控点(即摄像机)实现事故前后循环录像存贮,对重要区域的监控点可设定长时间(至少7天)的自动循环录像存贮,所有监控点级别可设定。

2.4 视音频图像技术要求视音频设备及信号格式应严格符合国际、国家有关标准。

2.4.1视频信号制式视频信号制式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视频制式(PAL)。

2.4.2视音频编解码标准选用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所以应采用低码率的、符合电力远程实时图像监控需求的国际标准进行视频流编解码和图像存储记录。

视频编解码标准采用ISO/IEC 14496-2(MPEG-4)Visual Simple Profile Level 3,兼容Visual Simple Scalable Profile;2.4.3语音对讲音频压缩标准音频压缩标准采用G.723.1或G.729标准。

音频包格式定义见附录A。

2.4.4图像质量满足系统的远程监视要求,不应受外界影响导致图像彩色失真、图像漂移,图像分辨率应达到CIF格式(352×288)以上(包括CIF格式)。

2.5 结构要求站端设备配置要考虑未来监控中心建成后的系统互联互通。

主要相关设备如解码器、控制器等的选择要符合电力行业标准,在广电集团获得较大规模应用,具备开放性。

2.5.1 站端系统必须采用标准化、网络化、免维护式的系统结构,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符合ISO/OSI开放系统互联标准。

*系统应具备软硬件的扩充能力,支持系统结构的扩展和功能升级;*系统应为其它系统提供标准图像接口,以利于其它系统调用及二次开发;*系统所提供的支撑软件能支持用户进一步开发应用软件;*系统的软硬件接口应采用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支持与其它标准硬件、其它网络及不同生产商的设备互联。

可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所选用的硬件平台应符合现代工业标准,具有一定市场销售规模的通用化、系列化的标准产品,并有可靠的维修服务支持,存在有其它替代品的可能,应充分考虑到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系统应具备开放的二次接口,厂家应提供系统使用规约,详细说明规约的格式。

2.5.2 站端系统扩展技术要求由于电力系统建设阶段性特点,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制作,也可以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定制,用户可以无缝平滑地进行系统扩容。

2.5.3 站端系统设备配置要求应满足系统在3-5年内正常运行和扩容的需要。

系统所有设备在超高压电磁场环境中、在工频过电压、雷电波、脉冲干扰、静电放电、辐射电磁场、开关设备操作、系统故障以及快速瞬变等干扰情况下必须正常稳定运行。

2.5.4 站端设备配置要求站端设备安装在变电站现场,完成变电站现场各种信息采集、处理、监控和与监控中心的网络通信。

设备应符合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各部分的配置和性能如下:2.5.4.1 机柜在变电站主控室使用变电站用标准机柜,机柜颜色为浅灰色(RAL7035)。

柜内安装的站端设备如下:站端视频处理单元(Remote Video Unit,简称RVU)、数字硬盘录像机、视频切换矩阵、网络接口设备、直流电源配电器等。

机柜和各摄像点之间使用专用电缆连接。

2.5.4.2 站端视频处理单元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必须在软件或硬件上采取防止系统死机的措施,以保证持续稳定工作。

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应完成如下功能:*采集变电站各监控对象的视频图像,经过压缩编码传输到监控中心;*能够通过现场网络连接视频切换矩阵、控制器(解码器),根据本地或监控中心操作发出来的命令控制视频切换、画面分割,控制镜头聚焦、近景/远景、光圈调节,控制云台上下、左右和自动巡视动作;*根据控制器(解码器)、报警控制器采集到的各种的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实现警视联动功能。

自动启动告警照明灯、警铃。

自动以字幕,声光提示报警加以说明;*应具备与变电站相关自动化系统(即综合自动化系统或RTU、门禁系统等)互联互动能力,能根据预先设定信息实现和所连接的自动化系统之间的联动;*从站端标准时间源或监控中心获取标准时间,站端应具备GPS对时接口,进行系统对时;*能和监控中心之间进行清晰的语音对讲。

2.5.4.3数字硬盘录像机站端系统可配备数字硬盘录像机,也可在视频处理单元上实现硬盘录像,功能如下:*重要区域(可设定)摄像点的长时间循环录像;*报警摄像点的自动录像保存;*可远程管理和查询图像记录和录像;*录像的同时宜对语音进行录音。

*实现重要场所24小时录像,录像时间不少于7天;实现警前录像,警前录像时间不少于1分钟。

2.5.4.4电源系统主要设备应使用变电站内直流电源系统的直流电源;部分不能直流供电设备可采用逆变电源 (或同等级电源回路),保证在站内事故情况下不间断可靠供电。

电源配电器必须具备防雷和防过电压能力。

2.5.4.5设备技术指标由于变电站规模、电压等级、变电站形式(室内、室外)的不同,设备的类型、构成和组织结构,尤其是摄像点的布置和摄像机的类型数量,以满足图像监控基本目标和要求为原则进行配置。

设备必须适应变电站运行环境,外围监控设备并应具有抗过电压、抗电磁干扰、防污、防雨等功能。

设备应维护方便,尤其是户外摄像机,要考虑恶劣的运行环境如台风、强电磁干扰、防雷等因素;在维护时避免涉及停电和登高等。

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应具有抗强电磁场功能。

*监控主机(本次作为联动主机)采用工业型PC机,选用P42.8G以上标准或满足项目实施前一月市场最高配置(显示设备同时具备显示器和监视器功能)。

*一体化球形摄像机可预设80个以上位置成像尺寸(扫描面积):1/3”视频输出:VBS1.0Vp-p/75欧镜头焦距:22倍光学焦距,8倍数字焦距清晰度:480线接口:RS485,BNC(视频)最小照度:0.02LUX具有逆光补偿功能可自动/手动聚焦可遥摄全景旋转(360度连续),倾斜旋转-5°~90°环境温度:-10°~+50°,湿度10~95%扫描制式:2:1隔行扫描功耗:≤50w信噪比:≥40db*彩色摄像机成像尺寸(扫描面积):1/3”视频输出:VBS1.0Vp-p/75欧清晰度:480线接口:RS485,BNC(视频)最小照度: 1LUX具有逆光补偿功能环境温度:-10°~+50°,湿度10~95%扫描制式:2:1隔行扫描功耗:≤50w* 黑白摄像机光灵敏度值<0.5Lux, 清晰度>400线,背光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