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学复习讲解

合集下载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种植义齿: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的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2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 :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3纤维骨性整合: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的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的形成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的反应。

这种纤维组织本身的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4基桩:位于种植体的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是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

5角度基桩: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的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的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

6初期稳定性: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

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7种植体保护牙合: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8 骨改建bone remodeling :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口腔种植学 重点总结

口腔种植学 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种植义齿: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的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2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3纤维骨性整合: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的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的形成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的反应。

这种纤维组织本身的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4基桩:位于种植体的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是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

5角度基桩: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的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的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

6初期稳定性: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

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7种植体保护牙合: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8骨改建bone remodeling: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口腔种植学的基础知识

口腔种植学的基础知识

口腔种植学的基础知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口腔种植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和总结。

口腔种植学是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和应用人工种植体来替代缺失的牙齿和支持义齿的技术和理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口腔美容的追求,口腔种植学已经成为现代牙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口腔种植学中,种植体是一个人工制造的支撑体,它被植入到牙槽骨中,并与骨组织融合,以提供稳固的支撑力。

通过种植体的使用,可以达到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口腔种植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最早的种植体是由钛金属制成,随着材料科学的进展,出现了更加先进的种植体材料,如生物活性材料和陶瓷材料。

同时,种植手术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得种植体的植入操作更加准确和安全。

口腔种植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可以恢复缺失的牙齿和改善口腔功能,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信心。

与传统的义齿相比,种植体更为稳固,更接近自然牙,更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

本文将通过对口腔种植学的定义和发展以及其在现代牙科学中的重要性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口腔种植学的基础知识,并展望口腔种植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口腔种植学的基础知识:1) 口腔种植学的定义和发展:本节将介绍口腔种植学的定义以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历程。

我们将探讨从传统的牙科种植技术到现代的种植系统的演进,以及种植学对现代口腔医学的重要性。

2) 口腔种植学的重要性:在这一部分,将重点探讨口腔种植学在口腔修复领域的重要性。

我们将讨论种植技术对于恢复口腔功能、美观和自信心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种植学在保护邻近牙齿和牙龈健康方面的优势。

3) 总结口腔种植学的基础知识: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对口腔种植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

我们将回顾口腔种植学的关键概念、技术和步骤,以及常见的种植学材料和设备。

口腔种植学 重点总结

口腔种植学 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种植义齿: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得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与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得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2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得稳固,又减少牙槽骨得萎缩与吸收。

3纤维骨性整合: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得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得形成就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得反应、这种纤维组织本身得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4基桩:位于种植体得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就是上部修复体得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5角度基桩: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得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得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得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得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6初期稳定性:就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得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7种植体保护牙合: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得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8骨改建boneremodeling: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得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得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得现象、9模板dental stent:用于准确判断种植体部位得骨量与骨质。

口腔种植学 重点总结

口腔种植学 重点总结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的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的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的形成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的反应。

这种纤维组织本身的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位于种植体的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是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

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的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的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

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

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用于准确判断种植体部位的骨量与骨质。

掌握植入的位置和方向,并便于术者在术前根据患者的条件设计好上部结构,以便提高种植修复的质量,制作过程包括在模型上恢复牙列,塑形及修复模板,设置植入标志,试戴。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活动za)

口腔种植学重点总结(活动za)

一、名词解释:种植义齿: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的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骨整合: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纤维骨性整合: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的纤维结缔组织,骨组织成分少,它的形成是种植体作为异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的反应。

这种纤维组织本身的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基桩:位于种植体的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是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

角度基桩: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基桩,可以改善修复体的载入道,使载荷方向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的种植体,避免外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

初期稳定性: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应保证其稳定性,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动度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

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种植体保护牙合: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要求: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

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侧向运动无接触。

骨改建: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增强及吸收萎缩,从而使其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口腔种植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口腔种植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口腔种植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作为一门重要的口腔学科,口腔种植学在现代牙科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到种植体的选择、种植技术、术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通过口腔种植学的期末考试,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详尽的复习资料。

一、种植体的选择1. 种植体的材料:钛合金、纯钛、氧化锆等。

分别介绍它们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应症。

2. 种植体的形态:螺纹型、圆柱型、锥型等。

各种形态适用的病例、种植技术要点等。

二、种植技术1. 种植术前准备:患者全身检查、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让同学们了解种植术前的必要步骤。

2. 种植手术:全麻还是局麻、种植附着方式的选择、种植体植入的深度和角度等,重点介绍种植手术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植骨材料的选择: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等,它们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4. 植骨手术:植骨的方法、手术操作的技巧,以及植骨术后的护理。

三、术后护理1. 术后的口腔卫生:口腔清洁、饮食注意事项等。

2. 种植体的修复:固定义齿、可摘活动义齿或者单冠等。

3. 定期随访与维护:定期口腔检查、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的处理办法等。

四、种植失败及处理1. 种植失败的原因:种植体脱落、植骨材料吸收、炎症感染等,详细介绍种植失败的各种原因及处理方法。

2. 种植失败的修复方法:种植体的再次植入、植骨等。

3.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术后感染、术后出血等。

五、口腔种植学的最新进展1. 纳米技术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

2. 三维打印技术在种植体制作中的优势。

3. 可预测性种植系统的发展。

通过对口腔种植学的复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相关知识。

同时,了解种植失败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实际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进行口腔种植学期末考试复习时,同学们一定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种植体的选择、种植技术、术后护理等内容。

同时,要密切关注该学科的最新进展,了解口腔种植学的前沿技术和研究动态,以促进自身的学术发展。

口腔种植知识点

口腔种植知识点

口腔种植知识点
口腔种植是一种通过在颌骨内植入人工种植体来修复牙齿缺失的技术。

以下是关于口腔种植的一些知识点:
1. 种植牙的优点:
不损伤相邻天然牙齿。

有效防止牙齿缺失后牙槽骨萎缩,防止面部结构改变。

饮食自如,笑口常开。

美观逼真。

2. 种植牙的适应症:对于全身健康情况良好,口腔内骨质量良好,黏膜无明显病变的成年人均可进行种植治疗修复。

对于骨量不足,或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需要种植科医师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多学科会诊,才能确定是否可以进行种植手术。

3. 种植牙的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上部修复体。

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4. 骨整合:在光学显微镜下,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又称骨性结合或骨融合。

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5. 种植的过程:种植的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将种植体植入颌骨内,二是在种植体上安装牙冠。

将种植体植入颌骨内我们通常称为一期手术,一般一期手术后3到6个月后可以进行上部结构的修复,也就是在种植体上安装牙冠。

当然如果由于骨条件不佳等原因,一期手术时将种植体“埋入颌骨”,即在口腔内不可见愈合帽,我们在安装牙冠前还需要进行简单的二期手术。

如果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植骨手术,那么整个种植的过程会更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牙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种植学复习口腔种植的设计和生物力学原则一、影响种植体设计的主要因素①种植体的表面积②受植区骨的质量③牙槽骨的倾斜④过大的缺牙间隙⑤牙弓的形态⑥对牙合牙的状态⑦非功能性的影响因素【受植区骨的质量】密度高,致密的骨组织:多颗牙缺失时,可以选择固定桥修复。

密度较低的骨组织:尽量增加种植体数量,以分散咬合力。

【牙槽骨的倾斜】磨牙一般可以沿轴向位置植入。

如牙槽骨倾斜明显,种植体会受到过大的剪切力,应增加种植体数量。

【过大的缺牙间隙】①可能造成恢复的牙冠过宽,与种植体直径相比过大,下颌侧向运动时,种植体受过大的剪切力②增加种植体数量③联冠修复【无牙牙合时牙弓的形态】①尖圆形牙弓:种植体排列有利于应力分散②方圆形牙弓:应力分散较差③卵圆形牙弓:介于两者之间固定修复:6-8 颗种植体覆盖义齿:2-4 颗种植体【对颌牙的状态】对颌牙为天然牙:咬合力大对颌牙为固定义齿:咬合力大对颌牙为活动义齿:咬合力小【非功能性的影响因素】①磨牙症②不良口腔习惯:咬硬物、咬笔③系统性疾病:帕金森病、癫痫二、影响种植体的长度和直径的因素直径:天然牙釉牙骨质界下2mm 为参考三、影响种植体的位置和角度的因素①种植体植入的方向或角度②种植体的垂直位置③种植体的颊舌向位置④种植体的近远中位置⑤冠根比例关系【种植体植入的方向或角度】①尽量与天然牙一致(咬合的角度)②复合生物力学原则,避免应力集中③考虑支持骨组织条件【种植体垂直位置】①龈缘下2mm左右②与邻牙牙槽骨等高③在牙周病患者,应以釉牙骨质界为依据,在其下约4mm 位置【种植体近远中位置】种植体中心与天然牙近缺隙侧邻面之间理想距离:R (种植体半径)+2mm种植体中心与天然牙金缺隙侧邻面之间最小距离:R+1.5mm两种植体之间理想距离:2-3mm两种植体之间最小距离:R1+R2+2mm【种植体颊舌向位置】与牙槽骨边缘之间有 1.5-2mm 间隙四、病例选择【适应症】①因牙槽骨严重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外伤或手术等原因造成牙槽骨有较大形态改变,导致修复体固位不良者。

②对修复要求较高而常规义齿又无法满足者。

③因各种原因无法适应可摘义齿者。

④个别牙缺失,邻牙不宜做基牙或为避免邻牙受损伤者。

⑤缺牙区牙槽嵴宽度,厚度一般在7mm以上,周围至少有2mm的骨质包绕,骨量不足会导致骨吸收,咬合时缺牙区牙槽嵴顶到对颌牙距离大于5mm,以容纳修复体基台及上部结构。

【禁忌症】①全身健康状况不宜施行手术或无法耐受种植手术者。

②骨骼系统性疾患:如骨质疏松症,软化症,石骨症等。

③精神病,严重心理障碍者,酗酒者等。

④口腔内急性炎症期。

⑤种植区域软硬组织有病变者。

⑥咬合关系不良,张口受限。

⑦严重咬合紧,磨牙症等口腔不良咬合习惯,口腔卫生差且不能保持口腔卫生者。

⑧缺牙区骨量和骨密度不理想,估计通过特殊种植外科手术不能满足要求者。

五、术前准备①排除禁忌症,女性避开月经期②患者需拍好X片检查,必要时拍CT,取好模型③术前做好口腔准备:拔除龋齿、残根,治疗好口腔疾患,口腔清洗④验血常规、肝功能、血糖、出凝血时间,糖尿病患者术前两周控制糖化血红蛋白w 7%, 必要时检测HIV⑤术前一天吃抗生素⑥术前测血压、脉搏、体温⑦术前当天口内消毒:可用口泰⑧手术室麻醉: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六、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①伤口上纱条轻咬半小时到一小时吐去,2小时候可进流质或软食,餐后轻轻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术后当天不可刷牙②术后不要激烈运动,不开车,不饮酒,不吸烟,不洗热水澡,睡觉枕头稍垫高,伤口稍有水肿或疼痛属正常③术后可在种植部位行冰敷以减小肿胀④麻药药性过后个别人稍有疼痛可服止痛药⑤可用漱口液含漱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口服消炎药3天⑥7-10天后拆线,14天不要戴假牙,如疼痛剧烈、肿胀,及时复诊⑦口腔内种植部位3-6个月不能承受压力⑧3个月后复诊,3-6个月左右做二期修复种植上部结构修复原则与设计一、上部结构的设计【常规义齿设计原则】①回复缺失牙形态和功能②保持良好的固位、支持、稳定③保护口腔软硬组织④坚固耐用【特殊生物力学特点】①牙合力沿种植体长轴传到,减少侧向力和扭力②降低牙尖高度和斜度,减少颊舌径③减少悬臂梁长度,避免早接触和牙合干扰【上部结构便于清洁】①加大外展隙,便于清洁和自洁②组织面和龈面高度光滑,避免细菌附着和食物积滞③避免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修复金属支架铸造方法】①整体铸造法②整体铸造分段焊接法③分段铸造-焊接法④直接口内连接后焊接法二、临床戴入【金属支架试戴】被动就位(passive fit):不施加任何外力即可使金属支架与基台吻合,用手指按压任何一侧,支架不会发生翘动。

其标准为肉眼观无缝隙、X线示完全就位、按压无翘动、患者无胀痛或不适。

【咬合调整】①局部种植义齿:正中牙合时与对牙合牙有0.03mm间隙,紧咬合时与对牙合牙均匀广泛接触,无早接触和咬合干扰。

②全颌种植义齿:正中颌位均匀广泛接触,非正中颌位组牙功能牙合或平衡牙合,无早接触和咬合干扰。

【固定修复体】①粘结固位②螺丝固位(一)单颗牙缺失种植修复设计要点一、单颗牙修复美学效果影响因素:①邻牙的形态和位置②对牙合牙的形态和位置③邻牙牙周组织形态④缺牙间隙空间位置【邻牙的形态和位置】邻牙倾斜、扭转等形态、位置异常,影响修复效果。

邻牙尖圆形,接触点近冠方,易出现黑三角。

邻牙方圆形,接触点近颈部,易获得美观。

【对牙合牙的形态和位置】对牙合牙位异常会产生非轴向力,不利于种植体健康,需进行处理或矫正。

【邻牙牙周组织形态】种植体植入深度①前牙区:领口位置在邻牙釉牙骨质界下3-4mm,修复体与基台连接面位于龈缘下方1-2mm。

②后牙区:修复体与基台连接面可位于龈缘上方。

种植体颊舌向位置①牙槽骨颊舌向厚度》6mm,即2*1.5mm+种植体直径。

②偏颊骨易吸收,偏舌影响牙弓弧度。

③骨不足时应采用骨增量技术。

【缺牙间隙空间位置】近远中向①过窄:小于6mm,与邻牙过近,引起骨吸收②过宽:大于12m m,不美观,黑三角垂直向①过大:冠根比例失调,大于1:1,需要骨增量②过小:小于4mm,无法修复,骨修整,增加植入深度,螺丝固位外科要点【前牙区】①选择种植体:上颌1和3直径较宽,上颌2及下颌直径较窄。

②种植体领口位置:邻牙釉牙骨质界下3-4mm。

③可用骨高度:上前牙为牙槽骨嵴到鼻底,下前牙一般长度足够④切口选择:缺牙间隙小则H切口,唇侧骨组织倒凹则角形切口⑤上前牙区常有骨量不足,需要采用骨增量技术⑥尽量保持软组织形态,必要时采用局部转瓣或游离瓣移植【后牙区】①可用骨高度不足:选用短、粗种植体,骨增量技术②缺牙间隙大:可采用双种植体支持修复要点【基台选择原则】①基台外形具有抗旋转结构②基台就位后与对牙合牙有 2.5mm间隙③根据黏膜厚度选择穿龈高度,前牙:基台肩台边缘在龈下1-2mm ;后牙:肩台位于龈上④种植体方向不理想,可采用角度几台,纠正15° -20°⑤争取正常牙合曲线【基台类型及特点】①实心基台:可调改,根据牙合龈高度选择②纵向螺丝固位基台③横向螺丝固位基台:无螺丝唇侧暴露,美观,适合前牙④角度几台:用于纠正方向,纠正15° -20°⑤瓷基台:美观,防止金属基台颜色透过牙龈【固位方式一一螺丝固位】优点:①容易拆卸,便于清洁、修理和维护②基台短或垂直距离低时仍可获得良好固位③基台与修复体连接面超过龈下2mm时,不适于用粘结时缺点:①影响牙合面完整性,妨碍牙合力沿种植体轴向传导②螺丝松动、折断等并发症③不易获得被动就位【固位方式一一粘结固位】优点:①牙合面完整,便于牙合力沿种植体轴向传导②修复体易获得被动就位③减少螺丝松动、折断等机械并发症④连接面0.5-2.0mm之间时适合使用缺点:①基台短或垂直距离低时影响固位②不宜拆卸,维护困难③基台与修复体连接面超过龈下2mm时,去粘结剂困难【固定局部种植修复分类】①种植体支持联冠②种植体支持固定桥③种植体支持固定长桥④种植体和天然牙联合支持固定修复设计要点【支持】种植体长度、直径、数量成正相关;种植体固定桥也适用Ante理论;尽可能增加种植体数目,尽量植入较粗较长种植体。

【固位】①粘结固位:更易达到被动就位②螺丝固位:种植体支持长桥、上部结构与种植体非对应关系、垂直高度不足、口腔卫生差和共同就位道不易确定【稳定】多颗种植体时面支持优于线支持;两颗种植体时桥体应位于连线上【上部结构的咬合设计】分散牙合力,无干扰【上部结构与种植体对应关系明确时】尽量保持相对应的关系,多采用粘结固位的方式,类似传统固定义齿修复。

共同就位道不理想的解决方法:①可调改基台②采用双层冠设计,利用内冠调整就位道③螺丝固位【上部结构与种植体对应关系不明确】上部结构作为整体考虑,多采用螺丝固位【上部结构制作要求】减径、光滑外科要点①多颗牙种植必须模板引导。

②种植体的颊舌向位置:多颗种植体中心连线不为直线;应排列为正常牙弓弧度;外科与修③复有冲突时,主要考虑颌骨条件。

④各种植体有共同就位道。

⑤种植体位置需综合考虑:最小可用间隙、中心位置、缺失牙外形、缺牙间隙。

⑥多颗种植体植入后软组织处理难度大时可局部转瓣等。

修复要点【联冠】①联冠有效分散牙合力②增加粘结固位的有效粘结面积③防止食物嵌塞【固定桥】①咬合力基本正常,无不良咬合习惯②连续牙缺失至少3颗③估算种植体能够提供足够支持④可以获得共同就位道【固定长桥】种植体与上部结构不需一一对应,尽量分段设计。

(三)无牙颌的种植修复诊断【模型分析】诊断模型T确定颌位关系T上牙合架T测量分析【上下颌弓形状】尖形牙弓优于方形牙弓;上下牙弓不协调时,注意控制种植体植入方向。

【上下颌弓垂直位置关系】①牙槽骨丰满,颌间距离不足,不能获得修复空间。

②牙槽骨过度吸收,颌间距离增大,冠根比例不良。

都不适宜做固定义齿,应做种植支持式覆盖义齿。

【上下颌弓水平位置关系】①I级位置关系:关系正常,获得良好覆牙合覆盖。

②n级位置关系:下前牙区过度吸收,易深覆盖或产生杠杆力。

牙槽骨外科重建,颌位关系。

形成正常③川级位置关系:上前牙区公道吸收,易反牙合。

牙槽骨外科重建,形成正常颌位关系。

④n /川级位置关系适宜种植支持覆盖义齿修复。

【下颌修复生物力学】颏孔间骨组织强度和硬度高,弹性变形小,适宜植入。

①2颗种植体,杆附着体:前牙区种植体支持,后牙区组织支持。

②3-4颗种植体,杆附着体:面支持,防旋转,刚性强。

③4颗以上:种植体支持固定义齿修复。

【上颌修复生物力学】①上颌骨结构疏松,设计同样支持方式,所需种植体数目为下颌 1.5-2倍。

②尖圆形牙弓可设计悬臂,方圆形尽量避免。

【悬臂梁长度设计】①种植体植入数目和位置②无牙颌牙弓形状③种植体的角度:与咬合面是否垂直。

④骨的质量⑤咬合力量⑥越短越好:下颌最大值20mm,一般应小于15mm ;上颌小于1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