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3课时 税率(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3课时 税率(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第二单元第3课时百分数(二)-税率一、填空题1.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万千瓦时;刘阿姨为某杂志审稿获得一笔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36元,刘阿姨获得的这笔审稿费是元。

2. 陈老师出版了《小学数学解答100问》,获得稿费5000元,按规定,超出800元的部分应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

陈老师应交税元。

3. 李阿姨得到一笔5000元的劳务费,按国家税法规定,其中10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

这笔劳务费交税后,李阿姨最终能得到元。

4. 一家饭店三月份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是12万元,如果按应纳税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这家饭店三月份应缴纳元。

5. 某饭店九月份营业额是78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九月份应纳税元。

6. 某大药房4月份的营业额为30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4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元。

7. 李叔叔购买了一套350万元的楼房,是李叔叔家庭购买的第二套房产,按规定,李叔叔要缴纳房价2%的契税,李叔叔应缴纳契税万元。

8. 张老师出版一本书获得稿费5800元,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应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

题干中的“其余部分”指的是元,张老师实际得到元。

9. 某饭店二月份的营业额是180万元,按规定要缴纳5%的营业税,这家饭店二月份应缴营业税元。

10. 王叔叔通过银行给家中汇款5000元,汇费是汇款额的0.5%,王叔叔应付汇费元。

二、单选题11. 王叔叔的月工资是48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王叔叔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 39B. 105C. 144D. 15512. 张老师上月工资是8530元,按规定超过5000元的部分按3%缴纳个人所得锐,王老师上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A. 128元B. 150元C. 378元D. 105.9元13. 李叔叔买福利彩票中了12万元的奖。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可以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税收的用途,充分体会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分析、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税种,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教学中,在完成各种应纳税额的习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纳税的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

(板书课题:税率)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1.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说教学目标:1、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学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率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说教学重点:掌握税额的计算方法。

说教学难点: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理解税率的含义。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阅读、例题讲解、练习巩固。

学法:课前预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2.渗透法制教育:(1)《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课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

渗透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二)结合情境,探索新知1.理解“税率”的含义(自学教材第10页)(1)纳税的意义。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项目并进行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2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2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税率27-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的方法。

- 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缴税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税率相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培养学生正确的税收观念,理解税收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1. 税率的定义:- 税率是指税收占商品价格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 含税价格 = 不含税价格× (1 税率)- 不含税价格 = 含税价格÷ (1 税率)3. 实际应用:- 购物时计算含税价格。

- 计算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教学步骤1. 导入:- 通过一个购物的小故事,引入税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 详细讲解税率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

-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 分组练习,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购物、缴税等。

- 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税率的重要性。

- 强调税收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正确税收观念。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税率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 通过作业,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的方法。

3. 小组讨论:-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1. 教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 黑板、粉笔、计算器。

3. 课外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税收的课外书籍,深入了解税收对社会的作用。

教学建议1. 注重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注重将税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税率。

六年级人教数学下册第5课【税率】图文讲解+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人教数学下册第5课【税率】图文讲解+同步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人教数学下册第5课【税率】图文讲解+同步练习(含答案)电子课本▼▼▼▼知识点(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参考答案第10页做一做图文解读▼▼▼▼课堂练习同步练习11.某商场参加财物保险,保险金额为5000万元,保险费率是0.8%,由于事故,商场损失物品价值达到76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650万元,这样商场实际损失了多少万元?商场所交保险费金额:5000×0.8%=40(万元)实际损失:760+40-650=150(万元)答:这样商场实际损失了150万元。

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吴叔叔十月份应缴纳此项税款445元,吴叔叔十月份的税前工资是多少元?1500×3%=45(元) (4500-1500)×10%=300(元)(445-45-300)÷20%=500(元) 4500+500=5000(元)3500+5000=8500(元)答:吴叔叔十月份的税前工资是8500元。

同步练习21.填空。

(1)缴纳的税款叫做(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 )。

(2)红星小学投保“师生平安保险”,保险金额每人80000元。

按每年保险费率0.05%计算,每年每人应付保险费( )元。

2.某商场上半年的营业额是300万元,如果按照应纳税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这个商场上半年应该缴纳的增值税税多少万元?3体育彩票兑奖时规定,超过一万元的奖金要按获奖额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王叔叔幸运地中了500万元的巨奖,他应缴纳的税款是多少万元?答案提示:1.(1)应纳税额税率(2)402. 300×3%=9(万元)3. 500×20%=100(万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税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税率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4.(重点题)餐饮服务场所的营业税税率 为5%,根据信息,填表。
金额 场所 蓝海大酒店 东方酒店 南山火锅城
营业额/万元
130
72
198
应纳税额/万元
6.5
3.6
9.9
返回作业2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5.(难点题)某企业奖励亚运会冠军12万元,
思考: (1)为什么要纳税?
答:国家的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依法纳税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2)什么是应纳税额? 答: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3)什么是税率? 答: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 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 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1.(基础题) 1900元的营业额按5%缴纳营业税,则 应缴纳营业税( 95 )元,税后收入为( 1805 )元。
2.(基础题)某工厂10月份产品的销售额是1600万 元,如果按销售额的5%缴纳营业税,该工厂10月 份应缴纳营业税( 80 )万元。
100×25%=25(元)
答:妈妈为此支付消费税大约25元。
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8.妈妈在邮局给奶奶汇2000元钱,需要交1%的
汇费。汇费是多少元?
2000×1%=20(元)
答:汇费是20元。
人 教 版 六 年 级下册 数学: 税率
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10.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
六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人]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百分数(二)3税率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百分数(二)3税率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 百分数(二)3税率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百分数(二)”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百分数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税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税率是指税收占收入的比例,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税率的概念,会计算税率,并能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百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税率的计算和应用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和掌握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税率的概念,会计算税率,并能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税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税率的概念,会计算税率,并能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经验分享。

4.教学辅助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购买商品时需要支付税费的实际例子,引出税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

3.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计算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4.课堂讲解:教师对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讲解,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是学生对税率概念的初次接触。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以实例为载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税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百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税率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建立起对税率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知道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2.让学生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能够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难点: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税率的概念。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问题。

2.实例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实例,用于教学。

3.计算器:为学生提供计算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和税率。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商品的价格和税率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出税率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与税率相关的实例,如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实例中税率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计算其中的税率。

学生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也可以手工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各自的计算结果,并解释计算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2、使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知识链接
1、将成数与百分数互化。

三成五()十成() 10﹪() 95﹪()
2、一块棉花地去年收皮棉30t,比前年增产5t。

这块棉花地去年皮棉产量增长了几成?自主探究自学教材第10页的内容, 完成相关练习并记录疑问。

1、()与()的比率叫税率。

缴纳的税款叫做()。

2、税收主要分为()、()、()、()等。

3、旅游业税率为5%。

根据这一信息计算并填写下表。

黄金周营业额(万元)应缴纳营业税(万元)
青岛1250
蓬莱阁1080
长岛960
成山头320
4、某服装厂去年加工服装的收入总额是840万元。

按国家的税率规定,应缴纳17%的增值税。

该服装厂一共要缴纳多少万元的增值税?
展示提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个人存款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

()
(2)应纳税额与各种税收的比值叫税率。

()
(3)王叔叔说:“我付出劳动,得到工资,不需要纳税。

”()
2、杜叔叔的一项创造发明得到了5000元的科技成果奖。

按照规定应
缴纳15%的个人所得税,杜叔叔实际得到奖金多少元?
3、某歌手参加演出,得到演出费4800元。

按规定扣除800元后的余
额部分,要缴纳20%的税。

这次演出这位歌手应纳税多少元?
4、国家规定购买某商品后需缴納3%的消费税。

某商品原价1080元,王叔叔购买一件这种商品实际要花费多少元?
整体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拓展运用李明妈妈的月收入为3800元,李明爸爸的月收入为5500元。

已知个人月收入不超过3500元的部分不征税。

3500-5000元之间的部分按3%的税率征税,5000-10000元
之间的部分按8%的税率征税。

李明的爸爸妈妈总共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