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内外部环境与界限

合集下载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论述完整版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论述完整版

1、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处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

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6、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7、“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

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8、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

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9、“成熟—不成熟理论”:阿吉里斯创立的。

行政组织学试题和答案4

行政组织学试题和答案4

行政组织学试题和答案一, 单选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正式组织。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非正式组织。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强制性组织。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

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织.6.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7.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8.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9.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10.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的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11.阿吉里期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成熟与不成熟理论".12.西蒙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3.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14.美国学者马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论15.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

16.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17.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18.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组织环境。

19.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内部环境。

20.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

行政组织学各章名词解释

行政组织学各章名词解释

行政组织学各章名词解释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

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1、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

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

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

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

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

国际组织及合作机制
国际政府组织
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通过制定国际规则、协调各国政策等方式,对行政组织的国 际行为产生约束和引导。
国际非政府组织
如国际红十字会、国际环保组织等,通过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等方式,对行政组 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支持。
区域合作机制
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通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成员国间合作等方式,对行政 组织的区域政策和发展战略产生影响。
提高效率
科技应用可以提高行政组织的运 作效率,如电子政务、办公自动
化等。
优化决策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可 以为行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
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推动变革
科技创新推动行政组织进行变革 ,如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再
造等。
挑战与应对
科技对行政组织也带来一些挑战 ,如信息安全、数字鸿沟等,需
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国际政治格局
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各国之间的 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对行政组织的国际活动产生 深远影响。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 活动日益频繁,对行政组织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 式提出更高要求。
科技革命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 围内深入发展,对行政组织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 转型产生巨大推动力。
风俗习惯
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 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行政组织应尊 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避免引起不必要 的冲突和误解。
社会结构及分层
社会结构
指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构成。了解社会结构有助于行政组织更好地把握 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利益诉求。
社会分层
指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和界限。行政组织应关注社会分层现象,努力缩小 阶层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

[实用参考]《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实用参考]《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行管专科网络核心课程《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一一、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对2.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

\\对3.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错4.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理论。

\\错5.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论\对6.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罗森茨韦克。

\\错7.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对8.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对9.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内部环境。

\\对10.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

\\对11.“组织”一词,源自希腊文,1873年,哲学家斯宾塞用“组织”来指涉“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

\\对12.与个别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过程相关联的更具体的力量被称为行政组织的工作环境。

\\对13.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非正式组织。

\\错14.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规范性组织。

\\错15.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

\\对16.规范地讲,行政组织是追求行政权力的组织。

\\错17.韦伯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2020电大 行政组织学 第三章 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 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2020电大 行政组织学 第三章 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 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第三章行政环境的组织与管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____ D.邓肯____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2.____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____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3.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___ C.组织环境_____。

4.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____ B.内部环境______。

5.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___C.外部环境__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___.BC ____。

A.一般环境B.内部环境C.外部环境D.特殊环境2.邓肯从组织环境的______ CD _____和__________两个维度对影响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A.内部与外部B.直接和间接C.简单与复杂D.静态与动态3.依据学者们的研究,组织的环境分析过程主要包括___ ABCD __等基本阶段。

A.环境扫描B.环境监视C.环境预测D.环境评价4.伯恩斯和斯塔克将组织结构划分为___ BC ____。

B.机械式组织结构C.有机式组织结构D.矩阵式组织结构5.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__.ABCD ___。

A.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B.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C.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D.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6.组织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___ AD ___和_____,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对组织的管理带来影响。

A.一般环境B.社会环境C.政治环境D.工作环境7.依据邓肯的环境模式理论,从简单与复杂、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组织存在的环境状态分别是__ ABCD _。

A.静态-简单的环境B.静态-复杂的环境C.动态-简单的环境D.动态-复杂的环境第三章行政环境的组织与管理1、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

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辨认表

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辨认表

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辨认表1. 引言本文档旨在帮助组织辨认其内外部环境要素,以便更好地了解组织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制定合适的战略和决策。

2. 组织内部环境要素组织内部环境要素是指对组织内部运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组织内部环境要素:- 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的层级结构、权力分配和决策流程等。

- 人力资源:包括组织员工的数量、能力、满意度和流动性等。

- 资源配置:包括财务资源、物质资源和技术资源等的分配和管理。

- 组织文化:包括组织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氛围等。

- 运营流程:包括生产流程、销售流程和客户服务流程等的管理和改进。

3. 组织外部环境要素组织外部环境要素是指对组织运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外部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组织外部环境要素:- 政治环境:包括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和政治氛围等。

- 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等。

- 社会环境:包括人口结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俗等。

- 技术环境:包括科技发展、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等。

- 竞争环境:包括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和产品替代品等。

4. 辨认表格使用以下表格,将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填写进去,以便全面了解组织所面临的情况。

5. 总结与建议通过在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的辨认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组织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

在制定战略和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要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建议定期更新和评估这些环境要素,以便及时调整组织的战略方向。

以上是《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辨认表》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教案资料

《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教案资料

《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国开行管专科网络核心课程《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一一、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对2.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

\\对3.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错4.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理论。

\\错5.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论\对6.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罗森茨韦克。

\\错7.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对8.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对9.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内部环境。

\\对10.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

\\对11.“组织”一词,源自希腊文,1873年,哲学家斯宾塞用“组织”来指涉“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

\\对12.与个别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过程相关联的更具体的力量被称为行政组织的工作环境。

\\对13.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非正式组织。

\\错14.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规范性组织。

\\错15.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

\\对16.规范地讲,行政组织是追求行政权力的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法律环境:政府制订的对组织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法规,eg. 《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 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税法》、《环境保护法》、 《外贸法》
◦ 政治环境:政治制度与体制、方针政策、政治气氛、政治的稳定性及政府对企业的态度等因素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政治和法律环境 ■政治和法律环境主要是由在不同层次上影响着各类组织活动的政府
14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对所有类型的组织,包括盈利 性的和非盈利性的组织都会产生影响。
■经济环境诸因素对组织的影响往往不是 单独作用或是仅仅产生某一方面的影响,它们 经常是相互影响或是连锁反应。
15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一般环境因素-法律和政治环境
法律和政治环境
◦ 对组织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
21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一般环境因素-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6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组织的外部环境
◦ 组织所存在的、对组织具有潜在影响的所有因素,即能够对 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外部力量和机构
组织的内部环境
◦ 存在于组织之内的、作为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指 处于管理系统边界之内的直接制约管理活动的因素总和,它 的各个变量与外部环境各变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技术环境
■管理的外部环境当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即是科学技术。 摩尔定律:在IT产业尤其是半导体芯片技术上,每18个月产品性能就会 翻一番,而价格下降一半。 ■技术的变革正在从根本上影响着组织构建的基本方法以及管理者的管 理方式。 技术变革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 技术变革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组织扁平化 技术变革对企业竞争的影响:互联网与邮局
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是互相影响的,双 方存在一个交集。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二)按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程度 分
1. 一般(总体)环境:对某一特定社会的所有组织产
生影响的环境。一般环境包括: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制度、社会阶层结构、婚姻制度、文化、信仰、风俗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第二节 组织的外部环境
一、外部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外部环境是指组织以外的一切事物,是
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组织的外部 环境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一)按外部环境的性质分 自然环境:组织所处的外部自然条件状况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
件、资源状况等。 社会环境:组织所处的外部一切人类劳动的产物(人为事物——artifacts)。
习惯等。 政治环境:国家政治制度、政治秩序、政党制度等。 经济环境:经济制度、市场环境、金融环境、财政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和发展速度等。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法律环境:社会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公司法、税法、产权法等。 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和方针、居民受教育水平等。 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管理制度、发展水平及其应用程度等。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性质、数量和可利用的程度等。
19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一般环境因素-科技环境
科技环境
◦ 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 会现象的集合
◦ 包括社会科技水平、社会科技力量、国家科技体制、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立法。 ◦ 科技迅速发展时期;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核心的因素;科技发展改变塑造了人类的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企业组织的竞争模式和管理方式
从环境中获得组织 所需资源
投入
以有效率的方式 进行组合加工
协助达成组织目标
转化 组织系统 反馈
产出
满足环境中战略支持者需要
更有可能获得未来的 资源
组织效能综合模型图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研究环境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研究组织环境? 1)组织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 2)环境本身是不断变化的; 3)要利用机会,要避开和化解威胁,企业就必须认识环境。
的政治活动、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种措施等形成的复杂体。 知识产权保护
价格控制(?)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2010 年 1—11 月,中国共遭遇来自 19 个国家或 地区发起的 56 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 70 亿美元。
17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一般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 是指组织所在的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人口环境、价值观念、教育水平、 道德水准、宗教信仰等因素和条件的总体。
◦ 人口环境
◦ 人口总数-社会生产总规模 ◦ 人口地理分布-组织选址 ◦ 人口性别年龄-社会需求结构 ◦ 人口教育文化-组织的人力资源状况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社会文化环境
■所谓社会文化环境,是由一定社会中的人口因 素(包括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密度、年龄结构、 受教育程度)以及相应的人们的态度、要求、期望、 信念等构成的。 家庭结构 教育水平 风俗习惯与审美观念 态度与价值观 宗教
系统资源模型 专注于投入,强调从环境中获得组织
所需的资源。
内部流程模型 专注于转化,强调一有效率的方式
进行组合加工。
目标模型 专注于产出,强调协助达成组织目标。 战略支持者模型 专注于反馈,强调满足环境中战
略支持者的需要。 这一系统的核心是组织系统,包括投入,转化,产出和 反馈。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和界限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组织效能模型 组织的外部环境 组织的内部环境 组织的界限
2
组的内外部环境,以满足提高组织效能的需要。理论 上可以把提高组织效能的模型分为四种: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一般环境因素-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
◦ 主要因素由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等构成
◦ 经济环境对组织犹如血液和细胞的关系,有直接作用和影响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界限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 如: 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社 会总体价格水平…… 消费者的收入变化 消费者的支出变化 消费者的储蓄与信贷变化 金融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