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叠合板设计知识点
叠合板的设计要点0828

叠合板的设计要点0828叠合板的设计要点2021.8.28一、规范对楼盖的规定高规:3.6.1房屋高度少于50m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繁杂高层建筑结构应当使用现浇楼盖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宜使用现浇楼盖结构。
3.6.2房屋高度不少于50m时,8、9度抗震设计时宜使用现浇楼盖结构;6、7度抗震设计时可以使用加装整体式楼盖,且应当合乎以下建议:1无现浇叠合层的预制板,板端搁置在梁上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
2预制板板端宜预留胡子筋,其长度不宜小于100mm。
3混凝土空心板孔端的理应A65T32Km,A65T32Km深度不必大于60mm,并应当使用强度等级不高于c20的混凝土浇水规整。
4楼盖的预制板板缝上缘宽度不宜小于40mm,板缝大于40mm时应在板缝内配置钢筋,并宜贯通整个结构单元。
现浇板缝、板缝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高于预制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5楼盖每层宜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层。
现浇层厚度不应当大于50mm,并应当双向布局直径不大于6mm、间距不大于200mm的钢筋网,钢筋应当锚固在梁或剪力墙内。
3.6.3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底盘顶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上海装规:5.1.6条:2.预制板搁在梁上或剪力墙上的长度分别不宜小于35mm和25mm。
5.房屋的顶层、结构切换层、平面繁杂或开洞很大的楼层、做为上部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
装规jgj16.6.1加装整体式结构的楼盖宜使用交错楼盖。
结构切换层、平面繁杂或开洞很大的楼层、做为上部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宜使用现浇楼盖。
6.1.8条:2.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3.框架结构的首层柱宜使用现浇混凝土,顶层楼板宜使用现浇楼盖结构。
二、可以采用预制叠合板的部位根据规范对楼盖的建议,嵌固部位的楼层、顶层楼层、切换层楼层及平面中很大洞口的周边、设计须要强化的部位、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强化部位不搞交错楼盖。
装配式叠合板中单向板及双向板的设计与施工

装配式叠合板中单向板及双向板的设计与施工装配式叠合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材料。
具备抗风、抗震、隔热、隔音、防火等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别墅、公寓、酒店、商业建筑等各种建筑类型中。
其中,双向板和单向板是装配式叠合板的常见类型。
本文将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对双向板和单向板的特点进行介绍。
一、双向板的设计和施工双向板的厚度一般在50-200mm之间,材料常由两层彩钢板外皮,与中间夹芯板构成。
其中夹芯板一般是发泡聚苯乙烯或岩棉。
双向板的两面承受弯曲强度基本相等,所以它能够承担大的荷载,并且能够更好地抵抗强烈的冲击和震动。
1. 设计设计双向板时,应制定完整的设计方案,包括方案草图、施工方案、预制计划、施工时间等,并确定材料、骨架和组装方式。
在材料选用方面,夹芯板应具备较高的隔热性能,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下的使用。
钢板表面要进行涂层防腐,以增强其耐腐蚀性能。
在骨架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荷载的大小和分布,然后绘制骨架图,并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骨架图进行加工。
2. 施工双向板的施工是在厂房内完成的,其具体过程为:(1)材料准备:在一台夹子机上,将聚苯乙烯夹芯板和两层彩钢板按照设计要求压成规定的形状和厚度。
(2)制造夹合层:将夹芯板、黏合剂和钢板按设计要求进行夹合,并用设备加热压制,形成夹合层。
(3)质量检验:对制成的夹合层进行质量检验,因为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装配式叠合板的质量。
(4)包装运输:将制成的装配式叠合板进行包装并运往施工现场。
(5)组装:在施工现场,按照预制计划进行组装,其中注意要先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处理、框架设置、固定支撑架等工作。
单向板由一层彩钢板外皮和夹芯板构成。
它仅能在一侧承受弯曲强度,因此适用于墙体建筑的装饰和隔断用途。
在设计和施工上,单向板与双向板相比有其独特性。
单向板与双向板相比,其设计更多考虑外观因素。
如夹芯板厚度较薄,对隔声效果的影响要进行充分的衡量。
因此,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夹芯板厚度和类型,并在确定材质后进行结构计算。
装配式叠合板中单向板及双向板的设计与施工

装配式叠合板中单向板及双向板的设计与施工【摘要】装配式叠合板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和施工效率。
本文将就单向板与双向板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单向板强调在一个方向上的承载能力,适用于柱、墙等垂直结构;而双向板则在横纵两个方向均具备较强承载性,适用于梁、板等水平结构。
文章最后总结了装配式叠合板设计与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单向板与双向板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未来,装配式叠合板将会不断发展,向更高效、绿色和创新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装配式叠合板、单向板、双向板、设计原理、施工流程、比较、应用、问题、趋势、概念、区别、场景、发展、注意、施工、单向、双向、结论、引言1. 引言1.1 装配式叠合板的概念及应用装配式叠合板是一种由多层材料组成的结构板,其具有高强度、轻质、防火、保温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桥梁等领域。
装配式叠合板在建筑领域中,可以用于墙体、屋顶、地板等部位的构建,其组合灵活,安装简便,能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在船舶和桥梁领域,装配式叠合板也可以替代传统的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减轻结构自重,提高整体强度和耐久性,降低施工成本。
装配式叠合板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建筑领域,还广泛用于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装备制造领域,装配式叠合板可以制作成各种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具有优异的性能和稳定的质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装配式叠合板可以用于制造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结构件,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在环境保护领域,装配式叠合板可以制作成污水处理设备、垃圾处理设备等,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长期使用寿命。
装配式叠合板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2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区别在装配式叠合板中,单向板和双向板是两种常见的设计方案,它们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区别。
单向板是指板材在受力方向上只具有受拉或受压性能的板材,通常用于承受单向受力的场合。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深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深化设计摘要:装配式建筑正推动着建筑业建造方式变革,作为绿色建造的一部分,已成为建筑产业升级换代的发展方向。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实施重要环节,也是装配式建筑区别传统建筑最集中的体现,汇集协调了不同专业的需求。
文章就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深化设计流程进行阐述,并总结分析深化设计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提出深化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控制要点。
关键词:叠合板;深化设计;装配式建筑;目前的深化设计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设计单位在负责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等的同时,也完成项目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工作;另一种是设计单位完成各专业施工图设计及装配方案设计,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工作由构件加工厂或其他专业设计单位来完成,需要整合各专业设计、施工、生产工艺要求来完成深化设计工作。
就目前来看,后者因其集中了不同专业的需求,成为当下最普遍的一种深化设计模式。
本文结合近年来工作经验总结叠合板构件深化设计的流程及要点供读者参考。
1 叠合板深化设计流程叠合板深化设计是将不同专业需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构件加工详图的过程,涉及多专业交叉与协同作业等问题,需要深化设计单位拥有各专业施工经验,能够高效、快速的整合多方面需求。
接下来将对叠合板深化设计各流程主要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进行梳理。
2 准备工作深化设计单位收到全专业施工图纸后,应进行如下准备工作。
2.1 熟悉图纸,优化预制范围收到正式确认版全专业图纸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图纸熟悉。
(1)工程概况,主要包括项目楼栋、深化设计范围、预制构件种类、工程地址、建筑规模、工期节点需求等。
(2)深化设计文件交付方式。
(3)深化设计需依据的规范标准,现阶段主要分国标图集和地方图集两项标准。
(4)深化设计技术参数的要求,包括构件类型、节点形式等。
例如叠合板厚度,叠合板受力形式(单向板、双向板),现浇节点构造等。
在此过程中,需查看各专业图纸,分析是否存在不适合做预制的范围,需向设计单位提出,沟通取消。
叠合楼板知识点总结

叠合楼板知识点总结一、叠合楼板的种类1. 钢筋混凝土楼板: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叠合楼板,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具有承载能力强、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适用于各类建筑。
2. 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在钢筋上施加预应力,以减少混凝土受拉时的开裂和变形,改善楼板的承载性能。
3. 压型钢板楼板:是利用冷弯型钢板制成的楼板,具有轻质、高强度、施工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轻型住宅和商业建筑。
4. 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是使用空心砖或空心砌块作为楼板的混凝土模板,具有隔热、隔声、节能等优点,适用于高层建筑。
二、叠合楼板的构造方法1. 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方法: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楼板支模,然后在支模上铺设钢筋,最后浇筑混凝土,经过养护后完成楼板的构造。
2. 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构造方法:首先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固定,然后浇筑混凝土,最后释放预应力钢筋,使楼板产生预应力。
3. 压型钢板楼板的构造方法:首先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图纸尺寸剪裁好压型钢板,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和固定,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经过养护后完成楼板的构造。
4. 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构造方法: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好空心砖或空心砌块,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和固定,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经过养护后完成楼板的构造。
三、叠合楼板的材料选择1. 混凝土:选择高质量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合配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2. 钢筋:选择优质的钢材,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和弯曲加工,确保钢筋的受力性能和连接的可靠性。
3. 预应力钢束: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预应力钢束,确保其张拉和固定的可靠性,提高楼板的承载性能。
4. 空心砖或空心砌块:选择密实、抗压强度高的砌块,确保楼板的隔热、隔声性能。
5. 压型钢板:选择材质均匀、表面平整的冷弯型钢板,确保楼板的轻质、高强度特性。
四、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1. 支模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楼板的支模,确保支模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装配式叠合板中单向板及双向板的设计与施工

装配式叠合板中单向板及双向板的施工与应用我国的传统建筑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民工的廉价劳动力以及招标再转包的模式。
我国人口数量居多,劳动资源丰富,因此对于房建项目来说,具有一定的人力成本的优势。
但是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对于我国房地产建筑材料有了更高等级的要求,对于环境的保护更为迫切,习主席也一再强调和实施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近年来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某些是由于招标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也有些是由于廉价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由于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影响着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从原来的传统意义上的建筑业迅速向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向靠拢。
近十年的预制装配工厂在全国的落成,逐步成熟的生产模式,大大地推进了建筑业的工业化进程。
同时,逐步严重的用工荒也倒逼装配式建筑的普及。
1、叠合板的定义以及特点叠合楼板的意思是楼板分成2层2个部分施工,分成上下2个部分,下面一层部分是预制薄板,预制的构件是由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完成之后交付于工厂进行加工生产的。
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在吊装完成之后,现浇部分在预制构件上,上下 2 层共同受力,这样称之为叠合楼版。
叠合板由于不同功能的需要,设计分为好多种类别,现在在建筑市场上可见的有连续叠合板和新型叠合板与双向叠合板以及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等。
2 装配式叠合板产生的原因在传统的施工方式上采用的是现浇板,现浇板方式较为普及,现浇板是指由工作人员在建筑工地现场搭配好模板,在模板上安装好钢筋以及一些其他的连接元件之后浇筑混凝土,然后再拆除模板。
虽然现浇板在整体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优越性,在抗震性能方面可圈可点。
但是缺点也较为突出,那就是费时费力,由于在建筑现场进行浇筑需要用大量的模板难于实现工业流程化,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也大。
预制板由于由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完成之后交付于工厂进行加工生产的,实现了工业流程化,更为容易实现建筑工业化。
预制构件是在工厂之内加工生产的,所以对于一般性的天气影响不必担心,保证了建筑单位对于预制构件的需求,但是预制板的整体性不好,抗争性不强。
装配式叠合板中单向板及双向板的设计与施工

装配式叠合板中单向板及双向板的设计与施工叠合板是一种结构性的材料,由薄木板或其他材料构成,层与层之间通过特定的胶粘剂进行粘合。
在建筑中,装配式叠合板通常用于墙体、屋面和地板的搭建,并可以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两类。
一、单向板的设计及施工单向板按照其载荷方向可分为纵向单向板和横向单向板。
纵向单向板受力方向沿垂直于板面的方向,而横向单向板则受力方向平行于板面。
1.设计纵向单向板的受力性能更佳,适用于墙体和梁的搭建。
设计时需要考虑板的尺寸、厚度和胶水的配方,从而确保板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板的尺寸方面,应考虑到板的支撑跨度和载荷,以确定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板的厚度应足够大,以满足设计荷载要求,并能减少板的挠度。
同时要考虑板的可切割性,便于在施工现场进行裁剪。
在胶粘剂的选择和搭配方面,应选择具有高黏合强度、良好的抗剪性和防潮防腐性的胶粘剂,如尿素醛树脂和酚醛树脂。
胶粘剂的使用量和分布需要合理,以确保板的各处都能受到充分的粘合,从而提高板的整体强度。
2.施工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板材按照要求进行切割和拼接。
在拼接过程中,应注意板与板之间的对称性、排架间距和胶水分布,以确保板的整体性能。
同时还需要注意板与支撑体之间的间隙,应该使用合适的支撑体来支撑板,避免板出现挠曲。
拼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验收和加固。
需要对板的外观、尺寸和平整度进行检查,并对胶合不良的地方进行加固处置。
在加固过程中,可以采用胶水加固和加厚板的方式,以提高板的整体强度。
双向板是指由两个单向板沿着垂直方向胶合而成的材料。
因为受力方向可同时在纵横两个方向上传递,所以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大跨度的楼板和屋顶梁。
双向板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板的规格、长度、宽度和厚度,胶水的选择和搭配,以及支撑体的设计和安装。
板的厚度和支撑体的配置应该根据荷载要求和纵向和横向支撑间距来确定。
双向板的施工主要包括切割、拼接、检验和固定。
在切割和拼接过程中,需要保证两个单向板相互对称,并用合适的间隔距离和螺栓或其他固定装置来加固。
浅谈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浅谈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量#节能i f保W M PROJECT MANAGEMENT陈晓林(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庆400011)捅要:装配式建筑将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结合阳光城装配式建筑项目监理工作,从叠合板前期准备、工艺流程、进度管理及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叠合板的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对装配式建筑叠合板的施工及监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工艺;控制要点中图分类号:T U7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104 (2021) 03-0073-041工程概況阳光城•未来悦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中央公园学成 路,总建筑面积约26万m2,是由25栋小高层组成的高档 住宅小区,楼层11〜19层不等。
工程结构形式为框剪结 构,除地下室、卫生间外,楼板均采用60+70叠合板装配 式结构。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是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块 (预制板)运至现场安装后,再在预制板上现浇一层钢筋 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见图1)。
图1预制板构造图叠合板结构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精确度高、生产速度 快捷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减少施工现场对劳动力 的需求及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从而节约成本。
目前,研 究学者已从叠合板板型研发|W]、静力性能[>51、动力161和抗 震性能m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但在实际工程中,叠合板的施工技术和控制要点是工程应用的关键问题。
本 文从叠合板生产前期准备、施工工艺流程以及安全生产管 理等方面讨论叠合板的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2叠合板生产前期准备叠合板由桁架筋、单层单向钢筋网片(单向板)或者 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双向板)、预留预埋件和浇筑混凝土 体组成。
在施工前,首先应完成深化设计,包括根据建筑 设计做好单向板或双向板选型、结合施工方案进行管线预 留预埋、放线孔、泵送管、传料口、卸料平台和设备连接 等节点深化。
同时,应结合项目设计、建设程序、经济指 标及目标要求等综合因素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