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

合集下载

语文三上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知识点

语文三上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知识点

语文三上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知识点读不完的大书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

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地上的走兽昆虫,林间的花草树木,水里的虾蟹游鱼…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番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

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

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味道格外鲜美。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

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本文作者朱维之,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介绍:朱维之(1905—1999)浙江苍南人。

中共党员、民盟成员。

1930年赴日本中央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学习、进修,回国后在福建协和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任教,曾任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1952年调任南开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南开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主任等职,并当选为天津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天津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顾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

朱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他一生从教六十余年,桃李满园,著作等身,在中国教育界、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我会写:读dú(读书、朗读、默读)麻má(麻木、肉麻、麻烦)蚂mǎ(蚂蚱、蚂蟥、蚂蚁)蚁yǐ(工蚁、蚁穴、蚂蚁)短duǎn(短跑、缩短、长短、短暂)栽zāi(栽培、盆栽、移栽、栽种)梨lí(凤梨、梨园、梨子、鸭梨)寸cùn(一寸、英寸、三寸、尺寸)柔róu(柔美、柔和、温柔、柔顺)册cè(手册、注册、名册、画册)我会认:麻má (麻烦、苎麻)旋xuán (旋转)佩pèi (佩饰、佩戴)姿zī (姿势、身姿)态tài (态度、状态)笋sǔn (竹笋)寸cùn (尺寸)副fù (副手、副业)爽shuǎng (爽快、凉爽)多音字:旋xuán(回旋)xuàn(旋风)一阵旋风刮来,螺旋桨突然无法转动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和课堂学习能正确朗读“麻、旋”等9个生字,正确会写“柔、梨”等10个字。

2.通过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里面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体会“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等生动的词语。

3.通过品读描写动物的语句,进行情感朗读,围绕“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等词语,想象三种动物不同的样子,以师生共同学习、同桌合作学习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无穷乐趣。

4.通过研读动物段,发现作者的表达方法,以句式的形式进行仿写训练。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与众不同的书,这本书怎么读也读不完。

(揭示课题)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这本大书指的是什么?读不完的大书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这本大书读不完?……归纳整理学生疑问,板书同步显示。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学生在阅读题目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既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学生的疑惑展开的,教与学更高效、更有针对性!(二)反馈预习,攻克难点。

1.反馈预习单中易读错的词语,重点教学。

高空盘旋雄健勇猛勇敢忠贞竹笋棕榈倒影倒映2.反馈预习中发现的难读的长句子,指导朗读。

通过观察,选择词语,理解“重瓣”。

3.指导书写(1)反馈预习单中易错字:梨、柔,学生观察分享易错点和重点笔画的书写,关注结构,上窄下宽。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预习单中的问题,基于学生的学情来展开教学,把学生的难点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更有实效。

(三)整体感知,梳理脉络1.请学生分段朗读,思考:课题质疑环节中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根据学生回答,学习第六自然段:“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大自然。

洛阳文旅宣传语

洛阳文旅宣传语

洛阳文旅宣传语1. 嘿,你听说过洛阳吗?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古都洛阳,不仅仅是个地名,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

2. 洛阳,十三朝古都,历史的味道浓得化不开。

走在这里的街道上,你会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仿佛随时可能遇到身着华服的古代文人,或者威风凛凛的将军。

3. 龙门石窟,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堆!这里的佛像个个都是大明星,每一尊都有自己的故事。

想象一下,如果这些佛像会说话,他们会不会互相吐槽:"喂,老兄,你今天的表情怎么这么僵硬啊?"4. 洛阳牡丹,美得让人合不拢嘴。

每年春天,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花园。

牡丹们你争我抢地开放,好像在比赛谁最漂亮。

我敢打赌,就连蝴蝶看到这么多美丽的花儿,都会不知道该先亲哪一朵!5. 白马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这里的和尚们可有意思了,他们不仅会念经,还会用现代方式传播佛法。

听说有位大师还开通了微博账号,每天发布"禅语小tips"呢!6. 洛阳老城,走进去就像穿越回了古代。

狭窄的巷子,青石板路,还有那些古色古香的店铺。

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个穿越客,正在寻找回到现代的方法。

不过,我打赌你会爱上这里,舍不得回去!7. 关林,关羽的衣冠冢。

这位三国时期的大英雄,在洛阳也有自己的"家"。

来这里参观,说不定能感受到关二爷的威武之气。

不过千万别说自己姓曹,否则可能会听到地下传来的怒吼声哦!8. 洛阳水席,不是普通的吃饭,而是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

几十道菜轮番上阵,每一道都是艺术品。

吃完后,你可能会感叹:"我的胃啊,你今天可真是享福了!"9. 洛阳铲,考古界的"神器"。

这个小铲子可了不起,它帮助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无数宝贝。

来洛阳旅游,不妨买个迷你版带回家。

谁知道呢,说不定你在后院挖挖,也能发现个汉代文物啥的!10. 洛阳牡丹瓷,将牡丹的美搬到了瓷器上。

这些瓷器精美绝伦,让人忍不住想带一件回家。

人生像本读不完的书文案

人生像本读不完的书文案

1.人生如书,读不尽。

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

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想2.人生像一本书,无知的人漫不经心地翻阅它;聪明的人全神贯注的捧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3.人生是一部永远也读不懂、写不完的百科全书。

大部分是自己写的,只有结尾是后人加的。

让我们在解读别人的时候也写好自己的吧。

4.人生有如一本书,一本深沉厚重的书,一本一辈子才能写完,读完的,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写好读懂的书。

5.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的人将它草草翻过,聪明的人的人却会将它细细品读。

为何如此?因为聪明的人知道,他只能读一次。

6.你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那思念是夹在书中的一张彩色书签。

7.人生如书,读不尽。

生命的过程,我们都不是一个旁观者,可以逃避,可以悠闲。

而是,应该以一个主宰者的姿态,在生命的旅程上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景。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生活,有着过多的纠结。

纠结于情感,纠结于琐事。

8.人生如书,读不尽。

人生如景,解不完……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打心底里笑读别人,读别人的骄傲,读别人称不清自己几斤几两,无端去放大自己的优点或极度消沉悲观。

9.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

有时候,感觉人生就像是一本书,一本难以读懂的书。

初读没有感觉,再读有点苦涩,读三遍则读出了香浓。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意义!10.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沏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

11.过好每一天,就是过好一生。

人生是一首诗,写满了悲欢离合,却挥不走哀愁忧伤;人生像一滩净水,偶然的几粒石子,也能激起层层波动;人生是一张白纸,需要的是自我奋斗,为之增添色彩。

12.生活终不是小说,不是下一个转角他就会出现。

写小说的人们恨着生活中的真实,所以总有安排好的奇迹发生。

但人生终只是一本日记。

13.人生好像一本缺页很多的书。

很难把它说成一部书,然而它又确实是一部书。

14.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浪费时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练习题(含答案)

22.读不完的大书一、标准化试题:(提醒:第1~6题,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相应位置书写相关内容。

)1.读拼音,写词语:gāo yuán C hén sīmáquèmǎyǐ B ān jiā() () () () ()jǐng rán jīng shén qùwèi xiān měi rútóng() () () () ()wēn róu D ào yìng D ào yǐng huà C èwúqióng wújìn() () () () ()lèqù D ú shū C háng D uǎn zāi shùlíshù C hǐ C ùn() () () () () ()2.用“√”选择正确读音或字。

重.瓣(C hóng zhòng) 盘旋.(xuán xuàn)柚.子树(yóu yòu) 奥.秘(òào)春笋.(sǔn shǔn) 棕榈.(lǚl ǔ) 遐.想(xiáxiǎ) 虾蟹.(xièxiàn)对垒.(léi lěi) 忠贞.(zhēn zhēng) 浮.云(fú fǔ) 走兽.(sòu shòu)栽.树(zāi zhāi) 倒.影(D ǎo D ào) 不仅.(jǐn jìn) 敬佩.(pè¡ pì)3.文题《读不完的大书》,这本书指的是。

“我”到大自然中找到很多好玩的东西,有。

4.读了课文后,你知道这本大书是 ,这本书的内容是。

上册三年级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词语理解

上册三年级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词语理解

理解词语:【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滑翔】一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暑寒荣枯】夏天花草树木茂盛繁荣,冬天花草树木枯萎凋零,指季节不断变化,草木有生有死。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棕榈】常绿乔木,茎呈圆柱形。

没有分枝,叶子大,有长叶柄,掌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花黄色,核果长圆形。

供欣赏,木材可以制器具。

【超凡脱俗】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而有秩序的样子。

2、上册三年级第4课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诗句理解【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字词解释:【夜书】晚上写。

【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梧】梧桐树。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知】猜想。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促织】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3、上册三年级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诗句理解《赠刘景文》诗人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字词解释:【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

【擎】举,向上托。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正】最【橙黄橘绿】表面意思橙子将黄,橘子犹绿,指秋季景物。

4、上册三年级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词语理解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绚丽,灿烂美丽。

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敬爱:尊敬热爱。

飘扬:在空中随风飘动。

招引:吸引。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粗壮:指粗大而结实。

5、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多音字及近反义词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多音字及近反义词多音字:旋xun(回旋)xun(旋风)一阵旋风刮来,螺旋桨突然无法转动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在具体语境中正确地书写字词。

(1)快下雨了,líshù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提醒chítánɡ里游泳的小鸭子赶紧回家。

(2)这是一cè跟kūn虫有关的书,我可喜欢dú了。

2.下面画横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盘旋(xuàn)春笋(sǔn)敬佩(pèi)B.忠贞(zhēn)柚子树(yó)棕榈(lǔ)C.姿态(zī)凉爽(shuǎng)奥秘(bi)D.倒映(dào)遐想(xiá)尺寸(cùn)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填序号)①千姿百态②井然有序③超凡脱俗(1)她虽然穿着朴素,却透出一种的气质。

(2)候车室里,旅客们自觉排队,一切显得。

(3)每到元宵节,厦门就会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

4.“雨后竹笋”是一个成语,据此回答问题。

(1)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A.形容植物生长得很茂盛。

B.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2)加引号的“雨后竹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5.奇妙的动物(1)课文写了叽叽喳喳的,雄健勇猛的,勇敢忠贞的等动物。

(2)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①作者善于发现身边的美,读了这句话我能想象到的动人画面。

②我也能发现身边的美,我会仿写句子。

,给人的感觉。

6.文章《读不完的大书》详细写了()A.蚂蚁B.桃树C.竹子D.橘子树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读了课文后,你知道这本大书是,这本书的内容是。

这本书给你的感受是。

(2)作者小时候喜欢去大自然中找寻这些好玩的东西。

你还能去大自然找到哪些好玩的东西呢?写一写:。

8.仿照例句,用加点的字词写句子。

(1)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知识点 统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知识点 统编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知识点01我会写读dú (读书、读写)麻má (麻烦、苎麻)蚂mǎ (蚂蚁)蚁yǐ(蚂蚁)短duǎn (长短、取长补短)栽zāi (栽树、栽种)梨lí(梨树、梨花)寸cùn (尺寸)柔róu (柔软、柔和)册cè (书册、册子)02我会认麻má (麻烦、苎麻)旋xuán (旋转)佩pèi (佩饰、佩戴)姿zī (姿势、身姿)态tài (态度、状态)笋sǔn (竹笋)寸cùn (尺寸)副fù (副手、副业)爽shuǎng (爽快、凉爽)03近义词高远一辽远沉思一深思遐想一畅想雄健一雄壮勇猛一英勇敬佩一佩服井然有序一井井有条超凡脱俗-超尘拔俗04反义词广阔一狭窄雄健-柔弱勇猛-懦弱敬佩-鄙视井然有序一杂乱无章05理解词语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而有秩序的样子。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超凡脱俗: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06句子解析1、“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课文的总起句,说明“我”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文章第二段中写到了哪几种动物?它们各给人怎样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小麻雀- -叫人愉悦;老鹰一雄健勇猛;蚂蚁- _-勇敢忠贞。

这说明作者通过观察野外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乐趣。

3、作者是怎样写自家房子前后的环境的?作者先略写房子前后的果树开花、结果,以及果子味道的鲜美,再选取屋后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植物,即竹子和棕桐,具体表现竹子长得快、竹叶声动听、棕桐超。

凡脱俗、小鱼在棕桐的倒影间游玩的欢快,它们共同营造出自家房子前后环境的美丽,充满了情趣。

4、联想课文内容想- -想,作者为什么说“大自然是- -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因为大自然中的飞鸟昆虫、花草树木千姿百态,各有特点,就像一本画册给我们美的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是一篇永远吟不尽的诗!
洛阳,中华民族的圣地!在海内外华裔华胄心目中,她永远是令人敬仰的丰碑!
1949年10月1日,万名各界群众在洛阳东北运动场(今老城体育场)集会,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千年帝都揭开了伟大的历史新纪元!
1949年3月,豫西一地委、一专署改称洛阳地委、洛阳专署,下辖洛阳市、洛阳县、偃师县、孟津县、新安县、伊川县、伊阳县、宜阳县、嵩县。

1952年,陕州地委、专署并入洛阳地委、专署,下辖增加渑池县、陕县、灵宝县、阌乡县、卢氏县、栾川县、洛宁县。

1954年增辖临汝县,洛阳市升为省辖市。

1955年,撤销洛阳县。

1959年,伊阳县改名汝阳县。

1983年,偃师、孟津、新安划归洛阳市管辖。

1986年,撤销洛阳地区,宜阳、洛宁、伊川、嵩县、栾川、汝阳划属洛阳市。

1953年底至次年初,经国家计委通过并报毛泽东主席批准,在洛阳兴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矿山机器厂、滚珠轴承厂(洛阳轴承厂)、热电厂,后又兴建有色金属加工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水泥厂、河南柴油机厂。

以上七家,均属“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项目。

1956年,兴建棉纺印染联合企业(洛阳棉纺织厂)。

1958年,兴建洛阳玻璃厂、河南耐火材料厂(洛阳耐火材料厂)。

1985年,兴建首阳山电厂、洛阳飞机场。

1991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动工。

1959年,在偃师发现二里头遗址(夏都斟)。

1961年,龙门石窟、白马寺、汉魏故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又陆续公布了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隋唐洛阳城、千唐志斋、邵雍碑、唐恭陵、潞泽会馆、邙山陵墓群,合共十一项)。

1982年,洛阳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市定牡丹为市花。

1983年,在偃师城西发现商城(汤都西亳)遗址,洛阳市举办首届牡丹花会。

1986年,洛阳牡丹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花第一名。

1987年,洛阳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城市”。

1989年、1990年、1991年连续举行三届“国际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0年,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五”期间(1996年~2000年),确定了把洛阳建设成为“科技教育比较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的优秀旅游城市”的定位。

2001年,提出“工业强市、旅游强市”战略口号,提出“十五”期间,“洛阳要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以洛河为轴线,洛河南北对应发展”的格局,至“十五”末,基本建成中西部地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2001年,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烧沟汉墓、汉魏洛阳故城、龙门石窟、隋唐洛阳城及宋代衙署庭院遗址等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列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洛阳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4年,洛阳“荣获全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

今日的洛阳,是昨日洛阳的延续;明日的洛阳是今日洛阳的发展。

明天的洛阳,天会更加湛蓝,阳光会更加明媚,山会更加青翠,水会更加清澈,鲜花会更香,小鸟的歌声会更动听!明天的洛阳,科技会更加发达,文化会更加繁荣,社会会更加和谐,人民会更加幸福康乐。

台湾回归了,祖国统一了,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河洛郎”,都会来洛阳朝拜圣
地!
中华民族创造了洛阳,人类创造了洛阳。

洛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圣殿,人类智慧的结晶。

她是属于我们全民族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
洛阳,华夏文明的圣城,她在继续谱写着自己更新、更美的历史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