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精修订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技能的形成.doc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技能的形成.doc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技能的形成技能的形成考点1技能及其特点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考点2技能的种类1.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的特点:(1)动作对象的客观性。

(2)动作进行的外显性。

(3)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操作技能本身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2)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3)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开放型操作技能。

(4)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2.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的特点:(1)对象具有观念性;(2)执行具有内潜性;(3)结构具有简缩性。

考点3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培养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

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高原期”:在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联系成绩上的所谓“高原期”,也可以叫做高原现象。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考点4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培养1.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1)原型定向心智技能学习的初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式,使这种活动“外化”为原型。

(2)原型操作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戈彳,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训练操作技能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强化基础知识。

了解操作技能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如操作步骤、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2、学习相关技巧。

了解操作技能的相关技巧和技巧,以提高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3、反复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增加对操作步骤和技巧的熟悉程度,并提高操作的熟练度。

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实际操作任务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练习。

4、探索问题解决方案。

面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需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和实践验证等方式来培养。

5、接受反馈和调整。

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评估和调整。

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并不断改进和提高。

6、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如注意细节、保持专注、严谨细致等,以提高操作的质量和效率。

7、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

定期更新和学习相关知识,了解最新的操作技术和方法,保持技能的时效性和竞争力。

- 1 -。

教育心理学记忆口诀

教育心理学记忆口诀

教育心理学口诀(2019)1.教育心理学发展初创时期代表人:“陪儿撕扑克”---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乌申斯基、卡普捷列夫、桑代克2.完善时期布鲁纳成果:“会煮(主)盒(合)饭(反)”--社会文化研究、主动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布鲁纳发现纳米结构,之后会煮盒饭了)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煎(前)巨(具)蟹(形)”--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加涅关于学习的分类:A.学习水平:“心(信)机(激)所(锁)言,别(辨)改(概)原题”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B.学习结果:“加胭脂太晕人”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态度运动技能认知策略5.程序教学的原则:“一律2步2级”(桑代克教孩子)低错误率小步子自定步调积极反应及时反馈6.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冻结成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7.加涅学习过程的8个阶段:“冻了得煲会盖炒饭”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鸡舍校训”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归因B.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外表期望美的反馈”外部奖赏表扬明确的期望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C.学习动机的激发:“开启空瓶都能中奖的境界”启发式教学控制动机水平恰当的评定妥善进行奖惩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设置课堂环境正确指导结果归因1.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口诀是:感知寄相思,分别对应一个字(下同)2.联想的4个规律:对比律、因果律、相似律、接近律。

口诀:联想一下鼻音相近3.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准确性,准备性,持久性,敏捷性口诀:记住准备吃米4.防止遗忘的方法:(1)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及时)(3) 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集散中心)(4)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约会)(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感官)(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方法)(2) 合理分配时间(分配)口诀:及时到集散中心约会,用感官方法分配时间5.思维的八大品质: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严谨性口诀:思维光着身子,肚皮灵敏,逻辑还很严谨6.思维的八个过程: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口诀:分综比分抽更概括具体和系统。

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通过逐步提升技能和经验,人们可以逐渐达到高级水平。

在初级阶段,人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一项新的操作技能。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常对技能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还不太了解,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逐渐掌握。

初学者往往需要依赖指导和教练的帮助,以确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正确理解和操作。

在中级阶段,人们已经掌握了技能的基本要领,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一些常见的操作。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积累更多的经验,并且逐渐提高他们的技巧和效率。

他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技能,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境和需求。

在高级阶段,人们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并且能够处理各种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操作。

在这个阶段,人们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地运用技能解决各种问题。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创新,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指导和培训其他人。

在每个阶段,人们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技能。

学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参加培训课程,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进行。

实践则是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技能,逐渐掌握和熟练运用。

态度和动力也是形成操作技能的关键因素。

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持续的动力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同时,与同行和专家的交流和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分享经验和互相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总结起来,操作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逐渐掌握和熟练运用技能,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积极的态度和持续的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与他人交流合作,人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综背诵口诀

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综背诵口诀

教综背诵口诀心理学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口诀:提高记忆有妙招,理解意义明目的,组块编码精加工,过度学习重复习,还得运用记忆术。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7.有效运用记忆术。

8.适当过度学习。

二、简述如何促进知识迁移口诀:材料策略两安排1.精选材料。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三、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口诀:启动奖杯(归),动机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四、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口诀:知方思练逻思的问题怎么解决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五、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口诀:一个世界观,三个锻炼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六、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口诀:强差动奇1.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2.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

3.对象的活动性。

4.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七、感知规律口诀:差对强活观组协1.强度律。

2.差异律。

3.对比律。

4.活动律。

5.组合律。

6.协同律。

7.观注律。

八、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口诀:型(性)感知(只)思(是)象(向)望(往)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2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2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存储时间大概在0.5秒以内的记忆为(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工作记忆2.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做(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内部抑制D.外部抑制3.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罗杰斯B.班杜拉C.奥苏伯尔D.阿特金森4.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5.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6.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7.(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B.外部反馈C.动觉反馈D.过程反馈8.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9.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A.心理测验B.心理咨询C.心理辅导D.心理评估10.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个组块。

A.6±2B.6±1C.7±1D.7±2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存储时间大概在0.5秒以内的记忆为(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工作记忆2.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做(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内部抑制D.外部抑制3.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的。

教育心理学记忆口诀

教育心理学记忆口诀

教育心理学口诀(2019)1.教育心理学发展初创时期代表人:“陪儿撕扑克”---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乌申斯基、卡普捷列夫、桑代克2.完善时期布鲁纳成果:“会煮(主)盒(合)饭(反)”--社会文化研究、主动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布鲁纳发现纳米结构,之后会煮盒饭了)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煎(前)巨(具)蟹(形)”--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加涅关于学习的分类:A.学习水平:“心(信)机(激)所(锁)言,别(辨)改(概)原题”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B.学习结果:“加胭脂太晕人”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态度运动技能认知策略5.程序教学的原则:“一律2步2级”(桑代克教孩子)低错误率小步子自定步调积极反应及时反馈6.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冻结成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7.加涅学习过程的8个阶段:“冻了得煲会盖炒饭”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10.A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鸡舍校训”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归因B.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外表期望美的反馈”外部奖赏表扬明确的期望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C.学习动机的激发:“开启空瓶都能中奖的境界”启发式教学控制动机水平恰当的评定妥善进行奖惩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设置课堂环境正确指导结果归因1.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口诀是:感知寄相思,分别对应一个字(下同)2.联想的4个规律:对比律、因果律、相似律、接近律。

口诀:联想一下鼻音相近3.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准确性,准备性,持久性,敏捷性口诀:记住准备吃米4.防止遗忘的方法:(1)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及时)(3) 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集散中心)(4)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约会)(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感官)(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方法)(2) 合理分配时间(分配)口诀:及时到集散中心约会,用感官方法分配时间5.思维的八大品质: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严谨性口诀:思维光着身子,肚皮灵敏,逻辑还很严谨6.思维的八个过程: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口诀:分综比分抽更概括具体和系统。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技能的两大分类及形成阶段。
(2)操作技能及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3)心智技能形成的有关理论。
考纲链接
1.技能的概念: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4.原型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教师应注意:(1)让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2)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采用变式加以概括;(3)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适时地向下一阶段转化;(4)动作的执行注意与言语相结合。
3.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4.技能的作用:(1)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2)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5.操作技能的分类:
(1)从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看,分为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2)从对外部条件的利用程度看,可分为封闭型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3)从所涉及的骨骼、肌肉及动作幅度大小,可分为精细动作技能和粗放动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
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一)操作的定向
1.操作定向的含义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2.操作定向的作用
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操作活动的自我调控机制。

3.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包括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和对操作活动方式的认识等;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定向映像的建立,是通过如下心理活动完成的。

首先,通过对教师示范动作的直接感知而形成动作表象。

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区分动作的内部特性,建立有关动作的基本概念,掌握动作要领。

(二)操作的模仿
1.操作模仿的含义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2.模仿的实质
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模仿是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模仿可以检验已形成的动作定向映像。

二是可以加强个体的动觉感受。

3.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

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

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相互衔接不连贯,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

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4)动作效能。

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三)操作的整合
1.操作整合的含义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2.操作整合的作用
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

因此,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

3.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

外界条件保持不变时,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2)动作结构。

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

(3)动作控制。

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4)动作效能。

疲劳感、紧张感降低。

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四)操作的熟练
1.操作熟练的含义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2.操作熟练的作用
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各种技术能力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的熟练为基础的。

3.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

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

(2)动作结构。

各个动作之间的二F扰消失。

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3)动作控制。

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

(4)动作效能。

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1.作用:示范可以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

言语讲解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2.影响示范有效性的因素
(1)示范者的身份;(2)示范的准确性;(3)何时给予示范。

3.讲解注意事项:(1)要注意言语的简洁、概括与形象化;(2)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结构与具体要求.也要讲解动作所包含的基本啄理;(3)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物理特性.也要指导学生注意、体验执行动作时的肌肉运动知觉。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1.练习曲线可看出练习的共同点: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

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2.影响练习的因素:
(1)练习量。

过度学习是必要的,但并非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

(2)练习方式。

练习方式有多种,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有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根据练习途径的不同有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等等。

练习方式的选择决定于学习任务的性质。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1.反馈的来源
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它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获取的反馈信息,尤其是动觉反馈信息最有代表性。

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是教师、教练、示范者、录像、计算机等外部信息源对学习者的操作结果及其操作过程的反馈。

2.反馈的作用
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中结果反馈的作用尤为明显。

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

3.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
(1)反馈的内容;(2)反馈的频率;(3)反馈的方式。

(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