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期末复习要点

《中药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一)中药:是区别于西方医药学,在中国占主流,由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的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植物为主体,包括动物、矿物在内的天然药物及部分加工品,古称本草(二)草药:是指在民间运用,局部运用,未得到官方权威认证的以植物类药材为主体的药物(三)本草:中药旧称,以植物类药材居多(四)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道地药材:产于某一地区的某药材,因其地域性强,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而被普遍重视。
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六)四性:药物的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四气)(七)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八)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九)归经: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十)毒性:古代指药物的总称,或药物的偏性,或药物作用的强弱不同,或药物的毒副作用;现代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十一)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有目的地选择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十二)药物七情: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十三)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明显增强原有疗效(十四)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使用,而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十五)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十六)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十七)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十八)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十九)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临床用药和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及药材自身特性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二十)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即解表药,又叫发表药(二十一)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二十二)温里药: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叫温里药,又称祛寒药(二十三)补虚药:凡以补充人体气血阴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主要作用,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二、比较异同(一)麻黄与香薷①二药同具有辛温之性,同归肺经,都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②麻黄发汗力强,故风寒表实无汗之重证多用之。
临床中药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3-10-29•中药学基础知识•临床中药学应用•临床中药学实践案例•临床中药学的思考与展望•总结与展望目录01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是以天然药物为主的学科,涵盖了植物、动物、矿物等。
天然药物药性理论配伍原则中药学注重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
中药学强调配伍原则,注重药物的相互配合与制约,以达到治疗目的。
03中药的基本性质与特点0201根据植物的不同部位和功效,将植物药分为根、茎、叶、花、果等。
植物药根据动物的种类和药用部位,将动物药分为全虫、矿物药等。
动物药中药的命名通常与药性、功效、植物部位等有关。
中药命名中药的分类与命名中药的功效可根据其作用机制分为解表、清热、泻下、祛风湿等。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功效分类中药学注重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相应的药物。
主治范围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对中药的功效和主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现代药理02临床中药学应用中药配伍原则与禁忌总结词中药配伍原则与禁忌是临床中药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中药的合理应用和安全有效性。
详细描述中药配伍原则主要包括君臣佐使、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其中,君臣佐使原则强调药物的主次配合和相互协调;性味归经原则强调药物的性质和作用部位;配伍禁忌则指某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应避免同时使用或合用。
此外,还需要注意妊娠用药禁忌、饮食禁忌等问题。
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总结词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也是临床中药学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时间、剂量等,以确保中药的有效吸收和利用。
详细描述中药煎煮前需先浸泡药物,一般采用砂锅或瓦煲煎煮,不同的药物煎煮时间不同,有些药物还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
服用时应注意时间安排,一般饭后服用,剂量应遵医嘱或根据药物性质确定。
此外,还需注意中药的保存方法等问题。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中药过程中出现的不适症状或疾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此,临床中药学需要关注中药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
临床中药学试题库(含答案)

临床中药学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百部的功效是A、软坚散结B、杀虫灭虱C、清热安胎D、开郁散结E、清心定惊正确答案:B2、善于行气消积,为消除胀满的要药是A、苍术B、厚朴C、砂仁D、白豆蔻E、广藿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芳香化湿药厚朴的功效及性能特点。
五个备选药均归属于芳香化湿药,其中苍术、厚朴辛温香燥,有燥湿功效,厚朴、砂仁、白豆蔻又均能行气,苍术、广藿香不具有行气功效,可排除。
但有行气功效的三药中,又能消积,为消除胀满要药的是厚朴。
故选B。
3、川贝母的功效是A、利气散结B、润肺止咳C、祛痰排脓D、凉血止血E、降气祛痰正确答案:B4、血竭除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外,还有的功效是A、生肌敛疮B、利尿通淋C、通经下乳D、凉血止血E、解郁清心正确答案:A5、青风藤除祛风通络外,还能A、生津开胃B、降血压C、凉血消肿D、化痰解毒E、利小便正确答案:E6、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药物组是A、羚羊角与钩藤B、天麻与僵蚕C、石决明与珍珠母D、蜈蚣与全蝎E、地龙与蒺藜正确答案:D7、胡黄连善治A、丹毒B、疟疾C、目疾D、梅毒E、疳积发热正确答案:E8、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是A、泽泻B、覆盆子C、鸡内金D、金樱子E、桑螵蛸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利水渗湿药泽泻的使用注意。
备选药物中,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归属于收涩药,均能固精之效,适宜于肾虚遗精滑精之滑脱病证,桑螵蛸、覆盆子还有补肾之功,可达标本兼顾治疗作用;鸡内金归属于消食药,也有固精止遗之效,可配伍补肾固涩药治疗遗精滑精而无湿热者。
泽泻有利水渗湿、泄热之功,适宜于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者,而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故选A。
9、既行气止痛,又温肾散寒的药是A、乌药B、木香C、佛手D、甘松E、青皮正确答案:A10、独活的功效是A、祛风湿,利关节,解毒B、祛风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治骨鲠C、祛风湿,止痛,解表D、祛风湿,止痛,利水E、祛风湿,活血通络,杀虫解毒,消肿止痛正确答案:C11、刺五加不具有的功效是A、养心安神B、补气健脾C、活血通络D、益肾强腰E、燥湿利水正确答案:E12、患者,男35岁素体壮实,3日未解大便,腹胀痛,日晡发热,舌红苔黄,脉大有力。
临床中药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使君子(Shǐjūnzǐ) 苦楝皮(Kǔliànpí) 槟榔(Bīngláng) 南瓜子(Nánguāzǐ) 鹤草芽(Hècǎoyá) 雷丸(Léiwán) 榧子(Fěizǐ)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凉血止血药 第二节化瘀止血药 第三节收敛止血药 第四节温经止血药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活血止痛药 第二节活血调经药 第三节活血疗伤药 第四节破血消癥药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第五节清虚热药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攻下药 第二节润下药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祛风寒湿药 第二节祛风湿热药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 复习思考题
广藿香(Guǎnghuòxiāng) 佩兰(Pèilán) 苍术(Cāngzhú) 厚朴(Hòupò) 砂仁(Shārén) 豆蔻(Dòukòu) 草豆蔻(Cǎodòukòu) 草果(Cǎoguǒ) 复习思考题
硫黄(Liúhuáng) 雄黄(Xiónghuáng) 白矾(Báifán) 蛇床子(Shéchuángzǐ) 蜂房(Fēngfáng) 蟾酥(Chánsū) 复习思考题
红粉(Hóngfěn) 轻粉(Qīngfěn) 炉甘石(Lúgānshí) 硼砂(Péngshā) 复习思考题
一中药名称源 流考辨
二中药常用命 名方法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临床中药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临床中药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石决明(Shíjuémíng) 珍珠母(Zhēnzhūmǔ) 牡蛎(Mǔlì) 赭石(Zhěshí) 蒺藜(Jílí) 复习思考题
临床中药学ppt课件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探索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提高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基于临床实践的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方法
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明确新药研发目标
结合临床实践,明确中药新药研发的目标,包括解决现有治疗手段的不足、提高疗效和 安全性等。
整合多学科资源,创新研发模式
整合药学、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资源,创新中药新药研发模式,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临床应用
脾胃虚寒、脘腹冷痛、泄泻等症状。
常用药物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等。
05 中药制剂与剂型 选择
中药制剂的种类与特点
传统中药制剂
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具有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使 用方便等特点。
现代中药制剂
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等,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 便于携带和保存等优点。
临床中药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临床中药学概述 • 中药药性理论 • 中药配伍与用药禁忌 • 中药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中药制剂与剂型选择 • 临床中药学的实践与探索
01 临床中药学概述
临床中药学的定义与任务
定义: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科,旨在指导中药的合理应用, 提高中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中药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等基础理论;
06 临床中药学的实 践与探索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临床中药学实践
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系统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形成可传承、可推广的学术成果,为临床中药学 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挖掘和整理中药传统知识
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药传统知识,包括中药药性、功效、配伍等方面的理论,为临床中药学的 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临床中药学讲稿

临床中药学讲稿
尊敬的教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的讲稿题目是《临床中药学》。
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药的性质、功效以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临床中药学是对中药药材的炮制、处方和应用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中药药材的分类、药理作用、药效与毒性以及配伍禁忌等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中药药材的分类。
中药药材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药用部位、药物性状、性味归经等。
了解中药药材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记忆各种中药的特点和应用。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中药药材的药理作用。
中药药材的药理作用是指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和药学效应。
药理作用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药的治疗原理,从而合理应用中药进行临床治疗。
除了药理作用,我们还需要了解中药的药效和毒性。
药效是指药物治疗疾病的效果,而毒性则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了解中药的药效和毒性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中药的合理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从而确保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最后,我们还需要掌握中药药材的配伍禁忌。
中药药材的配伍禁忌是指某些中药在一起使用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
情况。
了解中药的配伍禁忌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不当使用中药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临床中药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入了解和应用中药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中药药材的分类、药理作用、药效与毒性以及配伍禁忌等内容,掌握中药的特点和应用,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
谢谢大家!。
临床中药学的实践与思考

临床中药学的实践与思考临床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对中药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药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以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临床中药学实践中,我们不仅需要对中药的病理学、药理学、制药学等方面有所了解,更需要在实践中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
首先,在临床中药学的实践中,我们需要重视临床经验的积累。
中药的运用离不开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只有通过实际应用中药治疗患者,才能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经验,提高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与多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中医的临床实践方法和经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其次,在临床中药学的实践中,我们需要注重药物的选择与配伍。
中药的选择和配伍是中药治疗的重中之重,只有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合理的配伍应用,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在选择中药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年龄等因素,并结合中药的性能、功效以及药理作用等因素来进行选择。
在配伍中药时,我们需要遵循中药配伍的原则,如“同气相求,异气相斥”、“平衡为主,增减为辅”等,以达到协同作用,提高疗效的目的。
此外,在临床中药学的实践中,我们还需要注意药物的用量和疗程的控制。
中药的用量和疗程的控制是中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在用量上,我们需要准确把握中药的用量,避免过量或过少导致疗效不佳。
在疗程上,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疗效的反应来合理调整疗程,避免过长或过短导致疗效不明显或反复发作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药物与患者的耐受性,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在临床中药学的实践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与交流。
中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和交流是必要的。
例如,我们可以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提升中药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我们也可以与药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进行交流,以推动中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临床中药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临床中药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太子参的功效是A、补气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B、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C、健脾化湿,消暑解毒D、补中益气,养血安神E、补气生津正确答案:E2、为增强重镇安神作用,常与磁石配伍的药物是A、蒺藜B、琥珀C、朱砂D、远志E、夜交藤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安神药朱砂与磁石的配伍意义。
备选药龙骨、琥珀、磁石均归属于重镇安神药,远志、夜交藤属养心安神药,可排除其中常与磁石配伍能增强重镇安神功效的应是朱砂,即传统常用磁朱丸,故选C。
3、石膏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消肿B、祛痰排脓C、除烦止渴D、利尿通淋E、滋阴润燥正确答案:C4、木蝴蝶除解毒利咽外,还具有的功效是A、祛痰B、止血C、定惊D、清胃热E、疏肝和胃正确答案:E5、蒲黄除化瘀止血外,还有的功效是A、生津止呕B、凉血通经C、利尿通淋D、活血定痛E、宁心安神正确答案:C6、雷公藤不具有的功效是A、消肿止痛B、活血通络C、杀虫解毒D、祛风除湿E、降血压正确答案:E7、性温,能开窍避秽,温散止痛的药物是A、冰片B、苏合香C、牛黄D、安息香E、石菖蒲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开窍药苏合香药性及功效。
备选药中,冰片、牛黄性偏寒凉,可排除;安息香性平,无温散之功,可排除;石昌蒲虽性温,但无湿散止痛功效,亦可排除。
苏合香性温,有开窍避秽,遇散止痛功效,故选B8、枳实除破气消积外,还能A、燥湿化痰B、健脾消食C、温肾纳气D、调经止痛E、化痰除痞正确答案:E9、莪术善治A、血瘀与食积重症B、风邪及血瘀头痛C、风湿肢臂痛D、肠痈肺痈E、水瘀互结水肿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活血化瘀药的主治特点注意以功效推测为主治,并抓住各药兼有功效及特点。
川芎除活血行气外,兼有祛风止痛功效,故善治风邪及血瘀头病,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
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其有横走肢臂特点,善治风湿肢臂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名称:五灵脂酸中文拼音:wulingzhisuan英文名称:原料来源:由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成部提供,编号为:150101对照品提供: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纯度为99.5%三批提取物五灵脂酸片编号:201506022、201506023、201506024外观形状:样品批号外观形状201506022 白色薄膜衣片,除去薄膜后显类白色201506023 白色薄膜衣片,除去薄膜后显类白色201506024 白色薄膜衣片,除去薄膜后显类白色鉴别:紫外分光光度法:取批次为20150622五灵脂酸片10片,除去薄膜,置于研钵中研磨至细粉,过筛,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五灵脂酸10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适量乙醇,超声提取20min,加乙醇至刻度线,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称量续滤液3ml,置于25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00~400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
三批五灵脂酸药品及对照品紫外吸收光谱结果如下样品编号最大吸收波长λ对照品212.0nm20150622 212.0nm20150623 212.0nm20150624 212.0nm结论:五灵脂酸片三批样品与对照品紫外吸收一致,且在该波长具有较大的吸收系数,因此可作为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对照品及三批样品HPLC图见附图10-6~10-9。
保留时间结果见表10-4。
表10- 1 样品HPLC图主峰的保留时间样品批号主峰保留时间(min)对照品13.16720150622 13.26020150623 13.33520150624 13.285结论:五灵脂酸片三批样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相一致。
检查溶出度方法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C第二法)测定。
仪器与试剂ZRS-8智能溶出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制造)岛津LC-10ATVP泵岛津SPD-10A VP紫外可见光多波长检测器TL9900色谱数据工作站色谱柱迪马Diamonsil-C18 柱(5 m,250mm×4.6mm)磷酸二氢钠(分析纯,北京红星化工厂,批号000420)磷酸(分析纯,北京市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批号000325)甲醇(色谱纯,天津西华特种试剂厂)测定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1→10)调节pH值至2.5]-甲醇(41: 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2nm。
理论板数按非索非那定计算应不低于3000。
取本品,以水为溶剂,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C 第二法)测定,转速为每分钟75转,依法操作,在45分钟取溶液5ml,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五灵脂酸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水超声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33u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V D),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 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每片中五灵脂酸片的溶出量。
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方法的建立五灵脂酸片片溶出度测定检测波长的确定取五灵脂酸片对照品适量,加水,超声,溶解,加磷酸盐缓冲液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6 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00~400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
取五灵脂酸片片辅料混合物适量,同法配制,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五灵脂酸片对照品及辅料的紫外扫描结果名称λmax(nm)五灵脂酸片对照品218.8空白辅料---结论:五灵脂酸片对照品在212nm波长处有较大吸收峰而空白辅料在此波长处无吸收,辅料不干扰本品的溶出度测定。
溶出条件的确定色谱条件同五灵脂酸片原料药有关物质项下。
溶出介质溶出介质为水,溶出介质的HPLC图如下图。
空白辅料的干扰性试验取五灵脂酸片片的空白辅料适量,置200ml的量瓶中,加水超声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10 l,注入液相色谱仪,见附图10-13。
在空白辅料的HPLC图谱上无色谱峰出现,五灵脂酸片片的空白辅料不干扰其溶出度的测定。
结论:五灵脂酸片溶出度测定的色谱条件定为: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1→10)调节pH值至2.5]-甲醇(4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
理论板数按非索非那定?计算应不低于3000。
溶出介质的筛选根据五灵脂酸片原料药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五灵脂酸片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性介质,不溶于酸。
因此,用0.1mol/L盐酸溶液、磷酸盐缓冲液(pH6.8)和水为溶出介质,进行介质筛选。
五灵脂酸片片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度测定结果见表,测定条件为:桨法,75转/分,介质为900ml。
检测波长212nm。
溶出介质筛选结果(%)介质时间(min)1 2 3 4 5 6 平均值±SD水5 88.97 90.29 90.34 90.52 89.69 90.64 90.08±0.70 10 94.52 94.36 93.89 93.68 94.52 95.01 94.33±0.51 20 95.01 94.86 94.75 95.12 95.34 95.33 95.07±0.25 30 95.69 96.25 96.32 95.87 96.35 96.47 96.16±0.32 45 96.87 97.82 96.53 97.55 97.34 97.62 97.29±0.51 60 98.68 99.16 99.75 99.27 98.38 98.67 98.99±0.51盐酸溶液0.1mol/L 5 62.56 62.38 63.86 63.45 62.89 62.37 62.92±0.98 10 81.89 82.03 82.31 82.43 81.78 82.04 82.08±0.30 20 86.75 85.37 86.21 86.29 86.39 87.24 86.38±0.72 30 90.89 91.39 91.82 90.76 91.64 91.42 91.32±0.46 45 92.64 92.68 93.54 93.52 92.69 92.72 92.97±0.47 60 94.68 93.82 93.54 94.66 94.34 94.26 94.22±0.48磷酸盐缓冲液(pH6.8) 5 90.23 89.58 88.67 89.37 89.27 89.69 89.47±0.58 10 91.89 91.81 92.52 92.64 91.58 92.34 92.13±0.47 20 95.32 94.89 95.69 95.60 95.82 94.75 95.35±0.46 30 96.82 96.35 96.23 96.85 97.21 97.51 96.83±0.51 45 97.82 97.31 98.02 98.21 97.54 97.61 97.75±0.34 60 98.98 99.01 98.31 98.82 99.30 99.21 98.94±0.36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五灵脂酸片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性介质,几乎不溶于酸,用磷酸盐缓冲液(pH6.8)作为溶出介质时,45分钟溶出完全;用水作溶出介质时,溶出速率较慢,但45分钟溶出97.29%,溶出完全;用盐酸溶液作为溶出介质时,60分钟溶出94.22%,磷酸盐缓冲液(pH6.8)与水经过45分钟均能完全溶出。
故我们优先选定900ml的水作为溶出介质。
篮法、桨法的筛选分别以篮法(转速为100转/分)和桨法(转速为50转/分),介质均为水进行溶出方法筛选,测定结果见表10-7。
溶出度方法筛选结果(%)方法时间(min)1 2 3 4 5 6 平均值±SD桨法5 68.72 68.56 67.42 67.89 68.59 67.88 68.18±0.76 10 79.12 79.69 81.26 80.56 80.89 80.29 80.30±0.98 20 89.89 89.72 89.34 88.76 88.39 89.40 89.25±0.64 30 91.33 90.32 91.46 91.67 91.23 90.98 91.17±0.52 45 92.86 93.12 93.53 93.41 92.67 93.61 93.20±0.41 60 93.89 94.21 93.68 94.68 95.68 94.86 94.50±0.78篮法5 67.54 66.98 67.85 67.34 67.62 66.98 67.39±0.52 10 76.26 77.33 77.82 78.21 76.89 77.91 77.40±0.94 20 88.64 88.62 89.34 87.92 88.34 88.40 88.54±0.53 30 90.24 90.56 90.82 91.28 91.20 89.91 90.67±0.59 45 91.34 91.67 91.89 92.51 92.34 91.82 91.93±0.47 60 92.56 93.52 92.87 92.54 93.10 92.46 92.84±0.44结论:由表10-7看出篮法100转/分和桨法50转/分溶出数据相差不大,桨法溶出速率略高于篮法,对于片剂溶出方法选用桨法时易于观察溶出现象,故我们选用桨法,但根据前面桨法75转/分经45分钟溶出97.29%,而桨法50转/分经45分钟溶出93.20%,所以我们选用桨法75转/分,以900ml水作介质,测定五灵脂酸片片的溶出度。
五灵脂酸片溶出度测定的线性范围取五灵脂酸片对照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超声,冷却,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上述溶液用水稀释配制成1.0 g/ml、5.0 g/ml、10.0 g/ml、20.0 g/ml、30.0 g/ml、40.0 g/ml、50.0 g/ml、60.0 g/ml、80.0 g/ml的溶液,上述溶液分别量取10 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结果见表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