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抗拉拔现场检测
JGJ145-2013中关于混凝土后锚固拉拔新标准关于抽样及结果判定的汇总(1)

非破损检验
破损检验
锚栓
植筋
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
检验批的锚栓总数
≤100
500
1000
2500
≥5000
按检验批锚栓总数计算的最小抽样数量
20%且不少于5根
10%
7%
4%
3%
注:当锚栓总数介于两栏数量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抽样数量。
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锚栓:
现场破坏性检验宜选择锚固区以外的同条件位置,应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植筋:
植筋总数不超过100件时,可取3件进行检验。
一般结构
检验批的锚栓总数
≤100
500
1000
2500
≥5000
按检验批锚栓总数计算的最小抽样数量
10%且不少于5根
5%
3.5%
2%
1.5%
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1%且不少于3件进行检验。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替换JGJ145-2004标准,标准的抽样规则及结果判定变动较大,
现将抽样及结果判定制作成表格的形式,让现场检测人员及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熟知掌握这些规定,避免锚栓及植筋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抽样数量规定结果判定的汇总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于2013年12日正式实施替换jgj1452004标准标准的抽样规则及结果判定变动较大现将抽样及结果判定制作成表格的形式让现场检测人员及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熟知掌握这些规定避免锚栓及植筋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
混凝土后锚固拉拔新标准关于抽样及结果判定的汇总
JGJ145-2013中关于混凝土后锚固拉拔新标准关于抽样及结果判定的汇总

检验类型
结构类型
非破损检验
破损检验
锚栓
植筋
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
检验批的锚栓总数
≤100
500
1000
2500
≥5000
按检验批锚栓总数计算的最小抽样数量
20%且不少于5根
10%
7%
4%
3%
注:当锚栓总数介于两栏数量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抽样数量。
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混凝土后锚固拉拔新标准关于抽样及结果判定的汇总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替换JGJ145-2004标准,标准的抽样规则及结果判定变动较大,
现将抽样及结果判定制作成表格的形式,让现场检测人员及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熟知掌握这些规定,避免锚栓及植筋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
3.锚固质量现场检验抽样时,应以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的锚固件安装于锚固部位基本相同的同类构件为一检验批,并应从每一检验批所含的锚固件中进行抽样。
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
应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且不少于3件进行检验。
注:1.生命线工程是指维持城市生存功能系统和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工程,供、排水,电力,燃气及石油管线,电话,广播,大型医疗系统,公路,铁路等交通工程。
2.胶粘的锚固件,其检验宜在锚固胶达到其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固化时间的当天进行。若因故需推迟抽样与检验日期,除应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外,推迟不应超过3d。
锚栓:
现场破坏性检验宜选择锚固区以外的同条件位置,应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建筑工程后锚固件原位拉拔检测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后锚固件原位拉拔检测技术分析摘要:后锚固件原位拉拔检测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方法。
该技术通过施加拉拔力来测试建筑物中的锚固件,评估其抗拉强度和变形性能。
本文将简要介绍后锚固件原位拉拔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强调其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桥梁、隧道、水坝等工程,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实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后锚固件原位拉拔检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在维护和修复工程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锚固件;原位拉拔前言建筑工程中的锚固件是承载结构荷载并保持结构稳定的关键元素。
为确保锚固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后锚固件原位拉拔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这一先进的技术具有非破坏性、准确性和实时性等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监测和评估中。
本文将对后锚固件原位拉拔检测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其原理、应用、优势以及实际工程案例。
通过这项技术,建筑工程师和施工团队可以更好地掌握锚固件的状态,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后锚固件原位拉拔检测技术概述后锚固件原位拉拔检测技术是一项用于评估锚固件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工程检测方法。
其基本原理涉及施加拉拔力并测量锚固件的应力-应变关系,以确定其抗拉强度和变形特性。
这项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设备来实现,包括静拉拔测试、动态拉拔测试和序列拉拔测试。
这些测试通常需要使用拉拔机、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
后锚固件原位拉拔检测需要关注的参数包括最大承载能力、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破坏模式。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锚固件在工程结构中的性能至关重要。
最后,这项技术在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用于评估锚固件的可靠性、确保工程安全以及进行结构的维护和修复。
标准和规范也在确定测试方法和要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后锚固件原位拉拔检测技术的优势(一)可靠性这项技术通过在锚固件上施加拉拔力并测量其应力-应变关系,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来评估锚固件的性能。
后锚固植筋拉拔试验

后锚固植筋拉拔试验
后锚固植筋拉拔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方法,用于测试锚固植筋在混凝土中的抗拉强度和锚固性能。
该试验的步骤如下:
1. 首先,确定需要进行拉拔试验的锚固植筋,一般选择其中的一根,或者按照规定数量选择多根植筋进行试验。
2. 准备测试设备和工具,包括拉拔试验机、测力仪、夹具等。
3. 在植筋的预埋部分进行钻孔,形成植筋的孔洞,并且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清理和检查。
4. 在孔洞内注入锚固材料,通常使用特种环氧树脂浆料。
5. 植筋锚固材料固化后,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孔洞口,装设试验夹具,校准设备等。
6. 将试验夹具与拉拔试验机连接,通过试验机施加外力,以拉拔的方式逐渐增大载荷。
7. 同时,使用测力仪或者电子称等设备对试验件的外拉力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8. 当外力增大至设计要求的载荷时,进行持续一定时间的保载,然后逐渐减小外力,直至植筋失效为止。
9. 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种载荷和位移数据,包括试验最大承载力、锚固植筋的滑移位移等。
10. 根据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进行评价和判定,判断锚固植筋
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后锚固植筋拉拔试验,可以有效评估锚固植筋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
作业指导书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承载力检验(按JGJ145-2013、GB50550-2010编制)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承载力检验1.适用范围本文用于以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的验收检验,不适用于以砌体、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检验。
2.引用标准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其锚固件检验要求与GB50367-2006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程》相同)3.基本规定3.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质量应进行锚固件的抗拔承载力的现场抽样检验(必检项);3.2后锚固件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还应进行破坏性检验。
a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后锚固构件(所谓重要的锚固是指后接大梁、悬臂梁、桁架、网架以及大偏心受压柱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之锚固连接。
故定为一级。
—摘自规程4.3.3条文说明);b悬挑结构和构件;c对后锚固设计参数有疑问;d对该工程锚固质量有怀疑。
GB50550-2010对破坏性检验范围的规定如下:3.3抽样规则(GB50550-2010与JGJ145-2013抽样规则相同,GB50550-2010表W.2.3内容与JGJ145-2013中表C.2.3也相同)3.3.1锚栓非破损抽样:a.锚固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可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取样,应以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的锚固件安装于锚固部位基本相同部位的同类构件为一个检验批,并应从每一检验批所含的锚固件中进行抽样。
b.对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数量应按规程表C.2.3(附后)抽取。
(生命线工程是指维系城镇与区域经济、社会功能的基础设施与工程系统。
主要包括:交通系统、供(排)水系统、燃气系统、输油系统、电力系统、通讯系统、水利工程等工程系统。
--摘自GB/T24336-2009)。
规程表C.2.3检验批锚栓总数≤100 500 1000 2500 ≥5000按检验批锚栓总数计算的最小抽样量20%且不少于5件10% 7% 4% 3%注:当锚栓总数介于两栏数量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抽样数量。
现场拉拔检测(完整版)

拉拔检测上岗取证讲稿⑴DG/TJ 08-003-2000 建筑锚栓抗拉拔、剪切性能试验方法⑸JG 158-2004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⑵JGJ 110-2008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⑹DG/TJ 08-2038-2008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技术规程⑶JGJ 145-2004 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⑺CECS 146:2003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⑷JG 149—2003 膨胀聚苯板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拉拔检测锚拴的二大类型化学植筋(俗称种植钢筋):由带肋钢筋或长螺杆用化学锚固胶固定于混凝土孔中的一种后锚固生根钢筋。
它设计的破坏形式仅限于钢材破坏一种模式。
膨胀类锚栓:(有多种型式详见JGJ 145规程2.1.2~2.1.5)。
①②化学植筋锚栓DG/TJ08-003-2000建筑锚栓抗拉拔、剪切性能试验方法一、DG/TJ08-003规范说明1. 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技术标准本规范适用于预埋或后置锚栓的抗拉拔性能的试验,试验可在室内进行也可在室外进行。
1.1. 检测项目建筑锚栓、化学锚栓抗拉拔力;…………………………………建筑锚栓、化学锚栓拉拔后位移。
1.2 技术标准DG/TJ08-003-2000《建筑锚栓抗拉拔、抗剪切性能试验方法》2. 仪器设备××-××型锚杆拉力计及支架。
量程:0~300kN;行程:80mm。
分辨率:0.1kN;示值误差: ±2%。
百分表,量程:15mm;分度值:0.01 mm。
游标卡尺:0~150mm;分度值:0.02mm。
3. 环境条件拉力计适用温度为-10℃~+40℃。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试验内容化学粘结锚栓其他锚栓测试支点间距S锚栓至边缘或试验框架的最小距离M测试支点间距S锚栓至边缘或试验框架的最小距离M抗拉拔 2.0hef 1.0hef 4.0 hef 2.0 hef 抗剪4.0hef2.0hef4.0 hef2.0 hef注:表中hef 为锚栓的锚固深度。
混凝土后锚固件抗拔

混凝土后锚固件抗拔
一、检测目的
检测工程已施工的螺栓、植筋的抗拔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检测依据
(1)《混凝土后锚固件抗拔和抗剪性能检测技术规程》DBJ/T15-35-2004;
(2)委托方提供的设计文件和要求。
三、检测方法
(1)加载方法:检测采用分级加载法。
(2)荷载值与分级:最大荷载值按设计要求确定,每级按最大荷载值的1/10,其中第一级取分级荷载的2倍。
(3)位移观测: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1、2、3min 测读位移值;当位移变化速率连续两次小于0.05mm/min后,施加下一级荷载直至最大检测荷载。
卸载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并测读位移值。
四、仪器设备
本次检测所使用的仪器均经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合格及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1)手动油泵;
(2)油压千斤顶
(3)压力表(量程40MPa、准确度等级为0.4级);
(4)WBD-30型百分表。
五、检测数量
每种规格按1%比例进行抽样检测,数量不少于3个。
六、进度安排及成果提交
正常情况下,每天大约可完成10个后锚固件抗拔检测。
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若检测数量少于30个后锚固件,七个工作日内提供正式检测报告。
混凝土后锚固件抗拔检测实施细则

文件编号:检测实施细则(混凝土后锚固件抗拔试验)编制:审核:批准:受控印章:持有人:2016年01月05日发布2016年01月06日实施XXXXXXXXX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发布1.项目名称混凝土后锚固件抗拔检测。
2.适用范围后锚固件抗拔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试验检测后锚固件的轴向抗拔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承载力的要求。
适用于植筋、膨胀性螺栓、扩孔型螺栓的承载力检测。
3.采用标准3.1《混凝土后锚固件抗拔和抗剪性能检测技术规程》DBJ/T15-35-2004;3.2《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4. 试验设备的有关规定4.1 仪器设备的一般要求4.1.1仪器和设备的量程应大于试验所需的最大荷载的量程要求。
仪器应安置在不影响位移测试和植筋或构件变形和破坏的位置上。
4.1.2 试验装置应有足够的刚度,试验中应不变形,应保持施加的拉拔力方向与植筋轴线方向平行。
4.1.3 测量位移,采用百分表,百分表的分度值不大于0.02mm。
4.1.4 测力装置具有峰值保持功能。
4.2 拉拔试验装置4.2.1图一为植筋抗拔试验装置图。
图二为锚栓抗拔试验装置图其传力应直接,支架应不受构件局部被压破坏的影响。
混凝土后锚固件抗拔检测实施细则第 1 版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16年01月05日4.2.2 植筋拉拔试验所用的加载杆及加载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4.2.3 植筋抗拉拔试验用的加载杆,其螺纹必须与锚栓螺纹相对应,拧入深度不小于锚栓的直径,缺牙或严重磨损的加载杆不得使用。
4.2.4位移测量仪器需安装在植筋根部,位移值的计算应减去植筋的变形量。
图一植筋抗拔试验装置图图二锚栓抗拔试验装置图4.3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与标定4.3.1 拉拔试验时,应采取措施固定试验装置,防止仪器脱落损坏或跳弹伤人。
4.3.2 试验完毕后,应对试验装置进行常规保养和维修。
4.3.3 试验装置中的白分表、千斤顶、数字式荷载仪表应每年标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3.2 锚栓 • 3.2.1混凝土结构所用锚栓的材质可为碳素钢、不锈钢或合金钢,
应根据环境条件的差异及耐久性要求的不同,选用相应的品种。 锚栓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膨胀性、扩孔型建筑 锚栓》160的相关规定。 • 3. 2.4 化学植筋的钢筋及螺杆,应采用400 级和335 级带肋钢筋及 Q235 和Q345 钢螺杆。钢筋的强度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50010规定采用。 • 3.3 锚固胶 • 3.3.1化学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应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对 获准使用的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填料)外, 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增添掺料。 • 3.3.2 锚固胶按使用形态的不同分为管装式、机械注入式和现场配 制式,应根据使用对象的特征和现场条件合理选用。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抗拉拔 现场检测试验
刘 辉 2013年12月6日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检测相关规范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检测相关规范
现场抗拔承载力检测规范标准
• 1.行业标准 145-2004
•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 2.行业标准 271-2012
•
《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
• 3.国家标准 50367-2006
• 4.2 膨胀型锚栓和扩孔型锚栓不得用于受拉、边缘受剪 (C <10)、拉剪复合受力的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 非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
• ( c :锚栓与混凝土基体边缘的距离,:锚栓有效锚 固深度)
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4.3 满足锚固深度要求的化学植筋及螺杆,可应于抗 震设防烈度≤8 度之受拉、边缘受剪、拉剪复合受力之 结构构件及非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
定于混凝土基材锚孔中的一种后锚固生根钢筋
锚栓破坏形式
• 2.6 拔出破坏 • 拉力作用下锚栓整体从锚孔中被拉出的破坏形式。 • 2.7 穿出破坏 • 拉力作用下锚栓膨胀锥从套筒中被拉出而膨胀套仍留在锚
孔中的破坏形式。
机械锚栓整体拔出 机械锚栓穿出破坏
化学植筋破坏形式
• 2.8 胶筋界面破坏 • 化学植筋或粘结型锚栓受拉时,沿胶粘剂与钢筋界面之拔
内在浇筑混凝土前或在已有混凝土结构上埋入所需的
构件。
• 1.2 建筑埋件分类
•
根据施工的时间大体可分为预埋件和后置件
(后锚固件),后置件如化学植筋、化学锚栓、膨胀
型锚栓、机械卡槽螺栓、扩孔型锚栓等。因工艺简单,
锚固快捷,安全可靠,因而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补
强、新老结构连接、补埋钢筋、幕墙后埋件、后埋钢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 4. 国家标准 50550-2010
•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5. 国家标准 50203-2011
•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施工工艺过程
钻孔
清孔
注胶
植筋
固化
检测
建筑埋件概述
• 1.1 建筑埋件
•
建筑埋件是根据工程拟需用并在设计允许范围
构件等方面。
后锚固植筋(螺栓)
植筋、锚栓适用范围
哪些工程是生命线工程
生命线工程主要是指: 维持城市生存功能系统和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工程, 主要包括供水、排水系统的工程;电力、燃气及石油管线 等能源供给系统的工程;电话和广播电视等情报通信系统 的工程;大型医疗系统的工程以及公路、铁路等交通系统 的工程等等。 这些工程系统对于现代化经济和社会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在地震发生后,更需要它们发挥作用,以利于地震 应急和震后重建,故把上述工程系统形象地称为生命线工 程。
出破坏形式。 • 2.9 胶混界面破坏 • 化学植筋受拉时,沿胶粘剂与混凝土孔壁界面之拔出破坏
形式。
化学植筋沿胶筋界面拔出 化学植筋沿胶混界面拔出
三种破坏模式
• 荷载作用下,后锚固连接有锚栓或锚筋钢材破坏、混凝 土基材破坏及锚栓拔出破坏(包括机械锚栓的拔出破坏 和化学锚栓和化学植筋的拔出破坏)等三种破坏模式。
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2. 3 膨胀型锚栓 • 来自用膨胀件挤压锚孔孔壁形成锚固作用的锚栓。
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2. 4 扩孔型锚栓 • 通过锚孔底部扩孔与锚栓膨胀件之间的锁键形成锚固
作用的锚栓。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材料
• 2. 5 化学植筋 • 以化学粘结剂—锚固胶,将带肋钢筋及长螺杆等胶结固
锚栓或锚筋钢材破坏
混凝土基材破坏
锚栓拔出破坏
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3.1基体材料要求 • 3.1.1 混凝土基材应坚实,且具有较大体量,能承担对被
连接件的锚固和全部附加荷载。 • 3. 2.2 风化混凝土、严重裂损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结
构抹灰层、装饰层等,均不得作为锚固基材。 • 3. 3 .3基材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基材混凝土强
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1、适用范围 • 本规程适用于被连接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
连接设计、施工与验收,不适用以砌体或轻混凝土为 基材的锚固
• 2、术语(部分) • 2.1 后锚固 • 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混凝土结构上的锚固。 • 2. 2 锚栓 • 将被连接件锚固到混凝土基材上的锚固组件。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检测
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4、设计基本规定(部分)
• 4.1 膨胀型锚栓、扩孔型锚栓、化学植筋可用作非结构 构件的后锚固连接,也可用作受压、中心受剪 (c≥10)、压剪组合之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
• 注: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如围护外墙、 隔墙、幕墙、吊顶、广告牌、储物柜架等)及建筑附 属机电设备的支架(如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通信 设备,管道系统,采暖和空调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 系统,公用天线等)等。
• 4.4 后锚固连接设计所采用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整个 被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
• 4.5 根据锚固连接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后锚固连接 划分为二个安全等级。
• 4.6 后锚固连接承载力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P18 页)进行验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