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

历史导学案: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自主预习:1、改革开放新时期,__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提出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________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________年底,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行使恢复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4、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5、________、________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___,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当堂检测:1、“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思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成功实践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是()A 台湾、深圳B 香港、澳门C澳门、深圳D香港、台湾2、“一国两制”已成功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提出这一创造性构思的是( )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胡锦涛3、有关“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②“一国两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③“两制”指的是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④“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4、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A 主权归属不同B 外交政策不同C 社会制度不同D 经济政策不同5、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标志着(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③中国完成了统一④殖民国家的力量的削弱A ①②④B ①②C ①③④D ②④6、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导学案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2.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和含义;3.掌握港澳回归时间,分析回归的意义;4.深入探究港澳回归的原因。
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思考问题:1.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2.“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3.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什么意义?(二)自主学习,完成填空:“一国两制”构想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英国于鸦片战争结束的1842年通过《条约》割占香港岛,于1860年割点九龙司地方地区,于1898年租借新界。
1453年(国名)占领澳门。
2.提出:进入的新时期后,_ _______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3.内容: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_________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______、澳门地区实行______________制度。
4.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的回归:①1984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②__________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澳门的回归:①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②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意义:①对中国——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___,标志着我国在完成___________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②对港澳——对台湾——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三)合作交流:1.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历史情况:实际情况:2.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
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原因:启示:三、课堂小结四、达标检测1.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2.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简而言之就是()A.一个国家、两种政府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一个国家、两种法律 D.一个民族、两个国家3. 实行“一国两制”构想已成功解决的地区是()①台湾②香港③澳门④威海卫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①②③④4.1997年以前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的国家是()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葡萄牙5.“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第十二课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学习目标】能背诵一国两制的含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学习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学习难点】一国两制的含义【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使用方法】学生自主看书画出重点内容,然后完成自主学习内容,之后小组讨论完成合作与探究问题。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然后正确填写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概况一国两制的构想1.提出的时间:进入________________后2.提出者:______________3.含义:在______________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_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___________制度。
4.意义:为实现祖国_____________指明了前景。
香港和澳门回归1.香港回归: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2.澳门回归: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3.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标志我国在____________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讨完成材料一: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半岛、1898年租借“新界”;16世纪后期,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材料二: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1)材料一中香港、澳门的“丧失”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中香港、澳门依据哪一方针回归祖国的?(3)总结香港、澳门回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从香港、澳门丧失和回归的经历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四、课堂小结:依据“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成功的回归祖国,目前台湾还孤悬海外,海峡两岸的人民都盼望着国家的早日统一,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统一大业完成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钟少东【课程标准】说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目标】“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主权的含义。
【德育目标】通过对教材中的《香港回归的倒计时牌》等图片的识读,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学习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学习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达成共识。
(一)一国两制 1、背景A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愿望;B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______ ________ 增强。
2、提出过程A、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_______同胞、______侨胞和_ _______________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B、进入________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志”的伟大构想。
3、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_________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和澳门实行______________制度。
4、评价这为实现______________指明了前景(二)香港回归 1、中________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______年底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恢复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___________。
2 _______ 年_______ 月 _______ 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回归祖国(三)澳门回归 1、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恢复对澳门行使恢复主权;2、_______ 年_______ 月 _______ 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祖国(四)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八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一、学习指南,明确目标1、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知道“一国两制”的内涵2、理解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二、师生合作,夯实基础(一)回首——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观看微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知识填空:____________侵占了澳门;____________侵占了香港:割_________,占九龙,租__________。
2、思考问题:被侵占后的香港和澳门,在殖民统治之下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港澳地区经济有所___________,但人民饱受__________歧视。
(二)开创——“一国两制”1、请同学们结合视频知识思考: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早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②这个伟大构想的提出历经了几位领导人的发展?2、阅读课本,完成知识填空:“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材料一:“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84年10月22日)材料二:漫步在香港街头,从那喜迎回归的一幅幅标语,一串串彩灯,一张张笑脸上,你能强烈地感受到游子归乡的急切心情……(香港新界元朗)巡游总指挥杨毓明先生说:“今天参加巡游的9条巨龙和100只醒狮,取意‘九九归一’,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祖国的意志和决心”。
——余玮《荣归——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华文出版社,2017年版,365页小组讨论记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学习目标1、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香港、澳门的回归,培养综合分析能力;2、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历史归纳能力。
3、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
二、学习任务1、合作探究1:“一国两制”的构想【小组探究】(1)你认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不同的方式有什么结果?(2)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知识小结“一国两制”2、合作探究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小组探究】(1)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有哪些?(2)从香港、澳门回归历程中得到的认识是什么?知识小结(1)1、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1997年7月1日,中国对恢复行使主权。
(3)1987年4月,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恢复行使主权。
(4)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中国正式恢复对行使主权。
3、课堂检测(1)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2)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一国两制”构想D.改革开放(3)在一本名为《回归路》的书籍中,记录着20世界80年代中国政府为实现中国统一大业所作出的努力,其中应包括( )①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②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③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④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课堂小结:请跟随老师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正式版.doc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教学目标】1.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2.“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3.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教学重点】香港、澳门回归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知识链接】香港问题:①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②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
③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澳门问题:①1535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停靠船舶,进行贸易。
②1557年,葡萄牙人正式进入澳门,开始在澳门长期居留。
③1849年,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推行扩张政策,经过30多年的蚕食,占领了关闸以南的澳门半岛。
④1851年,葡萄牙人占领凼仔岛。
⑤1864年,葡萄牙人占领路环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背景:实现,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改革开放后,____ __ 从维护____________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___ 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度。
4、意义:为实现______________大业指明了前景,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经过:(1)、香港回归;①1984年底,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②______年____月____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澳门回归:①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目标导学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目的: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2.提出:新时期后,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邓小平以一国两制”的构想。
3.内涵:在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制度,同时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地位:“、”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目标导学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
活动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来源:]【探究一】回顾中国近代历史,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能顺利回归?温馨提示:从(1)综合国力(2)“一国两制”(3)全国人民(4)中英两国.......等方面思考。
【探究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了什么道理?从(1)综合国力(2)“一国两制”(3)全国人民(4)中英两国.......等方面思考。
自测题1、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周恩来2、“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3、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A.开天辟地B.当家作主C.改革开放D.香港回归4、“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A.台湾的根本利益B.香港和澳门的根本利益C.大陆的根本利益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5、最早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地区是()A.台湾B.香港C.澳门D.西藏6、“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A.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B.1997年12月20日1999年7月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案
班级姓名主备:李杰审核:历史组
学习目标:1.说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回复行使主权的时间及港澳回归的意义。
2.通过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历史意义和港澳回归的意义,养成综合分析的能力。
3.通过港澳的回归,认识到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港澳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学习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导入:
温故而知新:1、香港问题的由来:(1)1842年英国通过《》割占香港岛;
(2)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租期99年。
2、澳门问题的由来:(1)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货物,以贿赂的方式获准在澳门半岛上暂时居住,
(2)1887年葡萄牙通过中葡《北京条约》迫使清政府同意其永驻管理澳门。
一、自主预习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实现,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愿望。
2、提出:改革开放后,从维护国家统一和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的伟大构想。
3、内涵:在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地位: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经过:(1)香港回归:①1984年底,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②,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
正式成立。
(2)澳门回归:①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②__________ ,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2、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_。
在完成____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合作探究
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有哪些?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三、当堂训练
1、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日。
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
A.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2、“一国两制”实施的根本前提是()
A.和平统一方式
B.一个中国原则
C.平等谈判原则
D.实现经济互助
3、右图事件的时间是在()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4、我国能够成功于1997年、1999年分别香港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的
主要原因在于()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军事力量的壮大
D.“一国两制”的构想
5、“一国两制”()
A.是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
B.台湾、香港和澳门可以自由选择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制度
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导方针
6、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经济特区最大的不同是( )
A.经济制度B.主权归属C.社会制度D.社会生活
7、(2017·海南)香港回归前,美国《财富》杂志曾以“香港之死”为题,“唱衰”香港。
然而,从1997 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香港依然是全球最富裕经济体之一,这充分说明了( )
A.“一国两制”的正确性B香港是中国的领土
C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D.西方媒体狼子野心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请回答: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
(2)“MACAU”是在何时回到“母亲”怀抱的?它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政策?
(3)请结合相关史实,谈谈这一方针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巨大作用?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