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森林幼儿园
丹麦森林幼儿园简介

丹麦森林幼儿园简介作者:孙璐刘晓晔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03期【摘要】受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丹麦的森林幼儿园日益发展壮大。
森林幼儿园以户外活动为主,是面向3~6岁幼儿的托幼机构。
丹麦的森林幼儿园类型多样,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自然环境促进幼儿身体、社会性、语言、科学探究等方面的发展,他们的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丹麦森林幼儿园的室内、外学习环境创设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丹麦;森林幼儿园;户外活动;大自然;环境创设【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46-04丹麦的森林幼儿园以户外活动为主,是面向3~6岁幼儿的托幼机构。
在森林幼儿园里,无论天气如何,教师都鼓励、支持幼儿到户外游戏、探索。
当前北欧许多国家都纷纷效仿丹麦的森林幼儿园。
本文拟对丹麦森林幼儿园进行系统介绍,供国内同行借鉴。
一、森林幼儿园的历史渊源在丹麦,人们一直非常重视户外活动,认为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快乐和教育。
18世纪后,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丹麦人更加重视接触大自然,把在户外活动当作一种积极的审美体验。
受福禄贝尔在德国创办幼儿园的启发,Soren Sorensen于1854年在丹麦成立了一所“游戏和预备学校”。
他公开呼吁:“四五岁的孩子不应被关在空气混浊的教室里。
在这么幼小的年纪,孩子应该尽情游戏和运动,尤其应该在清新的空气里生活。
”1901年,Sofus Bagger和他的妻子Hedevig在丹麦创办了第一所面向普通大众的幼儿园。
Bagger非常重视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建设,他在幼儿园里养了鸡、鸭、鹅,还开辟了一大片挖掘区,供幼儿游戏和探索。
他认为这些环境能够为城市中的幼儿提供更多体验大自然的机会。
1943年,Jone Bertelsen作为首批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男教师,在哥本哈根市建立了一个冒险游戏场。
他把这个游戏场命名为“破烂儿游戏场”。
瑞士森林幼儿园办园理念

瑞士森林幼儿园办园理念所谓森林幼儿园,顾名思义,就是在森林中开办的幼儿园。
在森林幼儿园里,一切取之于自然。
森林为教室,大自然为老师,森林里的石头、木头是孩子们的课桌椅,森林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皆为孩子们的玩具。
孩子们在敞开的自然环境里玩耍,他们可以滚草地、堆泥巴、捡树叶、种野菜、喂小动物等,通过各种户外活动,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学习,同时身心得到发展锻炼。
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配角,充当引导者和看护者的角色;而孩子们才是主角,是大自然的探索者与发现者。
森林幼儿园一般都没有围墙和屋顶,日常教学活动脱离钢筋水泥的建筑物和橡胶操场的约束,属于敞开式教学。
但是,在部分国家的森林幼儿园里,并非所有教学活动都在户外森林里进行,比如进餐、阅读等还是保留在室内开展。
森林幼儿园的起源森林幼儿园起源于北欧的丹麦。
其实践模式来源于“森林教育”的理念,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它也被称为自然教育、野外教育、环境教育等。
“森林教育”区别于蒙特梭利教育法、实践教育法、赏识教育法等世界六大著名教育方法,它提倡教育要“解放天性、亲近自然”,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认知。
但是,森林教育的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地理环境、人文风俗、法律约束等因素影响。
据了解,森林幼儿园最初创办的灵感来源于丹麦的一位全职妈妈艾拉·法拉陶每天带孩子去森林里散步时所获得的体验。
这位妈妈每天带着自家的两个学龄前的孩子一起去森林里散步,有时候也会叫上邻居的妈妈和孩子们一同前行。
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妈妈们渐渐发现,这些天天在野外活动的孩子其肢体活动、身心平衡、互助交流等方面都比其他孩子发展得更好,而且还较少生病。
于是,这群孩子的父母们就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讨论,最终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办了世界第一所森林幼儿园。
此后,森林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地重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和发展,并在德国被发扬光大。
森林幼儿园资料

森林幼儿园除了在它独一无二的活动空间上和其他幼儿园不同外,它的形成过程也和一般幼儿园不同,其他幼儿园是根据某位特定幼儿教育学家或幼儿研究专家的理论为依据而设立,在实务裡运用并遵循教育学家的理念教育幼儿,例如蒙特梭利、福禄贝尔及华德福幼稚园,而森林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并非由某位知名的教育理论家所提出的,而是经由实际经验中取得的。
幼儿父母亲透过观察发现幼儿喜欢在户外活动,对大自然的变化显现高度兴趣,他们只是单纯地想满足幼儿的需求而成立森林幼儿园,并没找寻任何学理来作为成立的依据。
在上述的研究裡,欧洲学者主要根据多所森林幼儿园提出的教育目标以及社会的发展状况来说明,森林幼儿园是现代科技高度发展下非常适合幼儿的一种学龄前教育模式,并可补充传统学龄前幼教机构幼儿在运动技能方面练习之不足。
此外,学者也使用研究的方法证明,森林幼儿园的孩子将来不会有幼小衔接上的困难,而且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并不比就读一般幼儿园幼儿差。
从实证研究的观点可以证明,森林幼儿园的教育型态的确适合学龄前幼儿发展各方面能力,但直至目前还没有学者从森林幼儿园的教育型态分析森林幼儿园所呈现的教育理念,下面我尝试以已经被肯定的幼儿教育理论做为凭据,分析、统整森林幼儿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
一、森林幼儿园是人本教育的实践工业时代裡,人存在的价值在提昇生产指标的追求下被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存在著冷漠、疏离与竞争,为了在这种社会裡求生存,追求知识及技能成为每个人受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只注重智能的训练与知识的传授,老师扮演权威者的角色,负责知识的提供,而知识传授和吸收以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方式进行,在如此教育环境下教导出来的是一群会读书但不会思考的「机器」,学生之间也和大人世界一样存在著竞争与冷漠,教育原本的目的——启迪人性及激发学习的潜能——完全被忽略了。
人本教育的思想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被提出,目的在于重新建立人性的尊严。
人本主义者相信人具有理性,也具有追求完美发展的天性,他们强调自由、人性化、民主开放的精神及尊重个人的存在价值(廖凤瑞,1996),这是对传统权威社会一个很大的挑战,影响所及不仅在政治、社会层面,也在学术层面。
森林幼儿园

森林”只是大自然的代名词,森林幼 儿园可以是一座森林、一个农场,或是一 片海滩。幼儿每天都在森林里进行活动, 不管阴天、晴天、雨天甚至下雪天。
森林幼儿园的教材取之于大自然,老师 不必像传统幼儿园那样为了某个主题替幼 儿布置情境。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来提问、 思考、讨论及找寻答案等过程真正地理解, 所得到的知识是扎实的。
(一)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具有丰 富刺激的活动空间, 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 (二) 利用自然材质做教材, 增强幼儿的 环境教育意识 (三) 提供幼儿独立思考的机会
德国一个寒冷的11月早晨,柏林以北卡罗镇的一 个郊外林区里,一群三四岁的孩子正围坐在篝火旁, 唱着歌做游戏。这不是哪个幼儿园突发奇想的野外体 验,而是孩子们再平常不过的课全德国已有超过1500个, 并逐步向英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扩展。
第一所森林幼儿园于1950年代初期成立于北 欧的丹麦,它的成立源于一位全职妈妈的散步。 每天她都会带着两个学龄前子女到森林里去散 步,偶尔也有邻居的幼童一起同行。这群幼儿 的妈妈们渐渐地发现,这些天天在户外活动的 幼童较少争执、互动频繁、身心平衡、较少生 病,而且体能也较佳。于是,这群幼儿的父母 亲联合起来成立了世界第一所森林幼儿园。
德国森林幼儿园组织主席乌特·舒尔 茨·奥斯特曼表示,在他们成立的20多年 里,没有发生过幼儿在户外摔断腿之类的 严重个案。“我们的伤害意外比在室内幼 儿园少得多,因为我们没什么墙壁和地板, 更多的是柔软的土地。” 教育专家认为,户外教育令孩子们更强 壮,另外他们对外界的理解能力比其他小 朋友深刻得多,他们上学后会更自信。
这家幼儿园厉害了,竟把教室搬到了森林里!

这家幼儿园厉害了,竟把教室搬到了森林里!森林幼儿园作为一种自然教学的方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80年代已成为丹麦早期教育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至90年代中期,丹麦的森林幼儿园模式的思想传入欧洲各国,扩展到欧洲的其他地方,包括德国、英国。
从此,森林幼儿园在欧洲境内得到迅速发展。
森林幼儿园也被称为“自然幼儿园”。
“森林”只是大自然的代名词,森林幼儿园可以是一座森林、一个农场,或是一片海滩。
幼儿每天都在森里进行活动,不管阴天、晴天、雨天、甚至下雪天。
森林幼儿园的教材取之于大自然,老师不必像传统幼儿园那样为了某个主题替幼儿布置情境。
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来提问、思考、讨论及找寻答案等过程真正的理解,所得到的知识是扎实的。
最近有一家英国幼儿园成为了网红,被英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收到了英国社会的广泛好评。
这家幼儿园的园长名叫KristeenFreer,今年57岁。
她认为现在的孩子每天生活在房子里,被现代科技包围,比起自己的童年,这些孩子的生活实在太无趣了。
于是她创办了这家“精灵和仙女的森林幼儿园”,建了一座小木屋。
又花了六年时间招聘了五名员工,共同打造了专属这家幼儿园的户外课程。
同时,这也是英国第一个回归自然文化的幼儿园,幼儿园的主张非常简单,就是让自然来教会孩子们一切。
孩子们每天到幼儿园后,会在老师的看护下,到户外学习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
▼比如伐木▼合作搭帐篷▼捉小鱼▼到了中午,会由老师陪着一起生火、做饭,吃完饭自己洗碗▼天气好时,他们会坐成一圈,听老师讲故事▼一起做游戏▼在泥地里玩耍▼天气不好时,他们也会回到木屋里用捡回来的树枝做算术或是用树叶画画。
这就像童话般的世界。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世界中,孩子是特别容易获得快乐的。
孩子们每个人都是满脸幸福。
学校的创立者KirsteenFreer从小就参加各种露营活动,到处去踏青,去野餐,她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成长之课。
但是事实上却有很多的孩子没有机会经历这些。
森林幼儿园

• 虽然森林幼稚园不是某位知名的幼儿 教育学家或幼儿心理学家理念的实践, 但它的教育理念却与「人本教育」、 「全人教育」、「开放教育」及「自 然教育」不谋而合。从其教育理念及 活动内容看来森林幼儿园提供的教育 内容包括:体能教育、认知教育、感 官教育、艺术教育、社会教育、健康 教育及环保教育。
• 森林幼稚园的「森林」只是大自然的代名 词, 它可以是一片溼地, 一座森林, 也可 以是一个农场, 或是一片海滩, 也就是幼 儿生活週遭最近的自然生态区。
• 森林幼稚园幼儿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由冬 天的3 个小时到夏天的4 个小时不等, 若有 特殊的活动时, 也可能延长至5 到6 个小时。
即使下雪也待在外面 这是11月一个寒冷的早晨,6名儿童正围坐 成一个圆圈唱歌、玩游戏。虽然像世界各 地非常标准的幼儿园一样收费,但他们此 刻让这些孩子围着篝火坐在森林中的原木 上。
• 森林幼儿园学习的小朋友的审美、道德、 人性、控制、自然主义、抗拒、科学主 义、象征主义、功利主义等九个方面的 价值均高于普通幼儿园的小朋友。 • 儿童运用多种感官自由探究。这对于鼓 励创造性、多样性、富有想象力的游戏 十分重要。
“森林幼儿园”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2019年21期┆209教学随笔“森林幼儿园”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胡小竞摘 要:“森林幼儿园”起源于丹麦,随后在欧洲快速传播开来,尤其在德国获得了巨大成功。
“森林幼儿园”没有天花板和围墙,教师和幼儿每天都在户外学习,这种模式改变了教师的知识灌输者角色,使幼儿充分融入大自然去创造、学习、游戏,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
“森林幼儿园”的出现丰富了幼儿园的组织形态和教育模式,对于打破我国当前幼儿园教育的“闭关自守”,实现“推陈出新”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同时对我国幼儿园现有的环境创设、材料制作、户外活动、家庭教育、幼儿园规划等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森林幼儿园”;学前教育;大自然教育 一、“森林幼儿园”的发展历程 “森林幼儿园”(forest kindergarten )也被称为“大自然幼儿园”(natrual kindergarten )。
在这样的幼儿园中,教师和幼儿每天(或者绝大多数时候)都在户外(尤其是在森林中)活动,教师扮演着儿童的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灌输者的角色,和义工妈妈们一起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相互合作、亲近自然、接受挑战。
孩子们则在大自然中自由观察、游戏和探索,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轻松学习和成长。
世界上的第一所“森林幼儿园”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于丹麦。
“森林幼儿园”在欧洲出现后,渐渐受到德国的高度重视,并且在九十年代快速成长。
我国第一家森林幼儿园成立于北京,提倡“回归本我,亲近自然,走向自然。
”二、“森林幼儿园”的当前状况“森林幼儿园”在欧洲受到广泛的欢迎,尤其是在德国。
在德国,政府出版大量教育杂志和书籍广泛宣传“森林幼儿园”,并投入大量资金,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为老师们和志愿者们培训,这一切皆为了唤起更多人对“森林幼儿园”的重视。
从运作管理方式来看,当前的“森林幼儿园”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百分百的“森林幼儿园”、混合式的“森林幼儿园”、加强户外教学的“森林幼儿园”。
德国的53所幼儿园参加了一项调查,据调查显示,在25家“森林幼儿园”中的1707名幼儿和28家常规幼儿园中的1201名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森林幼儿园”中的1503名幼儿被蜱叮咬,而常规幼儿园中则只有502名幼儿被蜱叮咬。
丹麦森林幼儿园介绍

丹麦森林幼儿园介绍1. 概述丹麦森林幼儿园是一所独特的教育机构,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研究环境。
这所幼儿园坚信自然是一个孩子研究和成长的最佳场所,提供了一系列充满探索和研究机会的活动。
2. 教育理念2.1 自然体验丹麦森林幼儿园鼓励孩子们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来研究。
他们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室外,让孩子们与自然环境真正互动。
孩子们可以在森林中探索、观察和参与各种自然活动,从中汲取知识和成长。
2.2 独立发展在这所幼儿园,孩子们被鼓励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
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同时又有工作团队提供支持和引导。
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2.3 社交合作丹麦森林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孩子们通过与同伴共同参与活动,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和倾听他人。
这样的经验为孩子们未来的研究和社交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活动项目3.1 户外探索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如森林野营、自然观察和户外游戏。
孩子们可以在导师的引导下,研究安全探索和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2 创意艺术幼儿园鼓励孩子们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和音乐活动等创意艺术项目,孩子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力。
3.3 游戏与运动幼儿园提供了各种丰富的游戏和运动项目,如跑步、攀爬和球类运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保持健康和活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平衡感和空间意识。
4. 教职员工丹麦森林幼儿园拥有经验丰富的教职员工团队,他们具有扎实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
他们热爱儿童,关注每个孩子的需求和发展,致力于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和温馨的研究环境。
5. 健康与安全丹麦森林幼儿园重视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他们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孩子们的环境安全,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身体活动。
此外,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也会研究自我保护和风险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麦森林幼儿园精心设计的游戏场
作者:孙璐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6年第08期
作为发源地,森林幼儿园在丹麦早已枝繁叶茂、深入人心。
一项官方调查表明,在丹麦,父母和教师都认为,幼儿应当在托幼机构获得:在自然中的经验、接触动物的经验以及内心平静安宁的经验。
而这些都是森林幼儿园的优势所在。
四五岁的孩子不应被关在空气混浊的教室里
在丹麦,人们一直非常重视户外活动,认为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快乐和教育。
受福禄贝尔在德国创办幼儿园的启发,苏伦·苏伦森(Soren Sorensen)于1854年在丹麦成立了第一所“游戏和预备学校”。
他公开呼吁:“四五岁的孩子不应被关在空气混浊的教室里。
在这么幼小的年纪,孩子应该尽情游戏和运动,尤其应该在清新的空气里生活。
”
1952年,艾拉·法拉陶(Ella Flatau)创办了第一所森林幼儿园一一“漫步幼儿园”。
在这所幼儿园里上学的幼儿,每天早上在一个地点集合,然后出发去森林、田野等地漫步一整天。
在一天活动结束的时候,幼儿再次到早上集合的地点会合,等待家长来接。
自此以后,森林幼儿园在丹麦逐渐发展壮大。
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能源危机再次引发了丹麦公众对自然的关注。
丹麦政府不断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倡导“绿色生活”。
于是,森林幼儿园在丹麦更加受到欢迎。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丹麦森林幼儿园发展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理念,包括: 1.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完整的;2.每一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自己的能力;3.幼儿是主动的、乐于与人交流的学习者;4.幼儿需要真实的、直接的经验;5.幼儿在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中能够获得最佳发展;6.幼儿需要时间去探究,以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7.学习来自于社会交往。
每一种教学理念都有其理论来源,并深刻影响着森林幼儿园的教学实践。
而近年来,诸多有关森林幼儿园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那些在自然环境中度过大部分时间的幼儿,他们在身体发育、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普通幼儿园的幼儿。
每所森林幼儿园都独一无二
受不同幼儿园的地理位置和教师、幼儿、家长教育需求的影响,每所森林幼儿园都是独特的。
有些坐落在郊区,有些在城乡接合部,还有一些就在城市里。
多数森林幼儿园的规模较小,一般只有二三十名幼儿、四五名教师。
少数规模较大的森林幼儿园则可能有上百名幼儿。
在森林幼儿园里,自然环境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资源,幼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户外度
过的。
有时候,教师和幼儿会在大自然里不断游戏、探索;有时候,他们会把自己发现的东西带回幼儿园,在活动室内加以进一步研究。
通常,森林幼儿园里会成立“森林小组”,相当于普通幼儿园里的特色班。
森林小组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在森林里度过。
他们通常在森林里有一个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休息场所。
如果是在城市中离森林较远的森林幼儿园,该园会在离幼儿园比较近的地方租一块农田,以便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户外学习环境。
当然,丹麦的幼儿园并不都是森林幼儿园。
不过目前在丹麦,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森林幼儿园感兴趣。
许多家长希望为子女选择人数较少的托幼机构。
他们认为,规模较小的托幼机构往往会更加关注幼儿。
由此,私人开办的森林幼儿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
丹麦政府非常支持森林幼儿园的发展,认为森林幼儿园对幼儿来说更加健康,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更为有益。
衣帽间几乎和活动室一样大㎃
森林幼儿园非常重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方面受丹麦社会传统及教师教育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家长育儿理念的影响。
家长普遍认为,幼儿要在托幼机构度过大部分童年时光,所以幼儿园应当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
具体到森林幼儿园,在室内学习环境方面,简洁且功能多元是其重要特征。
在丹麦,人们普遍认为,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应当让人感到愉悦,应井井有条、整洁干净。
幼儿需要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
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是师生共同的责任。
㎃
活动室会根据不同的游戏和活动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例如,有些区域是艺术和创造区,有些区域供幼儿在地板上玩游戏,有些区域供幼儿休息用。
活动室里的玩具材料投放和家具摆放,其首要原则是要让幼儿感到便利,以便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独立地玩游戏。
森林幼儿园的教师普遍认为,幼儿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练习独立穿脱户外服装,所以每个班级都配有很大的衣帽间,以供幼儿存放自己的物品,如大衣、雨衣、雨鞋、拖鞋等。
在许多森林幼儿园里,衣帽间几乎和活动室一样大。
㎃
幼儿园的活动室里还配有厨房,以方便教师和幼儿在那里制作餐点。
例如,为加餐烤制蛋糕、准备水果等。
厨房里往往配有一个大冰箱,用于存放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午餐。
在厨房的工作台外侧,一般安装有升高一级的地板,以方便幼儿踩在上面,在工作台上制作食物。
㏂
自然化、生活化的课程㏂
当然,森林幼儿园最重要的教育场所还是在户外。
丹麦非常重视利用户外环境中的空气、土壤、火、水这四大教育资源。
为了让幼儿在户外通过体育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获得全面发展,教师会为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创设不同的区域。
教师会在森林里为幼儿搭建小木屋或帐篷,幼儿可以在这里开展角色扮演类游戏。
在一些森林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会利用柳树垂下的枝条编织洞穴、隧道等。
柳条发芽,柳枝郁郁葱葱,为幼儿开展游戏提供了绝好的私密空间。
㏂
森林幼儿园的室外通常会有一个长满青草的小丘,供幼儿攀爬。
秋千通常也是必不可少的。
室外的沙土区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区域,幼儿可以在这里挖沙坑、建公路或城堡等,还可以把沙土搬运到其他区域做游戏。
沙土区往往配有水源,方便幼儿游戏。
火堆也是室外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冬天,教师和幼儿会围坐在火堆旁取暖聊天,或者一起烤制食物。
火堆通常由两圈枕木或卵石围起来,内圈是生火的地方,外圈用以保护幼儿,让幼儿与火保持安全距离。
㏂
教师会为幼儿提供真正的工具,并教幼儿学习使用这些工具,比如适合幼儿使用的独轮车、铁锹、水桶等。
这些工具都放在幼儿可以自由取放的地方。
教师还会教幼儿用锋利的刀来削木棍。
这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它有助于幼儿释放心理压力或紧张情绪,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与教师聊天的机会。
㏂
此外,许多森林幼儿园还会饲养动物,如兔子、山羊、鸡、猪等。
幼儿天生喜欢小动物,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的情感和认知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
在室外,幼儿被视为是独立的、有能力的个体,他们有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
与此同时,识别危险和接受挑战也是室外学习内容的一部分。
教师的作用则是支持和引导幼儿学习自己去判断危险与否。
教师坚信,只有经历过危险和挑战,幼儿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
在此,我们虽然看不到实体的分类、分层的科目和课程表,但其实,教育就是在这样自然化、生活化的环境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原文有删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