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物化题型整理全部全解
中科院-中科大1999试卷及答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九九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题名称:物理化学选择题部分(共五题,每题2分)(1)1mol理想气体在100℃作如下等温膨胀变化:初态体积25dm3,终态体积100dm3。
先在外压恒定为体积等于50 dm3时的压力下膨胀到50 dm3,再在外压恒定为终态压力下膨胀到100 dm3。
整个变化所做膨胀功为:()(A)3101J(B)5724J(C)2573J(D)4208J(2)373.15K和p下,水的蒸发潜热为40.7kJ⋅mol-1,1mol水的体积为18.8 cm3⋅1mol-1,水蒸汽的体积为30200 cm3⋅mol-1,在该条件下1mol水蒸发为水蒸汽的U∆为:()(A)45.2kJ (B)40.7kJ (C)37.6kJ (D)52.5kJ(3)373.15K和p下,1mol水向真空汽化膨胀为373.15K和p的水蒸汽,则该变化的G∆为:()(A)40.7kJ (B)52.5kJ (C)37.6kJ (D)0(4)用界面移动法测定H+离子的迁移率(淌度),在历时750秒后,界面移动了4.0cm,迁移管两极之间的距离为9.6cm,电位差为16.0V,设电场是均匀的,H+离子的迁移率为:()(A)3.2×10-7m2·V-1·s-1, (B)5.8×10-7m2·V-1·s-1,(C)8.5×10-4m2·V-1·s-1,(A)3.2×10-5m2·V-1·s-1,(5)在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H2S制备硫化砷(As2S3)溶胶,该溶胶稳定剂是H2S,则其胶团结构式是:()(A)+--23[(As S)H,()HS]HSxmn n x x+⋅-⋅(B)-+-+23m[(As S)HS,(-)H]Hxn n x x⋅⋅(C)+--23[(As S)H,()HS]HSxmn n x x-⋅-⋅(D)-++23m[(As S)HS,(-)H]Hxn n x x+⋅⋅计算题部分1.(9分)温度与压力分别为298.15K,p时,已知下列反应的热效应:(1)3222CH COOH(l)+2O(g)2CO(g)+2H O(l)→-1,1870.3kJ molr mH∆=-⋅(2)22C(O(g)CO(g)→石墨)+-1,2393.5kJ mol r m H ∆=-⋅(3)222H (g)+12O (g)H O(l)→ -1,3285.8kJ mol r m H ∆=-⋅求反应2232C()+2H (g)+O (g)CH COOH(l)→石墨 的摩尔焓变r m H∆=?2.(10) 试应用麦克斯韦关系式证明理想气体的内能与体积无关,而仅是温度的函数0T U V ⎡⎤∂⎛⎫⎪⎢⎥∂⎝⎭⎣⎦即=;而范德华气体的内能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加0T U V ⎡⎤∂⎛⎫ ⎪⎢⎥∂⎝⎭⎣⎦即>。
中科院中科大试题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题,10分)1.(2分)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p 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J,计算此气体的△U. ( )(A)-284J (B)842J (C)-482J (D)482J2.(2分)下列宏观过程:()(1)p ,273K下冰融化为水;(2)电流通过金属发热;(3)往车胎内打气(4)水在101325Pa,375K下蒸发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A)(1),(4)(B)(2),(3)(C)(1),(3)(D)(2),(4)3.(2分)298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E I=E∏,若速率常数k1=10k∏,则两反应之活化熵相差:( )(A)0.6J·K-1·mol-1(B)10 J·K-1·mol-1(C)19 J·K-1·mol-1(D)190 J·K-1·mol-14.(2分)有人在不同pH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pH 4.20 4.56 5.20 5.65 6.30 7.00 泳速/(μm2/s·V)0.50 0.18 -0.25 -0.65 -0.90 -1.25由实验数据可知:(A)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B)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4.20(C)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D)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5.(2分)吸附理论主要用来描述:()(A)均相催化(B)多相催化(C)酸碱催化(D)酶催化二、填空题6.(2分)理想气体等温(T=300K)膨胀过程中从热源吸热600J,所做的功仅是变到相同终态时最大功的1/10,则体系的熵变△S = J·K-1。
7.(2分)在300K时,48.98dm3的理想气体从100kPa变到500KPa,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kJ.8.(2分)从微观角度面言,熵具有统计意义,它是体系的一种量度。
中科大物化题型整理全部

步冷曲线
2012(3-2)5;2002(6)3;
2000(4)3;1996(2)3:
步冷曲线绘制
注:
1.2007.三元系相图的相关概念(8,2’)
2004.三元体系三相平衡(24,2’)
第六章化学平衡
知识点
选择题
证明题
计算题
亲合势A
2002(1)8:由反应式及反应焓求原子的亲和势A
2005(4)10:液体混合热容与温度
2003(4)10:热容计算
Carnot循环&热机效率&冷冻效率&Carnot定理
Ideal Gas &
Actual Gas
的对比
1999(2)10:证明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内能与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理想气体的相关知识
(Ideal Gas)
2013(7)2:IG等温过
2012(1)9:膨胀曲线,计算△S
Clausius不等式&熵增加原理
热力学基本方程
&T-S(G)图
2012(3)2:通过T-G图判断熵的大小
2008(6)2;2002(3)2:IG的T-S图中恒压和恒容线斜率比
Gibbs自由能
&计算实例
2013(1)2:化学反应与标准化学反应的Gibbs自由能相等条件
2007(10)2:不同途径下W的变化
2004(2)2:等T等P绝热蒸发和向真空蒸发的功热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
2004(1)2;2002(1)2:不同情况下Q.W.ΔU的符号
2003(1)2:IG恒外压膨胀的.ΔU
焓的相关问题
2012(2)2:△H能度量非膨胀功的条件
中科大物理化学621考试范围

中科大物理化学621考试范围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些重要的量子力学概念。
考试重点内容包括:•波粒二象性:物质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波函数的定义、归一化条件和本征值问题•不确定关系:海森堡不确定关系原理及其应用•薛定谔方程:含时和不含时的薛定谔方程、简谐振子和氢原子的波函数解析解第二章: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量子力学所使用的数学工具和形式化描述。
考试重点内容包括:•哈密顿算符:哈密顿算符的定义和性质•算符的本征值问题: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的定义和求解•算符的可观测量:算符的期望值、方差和一些重要的可观测量•算符的对易关系:对易和不对易算符的定义和性质•角动量代数:角动量算符的定义、性质和角动量算符的对易关系第三章:原子和分子量子化学本章主要介绍了原子和分子体系中的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方法。
考试重点内容包括:•氢原子的波函数和能谱: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解析解和能级结构•多电子原子:Hartree-Fock自洽场理论和自旋-轨道耦合•分子轨道理论:LCAO-MO法和Hückel法•分子光谱学:基本的光谱仪器和分子光谱的分类第四章:固体量子化学本章主要介绍了固体材料中的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方法。
考试重点内容包括:•准粒子理论:电子和晶格的周期性势场和Bloch定理•能带理论:一维晶体的能量和波函数•能带结构计算:近自由电子模型和紧束缚模型•晶体的导电性: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结构和导电性质第五章:分子动力学和统计热力学本章主要介绍了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统计力学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考试重点内容包括:•统计力学基础:微观与宏观的联系、分布函数和统计系综•基本统计物理量:能量、熵和压强的统计定义和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牛顿运动方程、分子间相互作用势和时间积分方法•平衡态统计热力学:熵的产生、热力学势和平衡态条件第六章:化学动力学和过渡态理论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过渡态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中国科技大学2001年考研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字版)

p1, H2 ( p ○ ) NaOH(a = 1) HgO(s) + Hg(l)
(2) 298.15K, p ○ 时,
H2
(
p
○
)
+
1 2
O2
(
p
○
)
=
H2O(l
)
∆
r
H
○ m
=
−285.84
kJimol-1
(3) 298.15K,下列各物质的摩尔熵值( Sm○ )为
-1-
考研——物理化学——2001
8. 已知某复杂反应历程为 2A k1 B ,A+C ⎯k⎯2 → D 。则 A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 k−1 ()
[A] k1[A] − k−1[B] + k2[A][C]
[B] −k1[A] + k−1[B] − k2[A][C]
[C] −k1[A]2 + k−1[B] − k2[A][C] [D] k1[A]2 − k−1[B] + k2[A][C]
9. 对弯曲液面(非平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
[A]一定等于零 [B]一定不等于零
[C]一定大于零
[D]一定小于零
10. 对于电动电位(即 ζ 电位)的描述,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 [A] ζ 电位表示胶粒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液相内的电位 [B] ζ 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 φ [C] ζ 电位的值易随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D]当双电层被压缩到与溶剂化层叠合时,ζ 电位以零为极限
为电位梯度,则有
γ H+
=
U
H
+
i
dE dl
中科大全书练习题汇总

第一章 气体 练习题1、由理想气体分子运动论得出的结果,每一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是多少?A 、kT 21B 、kTC 、kT 23D 、RT 21 2、“压强”,即物理化学中通常称为“压力”的物理量,其量纲是什么?A 、时间面积动量⋅ B 、时间面积力⋅ C 、时间面积动能⋅ D 、质量面积加速度⋅ 3、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A 、压力是宏观量。
B 、压力是体系微观粒子一种运动行为的统计平均值。
C 、压力是体系微观粒子碰撞器壁时动量改变量的量度。
D 、压力是体系微观粒子相互碰撞时动能改变量的量度。
4、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A 、体系的状态即是平衡态。
B 、状态方程式即体系状态函数之间的关系式C 、体系的状态与状态图上实点一一对应。
D 、体系的状态即是流动体系稳定态。
5、气体常数R 具有什么量纲?A 、能量⋅温度-1⋅摩尔-1 A 、能量⋅温度-1⋅摩尔-1C 、能量⋅温度⋅摩尔-1D 、动量⋅温度-1⋅摩尔-16、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气体的粘滞系数ηA 、与气体分子的质量成正比B 、与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在成正比C 、与气体分子的有效直径成反比D 、与平均自由程度成正比7、两个气球中分装有O 2和N 2O 气体,温度和密度都相等。
已测得O 2气球中的压力N 2O 气球中压力的1.3754倍,试求N 2O 的分子量。
A 、24O N 2=MB 、34O N 2=MC 、44O N 2=MD 、54O N 2=M8、煅烧150t 石灰石,在15℃和94.6kPa 下可得CO 2多少升?A 、3.0⨯107lB 、2.5⨯106lC 、3.0⨯108lD 、4.5⨯105l9、一容器的容积为V 1=162.4m 3,内有空气,其压力为p 1=94.6kPa ,温度为t 1=15.5℃。
当把容器加热到某一温度t x ,里面的空气就逸出,逸出的气体在t 2=14℃, p 2=93.0kPa 时占据体积V 2=114.3m 3,问t x =?A 、765℃B 、675℃C 、576℃D 、567℃10、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28.96,试问15℃、1.01⨯102kPa 时的空气密度为多大?A 、ρ=1.23⨯10-3g ⋅ml -1B 、ρ=2.13⨯10-3g ⋅ml -1C 、ρ=3.21⨯10-4g ⋅ml -1D 、ρ=2.31⨯10-2g ⋅ml -111、空气组成的体积分数为:N 278%,O 221%,Ar1%。
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年物化试题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题,10分)1.(2分)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p 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J,计算此气体的△U.( )(A)-284J (B)842J (C)-482J (D)482J2.(2分)下列宏观过程:()(1)p ,273K下冰融化为水;(2)电流通过金属发热;(3)往车胎内打气(4)水在101325Pa,375K下蒸发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A)(1),(4)(B)(2),(3)(C)(1),(3)(D)(2),(4)3.(2分)298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EI =E∏,若速率常数k1=10k∏,则两反应之活化熵相差:( )(A)0.6J·K-1·mol-1(B)10 J·K-1·mol-1(C)19 J·K-1·mol-1(D)190 J·K-1·mol-14.(2分)有人在不同pH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pH 4.20 4.56 5.20 5.65 6.30 7.00泳速/(μm2/s·V)0.50 0.18 -0.25 -0.65 -0.90 -1.25由实验数据可知:(A)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B)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4.20(C)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D)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5.(2分)吸附理论主要用来描述:()(A)均相催化(B)多相催化(C)酸碱催化(D)酶催化二、填空题6.(2分)理想气体等温(T=300K)膨胀过程中从热源吸热600J,所做的功仅是变到相同终态时最大功的1/10,则体系的熵变△S = J·K-1。
7.(2分)在300K时,48.98dm3的理想气体从100kPa变到500KPa,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kJ.8.(2分)从微观角度面言,熵具有统计意义,它是体系的一种量度。
中科院1999-2013考研真题物理化学(甲)真题及答案

8. (6 分) 下列电池
Pt, H2 ( p1) HCl(m) H2 ( p2 ), Pt
设氢气符合状态方程: pVm = RT + α p ,式中α = 1.481×10−5 m3 imol−1 ,且与温度、
压力无关,当氢气的压力 p1 = 20.0 × p ○ 、 p2 = p ○ 时: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 计算电池在温度为 293.15K 时的电动势;
[B] [(As2S3 )m inHS− , (n − x)H+ ]x− ixH+
[C] [(As2S3 )m inH+ , (n − x)HS− ]x− ixHS−
[D] [(As2S3 )m inHS− , (n − x)H+ ]x+ ixH+
计算题部分 1. (9 分)
温度与压力分别为 298.15K、 p ○ 时,已知下列反应的热效应:
d
ln
K
○ p
=
∆
r
H
○ m
dT
RT 2
ln
K
○ p
=
−
∆r
H
○ m
RT
+ C,
C 为常数
ln 0.36 = − 61500 + C, C=15.15 8.314× 457.4
ln
K
○ p
=
−
∆r
H
○ m
RT
+15.15=15.15 − 7397.2 T
当
T=500K
时,
ln
K
○ p
=
0.3562
,
3167)
= 1.77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大物化历年考研题型演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第一章热力学体系与状态
第二、三章热力学定律
第四章化学势
附:
1.2010.假想标准态的适用体系(P118 选择2’)
第五章相平衡
注:
1.2007.三元系相图的相关概念(8,2’)2004.三元体系三相平衡(24,2’)
第六章化学平衡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
注:
1.2004.热力学统计中能级变化对各能级粒子分布数的影响(8. 2’)。
第八章化学动力学
附:
1.2010.研究快速可逆动力学的最有效和最广泛的方法(选择2’)
2.2001.复杂反应的v表示方式(选择2’)
第九章电化学
附
1.2010.加入惰性支持电解质(?)对反应速率常数(选择2’)
第十章表面和胶体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