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活动《爱上昆虫》教案(精选3篇)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你喜欢什么昆虫》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你喜欢什么昆虫》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你喜欢什么昆虫》教案名称:你喜欢什么昆虫?教学对象:大班幼儿教学内容:昆虫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2.培养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和爱护之心。

3.启发幼儿思维,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发现的能力。

教学准备:1.幼儿认知卡片:昆虫、蜻蜓、蝴蝶、蜜蜂、蚂蚁、龟甲虫等。

2.幼儿绘本:《小蚂蚁》、《漫画昆虫》等。

3.规格适宜的显微镜、昆虫标本。

4.模拟制作昆虫森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活动:观察昆虫卡片。

教师取出昆虫卡片,一一展示给幼儿,鼓励幼儿说出昆虫的名称。

2.问题引入:教师提问:“你们都喜欢看小动物吗?那么,你们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询问每个幼儿为什么喜欢这种昆虫。

通过问题引入,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二、探究(10分钟)1.活动:观察昆虫标本。

教师出示昆虫标本,让幼儿观察,并发现昆虫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2.问题探究: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哪些昆虫啊?昆虫和其他小动物有什么不同呢?”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幼儿发现昆虫的特点和种类。

三、提高认知(25分钟)1.活动:绘本阅读。

教师选用绘本《漫画昆虫》、《小蚂蚁》,为幼儿阅读,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种类等。

2.活动:昆虫森林。

教师带领幼儿模拟制作昆虫森林,让幼儿将自己喜欢的昆虫模型放在里面,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更好地了解昆虫。

3.活动:昆虫观察。

教师拿出显微镜和样品,让幼儿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细节和特点。

四、巩固复习(10分钟)1.活动:小游戏。

教师让幼儿对着昆虫卡片玩小游戏,巩固对昆虫名称的记忆。

2.活动:简答题。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测试幼儿对昆虫的认知程度。

例如:(1)昆虫有几个腿?(2)蚂蚁喜欢住在哪里?(3)蜜蜂主要靠什么飞行?五、总结(5分钟)教师让幼儿自由发言,简单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感受,并询问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哪些环节最喜欢、哪些环节觉得最有趣。

教学反思:1.通过幼儿提出问题和幼儿大胆发言,激发了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参与欲望。

大班昆虫教案6篇

大班昆虫教案6篇

大班昆虫教案6篇大班昆虫教案篇1活动目标:1、幼儿熟悉常见的昆虫,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特性。

2、通过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丰富幼儿的生活阅历和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力量。

3、幼儿能积极的参加活动,敢于探究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初步熟悉昆虫的天敌,了解昆虫天敌的作用。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

6、在沟通活动中能留意倾听并敬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预备:1、蜻蜓、七星瓢虫、蜘蛛、青蛙、燕子等和相关昆中的图片;2、昆虫生活习性介绍的文字或视频资料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师: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并区分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为什么?师:“你们知道他们这些动物朋友是吃什么的?”(引发幼儿的已有阅历并进展争论)(二)请幼儿观看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料或教师通过叙述文字资料(动物自我介绍自己喜爱吃的虫虫,消失有关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争论:1、蚊子、蚜虫、苍蝇、蝗虫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2、这些昆虫除了被吃掉死了之外,还有什么缘由会令它们死亡?3、小结:昆虫在其生活过程中除了被吃掉以外,还会由于感染病毒而死亡,(三)介绍昆虫的天敌:1、什么是昆虫的天敌?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由于动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亡,这些生物称为昆虫的天敌。

如青蛙吃蝗虫,青蛙就是蝗虫的天敌;蜻蜓吃蚊子,蜻蜓就是蚊子的天敌等。

2、昆虫的天敌有些什么种类呢?观看视频,请幼儿说说昆虫天敌是怎么吃昆虫的?教师进展引导并进展归纳:1)赤眼蜂,把自己的卵产在青菜虫、小菜蛾、棉蛉虫、玉米螟的卵内。

沙眼蜂这种把自己的卵产在昆虫的卵内,并吸取昆虫卵的养分渐渐长大,这种天敌叫做寄生性昆虫天敌。

2)瓢虫吃蚜虫,是直接把蚜虫吃掉,这种直接把昆虫吃掉的昆虫我们叫捕食性昆虫天敌,螳螂捕食大局部昆虫,它也叫捕食性昆虫天敌。

3)蜘蛛利用它的蜘蛛网捕杀昆虫,如蝗虫、蜻蜓、蚊子、苍蝇等,并给这些昆虫打医学专用针,再渐渐吸干这些昆虫的体液,这种只捕食昆虫的天敌我们叫它为食虫性动物天敌,青蛙吃害虫、燕子捕杀蝗虫,青蛙和燕子也属昆虫天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喜欢昆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喜欢昆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喜欢昆虫教案主题:我喜欢昆虫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4-5岁)教学时长:1周(每天1小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资料:昆虫的图片、昆虫分类图、昆虫的生活环境等。

2. 实物:昆虫模型、放大镜、显微镜等。

教学步骤:第一天: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1. 通过图片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形状、身体结构等特征。

2. 引导幼儿发现昆虫普遍具有六只脚、一对触角、两对翅膀、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等特点。

3. 利用昆虫模型让幼儿触摸和操作,加深对昆虫特征的认知。

第二天:了解昆虫的分类1. 向幼儿展示昆虫的分类图,说明昆虫分为昆虫纲、目、科、属等不同层级。

2. 以蜜蜂为例,向幼儿介绍昆虫的分类特点,如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的一个大类,目是纲内的一个小类,科是目内的更小类,属是科内的最小类别。

3. 利用具体的例子,如昆虫模型或图片,向幼儿展示不同类别的昆虫,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昆虫的分类。

第三天: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1. 带领幼儿到科学实验室、操场或附近的公园等地方,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

2. 带领幼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昆虫的细节,如昆虫的眼睛、触角、翅膀等。

3. 引导幼儿描述所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如不同种类的昆虫在生活环境中有什么不同。

第四天:认识昆虫的食物1. 向幼儿展示昆虫的食物链,让幼儿了解昆虫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2. 让幼儿猜测不同种类的昆虫喜欢吃什么,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加以验证。

3. 引导幼儿讨论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如昆虫对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环境的作用。

第五天:保护昆虫的意义1. 引导幼儿思考昆虫的重要性,如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昆虫对环境的影响等。

2. 向幼儿展示一些昆虫面临的问题,如生境破坏、化学农药的危害等,让幼儿了解到保护昆虫的必要性和意义。

3. 鼓励幼儿制作昆虫宣传手册或画昆虫的图片,表达对昆虫的保护和关爱。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你喜欢什么昆虫》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你喜欢什么昆虫》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你喜欢什么昆虫》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比如头、胸、腹三个部分;六条腿、一对触角等;2.识别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蟋蟀等;3.培养观察昆虫的兴趣,加强对昆虫的保护意识;4.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2. 常见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和食性;3.对昆虫的保护。

三、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几张昆虫的照片。

然后问学生,“这些是什么?”学生们看着这些照片,纷纷猜测说:“是蝴蝶?”“是蚂蚁?”“是蜜蜂?”……老师介绍:“这些都是昆虫,昆虫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纲。

自然界中有很多种昆虫,比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通过引入,学生对昆虫有了初步认识。

2.讲解(1)昆虫的基本特征。

A.头、胸、腹三个部分。

B.六条腿、一对触角等。

(2)讲解常见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和食性。

蝴蝶:蝴蝶是昆虫中最美的一种,在自然界中被人们称为“空中花”。

蝴蝶的等翅目昆虫,前翅和后翅有色彩斑斓的图案,能飞行和汲取花蜜。

蚂蚁:蚂蚁是昆虫中较小的一种,是社会性昆虫。

蚂蚁往往呈褐色,有三个节点,触角有十一个节段。

蜜蜂:蜜蜂是一种进化非常成功的农作物授粉韦盾,也是人类最早驯养的昆虫之一。

蜜蜂产生的蜜是一种高度营养的食物,还有土壤改良、花粉采集等作用。

(3)对昆虫的保护。

昆虫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植物授粉,清除死小动物等。

所以,我们要知道如何保护昆虫。

例如种植开花植物和禁止乱扔垃圾等。

3.活动卡片制作游戏:老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昆虫,然后进行绘画,并填写昆虫的信息(如生活习性、体长、食性等),然后将信息写在卡片上。

最后,学生互相交换卡片,猜对卡片内容的人即胜利。

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并能通过制作卡片加深对昆虫的了解。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应有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本次的教学中,要考虑以下几种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听讲、发言、参与活动的表现等。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五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五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幼⼉园⼤班主题活动教案⼀:我搭的⼤棚 活动⽬标: 1、通过对⼤棚的了解,让幼⼉亲⼿搭建⼤棚,锻炼幼⼉的动⼿操作能⼒。

2、在操作的过程中,幼⼉能够感受到合作及成功的喜悦。

3、培养幼⼉敏锐的观察能⼒。

4、考验⼩朋友们的反应能⼒,锻炼他们的个⼈能⼒。

5、探索、发现⽣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整理好的⼟地、弯好的⽵枝、塑料薄膜、各种种⼦。

活动过程: ⼀、谈话引⼊ 师:⼩朋友,我们知道⼤棚养殖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能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吃上新鲜的蔬菜,新鲜的⽔果,今天我们⼩朋友就来亲⾃做⼀次菜农,动⼿搭建⼀座⼤棚吧。

⼆、操作活动 1、向幼⼉介绍搭建⼤棚的材料。

及搭建⼤棚时的注意事项(⼏个幼⼉合作搭建⼤棚)。

2、幼⼉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能⼒较差的幼⼉。

孩⼦们的⼤棚就要搭成了 三、展⽰⾃⼰搭建的⼤棚 幼⼉介绍⾃⼰搭建的⼤棚,⾥边种的是什么等。

活动延伸: 搜集不同⼤棚的图⽚,带到幼⼉园,布置墙⾯。

幼⼉园⼤班主题活动教案⼆:美好的⼼愿船 活动⽬标: 1.学习看图⽰折⼩船,掌握正确地沿中线对折的⽅法。

2.能够⽤绘画的⽅式表达⾃⼰的⼼愿,并能⼤胆、清楚地表达⾃⼰的⼼愿。

3.培养幼⼉的观察⼒和动⼿操作能⼒。

4.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的⼼得。

5.在活动中将幼⼉可爱的⼀⾯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有关折⼩船步骤的课件,⼈⼿⼀张正⽅形纸和笔。

活动过程: ⼀、提出问题,激发幼⼉兴趣 1.⼩朋友,知道什么叫⼼愿吗?你们有什么⼼愿吗? 2.我们的⼼愿可以是给⾃⼰的,也可以是给别⼈的。

⽼师也有⼀个⼼愿,⼩朋友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过渡:⽼师把⾃⼰的⼼愿画在这只⼼愿船上。

昆虫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昆虫幼儿科学活动教案

昆虫幼儿科学活动教案引言。

昆虫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主题之一。

他们对于昆虫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生长过程都充满了好奇。

通过开展昆虫幼儿科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适合幼儿的昆虫科学活动教案,帮助幼儿在玩中学习,从而更好地了解昆虫的奥秘。

活动一,昆虫观察。

目标,通过观察昆虫,让幼儿学会用眼睛观察和描述昆虫的外貌特征。

教学准备:1. 收集一些常见的昆虫标本,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2. 准备放大镜和显微镜。

3. 准备纸和笔。

活动流程:1. 让孩子们观察昆虫标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昆虫的外貌特征,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让孩子们用纸和笔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可以画出昆虫的形状或者写下相关描述。

3.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以让他们用显微镜观察昆虫更微小的部分,比如昆虫的翅膀、触角等。

活动二,昆虫模型制作。

目标,通过制作昆虫模型,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结构。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昆虫模型的制作材料,比如彩纸、胶水、剪刀等。

2. 准备一些昆虫的图片或图纸作为参考。

活动流程:1. 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然后根据图片或图纸制作昆虫模型。

2. 引导孩子们用彩纸剪出昆虫的各个部分,然后用胶水粘贴在一起,制作出一个立体的昆虫模型。

3.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昆虫模型,同时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模型中每个部分的作用。

活动三,昆虫生命周期观察。

目标,通过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昆虫的幼虫、蛹和成虫标本。

2. 准备放大镜和显微镜。

活动流程:1. 让孩子们观察昆虫的幼虫、蛹和成虫标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们的外貌特征。

2. 让孩子们用纸和笔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昆虫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画出昆虫的幼虫、蛹和成虫的形状或者写下相关描述。

3. 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以让他们用显微镜观察昆虫更微小的部分,比如幼虫的足部结构、蛹的变化等。

大班科学教案你喜欢什么昆虫

大班科学教案你喜欢什么昆虫

大班科学教案你喜欢什么昆虫科目:科学年级:大班幼儿主题:昆虫时间:45分钟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分类,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环境和生物的认知。

3.增加幼儿的科学知识,拓宽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老师带领幼儿回顾上次的课程内容,让幼儿回答:“你记得我们上次学的是什么主题吗?”2.老师出示几张昆虫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并鼓励他们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昆虫。

比如:“你们喜欢哪种昆虫?为什么?”3.老师记录幼儿的描述,并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将学习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二、导入新知(10分钟)1.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昆虫的标本,并询问幼儿:“你们看到了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例如:体长、体色、触角、翅膀等。

3.简单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如:昆虫在哪里生活、如何获取食物等。

三、活动一:探索昆虫的分类(15分钟)1.老师为幼儿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昆虫的图片和名称卡片,并放在桌子上。

2.老师请幼儿观察每一种昆虫的图片,然后按照名称卡片将它们分类。

3.引导幼儿讨论并解释自己的分类依据。

四、活动二:绘制自己喜欢的昆虫作品(15分钟)1.老师给幼儿提供绘画纸、彩色笔和贴纸等绘画材料。

2.老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昆虫形象,绘制自己喜欢的昆虫作品。

3.幼儿可以使用贴纸装饰、增加作品的美观。

五、总结(5分钟)1.搜集幼儿的画作展示给全班,让幼儿彼此分享自己的作品。

2.老师强调幼儿们通过这堂课学到了哪些关于昆虫的知识,并回答他们在导入环节的提问。

3.结合幼儿们的画作和讲解内容,再次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昆虫的喜爱和兴趣。

延伸活动:1.带领幼儿到室外或附近的花园探索昆虫。

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行为和生活环境。

2.组织一次昆虫展览,让幼儿们展示自己对昆虫的了解和兴趣,学习他人的经验和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我希望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对昆虫产生兴趣并增加科学知识。

大班主题活动《昆虫总动员》微教案含微课视频课件

大班主题活动《昆虫总动员》微教案含微课视频课件

大班主题活动《昆虫总动员》微教案含微课视频课件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昆虫的特点,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保护昆虫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

2.昆虫的生活环境。

3.昆虫的分类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1.昆虫的基本特征。

2.昆虫的分类。

四、教学难点1.昆虫的生活环境。

2.昆虫的保护。

五、教学准备1.昆虫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

2.昆虫模型或实物。

3.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昆虫模型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兴趣。

2.昆虫基本特征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有翅膀等。

学生观察昆虫模型或实物,尝试描述昆虫的特征。

3.昆虫生活环境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讲解昆虫的生活环境,如:森林、草地、农田等。

4.昆虫分类教师讲解昆虫的分类,如: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

学生通过微课视频,了解不同昆虫的特点。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昆虫,讨论并制作昆虫名片。

5.昆虫作用教师讲解昆虫的作用,如:传播花粉、捕食害虫等。

6.保护昆虫教师讲解保护昆虫的重要性,如: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昆虫,提出建议。

学生展示制作的昆虫名片,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七、微课视频课件1.昆虫基本特征视频内容:展示不同昆虫的图片,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2.昆虫分类视频内容:展示不同昆虫的图片,讲解昆虫的分类。

3.昆虫作用视频内容:展示昆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传播花粉、捕食害虫等。

4.保护昆虫视频内容:讲解保护昆虫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措施。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昆虫模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生活环境、分类和作用,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保护昆虫这一环节,学生的建议可能还不够具体,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主题活动《爱上昆虫》教案(精选3篇)
大班主题活动《爱上昆虫》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班主题活动《爱上昆虫》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主题活动《爱上昆虫》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的居住环境。

2、学习根据昆虫生活习性进行分类,并在饲养中实施。

活动准备:
捕虫网、饲养箱、郊外指导要点:
1、请家长带幼儿到附近小花园、菜园、郊外等地方观察昆虫,了解几种昆虫的居住环境。

2、在家长的帮助下,捕捉几只容易饲养的昆虫放在饲养箱中,学习饲养昆虫。

3、以拜访昆虫的形式,让幼儿将饲养箱中的昆虫带回园,组织幼儿分享交流捕捉中的见闻及饲养昆虫的经验。

4、教育幼儿不伤害昆虫的生命,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并能很好地照顾和饲养。

5、幼儿讨论如何给昆虫布置一个家,并教育幼儿在饲养过程中,
昆虫可能死亡,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处理已死亡的昆虫,培养幼儿尊重生命的态度。

大班主题活动《爱上昆虫》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昆虫的特征,观察昆虫的居住环境。

2、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态度。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昆虫挂图、玩具、标本、模型等。

2、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

3、环境创设“昆虫王国”。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讨论:请幼儿说说哪些昆虫是曾经见过的,叫什么名字?
2、请幼儿比较这些图片上的昆虫哪些地方是一样的?教师记录幼儿的观察结果。

如都有六只脚,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腹部,有触角,有壳等。

教师引导幼儿将其按益虫、害虫进行分类。

3、找一找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昆虫,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小心爱护昆虫。

4、说一说引导幼儿分享观察经验,让幼儿互相交流:你找到了什么昆虫,是否找到了我们“昆虫王国”里的昆虫?在哪里找到?这
些昆虫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大班主题活动《爱上昆虫》教案3
活动目的:
1、学习如何观察昆虫。

2、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提供放大镜、图画纸、蜡笔。

2、在区域设置饲养角指导要点:
1、幼儿可在区域活动、自由活动、游戏时间,进入“饲养角”,继续观察昆虫。

2、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它们长得怎样?有几只脚?翅膀是什么颜色的?眼睛长得如何?它们在做什么?鼓励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

3、鼓励幼儿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图画纸上。

4、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并比较每个人观察的相同点及相异点。

5、将幼儿的记录结果粘贴在饲养角的墙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